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5108A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5108A
CN114145108A CN202111039666.4A CN202111039666A CN114145108A CN 114145108 A CN114145108 A CN 114145108A CN 202111039666 A CN202111039666 A CN 202111039666A CN 114145108 A CN114145108 A CN 114145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lanting
seedling
medicine
seedlings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96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并昌实
大久保嘉彦
山根畅宏
东幸太
田﨑昭雄
中岛弘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45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5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提供移植机,能够利用简洁的结构使药剂供给装置与插植装置的插植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移植机在行驶车体(40)设置有插植秧苗的插植装置(20a、20b)、使该插植装置(20a、20b)进行插植升降动作的上下移动机构(21)、将该插植装置(20a、20b)插植的秧苗的周围整平的平整装置(37)、以及向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供给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500),移植机构成为,设置有使该药剂供给装置(500)的药剂供给动作与上下移动机构(21)联动的联动部件(522),该联动部件(522)装配于摆动安装部件(523),该设置于摆动安装部件(523)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

Description

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洋葱或生菜等蔬菜秧苗移植到田地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移植机:利用插植装置将秧苗插植于田地,并且具有向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供给肥料或杀菌剂等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6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移植机构成为,在向使插植装置升降和前后摆动的上下移动连杆机构传递驱动力的插植传动箱装配有向药剂供给装置传递驱动力的供给传动杆。
由此,能够与插植装置的插植驱动联动地利用药剂供给装置进行药剂的供给动作,能够在秧苗的插植的同时或秧苗的插植的紧前或紧后供给药剂,因此,被插植的秧苗能够受到药剂的效果而稳定地生长。
但是,使供给传动杆在规定范围内摆动需要某种程度的空间,因此,存在能够配置药剂供给装置的位置被限制的问题。
此外,需要装配供给传动杆等比较大且具有重量的部件,存在机体重量增加和上下长度增加等问题,并且,存在拆装作业所需要的工时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简洁的结构使药剂供给装置与插植装置的插植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的移植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移植机,其在行驶车体40设置有插植秧苗的插植装置20a、20b、使该插植装置20a、20b进行插植升降动作的上下移动机构21、将该插植装置20a、20b插植的秧苗的周围整平的平整装置37、以及向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供给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机设置有使该药剂供给装置500的药剂供给动作与上下移动机构21联动的联动部件522,该联动部件522装配于摆动安装部件523,该摆动安装部件523设置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
本发明的第2方面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由进行上下转动且使插植装置20a、20b前后摆动的上侧连杆臂21a、以及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上侧连杆臂21a的下侧的下侧连杆臂21b构成,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装配于该下侧连杆臂21b,在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连结联动部件522的一侧,并且,联动部件522的另一侧与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送出装置507连结。
本发明的第3方面根据第2方面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连杆臂21b的基部侧和端部侧的支点轴处分别设置有支承突起525,在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分别形成有基部侧安装孔523a和端部侧安装孔523b,该基部侧安装孔523a和端部侧安装孔523b中的一方的直径与所述支承突起525的直径相同,另一方的直径比所述支承突起525的直径大,在所述基部侧安装孔523a与端部侧安装孔523b之间形成有承受突起524,并且,在所述联动部件522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供该承受突起524进入的上下方向的长孔522a。
本发明的第4方面根据第1~3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以能够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构成所述插植装置20a、20b,在所述行驶车体40的手柄框架402设置有支承框架553,在该支承框架553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有调节板557,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装配于所述调节板557,在该调节板557的下部设置有支承所述联动部件522的支承撑杆561。
本发明的第5方面根据第4方面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从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送出装置507送出的药剂进行引导的供给软管509,并设置有将该供给软管509引导的药剂放出到田地的供给喷嘴510,在所述支承撑杆561设置有喷嘴支承体567,所述喷嘴支承体567以能够变更该供给喷嘴510的供给姿态的方式进行装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能够使药剂供给装置500进行的药剂的供给动作与上下移动机构21的动作联动,因此,能够使药剂的供给位置接近秧苗,能够提高药效。
此外,通过在装配于上下移动机构21的摆动安装部件523安装联动部件522,由此,联动部件522成为上下移动机构21的动作阻力,防止上下移动紊乱。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效果的基础上,在仅进行上下转动的下侧连杆臂21b借助摆动安装部件523装配联动部件522,由此,联动部件522不容易受到上下移动机构21的偏心驱动的影响,因此,送出装置507的动作稳定,防止药剂的供给量与设定量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效果的基础上,使基部侧安装孔523a和端部侧安装孔523b中的一方的直径比支承突起525的直径大,由此,即使由于部件的组装等而使上下移动机构的动作量存在细微变化,也能够通过摆动安装部件523摆动来吸收误差,因此,基于送出装置507的药剂的送出量和送出定时稳定。
此外,摆动安装部件523能够微小地上下摆动,由此,即使由于联动部件522的动作而施加负荷,负荷也不容易直接传递到下侧连杆臂21b,因此,防止下侧连杆臂21b、乃至上下移动机构21的破损。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3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效果的基础上,将药剂供给装置500装配于调节板557,由此,能够对应于插植装置20a、20b的左右位置调节来调节药剂供给装置500的左右位置,因此,能够将从送出装置507送出的药剂的移动路径设定成上下方向的大致直线状,防止药剂的移动停滞。
