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8126A -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8126A
CN113968126A CN202111422581.4A CN202111422581A CN113968126A CN 113968126 A CN113968126 A CN 113968126A CN 202111422581 A CN202111422581 A CN 202111422581A CN 113968126 A CN113968126 A CN 113968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se
shielding
windshield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25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8126B (zh
Inventor
李光毅
黎庆彬
胡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25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8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8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8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8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8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78Sun visors structure of th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其中,汽车内饰板包括板本体,板本体与汽车的挡风玻璃连接,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基座、插接部、伸缩部和遮挡部,基座与板本体可拆卸连接,且邻近于挡风玻璃,基座上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插接槽,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插接部的一端与伸缩部的上端通过第一阻尼轴铰接,伸缩部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伸缩部的下端连接遮挡部,遮挡部包括透明的遮板,遮板能遮挡驾驶员整个面部,遮板靠近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遮板远离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雾层。本发明的汽车内饰板遮阳效果好,适用人群广,且完全不影响驾驶员的开车视野。

Description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已经广泛的被应用,目前,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汽车的性能多且舒适性高。现有的汽车一般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内饰板上设置转动的遮阳板,为了不影响开车人的视野,遮挡板的尺寸和高度都是按照一定标准设定的,因此,其遮挡的范围仅有额头位置,在阳光大的时候或者驾驶员身高比较矮的时候,阳光还是会直射眼睛,影响驾驶员的开车视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及汽车,其遮阳效果好,适用人群广,且完全不影响驾驶员的开车视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与汽车的挡风玻璃连接,所述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括基座、插接部、伸缩部和遮挡部,所述基座与所述板本体可拆卸连接,且邻近于所述挡风玻璃,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插接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插接,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伸缩部的上端通过第一阻尼轴铰接,所述伸缩部可沿竖直方向伸缩,所述伸缩部的下端连接所述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包括透明的遮板,所述遮板能遮挡驾驶员整个面部,所述遮板靠近所述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遮板远离所述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雾层。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部上开设容纳槽,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伸缩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伸缩部分离后能够卡紧在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板本体的一侧设置卡座,所述卡座上凹设有卡槽,所述伸缩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所述上壳与所述板本体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均凹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滑槽邻近于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处均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插接的滑动轴,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滑动轴脱离所述滑槽,所述插接部可以沿第一方向在所述插接槽内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基座外;
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下壳的一侧面凹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设置有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所述锁销朝向所述锁定槽外移动,所述下壳上开设解锁孔,当所述插接部完全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时,所述解锁孔的位置与所述锁销位置正对,所述锁销卡入至所述解锁孔内。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通过卡扣机构与所述下壳连接;或,
