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1350A -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1350A
CN113951350A CN202111234000.4A CN202111234000A CN113951350A CN 113951350 A CN113951350 A CN 113951350A CN 202111234000 A CN202111234000 A CN 202111234000A CN 113951350 A CN113951350 A CN 11395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ulberry leaf
drying
green tea
mul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4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强轩
梁贵秋
林朝赐
陆春霞
肖潇
刘开莉
周晓玲
韦伟
聂良文
李秋云
唐永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Promotion Master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Promotion Master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Promotion Master Station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Promotion Master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12340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1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1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其中,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或者食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按比例粉碎混合均匀;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进行初步干燥、炒制、烘干、粉碎,获得所述桑叶茶。本发明能够改善桑叶绿茶的香气、风味,克服现有技术中桑叶绿茶带有的品种特征“青臭味”和开汤后汤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易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的问题。

Description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的研究证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1993年国家卫生部确认:桑叶“药食同源”。桑叶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并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祛斑、养颜、抗衰老等功能。
基于桑叶拥有上述特有的疗效,于是商家、研究单位开发出了桑叶茶提供给市场。由于桑叶中含有较多的特有的基质,仅利用桑叶做出的桑叶茶带有其品种特征的“青臭味”,另外,桑叶茶的汤色易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尽管桑叶茶具有许多保健功能,但是,消费者饮用起来不但没有感受到茶叶的香气,反之被其不愉悦的气味、口感及汤色观感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导致市场上的桑叶茶缺乏竞争力。
茶叶原产于中国,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之功效。
香葱中含有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能刺激汗腺,有发汗散热的作用。香葱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可以健脾开胃,增强食欲,有促进消化的功效。香葱中含有大蒜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以预防感冒,细菌性腹泻等。葱油可刺激上呼吸道,使粘痰容易咳出,具有帮助排痰的作用。香葱中所含有的果胶,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所含有的蒜辣素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大蒜是厨房中很好的调味品,也是很好的营养品,更是很好的天然绿色药品,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还能杀死更多种致病真菌和钩虫、蛲虫、滴虫。生吃大蒜是预防流感和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为改善桑叶茶带有其品种特征的“青臭味”及桑叶茶的汤色易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问题,尝试研制桑叶茶,以改善原有桑叶茶的色、香、味,形成具有香气愉悦、茶汤黄绿、滋味鲜醇的桑叶茶,让消费者在享有桑叶茶保健的同时,也享受了优雅、细腻的香气,提高了桑叶茶的品质和市场的竞争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改善桑叶绿茶的香气、风味,克服现有技术中桑叶绿茶带有的品种特征“青臭味”和开汤后汤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易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桑叶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其中,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或者食盐。
优选的是,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时,所述茶树绿茶、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的质量比为1-5:9-5:15-30:10-15:5-10。
优选的是,所述提味料为食盐时,所述食盐、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的质量比为1-5:4-10:5-15:4-10:2-5。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按比例初粉碎混合均匀;
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进行初步干燥、炒制、烘干、粉碎,获得所述桑叶茶。
优选的是,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时,所述茶树绿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或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或成熟叶的杀青温度为280-320℃,杀青时间为6-10分钟。
优选的是,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和大蒜清洗干净,按比例混合均匀,粉碎后与提味料、桑叶绿茶混合均匀,生姜、香葱和大蒜粉碎后的粒径为0.1cm以内。
优选的是,步骤2)中,初步干燥为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初步干燥温度为100-130℃,烘干时间为40-60分钟。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炒制为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制,茶叶滚筒炒干机的滚筒温度为120-150℃,炒干时间为15-25分钟。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30℃,烘干时间为40-60分钟。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粉碎为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粉碎至产品细度100目以上,并与吴茱萸粉混合均匀,即得桑叶茶。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传统工艺制备的桑叶绿茶含有一种“青臭味”,该味道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降低,即该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发生分解、挥发。本发明通过反复的试验,发现当杀青温度达到350℃以上,烘干温度为105℃-130℃时“青臭味”基本消失,但是,随着杀青和烘干温度的再升高,出现焦糊味。因此本发明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以下最佳“青臭味”的消除方法:杀青温度280℃-320℃,杀青时间为6-10分钟,以及对桑叶绿茶的混合物分别进行初步干燥、炒制、烘干。通过本发明的“青臭味”的消除方法改善了桑叶绿茶的香气风味,克服现有技术中桑叶绿茶带有其品种特征的“青臭味”。
