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801B -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4801B
CN113954801B CN202111350206.3A CN202111350206A CN113954801B CN 113954801 B CN113954801 B CN 113954801B CN 202111350206 A CN202111350206 A CN 202111350206A CN 113954801 B CN113954801 B CN 113954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ndant
pressure
piston
distribution devi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02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4801A (zh
Inventor
张�杰
李浩源
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02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4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4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5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 hydraulic system, e.g. a master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本发明的压力分配装置,通过第一冗余部和第二冗余部配合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且均容积可变的冗余压力腔,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时,所有的冗余压力腔实现压力同步变化且互不影响,即使一个冗余压力腔失效,其他冗余压力腔还能继续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应用上述压力分配装置,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件转动,利用转动件与连接单元螺纹配合使连接单元带动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使冗余压力腔进行建压,所有的冗余压力腔互为冗余且互不影响,即使其中一个冗余压力腔失效,其他冗余压力腔还能继续工作,使制动系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制动。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机电液伺服制动系统中的压力控制单元主要由电机配合丝母丝杠结构进行建压。在建压过程中,丝母丝杠结构将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通过丝母丝杠结构推动活塞在压力分配装置中移动以进行建压。
现有电动助力制动系统为了防止建压失效,通常采用主副缸结构,实现冗余控制,但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在具有冗余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实现压力控制单元建压的冗余控制的同时,简化压力控制单元的结构,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压力分配装置还包括冗余结构,所述冗余结构包括:
第一冗余部,所述第一冗余部设于所述缸体;
第二冗余部,所述第二冗余部设于所述活塞,所述第一冗余部和所述第二冗余部配合,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且均容积可变的冗余压力腔。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具有工作腔,所述第一冗余部为凸设于所述工作腔内壁的冗余凸部,所述第一冗余部将所述工作腔分为至少两个互不连通的冗余压力腔;
所述第二冗余部为设于所述活塞上的冗余槽,所述冗余槽使所述活塞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冗余压力腔一一对应的子活塞,所述子活塞滑动设于对应的所述冗余压力腔内。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腔包括两个所述冗余压力腔,两个所述冗余压力腔沿所述缸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所述子活塞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子活塞分别沿所述活塞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冗余压力腔配设有扩容腔,所述扩容腔与其所在所述子活塞对应的所述冗余压力腔连通。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容腔与所述冗余压力腔一一对应且连通。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容腔为挖设于所述子活塞轴向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冗余压力腔的开口设置。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和所述缸体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密封件。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冗余压力腔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与转动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为丝母,另一个为丝杠。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活塞一体成型、或过盈配合、或焊接。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为丝母,所述转动件为丝杠;
所述活塞上设有与所述丝母上的内螺纹孔连通的避让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丝杠。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分配装置还包括防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转动件转动。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转结构包括:
第一防转部,设于所述缸体上;
