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65A - 前辊送布机构 - Google Patents

前辊送布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65A
CN1141365A CN96110609A CN96110609A CN1141365A CN 1141365 A CN1141365 A CN 1141365A CN 96110609 A CN96110609 A CN 96110609A CN 96110609 A CN96110609 A CN 96110609A CN 1141365 A CN1141365 A CN 1141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uspension
preparation unit
feed preparation
st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10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93C (zh
Inventor
曼弗雷德·阿克曼
戴尔·R·卡尔
拉里·D·克赖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Spec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Spec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493,8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605106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Special Corp filed Critical Union Speci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10Work-feeding means with rotary circular feed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送布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线迹形成区前、后的前、后送布辊。它们同步运动使送去缝合的布处在松弛而不拉伸的状态。在前、后送布辊上独立施加向下压力。前送布辊可随压脚提升。有一可调侧边导壁件装在前送布辊的悬架上,使当前送布辊操作时与它邻接,而当前送布辊升起时向前摆动到布料折边机构上以便导引布料使它进入折边机构并来到前送布辊下面。在前辊下设有差动送布机构,调节该机构就可改变下层布料相对于上层布料的向前送布速度使交叉缝平整。

Description

前辊送布机构
本申请为目前正办理中的、申请号为08/493,849、申请日为1995、06、20、题为“前辊送布机构”的部分申请的继续。
联合特种公司(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的35800型高速送布悬壁机可用来在中等到大重量的劳动布上产生叠合缝。它可用来产生双折边叠缝或单层叠缝。35800型高速送布悬臂机有三根针和三个起圈器并可产生三行401型的线迹。除了传统的送布牙和压脚外,该机还包括一个被驱动的上送布辊,该辊在线迹形成区之后与织物的上表面接触,其作用为在送布方向拉住织物。
当使用该机沿着劳动布牛仔裤的内缝产生双折边叠缝式为了将袖子接合在茄克衫上时,可将一个叠缝装置组合件放在线迹形成区的前面以便帮助操作工将织物上、下层的留出边距的边内搭接在一起。
劳动布是由粗支纱制成的并且是一种容易拉伸的“斜纹”型织物。这种劳动布的特性是牛仔裤为什么穿起来舒适的原因。但这种劳动布的特性也使劳动布难于缝合。在缝合劳动布类织物时,织物应处在其自然而松弛的状态而不应在拉伸的状态。如果在拉伸状态下缝合劳动布,那么当织物试图恢复到其松弛状态时,接缝就会扭曲。
当在劳动布牛仔裤上产生内缝时,操作工必须用她或他的手指将内搭接的织物手动地推到缝纫机的线迹形成区内。为了确保织物在其自然而松弛的状态下缝合,并为了确保沿着叠缝有平面均匀的边距区,这样做是必要的。在劳动布牛仔裤上生产出能被接受的内缝需要有高度熟练的操作工,她或他必须是有经验的并经过强化训练的。在劳动布牛仔裤上产生内缝当遇到交叉缝时,织物的层数会突然增加到四倍。一条双折边叠缝具有四层布料,但当四个双折边叠缝会聚在一点时,例如在一对劳动布牛仔裤裤管会聚的下蹲处,十六层布料必须缝合在一起。当遇到交叉缝时将织物推到线迹形成区内的操作,对缝纫机操作工的手指和手来说是特别费力的。当交叉缝接近线迹形成区时,由缝纫机送布机构推进的布料的数量和体积都有增加。要把这些多而庞大的布料从压脚底下拉拽过去是很困难的。结果布料前进的速率就会放慢,从而使针迹长度变短。在缝制劳动布牛仔裤时,通常紧接在交叉缝前面的八到十个线迹将比标准线迹的长度来得短。这是不希望有的,不仅因为它影响着服装的外观,而且还因为它进一步增加了服装在这个关键区的笨重和刚性。另外,如果操作工必须将她或他的注意力和努力集中到将布料推入到线迹形成区内,那么他们在操作的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将会减少,这样就可能不会正确地把织物送入到叠缝附件内。
为了上述的理由,需要有一种机器,该机器须能解除缝纫机操作工在将折边的织物推入到缝纫机的线迹形成区内时所要进行的手动而费力的操作,并且还要能消除紧接在交叉缝之前发生的线迹变短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需要的设备,该设备可将折边的织物在其自然而松驰的状态下送到线迹形成机构内以便形成一叠合缝并确保沿着该缝的边距区平而平均。该设备为一种缝纫机,其中包括一个缝纫头和一个工件支承部、连同设在线迹形成机构后面的拽拉送布辊和设在线迹形成机构前面的同步被驱动的送布辊。
本发明还具有一个上前方的送布机构,该机构在运转上与压脚连结,在所适用的那种缝纫机内还有一个也在运转上与压脚连结的下送布机构,这两个送布机构合作可在松弛而不拉伸的状态下将织物送到线迹线形成机构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为一种设备,其中包括一个缝纫头和一个工件支承部,连同设在线迹形成机构面的拽拉送布辊,该辊倾向于向下偏移,及设在线迹成形机构前面的被驱动的送布辊,该辊也倾向于向下偏移,但不受后面的拽拉送布辊的影响。
本发明还有一个方案是在前辊送布机构和缝纫机的压脚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可用前辊送布机构来阻止工件从工作表面上移。
本发明再有另一个方案为具有一个前辊送布机构,该机构能沿着压脚从工件表面上移。
本发明另外具有一个前推拉机构,该机构能将布料推入到缝纫区内,该机构与后面的布料拽拉机构合作,可消除线迹缩短的现象,该现象是在接近交叉缝的线迹中常见的。
本发明还采用了差动送布机构,该机构位在前辊的下面,可用来改变布料下层相对于上层的向前送布速度,这样便可使机器操作工对齐交叉缝使它们一致,并可控制顶层和底层使它们放平。
还有一个侧边导壁装在前送布辊的悬架上,使当前送布辊运转时,侧边导壁邻接在前送布辊上,而当前送布辊升起时,侧边导壁朝前摆动到布料折边机构上,在那里布料被装入到折边机内并来到前送布辊的下面,而侧边导壁起到它对布料的导引作用。
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一高速送布悬臂缝纫机的上头部的透视图,该机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A为一能用在图1所示缝纫机上的那种叠缝装置组合件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后导引系统和后弹簧压力系统的机构清晰可见。
图3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侧透视图,其中后轴和主悬架用的手动提升装置清晰可见。
图4为后轴和主悬架用的后提升手柄的隔离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压脚杆、压脚架、压脚和针板清晰可见。
图6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顶前透视图,其中前、后辊清晰可见。
图6A为图6中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底前透视图,驱动带已卸除。
图7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高度调节悬架清晰可见。
图8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前辊用的手动弹簧清晰可见。
图9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手动提升缆绳组合件清晰可见。
图10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后辊驱动用的等径伞齿轮箱清晰可见。
图11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针板、压脚、后辊和前辊清晰可见。