第二、桑叶绿茶中添加提味料、香葱、生姜、大蒜中,桑叶茶开汤后或是煮开后,色泽均为尚黄、黄色或者黄绿色,较好的解决了桑叶绿茶开汤后变成青蓝色或暗蓝色问题。
第三、本发明集茶树绿茶、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大蒜融为一体,叠加了桑叶茶的保健功能,又能改善长期饮用桑叶茶带来的寒性重的问题,结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改善原有桑叶茶的色、香、味,形成具有香气愉悦、茶汤黄绿、滋味鲜醇的桑叶茶新产品。
第四、本发明为桑叶茶新产品提供一套成熟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加工工艺技术路线。
第五、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生姜、香葱、大蒜以湿重计;茶树绿茶、桑叶绿茶以干重计。
实施例1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500克、香葱1000克、大蒜5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成熟叶桑叶绿茶500克、茶树绿茶10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成熟叶的杀青温度为280℃,杀青时间为6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初步干燥,温度为110℃,烘干时间5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30℃,炒制时间为25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15℃,烘干时间5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1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2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茶树绿茶15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6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10℃,烘干时间5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30℃,炒制时间为25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15℃,烘干时间5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3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3000克、香葱1500克、大蒜10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成熟叶桑叶绿茶900克、茶树绿茶50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成熟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10℃,烘干时间5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30℃,炒制时间为25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15℃,烘干时间5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6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4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茶树绿茶15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50℃,炒制时间为2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5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食盐2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6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500克、香葱400克、大蒜2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成熟叶桑叶绿茶400克、食盐10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成熟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200目,即得所述桑叶茶。
实施例7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成熟叶桑叶绿茶350克、茶树绿茶1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50℃,炒制时间为2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得粉碎料;
将粉碎料与吴茱萸粉混合均匀,吴茱萸粉的添加质量为桑叶茶质量的5%,所述吴茱萸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吴茱萸100g置于5倍重量份的水中煎煮,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1h,过滤,获得吴茱萸水提液;
2)往吴茱萸水提液中添加褐藻胶,并使褐藻胶的质量分数为6%,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后得到产物A;
3)在搅拌中往所述产物A喷洒质量分数为5%的乳酸钙溶液至产物A表面湿润以使褐藻胶发生交联,交联1h后,用清水清洗,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3h,获得产物B;
4)将产物B投入到质量分数为4%的褐藻胶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和菊粉,超声分散均匀,获得混合液A;褐藻胶水溶液的质量为产物B的质量的3倍,碳酸钙粉的添加量为褐藻胶水溶液质量的3%,菊粉添加量为褐藻胶水溶液质量的0.5%;
5)混合液A经喷雾干燥,获得喷雾干燥粉末,往所述喷雾干燥粉末喷洒质量分数为5%,温度为35℃的氯化钙溶液至其表面湿润,在40℃条件下进行交联,交联完成后用水清洗,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h,获得所述吴茱萸粉。
本发明通过使用褐藻胶和乳酸钙对吴茱萸水提物进行第一次包埋,获得产物B,以使产物B中的吴茱萸水提物被包埋在褐藻胶交联形成的褐藻胶钙缝隙中,对吴茱萸水提物起到了缓释作用;对产物B的外侧再次进行褐藻胶包埋以将吴茱萸水提物与外界隔离开,避免桑叶茶在冲泡时吴茱萸水提物进入到茶汤中,影响茶汤的口感与气味;通过添加碳酸钙粉和菊粉填充到褐藻胶交联形成的褐藻胶钙中,使得褐藻胶钙的孔隙增大,吴茱萸粉进入胃部后,碳酸钙被胃中的盐酸分解,菊粉被酶分解,从而使吴茱萸水提取物更好的被释放出来以被消化系统吸收。
<对比试验>
对比例1
预混: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茶树绿茶15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50℃,炒制时间为2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2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茶树绿茶150克混合拌匀;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220℃,杀青时间为6分钟;