所述上壳通过螺钉与所述下壳连接。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部与所述遮挡部通过第二阻尼轴连接。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本体上开设有空调风入口,所述空调风入口通过管道连通汽车内的空调风出口,所述基座上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空调风入口和所述插接槽连通,所述插接部和所述伸缩部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通风通道,所述伸缩部面对驾驶员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作为汽车内饰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倾斜向下开设。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挡风玻璃和汽车内饰板,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内饰板连接,所述汽车内饰板的遮阳组件正对驾驶位的座椅。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内饰板的板本体上设置遮阳组件,遮阳组件的透明的遮挡部可以遮挡驾驶员的整个面部,且由于防紫外线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阳光直射驾驶员眼睛,透明且防紫外线的遮挡部能够在降低阳光对驾驶员干涉的同时不影响驾驶员的开车视野,提升了安全性,而遮挡部内侧的防雾层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口鼻呼出的气体在遮挡部上起雾;通过设置伸缩部,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高调整遮挡部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需求;通过设置插接槽,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可以降低整个遮阳组件的装配难度,而且插接槽是倾斜向上设置的,槽口的位置高于槽底的位置,插接部不容易与插接槽脱离,另外插接部与伸缩部是通过阻尼轴连接的,在保证遮挡部角度可以调节的同时有效防止遮挡部在开车途中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内饰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内饰板的剖视示意图(遮挡部和伸缩部均处于收纳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板本体;11、空调风入口;2、基座;20、插接槽;21、上壳;22、下壳;23、滑槽;24、解锁孔;25、进风口;3、插接部;31、容纳槽;32、锁定槽;33、锁销;34、弹簧;4、伸缩部;41、第二通风通道;42、出风口;5、遮挡部;51、遮板;52、防紫外线层;53、防雾层;6、第一阻尼轴;7、卡座;71、卡槽;8、滑动轴;9、第二阻尼轴;
100、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内饰板主要是在汽车的顶部前方的位置,其包括板本体1,板本体1与汽车的挡风玻璃100连接,板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基座2、插接部3、伸缩部4和遮挡部5,基座2与板本体1可拆卸连接,且邻近于挡风玻璃100,基座2上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插接槽20,插接部3与插接槽20插接,插接部3的一端与伸缩部4的上端通过第一阻尼轴6铰接,伸缩部4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伸缩部4的下端连接遮挡部5,遮挡部5包括透明的遮板51,遮板51能遮挡驾驶员整个面部,遮板51靠近挡风玻璃100的一侧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52,遮板51远离挡风玻璃100的一侧面设置有防雾层53。通过在内饰板的板本体1上设置遮阳组件,遮阳组件的透明的遮挡部5可以遮挡驾驶员的整个面部,且由于防紫外线层52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阳光直射驾驶员眼睛,透明且防紫外线的遮挡部5能够在降低阳光对驾驶员干涉的同时不影响驾驶员的开车视野,提升了安全性,而遮挡部5内侧的防雾层53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口鼻呼出的气体在遮挡部5上起雾;通过设置伸缩部4,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高调整遮挡部5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需求;通过设置插接槽20,插接部3与插接槽20插接,可以降低整个遮阳组件的装配难度,而且插接槽20是倾斜向上设置的,槽口的位置高于槽底的位置,插接部3不容易与插接槽20脱离,另外插接部3与伸缩部4是通过阻尼轴连接的,在保证遮挡部5角度可以调节的同时有效防止遮挡部5在开车途中晃动。
基座2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如图1所示,并参照附图4和图5,基座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21和下壳22,上壳21与下壳22之间形成插接槽20,上壳21与板本体1通过螺钉连接。可拆卸设置的上壳21和下壳22,便于整个基座2与板本体1连接,还能将固定基座2的螺钉隐藏于基座2的内部,避免螺钉外露,使整个遮阳组件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21可以通过螺钉与下壳22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机构将上壳21和下壳22可拆卸连接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3是可以相对于基座2滑动的,为了防止插接部3完全脱离基座2,还可以设置滑动限定的结构,比如,如图4和图5所示,插接槽20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均凹设有滑槽23,两个滑槽23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滑槽23邻近于插接槽20的槽口处均设置有限位部,插接部3远离伸缩部4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23插接的滑动轴8,限位部用于限制滑动轴8脱离滑槽23,插接部3可以沿第一方向在插接槽20内滑动,以使插接部3至少部分外露于基座2外。具体地,第一方向为插接部3的滑动方向,此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第一方向可以是基座2的长度方向,插接部3可以设置为矩形板状结构,插接部3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宽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插接部3的宽度方向一致。
插接部3靠近下壳22的一侧面凹设有锁定槽32,锁定槽32内设置有锁销33,锁销33与锁定槽32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驱动锁销33朝向锁定槽32外移动,下壳22上开设解锁孔24,解锁孔24的位置与锁销33位置正对,锁销33卡入至解锁孔24内。弹簧34、锁销33和解锁孔24的设置可以使插接部3相对于基座2固定,防止移动式的插接部3在使用的时候发生晃动,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弹簧34、锁销33和解锁孔24的结构,直接将插接部3外包裹弹性材料,然后使插接部3紧配插接于插接槽20内,也能保证插接部3既能移动,又能在移动到位后位置固定不晃动。
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插接部3上开设容纳槽31,遮挡部5与伸缩部4可拆卸连接,遮挡部5与伸缩部4分离后能够卡紧在容纳槽31内。通过设置容纳槽31,可以对遮挡部5进行收纳,在不需要遮阳的时候隐藏于容纳槽31内,防止遮挡部5损坏。
