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2804A -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2804A
CN114112804A CN202010905844.6A CN202010905844A CN114112804A CN 114112804 A CN114112804 A CN 114112804A CN 202010905844 A CN202010905844 A CN 202010905844A CN 114112804 A CN114112804 A CN 114112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low
flow rate
sample
bloo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5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汇林
滕锦
叶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5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2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2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2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15/065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using electric, e.g. electrostatic methods or magnetic meth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01N21/05Flow-through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0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by electric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01N33/4915Blood using flow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1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logical cells, e.g.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15/075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by optical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及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中,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流动室、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光学检测单元、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和反应池,流动室具有检测区;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道组件和第一注射器;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管道组件和动力装置。本发明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检测样本液和鞘液采用两个独立的动力元件进行驱动输送,且鞘液通过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内,无需设计复杂、成本高的气路系统,利于减小仪器的成本和体积。

Description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以及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荧光平台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中,血液或体液样本通过试剂系统荧光染色技术处理后,会被输送到流动室的检测区中,然后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光散射法检测样本液中的细胞种类和数量,最后输出细胞分类和计数结果。其中,荧光平台的流动室检测单元一般会检测输出白细胞(并进行五分类)、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细胞的检测数据。血液细胞分析仪中常用的检测功能包括DIFF(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和RET(reticulocytes,网织红细胞)检测,其中DIFF检测功能主要的检测细胞对象为白细胞;RET检测功能主要的检测细胞对象为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血液细胞分析仪中一种常见的光学通道检测方案为:样本在反应池中孵育反应后被输送到流动室下方的三通接头处,鞘液通道提供一定流量的鞘液,同时样本注射器以一定的流量向流动室内推入样本形成一定宽度的稳定的样本流(一般要求将样本流宽度控制在40um范围内),并在鞘液的包裹下使得样本流中的细胞排队经过流动室,在光学检测单元进行测量。然而,现有技术中,鞘液通道一般采用较为复杂的气路系统驱动供液,且有些方案中还需要气路系统调节鞘液的流量,从而导致现有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成本都很高,体积也都很大。
因此,上述鞘液通道采用复杂气路系统驱动供液的方案不适用于要求低成本及体积小型化的仪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其旨在解决现有血液细胞分析仪中鞘液通道采用复杂气路系统驱动供液导致仪器成本高、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
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用于为待测样本和红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及用于为所述待测样本和白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
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所述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反应池输送所述红细胞试剂;
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所述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反应池输送所述白细胞试剂;
流动室,所述流动室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口和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供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和用于供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所述出口分别与所述检测区连通;
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口的第一输送管道组件和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组件另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鞘液通过第一输送管道组件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的第一注射器;
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所述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组件连接;
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池、所述第二入口连接的第二输送管道组件和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反应池内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和用于驱动所述反应池内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用于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且所述光学检测单元还用于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包括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
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以第二流量输送至流动室内,同时通过第二动力源驱动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以使所述鞘液裹挟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流动室的检测区;
通过光学检测单元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
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以第四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以使所述鞘液裹挟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检测区;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时,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光学检测所需的鞘液采用两个独立的动力元件进行驱动输送;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光学检测所需的鞘液也采用两个独立的动力元件进行驱动输送;且在网织红细胞检测中和白细胞分类检测中,鞘液都通过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内,无需设计复杂、成本高的气路系统,从而能够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低成本和小型化的设计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流动室、第一注射器和第一废液池的液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流动室、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液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液路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第一反应池;200、第二反应池;300、流动室;a、第一入口;b、第二入口;c、出口;400、第一输送装置;410、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1、鞘液输送管;412、第一控制阀;413、第二控制阀;420、第一注射器;500、第二输送装置;510、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1、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2、第一连接管路;513、第三连接管路;514、第二连接管路;515、第一接头;d、第一接口;e、第二接口;f、第三接口;516、第三接头;517、第三控制阀;518、第四控制阀;519、第五控制阀;5110、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20、第二接头;520、动力装置;521、第二动力源;522、第一动力源;600、光学检测单元;700、第一废液池;800、第二废液池;900、第三废液池;1000、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10、第一排液管;1020、第一排液控制阀;1100、第二排液管道组件;1110、第二排液管;1120、第二排液控制阀;1200、第三排液管道组件;1210、第三排液管;1220、第三排液控制阀;1300、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500、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800、连通管;1900、第六控制阀。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流动室300、第一输送装置400、第二输送装置500、光学检测单元600、第一废液池700、第二废液池800、第三废液池900、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第二排液管道组件1100、第三排液管道组件1200、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300、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和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废液池700、第二废液池800、第三废液池900为同一个废液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废液池700、第二废液池800、第三废液池900也可以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废液池;或者也可以是其中两者为同一个废液池,另外一者为另外一个独立的废液池。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和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为同一个装置。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和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也可以为三个相互独立的装置,又或者也可以其中的两者为同一个装置、另一者为另一个独立的装置。
