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013B -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013B
CN114179013B CN202111543927.6A CN202111543927A CN114179013B CN 114179013 B CN114179013 B CN 114179013B CN 202111543927 A CN202111543927 A CN 202111543927A CN 114179013 B CN114179013 B CN 114179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sitioning
driving
screw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39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9013A (zh
Inventor
孙丰
张宝峰
吴斌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39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9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9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定位装置,同轴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至少一组第一定位机构、至少一组第二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定位座内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通孔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每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顶杆,每个第一顶杆滑动穿设在一个第一定位孔内;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通孔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每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顶杆,每个第二顶杆滑动穿设在一个第二定位孔内;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多个第一顶杆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多个第二顶杆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产品的同轴度定位,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一些产品中包括两个及以上同轴的圆柱形零件,在组装产品时,需要保证这些圆柱形零件的同轴度。例如:如图1所示的马达,马达包括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内的转轴和分别套设在转轴两端的两个转子102,马达组装时,需要使两个转子102和壳体101保持同轴设置。产品尺寸较小时,组装不便,不便于保证产品同轴度的组装精度,组装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轴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对产品的同轴定位,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开设有通孔;
至少一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每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顶杆,每个所述第一顶杆滑动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至少一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每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顶杆,每个所述第二顶杆滑动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顶杆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及
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顶杆同步弹性抵压于所述产品。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沿所述定位座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的所述第一顶杆的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沿所述定位座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所述第二顶杆的位置一一对应;
一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的所述第一顶杆和一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所述第二顶杆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为阶梯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背离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顶杆为阶梯轴,且所述第一顶杆背离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每个所述第一顶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顶杆上的台阶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孔为阶梯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背离所述通孔的一端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直径;所述第二顶杆为阶梯轴,且所述第二顶杆背离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每个所述第二顶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顶杆上的台阶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滚珠,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滚珠,且所述第一滚珠位于所述第一顶杆背离所述通孔的一端;
第一旋紧件,包括第一旋紧环和若干第一旋紧块,所述第一旋紧环套设在所述定位座上且与所述定位座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旋紧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旋紧环,且每个所述第一旋紧块的位置对应于每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的一个所述第一滚珠;及
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旋紧件旋转;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旋紧环旋转时,所述第一旋紧块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滚珠朝向所述第一顶杆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滚珠,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滚珠,且所述第二滚珠位于所述第二顶杆背离所述通孔的一端;
第二旋紧件,包括第二旋紧环和若干第二旋紧块,所述第二旋紧环套设在所述定位座上且与所述定位座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旋紧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旋紧环,且每个所述第二旋紧块的位置对应于每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一个所述第二滚珠;及
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旋紧件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旋紧环旋转时,所述第二旋紧块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滚珠朝向所述第二顶杆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环和若干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旋紧环上,若干所述第一驱动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环上,每个所述第一旋紧块背离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块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及
第三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环时,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旋紧件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环和若干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旋紧环上,若干所述第二驱动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环上,每个所述第二旋紧块背离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及
