CN114258614A - 阴端子 - Google Patents

阴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8614A
CN114258614A CN202080056471.8A CN202080056471A CN114258614A CN 114258614 A CN114258614 A CN 114258614A CN 202080056471 A CN202080056471 A CN 202080056471A CN 114258614 A CN114258614 A CN 114258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wall
female terminal
wall portion
portions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6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8614B (zh
Inventor
西岛诚道
逢泽胜彦
井田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07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564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58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8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the spr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柱状连接部的阳端子与具有筒状连接部的阴端子之间的压接力的设定自由度大、能够确保阴阳端子间的接触面积大且稳定的新颖结构的阴端子。阴端子(10)包括:筒状连接部(24),构成为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导通连接;弹压单元(64),将第1周壁部(12)与第2周壁部(14)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以及圆弧状突部(34),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至少一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18),圆弧状突部(34)设置于内表面(18),在内表面(18)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能够进行对抗弹压单元(64)的弹压力的分离移位。

Description

阴端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导通连接的筒状连接部的阴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如下电连接结构:其采用被称为销端子等的具有大致圆柱状的柱状连接部的阳端子、和被称为套筒端子等的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筒状连接部的阴端子的阴阳型端子。并且,在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内部采用保持阴阳端子间的接触状态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24901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阴端子中,在筒状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从顶端开口部向后方折回的弹性接触片。通过该弹性接触片的弹性复原力,弹性接触片的端部按压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阳端子和阴端子保持为接触状态而实现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4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结构的阴端子中,通过弹性接触片的端部按压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从而阳端子和阴端子保持为接触状态。因此,有时弹性接触片向阳端子侧的压接力的设定自由度小,难以使阴阳端子间以需要大小的接触压力抵接。而且,因为弹性接触片的端部侧压接于阳端子侧,所以固有难以确保阳端子和阴端子的接触面积大且稳定的问题。
因此,以提供具有柱状连接部的阳端子和具有筒状连接部的阴端子之间的压接力的设定自由度大、能够确保阴阳端子间的接触面积大且稳定的新颖结构的阴端子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阴端子包括:筒状连接部,构成为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导通连接;弹压单元,将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以及圆弧状突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至少一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所述圆弧状突部设置于该内表面,在该内表面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能够对抗所述弹压单元的弹压力分离移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相对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压接力的设定自由度大、能够确保接触面积大且稳定的阴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阴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阴端子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阴端子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阴端子零件的剖视图,是示出一对重叠板部被弹压单元弹压前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2中的VI-VI剖视放大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阴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阴端子零件的剖视图,是示出一对重叠板部被弹压单元弹压前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7中的X-X剖视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阴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的XII-XII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阴端子零件的剖视图,是示出一对重叠板部被弹压单元弹压前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阴端子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阴端子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XVI-XVI剖视图。
图17是图15中的XVII-XVII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阴端子,
