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7152A - 电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电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7152A
CN114097152A CN202080049971.9A CN202080049971A CN114097152A CN 114097152 A CN114097152 A CN 114097152A CN 202080049971 A CN202080049971 A CN 202080049971A CN 114097152 A CN114097152 A CN 114097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junction box
guide walls
electrical junction
gu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9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7152B (zh
Inventor
横田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97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7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providing line outl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盒,搭载于车辆,其中,具备:端子台;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端子台;及壳体,覆盖所述端子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供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多根电线插通,在所述端子台设有将所述多根电线分别向所述汇流条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壁,所述多个引导壁分别从所述壳体侧朝向所述汇流条侧延伸而并列设置,所述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壳体侧的所述任一引导壁与所述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电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接线盒。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7月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9-127128号的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搭载于车载并从车载电池向车内的各车载负载供给电力的电线暂且与电机接线箱(接线盒)连接,并在该电机接线箱中被分支,而分别与车载负载连接。这种电机接线箱在内部包含汇流条,供电线插入的开口部设置于电机接线箱的箱体(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电机接线箱的从箱体的开口部被插入的电线与设置于该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中央部的汇流条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37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搭载于车辆,其中,具备:端子台;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端子台;及壳体,覆盖所述端子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供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多根电线插通,在所述端子台设有将所述多根电线分别向所述汇流条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壁,所述多个引导壁分别从所述壳体侧朝向所述汇流条侧延伸而并列设置,所述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壳体侧的所述任一引导壁与所述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接线盒的车辆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电接线盒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电接线盒的俯视图。
图4是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拆下了壳体的状态下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
图6是拆下了壳体的状态下的电接线盒的俯视图。
图7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关于引导壁的上端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电机接线箱在从供电线插入的开口部到与电线的端部(LA端子)连接的汇流条之间,未设置用于将该电线向插入方向进行引导的部位,因此制造效率有可能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制造效率的电接线盒。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提高电接线盒的制造效率。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另外,可以任意地组合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
(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搭载于车辆,其中,具备:端子台;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端子台;及壳体,覆盖所述端子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供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多根电线插通,在所述端子台设有将所述多根电线分别向所述汇流条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壁,所述多个引导壁分别从所述壳体侧朝向所述汇流条侧延伸而并列设置,所述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壳体侧的所述任一引导壁与所述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
在本方式中,在端子台并列设置有从壳体侧朝向汇流条侧延伸的多个引导壁,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壳体侧的所述任一引导壁与所述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因此,通过由引导壁引导从壳体插入的多根电线,能够布线成随着从壳体侧向汇流条侧行进而增大这些电线间的距离,且朝向电线的插通方向逐渐扩展。由此,能够相对于占据比多根电线向壳体插入时的横宽大的区域的汇流条高效地引导这些电线,提高将电接线盒向车辆组装时的制造效率。另外,由于壳体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在向壳体插入的地点汇集多根电线。因此,能够减小电接线盒的尺寸,并且确保与汇流条连接的各电线的端子之间的绝缘距离。