第四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
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环时,所述第四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旋紧件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所述第二驱动件。
可选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盖板、底座和侧壁,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的周向边缘,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推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侧壁和所述第一驱动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推杆的位置对应,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推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避让孔和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底壁设置有台阶;及
第五弹性件,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推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避让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
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侧壁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推杆的位置对应,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有第四避让孔,所述第二推杆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避让孔和所述第三避让孔,所述第四避让孔的底壁设置有台阶;及
第六弹性件,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复位;
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发明的同轴定位装置组装产品时,将产品放置于通孔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顶杆沿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移动,第一定位机构的第一顶杆弹性抵压在产品上,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顶杆对产品的壳体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顶杆沿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移动,第二定位机构的第一顶杆弹性抵压在产品上,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顶杆对产品的转子进行定位,实现了壳体和转子的同轴定位,由于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分别对产品的壳体和转子施加弹力,可以抵消一部分产品本身径向的加工误差,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所有的第一顶杆同步移动,可以实现壳体一次定位,所有的第二顶杆同步移动,可以实现转子的一次定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同轴定位装置放置有产品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同轴定位装置放置有产品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同轴定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同轴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座、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部分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座、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部分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
100、产品;101、壳体;102、转子;
1、定位座;11、通孔;12、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
2、第一定位机构;21、第一顶杆;22、第一弹性件;
3、第二定位机构;31、第二顶杆;32、第二弹性件;
4、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滚珠;42、第一旋紧件;421、第一旋紧环;422、第一旋紧块;4221、第一凹槽;43、第一驱动组件;431、第一驱动件;4311、第一驱动环;4312、第一驱动块;432、第三弹性件;433、第一限位结构;4331、第一限位块;43311、第二避让孔;4332、第五弹性件;434、第一推杆;44、第一复位件;
5、第二驱动机构;51、第二滚珠;52、第二旋紧件;521、第二旋紧环;522、第二旋紧块;5221、第二凹槽;53、第二驱动组件;531、第二驱动件;5311、第二驱动环;5312、第二驱动块;532、第四弹性件;533、第二限位结构;5331、第二限位块;53311、第四避让孔;5332、第六弹性件;534、第二推杆;54、第二复位件;
6、外壳;61、盖板;611、第一避让槽;612、第二避让槽;62、底座;63、侧壁;631、第一避让孔;632、第三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9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轴定位装置,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产品10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至4所示,同轴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1、至少一组第一定位机构2、至少一组第二定位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定位座1内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内壁开设有沿通孔1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12,每组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至少三个沿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顶杆21,每个第一顶杆21滑动穿设在一个第一定位孔12内。通孔11的内壁开设有沿通孔1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13,每组第二定位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沿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顶杆31,每个第二顶杆31滑动穿设在一个第二定位孔13内。第一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多个第一顶杆21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100。第二驱动机构5能够驱动多个第二顶杆31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100。
组装产品100时,将产品100放置于通孔11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第一顶杆21沿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2移动,第一定位机构2的第一顶杆21弹性抵压在产品100上,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顶杆21对产品100的壳体101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第二顶杆31沿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3移动,第二定位机构3的第一顶杆21弹性抵压在产品100上,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顶杆31对产品100的转子102进行定位,实现了壳体101和转子102的同轴定位,由于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31分别对产品100的壳体101和转子102施加弹力,可以抵消一部分产品100本身径向的加工误差,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所有的第一顶杆21同步移动,可以实现壳体101一次定位,所有的第二顶杆31同步移动,可以实现转子102的一次定位,从而能够提高定位效率。
可选地,每组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四个第一顶杆2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组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三个第一顶杆21。
