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5326A -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5326A
CN114085326A CN202111471550.8A CN202111471550A CN114085326A CN 114085326 A CN114085326 A CN 114085326A CN 202111471550 A CN202111471550 A CN 202111471550A CN 114085326 A CN114085326 A CN 114085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linking agent
parts
impact modifier
graft crosslink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15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瑶
陈杰
马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sun Polycarbon Sci &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versun Polycarbon Sci &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sun Polycarbon Sci &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Eversun Polycarbon Sci & Tech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715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5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53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0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e.g.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or glycerol mono-(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该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酸酐类化合物和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分水处理,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同时具有双键和硅烷偶联剂官能团的接枝交联剂,对于接枝过程中能大幅度提高相容性和接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高分子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ASA树脂是由丙烯酸酯、苯乙烯和丙烯腈组成的接枝共聚物,它呈现以SAN树脂为连续相、以橡胶为分散相的海岛结构,其化学结构与ABS树脂相似,由于引入不含双键的高耐候性丙烯酸酯橡胶取代了丁二烯橡胶,因此其耐候性有了本质的改善,可以取代耐候性差的ABS产品而开发的高耐候性产品。其ASA树脂特殊的结构和组成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能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紫外线、潮湿、雨淋、光照及臭氧条件下,特别适用于有高耐候性要求的汽车、电子电气、日用品、户外装饰材料等领域。
但是由于ASA树脂中丙烯酸酯橡胶与SA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不高,使丙烯酸酯橡胶为分散相时分散不均匀,导致接枝率不高,使得ASA树脂的抗冲性不强、着色能力低、光泽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接枝交联剂,同时具有双键和硅烷偶联剂官能团的接枝交联剂,对于接枝过程中能大幅度提高相容性和接枝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接枝交联剂的抗冲改性剂,接枝交联剂中的烯酯部位双键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接枝交联剂中的酸酐部位双键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反应,再加上接枝交联剂中的硅烷偶联剂部位,三者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抗冲改性剂中丙烯酸酯橡胶与SA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在SAN树脂的增韧改性中的着色性、光泽度,提高了整体抗冲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接枝交联剂的抗冲改性剂的应用,抗冲击改性剂用于SAN树脂的增韧改性,能够很好的提高改性后SAN树脂的抗冲性、着色性和光泽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酸酐类化合物和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分水处理,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该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以酸酐类化合物和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加热,使酸酐开环并与烯羟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再在酸性催化剂和加热作用下与硅烷偶联剂进行酯化反应,从而获得同时具有双键和硅烷偶联剂官能团的接枝交联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其中,步骤(S1)减压蒸馏以除去剩余的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步骤(S2)持续分水处理,有利于酯化反应正向进行。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酸酐类化合物、烯羟基酯类化合物、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各用量分别为20-30份、65-75份、49-72份和0.01-0.06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过量烯羟基酯类化合物参与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反应时间为2-4h;所述步骤(S2)的分水处理为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的反应时间为2-4h,充分反应,提高中间产物得率;步骤(S2)持续分水处理,有利于酯化反应正向进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除去多余的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提纯接枝交联剂。
优选的,所述酸酐类化合物是由含酸酐基团和碳碳双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是由含碳碳双键和羧基的化合物与二元醇缩合形成的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酯基的有机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二甲基马来酸酐、2-甲基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或丙烯酸-2-羟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0-3,X为可水解的基团,R为有机官能团;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进一步的,X为可水解的基团,R为有机官能团,能与树脂起反应;X通常是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乙酰氧基,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Si(OH)3),而与无机物质结合,形成硅氧烷;R是乙烯基、氨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或脲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枝交联剂,采用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有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20-6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2-1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5-20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50-90℃,再加入0.005-0.4份引发剂反应10-25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1-3份乳化剂-水溶液和10-20份引发剂-水溶液3-4h,在50-90℃下反应1-3h,再持续加入10-20份引发剂-水溶液和20-40份壳类单体混合液3-4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喷雾干燥处理或者采用凝聚、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本发明的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接枝交联剂和乳化剂-水溶液制作预乳液后,再加入引发剂制作种子乳液,然后在乳化剂-水溶液和引发剂-水溶液反应后采用壳类单体混合液包覆反应,即接枝交联剂中的烯酯部位双键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接枝交联剂中的酸酐部位双键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反应,再加上接枝交联剂中的硅烷偶联剂部位,三者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抗冲改性剂中丙烯酸酯橡胶与SA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在SAN树脂的增韧改性中的着色性、光泽度,提高了整体抗冲性。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2-0.8wt%,所述乳化剂为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2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7-8:2-3:1-5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子量控制剂为氯仿、n-己基硫醇、n-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和萜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如上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应用,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用于ASA树脂的增韧改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接枝交联剂,同时具有双键和硅烷偶联剂官能团的接枝交联剂,对于接枝过程中能大幅度提高相容性和接枝效果。
