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1539B -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1539B
CN114141539B CN202111492074.8A CN202111492074A CN114141539B CN 114141539 B CN114141539 B CN 114141539B CN 202111492074 A CN202111492074 A CN 202111492074A CN 114141539 B CN114141539 B CN 114141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foil
foil
aluminum
voltage electrode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20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41539A (zh
Inventor
王建中
顾建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ya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Haixing Electronics LLC
Nantong Hai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ya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Haixing Electronics LLC
Nantong Hai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ya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Haixing Electronics LLC, Nantong Hai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20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15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7207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1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1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1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41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1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42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G9/045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based on alumin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执行除油操作;对第一铝箔依序执行预电解、电解腐蚀、清洗、烘干操作;将铝基浆料涂覆于第一铝箔上,以在其正、背面均形成有一次涂浆层;将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一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对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对复合铝箔依序执行升温、冷却处理即得到产品。在实际制造成型中,对用作中间芯层的电极箔仍作了充分地腐蚀,从而避免了因制备工艺路线改变而导致低压电极箔电容量大幅度下降现象的出现。另外,通过实际实验数据表明,在整体厚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本方法所制备的低压电极箔具有更好的弯曲疲劳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箔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产品高容量、小型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保证电极箔需要具备较高电容量的前提下,亦需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弯曲疲劳强度(电极箔在成型制备中以及组装过程中必不可免地需要经历多次弯折),以避免因弯折裂纹的生成而缩短其使用寿命现象的发生。
然而,根据以往制备经验,预提高电极箔的电容量,必然要求其表面得到更为充分的腐蚀,以形成深度较深的腐蚀孔。例如中国发明专利2021110678726公开了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箔浸于酸性溶液;将其再次浸于酸性溶液中,且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顺序执行第一次电解腐蚀、第二次电解腐蚀;重复第一次电解腐蚀和第二次电解腐蚀操作至少三次;纯水冲洗;化学清洗液清洗;再次纯水冲洗;高温热处理、冷却。通过前期酸蚀处理与预电解配合,从而可有效地改善铝箔表面所形成初始腐蚀点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大幅地提升后续电解腐蚀的均匀性,后续借由电解腐蚀工艺在电极箔的表面形成大深度的腐蚀孔,以达到电极箔的电容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设计目标。
然而,根据理论常识可知,电极箔的电容量和弯曲疲劳强度为一对矛盾参数,即电极箔表面残留的腐蚀孔必然会影响到其弯曲疲劳强度,且随着腐蚀孔深度的增加其弯曲疲劳强度急剧地下降。因而,如何制备出同时具有高容量特性以及高弯曲疲劳强度特性的电极箔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执行除油操作;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一铝箔浸于酸性溶液中,且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
S3、对步骤S2得到的第一铝箔执行电解腐蚀操作;
S4、对步骤S3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执行清洗、烘干操作;
S5、将铝基浆料均匀地涂覆于步骤S4中所得到第一铝箔的正面及背面,且随后执行升温处理直至铝基浆料完全地固化、烧结,以在第一铝箔的正、背面均形成有一次涂浆层;
S6、将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的一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
S7、对步骤S6中所得到的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
S8、将步骤S7得到的复合铝箔置于烘箱内,以执行高温热处理操作;
S9、对步骤S8得到的复合铝箔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5中,铝基浆料优选由铝粉和粘接剂混合搅拌而成。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粘接剂优选由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混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铝粉的平均粒径D50优选地控制在2~5μm,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优选地控制在300~800。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5中,涂浆后的第一铝箔被置于烘箱内进行升温,烘烤条件:温度300~500℃,时间60~180s。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包括有子步骤S51,当一次涂浆层成形后,步骤S51用来将铝基浆料再次均匀地涂覆于一次涂浆层上,且随后执行升温固化、烧结处理,以在第一铝箔的正、背面均形成有二次涂浆层。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6中,预执行将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第一铝箔的正面、背面前,对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依序执行预电解、电解腐蚀操作。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将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为:温度30~60℃,时间60~180s。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型设计,在步骤S1中,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亦可均浸于有机溶液中。有机溶液优选为香蕉水、松节油、酒精、汽油和火油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所用的酸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0 .1~0.5%的磷酸溶液,作用条件为:温度20~50℃,时间30~120s;高频脉冲电流的频率控制在10~20KHz。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第一铝箔置于盐酸、硫酸、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30~6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频率40~70Hz,时间60~200s;随后将第一铝箔继续置于盐酸、硫酸、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30~6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频率40~70Hz,时间100~400s。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一次电解腐蚀和二次电解腐蚀的重复次数不小于2。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将步骤S3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00~200s;再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40~80℃,时间100~30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00~60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85~100℃,时间40~60s。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8中,烘箱的工作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00~500℃,时间控制在60~180s。