第二防转部,设于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一防转部和所述第二防转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缸体转动。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转部为所述第一冗余部,所述第二防转部为所述第二冗余部。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冗余部的横截面为非圆形且为非圆环形。
作为上述压力分配装置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防扭部,用于与相对于所述缸体固定的固定件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实现方式中的压力分配装置。
作为上述压力控制单元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驱动件;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压力分配装置的连接单元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压力控制单元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防扭部,相对于所述缸体固定的固定件上设有第二防扭部;
所述第一防扭部和所述第二防扭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
作为上述压力控制单元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为丝母,所述第一防扭部为设于所述连接单元外周壁的防扭槽,所述第二防扭部为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防扭凸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实现方式中的压力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压力分配装置,在缸体上设置第一冗余部,在活塞上设置第二冗余部,通过第一冗余部和第二冗余部配合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且均容积可变的冗余压力腔,在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时,所有的冗余压力腔可以实现压力同步变化,且互不影响,即使其中一个冗余压力腔失效,其他冗余压力腔还能继续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应用上述压力分配装置,在制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件转动,利用转动件与连接单元螺纹配合,使移动架带动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使冗余压力腔进行建压,所有的冗余压力腔互为冗余且互不影响,即使其中一个冗余压力腔失效,其他冗余压力腔还能继续工作,使制动系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制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制动单元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控制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缸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第一端的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活塞第一端的横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控制单元的爆炸图;
图7是图6所示压力控制单元的活塞第一端的横截面图。
图中:
1、压力分配装置;11、缸体;111、第一冗余部;112、冗余压力腔;113、流体进出孔;114、第二润滑油道;12、活塞;121、第二冗余部;122、扩容腔;123、避让空间;124、子活塞;
21、丝杠;22、丝母;221、第一润滑油道;222、第一防扭部;
3、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其中,制动系统包括上述压力控制单元,在踩压制动踏板时,由压力控制单元进行建压。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压力分配装置1,压力分配装置1包括缸体11和活塞12,缸体11具有一端敞口的工作腔,活塞12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工作腔内。
在进行制动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移动,实现压力分配装置1进行建压。一旦压力分配装置建压失效,将对制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分配装置1,通过增设冗余结构实现压力分配装置1建压时的冗余控制。
该冗余结构包括第一冗余部111和第二冗余部121,第一冗余部111连接于缸体11,第二冗余部121连接于活塞12,第一冗余部111和第二冗余部121配合,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且均容积可变的冗余压力腔112,每个冗余压力腔112均配设有流体进出孔113。可选地,上述流体进出孔113设于缸体11上。
在制动时,驱动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移动,使冗余压力腔112进行建压,所有的冗余压力腔112互为冗余且互不影响,即使其中一个冗余压力腔112失效,其他冗余压力腔112还能继续工作,使制动系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制动。
具体地,缸体11具有一端敞口的工作腔,第一冗余部111为凸设于缸体11内壁的冗余凸部,冗余凸部将工作腔分为至少两个互不连通的冗余压力腔112,第二冗余部121为设于活塞12一端的冗余槽,冗余槽使活塞12的一端形成与冗余压力腔112一一对应的子活塞124,子活塞124滑动设于对应的冗余压力腔112内,通过子活塞124的移动改变冗余压力腔112的容积。
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冗余部111设置为设于工作腔内底壁的冗余槽,将第二冗余部121设置为凸设于活塞12轴向端面的冗余凸部,将冗余凸部穿过工作腔插入对应的冗余槽内,并将冗余凸部的自由端始终限位于冗余槽内,且使冗余凸部与工作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利用冗余凸部将工作腔分为至少两个冗余压力腔112。