此外,使设置于调节板557的下部的支承撑杆561支承联动部件522,由此,能够防止联动部件522由于机体振动或风而与上下移动机构21和插植装置20a、20b的插植动作轨迹干涉。
此外,在使调节板557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药剂供给装置500和支承撑杆561同时移动,因此,减轻位置调节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和劳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变更供给喷嘴510的供给姿态,由此,能够向秧苗的插植位置的附近且不直接接触秧苗的位置供给药剂,因此,能够在秧苗的生长时使药剂的效果最大限地发挥作用,并且,防止与药剂接触而对秧苗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利用设置于支承撑杆561的喷嘴支承体567支承供给喷嘴510,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使供给软管509大幅摇摆,因此,防止药剂的供给停滞、供给位置远离秧苗。
附图说明
图1是移植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移植机的右侧视图。
图3是移植机的后视图。
图4是移植机的主视图。
图5是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机体后部的操纵部、插植装置、秧苗供给装置等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支承于平整装置的药剂供给装置的分解图。
图8的(a)是示出插植装置插植秧苗时的上下移动机构和送出线缆的主要部分侧视图,(b)是示出插植装置接受秧苗时的上下移动机构和送出线缆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的(a)是示出线缆安装臂的立体图,(b)是示出线缆安装臂的主视图。
图10是具有支承于手柄框架的药剂供给装置的移植机的侧视图。
图11是支承于手柄框架的药剂供给装置的分解图。
图12是示出药剂供给装置的送出臂和送出线缆的分解图。
图13的(a)是示出喷嘴撑杆和药剂喷嘴的分解图,(b)是示出支承于喷嘴撑杆的药剂喷嘴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14的(a)是具有线缆撑杆的秧苗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b)是具有线缆撑杆的秧苗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图15的(a)是线缆撑杆的俯视图,(b)是线缆撑杆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20a 插植料斗(插植装置)
20b 插植料斗(插植装置)
21 上下移动机构
21a 上侧连杆臂
21b 下侧连杆臂
37 覆土平整轮(平整装置)
40 行驶车体
402 手柄框架
500 药剂供给装置
509 供给软管
510 药剂喷嘴(供给喷嘴)
522 送出线缆(联动部件)
522a 送出长孔(长孔)
523 线缆安装臂(摆动安装部件)
523a 前侧安装孔(基部侧安装孔)
523b 后侧安装孔(端部侧安装孔)
524 线承受销(承受突起)
553 药剂支承框架(支承框架)
557 调节板
561 线缆支承撑杆(支承撑杆)
567 喷嘴撑杆(喷嘴支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有操纵手柄404的一侧设为后,将其相反侧即配置有发动机41的一侧设为前。而且,朝向机体前侧将右手侧设为右,将左手侧设为左。
如图1~图5所示,本案的移植机10具有能够使机体进行前进行驶的行驶车体40、设置于行驶车体40的后部的步行操纵用的操纵手柄404、向田地插植秧苗的插植装置42、以及向插植装置42供给秧苗的秧苗供给装置43。
行驶车体40在机体前部设置有变速箱39,在该变速箱39的前侧设置有作为驱动装置的发动机41。在所述变速箱39的左右两侧的机体后侧下部分别连结有车轴罩,该车轴罩覆盖能够进行变更作为后轮的行驶轮44的左右位置的轮距调节的车轴,在该车轴罩的机体外侧端部分别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装配有行驶传动箱38,该行驶传动箱38向设置于机体后侧的行驶轮44传递驱动力。
另外,左右的行驶轮44装配于行驶传动箱38的机体外侧。
更准确地讲,构成为左右的车轴罩装配成能够以内部的车轴(图示省略)为支点旋转,在这些车轴罩分别装配行驶传动箱38,通过后述的升降用液压缸或摇摆缸的伸缩而使车轴罩旋转,由此,行驶传动箱38上下转动。
而且,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传动箱26从所述变速箱39被传递动力并将驱动力分支供给到插植装置42和秧苗供给装置43,在传动箱26设置有基础板400,该基础板400至少覆盖该传动箱26的左右侧面和背面,在该基础板400的后部借助螺栓等固定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有框架撑杆401。而且,在该框架撑杆401设置有朝向机体后侧上方以描绘圆弧的形状突出的手柄框架402,在该手柄框架402的后部设置有操纵部单元403和操纵手柄404,该操纵部单元403对车高的上下调节、行驶和插植作业的传动的连接/断开等进行操作,在不进行秧苗插植的移动时等作业者对机体进行操作时把持操纵手柄404。该操纵手柄404为以手柄框架402为中心朝向机体左右方向且朝向机体后方屈曲的形状,在左右的后部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断开朝向所述行驶轮44的传动的侧离合器操作杆405。此外,在操纵手柄404中的左右任意一侧设置有对发动机41的输出进行增减操作的第1节气门杆406。
而且,在所述操纵手柄404的左右之间设置有操纵面板47a,在该操纵面板47a设置有:车高调节杆123,其对升降用液压缸进行伸缩操作,以对行驶车体40的车高进行调节;主离合器杆125,其连接/断开驱动力朝向左右的行驶传动箱38和传动箱26的传递;第1发动机开关407,其对发动机41的启动的可否进行切换,并且进行停止操作;以及主变速杆150,其将行驶车体40的行驶传动切换为移动速度、插植作业速度、行驶中立和后退中的任意一方。
在允许发动机41的启动时,作业者推入该第1发动机开关407并使其旋转,将其操作到接通位置。由此,当进行发动机41的启动操作时,发动机41启动。
在使发动机41停止时,作业者轻轻推入所述第1发动机开关407时,利用内置的扭力弹簧(图示省略)的力将其切换为断开位置,由此,发动机41成为停止状态。
在断开操作时,轻轻推入第1发动机开关407即可,因此,能够立即停止行驶和插植。由此,在到达垄端时,行驶和插植立即停止,因此,防止在不是垄的部位处进行秧苗的插植动作,额外消耗的秧苗减少。此外,在使机体移动到进行下次插植作业的垄时,不会产生额外的移动,因此,减少燃料消耗和作业时间。
在所述操纵手柄404的机体前侧、且传动箱26的上部设置有后述的秧苗供给装置43,该秧苗供给装置43将作业者投放的秧苗运送到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跨着该秧苗供给装置43的后部和加强连结撑杆151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加强框架152,所述加强连结撑杆151设置于手柄框架402的后侧上部且操纵面板47a的前侧,所述加强框架152提高操纵手柄404和秧苗供给装置43附近的强度,并且减少振动。
此外,在行驶车体40的机体前侧的左右两侧且比行驶轮44靠机体前侧,借助向机体左右方向突出的横框架16设置有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前轮45。
而且,从变速箱39向左右两外侧方延伸的车轮驱动轴的末端进入所述行驶传动箱38的前部的转动轴心位置,经由变速箱39内的行驶部系统变速传动部的行驶用的动力传递到行驶传动箱38内的传动机构。而且,构成为行驶用的动力经由行驶传动箱38内的传动机构传递到行驶传动箱38的传动车轴,行驶轮44进行驱动旋转。
此外,在所述行驶传动箱38连接有上下转动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行驶轮44以行驶传动箱38的前部侧为转动支点进行上下转动。具体而言,在行驶传动箱38相对于变速箱39的安装部一体地安装有向上方延伸的臂13,臂13与安装于升降用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的连结体的左右两侧部连结,该升降用液压缸固定于变速箱39。左右一侧(右侧)利用连结杆连结,另一侧(左侧)利用能够与机体的倾斜对应地进行伸缩动作的左右控制用液压缸连结。
当升降用液压缸进行动作而使其活塞杆向机体后方突出时,左右的臂13向后方转动,伴随于此,行驶传动箱38向下方转动,机体上升。相反,当升降用液压缸的活塞杆向机体前方移动而缩回到缸内时,左右的臂13向前方转动,伴随于此,行驶传动箱38向上方转动,机体下降。