(1)包括:筒状连接部,构成为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导通连接;弹压单元,将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以及圆弧状突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至少一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所述圆弧状突部设置于该内表面,在该内表面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能够进行对抗所述弹压单元的弹压力的分离移位。
根据本公开的阴端子,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导通连接的筒状连接部构成为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并且,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被弹压单元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能够对抗弹压力相互分离移位。因此,在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压入到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时,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对抗弹压单元的弹压力相互分离移位,容许柱状连接部向筒状连接部的压入。在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压入后,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维持成被弹压单元的弹压力向相互接近方向弹压的状态。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阴阳端子间的压接状态。特别是,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相对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压接力通过调整将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向接近方向弹压的弹压单元而能够任意设定,所以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设定阴阳端子间的压接力。
而且,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至少一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在该内表面设置有在该内表面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突部。故此,能够以高接触压力使圆弧状突部与压入到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的宽广范围压接,能够确保阴阳端子间的接触面积宽广且稳定。特别是在阳端子具有圆柱状的连接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进一步宽广且稳定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因为在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至少一方的内表面设置有在该内表面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突部,所以在向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插入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动作中,通过圆弧状突部,产生插入力的最大量。由此,作业人员在阳端子越过圆弧状突部向内方插入时,能够感觉到脱离插入力的最大量而达到插入完成位置,能够检测阳端子和阴端子正规嵌合。
(2)优选的是,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的所述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圆弧状突部。能够使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以进一步宽广的接触面积稳定地接触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
(3)优选的是,在上述(1)中,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一方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圆弧状突部,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所述内表面,在沿周向分隔的多个部位设置有在该内表面的轴方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线状接触部。在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内表面突出设置的在轴方向延伸的线状接触部在沿周向分隔的多个部位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线接触并压接。由此,即使是摇动从电线传递到阳端子的情况,也能够通过阳端子向多个线状接触部的抵接来阻止阳端子的摇动移位。故此,通过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一方的圆弧状突部,能够以高接触压力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的宽广范围压接,并且能够通过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多个线状接触部阻止阳端子的摇动移位,能够同时达成向阳端子的接触面积的增大和阳端子的稳定保持。另外,也可以在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一方的内表面,在从圆弧状突部向轴方向分隔的区域设置有多个线状接触部,也可以在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内表面,在从多个线状接触部向轴方向分隔的区域设置有圆弧状突部。
(4)优选的是,在上述(3)中,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曲率小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的曲率。这是因为:通过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曲率小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的曲率,从而能够使多个线状接触部可靠地抵接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可得到通过线状接触部进一步稳定地阻止阳端子的摇动移位的效果。
(5)优选的是,所述圆弧状突部以所述内表面的周长的2/3以上的周向长度在所述周向延伸。这是因为:能够使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以充分宽广的接触面积稳定地接触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
(6)优选的是,面向所述筒状连接部的阳端子插入口侧的、所述圆弧状突部的侧面为截面圆弧状。能够抑制阳端子的圆柱状接触部向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插入的插入阻力的急剧上升,实现插入容易性的提高。另外,优选圆弧状突部双方的侧面为截面圆弧状。这是因为:能够消除阴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方向性。
