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815A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4815A CN114114815A CN202111500060.6A CN202111500060A CN114114815A CN 114114815 A CN114114815 A CN 114114815A CN 202111500060 A CN202111500060 A CN 202111500060A CN 114114815 A CN114114815 A CN 1141148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ver
- plate
- opening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21V29/50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of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7—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 G02B26/0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in the form of devices for effecting sequential colour changes, e.g. colour whee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部;第1盖,覆盖所述发热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侧形成第1开口部,在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形成第2开口部;以及第2盖,配置在所述第1盖的外侧,形成从所述第1开口部向所述第2开口部引导的流路,所述第1盖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盖的至少一部分,侧视时形成为凸圆弧状。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7日、申请号为201911301109.8、发明名称为“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装置、具有发热装置的光源装置以及具有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7-21974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投影装置,其具有:激发光照射装置,包括蓝色激光二极管;和光学轮装置,通过来自激发光照射装置的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光线。光学轮装置一部分收纳在机箱内,另一部分通过设置在机箱上面的轮盖覆盖。在轮盖的内侧设置冷却光学轮的整流散热板。
通过用轮盖覆盖光学轮装置的一部分能够提高防尘性。然而,存在如下情况:在将由激发光激发的荧光发光区域作为发热部的光学轮周边温度容易上升,通过盖密封时进一步高温化。因此,在日本特开2017-219747号公报所公开的轮盖中,也存在如下情况:在光学轮的正面侧产生空气的流动,冷却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提高发热部的冷却效率的盖的发热装置,具有发热装置的光源装置以及具有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部;
第1盖,覆盖所述发热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侧形成第1开口部,在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形成第2开口部;以及
第2盖,配置在所述第1盖的外侧,形成从所述第1开口部向所述第2开口部引导的流路,
从所述第1盖的下端至所述第1开口部的开口中心的高度比从所述第1盖的下端至所述第2开口部的开口中心的高度高。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上述的发热装置;
激发光照射装置,射出第1波段光;以及
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与所述第1波段光不同的第2波段光,
所述发热部具有轮毂电机和光学轮,所述光学轮通过所述轮毂电机旋转,并且铺设有射出与所述第1波段光和所述第2波段光不同的波段的荧光的荧光发光区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投影装置,包括:
上述的光源装置;
显示元件,被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射出光照射而形成图像光;
投影光学系统,将由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了的图像光投影至屏幕;以及
控制部(CPU),进行所述显示元件、所述光源装置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功能模块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光学机箱内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轮装置的附近,仅轮盖分解立体表示的、从光学轮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轮装置的附近,仅轮盖分解立体表示的、从轮毂电机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为仅在剖面上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盖的图2的Ⅵ-Ⅵ剖面图。
图7为仅在剖面上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盖的图2的Ⅶ-Ⅶ剖面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盖的变形例,仅在剖面上示出轮盖的与图2的Ⅵ-Ⅵ剖面对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投影装置10的投影装置控制部(控制部)的功能电路模块的图。投影装置控制部由控制部38、输入输出接口22、图像转换部23、显示编码器24、显示驱动部26等构成。