该升降用液压缸通过垄面传感器14进行动作,该垄面传感器14与垄面接触,随着机体与垄面的上下间隔的变动而进行动作。垄面传感器14的动作成为检测以机体的位置为基准的垄上表面高度的动作,构成为根据该垄面传感器14的检测动作使机体与垄上表面高度对应地成为设定高度,利用该结构使升降用液压缸进行动作。
此外,当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进行伸缩动作时,与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连结的左侧的臂13转动,仅使左侧的行驶轮44上下移动,使机体左右倾斜。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构成为根据以左右水平为基准来检测机体的左右倾斜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动作,使机体成为左右水平。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横框架16以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中心摇摆转动的方式装配于前部梁框架,在该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装配有上下较长的纵框架17。而且,左右前轮4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前轮车轴,该前轮车轴固定于纵框架17的下端部侧方。因此,左右前轮45绕机体的左右中央的前后方向的轴心摇摆转动自如。此外,构成为纵框架17能够以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为基准进行上下调节,能够进行前轮45的高度调节。
所述操纵手柄404设置于机体后部,位于比行驶轮44的传动车轴靠机体后侧处。具体而言,安装于机体框架的后端部,该机体框架将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39。
机体框架在机体的左右中央向后方延伸,此外,从前后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
操纵手柄404从机体框架的后端部起在左右向后方延伸,将其各后端部作为操纵手柄404的握持部。
另外,在图2中,将握持部设为左右分开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操纵手柄404的左右的后端部彼此左右连结,将该连结部分作为握持部。
插植装置42具有:嘴状的多个插植器,它们的末端朝向下方;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插植器在插植器的下端部成为比田地面靠上方的位置和下端部成为比田地面靠下方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以及开闭机构,其在嘴状的插植器的下端部关闭而能够从上方接受秧苗并在内侧收纳秧苗的关闭状态和插植器的下端部左右打开而能够将内侧收纳的秧苗向下方放出的打开状态之间,对插植器进行开闭。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插植装置42成为左右并排配备第1插植料斗20a和第2插植料斗20b的两行种植的结构。这些第1插植料斗20a和第2插植料斗20b分别装配于上下移动机构21,该上下移动机构21设置于从变速箱39被传递动力的传动箱26的左右两侧部。
各秧苗收纳体22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体、以及对该筒状体的下侧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底盖,彼此呈环状连结。
移动机构在连结起来的各秧苗收纳体22通过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上方附近的状态下,以俯视观察机体时左右较长的长圆形状的环状的轨迹使连结起来的秧苗收纳体22向左进行绕转。
秧苗落下机构使秧苗收纳体22的底盖在与该秧苗收纳体22对应的插植料斗20a、20b的上方位置处开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秧苗收纳体22的外周形成有圆筒外周部,在该圆筒外周部设置有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从外侧连接的卡合部(圆孔),形成有多个连结2个秧苗收纳体22而成的连结体。而且,构成为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将该连结体的卡合部与秧苗收纳体22的圆筒外周部连接,成为相邻的秧苗收纳体22以该圆筒外周部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连结的状态,将多个秧苗收纳体22彼此连结。即,构成为利用秧苗收纳体22和连结体如循环链条那样连结。
由此,关于秧苗收纳体22,在直线移动的直线状部分和圆弧状移动的圆弧状部分中,相邻的秧苗收纳体22的间隔均没有变化,因此,在从秧苗收纳体22向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供给秧苗的部位,不容易产生秧苗收纳体22的以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为基准的位置偏移,能够适当地进行秧苗供给而进行恰当的秧苗插植。
秧苗供给装置43的移动机构构成为,将如循环链条那样彼此连结的秧苗收纳体22卷绕于左右设置的链轮的外周的圆弧状切口部,利用从传动箱26内取出的动力驱动该左右的链轮旋转,由此使各秧苗收纳体22进行绕转。
秧苗收纳体22进行环绕的环绕移动路径为具有俯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部分和由于链轮而从直线状部分向前侧或后侧呈圆弧状弯曲的圆弧状部分的长圆状,配置于比左右的行驶轮44靠机体内侧处。
关于所述秧苗供给装置43的秧苗收纳体22,在直线状部分,比较稳定地在规定方向上移动,但是,在左右两侧部的圆弧状部分,秧苗收纳体22彼此的间隔变窄或变宽,可能对秧苗供给装置43的驱动造成负荷而使其破损,或者使秧苗的落下供给定时不稳定。为了防止该情况,在多个秧苗收纳体22的内周缘部且秧苗供给装置43的左右两外侧部分别设置有进行驱动旋转的星形轮,在该星形轮的外周缘部等间隔地形成有突起部。通过使这些突起部进入秧苗收纳体22的间隔部,分别确保各秧苗收纳体22通过秧苗供给装置43的左右两侧的圆弧状部分时的位置,由此,防止过负荷的产生、以及秧苗的落下供给定时偏移的产生。
作业者坐在作业座椅46上或站在底板踏板上对秧苗供给装置43进行秧苗的供给作业,但是,在没有补充用的秧苗时、或产生某些问题、例如秧苗的插植姿态连续异常、未插植秧苗等时,需要停止行驶车体40的行驶、或者停止插植料斗20a、20b的驱动。此外,在行驶速度或插植料斗20a、20b的升降进度比作业者的进度快时,需要降低发动机41的输出。变化成容易进行作业的速度。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坐在作业座椅46上或不从底板踏板上下来而进行上述操作,在所述秧苗供给装置43的机体前侧且左右一侧端部、即坐在作业座椅46上的作业者的右手侧设置有第2发动机开关408,该第2发动机开关408对发动机41的启动可否进行切换,并且进行停止操作,并且,在比该第2发动机开关408靠机体内侧(机体左右另一侧)的位置,以能够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式设置有第2节气门杆409,该第2节气门杆409对发动机41的输出进行增减操作。
另外,所述第2发动机开关408的操作方法与第1发动机开关407相同,但是,如果这些第1发动机开关407和第2发动机开关408双方未被操作到接通位置,则发动机41不启动。
由此,在移动时等作业者在机体的后方握着操纵手柄404进行操纵时,能够利用第1发动机开关407进行停止操作,并且,在秧苗的插植作业时等搭乘于行驶车体40时,能够对第2发动机开关408进行断开操作而使发动机41停止,因此,在搭乘过程中不需要从行驶车体40下来而对第1发动机开关407进行断开操作,能够中断使插植或机体产生问题的动作。
此外,能够从行驶车体40上操作第2节气门杆409,因此,在对发动机41的输出进行增减操作时,不需要乘降行驶车体40,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提高。
此外,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配置于比传动车轴的位置靠后侧处。
秧苗供给装置43构成为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对应地使秧苗收纳体22环绕移动一圈来供给秧苗。
插植料斗20a、20b分别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和第2落下供给位置处从秧苗收纳体22落下供给秧苗。