(7)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1周端部分别连接有相互分隔并向外方突出的一对重叠板部,通过所述弹压单元将所述一对重叠板部向相互重叠的方向弹压,从而将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因为只要在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各自的周端部分别突出设置重叠板部,并使其向相互重叠的方向弹压即可,所以能够稳定地确保安装弹压单元的部位。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弹压单元的选择自由度。
(8)优选的是,包括在一端侧设置有所述筒状连接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电线连接部的阴端子零件,在所述阴端子零件保持有所述弹压单元。因为在阴端子零件一体地设置有筒状连接部和电线连接部,所以能够实现阴端子的部件数量的削减。而且,因为弹压单元也保持于阴端子零件,所以能够实现阴端子的处理性的提高并且稳定地提供阴阳端子间的压接力。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阴端子的具体例。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一边参照图1至图6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至图6中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阴端子10。阴端子10具有阴端子零件16,阴端子零件16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通过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在阴端子零件16形成有筒状连接部24,筒状连接部24与具有大致圆柱状的销形状的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导通连接。另外,以下将Z方向作为上方、将Y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将X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对其他构件省略附图标记。
<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
如图1及图4所示,阴端子零件16通过将带状的金属平板26冲压加工成预定形状而构成。作为构成金属平板26的金属,能够适当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电阻低的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状的金属平板26将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8朝向另一端部30(图4中为左侧)上折叠成两折状。通过在一端部28折叠到另一端部30上的状态下将重叠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朝向相互分隔的方向弯曲,从而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筒状连接部24。筒状连接部24在宽度方向两侧开口,具有比阳端子20的最大外径尺寸t小的最大内径尺寸r。即,筒状连接部24以阳端子20压入的方式构成。
如图1~图6所示,在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外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均设置有俯视或者侧视时为矩形截面形状的凹处32。通过凹处32,在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均形成有在长度方向截面(参照图4)及宽度方向截面(参照图6)中以圆弧状截面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突部34。即,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18,在内表面18设置有在内表面18的周向延伸并且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突部34。例如,如图5所示,圆弧状突部34以内表面18的全周长度L的2/3以上的周向长度L1在周向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1/L为大致4/5。而且,如图6所示,面向筒状连接部24的阳端子插入口侧的、圆弧状突部34的两侧面36、36为截面圆弧状。故此,无论将向筒状连接部24的阳端子插入口设定于左右哪侧,都能够使插入阻力的变化同样,能够减少阴端子10的方向性。另外,在图6中,阳端子插入口侧为左侧,但是阳端子20也能够从右侧插入。
通过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形成有筒状连接部24。由此,例如图5所示,在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1周端部38、38分别连接有相互分隔并向外方(图5中为左方)突出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另外,在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与一对第1周端部38、38在径向对置的周向的其他部位形成有一对第2周端部42、42。在一对第2周端部42、42设置有与一对第2周端部42、42连接并朝向外方(图5中为右方)突出的一对延伸板部44、44。通过一对延伸板部44、44相互重叠而构成电线连接部46。
<壳体48>
壳体48组装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例如参照图1)。壳体48使用能冲压加工、冲切加工等的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黄铜、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形成。壳体48以在阴端子零件16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的上方配设收纳空地50的方式组装于阴端子零件16。更详细地讲,在组装状态下,壳体48具有隔着收纳空地50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对置的大致矩形平板形状的对置壁52。另外,壳体48具有从对置壁5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缘部朝向下方延伸出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一对壁部54、54,通过对置壁52和一对壁部54、54构成收纳空地50。进一步地,在壳体48,在一对壁部54、54的延伸端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朝向下方呈U字状突出并与重叠板部40b的下表面卡合的卡合框体56。进一步地,在卡合框体56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卡合突起60,卡合突起60朝向宽度方向内方呈L字状突出并与在重叠板部40b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的卡合凹部58卡合。进一步地,在一对壁部54、54的延伸端部的两侧缘部设置有朝向对置的壁部54突出的矩形平板状的螺旋弹簧保持壁62(例如参照图1)。
