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5843A -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5843A
CN114015843A CN202111305070.4A CN202111305070A CN114015843A CN 114015843 A CN114015843 A CN 114015843A CN 202111305070 A CN202111305070 A CN 202111305070A CN 114015843 A CN114015843 A CN 114015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ld liquid
way
pla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5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5843B (zh
Inventor
郭永存
王爽
严建文
胡坤
程刚
王鹏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050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5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5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5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5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5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73Quenching devices for die quen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2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by rapid cooling or quenching; cooling agents used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液压缸,所述四个第一液压缸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定位板,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单向装置。通过在对高温板材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模压淬火时,利用原本注入模具内冷却液将高温板材上的热量吸收储存起来,用来将下一阶段的高温板材和模具解除前将模具提前预热,减少模具和高温板材之间的温差,既实现了模压淬火的功能,又将浪费的热能进行利用,防止模具和板材之间温差过大,提高了模压淬火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成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间接热成型工艺过程一般依次为开卷、冷成型、奥氏体化、模压淬火,最后是表面处理,间接热成型工艺常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用来降低车身总质量和减少零件数量,通常使用的材料为铝合金。冲压式淬火零件的影响因素众多,毛坯形状、加热温度、炉内保温时间、钢板开始冲压的温度、冲压速度、保压时间、冷却速度等因素都会对零件冲压式淬火的成形性和成形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市面上的较大的一体化汽车零件在用间接热成型工艺进行模压淬火时,由于上模具位于下模具正上方,不易将较重的高温板材移动到两个模具之间,同时在对高温板材模压淬火后,模具和板材零件的温度会变低,导致下一个高温板材与低温模具接触时,温差较大,相对于温差较小而言,质量会降低,同时淬火时的高温冷却液得不到利用,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减少高温板材和低温模具温差,淬火时的高温冷却液可以得到利用,以及便于移动放置板材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液压缸,所述四个第一液压缸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定位板,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单向装置,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单向装置,所述第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箱,所述第一热液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箱,所述第一热液箱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一端与第一冷液单向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泄压阀,所述与第一泄压阀同一侧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热液管,所述第一冷液箱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冷液管,所述第一冷液箱外壁一侧设有第一冷液泵,所述第一冷液泵输入端和第一冷液箱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液泵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冷液单向装置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热液箱外壁同一侧设有第一热液泵,所述第一热液泵输入端和第一热液箱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液泵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液压缸,所述四个第二液压缸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部开有第一通水槽,所述下模具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与第一通水槽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下模具的两端均开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进液槽;
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和第一热液单向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包括与第二三通管滑动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壁远离第二三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镂空板,所述镂空板靠近第二三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部滑动连接有实心柱,所述实心柱远离镂空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塞,所述壳体内部开有与球塞直径相同的圆形凹槽,所述球塞和镂空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所述顶杆贯穿下模具并与下模具滑动连接,所述顶杆顶端的形状和下模具内腔的形状共同组成待冲压零件的底部形状,所述顶杆位于第一通水槽的通道之间。
具体的说,所述第一板外壁一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框架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定位板,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单向装置,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单向装置。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箱,所述第二冷液箱外壁靠近第一进冷液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冷液管,所述第二冷液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箱,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热液管。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冷液箱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三通管,所述第三三通管一端与第二冷液单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泄压阀。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热液箱外壁远离第三三通管一侧设有第二热液泵,所述第二热液泵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热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液泵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热液单向装置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冷液箱外壁一侧远离第三三通管一侧设有第二冷液泵,所述第二冷液泵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冷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液泵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冷液单向装置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
