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1887A - 长电芯入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长电芯入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1887A
CN113921887A CN202111251533.3A CN202111251533A CN113921887A CN 113921887 A CN113921887 A CN 113921887A CN 202111251533 A CN202111251533 A CN 202111251533A CN 113921887 A CN113921887 A CN 113921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shell
base
push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15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亮
屈贵久
陈木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15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1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1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该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支撑座、夹紧组件、壳口定位组件和电芯入壳组件,支撑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夹紧组件设于支撑座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并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壳口定位组件安装于支撑座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电芯入壳组件设置于支撑座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并将其推进至铝壳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能够提高长电芯入壳的便利性;并且壳口定位组件可对铝壳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使得电芯更易进入铝壳内,避免了电芯与铝壳的壳口挤压或碰撞而发生翘曲变形,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长电芯入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不断推出,其中,锂电池成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铝壳锂电池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对电芯进行入壳处理。对于尺寸较小的电池,电芯入壳比较简单,只需将电芯推进铝壳,同时进行压力监控及防护措施,保证铝壳不刮伤电芯即可。但是,对于尺寸较长的长电芯,由于电芯尺寸较长,在人工推入过程中,电芯容易翘曲变形,电芯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使得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受到影响。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来装配电芯与铝壳,以避免电芯发生翘曲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旨在提高长电芯入壳的便利性,避免电芯发生翘曲变形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所述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
支撑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
夹紧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并将其推动至所述扩口位置;
壳口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以及
电芯入壳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并将其推进至铝壳内。
可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以用于对铝壳的两侧长边进行定位;
侧向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侧向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块及与所述压紧块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压紧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夹紧铝壳的两侧长边;以及
压紧推出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压紧推出机构包括推块及与所述推块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推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压紧铝壳的端部并将其推动至所述扩口位置。
可选地,所述壳口定位组件包括:
第二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夹紧铝壳的壳口端的底面和顶面;以及
扩口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铝壳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
可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第一压块,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铝壳的上方;
第二压块,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铝壳的下方,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一压块围设形成供铝壳的壳口端容置的容置空间;
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压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压紧铝壳的壳口端的顶面;以及
第四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压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块压紧铝壳的壳口端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块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压块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扩口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块的上方;
第一吸盘,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吸盘的吸附端伸进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吸盘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
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沿远离铝壳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一吸盘带动铝壳的壳口顶壁张开扩大;
第二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下方;
第二吸盘,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吸盘的吸附端伸进至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吸盘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以及
第六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沿远离铝壳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吸盘带动铝壳的壳口底壁张开扩大。
可选地,所述扩口机构还包括:
第一缓冲器,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进行缓冲限位;以及
第二缓冲器,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进行缓冲限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块和/或所述第二压块开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夹紧面,所述仿形槽的底壁设有导向面。
可选地,所述电芯入壳组件包括:
第三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压紧导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上并设有供电芯容置的容置槽,以用于压紧电芯的两侧长边;
第一推进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以用于推动电芯的底部;
第二推进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以用于推动电芯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推进组件配合将电芯推进至经扩口处理后的铝壳内。
可选地,所述压紧导向机构包括:
两导向块,两所述导向块呈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置槽;
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导向块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以用于与电芯的两侧长边滑动抵接;
第七驱动件,与所述导向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两所述导向块压紧电芯的两侧长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进组件包括:
第一支座,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
推进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并用于与电芯的底部抵接;以及
第一机械手,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机械手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座沿电芯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推进块推动电芯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推进组件包括:
第二机械手;
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二机械手上,以用于在所述第二机械手的驱动下沿电芯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电芯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轨;
活动板,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以将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第八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活动板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沿电芯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支座,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第二滑轨沿电芯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夹紧臂,所述夹紧臂可沿电芯的高度方向移动,以用于夹紧电芯顶部。
可选地,所述长电芯入壳装置还设有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支座,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进组件的推动压力信号;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活动板上,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推进组件的夹紧压力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推动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推进组件工作,及根据所述夹紧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推进组件工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该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支撑座、夹紧组件、壳口定位组件和电芯入壳组件,支撑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夹紧组件设于支撑座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并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壳口定位组件安装于支撑座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电芯入壳组件设置于支撑座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并将其推进至铝壳内。可以理解,通过利用长电芯入壳装置装配电芯与铝壳,提高了长电芯的入壳的便利性;并且,由于壳口定位组件可对铝壳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使得了电芯更易进入铝壳内,也避免了电芯与铝壳的壳口挤压或碰撞而发生翘曲变形,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长电芯入壳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长电芯入壳装置一实施例中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长电芯入壳装置一实施例中壳口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长电芯入壳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长电芯入壳装置一实施例中电芯入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支撑座;20、夹紧组件;30、壳口定位组件;40、电芯入壳组件;100、铝壳;200、电芯;21、第一底座;22、定位块;23、侧向压紧机构;24、压紧推出机构;231、压紧块;232、第一驱动件;241、推块;242、第二驱动件;31、第二底座;32、夹紧机构;33、扩口机构;321、第一压块;322、第二压块;323、第三驱动件;324、第四驱动件;331、第一安装板;332、第一吸盘;333、第五驱动件;334、第二安装板;335、第二吸盘;336、第六驱动件;337、第一缓冲器;338、第二缓冲器;3221、夹紧面;3222、导向面;41、第三底座;42、压紧导向机构;43、第一推进组件;44、第二推进组件;421、导向块;422、滑轮;423、第七驱动件;431、第一支座;432、推进块;433、第一机械手;441、第二机械手;442、连接板;443、活动板;444、第八驱动件;445、第二支座;446、夹紧臂;401、第一压力传感器;402、第二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适用于电芯与铝壳的装配,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入壳处理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支撑座10、夹紧组件20、壳口定位组件30和电芯入壳组件40,支撑座1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夹紧组件20设于支撑座10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100并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壳口定位组件30安装于支撑座10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100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电芯入壳组件40设置于支撑座10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200并将其推进至铝壳100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0可由多个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组装而成,也可以是塑胶件与金属件的组件,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夹紧组件20可包括至少一个夹紧块和推块,可通过气缸或电机等驱动件驱动夹紧块夹紧铝壳100,推块也可通过气缸或电机等驱动件驱动,此处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壳口定位组件30可包括压紧机构、扩口机构等,扩口机构可采用吸附铝壳100的壳口将其拉伸扩大的方式,也可采用推动或拉动铝壳100的壳口将其推拉扩大的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电芯入壳组件40可包括夹紧机构32、推送机构等,推送机构可以采用驱动件驱动推送块推动电芯200的结构,也可采用驱动件驱动夹紧块夹持推动电芯200的结构,或两者的组合,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该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支撑座10、夹紧组件20、壳口定位组件30和电芯入壳组件40,支撑座1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夹紧组件20设于支撑座10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100并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壳口定位组件30安装于支撑座10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100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电芯入壳组件40设置于支撑座10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200并将其推进至铝壳100内。