图12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顶透视图,其中包括可调节的侧边导壁的实施例。
图13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包括可调节的侧边导壁的实施例。
图14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包括前辊悬架和可调节的侧边导壁的实施例。
图15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示出主悬架用的空气提升机构。
图16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压脚杆、压脚架、压脚、针板和压脚杆空气提升机构清晰可见。
图17为本发明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前空气压力提升机构清晰可见。
图18为上述机构中另一个侧边导壁实施例的隔离透视图,所示导壁处在邻接前送布辊和针板的操作位置。
图19为图18所示侧边导壁实施例的隔离透视图,导壁处在邻接前送布辊的操作位置。
图20为图18到19所示侧边导壁实施例的隔离透视图,导壁处在邻接不带针板的前送布辊的位置。
图21为图18到20所示侧边导壁实施例的隔离透视图,其时前辊悬架升起,而侧边导壁摆动到前方。
图22为一差动送布牙机构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3为本发明所用那种缝纫机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差动送布装置用的控制器。
图24为具有差动送布牙的实施例的隔离侧视图,图中示出差动送布牙与前辊的关系。
图1为一高速送布悬臂缝纫机2的上头部20的透视图。该机有一下臂3和往复针8,往复针与起圈件合作形成一行又一行的401式线迹。本发明的前辊送布机构30的一个实施例已包括在图1中以便示出它是如何装在缝纫机2上的。
图1A为图1中所示缝纫机2能用的双折边叠缝的叠缝装置组合件4的分解图。叠缝装置组合件4包括一个上卷件5、一个下卷件6和一块底板或工件支承面7。叠缝装置组合件4装在缝纫机2的下臂3上,位在针板180之前。
图2为高速送布悬臂缝纫机2的上头部20和顶板22的后透视图。在顶板22上有一孔23可滑动地接纳后轴32使它起到升、降前辊送布机构30的主悬架34的作用。后轴32的底端用定位螺钉35连接到主悬架34上。制有一对机加工导向面38的后导向销36用定位螺钉37固定在后轴32上。有一与轴32同心的弹簧(未示出)在后导向销36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弹簧施加的压力可用旋纽41调节。
后导向块24固定在上头部20的下部。用来半后导向块24连接到上头部20的下部上的螺栓孔25可在图15中看到。在后导向块24上制有一个垂直的孔33,该孔可滑动地接纳后轴32。在后导向块24上还制有一个与垂直孔33相交的水平孔39。在水平孔39内设有油强电绳21,它能起到润滑后轴32和垂直孔33的滑动面的作用。有一支承块26固定在后导向块24上并有一对后导止推块28用螺钉29固定在支承块26上。
后导止推块28上制有机加工的侧边27可与后导向销36的机加工的导向面38接合,这样当前辊送布机构30随着后轴32升降时便可得到精确的导引。在支承块26上的后导止推块28可通过螺钉29来调节。在后导止推块上制有与机加工的侧边27连通的水平孔10。在  每一个水平孔10内也都设有油绳11,以便给滑动的机加工侧边27和导向面38提供润滑。如果后导止推块28发生磨损,只须简单而又不费钱地加以更换即可。
现在参阅图3和4,有一手动提升柄40可绕枢轴旋转地用螺钉43装在后导向块24上。提升柄40在一端有一握持部42而在另一端有一杠杆44。后导向销36有一提升销31从其上伸出,它可被后杠杆44的上边上所形成的凸轮面45接合。在杠杆44的端部上,凸轮面有一凹陷47,其形状正好能接纳并包容提升销31,这样便可将前辊送布机构30的后端,包括齿辊50在内,支承在完全升起的位置上。提升柄40可用弹簧46使其偏斜,它能使提升柄40接顺时针向环绕螺钉43旋转(如在图3中可以看到)。在图4中可看得最清楚,在提升柄40的杠杆44上有一载有缓冲器48的挡止销49。当缓冲器48碰到后导向块24的上表面时,提升柄40的顺时针旋转便被停止。
在进行缝纫操作时,主悬架34会根据后齿辊50所遇到的织物的厚度而略为升降。这样,在进行缝纫操作时,在接合表面27、38和32、33之间便会有连续的运动。这些表面都是用油绳11和21润滑的,为的是使这种运动容易进行并减少零件的磨损。
当需要提升主悬架34使它离开工件时,操作工可通过握持部42握紧手动提升柄40并使它克服弹簧46的作用绕枢轴反时针旋转。当提升销31进入到杠杆44的凹陷47内时,操作工可松开提升柄,主悬架34就可保持在升起的位置上。
后辊50固紧在后辊轴52上,该轴是以轴颈支承在主悬架34的毂部54和56(见图15)内而旋转的。在毂部54和56内设有滚针轴承借以减少对辊轴52旋转的摩擦阻力。
通常为长方形的前辊悬架60具有支承后辊轴52轴颈的毂部62和64。毂部62和64与前辊悬架60成为一体。有一后带轮66固紧在后辊轴52上而位在后辊50和毂部64之间(见图6)。有一止推颈圈68固紧在辊轴52的一端,还有一被驱动的等径伞齿轮70固紧在另一端。
在主悬架34上还设有一个垂直取向的毂部72以便用来支承一根驱动轴74的轴颈。在毂部72内设有一套滚针轴承以便减少轴颈上的摩擦力。还设有止推颈圈76以便将驱动轴74保持在毂部72内。有一驱动的等径伞齿轮78装在驱动轴74的下端上。驱动的等径伞齿轮78与被驱动的等径伞齿轮70啮合并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辊轴52。
如在图10中可看到,为等径伞齿轮70和78设有一个前罩73和一个后罩75。这两罩73和75用螺钉旋入到主悬架34的带螺纹的孔内而固紧在主悬架34上。在较优的实施例中为等径伞齿轮70和78设置单件的塑料罩。
前辊悬架60(见图6和6A)在其前端设有一对毂部82和84,其内支承着前辊轴80的轴颈。毂部82和84内装有成套滚针轴承以便减少这些轴颈上的摩擦力。有一前辊86和一前带轮88固紧在前辊轴80上以便与它一同旋转。前带轮88与后带轮66对齐并有一驱动带90张挂在对齐的带轮88和66上,使后辊轴5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前辊轴80上。在较优的实施例中,带轮66、88和传送带90采用的是链轮式,在它们的接合表面上具有凹槽和凸脊。这种链轮式驱动不仅可以在带轮和传送带之间提供正确的驱动关系而且还可保证使前辊86和后辊50同步。
前辊悬架60有一倾斜的U形部92,该部在其前设有一个毂部94。在图2和8中可清楚地看到,毂部98有一悬架96,其上制有三个孔,可用螺栓(未示出)安装在上头部20上制出的三个螺栓孔(未示出)内。在图2中可清楚地看到,有一内部带螺纹的弹簧枢轴衬套95包含在毂部94内。细长的压缩杆93(见图8)有一滚花的旋钮87和一带螺纹的部分91,带螺纹的部分91被拧入到带内螺纹的弹簧枢轴衬套95内。压缩杆93包括着一个直径比带螺纹部91小的导杆部89。压缩杆93在带螺纹部91和导杆部89的相会处形成一个肩部85,它被用作弹簧108的止推面。有一空心导管100可滑动地接纳着导杆89的下端。空心导管100的下端延伸到毂部94之内。有一止推垫圈102和在其下的氯丁橡胶垫圈104被接纳在空心导管上并与一个由毂部94的上环形边形成的肩部105接合。在空心导管上制有一条环形槽101,该槽可接纳一个月牙形的环106,其作用是将止推垫圈102和在其下的氯丁橡胶垫圈104保持在该位置上。弹簧108的下端与止推垫圈102接合,这样便可在前辊悬架60的前部上提供一个可调节的向下压力。
操作工能够调节弹簧108的张力,只要紧握压缩杆93的滚花旋纽87并使它向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旋转即可。当压缩杆93旋转时,其螺纹会在弹簧枢轴衬套的内螺纹上旋上或旋下,这将使压缩杆93的肩部85移向或离开毂部94的肩部105。从而使弹簧108压缩或膨胀,这样便可调节施加在前辊悬架60上的向下压力。弹簧枢轴衬套95能在毂部98内环绕其轴线摆动,这是为了适应前辊86的垂直运动所必需的,例如,当前辊遇到交叉缝并骑跨在其上时。这样就可让前辊提升并越过交叉缝,同时继续使工件材料正确地送进。这种工件材料的正确推动可消除不希望有的针迹缩短,而在现有技术的机器中,针迹缩短会在越过交叉缝之前的八到十个针迹内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弹簧枢轴衬套95是固定的并且不能环绕其轴线旋转的,那么系统将会受到束缚。
在图7中示出前辊送布用的高度调节机构。第一高度调节悬架120具有:一个第一垂直延伸的脚122,一个第二垂直延伸的脚124和一个水平连接部126,它们被螺钉128固紧在前辊悬架上。在第一垂直延伸脚122上开有一条垂直延伸的槽130。螺钉128延伸通过槽130并用螺纹拧入到在前辊悬架60上制出的螺纹孔(见图2)内。有一尼龙缓冲器134固紧在第二垂直延伸脚124的上部上。槽130准许高度调节悬架120可在一个调节范围内固紧到前辊悬架60上,使在尼龙缓冲器134和前辊悬架60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情况来改变。有一第二高度调节悬架136用螺钉137固紧在上头部20上的位于第一高度调节悬架位置上面的区域内。第二高度调节悬架136包括一个小突出部138,其上有一水平的上表面被放在尼龙缓冲器134之下。当尼龙缓冲器134与小突出部138的水平上表面接合时,前辊悬架60的向下运动就被停止。前辊悬架60的向下运动被停止的位置能通过槽130和螺钉128来调节。