流动室300具有检测区、第一入口a、第二入口b和出口c,第一入口a、第二入口b和出口c分别与检测区连通。检测区用于供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和用于供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第一输送装置400与第一入口a连接;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通过第二输送装置500连接于第二入口b,第一废液池700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于出口c。
光学检测单元600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可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时,可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光学检测单元600可包括光源、设置在光轴上的前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设置在光轴侧边的侧向散射光信号收集装置和荧光信号收集装置。
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用于将通过检测区从流动室300内流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鞘液或者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鞘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池70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包括连接于流动室300出口c与第一废液池700之间的第一排液管1010和用于控制第一排液管1010开关的第一排液控制阀1020。
优选地,第一输送装置400包括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0和第一注射器420,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0的一端连接于流动室300的第一入口a、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注射器420,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旁接于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0。第一注射器420用于驱动鞘液(本实施例中采用稀释液形成鞘液)从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通过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0输送至流动室300内。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注射器420推送鞘液,无需复杂及成本高的气路系统,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输送管道组件410包括鞘液输送管411、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鞘液输送管4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入口a和第一注射器420,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都安装于鞘液输送管411上,且第一控制阀412靠近第一注射器420设置,第二控制阀413靠近第一入口a设置,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连接于第一控制阀412。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可以控制鞘液输送管411的开启和关闭。具体应用中,当打开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时,第一注射器420可以向流动室300内推送鞘液;当关闭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时,第一注射器420不能向流动室300内推送鞘液。
第一反应池10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红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与第一反应池100连接,以用于向第一反应池100内加入红细胞试剂。待测样本为血液样本。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红细胞试剂包括荧光试剂和稀释试剂,荧光试剂用于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使得光学检测单元600能够获取荧光信号,稀释试剂主要用于稀释待测样本;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荧光试剂和稀释试剂也可以由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作用和稀释作用的试剂代替。
第二排液管道组件1100连接于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废液池800之间,以用于排空第一反应池100,以便于在清洗第一反应池100时,清洗废液可以排放到第二废液池80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排液管道组件1100包括连接于第一反应池100与第二废液池800之间的第二排液管1110和用于控制第二排液管1110开关的第二排液控制阀1120。当打开第二排液控制阀1120时,可以将第一反应池100排空。
第二反应池20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白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300与第二反应池200连接,以用于向第二反应池200内加入白细胞试剂。白细胞试剂包括能够溶解待测样本中红细胞并能够区分不同白细胞类型的溶血剂,可选地,白细胞试剂也还可包括能对白细胞进行染色的试剂。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白细胞试剂包括溶血剂和荧光染色试剂;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溶血剂和荧光染色试剂也可以由一种同时具有溶解红细胞作用和荧光染色作用的试剂代替;或者,白细胞试剂中的荧光染色试剂也可采用化学染色试剂代替。
第三排液管道组件1200连接于第二反应池200和第三废液池900之间,以用于排空第二反应池200,以便于在清洗第二反应池200时,清洗废液可以排放到第三废液池90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三排液管道组件1200包括连接于第二反应池200与第三废液池900之间的第三排液管1210和用于控制第三排液管1210开关的第三排液控制阀1220。当打开第三排液控制阀1220时,可以将第二反应池200排空。
第二输送装置500包括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和动力装置520,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分别与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连接;动力装置520与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连接,以用于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时驱动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输送至流动室300内和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驱动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通过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输送至流动室300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一连接管路512、第二连接管路514、第三连接管路513、第一接头515、第二接头5120、第三接头516、第三控制阀517、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的一端与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路512连接第一反应池100、并通过第三连接管路513连接第二反应池200。
具体地,第一连接管路512和第三连接管路513通过第三接头516连接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三接头516优选为三通接头。第三控制阀517安装于第一连接管路512上以用于控制第一反应池100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之间管路的开关;第四控制阀518安装于第三连接管路513上以用于控制第二反应池200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之间管路的开关。
动力装置520包括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二动力源521。第一动力源522与第二连接管路514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管路51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一动力源522一方面用于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时驱动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另一方面用于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驱动第二反应池2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再一方面还用于在清洗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和第二输送管道组件510时为稀释液提供输送动力。
第二动力源521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连接,以用于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时驱动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以及用于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驱动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521通过第二接头5120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连接,且第二接头5120位于流动室300与反应池(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之间,第二接头5120优选为三通接头。