可以理解,通过利用长电芯入壳装置装配电芯200与铝壳100,提高了长电芯200的入壳的便利性;并且,由于壳口定位组件30可对铝壳100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使得了电芯200更易进入铝壳100内,也避免了电芯200与铝壳100的壳口挤压或碰撞而发生翘曲变形,提高了电芯200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紧组件20可包括第一底座21、定位块22、侧向压紧机构23和压紧推出机构24,第一底座21设于支撑座10上;定位块22设于第一底座21上,以用于对铝壳100的两侧长边进行定位;侧向压紧机构23安装于第一底座21上,侧向压紧机构23包括压紧块231及与压紧块231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232,压紧块231用于在第一驱动件232的驱动下夹紧铝壳100的两侧长边;压紧推出机构24安装于第一底座21上,压紧推出机构24包括推块241及与推块241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42,推块241用于在第二驱动件242的驱动下压紧铝壳100的端部并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
需要说明,上述提及的第一驱动件232和下文中将要提到的第二驱动件242、第三驱动件323、第四驱动件324、第五驱动件333、第六驱动件336、第七驱动件423和第八驱动件444等均可为电机或气缸等,此处不限。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铝壳100的定位、压紧,再将其推动至扩口位置,提高了生产加工的精确度,使得电芯200能对准插入至铝壳100,避免因铝壳100偏位而导致电芯200在插入过程中受到翘曲变形,甚至损坏,进一步地提升了电芯200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壳口定位组件30可包括第二底座31、夹紧机构32和扩口机构33,第二底座31设于支撑座10上;夹紧机构32安装于第二底座31上,以用于夹紧铝壳100的壳口端的底面和顶面;扩口机构33设置于第二底座31上,以用于对铝壳100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如此,可实现对铝壳100的壳口进行精确地扩口处理,以便于电芯200能够顺利装配至铝壳100内部,而不出现翘曲变形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紧机构32可包括第一压块321、第二压块322、第三驱动件323和第四驱动件324,第一压块321设于第二底座31上并位于铝壳100的上方;第二压块322设于第二底座31上并位于铝壳100的下方,第二压块322与第一压块321围设形成供铝壳100的壳口端容置的容置空间;第三驱动件323安装于第二底座31上,并与第一压块321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压块321压紧铝壳100的壳口端的顶面;第四驱动件324安装于第二底座31上,并与第二压块322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二压块322压紧铝壳100的壳口端的底面。
其中,第一压块321和第二压块322可分别通过设置滑动结构滑动设置于第二底座31上,以实现升降功能。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压块321和第二压块322来压住铝壳100的上下方,可避免铝壳100在扩口处理和电芯200入壳过程中发生错位,而导致发生电芯200翘曲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电芯200的品质。
为了实现对铝壳100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压块32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压块322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扩口机构33可包括第一安装板331、第一吸盘332、第五驱动件333、第二安装板334、第二吸盘335和第六驱动件336,第一安装板331安装于第二底座31上,并位于第一压块321的上方;第一吸盘332设于第一安装板331上,第一吸盘332的吸附端伸进至第一安装孔内,第一吸盘332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第五驱动件333设于第二底座31上,并与第一安装板331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板331沿远离铝壳100的方向移动,以通过第一吸盘332带动铝壳100的壳口顶壁张开扩大;第二安装板334安装于第二底座31上,并位于第二压块322的下方;第二吸盘335设于第二安装板334上,第二吸盘335的吸附端伸进至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吸盘335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第六驱动件336设于第二底座31上,并与第二安装板334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安装板334沿远离铝壳100的方向移动,以通过第二吸盘335带动铝壳100的壳口底壁张开扩大。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采用吸盘吸附铝壳100壳口上下壁的方式将其壳口扩大,使得铝壳100的壳口外壁受力较为均匀,可避免铝壳100产生的形变不均匀或产生较为严重的变形而影响电芯200的插入,和影响铝壳100对电芯200的包裹效果。
为了对夹紧机构32和扩口机构33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定保护,以保障铝壳100加工的准确性,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扩口机构33还可包括第一缓冲器337和第二缓冲器338,第一缓冲器337设于第二底座31上,以用于分别对第一压块321和第二压块322进行缓冲限位;第二缓冲器338设于第二底座31上,以用于分别对第一安装板331和第二安装板334进行缓冲限位。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器337的数量可为四个,第二缓冲器338的数量可为两个,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更少或更多的缓冲器,此处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电芯200插入至铝壳100内,以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并避免电芯200受损,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压块321和/或第二压块322可开设有仿形槽,仿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夹紧面3221,仿形槽的底壁设有导向面3222。
其中,导向面3222可根据电芯200尺寸设置倾斜角度,此处不限定导向面3222的倾斜角度和长度等。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电芯入壳组件40可包括第三底座41、压紧导向机构42、第一推进组件43和第二推进组件44,第三底座41设于支撑座10上;压紧导向机构42安装于第三底座41上并设有供电芯200容置的容置槽,以用于压紧电芯200的两侧长边;第一推进组件43设于第三底座41上,以用于推动电芯200的底部;第二推进组件44设于第三底座41上,以用于推动电芯200的中部,并与第一推进组件43配合将电芯200推进至经扩口处理后的铝壳100内。
结合图1至图4,在具体应用时,可先将铝壳100放入夹紧组件20中,铝壳100在定位块22的导向作用下放入初步位置,随后压紧推出机构24的推块241缓慢推出,推动铝壳100到达壳口定位组件30的仿形夹紧面3221的位置后停止,实现对铝壳100底部的对齐;然后侧向压紧机构23再对铝壳100的两侧面压紧,以使铝壳100进入待扩口处理的状态。
然后,壳口定位组件30的第一压块321和第二压块322合模对铝壳100的壳口进行定位和压紧,之后第一吸盘332和第二吸盘335分别对铝壳100的壳口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吸附,并由驱动组件驱动带动第一吸盘332上升、第二吸盘335下降,拉动铝壳100的壳口扩大,进而实现铝壳100的扩口。