在图9中示出前辊送布用的手动提升缆绳组合件140。该组合件包括一条柔性的缆绳142,该缆绳被包含在一壳体或波顿(Bowden)管道式防护管内。防护管143用安装夹144固紧在缝纫机的头部20上。上安装夹144用将弹簧枢轴悬架固紧到头部20上的螺栓中的一个固紧到头部20上。下安装夹144用一螺钉(未示出)固紧到第二高度调节悬架136上。柔性缆绳142的上端被连接到提升杠杆直角形杠杆148的一个臂146上,而该杠杆148固定在枢轴杆149上并可环绕它旋转。枢轴杆149有一段轴颈支承在头部20上制出的孔163内。杠杆148的另一个臂147以传统的方式连接到压脚杆提升机构上。柔性缆绳142的下端被连接到前辊悬架60的U形部92上。这样,当压脚杆提升机构用上时,例如将压脚杆160提升时,一个相应的运动就会通过柔性缆绳142传递到前辊悬架的前端,而前辊86就会被提升离开工件。当将压脚杆160降下时,杠杆148按相反方向绕枢轴旋转,这样前辊悬架60的前端便可下降一直到尼龙缓冲器134碰到小突出部138为止,该小突出部将这下降运动停止在预先选定的高度上。
压脚杆160和压脚162在图5中示出。压脚杆160为传统上采用的压脚杆,它被装在多个衬套如衬套161内而可在头部20内进行垂直的往复运动。有一压脚杆提升导套164用螺钉165固紧在压脚杆上。压脚弹簧(未示出)撑紧在提升导套164的上表面和一个肩部166之间,从而将一个向下的压力施加在压脚162上。操作工能够转动一个旋钮168来改变弹簧压力的强度。设有可调节的导板169,它与压脚杆提升导套164的配合可确保压脚杆160平稳地进行往复运动。如同在缝纫机行业中所熟知的那样,提升杆(未示出)的一端用螺钉167连接到提升导套164上,而提升杆的另一端则连接到压脚杆提升杠杆上,该杠杆由一枢轴杆149承载,而该枢轴杆的轴颈被支承在孔163内。提升杠杆直角形杠杆148被固紧在枢轴杆149的另一端。有一压脚架170用定位螺钉固紧在压脚杆160的下端。压脚架的形状似一两齿叉,它们在齿端可绕枢轴旋转地连接在压脚162上。压脚162具有三个向上倾斜的脚趾件,它们之间被槽173和174隔开。在压脚162还在其上开有针口176。压脚162在弹簧的作用下,总是要向下朝着针板180移动。针板180具有沿线迹形成方向延伸的凸脊182和多条凹槽183,送布牙元件通过这些槽而突出。
在图11中示出压脚(标号为184)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压脚具有一个整体的侧边导壁186,其作用为导引顶层布料的被折转的边。侧边导壁186可使在布料边缘和邻近的线迹行之间的边距保持均匀。这种压脚的实施例所产生的线迹在顶层布料的被折转的边和线迹行之间可具有宽度为固定的边距。如果线迹需要有不同宽度的边距,那么就必须更换一个不同的压脚,其侧边导壁186相对于针口的位置也就不同。在图11中还包括有后辊50和前辊86以便示出它们对压脚的关系。应该注意的是,在图5所示的压脚162的实施例以及图11所示的压脚184的实施例中,两个前辊86均位于压脚上所形成的槽173和174内,并且压脚脚趾中的一个位于两个前辊86之间。这个关系最好用图6A示出,该图为压脚162的底视图。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关系,因为顶层布料倾向于粘着在前辊86上并随它一起上行。而在两个前辊86之间安排压脚脚趾就可使工件的顶层从前辊上剥落并使它按需要在压脚下向前送进。图6A还示出后辊50处在这样一个相对于压脚162的位置上,它可在一旦压脚不再能控制时对工件进行控制。
在图12、13和14所揭示的实施例中,为工件的顶层而设的侧边导壁220可在侧向进行调节,因此在折转的边级和线迹行之间的布料边距也可改变而不需更换压脚。可调节的侧边导壁220可相对于线迹行从左到右调节,这样在上层布料的折转边缘和线迹行之间的边距宽度便可改变。承载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220的安装机构被装在前辊悬架60上形成的孔240、242和244(见图6A)内。可调节的侧边导壁220可通过其安装机构独立地用弹簧施加载荷,使它能接触工件材料并当它越过接纳时上升和下降。
侧边导壁220有一整体的边导安装销222伸入到导臂224上所形成的孔223内。边导安装销222能沿其纵长轴线在孔223内滑动并能用螺钉225锁定在纵长上调节好的位置上。这个纵长上的调节和在选好位置上的锁定使侧边导壁220能够在线迹行的左右方向上调节从而制定边距的宽度。这种可调的特点使边距能够改变而不需更换压脚162。导臂224在其后端有一枢轴226,该枢轴延伸通过在前辊悬架60(见图6A)上形成的孔240。有一垫圈227套在枢轴226上以便与前辊悬架60的表面接合使枢轴能自由转动。该枢轴226使侧边导壁220能够在横跨接缝和类似物而有需要时绕枢轴上、下旋转。有一前弹簧夹232被伸出到孔240之外而伸入到前弹簧夹232上形成的孔(未示出)内的部分枢轴226支承着。前弹簧夹232包括一个向下伸出的臂233和一个与枢轴236平行而延伸的防松销231。在向下伸出的臂233的下端设有一孔246以便用来接纳弹簧248的一端。有一边导顶推件228被前弹簧夹232外侧的枢轴承载着。该边导顶推件228包括一个臂229,在该臂内设有一孔以便用来接纳前弹簧夹232的防松销231。该边导顶推件228用一螺钉230固紧在枢轴226上。这样,前弹簧夹232的向下伸出的臂233和边导顶推件228的臂229就都固定在枢轴226上并可与它一同旋转。有一具有平头235的、例如由尼龙材料制成的止推销234被前辊悬架60内形成的孔242支承着。边导顶推件228的臂229与止推销234的平头235齐平并可在其上滑动。有一后弹簧夹236用螺钉237固紧在前辊悬架60上形成的螺纹孔244内。在后弹簧夹236的一端设有孔247以便用来接纳弹簧248的另一端。弹簧248从后弹簧夹236向前弹簧夹232延伸,其作用为将一个顺时针向的转矩施加在枢轴226上,并从而将一个向下的弹簧压力施加在侧边导臂220上。这个向下弹簧压力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后弹簧夹236的位置来调节,只要松开螺钉237,调节后弹簧夹236的位置,并用螺钉237固紧在调节好的位置上即可。
图15揭示的较优实施例可用来控制后轴32。在该实施例中有一往复式的气缸200在顶板22之上连接到轴32的上端。压缩空气能从气缸200中活塞的任一边供入。当供给气缸200的加压空气使一向下的压力施加在主悬架34上时,在手动实施例中用来完成该项工作的弹簧便可省掉。当供给气缸200的加压空气使主悬架提升而离开工件成品时,手动的提升柄40便可省掉。缝纫机的操作工能够控制加压空气导向往复式气缸200的方向。
图16揭示的较优实施例可用来升降压脚杆160。有一往复式气缸202在顶板22之上连接到压脚杆160的顶端。气缸202在一个方向上加压可使压脚杆160上升,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加压则可使它下降。缝纫机操作工能够控制加压空气导向往复式气缸202的方向。
图17揭示的较优实施例可用来提升前辊悬架60的前端和前辊86。在该实施例中有一往复式气缸204连接到前空气轴206上。如同图8中所示的机械动作的实施例那样,有一枢轴衬套208成为轴颈被支承着使它能在毂部98内摆动。前空气轴206通过枢轴衬套208内的孔而延伸到前空气接头210之内。在该前空气接头210内,前空气轴206连结到往复式气缸204的活塞杆(未示出)上。在前空气轴206的下端设有夹头212、止推垫圈214和氯丁橡胶垫圈216以便将前空气轴206的往复运动转移到前辊悬架60的U形部92上。在机械动作的实施例(图8)中,前辊弹簧108的作用是在向下的方向上将一个可调节的压力施加在前辊悬架60上。在较优的气缸的实施例中,上述功能被气缸204替代。另外,在较优的气缸的实施例中,气缸204还完成使前辊悬架60的前端升降的功能。该功能在机械动作的实施例中是由图9中所示的手动提升缆绳组合件140来完成的。缝纫机操作工能够控制加压空气导向往复式气缸204的方向。
另一个侧边导壁的实施例在图18到21中示出,在图19中可最清楚地看到,有一边导悬架310固紧在前辊悬架60的倾斜的U形部92的左边。该悬架310具有两个互成直角的臂311和312。这两个臂都用拧入到前辊悬架60内的螺栓固紧在倾斜的U形部92上借以确保牢固的连接。边导悬架310还设有一个毂部313,其内形成一孔314。有一枢轴316可旋转地被接纳在该孔314内。该枢轴在一边用一颈圈317而在另一边用一止推垫圈318和弹簧夹319保持在该孔314内。弹簧夹319被揿入到枢轴316上形成的一个槽内。有一圈弹簧325,其一端固定在枢轴316上的一个孔内,该弹簧包括一个卷绕在枢轴316上的圈部326和一个延伸而越过边导悬架310底边的臂部327。有一摆动臂330用螺钉330用螺钉332固紧在枢轴316的延伸到颈圈317外的端部上。弹簧325促使摆动臂向上并向前摆动。有一侧边导壁320,其上开有一槽322,该槽接纳着摆动臂330的自由端。侧边导壁320用螺钉323固紧在摆动臂330上。摆动臂330在枢轴316上的位置能够通过螺钉332来调节,这样便可使侧边导壁320移向和离开前送布辊86。当侧边导壁320在其操作位置上时,它是在针板180的紧上面邻接着前送布辊86的侧边。当前送布辊升起时,摆动臂330和侧边导壁320向前摆动到布料折边机构。当侧边导壁320处在这种向前的位置时,它就对装入折边器内并迫使在前送布辊下通过的布料起到侧边导壁的作用。由于侧边导壁320保持着它在侧向上相对于前送布辊86的位置,所以在折边器内的布料可以正确地对齐。