第二连接管路514和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通过第一接头515连接于第二入口b。第五控制阀519安装于第二连接管路514上以用于控制第一动力源522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之间管路的开关。
第一接头515优选为三通接头,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d、第二接口e和第三接口f,第一接口d与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连接,第二接口e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连接,第三接口f通过第二连接管路514与第一动力源5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只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且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分别与第二入口b、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100、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二动力源521连接,即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白细胞分类检测共用同一条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可以减少一套管路。
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通过第二连接管路514连接第二动力源522。具体地,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旁接于第二连接管路514,且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与第二连接管路514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五控制阀519之间。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1600可为稀释样本和清洗反应池、管路提供稀释液。
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与第二动力源521连接。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与第二动力源521之间设有第六控制阀1900,打开第六控制阀,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1700可以向第二动力源521输送稀释液。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522为负压源或者定量泵或者独立于第一注射器420的注射器(为了便于区分描述,将该注射器称为第三注射器)等。
第二动力源521优选为注射器,为了便于区分描述,将该注射器称为第二注射器。第一注射器420的量程和第三注射器(第一动力源522)的量程都大于第二注射器521的量程。
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项目时,先打开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启动第一动力源522,可以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反应池100抽吸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然后,关闭第三控制阀517、第五控制阀519和第一动力源522,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可以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推送至流动室300内,从而完成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反应池100到流动室300内的输送。
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项目时,先打开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启动第一动力源522,可以将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二反应池200抽吸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然后,关闭第四控制阀518、第五控制阀519和第一动力源522,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可以将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推送至流动室300内,从而完成了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二反应池200到流动室300内的输送。其检测原理是:首先,待测样本和白细胞试剂被输送到第二反应池200,待测样本在试剂的作用下,红细胞被裂解,白细胞被荧光染料染色(或者化学染色),完成反应得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然后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被输送至检测区进行检测,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中的各细胞粒子经光束照射后发出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或者只有散色光信号),收集这些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或者只有散色光信号),即可获得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白细胞可以被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四类,也可以被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五类,可以根据检测项目需要设定。
如图4-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包括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第一清洗步骤S200、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和第二清洗步骤S400,其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主要用于对待测样本中的网织红细胞进行检测;第一清洗步骤S200主要用于对完成网织红细胞检测方法后的输送系统进行清洗;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主要用于对待测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检测;第二清洗步骤S400主要用于对完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方法后的输送系统进行清洗。
优选地,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10,生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反应池200反应生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
步骤S110的具体实施方方式可包括:采样系统(图未示)从试管或者其它样本容器内吸取待测样本,向第二反应池200内加样,向第二反应池200内加入白细胞试剂进行孵育反应。其中,采样系统包括采样针,第二注射器(第二动力源521)还用于驱动采样针进行采样(从试管里吸取待测样本)和分样(将待测样本分别加入到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这样利于减少动力元件。
步骤S120,准备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动力源522驱动第二反应池2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
步骤S12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在待测样本和白细胞试剂在第二反应池200内孵育一段时间后,打开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使用第一动力源522将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二反应池200内吸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并使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到达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处。
步骤S130,推送检测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注射器420驱动鞘液以第四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同时通过第二动力源521驱动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以使鞘液裹挟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通过流动室300的检测区,通过光学检测单元600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步骤S1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关闭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开启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启动第一注射器420以第四流量向流动室300内推送鞘液,同时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将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的检测区,光学检测单元600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步骤S140,排废液:本实施例,将通过检测区从流动室300内流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鞘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池700。
步骤S14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020,以使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鞘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池700。
本实施例提供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中,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鞘液采用两个独立的动力元件进行驱动输送,且鞘液通过第一注射器420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无需设计复杂、成本高的气路系统,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
具体地,第一清洗步骤S200是在完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之后进行的,其主要是用于避免白细胞分类检测后,残留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对后续的检测项目产生干扰。第一清洗步骤S200包括:对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S100中输送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的第一输送系统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二反应池200和连接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与第二反应池200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513。