(2)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多个引导壁呈直线状,相邻的任意两个引导壁的面间距离随着从所述壳体侧向所述汇流条侧行进而增加。
在本方式中,多个引导壁呈直线状,相邻的两个引导壁的面间距离随着从壳体侧向汇流条侧行进而增加,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使这些引导壁间的距离在汇流条侧比在壳体侧大的形态。
(3)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多个引导壁包括直线状的引导壁和弯曲状的引导壁。
在本方式中,由于多个引导壁包括直线状的引导壁和弯曲状的引导壁,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如下形态:在使这些引导壁的壁面彼此相对地并列设置的状态下,通过直线状的引导壁和弯曲状的引导壁来使这些引导壁间的距离在汇流条侧比在壳体侧大。
(4)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多个引导壁之中的一个以上的引导壁包括窄幅部和与窄幅部相比板厚较大的宽幅部,所述宽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侧的端部。
在本方式中,由于引导壁包括与窄幅部相比板厚较大的宽幅部,因此能够提高引导壁的强度。另外,由于宽幅部设置于壳体侧的端部,因此即使在从壳体插入电线时设置于电线的前端的端子(LA端子)与引导壁的宽幅部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对于该端子的碰撞的引导壁的冲击耐力。
(5)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在所述宽幅部形成有凹部。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宽幅部形成有凹部,因此能够通过宽幅部来抑制引导壁的强度降低的情况,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形成引导壁的树脂材料等材料的需要量。
(6)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引导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线的外径。
在本方式中,由于壳体的内表面和与内表面相对的引导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电线的外径,因此能够抑制从壳体插入的电线从壳体的内表面与引导壁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飞出的情况。即,在通过引导壁将电线分别向汇流条的方向进行引导时,能够防止任一电线的端子与本来应该连接的汇流条以外的汇流条连接、即发生误组装的情况。
(7)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在所述端子台设有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分隔板,所述多个分隔板分别位于与所述多根电线连接的各个所述汇流条之间,与所述多个分隔板分别对应的引导板各自的所述汇流条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分隔板的延伸设置方向的延长线上。
在本方式中,多个分隔板分别位于与多根电线连接的各个汇流条的端部之间,与分隔板分别对应的引导板各自的汇流条侧的端部位于分隔板的延伸设置方向的延长线上。因此,能够将由引导板引导的电线引导到位于与该引导板对应的分隔板的旁边的汇流条的端部。
(8)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多根电线将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蓄电装置与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车载负载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引导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多根电线插通的插通空间,在所述插通空间插通与同一车载负载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
在本方式中,在相邻的两个引导壁之间的插通空间插通有与同一车载负载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因此能够同时引导这一对电线,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电接线盒向车辆组装时的制造效率。
(9)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中,所述蓄电装置是高压电池,所述汇流条是高压用的汇流条。
在本方式中,蓄电装置是高压电池,汇流条是高压用的汇流条。因此,能够提高将包括高压用的汇流条的高压用的电接线盒向车辆组装时的制造效率。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盒1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例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接线盒1的车辆C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接线盒1搭载于车辆C,并夹设于同样搭载于车辆C的蓄电装置100与多个车载负载101之间。蓄电装置100与多个车载负载101通过连接它们的各个电线102而经由电接线盒1电连接。
蓄电装置100例如是铅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EV(Electric Vehicle:电动车辆)用的高压电池。
车载负载101例如是驱动用马达、车内空调装置、车载ECU或车载中继装置等车载装置。多个车载负载101装置相互并联连接,从蓄电装置100输出的电压经由电接线盒1施加到车载负载101装置。
电接线盒1介于蓄电装置100与多个车载负载101装置之间,电接线盒1与蓄电装置100经由电接线盒1的连接器4连接。电接线盒1与蓄电装置100通过蓄电装置100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和蓄电装置100的负极侧的电线102而连接。同样地,电接线盒1与并联连接的多个车载负载101分别通过分支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和分支的负极侧的电线102而连接。
收纳于电接线盒1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在电接线盒1内分支成多个(图1中为四个分支)。同样地,收纳于电接线盒1的负极侧的电线102在电接线盒1内分支成多个(图1中为四个分支)。在各分支的电线102中,通过分别连接车载负载101,由此形成并联电路。
电接线盒1包括例如熔断器、继电器或半导体开关等电气部件11,电气部件11分别设置于正极侧的分支的电线102。熔断器等电气部件11在电路上的设置场所并不限定于正极侧,也可以是负极侧。
这样构成的电接线盒1例如在任一车载负载101中发生了短路等的情况下,通过熔断器响应于过电流而熔断,将与该车载负载101连接的电线102的路径电切断,由此作为保护装置发挥功能,特别是在搭载高压电池的EV等中是有用的。
图2是表示电接线盒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电接线盒1的俯视图。图4是电接线盒1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通过图2、图3及图4等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来定义电接线盒的“前”、“后”、“左”、“右”、“上”、“下”。以下,使用这样定义的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来进行说明。电接线盒1包括供电线102连结的端子台2和覆盖端子台2的一部分的壳体6。