壳体48以作为构成弹压单元的弹簧构件的金属制的螺旋弹簧64收纳配置于收纳空地50的状态保持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上(例如参照图1)。即,在将螺旋弹簧64配置于壳体48的收纳空地50内的状态下,壳体48以载置于阴端子零件16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的上方的方式配置。接着,将壳体48的卡合突起60向宽度方向内方折弯以使得与设置于重叠板部40b的侧缘部的卡合凹部58卡合。由此,壳体48的一对壁部54、54的延伸端部以载置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上的状态固定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另一方的重叠板部40b。即,收纳于壳体48的螺旋弹簧64间接地保持于阴端子零件16。在该状态下,螺旋弹簧64在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一方的重叠板部40a与壳体48的对置壁52之间保持为压缩状态。通过保持为该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64,一对重叠板部40a、40b被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图4中为箭头的方向)弹压。即,通过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将一对重叠板部40a、40b向相互重叠的方向弹压,从而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被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能够进行对抗螺旋弹簧64的弹压力的分离移位。
<电线连接部46>
另一方面,一对延伸板部44、44使用电阻焊等公知的任意方式相互固着而一体化。另外,一对延伸板部44、44以相互重叠的状态构成电线连接部46,在将电线66的芯线68焊接于电线连接部46时同时相互焊接,从而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效率化。其结果是,阴端子零件16在电线连接部46处与电线66的芯线68导通连接。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在阴端子零件16构成筒状连接部24,筒状连接部24与具有大致圆柱状的销形状的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导通连接。而且,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被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能够进行对抗螺旋弹簧64的弹压力的分离移位。即,在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压入到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时,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对抗螺旋弹簧64的弹压力而相互分离移位,容许阳端子20向阴端子10的压入。进一步地,在压入后,构成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的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维持成被螺旋弹簧64的弹压力向相互接近方向弹压的状态。故此,能够稳定地维持阴端子10与阳端子20间的压接状态。另外,阴端子10与阳端子20间的压接力通过调整将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向接近方向弹压的螺旋弹簧64而能够任意设定,所以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设定阴端子10与阳端子20间的压接力。
另外,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18,在内表面18设置有在内表面18的周向延伸并且朝向径向内方突出的圆弧状突部34。故此,能够使在构成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的第1周壁部12与第2周壁部14间压入的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的外周面以宽广的范围且高接触压力压接于圆弧状突部34。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阴端子10与阳端子20间的接触面积宽广。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弧状突部34以内表面18的全周长度L的大致4/5的周向长度L1在周向延伸。故此,能够使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以充分宽广的接触面积稳定地接触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面向构成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的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阳端子插入口侧的、圆弧状突部34的侧面36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由此,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插入的筒状连接部24的最大内径尺寸r朝向插入方向逐渐缩径,所以可抑制如以往那样将圆柱状连接部向小径的筒状连接部压入时的插入阻力的急剧上升,能够实现插入容易性的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向筒状连接部24的阳端子插入口侧的、圆弧状突部34的两侧面36、36形成为截面圆弧状,所以能够消除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的宽度方向的插入方向性。另外,因为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34,所以如图6所示,所以在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插入到阴端子10的筒状连接部24的动作中,作业人员首先通过向圆弧状突部34、34间插入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而确实感觉到插入力的最大量。然后,通过越过圆弧状突部34、34向内方(图6中为右侧)进一步压入圆柱状连接部22,从而能够感觉到脱离插入力的最大量而达到插入完成位置,也显现出能够检测阳端子20和阴端子10正规嵌合的进一步的效果。
而且,一对平板状的重叠板部40a、40b分别从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1周端部38、38向外方突出设置,并被向相互重叠的方向弹压。此时,在一对平板状的重叠板部40a、40b重叠的基础上安装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所以能够稳定地确保安装螺旋弹簧64的部位,能够提高螺旋弹簧64的选择自由度。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弹压单元以收纳于壳体48的螺旋弹簧6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7~10所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阴端子70那样,弹压单元通过夹子72构成。具体地讲,夹子72使用能冲压加工、冲切加工等的各种金属材料、例如弹簧钢、不锈钢、黄铜、磷青铜、铍铜等的带板形成。夹子72具有矩形平板状的连结板部74、和从连结板部74的两侧缘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的矩形平板状的一对夹持板部76、76。一对夹持板部76、76的突出端部向相互分隔的方向稍微弯折。一对夹持板部76、76在突出端部处最接近的突出端部间的间隙形成为插入口78。在插入口78的大致中央部,在一对夹持板部76、76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有矩形截面形状的锁孔80。