而且,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对应地分别设置有收纳落下供给的秧苗的秧苗收纳体22,构成为仅在秧苗收纳体22来到对应的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上方时,底盖打开,在不对应的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上方,底盖不打开。
即,构成为仅在与插植料斗20a对应的秧苗收纳体22来到第1落下供给位置时、与插植料斗20b对应的秧苗收纳体22来到第2落下供给位置时,各自的底盖打开,向对应的插植料斗20a、20b供给秧苗。
另外,第1落下供给位置和第2落下供给位置构成为,在对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行间进行调节时,能够移动到对应的位置。
移动机构的动作周期成为与上下移动机构21的动作周期同步的设定,合并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对应的秧苗收纳体22而作为一个秧苗收纳体单元,构成为连结多个该秧苗收纳体单元,由此,秧苗收纳体22一边直列地通过左右的落下供给位置,一边能够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对应地供给秧苗而不产生秧苗漏供给,并且,能够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对应地供给秧苗而没有剩余,以使得在通过左右的落下供给位置后不会产生未被供给秧苗的秧苗收纳体22。
本实施方式的移植机10将覆土平整轮37设置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秧苗插植部位的各后方左右两侧的附近位置,该覆土平整轮37用于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插植的秧苗对应地进行覆土平整。该左右的覆土平整轮37由以下部分构成:平整臂370、370,它们是将一根棒材在俯视观察时屈曲成J形状而构成的,分别单独上下转动自如;以及平整旋转体371、371,它们分别以左右一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于该左右的平整臂370、370的后部侧。
另外,平整臂370的位于机体内侧的一侧端部以上下转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行驶车体40的后部侧,平整臂370使朝向后方突出的直线部分的后部向上方屈曲后,向机体外侧屈曲,进而向下方屈曲,在与机体内侧的直线部分相同的上下位置处向机体前侧屈曲。而且,左右的平整旋转体371、371中的机体外侧的平整旋转体371设置于向机体前侧屈曲的机体外侧的直线部分,机体内侧的平整旋转体371装配于机体内侧的直线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在平整臂370的后部形成有朝向机体上方突出的退避部分372,左右的平整旋转体371、371左右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由此,插植料斗20a、20b插植的秧苗通过左右的平整旋转体371、371的左右间隔部,并且将周边的土整平,并且通过退避部分372的下方,因此,防止被覆土平整轮37、37压倒而使插植姿态紊乱。
另外,左右的平整臂370、370分别装配成能够对机体左右位置进行调节,构成为能够与插植料斗20a、20b的行间设定对应地对要平整的位置进行变更。此外,关于左右的平整旋转体371、371,当分别构成为能够对左右位置进行调节时,可靠地固定插植后的秧苗的周围的土,防止秧苗由于倒伏或低温而引起生长不良。
在本案的移植机中,设置有供作业者坐着的作业座椅46,以使得向秧苗供给装置43补给秧苗的作业者乘车进行秧苗补给作业。具体而言,在作为秧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的机体左右中央位置,向后配置作业座椅46。坐在作业座椅46上的作业者以朝向后侧的姿态朝着秧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部落座,与秧苗供给装置43的前侧部、特别是秧苗收纳体22的环绕移动路径中的前侧的直线状部分对应地进行秧苗补给作业。
此外,在所述操纵面板47a的左右另一侧设置有主离合器杆125,该主离合器杆125内置于变速箱39,连接/断开驱动力朝向左右的行驶传动箱38和传动箱26的传递。
在本发明的移植机中,在向田地移动、从运输单元卸货、向仓库收纳、在田地端部转弯时,作业者利用机体后部的操纵手柄404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秧苗的插植作业时,作业者搭乘于行驶车体40的作业座椅46,很难利用操纵手柄404的操纵面板47a进行操作。
因此,在行驶车体40上设置有搭乘于作业座椅46的作业者用的车体上操纵部。
如图4所示,在所述秧苗供给装置43的下部设置有朝向机体后侧向上方倾斜的后部踏板,如图4、图5所示,在该后部踏板的左右任意一侧、在本案中为机体右侧(以坐在作业座椅46上的作业者为基准则为左侧)的端部设置有车体上操纵部。
该车体上操纵部在最靠机体外侧配置有第2车高调节杆,该第2车高调节杆对行驶车体40的车高进行调节,以对插植料斗20a、20b的插植深度进行调节,在比该第2车高调节杆靠机体内侧配置有第2主离合器杆。
另外,在秧苗的插植作业时,基本上不需要固定车高,因此,第2车高调节杆构成为仅具有“高”位置和“低”位置。
而且,在所述后部踏板的外侧端部,以朝向机体前侧的上方倾斜姿态设置有车高调节杆引导件,该车高调节杆引导件使第2车高调节杆收敛于框内,并且形成了表示车高标准的显示刻度,在该车高调节杆引导件的机体内侧方,以朝向机体前侧的上方倾斜姿态设置有主离合器杆引导件,该主离合器杆引导件使第2主离合器杆收敛于框内。
另外,与第2主离合器杆相比,第2车高调节杆朝向机体前侧的突出量大。
此外,当所述第2车高调节杆和第2主离合器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将基部侧装配于机体左右一侧(机体右侧)的所述安装支承板和前后的梁框架时,不需要额外设置安装部件,削减部件数量。
进而,在比所述车体上操纵部靠机体左右另一侧即机体左侧,以露出于后部踏板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有对左右的侧离合器进行连接/断开操作的侧离合器踏板。
所述车高调节杆引导件和主离合器杆引导件被配置成与侧部踏板118的上表面之间隔开一定的上下间隔。上述的上下间隔设为即使放入作业者的脚也可确保空间的程度(例如:15cm~20cm左右)。
根据上述结构,搭乘于底板踏板上和作业座椅46上的作业者不从行驶车体40下来就能够进行插植深度的手动操作、以及插植作业的连接/断开的手动操作,因此,作业效率提高,并且,秧苗的插植精度提高。
此外,将第2主离合器杆配置于比第2车高调节杆更接近作业座椅46的机体内侧,由此,作业者的手容易到达在秧苗的补充、插植状态的修正、休息等时使用的第2主离合器杆,减轻劳力。
特别是能够在发生问题时迅速地中断秧苗的插植作业,不需要秧苗的重新插植作业,并且,不适于生长而被丢弃的秧苗的数量减少。
此外,使第2车高调节杆比第2主离合器杆更向机体前侧突出,由此,在操作远离作业座椅46的一侧的第2车高调节杆时,不需要大幅地伸出手臂,减轻作业者的劳力。
而且,在后部踏板设置有左右的侧离合器踏板,由此,在行驶车体40的行进方向从以垄为基准的直进方向偏离时,对所述侧离合器踏板中的任意一方进行操作,使对应的侧离合器暂时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修正行驶车体40的前进路线,防止秧苗的插植位置在左右方向上蛇行。
此外,构成为在车高调节杆引导件与主离合器杆引导件、即车体上操纵部与侧部踏板118的上下之间形成有上下间隔,由此,不会妨碍搭乘于作业座椅46的作业者的脚的移动,作业者能够以舒服的姿态搭乘于作业座椅46,减轻劳力。
在侧视观察机体时,在作业座椅46的左右两侧且行驶轮44的传动车轴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预备秧苗架50,该预备秧苗架50能够收纳向秧苗供给装置43补给的秧苗。
所述预备秧苗架50构成为在向行驶车体40的机体外侧突出的秧苗载置支柱51的上部设置有支承撑杆52,在该支承撑杆52设置有能够切换转动状态和非转动状态的秧苗载置转动臂53,在该秧苗载置转动臂53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上下方向的秧苗架框架54、54,并且,在该秧苗架框架54、54的相同面装配有载置台55的一侧端部,该载置台55载置收纳补充用的秧苗的秧苗箱或秧苗托盘等容器。
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仅设置一个该载置台55,但是,也可以隔开不会妨碍容器取出的上下方向的间隔而配置多个该载置台55。
上述结构的预备秧苗架50分别设置于行驶车体40的左右两侧,与状况对应地在支承撑杆52上方使秧苗载置转动臂53转动。
例如,在秧苗的插植作业时,使载置台55的长度方向朝向机体前后方向,由此,容易从载置台55取出秧苗的容器,并且放回变空的容器,由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在该位置处,载置台55位于行驶车体40的左右两侧,因此,作业者容易掌握行驶车体40的可搭乘部分的端部,防止脚从行驶车体40上露出而失去姿态。
此外,在作业者乘降行驶车体40时,使秧苗载置转动臂53转动大约90度。