在许多缝纫机操作中为了各种目的采用着差动送布牙。例如在美国专利4,436,045号中就曾经公开过一种缝纫机用的采用差动送布牙的机构,该专利在这里被参考引用作为本说明中的一部分。一种采用差动送布牙的机构的实施例在图22中示出。主送布牙408固紧在主送布杆447上,而差动送布牙402则固紧在差动送布杆441上。赋予主送布牙408和差动送布牙402的垂直运动都是一样的并且是不能改变的。但差动送布牙402的水平运动或前后运动却能够改变使它多于或少于主送布牙408的送布距离。主送布杆447从曲柄机构413取得其垂直运动,而其水平运动则由臂410控制。主送布杆447的垂直运动是通过差动送布杆441上的卡爪442与主送布杆447上的表面443的接合而传递给差动送布杆441的。在图23中可清楚地看到,在缝纫机上一个对操作工方便的位置上设有一个控制器400以便用来调节差动送布牙402的水平运动或前后运动。该控制器400包括一个操作者能掌握的旋转臂410,其自由端就象一个指针那样在标记上移动,而该标记代表着调节的档次。例如,在十二点钟的位置上,差动送布牙402的水平送布距与主送布牙408的相同,在十二点钟位置的右面表示差动送布牙具有比主送布牙408大的水平送布距,而在十二点钟位置的左面表示差动送布牙具有比主送布牙408小的水平送布距。应该注意的是,在图23中示出的缝纫机2是属于能采用本发明的那种型式,但其上装的却是一个传统的齿辊送布机构。旋转臂410有一可绕枢轴旋转的滑动块(未示出),该滑动块设在直角形杠杆434的槽436内。这样,调节旋转臂410便可使直角形杠杆环绕枢轴435旋轩。直角形杠杆434的另一臂通过连杆437连接到杠杆439上。杠杆439的一端载有一个可绕枢轴旋转的滑块431,该滑块431可在摇摆件430上开出的滑槽432内滑动。杠杆439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衬套444连接到差动送布杆441上。摇摆件430的运动来自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在颈圈429上的曲柄臂,而曲柄臂(未示出)在传统上是通过缝纫机的主驱动轴上所装的偏心轮来驱动的。通过这个机构调节旋转臂410可使滑动块431沿着滑槽432滑动。滑动块431在滑槽432内的位置确定被传送到差动送布牙402上的水平运动的量。当滑块431位于滑槽432的下部而接近枢轴435时,用来将运动赋予连杆439的杠杆臂较小,从而赋予差动送布牙402的水平运动量相应地也小。当滑动块431位在滑槽432的上部时,将运动赋予杠杆439的杠杆臂较大,因而赋予差动送布牙402的水平运动量也大。
如在图24中可看到的那样,差动送布牙402被直接安排在前辊86的下面。这样,被驱动的上送布机构、前辊86、和被驱动的下送布机构、差动送布牙402便可一同发挥作用。差动送布牙402的线迹长度可通过控制器400来设定。通常控制器400被设定为使它产生与主送布牙相同的每寸长度线迹数。前辊86与折叠缝的顶层接触而差动送布牙则与折叠缝的底层接触。这样,如果差动送布牙402赋予下层的行走量相对于前辊86赋予上层的行走量而改变时,那么顶层和底层的送布率便会改变。如同上面说明过的那样,调节控制器400的臂410可使差动送布牙402的行走量相对于前辊86赋予上层的行走量而增加或减少。
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可使操作工适应上层和下层的交叉缝。对于服装来说重要的是不仅结构要牢固,而且交叉缝要对齐以便得到漂亮的接缝和外观。本发明的这个特征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使操作工适应顶层和底层的交叉缝使这些交叉缝在接缝的终端也能很平衡地出来。在现有技术中,包括交叉缝的对齐和终端处顶层和底层的协调都成为操作工力图要完成的目标,须依靠拽拉顶层或底层来完成。而按照本发明,操作工只须转动控制器400的控制臂410便可改变顶层和底层之间的送布率使交叉缝得到适应并且呈现平整的接缝终端。
虽然本发明在前面对具体涉及的图示设备作了详细说明,但应理解,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内仍可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并采用等价的机构。因此,这些改变和修改应为下面提出的权利要求所覆盖。

Claims (50)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下臂;
一个由所说下臂承载的针板;
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往复针;一个由所说缝纫头支承的压脚;一个装在所说缝纫头上而能移向或离开所说针板的主悬架;一根以轴颈支承在所说主悬架上的后辊轴;一个设在所说针板之上并在所说压脚后面而固紧在所说后辊轴上的后送布辊;
一个装在所说针板前面的所说下臂上、以便用来折叠要送到所说线迹形成机构去的布料的布料折边机构;
一个连接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前辊悬架;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前辊悬架上的前辊轴,一个由所说前辊轴承载的前送布辊,所说前送布辊的功能是:接受来自折边机构的折边布料,将折边布料正确地送到线迹形成机构内,使边距保持恒定而手动控制折边布料的需要减少;以及
所说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的驱动机构。
2.一种用来产生叠合缝的多行线迹的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下臂;
一个由所说下臂承载的针板;
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往复针;一个由所说缝纫头支承的压脚;一个装在所说缝纫头上使它能移向或离开所说针板的主悬架;一根以轴颈支承在所说主悬架上的后辊轴;一个设在所说针板之上并在所说压脚后面而固紧在所说后辊轴上的后送布辊;
一个可绕枢轴旋转地连接在所说主悬架上的前辊悬架;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前辊悬架上的前辊轴,一个由所说前辊轴承载的前送布辊,所说前送布辊的功能是:接受来自折边机构的折边布料,将折边布料正确地送到线迹形成机构内,使边距保持恒定而手动控制折边布料的需要减少;以及
所说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的驱动机构。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后辊轴驱动地连接到所说前辊轴上并且后者被前者驱动使前送布辊与后送布辊同步地被驱动。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独立的偏移机构以便用来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向所说缝纫头偏移。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用来将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提升到并保持在一个位于所说下臂之上的位置的机构。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用来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向所说缝纫头偏移的独立的偏移机构为气缸。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用来提升并保持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在一个位于所说下臂之上的位置上的机构为气缸。
8.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压脚包括一个整体的向前延伸的侧边导臂,其功能为与上层布料的折边接合并在上层布料的折边与线迹线之间建立一个始终如一的边距区。
9.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说前辊悬架上,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能在线迹行的左右方向上进行调节。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说前辊悬架上,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能相对于前辊悬架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说前辊悬架上,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能相对于前辊悬架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12.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压脚包括至少三个向前延伸的脚趾部和设在它们之间的槽,而所说前送布辊具有多个较细的部分,其大小和位置使它们能伸入到所说压脚的脚趾部之间的所说槽内,致使跟随所说前送布辊上移的布料能被所说脚趾部剥落。