另外,在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中央部分,在重叠板部40a的上表面及重叠板部40b的下表面分别朝向外方突出设置有具有大致三角截面形状的锁爪82。进一步地,在重叠板部40a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图8中为左侧),宽度方向两侧端部朝向作为与重叠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上方弯折而设置有大致矩形平板状的一对保护壁部84、84。另外,在重叠板部40b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图8中为左侧),宽度方向两侧端部朝向作为与重叠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下方弯折而设置有同样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一对保护壁部84、84。而且,一对延伸板部44、44的延伸端部与电线连接部86连接。在电线连接部86处,电线66的芯线68使用公知的压接技术导通连接。
夹子72相对于阴端子零件16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图8中为左侧)从插入口78压入。此时,通过一对夹持板部76、76向相互分隔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越过设置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锁爪82。然后,通过一对夹持板部76、76弹性复原,从而锁爪82与设置于一对夹持板部76、76的锁孔80锁定嵌合,夹子72不能脱离地保持于阴端子零件16。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比,通过将锁爪82与锁孔80锁定嵌合的简单结构,能够使夹子72保持于阴端子零件16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由此,能够简化作为弹压单元的夹子72的结构而实现阴端子10的小型化。其结果是,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夹持在夹子72的一对夹持板部76、76间。另外,一对重叠板部40a、40b被一对夹持板部76、76的弹性复原力弹压成在一对夹持板部76、76间相互重叠的状态。进一步地,通过一对保护壁部84、84保护夹子72的一对夹持板部76、76的宽度方向两侧。而且,一对保护壁部84、84在将夹子72安装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时也能够实现作为导向件的功能。
(2)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在阴端子零件16的长度方向的顶端部侧(例如图4、图8中为左端部侧)装配有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夹子72,在长度方向的基端部侧(例如图4、图8中为右端部侧)设置有电线连接部46、86,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1~13所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阴端子88那样,阴端子零件90在作为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顶端部侧设置有由第1周壁部92和第2周壁部94的内表面18构成的筒状连接部96,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装配有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夹子72,在作为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基端部侧设置有电线连接部46。在实施方式3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在阴端子零件90一体地设置有筒状连接部96和电线连接部46,能够实现阴端子88的部件数量的削减。另外,因为作为弹压单元的螺旋弹簧64也保持于阴端子零件90,所以能够实现阴端子88的处理性的提高并且稳定地提供阴端子88与阳端子20间的压接力。而且,也可以如实施方式3那样,仅第1周壁部92和第2周壁部94的一方具有圆弧状的内表面18,仅在第1周壁部92突出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进一步地,在实施方式3中,阴端子零件90设置有与一对第1周端部38、38连接并向外方(图12中为右方)突出的一对重叠板部40a、40b,在一对重叠板部40a、40b上配设保持有收纳于壳体48的螺旋弹簧64。进一步包括从一对重叠板部40a、40b的突出端部分别进一步向外方(图12中为右方)延伸出的一对延伸板部100、100,一对延伸板部100、100相互重叠,例如在将电线66的芯线68焊接于电线连接部46时,一对延伸板部100、100也相互固着而一体化。而且,阴端子零件90在筒状连接部24的周向的另一处设置有遍及轴方向全长延伸的一对第2周端部98、98,一对第2周端部98、98均形成为自由端。由此,在阳端子20压入到筒状连接部24时,通过一对第2周端部98、98向分隔的方向移位,从而筒状连接部24向扩径方向弹性变形而容许阳端子20向筒状连接部24的压入,所以能够有利地实现阳端子20向筒状连接部24插入的插入力的减小。
(3)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在第1周壁部12和第2周壁部14双方的内表面18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4~17所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阴端子102那样,第1周壁部104和第2周壁部14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106、18,在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在第1周壁部104的内表面106,在沿周向分隔的多个部位(在实施方式4中为两部位)设置有在内表面106的轴方向(图16中为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线状接触部108。在此,第1周壁部104的内表面106的曲率小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的外周面的曲率。由此,能够使两部位的线状接触部108可靠地抵接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这样,因为线状接触部108在沿周向分隔的两部位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线接触并压接,所以即使是摇动从未图示的电线传递到阳端子20的情况,也能够通过阳端子20向两部位的线状接触部108抵接而阻止由摇动导致的阳端子20的移位。故此,通过第2周壁部14的圆弧状突部34,能够以高接触压力压接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的外周面的宽广范围,并且能够通过第1周壁部104的两部位的线状接触部108阻止由摇动导致的阳端子20的移位。其结果是,能够同时达成向阳端子20的接触面积的增大和阳端子20的稳定保持。
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在第2周壁部14的内表面18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但是除了圆弧状突部34之外,也可以在从圆弧状突部34向轴方向分隔的区域设置有多个线状接触部108。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在第1周壁部104的内表面106设置有两个线状接触部108,但是既可以设置有三个以上线状接触部108,也可以除了线状接触部108之外,还在从线状接触部108从轴方向分隔的区域设置有圆弧状突部34。而且,第1周壁部104的内表面106的曲率当可确保线状接触部108向圆柱状连接部22的抵接时,也不必小于阳端子20的圆柱状连接部22的外周面的曲率。也可以通过使第1周壁部104具有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内表面,从而设置在周向分隔的多个线状接触部108。