该控制部38是负责投影装置10内的各电路的动作控制的部件,由CPU、固定存储了各种设定等的动作程序的ROM以及作为工作存储器而使用的RAM等构成。
然后,通过该控制单元,从输入输出连接部21输入了的各种规格的图像信号,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2、系统总线(SB)通过图像转换部23以统一成适合于显示的规定格式的图像信号的方式转换后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4。
此外,显示编码器24在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开展存储在影像RAM25中后,根据该影像RAM25的存储内容生成影像信号而输出至显示驱动部26。
显示驱动部26是作为显示元件控制单元发挥作用的部件,对根据从显示编码器24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以适当帧率驱动作为空间光调制元件(SOM)的显示元件51。
然后,在该投影装置10中,从光源装置60射出了的光束经由光学系统而照射在显示元件51上,由此,由显示元件51的反射光形成光像,并且经由投影光学系统而将图像投影显示在未图示出的屏幕上。另外,该投影光学系统的可动透镜组235通过透镜马达45进行用于变焦调节、聚焦调节的驱动。
此外,图像压缩/伸长部31通过ADCT和哈夫曼编码等处理对图像信号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压缩数据,进行依次写入作为装卸自如的存储介质的存储卡32中的存储处理。
进一步地,图像压缩/伸长部31在再现模式时读取存储在存储卡32中的图像数据,将构成一系列的动画的各个图像数据以1帧为单位拉伸,该图像数据经由图像转换部23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4,基于存储卡32上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实现动画等的显示的处理。
然后,由设置在投影装置10的框体上的主键和指示器等构成的键/指示器部37的操作信号被直接送出至控制部38,通过Ir接收部35接收来自遥控器的键操作信号,由Ir处理部36解调成的编码信号被输出至控制部38。
另外,控制部38经由系统总线(SB)与声音处理部47连接。该声音处理部47具有PCM音源等的音源电路,在投影模式和再现模式时将声音数据模拟化,并驱动扬声器48放大播放声音。
此外,控制部38控制作为光源控制单元的光源控制电路41,该光源控制电路41单独控制光源装置60的红色光源装置、绿色光源装置以及蓝色光源装置的发光,以使得图像生成时所需的规定波段的光从光源装置60射出。
进一步地,控制部38使冷却扇驱动控制电路43进行由设置在光源装置60等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实现的温度检测,根据该温度检测结果来控制冷却扇的旋转速度。此外,控制部38使冷却扇驱动控制电路43进行:通过计时器等在投影装置10本体的电源关闭后仍使冷却扇的旋转持续,或者,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出结果关闭投影装置10本体电源等的控制。
接下来,基于图2和图3描述该投影装置10的内部结构。图2为表示投影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在此,投影装置10的框体形成为大致的箱状,具有上面以及下面和正面面板12、背面面板13、右侧面板14和左侧面板15。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投影装置10的左右表示为相对于投影方向的左右方向,前后表示相对于从投影装置10的屏幕侧方向和光射出部12a射出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前后方向。
投影装置10具有电源装置301、控制电路基板302、光源装置60。此外,投影装置10具有作为冷却扇的吸气扇260、吸气扇270、排气扇280。
光源装置60配置在投影装置10的框体的大致中央。光源装置60具有光学机箱61。光学机箱61上部开口,并且安装盖61a。在该光学机箱61的内部容纳有各色光源、透镜、镜等光学部件。电源装置301配置在光源装置60的左侧面板15侧上。电源装置301的基板与左侧面板15大致平行配置。控制电路基板302配置在光源装置60的背面面板13侧上。控制电路基板302相对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配置。控制电路基板302具有电源电路模块、光源控制模块等。此外,控制电路基板302可以按每个电源电路模块、光源控制模块等的功能分开而具有多个。
在此,说明光源装置60的内部结构。图3为省略光源装置60的光学机箱61的盖61a而示出的俯视示意图。光源装置60具有作为红色波段光(第2波段光)的光源的红色光源装置120(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绿色波段光的光源的绿色光源装置80和作为蓝色波段光(第1波段光)的光源的蓝色光源装置并且也作为激发光源的激发光照射装置70。绿色光源装置80由激发光照射装置70和光学轮装置100(发热装置)构成。光源装置60具有导光光学系统140。导光光学系统140将绿色波段光和蓝色波段光和红色波段光的光束组合而将各色波段的光束导光至同一光路上。
激发光照射装置70配置在投影装置10框体的右侧面板14侧上。激发光照射装置70具有以与背面面板13和光轴平行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为发出蓝色波段光的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71。此外,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71与右侧面板14平行地排列配置。这些蓝色激光二极管71固定在支架74上。
此外,激发光照射装置70具有反射镜76、扩散板78、散热器81。反射镜76将来自各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射出光的光轴朝向扩散板78转换大致90度。扩散板78将由反射镜76反射的来自各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射出光以预定的扩散角度扩散。散热器81配置在蓝色激光二极管71和右侧面板14之间。