第一清洗步骤S20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打开第三排液控制阀1220,将第二反应池2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排空;开启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并向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加入稀释液,以清洗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三连接管路513和第二反应池200。
优选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10,生成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反应池100反应生成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
步骤S31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采样系统从试管或者其它样本容器内吸取待测样本,向第一反应池100内加样,向第一反应池100内加入红细胞试剂进行孵育反应。其中,第一反应池100与第二反应池20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
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分别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内进行制备,一方面可以避免共用反应池时因试剂残留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产生,尤其是如果制备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时采用荧光试剂导致荧光试剂残留的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能够同时制备,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步骤S320,准备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动力源522驱动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
步骤S32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在待测样本和红细胞试剂在第一反应池100内孵育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使用第一动力源522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反应池100内吸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并使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到达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处。
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白细胞分类检测共用同一个样本准备管路,可以利于减少一个管路,从而利于简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结构。
步骤S330,推送检测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注射器420驱动鞘液以第二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同时通过第二动力源521驱动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内,以使鞘液裹挟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流动室300的检测区,通过光学检测单元600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
步骤S3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关闭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开启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启动第一注射器420以第四流量向流动室300内推送鞘液,同时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将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至流动室300的检测区,光学检测单元600对由鞘液裹挟通过检测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
步骤S340,排废液:本实施例,将通过检测区从流动室300内流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鞘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池700。
步骤S34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020,以使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鞘液输送到第一废液池700。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鞘液采用两个独立的动力元件进行驱动输送,且鞘液通过第一注射器420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无需设计复杂、成本高的气路系统,利于实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低成本和小型化设计。
具体应用中,第一流量可以设置为小于或大致等于第三流量。其中,第一流量大致等于第三流量定义为:第一流量与第三流量的差值在±0.5uL/s之间,即-0.5uL/s≤(第一流量-第三流量)≤+0.5uL/s。
具体应用中,第二流量小于或大致等于第四流量。其中,第二流量大致等于第四流量定义为:第二流量与第四流量的差值在±0.1mL/s之间,即-0.1mL/s≤(第二流量-第四流量)≤+0.1mL/s。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不等于第三流量,这样,利于在不同检测项目中,样本流在流动室300中可以以合适的样本流宽度通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流量小于第三流量,第二流量小于第四流量。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时,第二动力源521以高流量(第三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入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同时第一注射器420以高流量(第四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液以形成稳定的鞘液,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流在流动室300中以合适的样本流宽度通过,以满足白细胞检测需要;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第二动力源521以低流量(第一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入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同时第一注射器420以低流量(第二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液以形成稳定的鞘液,网织红细胞样本流在流动室300中以合适的样本流宽度通过,以满足网织红细胞检测需要。此处,光学通道采用第一注射器420推送鞘液,可以灵活的调整鞘液通道的流量和样本流通道的流量以方便的获取不同的样本流浓度和宽度以适应系统的检测需要。
由于待测样本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待测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大致为4~10×109/L,红细胞数量大致为3.5~5.5×1012/L),红细胞数量大致为白细胞的几百倍,故,为了减少检测时经过流动室300样本流中细胞重叠概率、减少细胞误识别率,网织红细胞检测时向流动室300检测区推入样本的推样流量(即第一流量)比白细胞分类检测时向流动室300检测区推入样本的推样流量(即第三流量)小,这样合理控制网织红细胞检测时的推样流量可以提升测量准确性;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采用较高的推样流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获得较高的统计量,提升测量准确性及获取较高的测量速度。因此,在推样时流动室中会存在快速推样和慢速推样两种样本流流动状态,即推样流量不同。检测时两种样本流会经过同一流动室300检测单元,如果测量网织红细胞时提供的鞘液流量与测量白细胞分类时一致,则测量网织红细胞时的样本流宽度会非常窄,这样的低流量非常窄的样本流宽度抗系统干扰能力很差,受测量系统的系统设计偏差影响样本流状态会不稳定,所以,本实施例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时,第一注射器420以高流量(第四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液以形成稳定的鞘液;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时,第一注射器420以低流量(第二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液以形成稳定的鞘液。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在保证第一流量小于第三流量、且第二流量小于第四流量的前提下,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第三流量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第四流量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第二流量在0.2mL/s~0.4mL的范围内取值。
具体地,第二清洗步骤S400是在完成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之后进行的,其主要是用于避免网织红细胞检测后,残留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对后续的检测项目产生干扰。第二清洗步骤包括:对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S300中输送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的第二输送系统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系统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一反应池100和连接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与第一反应池100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512。
第二清洗步骤S40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打开第二排液控制阀1120,将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排空;开启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并向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加入稀释液,以清洗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一连接管路512和第一反应池100。