壳体6为例如铝等散热性高的金属制,呈形成有开口部61的箱状。在壳体6的底板设有长方体状的突出部62,该突出部62设有供电线102插通的多个插通孔63。壳体6的底板呈矩形,在该底板中,突出部62设置于比中央部在长边方向上偏向周缘侧的位置(图2纸面中为偏向左侧)。
插通孔63在突出部62的表面以相互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并列设置成上下两层(图2中为在上下两层有6列)。即,插通孔63在呈矩形的突出部62的表面,沿着长边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图2中为6个)在短边方向上为两个(上下两个)的一对插通孔63。
与车载负载101(参照图1)连接的各个电线102(参照图1)从多个插通孔63插通到壳体6的内部,在通过壳体6的内部之后,与设置于端子台2的后述的汇流条51分别连结。如上所述,电接线盒1与多个车载负载101分别通过分支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和分支的负极侧的电线102而连接。
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及负极侧的电线102可以分别插通于由在突出部62的表面沿短边方向两个(上下两个)、即同列中的上层及下层构成的一对插通孔63。例如,可以是,在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电线102中,正极侧的电线102插通于一对插通孔63中的上层的插通孔63,负极侧的电线102插通于该一对插通孔63中的下层的插通孔63。
端子台2例如为聚酯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在板状的基部21的左右两端设有侧壁部22,被壳体6覆盖的一侧呈开放的长方体箱形状。端子台2包括多个引导壁3、多个分隔板24及连接器4,在相邻的分隔板24之间设有与电线102连结的汇流条51。关于端子台2的构造细节,将在图5以后详细叙述。
如图4所示,壳体6设置成使开口部61朝向端子台2,从设有引导壁3的一侧覆盖端子台2。因此,壳体6设置成覆盖引导壁3的一部分,并且覆盖收纳将连接器4与电线102连接的导电构件的收纳部。由于壳体6未从设有分隔板24的一侧覆盖端子台2,因此分隔板24成为露出的状态。即,端子台2设置成从设有引导壁3的一侧插入于壳体6的内部,设有引导壁3的端子台2的部位收纳在壳体6内。这样的端子台2与壳体6卡合而构成的电接线盒1例如通过将电接线盒1的壳体6连结于车辆C的车架等而被搭载于车辆C。
图5是拆下了壳体6的状态下的电接线盒1的立体图。图6是拆下了壳体6的状态下的电接线盒1的俯视图。在图5和图6中,从电接线盒1拆除了壳体6,并且示出了连结有电线102的状态下的端子台2。
端子台2包括板状的基部21,在基部2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侧壁部22,通过基部21和各个侧壁部22而在剖视下形成为コ字状(C状)。
端子台2包括与从壳体6插通的多根电线102连结的多个汇流条51,该多个汇流条51设置在台座23(参照图7)之上。汇流条51是铜等导电性高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在电接线盒1内,汇流条51与连接器4电连接。汇流条51也可以是具有与高压电池对应的电容量的高压用的汇流条51。
通过载置与正极侧的电线102连结的汇流条51的台座23和载置与负极侧的电线102连结的汇流条51的台座23(参照图7)而形成台阶。如上所述,多根电线102分别包括正极侧的电线102和负极侧的电线102,由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的电线102及负极侧的电线102构成一对电线102。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与正极侧的电线102连结的汇流条51的台座23位于上层侧,载置与负极侧的电线102连结的汇流条51的台座23位于下层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负极侧的汇流条51位于上层侧,正极侧的汇流条51位于下层侧。电线102与汇流条51的连结是通过将设置于电线102的前端的LA端子103和载置有汇流条51的台座23用螺栓连结来进行的。
如图6所示,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一对电线102在通过分隔板24而形成的多个列中配置于同一列,并与正极侧的汇流条51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连结。正极侧的汇流条51与电线102连结的连结部配置成被分隔板24划分。通过该分隔板24,相邻的正极侧的连结部彼此(正极侧的汇流条51彼此)被绝缘。即,分隔板24作为使相邻的两个连结部绝缘的绝缘壁发挥功能。同样地,负极侧的汇流条51与电线102连结的连结部配置成被分隔板24划分,通过该分隔板24,相邻的负极侧的连结部彼此(负极侧的汇流条51彼此)被绝缘。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102在通过分隔板24而形成的多个列中配置于同一列,因此,与该一对电线102连结的正极侧的汇流条51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通过同一分隔板24而与其他的汇流条51分隔。
在一个侧壁部22的外表面设有与蓄电装置100连接的连接器4。连接器4呈有底筒状,在连接器4的底部设有收纳将连接器4与电线102连接的导电构件的收纳部。该收纳部设置成比基部21的壳体6侧端部更向壳体6侧突出(参照图4)。连接器4与各个汇流条51通过设置于基部21的上表面的中央部的L状汇流条52和收纳于收纳部的导电构件而连接。
在端子台2的基部21突出设置有多个引导壁3。多个引导壁3呈板状,并在各个侧壁部22之间使彼此的侧面相对地排列设置。多个引导壁3分别设置成引导壁3的侧面沿着被插通的电线102的插通方向。即,多个引导壁3分别在基部21的上表面设置成从壳体6侧朝向汇流条51侧延伸,相邻的引导壁3彼此使相互的侧面相对地并列设置。
引导壁3包括窄幅部31和在壁的板宽上与该窄幅部31相比宽度较宽的宽幅部32。宽幅部32分别位于引导壁3的两端,因此,引导壁3的两个宽幅部32由位于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和位于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构成。窄幅部31位于这些宽幅部32之间。即,引导壁3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宽幅部32(位于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和位于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和位于这些宽幅部32之间的窄幅部31。
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位于基部21的周缘。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位于基部21的中央部。引导壁3设置成引导壁3的侧面沿着电线102的插通方向,电线102从壳体6朝向汇流条51插通。因此,通过壳体6的内部而插通的电线102在通过壳体6侧的宽幅部32的旁边之后,通过窄幅部31的旁边,进而通过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的旁边,由此到达汇流条51。