在来自各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光路上各设置有提高来自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射出光的指向性并且转换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73。这些准直透镜73与蓝色激光二极管71一起保持在支架74上。
红色光源装置120具有以光轴与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光束平行的方式配置的红色光源121和对来自红色光源121的射出光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组125。该红色光源121为作为射出红色波段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光源装置120以使红色光源装置120射出的红色波段光的光轴与从设为荧光板的光学轮101射出的绿色波段光的光轴相交的方式配置。此外,红色光源装置120在红色光源121的右侧面板上具有散热器130。
构成绿色光源装置80的光学轮装置100(发热装置)具有包括光学轮101以及轮毂电机110的发热部、入射侧的聚光透镜组117和出射侧的聚光透镜115。光学轮101是以与来自激发光照射装置70的射出光的光轴垂直的方式配置的荧光轮。该光学轮101通过轮毂电机110旋转驱动。聚光透镜组117将从激发光照射装置70射出的激发光的光束聚光至光学轮101上。聚光透镜115对从光学轮101向正面面板12方向上射出的光束聚光。另外,光学轮装置100配置在聚光透镜组117和聚光透镜115的上方。因此,光学轮101的下方的一部分配置在聚光透镜组117和聚光透镜115的光路上。
在光学轮101上,荧光发光区域和扩散透过区域在周向上排列设置。铺设在光学轮101上的荧光发光区域接收从蓝色激光二极管71射出的蓝色波段光作为激发光,并且射出被激发了的绿色波段的荧光光。扩散透过区域扩散透过来自蓝色激光二极管71的射出光。扩散透过了的射出光作为光源装置60的蓝色波段光而被射出。
光学轮装置100通过轮盖500被覆盖(参照图2),光学轮101、轮毂电机110的一部分收纳入光学机箱61内,一部分为避免盖61a和光学轮101等的干涉而从光学机箱61的盖61a的开口部61b(参照图4和图5)露出。
覆盖光学轮装置100具有的光学轮101的一部分的轮盖500为双重结构,通过亥姆霍兹原理(Helmholtz theory)静音化并且通过轮盖500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光学轮101等的冷却。轮盖500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导光光学系统140具有第一分色镜141、聚光透镜149、第二分色镜148、第一反射镜143、聚光透镜146、第二反射镜145、聚光透镜147。第一分色镜141配置在从激发光照射装置70射出的蓝色波段光和从光学轮101射出的绿色波段光和从红色光源装置120射出的红色波段光相交的位置。第一分色镜141透过蓝色波段光和红色波段光,反射绿色波段光。第一分色镜141所反射的绿色波段光的光轴向朝向聚光透镜149的左侧面板15方向被转换90度。因此,透过第一分色镜141的红色波段光的光轴与由第一分色镜141反射的绿色波段光的光轴一致。
聚光透镜149配置在第一分色镜141的左侧面板15侧。透过第一分色镜141的红色波段光和由第一分色镜141反射的绿色波段光一起入射至聚光透镜149上。第二分色镜148在聚光透镜149的左侧面板15侧,并且配置在聚光透镜147的背面面板13侧上。第二分色镜148反射红色波段光和绿色波段光,透过蓝色波段光。因此,由聚光透镜149聚光的红色波段光和绿色波段光通过第二分色镜148反射而在背面面板13侧转换90度。在第二分色镜148的背面面板13侧上配置聚光透镜173。由第二分色镜148反射的红色波段光和绿色波段光入射至聚光透镜173。
第一反射镜143配置在透过光学轮101的蓝色波段光的光轴上,也就是聚光透镜115和正面面板12之间。第一反射镜143反射蓝色波段光且使该蓝色波段光的光轴在左侧面板15方向上转换90度。聚光透镜146配置在第一反射镜143的左侧面板15侧上。此外,第二反射镜145配置在聚光透镜146的左侧面板15侧。第二反射镜145使通过第一反射镜143反射且由聚光透镜146聚光的蓝色波段光的光轴在背面面板13侧转换90度。聚光透镜147配置在第二反射镜145的背面面板13侧上。由第二反射镜145反射的蓝色波段光经由聚光透镜147而透过第二分色镜148,入射至聚光透镜173上。因此,由导光光学系统140导光的红色、绿色、蓝色的各波段光的光束被导光至光源光学系统170的同一光路上。
光源光学系统170具有聚光透镜173、光通道175、聚光透镜178、光轴转换镜179、聚光透镜183、照射镜185、聚光镜195(condenser lens)。另外,由于聚光镜195将从配置在聚光镜195的背面面板13侧上的显示元件51射出的图像光朝向投影光学系统220射出,所以也是投影光学系统220的一部分。
从聚光透镜173射出的各光束入射至光通道175。入射至光通道175的各光束通过光通道175变为均匀强度分布的光束。
在光通道175的背面面板13侧的光轴上,经由聚光透镜178,配置有光轴转换镜179。从光通道175的射出口所射出的光束被聚光透镜178聚光后,通过光轴转换镜179转换至朝向聚光透镜183的光轴上。
由光轴转换镜179反射的光束通过聚光透镜183聚光后,通过照射镜185,经由聚光镜195以规定的角度照射至显示元件51上。另外,在显示元件51的背面面板13侧上设置散热器190。作为DMD的显示元件51通过该散热器190冷却。
然后,通过光源光学系统170照射在显示元件51的图像形成面上的作为光源光的光束由显示元件51的图像形成面反射,经由投影光学系统220作为投影光投影至屏幕上。
投影光学系统220由聚光镜195、可动透镜组235、固定透镜组225构成。固定透镜群225内置在固定镜筒内。可动透镜组235内置在可动镜筒内,通过手动或自动移动的方式实现变焦调节、聚焦调节。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投影装置10,使光学轮101旋转,并且如果在不同的时刻从激发光照射装置70和红色光源装置120射出光时,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各波段光经由导光光学系统140入射至光通道175,且进一步经由光源光学系统170入射至显示元件51上。因此,作为投影装置10的显示元件51的DMD能够根据数据分时显示各色光,由此将彩色图像投影在屏幕上。
