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8238B - 钣金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钣金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8238B
CN113928238B CN202111449921.2A CN202111449921A CN113928238B CN 113928238 B CN113928238 B CN 113928238B CN 202111449921 A CN202111449921 A CN 202111449921A CN 113928238 B CN113928238 B CN 113928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sheet metal
vehicle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99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8238A (zh
Inventor
胡执中
李君�
邵庆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99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8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8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8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93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钣金支架及车辆,钣金支架包括基座和支撑座,通过基座和支撑座卡接设置,使钣金支架不通过紧固件即可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整个钣金支架中只有基座主体部位于车身钣金的外侧,避免了因紧固件的长度过长影响车身钣金的外侧其他机构(例如升降玻璃机构等)的安装,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钣金支架的安装对空间要求低,利于相关结构布置,不需要因匹配不同的车身钣金外侧的其他机构,而单独开发不同尺寸的钣金支架,结构简单,适应性广,节省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钣金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门内饰板固定到车门钣金时,需要用到一个钣金支架,内饰板安装时,首先将钣金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到车门钣金上,然后用钣金支架支撑内饰板,方便内饰板的安装固定。
但是,车门钣金的背后通常有车门玻璃升降机构,安装钣金支架时,固定钣金支架的螺钉伸出的长度过长将会影响到车门玻璃升降机构。另外,因为每个车的尺寸、周边零件各不相同,为了避让车门钣金背后的其他机构,因此每一个钣金支架都不一样,对安装空间要求高,而且需要单独开发,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钣金支架及车辆。
本申请提供一种钣金支架,连接于车身钣金上,包括:
基座,包括基座主体部与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部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另一侧穿设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孔延伸至所述车身钣金的内侧;
支撑座,包括支撑主体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部用于安装内饰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实现上述支撑座与所述基座的卡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之间,并环绕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密封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密封连接凸起,所述基座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密封连接凸起对应的插孔,所述密封连接凸起插入所述插孔内实现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基座连接;
所述密封部朝向所述车身钣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密封翻边,所述密封翻边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上。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卡接板相对所述支撑主体部具有可变形量;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
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卡接板的内侧,所述限位柱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卡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钣金及所述基座配合,将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上。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且互相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板端部的第一翻边,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板端部的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内侧,分别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孔的上下侧壁上,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部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通过折弯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弹片;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板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翻边。
可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用于连接内饰件的螺纹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钣金和如上所述的钣金支架;
所述车身钣金上设有朝向车身内侧凸出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开设安装孔;
所述基座主体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钣金支架及车辆,通过基座和支撑座卡接设置,使钣金支架不通过紧固件即可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整个钣金支架中只有基座主体部位于车身钣金的外侧,避免了因紧固件的长度过长影响车身钣金的外侧其他机构(例如升降玻璃机构等)的安装,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钣金支架的安装对空间要求低,利于相关结构布置,不需要因匹配不同的车身钣金外侧的其他机构,而单独开发不同尺寸的钣金支架,结构简单,适应性广,节省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钣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座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钣金的安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钣金与钣金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钣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钣金支架,连接于车身钣金10上,用于支撑连接内饰件。本申请中,车身钣金10的外侧是指车身钣金10靠近车身外壳的一侧,车身钣金10的内侧是指车身钣金10靠近内饰件的一侧。
该钣金支架包括:基座20,包括基座主体部21与第一连接部22,所述基座主体部21位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21上,另一侧穿设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安装孔11延伸至所述车身钣金10的内侧。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主体部21与第一连接部22可为相互垂直连接的板,装配时,第一连接部22从车身钣金10的外侧插入内侧,实现基座20与车身钣金10的相对固定。
该钣金支架还包括支撑座30,包括支撑主体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所述支撑主体部31用于安装内饰件,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3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配合,实现上述支撑座30与所述基座20的卡接连接。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主体部31与基座主体部21垂直设置,支撑内饰件。第二连接部32上可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向支撑主体部31的正挂钩,第一连接部22上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向基座主体部21的反挂钩,正挂钩与反挂钩配合卡接,实现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32卡接。
通过基座20和支撑座30卡接设置,使钣金支架不通过紧固件即可固定在车身钣金10上,整个钣金支架中只有基座主体部21位于车身钣金10的外侧,避免了因紧固件的长度过长影响车身钣金10的外侧其他机构(例如升降玻璃机构等)的安装,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钣金支架的安装对空间要求低,利于相关结构布置,不需要因匹配不同的车身钣金外侧的其他机构,而单独开发不同尺寸的钣金支架,结构简单,适应性广,节省开发成本。
可选的,所述基座20还包括密封部23,所述密封部23位于所述基座主体部21与所述车身钣金10的外侧面12之间,且环绕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密封部23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21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外侧面12上,增加基座20与车身钣金10的密封性,防水防尘。