由此,在行驶车体4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乘降的空间部。
此外,作业者还能够从行驶车体40的机体前侧进行乘降,但是,当使秧苗载置转动臂53转动而成为秧苗架框架54、54位于机体前侧、载置台55位于机体后侧的状态时,作业者能够使用秧苗架框架54、54作为扶手,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行驶车体40的乘降。
此外,在针对载置台55装载或取出秧苗的容器时,如果从机体后侧进行,则不存在妨碍容器装载、取出的部件,因此,作业效率提高。
针对所述插植料斗20a、20b插植的秧苗,通过灌溉作业供给水,并且,有时供给秧苗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保护不被病害虫伤害的药剂。这样的肥料和药剂的供给由搭载于机体的药剂供给装置500来进行。
现有的药剂供给装置设置于秧苗供给装置43的前方等,但是,从装配位置到秧苗的插植位置的上下间隔较大,使药剂移动的供给软管较长,在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使供给软管摇摆时,有时药剂的落下速度变动而未向秧苗的插植位置的附近供给设定量的药剂,或者装配供给软管的夹子等部件脱落而向离开秧苗的插植位置的位置供给药剂。
此外,供给软管有时大幅屈曲地配置以防止与插植料斗的插植轨迹发生干涉,由于通过该屈曲部而使药剂的移动时间变长,有时未向适当的位置进行供给。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如图7~图15所示,在所述平整臂370的退避部分372中的位于上端部且在机体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退避顶部372a和位于比所述覆土平整轮371、371的装配位置靠机体后侧且朝向退避顶部372a的左右的退避上下部372b的左右任意一侧分别配置U字形状的安装配件501。
该安装配件501是隔开间隔利用四方板体连结2张U字形状的板体或将O字形状的板体折弯而形成的,形成为具有供螺栓等固定部件502通过的左右方向的空间部和进入平整臂370的前后方向的空间部的形状。
从机体前侧将固定部件502分别插入到上述2个安装配件501,将该固定部件502的端部拧入形成于药剂支承框架503的螺纹孔,固定于平整框架370的机体后侧且上部。该药剂支承框架503将板体折弯而成为侧视观察时L字形状。
另外,药剂支承框架503中的位于退避上下部372b的机体后侧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向机体下方突出,以形成固定部件502的插入位置。由此,在后视观察时,药剂支承框架503成为与侧视观察时不同的L字形状。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与通过退避部分372的下方的被插植的秧苗发生干涉,其他药剂支承框架503的下端位置设为与退避顶部372a大致相同的高度、或从退避顶部372a向左右的退避上下部372b稍微突出的高度。
此外,在所述药剂支承框架503中的左右一侧端部、在本案中为设置有安装配件501的退避上下部372b侧设置有在侧视观察时为三角形状的第1连结板504,并且,在该第1连结板504的侧方且退避顶部372a的上方位置利用焊接等方法固定有在侧视观察时为L字形状的第2连结板505。第1连结板504和第2连结板505从药剂支承框架503向机体前侧突出相同的长度,在这些突出部装配有安装螺母(图示省略)。
而且,在所述第1连结板504和第2连结板505的上部,借助螺栓等固定部件(图示省略)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在从正面(背面)观察时为コ字形状的基础板506,在该基础板506上一体地配置有以设定量放出药剂的送出装置507和贮留该送出装置507放出的药剂的药剂料斗508。
另外,在药剂料斗508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有投放药剂的盖部,并且构成为在送出装置507的维护作业时等能够进行拆装。此外,送出装置507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利用简单的操作来分割外装部件并进行拆装,以使得容易对内部进行维护。作为对上述拆装进行简化的结构,考虑如下结构:在药剂料斗508或送出装置507的外装部件形成承受钩,使勾挂于该承受钩的卡扣进退移动,能够切换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例如考虑使用弹簧锁。
在所述送出装置507的下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有供被送出的药剂流下而被引导的供给软管509的上端部,该供给软管509的下端部能够与直径比供给软管509的直径大的药剂喷嘴510连接。该药剂喷嘴510借助所述安装配件501和固定部件502装配于平整臂370中的左右一侧的覆土平整轮371的安装部的后方、具体而言为从左右一侧的退避上下部372b的下端部向机体前侧突出的部分。
另外,药剂喷嘴510具有向机体左右一侧突出的安装螺纹轴510a,使该安装螺纹轴510a通过安装配件501的左右方向的空间部,在端部设置螺母等而进行固定。由此,药剂喷嘴510装配于平整臂370。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药剂供给装置500装配于接近田地面的平整臂370,因此,从药剂料斗508放出的药剂从药剂喷嘴510供给到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为止的时间变短,被插植的秧苗容易吸收药剂,或者容易被药剂的成分保护,预料到稳定的生长。
特别地,能够防止秧苗由于病害虫而在生长中途枯萎,因此,能够防止收获量的减少。
此外,药剂供给装置500与田地面的距离变短,由此能够缩短供给软管509的上下长度,因此,即使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摇摆也抑制影响,能够稳定地供给药剂。
此外,在机体的后部且不遮挡上方、机体外侧方和后方的平整臂370的机体后侧上部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置有药剂供给装置500,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药剂的补充作业和药剂供给装置500的拆装作业。
此外,将药剂喷嘴510在比药剂供给装置500靠下方侧装配于平整臂370,由此,即使供给软管509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摇摆,药剂的供给位置也不容易变化,因此,实现秧苗的生长的稳定化。
此外,在解除药剂喷嘴510与供给软管509的连接时,能够确认药剂喷嘴510和供给软管509的内部,因此,容易进行发生堵塞的位置的确认和应对,抑制由于堵塞而导致的作业的中断时间。
此外,使供给软管509的直径比药剂喷嘴510的直径小,由此,能够将供给软管509插入到药剂喷嘴510而容易地进行装配。
上述药剂供给装置500针对每个平整臂370进行设置,一个药剂供给装置500向一行量的插植苗供给药剂。
当装配上述药剂供给装置500时,从上方对平整臂370持续施加数Kg的载荷,该状态下,即使存在田地的凹凸(特别是凸),也无法相应地向上方转动。当在该状态下前进时,左右的覆土平整轮371、371推压成为田地的凸部的土,可能使被插植的秧苗倾倒。
此外,在具有根据左右的平整臂370、370的转动量对机体的左右倾斜进行校正的摇摆机构的机型中,当平整臂370的转动量与田地的凹凸不同时,利用摇摆机构使机体相对于田地面在左右方向上成为倾斜姿态,秧苗可能以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的姿态被插植。
对即使装配药剂供给装置500也不会妨碍平整臂370的上下转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L字形状的连结撑杆402a的前侧装配安装撑杆511,该连结撑杆402a将加强框架152的后侧端部装配于所述手柄框架402。该安装撑杆511构成为在左右中央部形成与连结撑杆402a连结的连结突部511a,在装配时,加强框架152通过其上方。此外,在连结突部511a的左右分别形成空间部,在这些空间部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形成有支承突出部511b,该支承突出部511b向上方突出且在比连结突部511a靠上方位置处向机体后侧屈曲。
另外,连结突部511a与左右的支承突出部511b之间的空间部形成为使设置于所述操纵面板47a的杆类和与杆类连接的线缆类通过。由此,能够尽可能笔直地配置杆和线缆,并且,还能够防止线缆类的偏差。
而且,在所述安装撑杆511和连结撑杆402a的上部利用螺栓等固定部件装配悬吊支承框架512。该悬吊支承框架512在俯视观察时为梯形状,使短边侧朝向机体后侧进行安装。在该短边侧形成有外侧连结孔513、513,该外侧连结孔513、513安装固定部件以与左右的支承突出部511b连结,在该左右的外侧连结孔513、513的左右之间形成有经由固定部件而与形成于连结撑杆402a的上部的左右一对安装孔连结的内侧连结孔514、以及避开另一个安装孔的前后方向的切口部515。