13.一种用来产生叠合缝的多行线迹的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工件支承面;
用来在线迹形成区形成线迹的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机头上的针;一块由所说工件支承面承载的针板和一个由所说缝纫头支承的压脚;
有一主辊带轮悬架可往复运动地装在所说缝纫头上;有一后辊带轮可环绕一条一般为水平的轴线旋转地装在所说主轴带轮悬架上,位于所说线迹形成区的后面;还有一个前辊悬架可环绕所说一般为水平的轴线为枢支而旋转地装在所说主辊带轮悬架上,有一前辊可旋转地装在所说前辊悬架的前部上,位于所说线迹形成区的前面;还有所说后辊和前辊用的驱动机构,在操作时可驱动这两辊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以使得工件沿着一条从前面到后面的送布线路前进;
所说压脚位于所说前辊和所说后辊带轮之间;以及
用来提升和降下所说主辊带轮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的前部使它们走向和离开所说工件支承面的提升机构。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在所说后辊带轮与所说前辊带轮之间的驱动机构,并且其中前辊带轮被后辊带轮驱动,使前辊同步地被后辊带轮驱动。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两个独立的偏移机构以便用来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向所说缝纫头偏移。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用来将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提升到并保持在一个位于所说工件支承面之上的位置的机构。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用来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向所说缝纫头偏移的独立的偏移机构为气缸。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用来提升并保持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在一个位于所说工件支承面之上的位置上的机构为气缸。
19.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压脚包括一个整体的向前延伸的侧边导壁,其功能为与上层布料的折边接合并在上层布料的折边与线迹线之间建立一个始终如一的边距区。
20.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所说前辊悬架所承载的安装机构而被安装着,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导壁能在线迹行的左右方向上进行调节。
21.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所说前辊悬架所承载的安装机构而被安装着,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异壁件能相对于所说前辊悬架而在上下方向上面移动。
22.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有一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所说前辊悬架所承载的安装机构而被安装着,致使所说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能相对于所说前辊悬架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23.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压脚包括至少三个向前延伸的脚趾部和设在它们之间的槽,而所说前辊具有多个较细的部分,其大小和位置使它们能伸入到所说压脚的脚趾部之间的所说槽内,致使跟随前送布辊上移的布料能被所说脚趾部剥落。
24.用来沿叠合缝在布料内产生多行线迹的方法,其特征为具有下列步骤:
(a)使一个后送布辊向下偏移以便与在线迹形成区后面的工件材料的上表面接触;
(b)使一个前送布辊向下移以便与在线迹形成区前面的工件材料的上表面接触;
(c)在一个方向上驱动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以便从线迹形成区拉动工件材料及向线迹形成区推动工件材料;以及
(d)导引折边工件的侧边,使侧边与线迹行之间保持一个恒定的边距并产生一个始终如一的边距区。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e)由后送布辊来驱动前送布辊,以便使施加在工件材料上的拉力和推力同步。
26.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f)不管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而单独调节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及
(g)不管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而单独调节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
27.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h)利用气缸将偏移力施加在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上。
28.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i)调节用来导引工件侧边的机构以便生产出来的成品具有较合适尺寸的边距。
29.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j)将用来导引工件侧边的机构安装得使它能相对于前送布辊而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30.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k)将随着前送布辊上移到其排放侧的工件从该辊上剥落下来并迫使它在压脚下面通过。
3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下臂;
一个由所述下臂承载的针板;
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往复针;一个装在所说缝纫头上使它能移向或离开所说针板的主悬架;一根以轴颈支承在所说主悬架上的后辊轴;一个设在所说针板之上并在所说压脚后面而固紧在所说后辊轴上的后送布辊;
一个装在所说下臂上而在所说针板前面以便用来折叠要送到所说线迹形成机构去的布料的布料折边机构;
一个连接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前辊悬架;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前辊悬架上的前辊轴,一个由所说前辊轴承载的前送布辊,所说前送布辊的功能是:接受来自折边机构的折边布料,将折边布料正确地送到线迹形成机构内,使边距保持恒定而手动控制折边布料的需要减少;
一个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通过安装机构装在所说前辊悬架上,当所说前辊悬架处在操作位置时,该可调侧边导壁件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而当所说前辊悬架升起时,该可调侧边导壁件向前摆动到所说布料折边机构上,在该位置上它起到布料的侧边导壁的作用,其时布料被装入到所说折边机内并在前送布辊的下面通过,当所说前辊悬架返回到其操作位置时,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也返回到其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的位置。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安装机构包括:
一个牢固地固定在所说前辊悬架上并向前延伸的悬架;
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悬架前端的枢轴,设有限制机构以便防止发生所说枢轴相对于所说悬架的轴向运动;
一个固紧在所说枢轴上的摆动臂,在其自由的下端上承载着所说的可调侧边导壁;
一个偏移机构,当所说前辊悬架升起时,能促使所说侧边导壁向前摆动到所说布料折边机构上,而当所说前辊悬架返回到其操作位置时,能促使所说侧边导壁返回到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的位置。