具体的说,所述上模具内部开有第二通水槽,所述上模具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三通管,所述第四三通管与第一通水槽连通,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第二冷液单向装置和第一冷液单向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和第二冷液单向装置内的壳体与第四三通管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结构相同。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和第一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所述自锁轮底部滚动连接有直线导轨,所述框架外壁靠近第一板一侧设有两个橡胶条,所述两个橡胶条的高度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厚度相等。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板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内部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通过在对高温板材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模压淬火时,利用原本注入模具内冷却液将高温板材上的热量吸收储存起来,用来将下一阶段的高温板材和模具解除前将模具提前预热,减少模具和高温板材之间的温差,既实现了模压淬火的功能,又将浪费的热能进行利用,防止模具和板材之间温差过大,提高了模压淬火质量。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通过模压淬火结束后,顶杆会将板材顶起,然后框架会带动上模具从下模具上方移走,方便移动小型吊床将模压淬火后的板材吊起,使得较重不易搬动的板材容易搬运,同时给予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利用高温冷却液加热的时间,提高模具的温度。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通过第二三通管和第四三通管,以及第一冷液单向装置、第二冷液单向装置、第一热液单向装置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之间的结构相同,实现模块化,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模具结构第一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模具结构第二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模具结构第一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模具结构第二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模具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模具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第一板,2、第一液压缸,3、第二板,4、第一U形定位板,5、第一冷液单向装置,6、第一热液单向装置,7、第一热液箱,8、第一冷液箱,9、第一三通管,10、第一泄压阀,11、第一排热液管,12、第一进冷液管,13、第一冷液泵,14、第一连接管,15、第一热液泵,16、第二连接管,17、第二液压缸,18、下模具,19、第一通水槽,20、第二三通管,21、进液槽,22、壳体,23、镂空板,24、空心柱,25、实心柱,26、球塞,27、圆形凹槽,28、弹簧,29、顶杆,30、框架,31、第三液压缸,32、上模具,33、第二U形定位板,34、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5、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6、第二冷液箱,37、第二进冷液管,38、第二热液箱,39、第二排热液管,40、第三三通管,41、第二泄压阀,42、第二热液泵,43、第三连接管,44、第二冷液泵,45、第四连接管,46、第二通水槽,47、第四三通管,48、自锁轮,49、直线导轨,50、橡胶条,51、第一杆,52、第二杆,53、定位孔,54、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包括第一板1,所述第一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液压缸2,所述四个第一液压缸2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3,所述第二板3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定位板4,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箱7,所述第一热液箱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箱8,所述第一热液箱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9,所述第一三通管9一端与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泄压阀10,所述与第一泄压阀10同一侧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热液管11,所述第一冷液箱8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冷液管12,所述第一冷液箱8外壁一侧设有第一冷液泵13,所述第一冷液泵13输入端和第一冷液箱8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液泵13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4,所述第一热液箱7外壁同一侧设有第一热液泵15,所述第一热液泵15输入端和第一热液箱7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液泵15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液压缸17,所述四个第二液压缸17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8,所述下模具18内部开有第一通水槽19,所述下模具18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20,所述第二三通管20与第一通水槽19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20远离下模具18的两端均开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进液槽21,通过第一液压缸2带动第二板3进行上下大幅移动,通过第二液压缸17带动下模具18进行上下小幅移动,当高温的板材放入下模具18内部时,第二液压缸17带动发热的下模具18上升,下模具18带动第二三通管20上升,第二三通管20将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内的壳体22内的球塞26向上顶,然后第一冷液泵13将第一冷液箱8内的冷却液泵入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冷却液进入第二三通管20内,然后进入第一通水槽19内,冷却液通过热传递吸收下模具18内的温度,下模具18将高温板材的热量吸收,实现模压淬火的功能,升温后的冷却液从另一个第二三通管20内排出,经过另一个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进入第一三通管9内,然后进入第一热液箱7内,随着第一热液箱7内高温的冷却液逐渐充满,下模具18的温度慢慢降低,当第一热液箱7内冷却液充满后,只吸收少量热量的冷却液经过第一泄压阀10排出第一三通管9,进入冷却液收集装置内,当模压淬火结束后,第一液压缸2和第二液压缸17输出轴缩短,下模具18下降后将淬火好的零件取出,下模具18带动第二三通管20下降,将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内的球塞26向下顶,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