引导壁3并不限定于包括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和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引导壁3也可以仅包括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在仅包括壳体6侧的宽幅部32的引导壁3中,与该宽幅部32连续的窄幅部31延伸设置到汇流条51侧。如图5及图6所示,最接近设有连接器4的侧壁部22而设置的引导壁3由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和与该宽幅部32连续的窄幅部31构成。由于不具备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而将窄幅部31朝向汇流条51延伸设置,能够确保用于配置用于将汇流条51与连接器4连接的L状汇流条52的区域。
通过在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端部设置宽幅部32(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即使在电线102从壳体6侧插通时,设置于电线102的前端的LA端子103与引导壁3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刚性高的宽幅部32吸收由LA端子103的碰撞产生的冲击,使引导壁3的耐性提高。
引导壁3从基部21的上表面突出,在突出的引导壁3的顶端形成有上端面34。由于引导壁3由两个宽幅部32和位于宽幅部32之间的窄幅部31构成,因此引导壁3的上端面34由两个宽幅部32及窄幅部31的上侧的端面构成。最接近设有连接器4的侧壁部22而设置的引导壁3由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和窄幅部31构成,因此引导壁3的上端面34由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及窄幅部31的上侧的端面构成。
在宽幅部32的上侧的端面形成有凹部33。凹部33由设置于宽幅部32的上侧的端面的凹陷构成。或者,凹部33也可以是设置于宽幅部32的上侧的端面并贯通至基部21的孔。凹部33设置于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及位于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或者,凹部33也可以设置于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及位于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中的任一宽幅部32。
通过在宽幅部32设置凹部33,能够通过宽幅部32来抑制刚性降低的情况,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形成引导壁3的树脂量,实现电接线盒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
窄幅部31呈直线状或弯曲状的板形状。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呈弯曲状,其他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呈直线状。多个引导壁3中的直线状的窄幅部31分别配置成相对于电线102的插通方向的彼此的角度不同。
在以并列设置的引导壁3中的最远离连接器4的引导壁3、即最接近未设有连接器4的侧壁部22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为基准的情况下,以该作为基准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与其他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分别形成不同的倾斜角的方式,并列设置该多个引导壁3。以基准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与其他引导壁3的各个窄幅部31之间的倾斜角随着远离该基准的引导壁3而变大的方式,并列设置多个引导壁3。即,与基准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和与该基准的引导壁3相邻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之间的倾斜角相比,基准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和相对于该基准的引导壁3位于排在第二个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之间的倾斜角较大。
以相邻的两个窄幅部31的侧面间的距离(面间距离)随着从壳体6侧向汇流条51侧行进而变大的方式,设置各个引导壁3。因此,各个窄幅部31在俯视下以从壳体6侧向汇流条51侧扩宽的方式形成ハ字状,成为逐渐扩展的形态。
在包括弯曲状的窄幅部31的引导壁3(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和上述基准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直线状的窄幅部31)中,也是同样地,这些窄幅部31的侧面间的距离(面间距离)随着从壳体6侧向汇流条51侧行进而变大。通过使窄幅部31为弯曲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而随着从壳体6侧向汇流条51侧行进而使这些窄幅部31的面间距离增加。
在各个引导壁3中,窄幅部31设置在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与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之间。因此,一个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与另一个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一个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与该另一个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之间的距离。另外,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的窄幅部31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与最远离连接器4的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与最远离连接器4的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之间的距离。
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在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中为窄幅部31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相当于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壳体6侧的宽幅部32相当于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端部。因此,通过如上述这样将各个引导壁3的窄幅部31彼此带有倾斜角地配设,能够使汇流条51侧的任一引导壁3与另一引导壁3之间的距离(汇流条51侧的端部间的距离)大于壳体6侧的该任一引导壁3与另一引导壁3之间的距离(壳体6侧的端部间的距离)。或者,通过使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为弯曲状,能够使汇流条51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大于壳体6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