可选地,每组第二定位机构3包括四个第二顶杆3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组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三个第一顶杆21。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定位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定位机构2沿定位座1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第一定位机构2的第一顶杆21的位置一一对应,能够便于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两组的第一顶杆21同步移动。通过设置两组第一定位机构2可以避免产品100在通孔11内倾斜,提高定位精度。进一步地,产品100安装在通孔11内时,在通孔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两组第一定位机构2相对产品100对称设置。
图1所示的马达中有两个转子102,组装马达时,需要壳体101和两个转子102均同轴设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机构3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二定位机构3分别对应一个转子102。两组第二定位机构3沿定位座1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第二定位机构3的第二顶杆31的位置一一对应,便于第二驱动机构5同时驱动两组的第二顶杆31移动。一组第一定位机构2的第一顶杆21和一组第二定位机构3的第二顶杆31交错设置,可以使整体结构更紧凑。
为了实现第一顶杆21和第二顶杆31对产品100的弹性抵压,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孔12为阶梯孔,且第一定位孔12背离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通孔11一端的直径。第一顶杆21为阶梯轴,且第一顶杆21背离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通孔11一端的直径。第一定位机构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2,每个第一顶杆21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定位孔12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顶杆21上的台阶面上,能够便于对第一弹性件22进行限位。通过调节第一弹性件22的弹力,还可以调节对产品100的施力大小,使用方便。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2为弹簧。当然,第一弹性件2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在此不进行限制。第二定位孔13为阶梯孔,且第二定位孔13背离通孔11的一端直径大于靠近通孔11的一端直径。第二顶杆31为阶梯轴,且第二顶杆31背离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通孔11一端的直径;第二定位机构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2,每个第二顶杆31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二弹性件32,第二弹性件32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定位孔13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第二顶杆31上的台阶面上,能够便于对第二弹性件32进行限位。通过调节第二弹性件32的弹力,还可以调节对产品100的施力大小,使用方便。可选地,第二弹性件32为弹簧。当然,第一弹性件2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在此不进行限制。
如图2至图9所示,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滚珠41、第一旋紧件42和第一驱动组件43。每个第一定位孔12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滚珠41,且第一滚珠41位于第一顶杆21背离通孔11的一端。第一旋紧件42包括第一旋紧环421和若干第一旋紧块422,第一旋紧环421套设在定位座1上且与定位座1转动连接,若干第一旋紧块422分别设置于第一旋紧环421,且每个第一旋紧块422的位置对应于每组第一定位机构2的一个第一滚珠41。第一驱动组件43能够驱动第一旋紧件42旋转。第一驱动组件43驱动第一旋紧环421旋转时,第一旋紧块422能够驱动第一滚珠41朝向第一顶杆21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滚珠41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旋紧块422转动时的摩擦,便于操作。详细地,第一旋紧块422的数量和每组第一顶杆21的数量相同,第一旋紧块422能够同时驱动两组的两个第一顶杆21移动。第一旋紧块422的朝向定位座1的一侧面为弧形面,且在通孔11的周向,第一旋紧块422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通孔11的中心轴线。因此,需要定位产品100时,第一驱动组件43驱动第一旋紧环421旋转,第一旋紧块422朝向定位座1的一侧面逐渐抵接于第一滚珠41,从而能够驱动第一滚珠41沿第一定位孔12朝向通孔11的方向移动,以驱动第一顶杆21对产品100定位;反向旋转第一旋紧环421时,第一旋紧块422朝向定位座1的一侧面逐渐远离第一滚珠41,第一弹性件22驱动第一顶杆21移出通孔11,从而使第一顶杆21松开产品100。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9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3包括第一驱动件431和第三弹性件432。第一驱动件431包括第一驱动环4311和若干第一驱动块4312,第一驱动环4311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旋紧环421上,若干第一驱动块4312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环4311上,每个第一旋紧块422背离定位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221,每个第一驱动块4312分别位于一个第一凹槽4221内。第三弹性件432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块431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凹槽4221的侧壁。转动第一驱动环4311时,第三弹性件432能够驱动第一旋紧件42旋转。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三弹性件432的设置,能够平稳地驱动第一旋紧块422移动,且第一驱动件431复位时,能够通过第三弹性件432带动第一旋紧件42复位。
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3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433,第一限位结构433用于限位第一驱动件431。当第一驱动件431驱动第一旋紧件42转动,使第一顶杆21夹紧定位产品100时,可以通过第一限位结构433对第一驱动件431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第一顶杆21保持夹紧产品100的状态,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如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同轴定位装置还包括外壳6,外壳6包括盖板61、底座62和侧壁63,盖板61和底座62分别设置于定位座1的顶端和底端,侧壁63设置于盖板61和底座62的周向边缘,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盖板61和底座62。通过外壳6的设置能够对外壳6内的元件形成防护,并对外壳6内的元件形成支撑。
为了便于驱动第一驱动件431,第一驱动组件43还包括第一推杆434,第一推杆43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31,侧壁63上对应第一推杆43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631,第一限位结构433包括第一限位块4331和第五弹性件4332。第一限位块4331设置于侧壁63和第一驱动件431之间且与第一推杆434的位置对应,盖板61对应第一限位块433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槽611,第一限位块4331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43311,第一推杆434依次贯穿第二避让孔43311和第一避让孔631,第二避让孔43311的底壁设置有台阶。第五弹性件4332底端连接于底座62,顶端连接于第一限位块433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动第一推杆434驱动第一驱动件431旋转,第一驱动件431通过第三弹性件432驱动第一旋紧件42旋转,第一旋紧件42通过第一滚珠41驱动第一顶杆21朝向通孔11方向移动,第一顶杆21夹紧产品100后,第一推杆434移动至第二避让孔43311内对应第二避让孔43311底壁较低的一侧,在第五弹性件433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限位块4331上升,可以使第一推杆434抵接于第二避让孔43311内的台阶上,从而使第一推杆434无法反向旋转,实现对第一推杆434的限位;需要松开产品100时,向下按压第一限位块4331,从而可是使第一推杆434反向旋转。
为了便于第一驱动件431的复位,第一驱动机构4还包括第一复位件44,第一复位件44用于驱动第一驱动件431复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44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31,另一端连接于外壳6。