烘干,采用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3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50℃,炒制时间为2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4
预混: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食盐2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5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食盐2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220℃,杀青时间为6分钟;
烘干,采用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6
预混:将新鲜的生姜、香葱、大蒜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晾干表面水,按生姜1000克、香葱500克、大蒜300克比例混合粉碎成粒径0.1cm以内,加入嫩芽叶桑叶绿茶350克混合拌匀;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叶绿茶;桑树嫩芽叶的杀青温度为320℃,杀青时间为10分钟;
初步干燥: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温度为120℃,烘干时间40分钟;
炒制: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炒,滚筒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30分钟;
烘干:釆用茶叶烘焙机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60分钟;
粉碎:釆用超粉碎机粉碎,产品细度400目。
对比例7
市售桑叶茶。
对比例8
根据实施例7制备的桑茶叶,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吴茱萸粉。
<试验一>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7所得桑叶茶,进行品质的感官审评,审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品质的感官审评结果
工艺处理 汤色 香气 滋味 品质得分
实施例1 尚黄、显沉淀 青香、显茶香 尚鲜醇 80
实施例2 尚黄 青香、显茶香 尚鲜醇 84
实施例4 青香、茶香浓 尚醇厚 90
实施例5 黄绿 青香 鲜、醇爽 94
实施例7 尚黄 青香、茶香浓 尚醇厚 88
对比例1 青蓝色 腥味淡 尚鲜醇 72
对比例2 腥味较淡、茶香淡 尚鲜醇 80
对比例3 尚黄 青香 尚鲜醇 82
对比例4 青蓝色 腥味较淡 尚鲜醇 74
对比例5 腥味较淡 尚鲜醇 80
对比例6 尚黄 青香 尚鲜醇 82
对比例7 青蓝色 腥味较重 尚鲜醇 70
从表1结果可知,实施例1的粉碎细度低,显沉淀,降低了桑叶茶的品质;对比例7的结果表明市售的桑叶茶为青蓝色,腥味较重,品质不高;对比例1、实施例4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生姜、香葱、大蒜具有改善桑叶茶汤色以及去腥的作用;对比例2、实施例4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杀青方法以及特定的初步干燥、炒制、烘干工艺,具有降低腥味,增加茶香的作用;对比例3、实施例4的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茶树绿茶,具有进一步改善桑叶茶汤色的作用;对比例4、实施例5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生姜、香葱、大蒜具有改善桑叶茶汤色的作用;对比例5、实施例5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杀青方法以及特定的初步干燥、炒制、烘干工艺,具有降低腥味的作用;对比例6、实施例5的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具有一定的改善汤色的作用,并且对桑叶茶的滋味具有改善作用;实施例4、实施例7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加入吴茱萸粉对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均没有影响。
<试验二>
实验动物:雄性小白鼠40只,体重20-22g,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灌喂生理盐水,灌喂量为200mL/Kg,灌喂30分钟之后,接着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导致其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对进入睡眠的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咖啡因对照组:灌喂咖啡因,灌喂量为50mg/Kg,灌喂30分钟之后,接着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导致其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对进入睡眠的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试验A组:灌喂对比例8制备的桑叶茶的茶汤,灌喂量为200mL/Kg,灌喂30分钟之后,接着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导致其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对进入睡眠的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试验B组:灌喂实施例7制备的桑叶茶的茶汤,灌喂量为200mL/Kg,灌喂30分钟之后,接着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导致其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对进入睡眠的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进入睡眠时间的变化(%)=实验组进入睡眠时间/正常对照组进入睡眠时间*100%;
总睡眠时间的变化(%)=实验组总睡眠时间/正常对照组总睡眠时间*100%。
其中,实验组包括咖啡因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
表3
进入睡眠时间的变化(%) 总睡眠时间的变化(%)
咖啡因对照组 156.3 63.6
试验A组 117.8 89.0
试验B组 113.5 91.9
从表3结果可知,试验B组进入睡眠时间的变化比试验A组的快,试验B组的总睡眠时间比试验A组的长,说明添加吴茱萸粉对咖啡因导致的睡眠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桑叶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其中,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或者食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时,所述茶树绿茶、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的质量比为1-5:9-5:15-30:10-15: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味料为食盐时,所述食盐、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的质量比为1-5:4-10:5-15:4-10: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味料、桑叶绿茶、生姜、香葱和大蒜按比例混合均匀;