作为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铝箔的厚度控制在80~100μm;而第二铝箔和第三铝箔的厚度均控制在5~10μm。
相较于传统的低压电极箔制造方法,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首先,所制成的低压电极箔具有五个不同功能分区,且沿着低压电极箔的厚度方向进行观测,依次为表面光箔层、烧结层、电极箔中间芯层、烧结层、光箔层。在实际制造成型中,对用作中间芯层电极箔仍作了充分地腐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成型工艺改变而导致的低压电极箔电容量大幅度降低现象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实验数据表明,在整体厚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层式结构相较于一体式结构具有更好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而避免其成型制备中或组装过程中因经历多次弯折而提前出现裂纹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所述方法无特别说明的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S1、将纯度99.98%,厚度100μm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60s;
S2、将步骤S1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浸于0.25wt%的磷酸溶液中,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作用条件:温度40℃,时间40s,频率14KHz;
S3、将步骤S2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置于9.0wt%盐酸、1.0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9A/cm²,频率45Hz,时间90s;接着将其置于8.0wt%盐酸、0.9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5A/cm²,频率55Hz,时间65s;
备注:通过前期酸蚀处理与预电解配合,从而可有效地改善铝箔表面所形成初始腐蚀点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大幅地提升后续电解腐蚀的均匀性,最终提升电极箔容量的一致性。
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第一铝箔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20s;再置于5wt%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12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6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95℃,时间60s;
S5、将步骤S4中所得的第一铝箔浸渍在铝基浆料中,使其双面形成被膜层,然后通过温度350℃的烘箱,烘烤5分钟而在第一铝箔的正面、背面均烧结成型出一次涂浆层;
在此步骤中,铝基浆料是由铝粉、聚乙二醇、无水乙醇混合均匀而成,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5:2:1。铝粉的平均粒径D50控制在2~5μm,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控制在400;
S6、将纯度99.98%,厚度10μm的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的一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
S7、对步骤S6中所得到的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且冷轧送料速度控制在80m/h,压力控制在15Mpa以下;
S8、将步骤S7得到的复合铝箔置于烘箱内,以执行高温热处理操作;烘箱的工作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50℃,时间控制在90s。
S9、对步骤S8得到的复合铝箔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2
S1、将纯度99.98%,厚度100μm的第一铝箔,以及纯度99.98%,厚度10μm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60s;
S2、将步骤S1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0.25wt%的磷酸溶液中,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作用条件:温度40℃,时间40s,频率14KHz;
S3、将步骤S2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置于9.0wt%盐酸、1.0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9A/cm²,频率45Hz,时间90s;接着将其置于8.0wt%盐酸、0.9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5A/cm²,频率55Hz,时间65s;
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20s;再置于5wt%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12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6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95℃,时间60s;
S5、将步骤S4中所得的第一铝箔浸渍在铝基浆料中,使其双面形成被膜层,然后通过温度350℃的烘箱,烘烤5分钟而在第一铝箔的正面、背面均烧结成型出一次涂浆层;
在此步骤中,铝基浆料是由铝粉、聚乙二醇、无水乙醇混合均匀而成,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5:2:1。铝粉的平均粒径D50控制在2~5μm,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控制在400;
S6、将步骤S4中所得到的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的一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
S7、对步骤S6中所得到的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且冷轧送料速度控制在80m/h,压力控制在15Mpa以下;
S8、将步骤S7得到的复合铝箔置于烘箱内,以执行高温热处理操作;烘箱的工作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50℃,时间控制在90s。
S9、对步骤S8得到的复合铝箔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2相相较于实施1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对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同样执行了预电解、电解腐蚀处理,从而为进一步提升所制备成低压电极箔的电容量作了良好铺垫,但是其弯曲疲劳强度亦会有出现稍许降低现象。
实施例3
S1、将纯度99.98%,厚度100μm的第一铝箔,以及纯度99.98%,厚度10μm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60s;
S2、将步骤S1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浸于0.25wt%的磷酸溶液中,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作用条件:温度40℃,时间40s,频率14KHz;
S3、将步骤S2中所得到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置于9.0wt%盐酸、1.0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9A/cm²,频率45Hz,时间90s;接着将其置于8.0wt%盐酸、0.9wt%硫酸、1.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5A/cm²,频率55Hz,时间65s;