本发明的含有接枝交联剂的抗冲改性剂,接枝交联剂中的烯酯部位双键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接枝交联剂中的酸酐部位双键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反应,再加上接枝交联剂中的硅烷偶联剂部位,三者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抗冲改性剂中丙烯酸酯橡胶与SA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在SAN树脂的增韧改性中的着色性、光泽度,提高了整体抗冲性。
本发明的含有接枝交联剂的抗冲改性剂的应用,抗冲击改性剂用于SAN树脂的增韧改性,能够很好的提高改性后SAN树脂的抗冲性、着色性和光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的反应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的反应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的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取21份酸酐类化合物和74.8份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3h,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50.6份硅烷偶联剂和0.042份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马来酸酐;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2-羟乙酯。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0,X为甲氧基,R为乙烯基;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如图3所示,含有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2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4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5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70℃,再加入0.02份引发剂反应15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2份乳化剂-水溶液和15份引发剂-水溶液3.5h,在70℃下反应2h,再持续加入15份引发剂-水溶液和30份壳类单体混合液3.5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凝聚、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丁酯;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4wt%,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2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7.5:2.5:1.5混合而成;所述分子量控制剂为十二烷基硫醇。
实施例2
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取20份酸酐类化合物和65份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2h,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49份硅烷偶联剂和0.01份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二甲基马来酸酐;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2-羟丙酯。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1,X为乙氧基,R为乙烯基;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含有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2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2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5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50℃,再加入0.005份引发剂反应10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1份乳化剂-水溶液和10份引发剂-水溶液3h,在50℃下反应1h,再持续加入10份引发剂-水溶液和20份壳类单体混合液3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乙酯;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2wt%,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7:2:1混合而成;所述分子量控制剂为氯仿。
实施例3
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取30份酸酐类化合物和75份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4h,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72份硅烷偶联剂和0.06份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2-甲基马来酸酐;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2-羟丙酯。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2,X为甲氧基,R为乙烯基;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含有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6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1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20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90℃,再加入0.4份引发剂反应25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3份乳化剂-水溶液和20份引发剂-水溶液4h,在90℃下反应3h,再持续加入20份引发剂-水溶液和40份壳类单体混合液4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凝聚、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8wt%,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2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8:3:5混合而成;所述分子量控制剂为氯仿。
实施例4
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取28份酸酐类化合物和72份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70份硅烷偶联剂和0.05份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马来酸酐;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酸-2-羟乙酯。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1,X为乙氧基,R为乙烯基;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含有如上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5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5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10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80℃,再加入0.03份引发剂反应18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2份乳化剂-水溶液和18份引发剂-水溶液3.5h,在70℃下反应2h,再持续加入18份引发剂-水溶液和28份壳类单体混合液3.5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乙酯;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6wt%,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8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7.2:2.5:2混合而成;所述分子量控制剂为十二烷基硫醇。
应用测试及性能对比:
以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为例,在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中,改变接枝交联剂种类、以及改变接枝交联剂用量占丙烯酸酯类单体用量的重量比,具体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392709020000101
将上述抗冲击改性剂应用于SAN树脂的增韧改性,改性SAN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Figure BDA0003392709020000102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种类选自上述样本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或市售增韧剂A600N组。
改性SAN树脂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将SAN树脂PN-128L100、热稳定剂168、热稳定剂1010、炭黑色粉、润滑剂AK-500和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而得。