另外,插接部3相对于基座2滑动,可以便于容纳槽31外露于基座2,无需拆开基座2的下壳22也能将遮挡部5装在插接部3的容纳槽31内。
优选地,可以在容纳槽31内设置卡紧遮挡部5的结构,比如固定在容纳槽31的槽壁的泡棉,泡棉上形成有与遮挡部5形状匹配的凹槽,以将遮挡部5固定在泡棉内,泡棉对遮挡部5固定的同时还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地,基座2远离板本体1的一侧设置卡座7,卡座7上凹设有卡槽71,伸缩部4卡接于卡槽71内,以固定在基座2上。卡座7上的卡槽71可以对转动设置的伸缩部4进行收纳,尽量减少伸缩部4在不使用时外凸于板本体1的尺寸。
一实施例中,伸缩部4与遮挡部5通过第二阻尼轴9连接。通过在伸缩部4与遮挡部5之间设置第二阻尼轴9,使得遮挡部5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摆动指定的角度。
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板本体1上开设有空调风入口11,空调风入口11通过管道连通汽车内的空调风出口,基座2上开设进风口25,进风口25分别与空调风入口11和插接槽20连通,插接部3和伸缩部4内均设置有与进风口25连通的通风通道,伸缩部4面对驾驶员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42。此设计可以将汽车空调产生的冷气部分引入到遮挡部5处,直接吹向驾驶员的面部,一般情况下,遮挡部5虽然能遮挡紫外线,防止人眼被阳光直射,但是阳光的温度还是会作用在人面部,驾驶位的空调风如果直接吹向人面部进行降温,由于风力太大,会让驾驶员感觉很不舒服,开车时,大部分驾驶员都是将驾驶前侧的空调风出口的挡板向下扳动,让冷风吹向腿部,这样又会出现腿冷头热的情况,舒适感较差,而本方案的设计,出风口42开设的风从人头部向下吹面部,且风力比较小,既能让人面部温度降低,又能增加舒适性,不至于骤冷骤热。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3内的容纳槽31可以直接作为第一通风通道,而伸缩部4内的通风通道为第二通风通道41,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41可以通过软管连接,因为插接部3和伸缩部4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轴6,因此无法直接连通,软管连通的方式还能避免插接部3和伸缩部4之间的转动不受影响。
优选地,出风口42倾斜向下开设。倾斜向下开设的出风口42更能将风输送至面部,对面部进行降温。
伸缩部4可以是伸缩管的结构,伸缩部4的具体结构比较现有,类似与自拍杆的伸缩杆等,因此,对于伸缩部4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遮挡部5的遮板51可以采用玻璃、透明塑料等材料制成,而防雾层53为防雾PET薄膜,其一侧面带自粘结构,贴附于遮板51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汽车,包括挡风玻璃100和汽车内饰板,挡风玻璃100与汽车内饰板连接,其中,汽车内饰板为如上任意实施例的汽车内饰板,汽车内饰板的遮阳组件正对驾驶位的座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与汽车的挡风玻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括基座、插接部、伸缩部和遮挡部,所述基座与所述板本体可拆卸连接,且邻近于所述挡风玻璃,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插接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插接,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伸缩部的上端通过第一阻尼轴铰接,所述伸缩部可沿竖直方向伸缩,所述伸缩部的下端连接所述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包括透明的遮板,所述遮板能遮挡驾驶员整个面部,所述遮板靠近所述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遮板远离所述挡风玻璃的一侧面设置有防雾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上开设容纳槽,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伸缩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伸缩部分离后能够卡紧在所述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板本体的一侧设置卡座,所述卡座上凹设有卡槽,所述伸缩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所述上壳与所述板本体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均凹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滑槽邻近于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处均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插接的滑动轴,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滑动轴脱离所述滑槽,所述插接部可以沿第一方向在所述插接槽内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基座外;
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下壳的一侧面凹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设置有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定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所述锁销朝向所述锁定槽外移动,所述下壳上开设解锁孔,当所述插接部完全插入到所述插接槽内时,所述解锁孔的位置与所述锁销位置正对,所述锁销卡入至所述解锁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通过卡扣机构与所述下壳连接;或,
所述上壳通过螺钉与所述下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与所述遮挡部通过第二阻尼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上开设有空调风入口,所述空调风入口通过管道连通汽车内的空调风出口,所述基座上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空调风入口和所述插接槽连通,所述插接部和所述伸缩部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通风通道,所述伸缩部面对驾驶员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倾斜向下开设。
10.一种汽车,包括挡风玻璃和汽车内饰板,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汽车内饰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饰板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板,所述汽车内饰板的遮阳组件正对驾驶位的座椅。
