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3602A -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3602A
CN116053602A CN202310196881.8A CN202310196881A CN116053602A CN 116053602 A CN116053602 A CN 116053602A CN 202310196881 A CN202310196881 A CN 202310196881A CN 116053602 A CN116053602 A CN 116053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ntering
hull
seat
fl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68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3602B (zh
Inventor
姚志辉
王腾
陈绍雄
许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68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3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3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3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包括入壳机构,入壳机构流转于线体,且入壳机构相对于线体在第一方向上活动,入壳机构包括:移动座,移动座在线体上流转;入壳组件,入壳组件包括入壳座、入壳件和入壳驱动件,入壳座滑动设于移动座,入壳驱动件带动入壳座沿入壳方向运动,入壳件设于入壳座,入壳件适于拾取外壳;至少两组扩口组件,两组扩口组件均与入壳座连接,扩口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扩口吸附端,且两个扩口吸附端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两组扩口吸附端适于分别吸附外壳的相对两侧面。本申请减少了外壳与电芯之间产生的剐蹭的情况,不易损伤电芯,提高了入壳入壳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的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子设备上。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电芯、顶盖和外壳。锂离子电池组装时,通常为先将电芯焊接固定在顶盖上,再将外壳入壳至电芯,最后焊接固定顶盖和外壳。
相关技术中,顶盖和电芯随着载具在线体上流转,入壳机构拾取外壳后,移动至入壳工位并等待载有电芯的载具,当载具流转至入壳工位时,由入壳机构将外壳入壳至电芯上,即可连续入壳电芯,提高入壳效率。
但是,外壳和电芯移送至入壳工位后可能存在误差,在入壳方向上,外壳的壳口位置容易与电芯存在偏差,且外壳的壳口长边处也容易内凹变形,导致壳口变小,因此入壳外壳时,电芯与外壳的壳口一端容易发生剐蹭,造成电芯和外壳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入壳外壳时,电芯与外壳的壳口一端容易发生剐蹭,造成电芯和外壳损伤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包括入壳机构,所述入壳机构流转于线体,且所述入壳机构相对于所述线体在第一方向上活动,所述入壳机构包括: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在所述线体上流转;
入壳组件,所述入壳组件包括入壳座、入壳件和入壳驱动件,所述入壳座滑动设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入壳驱动件带动所述入壳座沿入壳方向运动,所述入壳件设于所述入壳座,所述入壳件适于拾取外壳;
至少两组扩口组件,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均与所述入壳座连接,所述扩口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扩口吸附端,且两个所述扩口吸附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两组所述扩口吸附端适于分别吸附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壳件包括:
入壳头,所述入壳头滑动设于所述入壳座,且所述入壳头适于拾取所述外壳;
入壳动力件,所述入壳动力件带动所述入壳头在所述入壳方向上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壳头包括用于吸附所述外壳的吸附端,且所述吸附端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该铝壳抓取入壳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入壳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适于卡接在承载电芯的载具上,以限制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线体的流转方向垂直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抵接头,所述抵接头弹性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且所述抵接头的弹性运动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抵接头的一端适于抵接在所述线体的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口组件包括:
扩口座,所述扩口座连接于所述入壳座;
扩口吸附件,所述扩口吸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所述扩口座,所述扩口吸附件包括所述扩口吸附端,所述扩口吸附件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