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均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20s;再置于5wt%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12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6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95℃,时间60s;
S5、将步骤S4中所得的第一铝箔浸渍在铝基浆料中,使其双面形成被膜层,然后通过温度350℃的烘箱,烘烤5分钟而在第一铝箔的正面、背面均烧结成型出一次涂浆层;
在此步骤中,铝基浆料是由铝粉、聚乙二醇、无水乙醇混合均匀而成,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5:2:1。铝粉的平均粒径D50控制在2~5μm,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控制在400;
S6、在一次涂浆层的外表面继续涂覆铝基浆料,且通过温度350℃的烘箱,烘烤5分钟而在一次涂浆层的外表面烧结成型出二次涂浆层;
S7、将步骤S4中所得到的第二铝箔、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步骤S6中所得到的二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
S8、对步骤S7中所得到的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且冷轧送料速度控制在80m/h,压力控制在15Mpa以下;
S9、将步骤S8得到的复合铝箔置于烘箱内,以执行高温热处理操作;烘箱的工作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50℃,时间控制在90s。
S10、对步骤S9得到的复合铝箔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3相相较于实施2的主要区别点在于:铝基浆料层厚度的增加(因二次涂浆层的增设)。已知,在对铝基浆料进行升温烧结的进程中,其内部因受到热量作用而形成大量的空穴。因此,随着铝基浆料层厚度的增加,制备成型后的低压电极箔具有更高的电容量,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电极箔、第三电极箔与第一电极箔的结合强度,进而导致弯曲疲劳强度小幅度地下降。
所制成的低压电极箔具有五个不同功能分区,且沿着低压电极箔的厚度方向进行观测,依次为表面光箔层、烧结层、电极箔中间芯层、烧结层、光箔层。在实际制造成型中,对用作中间芯层电极箔仍作了充分地腐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成型工艺改变而导致的低压电极箔电容量大幅度降低现象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实验数据表明,在整体厚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层式结构相较于一体式结构具有更好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而避免其成型制备中或组装过程中因经历多次弯折而提前出现裂纹现象的发生。
在此还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铝基浆料优选由铝粉、聚乙二醇、无水乙醇均匀混合而成。已知,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均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分子量相对较小,进而确保铝基浆料在涂覆进程中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利于确保一次涂浆层、二次涂浆层成型后的整体均匀性,各区域厚薄度相一致;
2)优选采用浸渍方法在将铝基浆料涂覆于第一铝箔或一次涂浆层上,适合于工业化的连续生产要求。另外,通过多次浸渍还可调整被膜层的厚度,从而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容;
3)第二铝箔、第三铝箔采用冷轧方式而与第一铝箔固定为一体,如此一来,一方面,在实际制备成型进程中以及实际应用中可有效防止烧结于第一铝箔表面的一次涂浆层、二次涂浆层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剥落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冷轧处理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低压电极箔的整体抗拉延性,避免其在后续卷绕进程中因受到拉力作用而被拉裂现象的发生;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以下还给出了两组对比试验,具体为:
对比试验1:
1、将纯度99.98%,厚度100μm的铝箔浸于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60s,得到S1;
2、将S1浸于0 .25wt%的磷酸溶液中,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作用条件:温度40℃,时间60s,频率14KHz,得到S2;
3、将S2置于9.0wt%盐酸、1.0wt%硫酸、1 .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电流密度1.0A/cm²,频率45Hz,时间100s;接着置于8.0wt%盐酸、0.9wt%硫酸、1 .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6A/cm²,频率55Hz,时间60s;重复第一次电解腐蚀和第二次电解腐蚀操作五次得到S3;
4、将S3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20s;再置于5wt%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12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6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95℃,时间60s;得到成品。
对比试验2:
1、将纯度99.98%,厚度100μm的铝箔浸于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60s,得到S1;
2、将S1浸于0 .25wt%的磷酸溶液中,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作用条件:温度40℃,时间40s,频率14KHz,得到S2;
3、将S2置于9.0wt%盐酸、1.0wt%硫酸、1 .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9A/cm²,频率45Hz,时间90s;接着置于8.0wt%盐酸、0.9wt%硫酸、1 .0wt%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第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5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电流密度0 .5A/cm²,频率55Hz,时间65s;重复第一次电解腐蚀和第二次电解腐蚀操作五次得到S3;
4、将S3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20s;再置于5wt%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50℃,时间12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6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95℃,时间60s;得到成品。
表1是实施例1-3和对比试验1-2得到的低压电极箔比容以及抗弯折次数的测试结果
Figure 22253DEST_PATH_IMAGE001
/>
表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第一铝箔、第二铝箔、第三铝箔执行除油操作;
S2、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第一铝箔浸于酸性溶液中,且施加高频脉冲电流进行预电解;
S3、对步骤S2得到的所述第一铝箔执行电解腐蚀操作;
S4、对步骤S3中所得到的所述第一铝箔执行清洗、烘干操作;
S5、将铝基浆料均匀地涂覆于步骤S4中所得到所述第一铝箔的正面及背面,且随后执行升温处理直至所述铝基浆料完全地固化、烧结,以在所述第一铝箔的正、背面均形成有一次涂浆层;
S6、将所述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分别一一对应地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的所述一次涂浆层上,以形成复合铝箔;
S7、对步骤S6中所得到的所述复合铝箔执行冷轧处理;
S8、将步骤S7得到的所述复合铝箔置于烘箱内,以执行高温热处理操作;