(4)在上述实施方式1、2、3、4中,第1周壁部12、92、104的周向位置是与第2周壁部14、94的周向对置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能够根据阴端子的配设区域等的条件任意设定。例如也可以为,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设置于在周向上分隔90°的位置,重叠板部40a、40b和延伸板部44以向相互正交方向突出的方式构成。
(5)在上述实施方式1、2、3、4中,向与筒状连接部24、96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出固着于电线连接部46、86的电线66,但是也可以为,电线66以向筒状连接部24、96的轴方向延伸出的方式固着于电线连接部46、86。
(6)在上述实施方式1、2、3、4中,示出阳端子20的连接部是圆柱状连接部22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即使是插入的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多边形、矩形的情况,也能够享有阴阳端子间的接触面积的稳定确保、压接力的高设定自由度的效果。
(7)在上述实施方式1、2、3、4中,通过面向筒状连接部24、96的阳端子插入口侧的圆弧状突部34为截面圆弧状,从而圆弧状突部34的两侧面36、36也成为截面圆弧状,但是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仅成为阳端子插入侧的圆弧状突部34的一方侧面36为截面圆弧状。另外,也可以为,仅两侧面36、36为截面圆弧状,且突出上表面的部分例如由平面等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 阴端子(实施方式1)
12 第1周壁部
14 第2周壁部
16 阴端子零件
18 内表面
20 阳端子
22 圆柱状连接部
24 筒状连接部
26 金属平板
28 一端部
30 另一端部
32 凹处
34 圆弧状突部
36 侧面
38 第1周端部
40a、40b 重叠板部
42 第2周端部
44 延伸板部
46 电线连接部
48 壳体
50 收纳空地
52 对置壁
54 壁部
56 卡合框体
58 卡合凹部
60 卡合突起
62 螺旋弹簧保持壁
64 螺旋弹簧(弹压单元)
66 电线
68 芯线
70 阴端子(实施方式2)
72 夹子(弹压单元)
74 连结板部
76 夹持板部
78 插入口
80 锁孔
82 锁爪
84 保护壁部
86 电线连接部
88 阴端子(实施方式3)
90 阴端子零件
92 第1周壁部
94 第2周壁部
96 筒状连接部
98 第2周端部
100 延伸板部
102 阴端子(实施方式4)
104 第1周壁部
106 内表面
108 线状接触部。

Claims (8)

1.一种阴端子,包括:
筒状连接部,构成为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第1周壁部和第2周壁部,与阳端子的柱状连接部导通连接;
弹压单元,将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以及
圆弧状突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至少一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所述圆弧状突部设置于该内表面,在该内表面的周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
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能够进行对抗所述弹压单元的弹压力的分离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端子,其中,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的所述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圆弧状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端子,其中,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双方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内表面,
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一方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圆弧状突部,
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所述内表面,在沿周向分隔的多个部位设置有在该内表面的轴方向延伸并且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线状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端子,其中,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另一方的曲率小于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周面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阴端子,其中,所述圆弧状突部以所述内表面的周长的2/3以上的周向长度在所述周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阴端子,其中,所述筒状连接部的面向阳端子插入口侧的、所述圆弧状突部的侧面为截面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阴端子,其中,在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1周端部分别连接有相互分隔并向外方突出的一对重叠板部,
通过所述弹压单元将所述一对重叠板部向相互重叠的方向弹压,从而将所述第1周壁部和所述第2周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阴端子,其中,包括在一端侧设置有所述筒状连接部、在另一端侧设置有电线连接部的阴端子零件,在所述阴端子零件保持有所述弹压单元。
CN202080056471.8A 2019-08-09 2020-07-20 阴端子 Active CN114258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8062 2019-08-09
JP2019-148062 2019-08-09
JP2019207367A JP7256469B2 (ja) 2019-08-09 2019-11-15 雌端子
JP2019-207367 2019-11-15
PCT/JP2020/028119 WO2021029189A1 (ja) 2019-08-09 2020-07-20 雌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614A true CN114258614A (zh) 2022-03-29
CN114258614B CN114258614B (zh) 2024-04-02

Family

ID=7456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6471.8A Active CN114258614B (zh) 2019-08-09 2020-07-20 阴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5871A1 (zh)
CN (1) CN114258614B (zh)
DE (1) DE112020003809T5 (zh)