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用的安装机构允许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在线迹行的左右方向上调节。
34.权利要求32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用的安装机构允许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相对于前辊悬架而上下移动。
35.一种用来产生叠合缝的多行线迹的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工件支承面;
用来在线迹形成区形成线迹的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机上的针;一块由所说工件支承面承载的针板;
有一主辊带轮悬架可往复运动地装在所说缝纫头上;有一后辊带轮可环绕一条一般为水平的轴线旋转地装在所说主辊带轮悬架上,位于所说线迹形成区的后面;还有一个前辊悬架可环绕所说一般为水平的轴线为枢支而旋转地装在所说主辊带轮悬架上,所说前辊悬架有一前部,有一前辊可旋转地装在所说前辊悬架的前部上,位于所说线迹形成区的前面;还有所说后辊和前辊用的驱动机构,在操作时可驱动这两辊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以便使工件沿着一条从前面到后面的送布线路前进;
一个装在所说工件支承面上而位于所说针板前面以使用来折叠要送到所说线迹形成机构去的布料的布料折边机构;
用来提升和降下所说主辊带轮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的前部使它们走向和离开所说工件支承面的提升机构;以及
一个通过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说前辊悬架上的可调节的侧边导壁件,当所说前辊悬架处在操作位置时,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而当所说前辊悬架升起时,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向前摆动到所说布料折边机构上,当所说前辊悬架返回到其操作位置时,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也返回到其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的位置。
36.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安装机构包括:
一个牢固地固定在所说前辊悬架上并向前延伸的悬架;
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架前端的枢轴,设有限制机构以便防止发生所说枢轴相对于所说悬架的轴向运动;
一个固紧在所说枢轴上的摆动臂,在其自由的下端上承载着所说的可调侧边导壁;
一个偏移机构,当所说前辊悬架升起时,能促使所说侧边导壁向前摆动到所说布料折边机构上,而当所说前辊悬架返回到其操作位置时,能促使所说侧边导壁返回到邻接在所说前送布辊上的位置。
37.权利要求36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用的安装机构允许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可在线迹行的左右方向上调节。
38.权利要求36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用的安装机构允许所说可调侧边导壁件相对于前辊悬架而上下移动。
39.遇到厚而大的交叉缝时使线缝上的线迹长度一致地产生多行线迹的方法,其特征为具有下列步骤:
(a)使后送布辊向下偏移到与位于线迹形成区后面的工件材料的上表面接触;
(b)使前送布辊向下偏移到与位于线迹形成区前面的工件材料的上表面接触;
(c)在一个方向驱动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以便从线迹形成区拉动工件材料和向线迹形成区推动工件材料。
40.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e)由后送布辊驱动前送布辊以便使施加在工件材料上的拉力和推力同步。
41.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j)可绕枢轴旋转地将前送布辊装在后送布辊上,当遇到交叉缝时使前送布辊能够提升并跨越交叉缝,从而可继续正确地送入工件材料。
42.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j)可绕枢轴旋转地将前送布辊装在后送布辊上,当遇到交叉缝时使前送布辊能够提升并跨越交叉缝,从而可继续正确地送入工件材料。
43.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f)不管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单独调节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及
(g)不管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单独调节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
44.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下列另外的步骤:
(f)不管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单独调节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及
(g)不管施加在前送布辊上的偏移力,单独调节施加在后送布辊上的偏移力。
45.一种缝纫机,其特征为具有:
一个缝纫头和一个下臂;
一个由所说下臂承载的针板;
线迹形成机构,该机构包括:装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往复针;一个由所说缝纫头支承的压脚;一个装在所说缝纫头上而能移向或离开所说针板的主悬架;一个装在所说缝纫机上与所说压脚协同作用的主送布牙;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主悬架上的后辊轴;一个固紧在所说后辊轴上并设在所说针板之上和所说压脚后面的后送布辊。
一个连接在所说缝纫头上的前辊悬架;一个以轴颈支承在所说前辊悬架上的前辊轴;一个由所说前辊轴悬架承载的前送布辊,所说前送布辊的功能是:接受布料,并将布料正确地送到线迹形成机构内;
所说后送布辊和前送布辊的驱动机构;
一个装在所说缝纫机上与所说前送布辊协同作用的差动送布牙。
46.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还具有:
所说主送布牙和所说差动送布牙的驱动机构,该机构能将运动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赋予这两个送布牙;
将运动的水平分量赋予所说差动送布牙的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器来加以改变,在操作缝纫机时,该控制器就在操作工的手边,使操作工能对齐上、下层的交叉缝并对齐顶层和底层使缝端平齐。
47.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后辊轴驱动地连接到所说前辊轴上,后者被前者驱动,使前辊轴被驱动与后辊轴同步旋转。
48.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独立的偏移机构以便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各自向所说缝纫头偏移。
49.权利要求46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所说后辊轴驱动地连接到所说前辊轴上,后者被前者驱动,使前辊轴被驱动与后辊轴同步旋转。
50.权利要求46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为,设有独立的倾向偏移机构以便使所说主悬架和所说前辊悬架各自向所说缝纫头偏移。
CN96110609A 1995-06-20 1996-06-19 缝纫机及用其沿叠合缝在布料内产生多行线迹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93,849 1995-06-20
US493849 1995-06-20
US08/493,849 US5605106A (en) 1995-06-20 1995-06-20 Front roller feeder
US600,547 1996-02-13
US600547 1996-02-13