由于壳体6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比汇流条51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小,所以多根电线102在通过壳体6侧的引导壁3的端部(壳体6侧的宽幅部32)时被汇集。即,通过多个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端部而形成了汇集多根电线102的汇集部。由于汇流条51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大于壳体6侧的引导壁3彼此的端部间的距离,所以多根电线102在通过汇流条51侧的引导壁3的端部(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时被扩散。即,通过多个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而形成了使多根电线102扩散的扩散部。通过汇流条51侧的引导壁3的端部而扩散的多根电线102分别连结于相应的各个汇流条51。因此,在向由多个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插通多根电线102时,能够汇集该多根电线102,减小该电线102插通于插通空间的横宽,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各个汇流条51的绝缘距离。
如图6所示,在分隔板24与引导壁3之间配置有用于连接汇流条51与连接器4的L状汇流条52。L状汇流条52的短边部位于连接器4与最接近连接器4的引导壁3之间。为了确保配置L状汇流条52的短边部的区域,以各个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偏向未设置有连接器4的侧壁部22侧的方式,分别设置引导壁3。
分隔板24在侧壁部22之间沿着L状汇流条52的长边部的长边方向等间隔地并列设置。因此,分别位于基部21的两端的两个分隔板24的距离比分别位于该两端的两个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宽幅部32彼此的距离长。与此相对,多个引导壁3设置成,与位于壳体6侧的两端的端部间的距离(壳体6侧的宽幅部32间的距离)相比,位于汇流条51侧的两端的端部间(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与窄幅部31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的距离较大。而且,各个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设置成在俯视相应的分隔板时位于延长线上。
从壳体6的插通孔63插通的电线102分别在通过壳体6的内部时被引导壁3向插通方向、即汇流条51引导。因此,从壳体6的插通孔63插通的电线102配置于由相邻的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如上所述,各个引导壁3的窄幅部31中,随着从壳体6侧向汇流条51侧行进,相邻的窄幅部31彼此的侧面间的距离(面间距离)变大。被插通的电线102分别通过由相邻的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由此能够布线成从壳体6侧朝向汇流条51侧逐渐扩展。
由于各个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设置成位于与各个引导壁3对应的分隔板24的延长线上,因此,能够将通过由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的电线102引导到设置于与该引导壁3对应的分隔板24的旁边的汇流条51的端部(连结部)。
在一个插通空间中,通过并配置有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102。配置于同一插通空间的该一对电线102被形成该插通空间的引导壁3引导,并被连结于相应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各自的端部(连结部)。相应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各自的端部(连结部)被同一分隔板24分隔开而划分,形成配置与这些汇流条51各自的端部(连结部)连结的一对电线102的插通空间的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即引导壁3的汇流条51侧的端部位于该分隔板24的俯视下的延长线上。
因此,能够将被引导壁3引导而通过了汇流条51侧的宽幅部32(汇流条51侧的端部)的一对电线102进一步向被与该引导壁3对应的分隔板24分隔开的汇流条51各自的端部(连结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分别设置于一对电线102的LA端子103与相应的汇流条51各自的端部(连结部)连结作业。
图7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关于引导壁3的上端面34与壳体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说明图。
如图7所示,从形成于突出部62的插通孔63插通的电线102在通过壳体6的内部及引导壁3的侧面的旁边(插通空间)后,连结于位于分隔板24的侧面的旁边的汇流条51。在图7中,该电线102表示与同一车载负载101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102,分别设置于一对电线102的LA端子103分别连结于正极侧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正极侧及负极侧的汇流条51分别设置于呈台阶状的台座23,例如设置于上层的台座23的汇流条51是正极侧的汇流条51,设置于下层的台座23的汇流条51是负极侧的汇流条51。
壳体6设置成使开口部61朝向端子台2,并从设有引导壁3的一侧覆盖端子台2,因此引导壁3的一部分被壳体6覆盖。以在剖视下,壳体6的开口部61位于比引导壁3的中央部靠汇流条51侧的端部的方式,端子台2被壳体6覆盖。即,引导壁3从该引导壁3的壳体6侧的端部到中央部被壳体6覆盖,该引导壁3的一部分(从壳体6侧的端部到中央部)成为收纳在壳体6内的状态。
这样,通过引导壁3的一部分被壳体6覆盖,从而引导壁3的上端面34的一部分与壳体6的内表面相对。如图8所示,在引导壁3的上端面34的一部分与壳体6的内表面相对时,上端面34与壳体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面间距离:d2)小于电线102的外径(d1)(d1>d2)。
上端面34与壳体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2)小于电线102的外径(d1)。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通过壳体6的内部并插通于由一个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的电线102在通过该插通空间之前越过该一个引导壁3的上端面34而进入到由其他引导壁3形成的插通空间的情况。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含义,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并且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标号说明
C 车辆;
1 电接线盒;
11 电气部件;
2 端子台;
21 基部;
22 侧壁部;
23 台座;
24 分隔板;
3 引导壁;
31 窄幅部;
32 宽幅部;
33 凹部;
34 上端面;
4 连接器;
51 汇流条;
52 L状汇流条;
6 外壳;
61 开口部;
62 突出部;
63 插通孔;
100 蓄电装置;
101 车载负载;
102 电线;
103 LA端子。

Claims (9)

1.一种电接线盒,搭载于车辆,其中,具备:
端子台;