如图2至图9所示,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滚珠51、第二旋紧件52和第二驱动组件53。每个第二定位孔13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滚珠51,且第二滚珠51位于第二顶杆31背离通孔11的一端。第二旋紧件52包括第二旋紧环521和若干第二旋紧块522,第二旋紧环521套设在定位座1上且与定位座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旋紧环421和第二旋紧环521分别设置在定位座1的两端。若干第二旋紧块522分别设置于第二旋紧环521,且每个第二旋紧块522的位置对应于每组第二定位机构3的一个第二滚珠51。第二驱动组件53能够驱动第二旋紧件52旋转。第二驱动组件53驱动第二旋紧环521旋转时,第二旋紧块522能够驱动第二滚珠51朝向第二顶杆31的方向移动。详细地,详细地,第二旋紧块522的数量和每组第二顶杆31的数量相同,第二旋紧块522能够同时驱动两组的两个第二顶杆31移动。第二旋紧块522的朝向定位座1的一侧面为弧形面,且在通孔11的周向,第二旋紧块522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通孔11的中心轴线。第二驱动机构5的工作原理和第一驱动机构4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53包括第二驱动件531和第四弹性件532。第二驱动件531包括第二驱动环5311和若干第二驱动块5312,第二驱动环5311可转动套设在第二旋紧环521上,若干第二驱动块5312分别设置于第二驱动环5311上,每个第二旋紧块522背离定位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221,每个第二驱动块5312分别位于一个第二凹槽5221内。第四弹性件53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块531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凹槽5221的侧壁。转动第二驱动环5311时,第四弹性件532能够驱动第二旋紧件52旋转。转动第二驱动环5311时,第四弹性件532能够驱动第二旋紧件52旋转。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四弹性件532的设置,能够平稳地驱动第二旋紧块522移动,且第二驱动件531复位时,能够通过第四弹性件532带动第二旋紧件52复位。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驱动组件53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533,第二限位结构533用于限位第二驱动件531。当第二驱动件531驱动第二旋紧件52转动,使第二顶杆31夹紧定位产品100时,可以通过第二限位结构533对第二驱动件531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第二顶杆31保持夹紧产品100的状态,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为了便于驱动第二驱动件531,第二驱动组件53还包括第二推杆534,第二推杆53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31,侧壁63上对应第二推杆534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避让孔632,第二限位结构533包括第二限位块5331和第六弹性件5332,第二限位块5331设置于侧壁63和第二驱动件531之间且与第二推杆534的位置对应,盖板61对应第二限位块533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槽612,第二限位块5331上开设有第四避让孔53311,第二推杆534依次贯穿第四避让孔53311和第三避让孔632,第四避让孔53311的底壁设置有台阶。第六弹性件5332底端连接于底座62,顶端连接于第二限位块5331。第二限位结构533的工作原理和第一限位结构433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为了便于第二驱动件531的复位,如图7所示,第二驱动机构5还包括第二复位件54,第二复位件54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531复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54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31,另一端连接于外壳6。
本实施例中的同轴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转动第一推杆434,第一推杆434驱动第一驱动件431旋转,第一驱动件431通过第三弹性件432驱动第一旋紧件42旋转,第一旋紧块422驱动第一滚珠41朝向通孔11的方向移动,第一滚珠41驱动第一顶杆21夹紧产品100的壳体101,第一限位块4331在第五弹性件4332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并限位第一推杆434,从而使第一顶杆21保持夹紧外壳的状态;转动第二推杆534,第二推杆534驱动第二驱动件531旋转,第二驱动件531通过第四弹性件532驱动第一旋紧件42旋转,第二旋紧块522驱动第二滚珠51朝向通孔11的方向移动,第二滚珠51驱动第二顶杆31夹紧转子102,第二限位块5331在第六弹性件5332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并限位第二推杆534,从而使第二顶杆31保持夹紧转子102的状态,产品100组装完成后,分别按压第一限位块4331和第二限位块5331,可以使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复位,实现了对产品100的同轴度定位,提高了产品100的组装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座(1),所述定位座(1)内开设有通孔(11);
至少一组第一定位机构(2),所述通孔(11)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通孔(1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12),每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至少三个沿所述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顶杆(21),每个所述第一顶杆(21)滑动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
至少一组第二定位机构(3),所述通孔(11)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通孔(1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13),每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沿所述通孔(1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顶杆(31),每个所述第二顶杆(31)滑动穿设在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3)内;
第一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一顶杆(21)同步弹性抵压于产品(100);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
第一滚珠(41),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滚珠(41),且所述第一滚珠(41)位于所述第一顶杆(21)背离所述通孔(11)的一端;
第一旋紧件(42),包括第一旋紧环(421)和若干第一旋紧块(422),所述第一旋紧环(421)套设在所述定位座(1)上且与所述定位座(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旋紧块(4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旋紧环(421),且每个所述第一旋紧块(422)的位置对应于每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的一个所述第一滚珠(41);所述第一旋紧块(422)的朝向所述定位座(1)的一侧面为弧形面,且在所述通孔(11)的周向,所述第一旋紧块(422)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通孔(11)的中心轴线;及
第一驱动组件(43),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旋紧件(42)旋转;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3)驱动所述第一旋紧环(421)旋转时,所述第一旋紧块(42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滚珠(41)朝向所述第一顶杆(21)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5),能够驱动多个所述第二顶杆(31)同步弹性抵压于所述产品(100);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3)包括:
第一驱动件(431),包括第一驱动环(4311)和若干第一驱动块(4312),所述第一驱动环(431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旋紧环(421)上,若干所述第一驱动块(43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环(4311)上,每个所述第一旋紧块(422)背离所述定位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221),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块(4312)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4221)内;及