对上述抗冲击改性剂分别进行接枝率测试,对上述改性SAN树脂分别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光泽度、色差和熔融指数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接枝率:采用索氏提取法进行测试;
拉伸强度:按ISO527-2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7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
断裂伸长率:按ISO 527-2标准进行,试样尺寸17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
缺口冲击强度:按ISO 179-1标准进行简支梁冲击试验,试样尺寸80*10*4mm;
光泽度:按ASTMD523标准测试,测试角度为60°;
色差:按ISO 2470标准进行测试;
熔融指数:按ISO1133-1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条件220℃/10kg/10min;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性能测试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A600N组
接枝率% 75 81 89 45 52 56 65
拉伸强度MPa 31.2 39.6 42.2 20.2 28.7 33.4 31.3
断裂伸长率% 43 44 40 50 43 40 42
缺口冲击强度(常温)KJ/m<sup>2</sup> 23 33 40 10 11 13 28
光泽度 85.7 90.2 94.3 82.3 88.2 87.8 83.1
色差(L) 41.11 35.72 33.80 40.40 39.80 36.90 30.21
熔融指数g/10min 7.2 7.0 6.4 9.0 8.8 8.9 5.5
由上表可知,以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方式,改变接枝交联剂种类、以及改变接枝交联剂用量占丙烯酸酯类单体用量的重量比,或者采用市售A600N替代本申请的抗冲改性剂,得到的结果来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的接枝交联剂情况下,提高接枝交联剂的添加量,能更有效提高抗冲改性剂的接枝率,若采用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作交联剂,抗冲改性剂的接枝性能更差;相应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的接枝交联剂得到的抗冲改性剂其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光泽度效果更优异。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酸酐类化合物和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混合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冷却后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产物;
(S2)、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持续分水处理,反应至无明显的水份生成,再经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接枝交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酸酐类化合物、烯羟基酯类化合物、硅烷偶联剂和酸性催化剂各用量分别为20-30份、65-75份、49-72份和0.01-0.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反应时间为2-4h;所述步骤(S2)的分水处理为采用分水器进行分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洗涤是采用碳酸钠溶液和水依次进行洗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类化合物是由含酸酐基团和碳碳双键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所述烯羟基酯类化合物是由含碳碳双键和羧基的化合物与二元醇缩合形成的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酯基的有机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的化学通式为:R(CH2)nSiX3,其中,n=0-3,X为可水解的基团,R为有机官能团;所述酸性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7.一种接枝交联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制得。
8.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枝交联剂的抗冲击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Q1)、按重量份取20-6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2-1份所述接枝交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10份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乳液;
(Q2)、向预乳液中加5-20份水,持续搅拌并升温至50-90℃,再加入0.005-0.4份引发剂反应10-25min,得到种子乳液;
(Q3)、向种子乳液中持续加入1-3份乳化剂-水溶液和10-20份引发剂-水溶液3-4h,在50-90℃下反应1-3h,再持续加入10-20份引发剂-水溶液和20-40份壳类单体混合液3-4h,进行包覆反应,待包覆反应完成后,采用喷雾干燥处理或者采用凝聚、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枝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水溶液的乳化剂含量为0.2-0.8wt%,所述乳化剂为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2wt%;所述壳类单体混合液为苯乙烯、丙烯腈和分子量控制剂按重量比7-8:2-3:1-5混合而成。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用于SAN树脂的增韧改性。
CN202111471550.8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Withdrawn CN114085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550.8A CN11408532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550.8A CN11408532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5326A true CN114085326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1550.8A Withdrawn CN11408532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53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5251A (zh) * 2023-06-30 2023-10-10 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半导体芯片二氧化硅蚀刻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5251A (zh) * 2023-06-30 2023-10-10 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半导体芯片二氧化硅蚀刻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0038554A (ko) 중합체용 내충격성 개선제 배합물
KR102298297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3570881A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P0267574B1 (en) Heat resistant copolymer composition
CN1057311C (zh) 热塑性模塑材料
CN114085326A (zh) 一种接枝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抗冲改性剂和应用
CN101058621B (zh) 一种基于连续本体法的acs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KR950011900B1 (ko) 폴리아세탈 수지조성물
CN111801363B (zh) 核-壳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KR102332344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US4544706A (en) Highly impact resistant carbonate polymer blends
CN115181223A (zh) 一种低光泽哑光助剂、其制备方法及成型体
CN107709455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
KR20090020850A (ko) 광확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943469A (zh) 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用组合物
KR20110042713A (ko) 내충격성과 착색성이 우수한 내열성 열가소성 수지의 제조방법
CN112708036B (zh) 一种高透明抗滴落剂及其制备方法
EP4056650A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12126001A (zh)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0412A (zh) 涂覆型流滴消雾棚膜用极性接枝改性聚烯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棚膜
JPH06329865A (ja) アクリル系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810875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KR20220053462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JP270430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566201A (zh) 热塑性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