内的球塞26在弹簧28的弹力下复位,将圆形凹槽27堵住,然后第一热液泵15将第一热液箱7内的高温冷却液泵入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内,然后高温的冷却液经过第二三通管20进入第一通水槽19内,低温的下模具18吸收经过的高温冷却液内的温度来升温,使得下模具18接下来与高温板材接触时,缩小温差,然后被吸收热量的冷却液从另一个第二三通管20内进入另一个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然后从第一排热液管11进入收集装置内,利用高温板材模压淬火时,将高温板材内的热量收集起来,然后在下一次模压淬火之前将此热量对下模具18进行加热,使得下模具18和高温板材的温差变小,防止温差过大,影响模压淬火效果,既实现了模压淬火的功能,又对模压淬火时的高温冷却液进行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和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包括与第二三通管20滑动连接的壳体22,所述壳体22内壁远离第二三通管20一侧固定连接有镂空板23,所述镂空板23靠近第二三通管20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柱24,所述空心柱24内部滑动连接有实心柱25,所述实心柱25远离镂空板23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塞26,所述壳体22内部开有与球塞26直径相同的圆形凹槽27,所述球塞26和镂空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8,通过球塞26被第二三通管20带动时,球塞26带动实心柱25向空心柱24内滑动,此时弹簧28压缩,然后冷却液可以在壳体22内流动。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29,所述顶杆29贯穿下模具18并与下模具18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9顶端的形状和下模具18内腔的形状共同组成待冲压零件的底部形状,所述顶杆29位于第一通水槽19的通道之间,通过顶杆29顶端的形状和下模具18内腔的形状共同组成待冲压零件的底部形状,使得下模具18下降时,顶杆29顶盖会将淬火完毕的零件顶起,方便将零件取出。
具体的说,所述第一板1外壁一侧设有框架30,所述框架3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31,所述第三液压缸31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32,所述框架30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定位板33,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3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3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通过第二U形定位板33对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第三液压缸31带动上模具32上升或者下降,当上模具32下降时配合上模具32上升,共同将高温板材进行模压淬火,上模具32内通入低温冷却液进行降温,当上模具32上升时,吸收高温板材热量的高温冷却液再将上模具32进行加热。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3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箱36,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靠近第一进冷液管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冷液管37,所述第二冷液箱3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箱38,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热液管39,通过上模具32下降时,第二冷液泵44将第二冷液箱36内的低温冷却液泵入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内,然后进入第四三通管47内,之后进入上模具32内的第二通水槽46内,然后经过另一个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进入第三三通管40内,最后进入第二热液箱38内进行热量储存,通过第二进冷液管37可以不断向第二冷液箱36内注入。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三通管40,所述第三三通管40一端与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泄压阀41,通过第二泄压阀41使得第二热液箱38内储存的高温冷却液满了之后,剩下的中低温冷却液经过第二泄压阀41排出。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热液箱38外壁远离第三三通管40一侧设有第二热液泵42,所述第二热液泵42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热液箱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液泵42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3,通过第二热液泵42将第二热液箱38内储存的高温冷却液泵入第三连接管43内,然后进入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内。
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一侧远离第三三通管40一侧设有第二冷液泵44,所述第二冷液泵44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冷液箱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液泵44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45,通过第二冷液泵44将第二冷液箱36内的低温冷却液泵入上模具32内,从而对与上模具32接触的高温板材进行模压淬火。
具体的说,所述上模具32内部开有第二通水槽46,所述上模具32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三通管47,所述第四三通管47与第一通水槽19连通,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和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和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内的壳体22与第四三通管47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三通管47和第二三通管20结构相同,通过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和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结构相同,使得第二三通管20和第四三通管47之间可以互换,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和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之间的零件可以互换,实现零件的模块化,便于维修更换。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30和第一板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48,所述自锁轮48底部滚动连接有直线导轨49,所述框架30外壁靠近第一板1一侧设有两个橡胶条50,所述两个橡胶条50的高度分别与第一板1和第二板3的厚度相等,通过框架30和第一板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48,自锁轮48底部滚动连接有直线导轨49,使得模压淬火完毕后,框架30可以带动上模具32从下模具18上方平移走,方便较重的零件,可以移动小型吊床到下模芯正上方,用吊机将零件吊起来后移动走,方便取出零件。
具体的说,所述框架30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51,所述第一板1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52,所述第一杆51和第二杆52内部贯穿有定位孔53,所述定位孔53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54,通过零件取出后,在用小型吊床将高温板材吊入下模具18内,然后框架30复位后,用定位杆54插入第一杆51和第二杆52的定位孔53内,可以将上模具32和下模具18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稳定性。
工作原理为:板材放入阶段:首先使用小型吊床将高温板材吊到下模具18内,然后将小型吊床移走,之后将框架30在直线导轨49上移动,使上模具32位于下模具18正下方,然后将定位杆54插入第一杆51和第二杆52内的定位孔53内,完成框架30的复位;