采用上述冗余结构,不仅可以使制动时所有的冗余压力腔112互为冗余,还对活塞12和缸体11之间的相对移动具有导向作用,提高了活塞12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冗余凸部为经过缸体11中心轴线的分割板,分隔板将工作腔分为两个冗余压力腔112;子活塞124设有两个,两个子活塞124分别沿活塞1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每个子活塞124与对应的冗余压力腔112滑动配合以改变冗余压力腔112的体积,实现所有的冗余压力腔112容积相等。值得说明的是,分割板并不仅限于图3所示的平板状结构,于其他实施例中,分割板还可以是横截面为沿曲线延伸的曲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冗余压力腔112的个数不仅限于两个,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即缸体11横截面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图3所示的形状,根据冗余压力腔112的个数,冗余凸部可以采用十字形等以一轴线为中心,且具有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分隔板形成的辐射状结构。
活塞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冗余槽设于活塞12第一端的轴向端面,如图4所示,将冗余槽沿活塞12径向贯穿设置,活塞12为柱状结构,冗余槽使活塞12的第一端形成两个子活塞124,每个子活塞124分别滑动地设于对应的冗余压力腔112内。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可以看出上述冗余结构,不仅可以形成两个互不连通的冗余压力腔112,并对活塞12和缸体11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还能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控制单元还包括驱动件3、转动件和连接单元,转动件与驱动件3传动连接,转动件和连接单元螺纹配合,连接单元连接于活塞12远离冗余压力腔112的一端。转动件和连接单元中的一个丝母22,另一个为丝杠21,驱动件3为电机等。
在制动时,驱动件3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连接单元移动,连接单元将会带动活塞12在缸体11内移动,实现压力分配装置1进行建压。
示例性地,转动件为丝杠21,连接单元为丝母22,通过丝杠21转动带动丝母22移动,通过丝母22带动活塞12沿其轴向相对于缸体11移动。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丝母22作为转动件,将丝杠21作为连接单元。
可选地,丝母22和丝杠21之间设有滚珠,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为了提高丝母22和丝杠21相对转动时的顺畅性,在丝母22上设有第一润滑油道221,用于将润滑油通入丝母22和丝杠21的配合面之间。
为了实现丝杠21转动时丝母22能够带动活塞12移动,需为丝母22配设防转结构,现有技术多是为丝母22配设单独的防转结构,但会增大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及压力控制单元的占用空间。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将活塞12以限制其相对于丝母22转动和移动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丝母22,如一体成型、或过盈配合、或焊接等连接方式,再通过防转结构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丝母22相对于丝杠21转动的作用。
示例性地,连接单元为丝母22时,将活塞12的第二端与丝母22一体成型,不仅可以减少占用空间,还可以使压力控制单元的结构更加紧凑;还能减少压力控制单元的装配流程,避免活塞12与丝母22分体设置时二者之间发生冲击碰撞,延长了活塞12和丝杠2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转结构包括第一防转部和第二防转部,其中,第一防转部设于缸体11上,第二防转部设于活塞12上,通过第一防转部和第二防转部配合,以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
为了简化压力分配装置1的结构,第一防转部为第一冗余部111,第二防转部为第二冗余部121,实现利用冗余结构对活塞12进行周向限位,无需再单独配设防转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示例性地,参照图3和图4,将冗余槽沿活塞12径向贯穿设置,利用冗余槽和冗余凸部配合,即可实现利用冗余结构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在冗余槽和冗余凸部沿活塞12移动方向滑动配合时,既能防止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而又由于活塞12和丝母22一体成型,那么丝母22将被限制相对于丝杠2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冗余控制的需求,冗余压力腔112的个数不少于两个,那么冗余凸部不能为圆柱结构,对应的冗余槽不能为圆形沉孔。利用冗余结构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时,可以通过对冗余槽的形状进行限定,使冗余槽在活塞12横截面的投影为非圆环形且非圆形的形状,冗余凸部不仅限于图3所示的平板状结构,还可以限定为前文所限定曲面板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冗余结构,不仅能够使活塞12和缸体11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的冗余压力腔112,实现不同冗余压力腔112之间互为冗余控制;还具有导向功能和防转功能,可以不用为丝母22配设单独的防转结构,减少减压控制单元的零部件数量,减小占用空间,简化压力控制单元装配,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和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子活塞124上设有扩容腔122,扩腔腔122与其所在的子活塞124对应的冗余压力腔112连通。可选地,扩容腔122与冗余压力腔112一一对应且连通。通过设置扩容腔122增大用于建压的空间,满足建压要求。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可以不在任一个子活塞124上设置扩容腔122;还可以仅在部分子活塞124上设置扩容腔122。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扩容腔122为挖设于子活塞124轴向端面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冗余压力腔112的开口设置。为了便于凹槽和冗余槽的加工,在活塞12第一端的轴向端面上设置一个沉孔,并将沿活塞12径向贯穿设置的冗余槽的部分设于沉孔的底壁,冗余凸部的一端始终被限位于沉孔的底壁和冗余槽的底壁之间,使位于冗余凸部两侧的上述沉孔分别形成一个扩容腔122,并使两个扩容腔122互不连通。可选地,沉孔与活塞12同轴设置,沉孔为圆孔,使两个扩容腔122的容积相等。需要说明的是,沉孔的形状不仅限于圆孔,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矩形沉孔、方形沉孔等。
可选地,为了防止丝母22和丝杠21相对移动时活塞12对丝杠21的移动造成干涉,活塞12靠近丝母22的一端设有避让空间123,丝母22上设有内螺纹孔,避让空间123与内螺纹孔同轴设置,避让空间123的最小直径大于丝杠21的外径,避让孔123的轴向长度大于活塞12的最大行程。示例性地,避让空间123为圆孔。