此外,所述悬吊支承框架512的机体前侧向上方屈曲来提高强度,在比该上方屈曲部靠机体后侧,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形成悬吊安装孔516…。另外,悬吊安装孔516…形成于悬吊支承框架512的左右两侧,但是,未形成于形成有左右的外侧连结孔513、513和内侧连结孔514的左右中央部。在悬吊支承框架512的下方配置有手柄框架402等部件,因此,即使在该位置形成悬吊安装孔516…也不使用,只会使悬吊支承框架512的强度降低,因此,通过不形成悬吊安装孔516…来维持部件强度。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悬吊安装孔516…是每隔规定间隔形成的圆孔,但是,也可以使机体左侧和右侧的悬吊安装孔516…形成为将左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孔。
而且,在该悬吊安装孔516…的任意位置装配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上端部,该平整载荷弹簧517承受装配于平整臂370的药剂供给装置500的载荷并使平整载荷适当化。如果该平整载荷弹簧517的勾挂部分为J形状的钩,则也可以在悬吊支承框架512的前侧的上方屈曲部分接触地配置圆弧部分,利用接触阻力来防止转动。
另外,要选择的悬吊安装孔516…的位置需要对应于所述插植料斗20a、20b的行间即左右间隔进行选择,形成悬吊安装孔516…的位置或形成的左右宽度对应于秧苗的插植行间的可选择范围。
此外,为了装配所述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下端部,在所述药剂支承框架503中的与设置基础板506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本案中为左右另一侧形成四边形的勾挂切口部518。如果所述平整载荷弹簧517的勾挂部分为J形状的钩,则优选如下的安装方式:钩的端部从勾挂切口部518的内侧通过药剂支承框架503的下方,位于药剂支承框架503的前端部附近。
另外,勾挂切口部518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如果构成为以无论将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上端部装配于哪个悬吊安装孔516…、左右倾斜都减小的角度进行装配,则能够构成为利用平整载荷弹簧517充分地拉起药剂支承框架503,对应于田地的凹凸使平整臂370适当地转动。
此外,该勾挂切口部518作为使设置于退避顶部372a的安装配件501的上部侧进入的空间部活用。
在所述平整臂370的退避顶部372a设置有配重支承轴374a,该配重支承轴374a在上下方向上装配1个或多个平整载荷调节用的平整配重。为了避开该配重支承轴374a,在药剂支承框架503的上表面且勾挂切口部518的侧方形成支承轴退避孔374b。
由此,在设置药剂供给装置500时,即使平整载荷不足,也能够装配平整配重来确保适当的平整载荷,因此,适当地整平被插植的秧苗的周围的土,防止秧苗倾倒、或秧苗的根部暴露于外部空气而发生生长不良。
所述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作用力过强时,覆土平整轮371、371成为从田地面抬起的状态,平整性能降低,因此,优选设为与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重量大致相同的程度。但是,通过向药剂料斗508内投放药剂而使重量增加,在作业时减少,因此,可以使作用力比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重量强1kg左右。
根据上述结构,平整框架370能够相对于田地的凹凸适当地转动,因此,适当地整平并压实被插植的秧苗的周围的土,能够使秧苗的插植姿态稳定。
此外,在对应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的行间调节而使左右的平整臂370、370移动时,仅变更装配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上端部侧的悬吊安装孔516就能够应对,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行间调节。
在上述悬吊支承框架512的左右宽度中,相对于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和左右的平整臂370、370的行间调节范围,有时无法形成充分数量或范围的悬吊安装孔516…。
为了使平整载荷弹簧517对应于左右的行间调节范围,在侧面观察时为L字形状的延长板519形成延长安装孔520…,作为在左右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形成的圆孔或遍及左右方向的规定范围形成的长孔。
而且,沿着悬吊支承框架512的侧方的上部或下部配置该延长板519,将平整载荷弹簧517装配于任意位置的延长安装孔520,并且,将未装配平整载荷弹簧517的延长安装孔520和任意位置的悬吊安装孔516的位置对齐来设置固定部件,将延长板519装配于悬吊支承框架512。
由此,能够对应于行间调节范围呈大致直线状地装配平整载荷弹簧517,因此,能够利用平整载荷弹簧517的作用力适当地向上方对药剂支承框架503进行施力,能够使平整臂370对应于田地的凹凸而适当地上下移动。
因此,秧苗的插植姿态和插植深度稳定,使秧苗的生长稳定,并且,防止收获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在侧视观察时,上述药剂供给装置500配置于比插植料斗20a、20b靠机体后侧、且比操纵手柄404靠机体前侧的位置。
由此,不会与插植料斗20a、20b的升降轨迹发生干涉,此外,能够成为在移动时作业者拿着操纵手柄404进行行驶操作时脚也不容易与药剂供给装置500接触的配置,作业效率提高。
关于上述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送出装置507的驱动力,例如在设置电动马达等时,成为简洁的结构。但是,药剂需要仅供给到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需要对应于插植料斗20a、20b分别插植秧苗的定时使电动马达进行间歇驱动。即使这样,也需要电动马达的控制单元,但是,插植料斗20a、20b插植秧苗的定时根据秧苗的插植位置的前后间隔即株间的设定和行驶车体40的车速设定而变化,因此,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控制的控制单元,产生由于控制系统的复杂化而导致的维护性的降低、由于部件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对不进行上述复杂的设计而对应于插植定时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的(a)(b)和图9的(a)(b)所示,在构成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的、以能够与上侧连杆臂21a的升降和进退动作联动地上下转动的方式装配的下侧连杆臂21b连结送出线缆522的一侧端部,该送出线缆522使内装于送出装置507内的送出辊(图示省略)以规定量进行动作。在该下侧连杆臂21b设置有与下侧连杆臂21b大致相同的前后长度的线缆安装臂523,在该线缆安装臂523装配朝向机体外侧突出的线承受销524。在该线承受销524装配送出线缆522的一侧端部。
另外,在送出线缆522的一侧端部形成上下方向的送出长孔522a,构成为当下侧连杆臂21b的下方转动量超过一定角度时,送出线缆522开始被牵拉,在进行秧苗的插植或进行插植的紧前或紧后从药剂喷嘴510放出药剂。
所述线缆安装臂523在前端部附近形成前侧安装孔523a,并且在后端部附近形成后侧安装孔523b,但是,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中的一方形成为直径比另一方的直径大。而且,在下侧连杆臂21b的基部侧和端部侧的支点轴处分别装配延伸设置销525,将这些延伸设置销525分别插入到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中。该延伸设置销525的直径构成为与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的小径的一侧相同,在大径的一侧产生些许游隙。
另外,在支点轴分别设为螺纹轴、且延伸设置销525中的安装于支点轴的一侧例如设为六角螺母时,成为能够容易地进行拆装作业的结构。
由此,即使在由于维护等而使上下移动机构21的位置调节产生微小的差异时、或者基于送出装置507的动作的负荷增大,线缆安装臂523也能够转动来释放负荷,因此,不容易产生机械锁锭,防止药剂的供给定时紊乱。
在构成所述秧苗供给装置43的工作台框架43a的下部侧设置线缆撑杆522a,在该线缆撑杆522a装配所述送出线缆522的线缆外部件,经由该线缆撑杆522a而与设置于送出装置507的机体后侧的送出臂连结。
此外,在支承所述上侧连杆臂21a和下侧连杆臂21b的后部侧的后侧连杆支承板21c的机体上部侧与所述工作台框架43a的下部侧的上下之间设置有升降辅助弹簧527,该升降辅助弹簧527对上下移动机构21施加朝向上方的作用力,减轻上升时的负荷,并且施加下降时的制动。
所述送出臂与设置于内装于送出装置507的送出辊的旋转轴528的后端部连结,在送出臂的上部连结送出线缆522的另一侧端部。