接下来,基于图4~图7详细描述轮盖500。图4、图5作为轮盖500的分解立体图,是放大光学轮装置100、光学机箱61的一部分而显示的立体图。在此,在图4、5所示的光学轮装置100上与光学轮101、轮毂电机110一起示出具有安装于轮毂电机110上方而旋转控制轮毂电机110的控制电路的基板103。图4为从光学轮101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为从轮毂电机110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和图7为在轮盖500安装于光学机箱61上的状态下图2的Ⅵ-Ⅵ剖面图、Ⅶ-Ⅶ剖面图。
轮盖500具有内盖510(第1盖)和外盖520(第2盖)。外盖520与内盖510空出规定的间隔而形成于内盖510的外侧。
内盖510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在侧视(纵剖面观察)中顶面朝向外侧形成为凸圆弧状。内盖510具有立设于光学轮101侧的内盖前板511(第1前板)和立设于轮毂电机110侧的内盖后板512(第1后板)。在内盖前板511上形成多个贯通孔511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多个贯通孔511a千鸟状配置成3段,上段和下段在横向上各形成3个贯通孔511a,中段在横向上形成4个贯通孔511a。
内盖510的内盖后板512(第1后板)在内盖后板512的稍微下方上形成横向上长的长孔512a。在此,多个贯通孔511a的总面积与长孔512a的面积大致相同。在内盖510上形成连接内盖前板511和内盖后板512的上端的内盖上板513(第1上板)。内盖上板513在侧视(纵剖面视)中朝向外侧而形成凸圆弧状。此外,内盖前板511的左右两端和内盖后板512的左右两端通过2个内盖侧板514(第1侧板)分别连接。内盖侧板514的上端与内盖上板513的左右两端连接。在内盖510的下方开口边缘部的周边上形成为向光学机箱61安装的法兰部515。
一方面,外盖520是设置成与内盖510大致相似的外形形状的大致矩形箱状,与内盖510相同,在侧视(纵剖面视)中顶面形成凸圆弧状。外盖520具有:外盖前板521(第2前板),与内盖510的内盖前板511具有规定间隔而相对立设;和外盖后板522(第2后板),同样地与内盖后板512具有规定间隔而相对立设。此外,在外盖520上形成外盖上板523,其与内盖510的内盖上板513具有规定间隔且对置,并且连接外盖前板521和外盖后板522的上端。外盖上板523(第2上板)在侧视(纵剖面视)时朝向外侧而形成凸圆弧状。
此外,在外盖520上形成2个外盖侧板524(第2侧板),其与内盖510的内盖侧板514接近而对置,连接外盖前板521、外盖后板522的左右两端并且上端与外盖上板523连接。在外盖520的下方开口的边缘部周边上形成为向光学机箱61安装的法兰部525。
内盖510和外盖520,如图6和图7所示,经由橡胶板501通过螺栓503将各法兰部515、525共同拧紧而安装于光学机箱61上。此时,在内盖510的内盖前板511、内盖后板512、内盖上板513的外面和外盖520的外盖前板521、外盖后板522、外盖上板523的内面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此外,如图7所示,内盖510的内盖侧板514的外面和外盖520的外盖侧板524的内面之间的间隙设为外盖520能够盖上内盖510左右的小间隙。
轮盖500的内部形成为可以适用亥姆霍兹(Helmholtz)吸音器的原理。吸音对象的声音的音源为光学轮101的旋转音。由音源产生的声音从内盖510的内侧的光学轮101进入多个贯通孔511a,使多个贯通孔511a内的空气振动。此时,对于轮盖500,下式所示的关于亥姆霍兹(Helmholtz)吸音器的式成立。在此,如上所述,由于内盖侧板514的外面和外盖520的外盖侧板524的内面之间接近,孔后部空间(V)由内盖前板511、内盖后板512、内盖上板513的外面和外盖520的外盖前板521、外盖后板522、外盖上板523的内面之间的规定空间形成。
[算式1]
f0:共振频率[Hz]
c:音速[m/s]
S:孔剖面面积[m2](多个贯通孔511a的总计面积)
V:孔后部空间的体积[m3]
L:孔深[m](内盖510的内盖前板511的板厚)
因此,驱动投影装置10(光源装置60),并且驱动光学轮装置100时,光学轮101通过轮毂电机110旋转而产生光学轮101的旋转音(风噪声)。该旋转音通过在多个贯通孔511a中的板厚中的空气振动而被吸音。为了旋转音的吸音针对人最大能听到的2000Hz前后的音域进行,适当调整孔剖面面积(S)、孔后部空间的体积(V)即可。
进一步地,通过多个贯通孔511a的板厚中的空气振动,在内盖510和外盖520之间的规定空间(孔后部空间)产生空气的流动。即,通过多个贯通孔511a的板厚中的空气连续振动将贯通孔511a周边的空气推出。然后,如图6的空心箭头所示,从多个贯通孔511a出来的空气以沿外盖520的内面和内盖510的外面的方式从内盖前板511、外盖前板521之间通过内盖上板513、外盖上板523之间而到达内盖后板512、外盖后板522之间而从长孔512a流入内盖510内。
因此,由于内盖510内的空气以从内盖510的多个贯通孔511a排气,从长孔512a流入的方式引起空气流动,能够冷却作为发热部的光学轮101、轮毂电机110。即,在内盖510内冷却了光学轮101等的空气,通过在内盖510和外盖520的空间内流动而被冷却,再次经由长孔512a流入内盖510内而冷却光学轮101等。
在此,如前所述,由于多个贯通孔511a的总面积与长孔512a的面积相同,能够使从多个贯通孔511a被推出的空气和从长孔512a流入的空气的量大体一致,而高效率地产生空气流动。此外,由于内盖上板513、外盖上板523弯曲而形成,能够从光学轮101侧向轮毂电机110侧顺利地引起空气流动。此外,使内盖侧板514和外盖侧板524之间的间隙基本消失,由此,空气流动发生在从内盖前板511至内盖上板513、内盖后板512范围的流路上,因此,能够使空气流动不紊乱顺利地进行空气流动。
此外,图8作为轮盖500的变形例而示出轮盖500A。轮盖500A是内盖510A(第1盖)和外盖520A(第2盖)分别形成了半球状的部件。在内盖510A的光学轮101侧上,多个贯通孔510Aa横向设置2列,上列设置7个,下列设置5个。在多个贯通孔510Aa的下方设置横向长的排气用的长孔510Ab。在内盖510A的轮毂电机110侧上形成横向长的吸气用的长孔510Ac。排气用、吸气用的各长孔510Ab、510Ac为大致相同的面积。