S9、对步骤S8得到的所述复合铝箔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铝基浆料由铝粉和粘接剂混合搅拌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由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的平均粒径D50控制在2~5μm,所述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控制在300~8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涂浆后的所述第一铝箔被置于烘箱内进行升温,烘烤条件:温度300~500℃,时间60~18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有子步骤S51;当所述一次涂浆层成形后,步骤S51用来将所述铝基浆料再次均匀地涂覆于所述一次涂浆层上,且随后执行升温固化、烧结处理,以在所述第一铝箔的正、背面均形成有二次涂浆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预执行将所述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贴附于步骤S5中所得到所述第一铝箔的正面、背面前,对所述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均依序执行预电解、电解腐蚀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所述第一铝箔、所述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均浸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条件为:温度30~60℃,时间60~180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所述第一铝箔、所述第二铝箔、所述第三铝箔均浸于有机溶液中;所述有机溶液为香蕉水、松节油、酒精、汽油和火油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用的所述酸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0 .1~0.5%的磷酸溶液,作用条件为:温度20~50℃,时间30~120s;所述高频脉冲电流的频率控制在10~20KHz。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第一铝箔置于盐酸、硫酸、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一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30~60℃,电流为正弦波交流电,频率40~70Hz,时间60~200s;随后将所述第一铝箔继续置于盐酸、硫酸、草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二次电解腐蚀,作用条件:温度30~60℃,电流为方波交流电,频率40~70Hz,时间100~400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一次电解腐蚀和所述二次电解腐蚀的重复次数不小于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将步骤S3中所得到的所述第一铝箔置于自来水中进行冲洗,时间100~200s;再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作用条件:温度40~80℃,时间100~300s;再次置于纯水中进行冲洗,时间300~600s;最后置于烘箱内,作用条件:温度85~100℃,时间40~60s。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烘箱的工作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00~500℃,时间控制在60~180s。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的厚度控制在80~100μm;而所述第二铝箔和所述第三铝箔的厚度均控制在5~10μm。
CN202111492074.8A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141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2074.8A CN114141539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PCT/CN2022/077207 WO2023103181A1 (zh) 2021-12-08 2022-02-22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2074.8A CN114141539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1539A CN114141539A (zh) 2022-03-04
CN114141539B true CN114141539B (zh) 2023-03-31

Family

ID=8038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2074.8A Active CN114141539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1539B (zh)
WO (1) WO2023103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1844B (zh) * 2023-04-04 2023-07-07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发孔阶段所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2321A (zh) * 2017-12-19 2018-06-15 宇东箔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容碳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7892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CN113502476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3432B1 (en) * 2001-02-14 2011-12-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de foil for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459565B1 (en) * 2001-06-11 2002-10-01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aluminum capacitor having anode foil anodized in an aqueous phosphate solution
JP4572649B2 (ja) * 2004-10-12 2010-11-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極箔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2321A (zh) * 2017-12-19 2018-06-15 宇东箔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容碳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7892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CN113502476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1539A (zh) 2022-03-04
WO2023103181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7301B1 (ko) 고속 소성용 도체 페이스트
CN101650984B (zh) 一种新型200级复合漆包铜扁线及其加工方法
CN114141539B (zh) 一种弯曲疲劳强度良好低压电极箔的制备方法
CN104078240B (zh) 一种用于交流马达电容器的阳极箔制造方法
CN110828183A (zh) 基于烧结铝的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制作方法及电容器
CN103952742A (zh) 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2476B (zh)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CN109378218B (zh) 一种高稳定性低压用铝电解电容器化成箔的制造方法
CN108155016B (zh) 一种降低铝电解电容器化成箔漏电流的化成处理方法
CN114724859B (zh) 一种聚酰亚胺-铝复合箔制备工艺
CN102324324B (zh) 100~150v低压化成箔的制造方法
EP266083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ode foil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13628888B (zh) 一种孔长高一致性的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
CN102360954B (zh) 一种提高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比容的方法
JP4019902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027122A1 (zh) 一种高介电复合粉末烧结箔的制备方法
CN101225539A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的多级变频腐蚀方法
CN114032547B (zh) 一种合金表面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8079A (zh) 一种热敏半导体涂层极片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涂层极片
CN100578701C (zh) 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12133563B (zh) 一种高容低漏电中压阳极箔的六级化成工艺
CN114823151A (zh) 一种基于烧结铝箔的阳极箔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35242Y (zh) 一种新型200级复合漆包铜扁线
CN113322454A (zh) 一种低压化成箔的化成方法及制得的低压化成箔
CN108461294B (zh) 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用覆碳箔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