由此,当下侧连杆臂21b下降到成为规定角度时,送出线缆522开始被牵拉,在插植料斗20a(20b)进入土中插植秧苗的定时或插植紧前或紧后,送出臂转动,使送出装置507的送出辊转动,从药剂料斗508流下而被载置的药剂流下到供给软管509,能够通过药剂喷嘴510向被插植的秧苗的附近供给药剂。
在上述结构中,借助与株间设定和行驶速度联动地进行插植升降动作的上下移动机构21进行送出装置507的送出动作,因此,能够对应于秧苗的插植定时来供给药剂。因此,防止药剂供给到大幅远离秧苗的插植位置的位置,能够使药剂的效能充分作用于秧苗。
上述药剂供给装置500能够缩短与田地之间的距离,容易防止药剂的供给位置偏移、以及药剂的供给定时紊乱,但是,为了使平整臂370的上下转动稳定,需要追加结构。
下面,对与田地之间的距离稍长、但是能够稳定地供给药剂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手柄框架402的连结撑杆402a装配俯视观察时为コ字形状的安装撑杆551,在该安装撑杆551装配药剂支承框架553的基部。该安装撑杆551构成为在左右中央部形成与连结撑杆402a连结的连结突部551a,在装配时,加强框架152通过其上方。此外,在连结突部551a的左右分别形成空间部,在这些空间部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形成有向机体前侧屈曲的支承突出部551b。
另外,连结突部551a与左右的支承突出部551b之间的空间部形成为使设置于所述操纵面板47a的杆类和与杆类连接的线缆类通过。由此,能够尽可能笔直地配置杆和线缆,并且,还能够防止线缆类的偏差。
在所述左右的支承突出部551b分别形成有安装孔,使该安装孔和形成于药剂支承框架553的安装部分的安装孔的位置对准,利用螺栓、螺母等固定部件进行连结。该药剂支承框架553构成为,在将机体左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支承轴554,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具有针对所述支承突出部551b的安装孔的左右的安装臂555、555,并且,在支承轴554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侧视观察时为L字形状的支承板556、556。
所述左右的安装臂555、555在俯视观察时为L字形状,设为与支承突出部551b的外侧面和正面接触的形状,由此成为提高安装强度的结构。此外,在左右的支承板556、556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固定部件的安装孔。
移植机的左右的插植料斗20a、20b和平整臂370、370被装配成能够变更秧苗彼此的左右间隔、所谓行间。如果一个药剂供给装置500向一个插植行供给药剂,则药剂供给装置500也需要装配成能够对应于行间调节的范围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左右的支承板556、556分别设置调节板557,该调节板557在侧视观察时为L字形状,在上表面侧形成有左右方向的安装长孔557a,使该调节板557在左右方向上滑动,遍及支承板556的安装孔和安装长孔557a从机体上侧穿过固定部件,由此变更药剂供给装置500的左右位置。
在所述调节板557的后部面设置有向机体后方突出的左右的安装杆558、558,将该左右的安装杆558、558插入基础板559的安装孔进行装配。在该基础板559的上部设置有送出药剂的送出装置507和贮留药剂的药剂料斗508,在基础板559的下部设置有使药剂流下并进行引导的供给软管509、以及设置于供给软管509的下端部且向秧苗的附近供给药剂的药剂喷嘴510。
所述送出装置507将送出驱动臂装配于机体外侧,该送出驱动臂使内装的送出辊(图示省略)旋转规定量而送出药剂。该送出驱动臂以朝向机体前侧上方的倾斜姿态进行配置。
优选该送出驱动臂构成为,在插植料斗20a(20b)将秧苗插植于田地的定时或其紧前或紧后的定时转动而使送出辊旋转,向被插植的秧苗的附近供给药剂。在实现该结构时,在构成为送出驱动臂与构成上下移动机构21的下侧连杆臂21b的上下转动联动地转动时,能够设为插植料斗20a、20b插植的秧苗彼此的前后间隔、与所谓株间的设定和行驶车体40的行驶速度对应的药剂的供给间隔。
如图8的(a)(b)和图9的(a)(b)所示,在该下侧连杆臂21b设置有与下侧连杆臂21b大致相同的前后长度的线缆安装臂523,在该线缆安装臂523装配朝向机体外侧突出的线承受销524。在该线承受销524装配送出线缆522的一侧端部。
另外,在送出线缆522的一侧端部形成上下方向的送出长孔522a,构成为当下侧连杆臂21b的下方转动量超过一定角度时,送出线缆522开始被牵拉,在进行秧苗的插植或进行插植的紧前或紧后从药剂喷嘴510放出药剂。
所述线缆安装臂523在前端部附近形成前侧安装孔523a,并且在后端部附近形成后侧安装孔523b,但是,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中的一方形成为直径比另一方的直径大。而且,在下侧连杆臂21b的基部侧和端部侧的支点轴处分别装配延伸设置销525,将这些延伸设置销525分别插入到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中。该延伸设置销525的直径构成为与前侧安装孔523a和后侧安装孔523b的小径的一侧相同,在大径的一侧产生些许游隙。
另外,在支点轴分别设为螺纹轴、且延伸设置销525中的安装于支点轴的一侧例如设为六角螺母时,成为能够容易地进行拆装作业的结构。
由此,即使在由于维护等而使上下移动机构21的位置调节产生微小的差异时、或者基于送出装置507的动作的负荷增大,线缆安装臂523也能够转动来释放负荷,因此,不容易产生机械锁锭,防止药剂的供给定时紊乱。
如图12~图15所示,所述送出线缆522在设置于所述调节板557的下部的线缆支承撑杆561装配线缆外部件,经由该线缆支承撑杆561而与送出驱动臂连结。但是,在直接与送出驱动臂连结时,无法应对特定的株间和行驶速度以外的送出线缆522的拉回行程,因此,在送出线缆522与送出驱动臂之间增加以下结构。
在所述送出驱动臂装配侧视观察时为へ字形状的送出连结臂562的一侧端部,在该送出连结臂562的另一侧端部设置弹簧座垫圈563。构成为在该弹簧座垫圈563的左右一侧设置有承受销563a,在该承受销563a勾挂行程调节弹簧564的上端部侧,并且,将该行程调节弹簧564的下端部侧勾挂于送出线缆522。
从下侧连杆臂21b朝向机体后侧配置的送出线缆522需要配置于不与上下移动机构21和插植料斗20a、20b的动作发生干涉的位置。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秧苗供给装置43的工作台框架43a设置线缆中继撑杆565。该线缆中继撑杆565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为J字形状的中继板565a的一侧端部形成线缆外部件承受槽565b,在另一侧端部前后隔开间隔地配置前侧安装臂565c和后侧安装臂565d。该前侧安装臂565c利用与中继板565a连结的连结部向上方立起,形成为从立起上部朝向机体内侧且上方的形状,后侧安装臂565d利用与中继板565a连结的连结部朝向机体内侧且上方,形成为机体内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形状。
在所述中继板565a的线缆外部件承受槽565b连结有设置于送出线缆522的中途部的线缆外部件,通过中继板565a后的送出线缆522构成为沿着所述加强框架152朝向药剂支承框架553,且装配于所述线缆支承撑杆561。
由此,能够防止送出线缆522在中途松弛而与上下移动机构21和插植料斗20a、20b的插植升降轨迹发生干涉,因此,能够一株一株地适当地插植秧苗并供给药剂,秧苗的生长稳定。
在上述结构中,药剂供给装置500位于插植料斗20a、20b与操纵手柄404的前后之间,因此,供给软管509几乎不会弯曲,能够使药剂喷嘴510位于被插植的秧苗的附近,防止供给软管509内的药剂的移动停滞而使药剂的供给量不足、或者向离开秧苗的位置供给药剂。
此外,能够将药剂供给装置500配置于机体的较高的位置、具体而言为手柄框架404的上部位置,因此,容易站着进行拆装作业、左右位置的调节作业、药剂的投放作业,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作业者的劳力的减轻。
在上述结构中,药剂喷嘴510未被固定,此外,供给软管509也未被固定,因此,在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使供给软管509摇摆时,药剂的供给位置可能紊乱。
为了防止该情况,在所述线缆支承撑杆561的上下之间形成固定部件的安装孔,对应于该安装孔,借助固定部件装配喷嘴撑杆567。该喷嘴撑杆567构成为设置有在正面观察时机体下侧朝向机体内侧屈曲的へ字形状的撑杆567a、设置于该撑杆567a的上端部的形成有安装孔部的安装板567b、以及设置于该撑杆567a的下端部的喷嘴安装板567c。
在该喷嘴安装板567c,设为在机体内侧和外侧双方设置螺母的双螺母方式,在插入向药剂喷嘴510的外周突出的安装螺纹轴510a时,能够调节前后倾斜角度。
由此,供给软管509由送出装置507和药剂喷嘴510支承,因此,即使由于机体的振动或风等的影响而摇摆,也能够防止药剂的供给位置偏移,能够可靠地使药剂作用于秧苗。