可选地,为了防止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滑动的过程中,冗余压力腔112内的压力油通过活塞12的外周面和缸体11内周面之间的缝隙泄露,在活塞12和缸体11的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件。可选地,在活塞12和缸体11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沿活塞12轴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密封件,提高密封效果。
为了减小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滑动的过程中,活塞12外周壁和缸体11内周壁之间的磨损,两个密封件之间的缸体11上设有与缸体11的内腔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道114,用于将润滑油送入两个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内,保证活塞12相对缸体11滑动时的顺畅性。
可选地,在活塞12为与丝母22一体成型的结构时,该结构的轴向长度较长,虽然冗余结构可以限制活塞12相对于缸体11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丝母22相对于丝杠21转动的作用,但由于丝母22和冗余结构分别位于活塞12的轴向两端,丝杠21转动以使丝母22移动时,丝母22极易在丝杠21的作用下发生扭转。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上述压力控制单元还包括防扭结构,该防扭结构包括第一防扭部222和第二防扭部,其中,第一防扭部222设于丝母22的外周壁,第二防扭部设于相对于缸体11固定的固定件上,第一防扭部222和第二防扭部配合,以限制丝母22相对于固定件转动。
将冗余结构和防扭结构分别设于活塞12的轴向两端,可以有效防止丝杠21转动时,丝母22发生转动或扭转。上述第一防扭部222和第二防扭部配合还具有对丝母22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
可选地,上述第一防扭部222设有多个,第一防扭部222为设于丝母22外周壁的防扭槽,第二防扭部为设于固定件上的到防扭凸起,第一防扭部222与第二防扭部一一对应,多个第一防扭部222沿丝母22外壁周向均匀分布。示例性地,第一防扭部222设有三个。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扭部222为设于固定件上的防扭槽,第二防扭部可以为设于丝母22外周壁的防扭凸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扩容腔122和冗余槽在活塞12横截面上的投影之间有间隔,即扩容腔122与冗余槽不连通。扩容腔122的横截面并不仅限于图7所示的弓形,还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可以加工出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9)

1.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包括缸体(11)和活塞(12),所述活塞(12)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缸体(11)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配装置(1)还包括冗余结构,所述冗余结构包括:
第一冗余部(111),所述第一冗余部(111)设于所述缸体(11);
第二冗余部(121),所述第二冗余部(121)设于所述活塞(12),所述第一冗余部(111)和所述第二冗余部(121)配合,形成至少两个互不连通且均容积可变的冗余压力腔(112);
所述第一冗余部(111)和所述第二冗余部(121)中的一个为冗余凸部,另一个为冗余槽,所述冗余凸部可插入所述冗余槽内;
所述缸体(11)具有工作腔,所述第一冗余部(111)为凸设于所述工作腔内壁的冗余凸部,所述冗余凸部将所述工作腔分为至少两个互不连通的冗余压力腔(112);
所述第二冗余部(121)为设于所述活塞(12)上的冗余槽,所述冗余槽使所述活塞(12)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冗余压力腔(112)一一对应的子活塞(124),所述子活塞(124)滑动设于对应的所述冗余压力腔(1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包括两个所述冗余压力腔(112),两个所述冗余压力腔(112)沿所述缸体(11)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所述子活塞(124)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子活塞(124)分别沿所述活塞(12)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子活塞(124)上设有扩容腔(122),所述扩容腔(122)与其所在所述子活塞(124)对应的所述冗余压力腔(1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腔(122)与所述冗余压力腔(112)一一对应且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腔(122)为挖设于所述子活塞(124)轴向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冗余压力腔(112)的开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的外周面和所述缸体(11)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远离所述冗余压力腔(1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单元;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与转动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为丝母,另一个为丝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活塞(12)一体成型、或过盈配合、或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丝母(22),所述转动件为丝杠(21);
所述活塞(12)上设有与所述丝母(22)上的内螺纹孔连通的避让空间(123),用于容纳所述丝杠(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配装置(1)还包括防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转动件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包括:
第一防转部,设于所述缸体(11)上;