在本结构的轮盖500A上也在轮盖500A内部产生空气流动。在轮盖500A中,沿半球状的内盖510A的外面整个区域和同样的半球状的外盖520A的内面整个区域产生空气流动。因此,在内盖510A的吸气用的长孔510Ac周边,有时产生空气流动紊乱的位置。
在大致箱状的轮盖500和半球状的轮盖500A中,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以下记载为“有孔”)和从内盖510、510A的内面侧开始在贯通孔511a、510Aa和内盖510A中用胶带堵住吸排气用的长孔510Ab、510Ac的结构(以下记载为“无孔”),进行温度测量试验,用于通过在轮毂电机110的后面安装热电偶确认轮盖500、500A的冷却效果。另外,各轮盖500、500A的内容积相同地形成。此外,关于材质,内盖510、510A由铝形成,并且外盖520、520A由树脂材料(聚碳酸酯)形成。
以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而实施。例如,轮盖(内盖、外盖)的形状,不仅仅是大致箱状、半球状,能适当的变更。然而,考虑到冷却效果,从上述试验的结果来看,大致箱状的轮盖500是适宜的。此外,轮盖(内盖、外盖)的材质可以适当选择金属材料、树脂材料。此外,轮盖500、500A不限于具有铺设了荧光体的光学轮101的光学轮装置100,也可以适用于色轮等光学轮装置。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光学轮装置100具有轮毂电机110、和通过轮毂电机110旋转的光学轮101,以及覆盖光学轮101的一部分的轮盖500、500A,轮盖500、500A具有形成多个贯通孔的内盖510、510A,和与内盖510、510A空出规定间隔并且设置在内盖510、510A的外侧的外盖520、520A。
由此,能使轮盖500、500A内产生空气的流动,使空气在内盖510、510A的内部和内盖510、510A和外盖520、520A之间循环。因此,能够提高光学轮101的冷却效率。进一步地,由于形成亥姆霍兹(Helmholtz)的吸音器的结构而也能够使静音化效率提高。
此外,多个贯通孔511a、510Aa形成于光学轮101侧。因此,能够使作为音源的光学轮101的旋转音直接传输至多个贯通孔511a、510Aa,并且由于多个贯通孔511a、510Aa内的空气振动也大,也能够增大轮盖500、500A内的空气流动。
此外,在内盖510、510A的轮毂电机110侧上形成长孔512a、510Ac。由此,能使从内盖510、510A的光学轮101侧推出的空气通过长孔512a、510Ac流入内盖510、510A内。
此外,在内盖510中,设置成多个贯通孔511a和长孔512a的面积相同。由此,由于经由多个贯通孔511a从内盖510的内部被推出的空气量与从长孔512a流入的空气量大致相同,空气流动能顺利地进行。
此外,内盖510由内盖前板511、内盖后板512、凸圆弧状的内盖上板513和2个内盖侧板514形成。由此,由于与光学轮101大致平行地立设内盖前板511而能够设置多个贯通孔511a,能够使来自光学轮101的吸音高效率地进行。然后,能够使从内盖前板511的外面向内盖后板512的空气流动沿凸圆弧状的内盖上板513顺利地进行。
此外,外盖520由与内盖510的内盖前板511、内盖后板512、内盖上板513具有规定间隔且相对的外盖前板521、外盖后板522、凸圆弧状的外盖上板和2个外盖侧板524形成。由此,空气沿外盖520的外盖前板521、外盖后板522、凸圆弧状的外盖上板的内面顺利地流动,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此外,内盖510A和外盖520A分别形成为半球状。由此,能够形成实现空气流动和静音化的半球状的轮盖500A。
此外,光源装置60具有光学轮装置100和激发光照射装置70,光学轮装置100包括具有轮盖500、500A且铺设有荧光发光区域的光学轮101,激发光照射装置70具有多个作为射出与从光学轮装置100射出的绿色波段光不同的蓝色波段光的半导体元件的蓝色激光二极管71。由此,能够提供提高光学轮装置100的冷却效率并且也能实现静音化的光源装置60。
此外,投影装置10具有光源装置60、显示元件51、投影光学系统220和投影装置控制部。由此,能够提供提高光学轮装置100的冷却效率并且也能实现静音化的投影装置10。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热部,示出具有轮毂电机110、和通过轮毂电机110进行旋转、铺设有射出与蓝色波段光(第1波段光)和红色波段光(第2波段光)不同的绿色波段的荧光的荧光发光区域的光学轮101的示例,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发热部也可以是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蓝色激光二极管17,或者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红色光源121(红色发光二极管)等其他的光源。或者也可以是蓝色激光二极管71或红色光源121等的光源的散热板、风扇等散热部。
此外,内盖510、510A(第1盖)的下端距离多个贯通孔511a、510Aa(第1开口部)的开口中心的高度比内盖510、510A(第1盖)下端距离长孔512a(第2开口部)的开口中心的高度高。因此,将第1盖内部的温度比较高的区域的气体高效率地排出至内盖510、510A(第1盖)的外部,被排出的气体通过内盖510、510A(第1盖)和外盖520、520A(第2盖)之间的流路而流入吸气孔,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冷却发热部。
此外,形成于内盖510、510A(第1盖)的光学轮101侧的多个贯通孔511a、510Aa(第1开口部)的总剖面面积,大于等于形成于内盖510、510A(第1盖)的轮毂电机110侧的长孔512a、510Ac(第2开口部)的剖面面积。因此,第1盖内部的热从第1开口部排出至第1盖的外侧,通过第1盖和第2盖之间的流路并且导至第2开口部而循环,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冷却。
此外,内盖510、510A(第1盖)和外盖520、520A(第2盖)之间的流路的剖面面积,大于等于贯通孔511a、510Aa(第1开口部)的剖面面积。因此,由于可以减小流路阻力,能够使气体高效率地循环。