本实施例中,第一清洗步骤S200和第二清洗步骤S400的清洗动力,由第一动力源522提供,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清洗步骤S200和第二清洗步骤S400的清洗动力也可由第二动力源521和第一动力源522的结合共同提供;或者,第一清洗步骤S200和第二清洗步骤S400的清洗动力,也可用独立于第二动力源521、第一动力源522的另一个动力源提供。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是一种荧光平台下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其可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分类和网织红细胞;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测量系统检测需要,用第一注射器420推送鞘液以方便地调节鞘液流量,从而能够实现DIFF检测和RET检测两种检测样本液流宽度的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和网织红细胞的过程为:
1)采样系统(图未示)从试管里吸取待测样本并分别向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中加样,同时分别向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中加入试剂进行孵育反应;
2)孵育一段时间后,打开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使用第一动力源522将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二反应池200中吸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并到达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处;
3)关闭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开启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第一注射器420以第四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入鞘液,同时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将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推入到检测区中进行检测;
4)开启第三排液控制阀1220,排空第二反应池200,开启第四控制阀518和第五控制阀519,并向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加入稀释液进行清洗管路和第二反应池200;
5)开启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使用第一动力源522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反应池100中吸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并到达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处;
6)关闭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开启第一控制阀412和第二控制阀413,第一注射器420以第二流量向流动室300中推入鞘液,同时启动第二动力源521将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的样本以第一流量推入到检测区中进行检测;
7)开启第二排液控制阀1120,排空第一反应池100,开启第三控制阀517和第五控制阀519,并向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加入稀释液进行清洗管路和第一反应池100;
8)清洗采样系统和其它测量通道,恢复测量准备状态,测量结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中鞘液推送流量和推样流量大小的设置方案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一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的鞘液推送流量(即第四流量)大于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的鞘液推送流量(即第二流量);而本实施例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的鞘液推送流量(即第四流量)大致等于(差值在±0.1mL/s之间)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的鞘液推送流量(即第二流量)。
优选地,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的推样流量(即第一流量)仍小于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的推样流量(即第三流量),且本实施例在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的推样流量(即第一流量)仍等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流量;但是,本实施例在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的推样流量(即第三流量)相对于实施例一的第三流量有所降低。
本实施例在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统一采用较低(低于实施例一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的鞘液流量)的鞘液流量(为了便于区分实施例一中的鞘液流量,此处,将本实施例的鞘液流量称为第五流量),此时,降低白细胞分类检测方法中的样本推送流量(为了便于区分实施例一中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送流量第三流量,此处,将本实施例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送流量称为第六流量),从而可避免降低鞘液流量后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流太宽影响测量准确性,以及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流太宽造成样本接触流动室300壁面而污染流动室300的问题产生。
本实施例中的第六流量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流量、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流量满足关系:实施例一中的第三流量>本实施例中的第六流量>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流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在满足第一流量小于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送流量(实施例一中称第三流量,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区分称第六流量)、且第二流量大致等于第四流量的前提下,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送流量(实施例一中称第三流量,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区分称第六流量)在3uL/s~7uL/s的范围内取值,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的鞘液推送流量(实施例一中称第四流量、第二流量,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区分称第五流量)都在0.2mL/s~0.4mL/s的范围内取值。
由于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降低了白细胞分类检测的样本推样流量,因此,本实施例需要测量更长的时间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中粒子浓度不同以及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中鞘液推送流量和推样流量大小的设置方案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方法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从第一反应池100输送至流动室300内之前,经过至少一次的稀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在网织红细胞检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从第一反应池100输送至流动室300内之前,经过两次稀释。两次稀释都是在第一反应池100内进行,其实施方式为:通过采样系统将第一反应池100内的部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抽吸到采样针(或者采样吸管)内,将第一反应池100内剩余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排空,采样系统将采样针(或者采样吸管)内的第一反应池100内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重新输送至第一反应池100,并向第一反应池100加入稀释试剂,采用稀释试剂对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稀释,这样即完成了一次稀释,两次稀释重复该操作实施即可。
实施例一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时,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中的粒子浓度较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测量前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一步稀释,大幅提升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的稀释倍数,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的浓度降低,这样就可以采用较高的推样流量测量。
本实施例中,优选测量白细胞分类和网织红细胞时均用较高的样本推样流量(即测量白细胞分类和网织红细胞时,推样流量相等,且都统一用实施例一中的第三流量),此时,鞘液流量也可以统一用较高的鞘液推送流量(即测量白细胞分类和网织红细胞时,鞘液推送流量相等,且都统一用实施例一中的第四流量),即: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的推样流量第一流量大致等于白细胞分类检测的推样流量第三流量,网织红细胞检测的推鞘液流量第二流量大致等于白细胞分类检测的推鞘液流量第四流量,且第一流量和第三流量都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第四流量和第二流量都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本实施例需要测量更长的时间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相比于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需要对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很大倍数的稀释,增加了稀释流程消耗的时间和试剂的耗量;同时由于样本稀释倍数增加,需要测量更长时间保证测量准确性。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动力源521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动力源521位于流动室300的上游,第二动力源521工作时将上游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入到流动室300中进行检测;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动力源521位于流动室300的下游,第二动力源521工作时将下游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推入到流动室300中进行检测。
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515的第一接口d仍与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连接,第二接口e分别与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连接,第三接口f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的一端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的另一端与第一动力源522连接,第二动力源521通过第二接头5120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且5120第二接头位于流动室300与第一动力源522之间。具体地,第一反应池100、第二反应池20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路512和第三连接管路513连接于第二接口e,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连接于第三接口f与第二连接管路514之间,第一动力源522与第二连接管路514连接。