进一步地,可将电芯200放入电芯入壳组件40的容置槽中,由第一推进组件43带动电芯200向前推进一段初始距离,此时电芯200未达到铝壳100的壳口,之后压紧导向机构42压紧电芯200,对电芯200侧面进行压紧和导向;然后第二推进组件44对电芯200进行夹紧和往前推进,第二推进组件44对电芯200的整个推进过程分多次进行,每次推进均使电芯200朝向铝壳100前进一段预设的目标距离,以将电芯200缓慢向前送入铝壳100内,当第二推进组件44的整个推进过程结束时,电芯200部分插入至铝壳100中,此时将第二推进组件44从侧方完成撤出;同时,在第二推进组件44的推进过程中,第一推进组件43跟随前进,待第二推进组件44撤出后,第一推进组件43再将电芯200的最后一段推入至铝壳100指定位置。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压紧导向机构42可包括两导向块421、多个滑轮422和第七驱动件423,两导向块421呈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槽;多个滑轮422设于导向块421朝向容置槽的侧壁上,以用于与电芯200的两侧长边滑动抵接;第七驱动件423与导向块421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两导向块421压紧电芯200的两侧长边。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滑轮422与电芯200的侧壁抵接,可减少对电芯200侧边的挤压,避免对电芯200造成破坏,同时也可方便电芯200滑动入壳,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效率。
为了方便推动电芯200至铝壳100内,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推进组件43可包括第一支座431、推进块432和第一机械手433,第一支座431设于第三底座41上;推进块432安装于第一支座431上,并用于与电芯200的底部抵接;第一机械手433设于支撑座10上,第一机械手433与第一支座431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支座431沿电芯20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带动推进块432推动电芯200移动。
其中,第一机械手433可为单轴机械手,此处不限。
为了更进一步地方便电芯200入壳,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二推进组件44可包括第二机械手441、连接板442、活动板443、第八驱动件444和第二支座445,连接板442设于第二机械手441上,以用于在第二机械手441的驱动下沿电芯200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板442上设有沿电芯2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轨;活动板443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上,以将活动板443滑动设置于连接板442上;第八驱动件444设于连接板442上并与活动板443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活动板443沿电芯200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支座445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设置于活动板443上,第二滑轨沿电芯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支座445上设有夹紧臂446,夹紧臂446可沿电芯200的高度方向移动,以用于夹紧电芯200顶部。
本实施例中,第二机械手441也可为单轴机械手,此处不限。
需要说明,由于设置了第二机械手441、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可实现夹紧臂446沿电芯200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移动,而夹紧臂446也可沿电芯200的高度方向移动,这极大地提升了电芯200入壳的便利性。
为了对第一推进组件43和第二推进组件44进行精确控制,以避免推力过大而导致电芯200受损,或推力过小而导致电芯200无法完全插入至铝壳100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长电芯入壳装置还可设有压力控制组件,压力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01、第二压力传感器402和控制器(图未示出),第一压力传感器401设于第一支座431,以用于检测第一推进组件43的推动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传感器402设于活动板443上,以用于检测第二推进组件44的夹紧压力信号;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01、第二传感器分别连接,以用于根据推动压力信号控制第一推进组件43工作,及根据夹紧压力信号控制第二推进组件44工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40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02,使得在电芯200入壳过程中能够保证被平缓地推进入壳,在入壳过程中能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可防止电芯200卡壳或夹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电芯入壳装置包括:
支撑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夹紧位置、扩口位置和推进位置;
夹紧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夹紧位置上,用于夹紧铝壳并将其推动至所述扩口位置;
壳口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扩口位置上,用于压紧固定铝壳的壳口并将其进行扩口处理;以及
电芯入壳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推进位置上,用于压紧电芯并将其推进至铝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以用于对铝壳的两侧长边进行定位;
侧向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侧向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块及与所述压紧块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压紧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夹紧铝壳的两侧长边;以及
压紧推出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压紧推出机构包括推块及与所述推块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推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压紧铝壳的端部并将其推动至所述扩口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口定位组件包括:
第二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夹紧铝壳的壳口端的底面和顶面;以及
扩口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铝壳的壳口进行扩口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第一压块,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铝壳的上方;
第二压块,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铝壳的下方,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一压块围设形成供铝壳的壳口端容置的容置空间;
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压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压紧铝壳的壳口端的顶面;以及
第四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压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块压紧铝壳的壳口端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压块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扩口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块的上方;
第一吸盘,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吸盘的吸附端伸进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吸盘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
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沿远离铝壳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一吸盘带动铝壳的壳口顶壁张开扩大;
第二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下方;
第二吸盘,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吸盘的吸附端伸进至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吸盘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以及