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进行初步干燥、炒制、烘干、粉碎,获得所述桑叶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味料为茶树绿茶时,所述茶树绿茶的制备方法为将采摘的茶树鲜茶芽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茶树绿茶;桑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叶或成熟叶经过传统的杀青、揉捻、干燥,获得所述桑树绿茶;桑树嫩芽叶或成熟叶的杀青温度为280-320℃,杀青时间为6-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姜、香葱和大蒜按比例粉碎,按比例加入提味料、桑叶绿茶混合均匀,生姜、香葱和大蒜粉碎后的粒径为0.1cm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初步干燥为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初步干燥,初步干燥的温度为100-130℃,初步干燥的时间为40-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炒制为釆用茶叶滚筒炒干机进行炒制,茶叶滚筒炒干机的滚筒温度为120-150℃,炒制时间为15-2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釆用茶叶烘焙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30℃,烘干时间为40-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粉碎为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至产品细度100目以上,并与吴茱萸粉混合均匀,即得桑叶茶。
CN202111234000.4A 2021-10-22 2021-10-22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951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4000.4A CN113951350A (zh) 2021-10-22 2021-10-22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4000.4A CN113951350A (zh) 2021-10-22 2021-10-22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1350A true CN113951350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4000.4A Pending CN113951350A (zh) 2021-10-22 2021-10-22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135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5539A (ja) * 1997-12-01 1999-06-15 Shoichi Hisataka 桑葉茶を含有する茶の製造方法
JP2009153530A (ja) * 2005-10-19 2009-07-16 Hekizanen:Kk 緑色の桑茶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による乾燥茶葉及び粉末飲料
CN102823692A (zh) * 2012-09-24 2012-12-19 西南大学 低草腥味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3349118A (zh) * 2013-07-06 2013-10-16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桑叶茶
CN10354905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寿宁县春伦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3609779A (zh) * 2012-12-10 2014-03-05 桂林恭城福龙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20725A (zh) * 2016-11-25 2017-05-31 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5539A (ja) * 1997-12-01 1999-06-15 Shoichi Hisataka 桑葉茶を含有する茶の製造方法
JP2009153530A (ja) * 2005-10-19 2009-07-16 Hekizanen:Kk 緑色の桑茶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による乾燥茶葉及び粉末飲料
CN102823692A (zh) * 2012-09-24 2012-12-19 西南大学 低草腥味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3609779A (zh) * 2012-12-10 2014-03-05 桂林恭城福龙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49118A (zh) * 2013-07-06 2013-10-16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桑叶茶
CN10354905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寿宁县春伦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6720725A (zh) * 2016-11-25 2017-05-31 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幸莲: "《食品原料学》", 30 November 2006, 中国计量出版社, pages: 43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0579B1 (ko) 수삼을 함유한 식물성 건강 음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824346A (zh) 一种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2671A (zh) 调味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5029A (zh) 一种橄榄饮料的制备方法
KR100415062B1 (ko) 황토 마늘환(丸)의 제조방법
CN103039626B (zh) 一种补脾补肾的黑豆粉及制备方法
CN103444931B (zh) 一种春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CN104686768A (zh) 一种高效增强免疫力的海参压片糖果
CN103444950B (zh) 一种夏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KR101706019B1 (ko) 기능성 유효성분이 함유된 두부 제조방법
CN113951350A (zh)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3442A (zh) 一种南非叶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62230A (ko) 발효도라지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201622A (zh) 一种姜糖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9895B (zh) 一种预防儿童咳嗽的葛根粉及制备方法
CN106070904A (zh) 一种枇杷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760A (zh)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3191A (zh) 一种孜然羊肉干及其加工方法
CN104305242A (zh) 一种富硒笋香金针牛肉丝及其加工方法
KR101773251B1 (ko) 꾸지뽕 나무 발효 추출물과 전복의 한방 복합 열수 추출물이 혼합 조성된 건강 기능성 복합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CN104012722A (zh) 一种松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91720B1 (ko) 음료의 제조방법
CN103444936B (zh) 一种夏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CN109170464A (zh) 一种雪梨桔红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2586B (zh) 一种石榴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