另外,多个贯通孔511a、510Aa(第1开口部)的总剖面面积和长孔512a、510Ac(第2开口部)的剖面面积和流路的剖面面积优选为大致相同。通过设置成这样的结构,能够消除流路的剖面面积相对于第1开口部的剖面面积过大而导致生成的、气体的流动滞留而产生停滞的问题,流路的剖面面积相对于第1开口部的剖面面积过小而而导致流路阻力变大的问题。
另外,外盖侧板524(第2侧板)和内盖侧板514(第1侧板)之间也可以不经由规定的空间而接近。外盖侧板524(第2侧板)和内盖侧板514(第1侧板)也可以紧贴设置。通过设置成这样的结构,由于外盖侧板524(第2侧板)和内盖侧板514(第1侧板)之间没有气体流动,在内盖上板513(第1上板)和外盖上板523(第2上板)之间的空间流入更多的气体,因此能使冷却效率提高。
另外,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不表示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要点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部;
第1盖,覆盖所述发热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侧形成第1开口部,在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形成第2开口部;以及
第2盖,配置在所述第1盖的外侧,形成从所述第1开口部向所述第2开口部引导的流路,
所述第1盖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盖的至少一部分,侧视时形成为凸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盖具有:
第1前板,立设于所述发热部侧并且作为所述第1开口部形成所述多个贯通孔;
第1后板,立设于与所述第1前板相对的位置;
第1上板,以连接该第1前板和该第1后板的上端的方式形成为所述凸圆弧状;以及
2个第1侧板,分别连接所述第1前板的两端和所述第1后板的两端并且上端与所述第1上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开口部为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盖具有:
第2前板,与所述第1前板具有规定间隔而立设;
第2后板,与所述第1后板具有规定间隔而立设;
所述凸圆弧状的第2上板,与所述第1上板具有规定间隔并且以连接该第2前板和该第2后板的上端的方式形成;以及
2个第2侧板,与各所述第1侧板接近,在两端连接所述第2前板和所述第2后板,上端与所述第2上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流路而从所述第2开口部流入到所述第1盖内的空气,从所述第1开口部排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第1盖内部的所述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开口部的剖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2开口部的剖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的剖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剖面面积。
9.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装置;
激发光照射装置,射出第1波段光;以及
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与所述第1波段光不同的第2波段光,
所述发热部具有轮毂电机和光学轮,所述光学轮通过所述轮毂电机旋转,并且铺设有射出与所述第1波段光和所述第2波段光不同的波段的荧光的荧光发光区域。
10.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
显示元件,被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射出光照射而形成图像光;
投影光学系统,将由所述显示元件所形成的图像光投影至屏幕;以及
控制部,即CPU,其进行所述显示元件、所述光源装置的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0060.6A CN114114815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36361A JP6919819B2 (ja) | 2018-12-18 | 2018-12-18 | 冷却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JP2018-236361 | 2018-12-18 | ||
CN201911301109.8A CN111413840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CN202111500060.6A CN114114815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1109.8A Division CN111413840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4815A true CN114114815A (zh) | 2022-03-01 |
CN114114815B CN114114815B (zh) | 2024-01-23 |
Family
ID=7107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00060.6A Active CN114114815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CN201911301109.8A Active CN111413840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1109.8A Active CN111413840B (zh) | 2018-12-18 | 2019-12-17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03063B2 (zh) |
JP (2) | JP6919819B2 (zh) |