如图2-5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20可选用硬质塑料,密封部23可为软质塑料,并环绕在基座主体部21的周向上,与基座主体部21一体成型,增加密封部23与基座20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23朝向所述基座20的一侧设有多个密封连接凸起231,所述基座20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密封连接凸起231对应的插孔211,所述密封连接凸起231插入所述插孔211内实现所述密封部23与所述基座20连接,增加密封部23与基座2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密封连接凸起231沿密封部23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密封连接凸起231为沉头结构,插孔211为沉头孔,沉头结构与沉头孔完全贴合。
所述密封部23朝向所述车身钣金10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密封翻边232,所述密封翻边232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外侧面12上,进一步增加密封部23的密封性,可减缓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造成的异响。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翻边232为密封部23外径边沿和内径边沿朝向车身钣金10延伸形成,密封翻边232可受力变形,可紧紧贴合到车身钣金10的外侧面12,防水并吸能。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22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部21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所述第一支板221和/或所述第二支板222上设有限位柱223。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均垂直连接在基座主体部21上,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之间连接有加强板225,增加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的强度。限位柱223为设置在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相背离的板面上并沿垂直第一支板221的方向延伸的凸起。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2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31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所述第一卡接板321与所述第二卡接板322相对所述支撑主体部31具有可变形量,所述第一卡接板32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板32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223匹配的限位孔323。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具有沿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间距方向的可变形量,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均通过倾斜板33与支撑主体部31固定连接,增加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的可变形量。
第一支板221与第二支板222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板321与所述第二卡接板322的内侧,所述限位柱223插接于所述限位孔323内,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32的卡接,增加基座20与支撑座3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柱223背离第一支板221和第二支板222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224,为限位柱223插入限位孔323时导向,方便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32卡接安装。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30还包括第三连接部34,所述第三连接部34用于与所述车身钣金10及所述基座20配合,将所述支撑座30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10上,增加支撑座30与车身钣金10连接地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34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31上且互相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片341与第二弹片342,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板321端部的第一翻边34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板322端部的第二翻边344。
当所述支撑座30沿所述车身钣金10的安装孔11有外侧向其内侧插接时,支撑主体部31先穿过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上下侧壁挤压第一弹片341和第二弹片342,第一弹片341和第二弹片342穿过安装孔11后回弹,并与安装孔11的上下侧壁抵接,所述第一翻边343与第二翻边344位于所述车身钣金10外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21上,通过设置上述第三连接部34可以增加支撑座30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支撑座30仅通过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32卡接而产生松脱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翻边343和第二翻边344与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一体成型,增加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稳定性。第一弹片341和第二弹片342的弹力方向沿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的间距方向,在钣金支架安装到车身钣金10上的安装孔11的过程中,第一弹片341和第二弹片342的结构易于变形,从而使得安装力较小。
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部31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1与第二支撑板312,所述第一支撑板3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12的第一端通过折弯板31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11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卡接板321,所述第一支撑板311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弹片341,所述第二支撑板312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卡接板322,所述第二支撑板312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弹片342;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板321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翻边343,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板322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翻边344,保证支撑主体部31的强度,减轻支撑座30的重量。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片341远离支撑主体部31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二弹片342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翻边345,第二弹片342远离支撑主体部31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一弹片341的方向弯折形成第四翻边346,第三翻边345和第四翻边346与安装孔11的上下侧壁抵接,减小抵接处应力集中,减小使用过程中磨损度。
第一支撑板311和第二支撑板312上均设有多个凹槽314,增加第一支撑板311和第二支撑板312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基座20上设置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22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12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板321与第二卡接板322配合,增加基座20与支撑座30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板321和第二卡接板322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弹片341和第二弹片342两侧,使支撑座30受力均匀,增加使用地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3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12上设置用于连接内饰件的螺纹孔315,方便内饰件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11上开有第一通孔316,第一通孔316的孔壁朝向靠近第二支撑板312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筒,第二支撑板312上开有第二通孔317,连接筒穿过第二通孔317,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形成螺纹孔315。
第一通孔316与连接筒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处理,方便紧固件的安装。连接筒可增加支撑座30的受力面积,增加安装稳定性。
如图7和8所示,在本申请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主体部21上设置有防错板212,具体地,所述基座主体部21整体成型为矩形板,其一侧边沿向外侧凸出形成所述防错板212,车身钣金10上设有与基座主体部21的外形匹配设置的限位槽13,限定基座的安装方向,防止使用错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钣金10和如上所述的钣金支架。
所述车身钣金10上设有朝向车身内侧凸出的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槽底开设安装孔11。