本实施例,合理设计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容积和样本准备的量,可以避免第二动力源521上方的三通接头(即: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动力源521的第二接头5120)内进入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或者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无需清洗第二接头5120支路,进而降低了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清洗的难度。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三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四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动力源522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一至四中,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一注射器42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一注射器420为同一个部件,即本实施例中,第一注射器420除了用于将鞘液推送至流动室300内之外,还作为第一动力源522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521为第二注射器,且第一注射器420的量程大于第二注射器的量程。
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连通管1800,连通管1800的一端通过鞘液输送管411与第一注射器420、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1500连接;连通管180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路514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连接。
当然了,参照图3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取消了第一动力源522的设置,并将第二连接管路514延伸连接于鞘液输送管411上。
本实施例,在检测时,可以分时复用第一注射器420,即第一注射器420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不同工作时间段作为不同的功能器件使用,例如:在将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或者第二反应池2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抽吸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中时,第一注射器420作为样本准备的动力源使用;在向流动室300内推送鞘液时,第一注射器420作为鞘液推送的动力源使用;在完成白细胞分类检测或者网织红细胞检测进行清洗时,第一注射器420作为光学通道清洗的动力源使用。
本实施例采用分时复用第一注射器420的方案,相对于实施例一,减少了一个动力源,从而利于简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结构和降低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成本。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四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五的区别主要在于:光学样本准备管路的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一至五中,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只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即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中,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共用同一个样本准备管路(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而本实施例中,白细胞分类检测方法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方法中,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分别使用独立的样本准备管路。
参照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光学样本准备管路还包括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的一端与流动室300和第二连接管路51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路512连接第一反应池100,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的一端与流动室300和第二连接管路51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路513连接第二反应池200。第二动力源521分别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连接,第一动力源522通过第二连接管路514也分别与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d与流动室300的第二入口b连接,第三接口f通过第二连接管路514与第一动力源522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中的一者一端与第二接口e连接、另一端与反应池连接,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中的另一者一端与反应池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动力源522和第三接口f。
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中,第一动力源522用于驱动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第二动力源521用于驱动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中,第一动力源522用于驱动第二反应池2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内,第二动力源521用于驱动第二样本准备管路511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
本实施例,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的准备管路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的准备管路分别使用独立的通道实施,可以避免样本准备管路的交叉携带污染。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五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五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应池的设置方案不同。实施例一至五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分别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第一反应池100和第二反应池200)内孵育生成;而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同一个反应池(第一反应池100)内孵育生成。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反应池只有一个,即第一反应池100,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300和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都与第一反应池100连接,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都在第一反应池100内生成,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用于向第一反应池100输送红细胞试剂,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300用于向第一反应池输送白细胞试剂。此外,参照图3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省去了第二反应池200,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结构更加简化了,体积更小了。成本也更加低了。
考虑到光学通道间荧光试剂残留交叉污染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白细胞分类检测中不使用荧光平台(例如使用化学染色平台,使用溶血剂,但无荧光染色),网织红细胞检测使用荧光平台,这样白细胞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检测共用反应池就无荧光试剂残留交叉污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制备时使用荧光试剂,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制备时不使用荧光染色试剂,即: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400向第一反应池100输送的红细胞试剂仍包括荧光试剂和稀释试剂;而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1300向第一反应池100输送的白细胞试剂不包括荧光染色试剂,而是包括溶血剂和化学染色试剂。
本实施例中,在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中,第一动力源522用于驱动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第二动力源521用于驱动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的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在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中,第一动力源522用于驱动第一反应池100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第二动力源521用于驱动第一样本准备管路511内的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流动室300内。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五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主要在于:流动室300的废液排放方案不同。实施例七中,流动室300的出口c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第一废液池700,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废液经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排放到第一废液池700;而本实施例中,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废液经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00。
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流动室300的出口c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第一连接管路512,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流动室300的出口c也可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直接连接至第一反应池100。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五、实施例七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九:
一并参照图3、7-9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六的区别主要在于:流动室300的废液排放方案不同。实施例一至六中,流动室300的出口c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第一废液池700,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废液经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排放到第一废液池700;而本实施例中,从流动室300出口c流出的废液经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排放到第一反应池100或者第二反应池200。当然了,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将实施例八中共用反应池的方案改为两个独立反应池的方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流动室300的出口c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第三连接管路513,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流动室300的出口c也可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直接连接至第二反应池200;或者,流动室300的出口c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连接第一连接管路512,或者,流动室300的出口c也可通过第一排液管道组件1000直接连接至第一反应池100。
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了类似于实施例一中共用样本准备管路的方案,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也可采用类似实施例六中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分别使用独立样本准备管路的方案。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六的任一者对应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用于为待测样本和红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及用于为所述待测样本和白细胞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得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
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所述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反应池输送所述红细胞试剂;
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所述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反应池输送所述白细胞试剂;
流动室,所述流动室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口和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供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和用于供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鞘液裹挟下通过,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所述出口分别与所述检测区连通;
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口的第一输送管道组件和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组件另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鞘液通过第一输送管道组件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的第一注射器;
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所述第一稀释液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组件连接;
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池、所述第二入口连接的第二输送管道组件和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反应池内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和用于驱动所述反应池内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光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用于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且所述光学检测单元还用于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时,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入所述流动室内,所述第一注射器用于驱动所述鞘液以第二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在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时,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入所述流动室内,所述第一注射器用于驱动所述鞘液以第四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定义所述第一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为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三流量的差值在±0.5uL/s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小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定义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为所述第二流量与所述第四流量的差值在±0.1mL/s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小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二流量在0.2mL/s~0.4mL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三流量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三流量在3uL/s~7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都在0.2mL/s~0.4mL/s的范围内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和所述第三流量都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都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之前对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两次的稀释提供稀释液输送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包括光学样本准备管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反应池、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分别用于将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从所述反应池内驱动输送至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和将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从所述反应池内驱动输送至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所述第二动力源分别用于将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驱动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和将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驱动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连接,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生成,所述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池输送所述红细胞试剂;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在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生成,所述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池输送所述白细胞试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包括第一反应池,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与所述第一反应池连接,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和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都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生成,所述红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池输送所述红细胞试剂;所述白细胞试剂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池输送所述白细胞试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和第二样本准备管路,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流动室、所述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流动室、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和所述第二样本准备管路中的一者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和所述第二样本准备管路中的另一者一端与所述反应池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三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流动室、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和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且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流动室与所述反应池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包括第一样本准备管路,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分别与所述流动室、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和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且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流动室与所述第一动力源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的第二稀释液供应装置和/或与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的第三稀释液供应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用于在清洗所述反应池和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组件时为稀释液提供输送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为所述第一注射器,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第二注射器,所述第一注射器的量程大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量程,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学样本准备管路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为负压源或者定量泵或者独立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第三注射器,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第二注射器,所述第一注射器的量程和所述第三注射器的量程都大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量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一废液池和连接于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废液池之间的第一排液管道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出口与所述反应池之间的第二排液管道组件。