CN (2) | CN11411481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34275A (ja) * | 2004-02-20 | 2005-09-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6350237A (ja) * | 2005-06-20 | 2006-12-28 | Sharp Corp | 光源装置、ランプハウジング、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投影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7256596A (ja) * | 2006-03-23 | 2007-10-0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 |
US20130341531A1 (en) * | 2012-06-21 | 2013-12-26 | Bob Bonham | Emitter assembly |
CN104516178A (zh) * | 2013-09-29 | 2015-04-15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机模块 |
CN107479306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色轮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2074A (ja) * | 1994-07-08 | 1996-01-23 | Fujitsu Ltd | 冷却構造を備えた部材収容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 |
TW323345B (zh) * | 1994-07-08 | 1997-12-21 | Fujitsu Ltd | |
JP2000284701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 |
US6398366B1 (en) * | 1999-10-15 | 2002-06-04 | Sony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of the projection type |
JP4388335B2 (ja) * | 2003-09-19 | 2009-12-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
JP4290099B2 (ja) * | 2004-09-13 | 2009-07-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ランプ装置 |
CN100465773C (zh) * | 2004-12-03 | 2009-03-04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仪 |
CN101123863A (zh) * | 2006-08-09 | 2008-02-13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罩 |
JP2008281797A (ja) | 2007-05-11 | 2008-11-20 | Hitachi Ltd | 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9224647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Seiko Epson Corp |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源装置、装置 |
JP2011075971A (ja) | 2009-10-01 | 2011-04-1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CN105135365A (zh) * | 2013-04-25 | 2015-12-09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波长转换装置及相关发光装置 |
CN203643735U (zh) * | 2013-11-14 | 2014-06-11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
CN107577110A (zh) * | 2013-12-11 | 2018-01-12 |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 冷却系统、照明光学系统、投影式显示设备,和冷却方法 |
JP6202346B2 (ja) | 2015-03-20 | 2017-09-2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放熱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JP6846601B2 (ja) | 2015-12-10 | 2021-03-2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蛍光体ホイール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変換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 |
JP6376414B2 (ja) * | 2016-06-09 | 2018-08-22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蛍光発光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と画像投影装置 |
CN207352347U (zh) | 2017-10-18 | 2018-05-11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色轮模组 |
-
2018