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端子台;及
壳体,覆盖所述端子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供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多根电线插通,
在所述端子台设有将所述多根电线分别向所述汇流条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壁,
所述多个引导壁分别从所述壳体侧朝向所述汇流条侧延伸而并列设置,
所述汇流条侧的任一引导壁与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壳体侧的所述任一引导壁与所述另一引导壁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多个引导壁呈直线状,
相邻的任意两个引导壁的面间距离随着从所述壳体侧向所述汇流条侧行进而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多个引导壁包括直线状的引导壁和弯曲状的引导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多个引导壁之中的一个以上的引导壁包括窄幅部和与窄幅部相比板厚较大的宽幅部,
所述宽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侧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在所述宽幅部形成有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引导壁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线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在所述端子台设有以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分隔板,
所述多个分隔板分别位于与多根所述电线连接的各个所述汇流条之间,
与所述多个分隔板分别对应的引导板各自的所述汇流条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分隔板的延伸设置方向的延长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多根电线将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蓄电装置与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车载负载连接,
在相邻的两个引导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多根电线插通的插通空间,
在所述插通空间插通与同一车载负载连接的正极侧及负极侧的一对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是高压电池,
所述汇流条是高压用的汇流条。
CN202080049971.9A 2019-07-08 2020-06-30 电接线盒 Active CN114097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7128 2019-07-08
JP2019127128A JP7255396B2 (ja) 2019-07-08 2019-07-08 電気接続箱
PCT/JP2020/025607 WO2021006108A1 (ja) 2019-07-08 2020-06-30 電気接続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7152A true CN114097152A (zh) 2022-02-25
CN114097152B CN114097152B (zh) 2023-10-27

Family

ID=7411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9971.9A Active CN114097152B (zh) 2019-07-08 2020-06-30 电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5788B2 (zh)
JP (1) JP7255396B2 (zh)
CN (1) CN114097152B (zh)
WO (1) WO2021006108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7138A (ja) * 1994-07-28 1996-0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
JP2000115957A (ja) * 1998-10-06 2000-04-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気接続箱
US20040214458A1 (en) * 2003-04-22 2004-10-28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2005057967A (ja) * 2003-08-07 2005-03-03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2005185018A (ja) * 2003-12-19 2005-07-07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2006025515A (ja) * 2004-07-07 2006-01-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US20090321129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2011030300A (ja) * 2009-07-22 2011-02-10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電線保持構造
CN102414870A (zh) * 2009-10-06 2012-04-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体
JP2018090179A (ja) * 2016-12-06 2018-06-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と該バッテリに直結される電気接続箱の車両への取付構造
JP2018160967A (ja) * 2017-03-22 2018-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CN11109231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台、三连端子台和车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0389A (en) * 1989-01-26 1990-10-17 Christopher Moller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DE4411784C2 (de) * 1994-04-06 1998-06-18 Pfisterer Elektrotech Karl Verbindungssystem zum Anschließen von isolierten Kabeln an elektrische Geräte
JP3006662B2 (ja) * 1994-12-28 2000-0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5791936A (en) * 1996-06-20 1998-08-11 Yazaki Corporation Protective cover for ground junction connector