WO (1) WO2021029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1979A1 (ja) * 2021-08-20 2023-02-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および第1端子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8139A (en) * 1968-11-12 1971-03-02 Jacob J Delzer Battery cable connector
JP3005239U (ja) * 1994-06-14 1994-12-13 福雄 塚本 通電クリツプ
CN1188996A (zh) * 1996-11-15 1998-07-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高压电缆的连接装置
DE20021126U1 (de) * 2000-12-14 2001-02-22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Batterieklemme
DE10038650A1 (de) * 2000-08-08 2002-02-21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Batterieklemme
US20040161980A1 (en) * 2003-02-18 2004-08-19 Gavril Cret Stamped battery terminal exhibiting a pivoting clamping mechanism
JP2005228555A (ja) * 2004-02-12 2005-08-25 Yazaki Corp 雌端子
KR20060064770A (ko) * 2004-12-09 2006-06-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밧데리 터미널 결착구조
EP1729372A1 (en) * 2005-05-30 2006-12-06 FIAT AUTO S.p.A. Female electric terminal
EP1998405A1 (en) * 2007-05-29 2008-12-03 MTA S.p.A. Electrical terminal
JP2016024901A (ja) * 2014-07-17 2016-0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CN109273890A (zh) * 2018-09-20 2019-01-25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簧插孔接触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8114A (en) * 1959-08-24 1961-11-07 Mason B Adkins Cable clip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battery terminals
JP7001961B2 (ja) * 2018-03-02 2022-0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雌端子
JP6981388B2 (ja) * 2018-10-04 2021-12-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雄型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8139A (en) * 1968-11-12 1971-03-02 Jacob J Delzer Battery cable connector
JP3005239U (ja) * 1994-06-14 1994-12-13 福雄 塚本 通電クリツプ
CN1188996A (zh) * 1996-11-15 1998-07-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高压电缆的连接装置
DE10038650A1 (de) * 2000-08-08 2002-02-21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Batterieklemme
DE20021126U1 (de) * 2000-12-14 2001-02-22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Batterieklemme
US20040161980A1 (en) * 2003-02-18 2004-08-19 Gavril Cret Stamped battery terminal exhibiting a pivoting clamping mechanism
JP2005228555A (ja) * 2004-02-12 2005-08-25 Yazaki Corp 雌端子
KR20060064770A (ko) * 2004-12-09 2006-06-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밧데리 터미널 결착구조
EP1729372A1 (en) * 2005-05-30 2006-12-06 FIAT AUTO S.p.A. Female electric terminal
EP1998405A1 (en) * 2007-05-29 2008-12-03 MTA S.p.A. Electrical terminal
JP2016024901A (ja) * 2014-07-17 2016-0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CN109273890A (zh) * 2018-09-20 2019-01-25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簧插孔接触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85871A1 (en) 2022-09-08
CN114258614B (zh) 2024-04-02
WO2021029189A1 (ja) 2021-02-18
DE112020003809T5 (de)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3010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この端子金具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770983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5285985B2 (ja) 雌型端子金具
KR101911174B1 (ko) 단자 및 커넥터
JP7395112B2 (ja) 雌端子
JP5831611B1 (ja) コネクタ端子の接続構造
JP5754533B1 (ja)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9160768A (ja) 雌端子
CN111801850B (zh) 阴端子
WO2019167599A1 (ja) 雌端子
CN114258614A (zh) 阴端子
JP2005294217A (ja) 圧接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JP7256469B2 (ja) 雌端子
CN109980370B (zh) 连接器
JP4520874B2 (ja) 雌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2005302730A (ja) 端子ピン、特に扁平ピン端子、と電気的に導通接続するための雌端子
JP7232416B2 (ja) 雌端子
JP5900544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CN111769391B (zh) 连接器
JP5388565B2 (ja) メス端子の構造
CN114556712B (zh) 连接器
CN115552733A (zh) 阳端子
CN118285029A (zh) 端子
JP2023083774A (ja) 端子
CN118339721A (zh)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