模压淬火阶段:第一液压缸2、第二液压缸17和第三液压缸31输出轴伸长,使得上模具32和下模具18将高温板材进行夹紧,此时第二三通管20在第一冷液单向阀内向上移动,第四三通管47在第二冷液单向阀内向下移动,然后启动第一冷液泵13和第二冷液泵44,分别将第一冷液箱8和第二冷液箱36内的低温冷却液泵入下模具18和上模具32内,利用热传递将高温板材上的热量带走,分别带入第一热液箱7和第二热液箱38内,当高温板材上的温度变的不太高时,第一热液箱7和第二热液箱38内的高温冷却液充满,此时剩下继续带走温度的冷却液分别从第一排热液管11和第二拍热液管内排出至收集装置内;
结束取出阶段:第一液压缸2、第二液压缸17和第三液压缸31输出轴缩短,顶杆29将模压淬火后的板材顶起,此时第二三通管20在第一热液单向阀内向下移动,第四三通管47在第二热液单向阀内向上移动,启动第一热液泵15和第二热液泵42,将第一热液箱7和第二热液箱38内的高温冷却液泵入下模具18和上模具32内,使得上模具32和下模具18升温,缩短和高温板材之间的温差,然后框架30带动上模具32从下模具18上方移开,再移动小型吊床将模压淬火后的零件移走,再将下一个高温板材吊到下模具18内;
通过在对高温板材利用上模具32和下模具18进行模压淬火时,利用原本注入模具内冷却液将高温板材上的热量吸收储存起来,用来将下一阶段的高温板材和模具解除前将模具提前预热,减少模具和高温板材之间的温差,既实现了模压淬火的功能,又将浪费的热能进行利用,防止模具和板材之间温差过大,提高了模压淬火质量;
通过模压淬火结束后,顶杆29会将板材顶起,然后框架30会带动上模具32从下模具18上方移走,方便移动小型吊床将模压淬火后的板材吊起,使得较重不易搬动的板材容易搬运,同时给予将上模具32和下模具18利用高温冷却液加热的时间,提高模具的温度;
通过第二三通管20和第四三通管47,以及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之间的结构相同,实现模块化,便于维修更换,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较大的一体化汽车零件在用间接热成型工艺进行模压淬火时,由于上模具32位于下模具18正上方,不易将较重的高温板材移动到两个模具之间,同时在对高温板材模压淬火后,模具和板材零件的温度会变低,导致下一个高温板材与低温模具接触时,温差较大,相对于温差较小而言,质量会降低,同时淬火时的高温冷却液得不到利用,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减少高温板材和低温模具温差,淬火时的高温冷却液可以得到利用,以及便于移动放置板材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包括第一板(1),其特征在于:
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一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液压缸(2),所述四个第一液压缸(2)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3),所述第二板(3)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定位板(4);
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所述第一U形定位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热液箱(7),所述第一热液箱(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液箱(8),所述第一热液箱(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9),所述第一三通管(9)一端与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泄压阀(10),所述与第一泄压阀(10)同一侧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热液管(11);
所述第一冷液箱(8)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冷液管(12),所述第一冷液箱(8)外壁一侧设有第一冷液泵(13),所述第一冷液泵(13)输入端和第一冷液箱(8)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液泵(13)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4),所述第一热液箱(7)外壁同一侧设有第一热液泵(15),所述第一热液泵(15)输入端和第一热液箱(7)之间通过金属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液泵(15)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液压缸(17),所述四个第二液压缸(17)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8),所述下模具(18)内部开有第一通水槽(19),所述下模具(18)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20),所述第二三通管(20)与第一通水槽(19)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20)远离下模具(18)的两端均开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进液槽(21);
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和第一热液单向装置(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和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包括与第二三通管(20)滑动连接的壳体(22),所述壳体(22)内壁远离第二三通管(20)一侧固定连接有镂空板(23),所述镂空板(23)靠近第二三通管(20)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柱(24),所述空心柱(24)内部滑动连接有实心柱(25),所述实心柱(25)远离镂空板(23)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塞(26),所述壳体(22)内部开有与球塞(26)直径相同的圆形凹槽(27),所述球塞(26)和镂空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29),所述顶杆(29)贯穿下模具(18)并与下模具(18)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9)顶端的形状和下模具(18)内腔的形状共同组成待冲压零件的底部形状,所述顶杆(29)位于第一通水槽(19)的通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外壁一侧设有框架(30),所述框架(3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31),所述第三液压缸(31)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32),所述框架(30)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定位板(33),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3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所述第二U形定位板(3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液箱(36),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靠近第一进冷液管(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冷液管(37),所述第二冷液箱(3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热液箱(38),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热液管(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三通管(40),所述第三三通管(40)一端与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泄压阀(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液箱(38)外壁远离第三三通管(40)一侧设有第二热液泵(42),所述第二热液泵(42)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热液箱(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液泵(42)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液箱(36)外壁一侧远离第三三通管(40)一侧设有第二冷液泵(44),所述第二冷液泵(44)输入端通过金属管道与第二冷液箱(3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液泵(44)的输出端和相邻的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4