US6296498B1 (en) * 2000-01-25 2001-10-02 Universal Electric Corporation Busbar connector for plug-in busways
US6595789B2 (en) * 2000-10-20 2003-07-2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Electronic unit, shield cable connecting structure, connecting method, wires waterproof-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JP2005160246A (ja) * 2003-11-27 2005-06-16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5074782B2 (ja) * 2007-02-15 2012-1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DE102011012021A1 (de) * 2011-02-22 2012-08-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Metallteil für eine elektronische Anschlussvorrichtung
JP6118176B2 (ja) * 2013-05-29 2017-04-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6156308B2 (ja) * 2014-09-24 2017-07-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271611B2 (ja) * 2016-02-01 2018-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端子、バスバー端子接続構造及びバスバー端子接続方法
US20180083375A1 (en) * 2016-09-20 2018-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Junction box assemblies for multi-voltage connection
JP6806608B2 (ja) 2017-03-24 2021-0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分岐構造及び分岐ボックス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7138A (ja) * 1994-07-28 1996-0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
JP2000115957A (ja) * 1998-10-06 2000-04-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気接続箱
US20040214458A1 (en) * 2003-04-22 2004-10-28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2005057967A (ja) * 2003-08-07 2005-03-03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2005185018A (ja) * 2003-12-19 2005-07-07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2006025515A (ja) * 2004-07-07 2006-01-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US20090321129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2011030300A (ja) * 2009-07-22 2011-02-10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電線保持構造
CN102414870A (zh) * 2009-10-06 2012-04-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体
JP2018090179A (ja) * 2016-12-06 2018-06-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と該バッテリに直結される電気接続箱の車両への取付構造
JP2018160967A (ja) * 2017-03-22 2018-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CN11109231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台、三连端子台和车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5396B2 (ja) 2023-04-11
JP2021013267A (ja) 2021-02-04
US20220320844A1 (en) 2022-10-06
CN114097152B (zh) 2023-10-27
US11955788B2 (en) 2024-04-09
WO2021006108A1 (ja)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3003B1 (ko) 프레임 조립체
US9780351B2 (en) Wiring module
EP2696456B1 (en) High-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106797005B (zh) 车载电源装置
CN112956068B (zh) 电池模块
CN108231616B (zh) 电压检测构造和电压检测模块
US5980302A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for a vehicle
US6545585B2 (en) Fuse
US10923702B2 (en) Connection module
JP7140005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アッセンブリ
CN114097152B (zh) 电接线盒
CN112564001B (zh) 电连接箱
WO2021079938A1 (ja) 蓄電設備
CN116114107A (zh) 蓄电装置
WO2021006109A1 (ja) 電気接続箱
KR102361583B1 (ko) 자동차용 블럭
JP7309314B2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CN114846679A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218385478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US11264678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with partition wall separating module-side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passing above partition wall
WO2022224667A1 (ja) 電力制御装置
JP7159984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7189904B2 (ja) 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
CN113054327B (zh) 汇流条模块
JP7283369B2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