20.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包括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和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以第二流量输送至流动室内,同时通过第二动力源驱动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以第一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以使所述鞘液裹挟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流动室的检测区;
通过光学检测单元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并根据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获得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
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以第四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以第三流量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以使所述鞘液裹挟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通过所述检测区;
通过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对由所述鞘液裹挟通过所述检测区的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定义所述第一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为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三流量的差值在±0.5uL/s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小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定义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为所述第二流量与所述第四流量的差值在±0.1mL/s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小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二流量在0.2mL/s~0.4mL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三流量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在0.5uL/s~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三流量在3uL/s~7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都在0.2mL/s~0.4mL的范围内取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三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流量时,所述第一流量和所述第三流量都在5uL/s~13uL/s的范围内取值,所述第四流量和所述第二流量都在0.25mL/s~0.5mL/s的范围内取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中,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之前,经过两次的稀释。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在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内和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所述反应池输送至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
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在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鞘液输送至流动室内和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所述反应池输送至光学样本准备管路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步骤中,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第一反应池输送至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内,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网织红细胞检测样本液从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步骤中,所述第一注射器驱动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第二反应池输送至第二样本准备管路内,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样本液从所述第二样本准备管路输送至所述流动室内;
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反应池,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和所述第一样本准备管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光学样本准备管路。
CN202010905844.6A 2020-09-01 2020-09-01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4112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5844.6A CN114112804A (zh) 2020-09-01 2020-09-01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5844.6A CN114112804A (zh) 2020-09-01 2020-09-01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2804A true CN114112804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5844.6A Pending CN114112804A (zh) 2020-09-01 2020-09-01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28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754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116106525A (zh) * 2023-04-13 2023-05-1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仪
CN116337729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7549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116106525A (zh) * 2023-04-13 2023-05-1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仪
CN116106525B (zh) * 2023-04-13 2023-09-1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仪
CN116337729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80382U (zh) 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14112804A (zh) 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US8821791B2 (en) Monitoring method,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sample analyzer
CN101529243B (zh) 用于在自动分析仪中吸出和分配液体的装置
JP5096170B2 (ja) デュアルサンプル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中の粒子を特徴付ける方法
JP633411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3837462A (zh) 一种小型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CN109959549A (zh) 样本检测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203772701U (zh) 一种小型流式细胞仪液路系统
CN111433584B (zh) 稀释剂制备模块和单元
CN104730216B (zh) 一种分析计量装置及液体分析系统
CN213398557U (zh) 一种检测装置、血液分析仪
CN209911384U (zh) 血液检测装置
CN218629413U (zh) 血液检测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16087542A (zh) 样本分析仪和样本检测方法
CN108303363B (zh) 一种血细胞分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血细胞分析仪
CN212379420U (zh) 样本分析仪
CN213337218U (zh) 细胞分析仪
JP4082815B2 (ja) 試料処理装置
CN114112806A (zh) 细胞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16359525B (zh) 血液分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20258867U (zh) 一种采样针清洗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210005546U (zh) 血液检测装置
CN220340246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
JPH04369461A (ja) 粒子計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