US08/600,547 US5694876A (en) 1995-06-20 1996-02-13 Front roller fee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65A true CN1141365A (zh) 1997-01-29
CN1056893C CN1056893C (zh) 2000-09-27

Family

ID=2705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10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93C (zh) 1995-06-20 1996-06-19 缝纫机及用其沿叠合缝在布料内产生多行线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694876A (zh)
JP (1) JPH0910458A (zh)
KR (1) KR970001640A (zh)
CN (1) CN1056893C (zh)
CA (1) CA2177324A1 (zh)
DE (1) DE19624260A1 (zh)
GB (1) GB2302339B (zh)
IT (1) IT1290988B1 (zh)
TW (1) TW30168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6617B (zh) * 2009-01-16 2010-12-01 许国强 差动直线往复机构
CN101067261B (zh) * 2007-06-08 2011-09-28 龚培云 数控折边缝纫机
CN1759215B (zh) * 2003-02-12 2012-01-04 拉尔夫·J·柯纳 缝被褥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34840A (zh) * 2016-05-05 2016-07-06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电机送料的缝纫机
CN105951314A (zh) * 2016-07-01 2016-09-21 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曲臂式拼缝机的针位结构
CN106498636A (zh) * 2016-12-21 2017-03-1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大裁片分离装置
CN108425187A (zh) * 2017-02-15 2018-08-21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8774818A (zh) * 2018-09-10 2018-11-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衣物口袋折边工艺的工装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5842B1 (ko) * 1997-11-19 2006-01-12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니코틴아미드 함유 세라미드 액정 및 이를 포함하여구성되는화장료 조성물
KR100439595B1 (ko) * 2001-05-18 2004-07-12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토코페롤 함유 세라마이드 액정 캡슐, 그 유화물 및 이를포함하는 화장료
KR100777554B1 (ko) * 2001-11-08 2007-11-16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시토스테롤을 함유하는 피부미백용 조성물
KR20030068698A (ko) * 2002-02-16 2003-08-25 한국화장품주식회사 미세다중 라멜라 소구체를 함유하는 미백 화장료 조성물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861775B2 (ja) * 2006-08-31 2012-01-25 株式会社森本製作所 ミシンのプーラー装置
CN105714480B (zh) * 2016-04-16 2018-07-10 浙江雅士迪真皮座套有限公司 缝边距可调的缝纫机
CN106087282B (zh) * 2016-08-29 2022-02-08 锦泓时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呢撬边机
CN110396773A (zh) * 2019-06-19 2019-11-01 张之鹏 缝纫机的缝纫控制方法以及缝纫机的缝纫控制系统
TR2021017643A2 (tr) * 2021-11-11 2021-12-21 Asil Grup Makina Sanayi Ve Dis Ticaret Ltd Sirketi Kollu di̇ki̇ş maki̇nasinin palet mekani̇zmasinda yeni̇li̇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15119A (en) * 1921-03-18 1929-05-28 S E Saunders Ltd Sewing machine
US1723786A (en) * 1926-02-11 1929-08-06 Louis J Elsas Feeding device
GB312545A (en) * 1928-08-02 1929-05-30 Willcox & Gibbs Sewing Machine Improvements in sewing machines
US1990616A (en) * 1931-04-25 1935-02-12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US1988372A (en) * 1932-10-05 1935-01-15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Felling machine
US2035365A (en) * 1935-02-07 1936-03-24 Singer Mfg Co Puller-feed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US2494888A (en) * 1945-08-09 1950-01-17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Sewing machine
US2678010A (en) * 1951-03-28 1954-05-11 Singer Mfg Co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US2692568A (en) * 1951-08-27 1954-10-26 Galkin Joseph Puller feed carrier attachment
US2730977A (en) * 1953-07-31 1956-01-17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Feed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US2907291A (en) * 1955-03-28 1959-10-06 Du Pont Forwarding device
GB837654A (en) * 1957-02-16 1960-06-15 Karlsruhe Augsburg Iweka Work feed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US3003443A (en) * 1958-06-27 1961-10-10 Singer Mfg Co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GB1063001A (en) * 1965-03-02 1967-03-22 Michael Wade Dent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ewing or stitching machines
US3425377A (en) * 1965-08-05 1969-02-04 Minneapolis Sewing Machine Inc Sewing machine
US3726240A (en) * 1971-02-12 1973-04-10 Swirl Inc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IT951304B (it) * 1972-04-11 1973-06-30 Rimoldi V E C Spa Macchina per cucire ocn trasporta tore superiore del lavoro a rotel la regolabile indipendentemente dal trasportatore inferiore a griffa