第三弹性件(43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块(431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4221)的侧壁;
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环(4311)时,所述第三弹性件(43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旋紧件(42)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
第二滚珠(51),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3)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滚珠(51),且所述第二滚珠(51)位于所述第二顶杆(31)背离所述通孔(11)的一端;
第二旋紧件(52),包括第二旋紧环(521)和若干第二旋紧块(522),所述第二旋紧环(521)套设在所述定位座(1)上且与所述定位座(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旋紧块(5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旋紧环(521),且每个所述第二旋紧块(522)的位置对应于每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的一个所述第二滚珠(51);所述第二旋紧块(522)的朝向所述定位座(1)的一侧面为弧形面,且在所述通孔(11)的周向,所述第二旋紧块(522)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通孔(11)的中心轴线;及
第二驱动组件(53),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旋紧件(52)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3)驱动所述第二旋紧环(521)旋转时,所述第二旋紧块(52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滚珠(51)朝向所述第二顶杆(31)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3)包括:
第二驱动件(531),包括第二驱动环(5311)和若干第二驱动块(5312),所述第二驱动环(531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旋紧环(521)上,若干所述第二驱动块(53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环(5311)上,每个所述第二旋紧块(522)背离所述定位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221),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块(5312)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5221)内;及
第四弹性件(53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块(531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5221)的侧壁;
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环(5311)时,所述第四弹性件(53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旋紧件(52)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沿所述定位座(1)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的所述第一顶杆(21)的位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沿所述定位座(1)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两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的所述第二顶杆(31)的位置一一对应;
一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的所述第一顶杆(21)和一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的所述第二顶杆(31)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2)为阶梯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12)背离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顶杆(21)为阶梯轴,且所述第一顶杆(21)背离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2),每个所述第一顶杆(21)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22),所述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顶杆(21)上的台阶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孔(13)为阶梯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13)背离所述通孔(11)的一端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11)的一端直径;所述第二顶杆(31)为阶梯轴,且所述第二顶杆(31)背离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通孔(11)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2),每个所述第二顶杆(31)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32),所述第二弹性件(3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13)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顶杆(31)上的台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3)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433),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33)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驱动件(431);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3)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533),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33)用于限位所述第二驱动件(5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包括盖板(61)、底座(62)和侧壁(63),所述盖板(61)和所述底座(62)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座(1)的顶端和底端,所述侧壁(63)设置于所述盖板(61)和所述底座(62)的周向边缘,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板(61)和所述底座(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3)还包括第一推杆(434),所述第一推杆(4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1),所述侧壁(63)上对应所述第一推杆(43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63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33)包括:
第一限位块(4331),所述第一限位块(4331)设置于所述侧壁(63)和所述第一驱动件(431)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推杆(434)的位置对应,所述盖板(61)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433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槽(611),所述第一限位块(4331)上开设有第二避让孔(43311),所述第一推杆(434)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避让孔(43311)和所述第一避让孔(631),所述第二避让孔(43311)的底壁设置有台阶;及
第五弹性件(4332),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62),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4331);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3)还包括第二推杆(534),所述第二推杆(5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531),所述侧壁(63)上对应所述第二推杆(534)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避让孔(632),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33)包括:
第二限位块(5331),设置于所述侧壁(6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531)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推杆(534)的位置对应,所述盖板(61)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533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槽(612),所述第二限位块(5331)上开设有第四避让孔(53311),所述第二推杆(534)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避让孔(53311)和所述第三避让孔(632),所述第四避让孔(53311)的底壁设置有台阶;及
第六弹性件(5332),底端连接于所述底座(62),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53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还包括第一复位件(44),所述第一复位件(4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431)复位;
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还包括第二复位件(54),所述第二复位件(5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531)复位。
CN202111543927.6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Active CN114179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927.6A CN114179013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927.6A CN114179013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013A CN114179013A (zh) 2022-03-15
CN114179013B true CN114179013B (zh) 2024-04-02

Family

ID=8060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3927.6A Active CN114179013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9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2321B (zh) * 2022-12-13 2023-04-28 深圳市科美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焊接电机转子的支撑座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633A (zh) * 2006-09-29 2008-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的制造方法及马达和磁盘驱动装置
JP2015000571A (ja) * 2013-06-18 2015-01-05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電動射出成形機の射出モータの組立用治具および射出モータの組立方法
CN109531114A (zh) * 2019-01-07 2019-03-29 临沂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液压油缸用立式装缸机
CN109968247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南京路博利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组装夹具
CN209206881U (zh) * 2018-11-30 2019-08-06 大连恒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轴与轴套装配的自定心浮动压头装置
CN210060880U (zh) * 2019-05-22 2020-02-14 南京隆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装卸夹具
CN11136072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昆山达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定位机构
CN211466528U (zh) * 2020-01-03 2020-09-11 天津市健通辉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管切断装置
CN211516433U (zh) * 2020-01-15 2020-09-18 吴江恒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结构件激光切割装置
JP2021061646A (ja) * 2019-10-03 2021-04-15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ロータ組み立て治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ロ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13231991A (zh) * 2021-05-11 2021-08-10 李永帅 一种液控单向阀生产制造加工工装夹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633A (zh) * 2006-09-29 2008-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的制造方法及马达和磁盘驱动装置
JP2015000571A (ja) * 2013-06-18 2015-01-05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電動射出成形機の射出モータの組立用治具および射出モータの組立方法
CN109968247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南京路博利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组装夹具
CN209206881U (zh) * 2018-11-30 2019-08-06 大连恒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轴与轴套装配的自定心浮动压头装置
CN109531114A (zh) * 2019-01-07 2019-03-29 临沂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液压油缸用立式装缸机
CN210060880U (zh) * 2019-05-22 2020-02-14 南京隆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装卸夹具
JP2021061646A (ja) * 2019-10-03 2021-04-15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ロータ組み立て治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ロ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1466528U (zh) * 2020-01-03 2020-09-11 天津市健通辉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管切断装置
CN211516433U (zh) * 2020-01-15 2020-09-18 吴江恒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结构件激光切割装置
CN11136072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昆山达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定位机构
CN113231991A (zh) * 2021-05-11 2021-08-10 李永帅 一种液控单向阀生产制造加工工装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013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9013B (zh)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CN108098757A (zh) 柔性自调位机构及机械手
CN108591719A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快速定位安装底座
CN108755879B (zh) 一种按键定向的排水阀按钮支架
CN114043455A (zh) 小型工业用桌面机械臂及其底座、机器人
CN216300188U (zh) 一种三维打印设备
CN216967493U (zh) 一种自动居中的夹具
CN209970020U (zh) 一种高效压销子工装
CN111515307A (zh) 铆压设备
CN111468751A (zh) 一种拉紧夹具
CN220290022U (zh) 一种可旋转菲林载板
CN117817308B (zh) 一种外凸轮齿轮压装工装
CN220526353U (zh) 一种滚珠丝杠钢球清点装置
CN220066500U (zh) 导向压紧装置、三工位操作机构及开关柜
CN220016609U (zh) 一种凸缘型凸轮分割器
CN110553131A (zh) 一种电力营销用手持设备
CN219960336U (zh) 马达装配设备
CN117116844B (zh) 一种晶圆离心夹持结构
CN217304335U (zh) 一种abs蓄能器测试装置
CN213103013U (zh) 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产品压紧装置
CN213744107U (zh) 一种潜水泵转子轴与上轴承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10722842U (zh) 一种具有转动手感及按压段落感的编码器
CN220248849U (zh) 一种运动转换装置
CN218341519U (zh) 定位夹持装置
CN219902485U (zh) 电链锯及其链条锁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