CN202111422581.4A 2021-11-26 2021-11-26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Active CN113968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581.4A CN113968126B (zh) 2021-11-26 2021-11-26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581.4A CN113968126B (zh) 2021-11-26 2021-11-26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8126A true CN113968126A (zh) 2022-01-25
CN113968126B CN113968126B (zh) 2024-01-09

Family

ID=7959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2581.4A Active CN113968126B (zh) 2021-11-26 2021-11-26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812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5180A (en) * 1987-11-10 1988-10-04 Phillips Arthur J Automatic retractable shade
KR19980054264A (ko) * 1996-12-27 1998-09-25 김영귀 자동차용 썬바이저
KR20040024180A (ko) * 2002-09-13 2004-03-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확장형 선바이저
CN2677213Y (zh) * 2003-11-03 2005-02-09 李志宏 一种防强光防眩目防紫外线汽车遮光板装置
CN103273825A (zh) * 2013-06-18 2013-09-04 上海子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挡光面积可调的汽车遮阳板
CN206510730U (zh) * 2017-03-02 2017-09-22 丁军浩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N107554250A (zh) * 2017-09-30 2018-01-09 佛山佳牧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汽车遮光装置
CN206953955U (zh) * 2017-06-23 2018-02-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板的卡接装置
CN207088936U (zh) * 2017-07-28 2018-03-13 太原学院 一种遮阳板支撑座与遮阳板的装配结构
CN110154699A (zh) * 2019-06-24 2019-08-23 程书全 一种汽车用的遮太阳光的遮光板或遮光厚膜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5180A (en) * 1987-11-10 1988-10-04 Phillips Arthur J Automatic retractable shade
KR19980054264A (ko) * 1996-12-27 1998-09-25 김영귀 자동차용 썬바이저
KR20040024180A (ko) * 2002-09-13 2004-03-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확장형 선바이저
CN2677213Y (zh) * 2003-11-03 2005-02-09 李志宏 一种防强光防眩目防紫外线汽车遮光板装置
CN103273825A (zh) * 2013-06-18 2013-09-04 上海子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挡光面积可调的汽车遮阳板
CN206510730U (zh) * 2017-03-02 2017-09-22 丁军浩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N206953955U (zh) * 2017-06-23 2018-02-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板的卡接装置
CN207088936U (zh) * 2017-07-28 2018-03-13 太原学院 一种遮阳板支撑座与遮阳板的装配结构
CN107554250A (zh) * 2017-09-30 2018-01-09 佛山佳牧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汽车遮光装置
CN110154699A (zh) * 2019-06-24 2019-08-23 程书全 一种汽车用的遮太阳光的遮光板或遮光厚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8126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3754A (en) Instrument panel device for cars
KR100425407B1 (ko) 컨버터블차량용방풍장치
EP0638252B1 (en) Air intake device in helmet
JP2001150928A (ja) 車両のエアダクト及び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JPH11254948A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CN100450804C (zh) 汽车空调装置
CN109203920A (zh) 一种具有完整调节风向功能的汽车内饰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N113968126A (zh) 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US20220410842A1 (en) Side defroster air outlet structure
CN208978593U (zh) 一种具有完整调节风向功能的汽车内饰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JP2002052931A (ja) サンシェード/サンスクリーンコンボ
CN209683392U (zh) 车辆空调通风系统及车辆
JP5262989B2 (ja) 車両天井構造
KR100543758B1 (ko) 자동차의 공조장치용 디프로스터 덕트의 구조
JPS6152007B2 (zh)
CN211567672U (zh) 一种微型汽车仪表板
CN218021140U (zh) 一种出风结构、车门及车辆
KR101959830B1 (ko) 차량용 선풍기
JPS59202922A (ja) 車室内の送風案内構造
CN217835297U (zh) 一种汽车门板侧窗除雾风道
IT201800006203A1 (it) Automobile sportiva dotata di un sistema di condizionamento
KR100346440B1 (ko) 자동차용 출몰식 벤틸레이터 그릴
JP4342236B2 (ja) 車両用風向調節装置
KR100543760B1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디프로스터 덕트 구조
JPH0540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