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2)内部开有第二通水槽(46),所述上模具(32)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三通管(47),所述第四三通管(47)与第一通水槽(19)连通,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和第一冷液单向装置(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热液单向装置(35)和第二冷液单向装置(34)内的壳体(22)与第四三通管(47)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三通管(47)和第二三通管(20)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0)和第一板(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自锁轮(48),所述自锁轮(48)底部滚动连接有直线导轨(49),所述框架(30)外壁靠近第一板(1)一侧设有两个橡胶条(50),所述两个橡胶条(50)的高度分别与第一板(1)和第二板(3)的厚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0)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51),所述第一板(1)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杆(52),所述第一杆(51)和第二杆(52)内部贯穿有定位孔(53),所述定位孔(53)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54)。
CN202111305070.4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Active CN114015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5070.4A CN11401584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5070.4A CN11401584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5843A true CN114015843A (zh) 2022-02-08
CN114015843B CN114015843B (zh) 2023-03-24

Family

ID=8006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5070.4A Active CN114015843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584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2109A (en) * 1972-12-28 1976-01-21 Erlenbach H Production of moulded foamed articles
JP2004136306A (ja) * 2002-10-16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部品の温間プレス成形方法とその成形装置
US6936206B1 (en) * 1999-05-06 2005-08-30 Mitsui Chemicals, Inc. Synthetic resin molding mol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temperature of the mold
US20070089473A1 (en) * 2005-10-24 2007-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ter cartridge and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68519A1 (en) * 2008-07-25 2011-03-24 Hyundai Steel Company Press hardening die cooling device
CN211218201U (zh) * 2019-10-11 2020-08-11 泰州市昌盛波纹管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压合成型装置
CN112872145A (zh) * 2020-12-29 2021-06-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板材冲压装置
CN214108546U (zh) * 2020-11-17 2021-09-03 浙江派沃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用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2109A (en) * 1972-12-28 1976-01-21 Erlenbach H Production of moulded foamed articles
US6936206B1 (en) * 1999-05-06 2005-08-30 Mitsui Chemicals, Inc. Synthetic resin molding mol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temperature of the mold
JP2004136306A (ja) * 2002-10-16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部品の温間プレス成形方法とその成形装置
US20070089473A1 (en) * 2005-10-24 2007-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ter cartridge and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68519A1 (en) * 2008-07-25 2011-03-24 Hyundai Steel Company Press hardening die cooling device
CN211218201U (zh) * 2019-10-11 2020-08-11 泰州市昌盛波纹管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压合成型装置
CN214108546U (zh) * 2020-11-17 2021-09-03 浙江派沃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用冷却装置
CN112872145A (zh) * 2020-12-29 2021-06-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板材冲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584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7407B (zh) 铝合金板材模压淬火复合成型方法及其一体化装置
CN100436607C (zh) 铁路轴承内外套圈淬火设备
CN107433300B (zh) 一种开放型腔挤压成形模具
CN107364059B (zh) 一种全自动中底二次发泡成型机
JP5730308B2 (ja) ホットプレスによる鋼板の成形方法
KR20050087027A (ko) 온간 액압 성형 장치
MX2013013240A (es) Metodo de moldeo por estampacion en caliente y matriz de modeo por estampacion en caliente.
CN104399818B (zh) 一种冲头可分离的内花键冲压模具
CN114015843B (zh)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CN103706744A (zh) 石油钻杆接头水平模锻工艺与模锻装置
CN115673081A (zh) 一种硬质合金板材加工用的模压装置及模压方法
CN101745591B (zh) 一种金属锻压成型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5237098U (zh) 一种冲压用自动下料装置
CN215544675U (zh) 一种锻压机械的冷却装置
CN205767120U (zh) 一种气动出料的离合器面片热压装置
CN109158519B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锻设备
CN205660975U (zh) 一种横移脱模的离合器面片压制机
CN205615047U (zh) 一种离合器面片批量加工的压制成型装置
CN216757924U (zh) 一种热冲压成型的传输系统
KR0171973B1 (ko) 베벨기어 성형장치 및 그 성형방법
CN110695280A (zh) 一种金属冲压成型锻造方法
CN109773100A (zh) 一种用于半轴聚料成型的液压机
CN215237067U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金属制品成型装置
CN220406965U (zh) 一种汽车轮毅轴承法兰盘外圈的终锻模具
CN220942657U (zh) 一种水冷矫正铁芯内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