第六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沿远离铝壳的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吸盘带动铝壳的壳口底壁张开扩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机构还包括:
第一缓冲器,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进行缓冲限位;以及
第二缓冲器,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以用于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进行缓冲限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和/或所述第二压块开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夹紧面,所述仿形槽的底壁设有导向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入壳组件包括:
第三底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压紧导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上并设有供电芯容置的容置槽,以用于压紧电芯的两侧长边;
第一推进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以用于推动电芯的底部;
第二推进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以用于推动电芯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推进组件配合将电芯推进至经扩口处理后的铝壳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导向机构包括:
两导向块,两所述导向块呈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置槽;
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导向块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以用于与电芯的两侧长边滑动抵接;
第七驱动件,与所述导向块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两所述导向块压紧电芯的两侧长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组件包括:
第一支座,设于所述第三底座上;
推进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并用于与电芯的底部抵接;以及
第一机械手,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机械手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座沿电芯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推进块推动电芯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进组件包括:
第二机械手;
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二机械手上,以用于在所述第二机械手的驱动下沿电芯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电芯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轨;
活动板,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以将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第八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活动板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沿电芯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支座,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第二滑轨沿电芯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夹紧臂,所述夹紧臂可沿电芯的高度方向移动,以用于夹紧电芯顶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长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电芯入壳装置还设有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支座,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进组件的推动压力信号;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活动板上,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推进组件的夹紧压力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推动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推进组件工作,及根据所述夹紧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推进组件工作。
CN202111251533.3A 2021-10-26 2021-10-26 长电芯入壳装置 Pending CN113921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533.3A CN113921887A (zh) 2021-10-26 2021-10-26 长电芯入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533.3A CN113921887A (zh) 2021-10-26 2021-10-26 长电芯入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1887A true CN113921887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43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1533.3A Pending CN113921887A (zh) 2021-10-26 2021-10-26 长电芯入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18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3602A (zh) * 2023-02-24 2023-05-02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CN116779935B (zh) * 2023-08-16 2023-10-31 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芯入壳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3602A (zh) * 2023-02-24 2023-05-02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CN116053602B (zh) * 2023-02-24 2024-06-11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CN116779935B (zh) * 2023-08-16 2023-10-31 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芯入壳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1887A (zh) 长电芯入壳装置
CN107658675B (zh) 一种充电插头的自动组装机的插脚供料装配工位
CN216528988U (zh) 长电芯入壳装置
CN110739481A (zh) 入壳设备
CN219805649U (zh) 拔钉机构及设备
CN115816394B (zh) 一种输送泵组装固定架加工用紧固工装
CN110789936B (zh) 一种led部件的排料执行机构
CN214754083U (zh) 一种承载装置及插钉系统
CN214352438U (zh) 一种机械手
CN209811656U (zh) 一种电位器蜗杆压装模组
CN210379280U (zh) 电池卧式压装装置
CN210590536U (zh) 折弯装置
CN114055131A (zh) 限位板压入装置
CN215432430U (zh) 压装装置
CN219610501U (zh) 刀片电池电芯入壳装置
CN219598626U (zh) 一种管卡半自动装配机
CN214684820U (zh) 治具
CN216750623U (zh) 高精度连接器插装装置及端子埋入设备
CN219666664U (zh) 夹爪装置
CN115498242B (zh) 平面度调整系统及平面度调整方法
CN115425271B (zh) 一种方形电芯保护架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8283246U (zh) 矫正装置及电机端子矫正设备
CN109967948A (zh) 电池焊接夹持机构
CN220652550U (zh) 插异形塑壳装置
CN219899846U (zh) 一种应用于弯管冲切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