IT1017975B (it) * 1974-08-07 1977-08-10 Rockwell Rimoldi Spa Trasporto superiore a rullo per macchine per cucire
IT1043049B (it) * 1975-10-02 1980-02-20 Rockwell Rimoldi Spa Transporto superiore a rullo in maccine per cucire
US4462530A (en) * 1977-02-25 1984-07-31 Joseph Galkin Corporation High speed indexing system
DE2718607C2 (de) * 1977-04-27 1979-04-12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Nähmaschine mit einer angetriebenen Vorschubrolle
US4187795A (en) * 1978-01-05 1980-02-12 Dan River Inc. Drive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puller wheel
IT1092520B (it) * 1978-01-20 1985-07-12 Rockwell Rimoldi Spa Dispositivo perfezionato di avanzamento a rulli controrotanti
IT1100713B (it) * 1978-12-13 1985-09-28 Rockwell Rimoldi Spa Dispositivo di trasporto ausiliario perfezionato per macchine per cucire provvista di coltello separatore
DE8326790U1 (de) * 1983-09-17 1984-02-16 Eisele Apparate- und Gerätebau GmbH, 7070 Schwäbisch Gmünd Naehmaschine zum bilden von stichgruppen, z. b. einer reihe knopfloecher, an einem zuschnitteil
US4854254A (en) * 1987-03-31 1989-08-08 Hsing Hsiau C Pull roller mount for sewing machines
GB2204333B (en) * 1987-05-05 1991-01-09 Hsiau Tsao Hsing Improvements in sewing machines
GB2219604A (en) * 1988-06-08 1989-12-13 Oemec Taiwan Corp Crease eliminating device
US5090344A (en) * 1991-07-15 1992-02-25 Wang Shui Nu Presser of a sewing machine
JPH067568A (ja) * 1992-06-24 1994-01-18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縫製装置
US5493979A (en) * 1994-05-03 1996-02-27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guide system for upper roller feede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215B (zh) * 2003-02-12 2012-01-04 拉尔夫·J·柯纳 缝被褥的方法及设备
CN101067261B (zh) * 2007-06-08 2011-09-28 龚培云 数控折边缝纫机
CN101476617B (zh) * 2009-01-16 2010-12-01 许国强 差动直线往复机构
CN105734840A (zh) * 2016-05-05 2016-07-06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电机送料的缝纫机
CN105951314A (zh) * 2016-07-01 2016-09-21 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曲臂式拼缝机的针位结构
CN106498636A (zh) * 2016-12-21 2017-03-1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大裁片分离装置
CN106498636B (zh) * 2016-12-21 2019-06-0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大裁片分离装置
CN108425187A (zh) * 2017-02-15 2018-08-21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8425187B (zh) * 2017-02-15 2021-10-26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8774818A (zh) * 2018-09-10 2018-11-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衣物口袋折边工艺的工装设备
CN108774818B (zh) * 2018-09-10 2023-06-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衣物口袋折边工艺的工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624260A1 (de) 1997-01-16
ITTO960523A1 (it) 1997-12-18
ITTO960523A0 (zh) 1996-06-18
US5694876A (en) 1997-12-09
GB2302339B (en) 1999-03-24
CA2177324A1 (en) 1996-12-21
GB2302339A (en) 1997-01-15
JPH0910458A (ja) 1997-01-14
KR970001640A (ko) 1997-01-24
GB9612812D0 (en) 1996-08-21
TW301680B (zh) 1997-04-01
IT1290988B1 (it) 1998-12-14
CN1056893C (zh) 2000-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93C (zh) 缝纫机及用其沿叠合缝在布料内产生多行线迹的方法
KR900010381Y1 (ko) 재봉틀용 옷감 이송 장치
US3018746A (en) Combined presser foot and feeder
CN1043794C (zh) 具有差动送布机构的筒式底板缝纫机
CN1038150C (zh) 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
US3853078A (en) Sewing machine with upper roller feeding device adjustable independently from the feed dog
CN1053939C (zh) 缝纫机
CN113668150B (zh) 一种服装车缝的辅助张紧送料装置及缝纫机
JPS6040314B2 (ja) ミシン用加工片送り装置
US7441508B2 (en) Mattress edge sewing machine
CN2825682Y (zh) 综合送料暗缝机的综合送料机构
US2494888A (en) Sewing machine
CN219526978U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布机构
US4513675A (en) Presser foot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CN2576751Y (zh) 缝纫机的打褶装置
CN107956047B (zh) 一种缝纫机
US4226198A (en) Device for the contour sewing of workpieces
CN206721466U (zh)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缝包机用缝纫机头及缝包机
US5605106A (en) Front roller feeder
CN1044925C (zh) 改进的缝合两物件特别是具叠合边的皮件的装置
US3162158A (en) Feed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217628851U (zh) 一种针距调节及自动抬压脚装置
US1399555A (en) Automatic feeder for bock-stitching machines
CN107354595B (zh) 缝纫机布料输送机构
CN216514508U (zh) 一种下拖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