第二防转部,设于所述活塞(12)上,所述第一防转部和所述第二防转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12)相对于所述缸体(11)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转部为所述第一冗余部(111),所述第二防转部为所述第二冗余部(1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部(111)的横截面为非圆形且为非圆环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防扭部(222),用于与相对于所述缸体(11)固定的固定件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
15.一种压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分配装置(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件(3);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驱动件(3)传动连接,所述压力分配装置(1)的连接单元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防扭部(222),相对于所述缸体(11)固定的固定件上设有第二防扭部;
所述第一防扭部(222)和所述第二防扭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力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丝母(22),所述第一防扭部(222)为设于所述连接单元外周壁的防扭槽,所述第二防扭部为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防扭凸起。
19.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单元。
CN202111350206.3A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Active CN113954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206.3A CN113954801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206.3A CN113954801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801A CN113954801A (zh) 2022-01-21
CN113954801B true CN113954801B (zh) 2023-04-11

Family

ID=7947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0206.3A Active CN113954801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480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5476A (ja) * 1997-02-25 1998-09-08 Inoue Seisakusho:Kk 溶接機用流体シリンダ
JPH11125214A (ja) * 1997-10-23 1999-05-11 Copros 2連油空圧シリンダ
CN206206307U (zh) * 2016-07-19 2017-05-31 福建省龙岩盛通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式液压油缸
CN113002509A (zh) * 2021-04-07 2021-06-22 南京经纬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双电机冗余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374756A (zh) * 2021-05-31 2021-09-10 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双油缸
CN113511177A (zh) * 2021-08-09 2021-10-19 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增压机构的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801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1561B2 (ja) 液圧式多行程型の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機械
US7127982B2 (en) Linear drive with non-rotating piston
CN113266610B (zh) 采用液控单向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KR20200066704A (ko) 전기 유압식 서보 브레이크의 통합형 유압 모듈
CN105715473A (zh) 一种多缸高压径向柱塞泵
CN113954801B (zh) 一种压力分配装置、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EP0047613B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eciprocatory motion
CN111059011A (zh) 轴向柱塞泵
CN113500987A (zh) 移动件、防转件、引导机构、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CN210087717U (zh) 一种可伸缩旋转的液压缸
CN217682959U (zh) 一种磨损自补偿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制动器
KR102183951B1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의 마스터실린더
KR101376121B1 (ko) 회전 왕복 구동장치
EP3673179B1 (en) Actuator bearing arrangement
KR20200142289A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의 마스터실린더
CN113653754A (zh) 导向防转件及压力控制单元
CN216199340U (zh) 一种高频动作增压缸
CN1703582A (zh) 可轴向移动的滑阀的操作性能
RU209062U1 (ru) Гидроцилиндр
EP4350183A1 (en) Control valve structure, switch, and dispensing device
CN117302143A (zh) 用于车辆的制动装置
CN214617281U (zh) 液压油缸缓冲结构
CN220353989U (zh) 径向柱塞马达
KR20010109246A (ko) 스트로크 미세조정 수단을 갖는 실린더
CN105485068A (zh) 双斜盘串联式液压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