此外,能够防止供给软管509扭转,因此,能够按照设定将药剂送到药剂喷嘴510,防止由于药剂不足而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能够对药剂喷嘴510的前后倾斜角度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对应于秧苗的插植位置来调节药剂的供给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使药剂的效果发挥作用。进而,在使用直接接触秧苗时产生药害的药剂时,防止药剂与秧苗接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移植机能够应用于通过使药剂的供给定时对应于秧苗的插植定时而向适当的位置供给药剂的情况,产业上的可利用性高。

Claims (5)

1.一种移植机,其在行驶车体(40)设置有插植秧苗的插植装置(20a、20b)、使该插植装置(20a、20b)进行插植升降动作的上下移动机构(21)、将该插植装置(20a、20b)插植的秧苗的周围整平的平整装置(37)、以及向秧苗的插植位置附近供给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植机设置有使该药剂供给装置(500)的药剂供给动作与上下移动机构(21)联动的联动部件(522),
该联动部件(522)装配于摆动安装部件(523),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设置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由进行上下转动且使插植装置(20a、20b)前后摆动的上侧连杆臂(21a)、以及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上侧连杆臂(21a)的下侧的下侧连杆臂(21b)构成,
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装配于该下侧连杆臂(21b),在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连结联动部件(522)的一侧,并且,联动部件(522)的另一侧与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送出装置(507)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侧连杆臂(21b)的基部侧和端部侧的支点轴处分别设置有支承突起(525),在所述摆动安装部件(523)分别形成有基部侧安装孔(523a)和端部侧安装孔(523b),
该基部侧安装孔(523a)和端部侧安装孔(523b)中的一方的直径与所述支承突起(525)的直径相同,另一方的直径比所述支承突起(525)的直径大,在所述基部侧安装孔(523a)与端部侧安装孔(523b)之间形成有承受突起(524),并且,
在所述联动部件(522)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供该承受突起(524)进入的上下方向的长孔(522a)。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以能够在机体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构成所述插植装置(20a、20b),在所述行驶车体(40)的手柄框架(402)设置有支承框架(553),在该支承框架(553)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设置有调节板(557),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装配于所述调节板(557),
在该调节板(557)的下部设置有支承所述联动部件(522)的支承撑杆(5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植机设置有对从所述药剂供给装置(500)的送出装置(507)送出的药剂进行引导的供给软管(509),并设置有将该供给软管(509)引导的药剂放出到田地的供给喷嘴(510),
在所述支承撑杆(561)设置有喷嘴支承体(567),所述喷嘴支承体(567)以能够变更该供给喷嘴(510)的供给姿态的方式进行装配。
CN202111039666.4A 2020-09-07 2021-09-06 移植机 Pending CN1141451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9869A JP7180647B2 (ja) 2020-09-07 2020-09-07 移植機
JP2020-149869 2020-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5108A true CN114145108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2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9666.4A Pending CN114145108A (zh) 2020-09-07 2021-09-06 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80647B2 (zh)
CN (1) CN11414510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0710U (zh) * 1986-07-25 1988-02-10
JPH01167818U (zh) * 1988-05-13 1989-11-27
JP3311792B2 (ja) * 1992-10-27 2002-08-05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野菜移植機
JP4359996B2 (ja) 2000-03-08 2009-11-11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施肥付移植機
JP2002051618A (ja) * 2000-08-11 2002-02-19 Iseki & Co Ltd 苗植機の鎮圧装置
JP2010046041A (ja) * 2008-08-25 2010-03-04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JP5526523B2 (ja) * 2008-10-20 2014-06-1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歩行型薬剤施用苗株移植機
JP2010263867A (ja) 2009-05-18 2010-11-25 Iseki & Co Ltd 施用装置付き移植機
JP6320710B2 (ja) 2013-09-20 2018-05-09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Mri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780335B2 (ja) 2014-04-17 2015-09-1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株移植機
JP6295872B2 (ja) * 2014-07-25 2018-03-2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JP7135806B2 (ja) 2018-12-06 2022-09-13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印刷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0647B2 (ja) 2022-11-30
JP2022044308A (ja)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157326A (ja) 移植機
KR100923239B1 (ko) 복수조 이식 묘식기
CN110870411B (zh) 移植机
JP6295872B2 (ja) 移植機
JP2020068743A (ja) 移植機
CN114145108A (zh) 移植机
CN101455146B (zh) 步行式插秧机
KR100805347B1 (ko) 복수조식 묘식기
JP5712461B2 (ja) 苗植機
JP2010226982A (ja) 乗用苗植機
JP7226413B2 (ja) 移植機
KR101028518B1 (ko) 보행형의 모 이식기
CN213152888U (zh) 移植机
CN215957123U (zh) 移植机
CN213152889U (zh) 移植机
CN215601880U (zh) 移植机
JP2013048570A (ja) 移植機
JP2013212091A (ja) 歩行型の作業機
CN111937547A (zh) 移植机
CN109843040B (zh) 插秧机
JP2008022761A (ja) 移植機
JP6984634B2 (ja) 移植機
CN217850105U (zh) 移植机
JP7230881B2 (ja) 移植機
JP2019024382A (ja) 施肥装置付き苗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