所述基座主体部21位于所述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连接部22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上,将钣金支架安装在车身钣金10上。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通过基座20和支撑座30卡接设置,使钣金支架不通过紧固件即可固定在车身钣金10上,整个钣金支架中只有基座主体部21位于车身钣金10的外侧,避免了因紧固件的长度过长影响车身钣金10的外侧其他机构(例如升降玻璃机构等)的安装,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钣金支架的安装对空间要求低,利于相关结构布置,不需要因匹配不同的车身钣金10外侧的其他机构,而单独开发不同尺寸的钣金支架,结构简单,适应性广,节省开发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钣金支架,连接于车身钣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基座主体部与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部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另一侧穿设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孔延伸至所述车身钣金的内侧;
支撑座,包括支撑主体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部用于安装内饰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实现上述支撑座与所述基座的卡接连接;
所述基座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之间,并环绕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密封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上;
所述密封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密封连接凸起,所述基座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密封连接凸起对应的插孔,所述密封连接凸起插入所述插孔内实现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基座连接;
所述密封部朝向所述车身钣金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密封翻边,所述密封翻边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卡接板相对所述支撑主体部具有可变形量;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或所述第二卡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
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第二卡接板的内侧,所述限位柱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钣金及所述基座配合,将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部上且互相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板端部的第一翻边,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板端部的第二翻边;
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内侧,分别抵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孔的上下侧壁上,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位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基座主体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部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通过折弯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弹片;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板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翻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钣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用于连接内饰件的螺纹孔。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钣金支架;
所述车身钣金上设有朝向车身内侧凸出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开设安装孔;
所述基座主体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上。
CN202111449921.2A 2021-11-30 2021-11-30 钣金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113928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921.2A CN113928238B (zh) 2021-11-30 2021-11-30 钣金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921.2A CN113928238B (zh) 2021-11-30 2021-11-30 钣金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238A CN113928238A (zh) 2022-01-14
CN113928238B true CN11392823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928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9921.2A Active CN113928238B (zh) 2021-11-30 2021-11-30 钣金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82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6504A (ja) * 1993-01-07 1994-07-26 Howa Seni Kogyo Kk 自動車内装材のブラケット固着成形方法
CN204172812U (zh) * 2014-09-09 2015-02-2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04716698U (zh) * 2015-06-30 2015-10-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卡扣、车身钣金总成及汽车
CN206691038U (zh) * 2017-04-05 2017-12-01 常熟安通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门内饰板与车身钣金连接的挂钩结构
JP2018001999A (ja) * 2016-07-04 2018-01-1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モール樹脂部品
CN209535217U (zh) * 2019-01-16 2019-10-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9136U (zh) * 2016-03-31 2016-09-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卡扣结构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6504A (ja) * 1993-01-07 1994-07-26 Howa Seni Kogyo Kk 自動車内装材のブラケット固着成形方法
CN204172812U (zh) * 2014-09-09 2015-02-2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04716698U (zh) * 2015-06-30 2015-10-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卡扣、车身钣金总成及汽车
JP2018001999A (ja) * 2016-07-04 2018-01-1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モール樹脂部品
CN206691038U (zh) * 2017-04-05 2017-12-01 常熟安通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门内饰板与车身钣金连接的挂钩结构
CN209535217U (zh) * 2019-01-16 2019-10-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238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8238B (zh) 钣金支架及车辆
KR20210066959A (ko) 자동차용 펜더 인슐레이션
KR100335387B1 (ko) 회전자와 브라켓트 사이의 일정 공극 유지를 위한 모터의체결구조
US11602060B2 (en) Rear housing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220871107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
CN216352251U (zh) 背板组件及触摸装置
CN216002209U (zh) 一种汽车中控屏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
CN219749653U (zh) 一种尾部贯穿灯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0080637B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扣螺母板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8141789U (zh) 一种双向可调固定装置
CN220974086U (zh) 摄像头总成和车辆
CN212005767U (zh) 一种点火针支架结构
CN212500168U (zh) 车载显示设备
CN217835784U (zh) 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以及汽车
CN220220379U (zh) 一种悬置安装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15883503U (zh) 中控屏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20256428U (zh) 一种洗碗机侧板卡合安装结构
CN212267204U (zh) 一种车门外板安装总成
CN220447828U (zh) 保险杠加强支架及车辆
CN220974066U (zh) 车身控制器的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18955151U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20415962U (zh) 弹性嵌入螺母的安装结构
CN220842445U (zh) 后保险杠安装支架、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KR100361279B1 (ko) 자동차용 라디에이터 고정 구조
CN217875724U (zh) 汽车牌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