- 2018-12-18 JP JP2018236361A patent/JP69198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17 US US16/717,626 patent/US110030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CN CN202111500060.6A patent/CN114114815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CN CN201911301109.8A patent/CN11141384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13 JP JP2021115435A patent/JP725989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34275A (ja) * | 2004-02-20 | 2005-09-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
JP2006350237A (ja) * | 2005-06-20 | 2006-12-28 | Sharp Corp | 光源装置、ランプハウジング、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投影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7256596A (ja) * | 2006-03-23 | 2007-10-04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 |
US20130341531A1 (en) * | 2012-06-21 | 2013-12-26 | Bob Bonham | Emitter assembly |
CN104516178A (zh) * | 2013-09-29 | 2015-04-15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机模块 |
CN107479306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色轮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13840A (zh) | 2020-07-14 |
JP7259895B2 (ja) | 2023-04-18 |
JP2020098265A (ja) | 2020-06-25 |
JP2021182141A (ja) | 2021-11-25 |
US20200192202A1 (en) | 2020-06-18 |
CN111413840B (zh) | 2021-12-31 |
JP6919819B2 (ja) | 2021-08-18 |
US11003063B2 (en) | 2021-05-11 |
CN114114815B (zh) | 2024-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62183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US8348432B2 (en) | Light source unit that includes a luminescent material, a primary light source that emits light to excite the 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a secondary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or | |
JP4678556B2 (ja) | 発光装置及び光源装置並びにこの光源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 | |
KR101125757B1 (ko) | 광원 장치 및 프로젝터 | |
JP5257687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4662184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6202346B2 (ja) | 放熱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
JP5428079B2 (ja) | 蛍光発光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KR20090119723A (ko) | 광원 장치 및 프로젝터 | |
US10432898B2 (en) | Projector having light source including laser diodes | |
JP2012008409A (ja) | 照明光学系、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13080055A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15043109A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15121597A (ja) | 投影装置 | |
US20210240063A1 (en) | 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 |
JP6924392B2 (ja) | シール構造及び投影装置 | |
JP6990357B2 (ja) | 電子装置、投影装置及び冷却制御方法 | |
CN111413840B (zh) | 发热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
JP7071702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
JP5333852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WO2022065009A1 (ja) | 投影装置 | |
JP5708698B2 (ja) | 蛍光体支持体、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7559423B2 (ja) | 電子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
WO2021015152A1 (ja) | 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
JP2022053443A (ja) | 投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