扩口直线模组,所述扩口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扩口吸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壳座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开设有沿所述入壳方向贯穿的入壳槽,所述入壳槽供所述外壳通过,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均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且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入壳槽的相对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定子部,所述定子部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定子部适于与所述线体上的动子部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该入壳装置的入壳机构整体均可在第一方向上运动,通过在入壳座上设置扩口组件,两个扩口吸附端分别吸附外壳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再带动外壳相对两侧壁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以此拉大外壳的壳口,将外壳的壳口处拉扯成喇叭口状。外壳再随入壳座朝入壳方向运动而套设至电芯上时,由于外壳的壳口更大,更易于套设电芯上。电芯与外壳呈喇叭口状处的内侧壁接触时,随着外壳的入壳,外壳呈喇叭口状处的内侧壁会与电芯产生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该分力即可推动外壳以及整个入壳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而自适应地使得外壳的壳口与电芯对准,方便将外壳入壳至电芯上。
其中,由于外壳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被相互远离拉动,因此避免了外壳壳口的长边处内凹变形而导致壳口变小的情况。外壳的壳口被拉大后再入壳,外壳喇叭口处的内壁与电芯接触,外壳的壳口处的端面不易戳伤电芯,且电芯可推挤外壳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自适应调整外壳的位置,使得外壳的壳口与电芯正对,自适应调整后的外壳再入壳至电芯上时,大幅减少了外壳与电芯产生的剐蹭的情况,不易损伤电芯,提高了入壳入壳质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入壳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壳生产线,由于该入壳生产线包括上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因此该入壳生产线的有益效果与上述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有益效果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口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抵接头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入壳过程示意图。
图中:1、入壳机构;11、移动座;12、入壳组件;121、入壳座;1211、支撑部;1211a、入壳槽;1212、滑动部;122、入壳件;1221、入壳头;1222、入壳动力件;123、入壳驱动件;13、扩口组件;131、扩口座;132、扩口吸附件;133、扩口直线模组;14、抵接头;141、抵接座;142、抵接轮;143、抵接弹性件;144、连接杆;2、安装座;a、外壳;b、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该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利用入壳件拾取外壳,通过两组扩口组件将外壳的壳口拉扯成喇叭口状,再进行入壳操作,电芯先置于外壳的喇叭口内,由于入壳机构可在第一方向上运动,随着外壳的入壳,外壳受到电芯的反作用力而在第一方向上自适应改变位置,使得外壳的壳口正对电芯,因此外壳入壳时不易与电芯发生剐蹭,提高了入壳入壳的质量。本申请解决相关技术中入壳外壳时,电芯与外壳的壳口一端容易发生剐蹭,造成电芯和外壳损伤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1,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包括入壳机构1,该入壳机构1随着线体流转,且可相对于线体发生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线体的流转方向设置,且入壳机构1拾取外壳a后,外壳a的厚度方向也为第一方向。为方便理解,图中Y轴方向即为第一方向。
参照图1-图3,其中,入壳机构1包括移动座11、入壳组件12和至少两组扩口组件13。
具体地,入壳机构1还包括定子部(图中未示出),定子部为组成直线电机的一部分。移动座11流转于线体,定子部与移动座11通过螺栓固定。线体上铺设有动子部,动子部为直线电机的一部分。动子部和定子部配合而形成磁驱结构,通过磁驱而带动移动座11在线体上流转。该磁驱形式与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过多赘述。动子部需要外接电源,由于定子部固定在移动座11上,而动子部铺设于线体,直接给线体外接电源更方便,可简化线体的结构。
参照图1-图3,入壳组件12包括入壳座121、入壳件122和入壳驱动件123。入壳座121滑动设于移动座11,入壳驱动件123的固定端与移动座11固定,入壳驱动件123的驱动端与入壳座121固定,带动入壳座121在移动座11上沿入壳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入壳方向为竖直方向,图中Z轴方向即为入壳方向。入壳件122设于入壳座121上,可随入壳座121在入壳方向上运动,且入壳件122适于拾取外壳a,因此入壳件122可随着入壳座121在入壳方向上运动,而拾取外壳a或者入壳外壳a。其中,入壳驱动件123包括直线电机或丝杆机构等,本实施例中,入壳驱动件123包括丝杆机构。
参照图1-图3,入壳座121包括滑动部1212和支撑部1211,滑动部1212竖直设置且滑动设置于移动座11,支撑部1211水平设置且与滑动部1212通过螺栓固定。其中,支撑部1211上开设有沿入壳方向贯穿设置的入壳槽1211a,入壳槽1211a供外壳a通过。可以理解的是,外壳a从入壳槽1211a穿过支撑部1211而由压紧件拾取。
这样设置,外壳a被拾取后,处于入壳槽1211a内,且由入壳座121对外壳a的周向侧面进行保护,避免了外壳a随入壳机构1流转至入壳工位时与其他机构碰撞的可能。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中,扩口组件13设有两组,两组扩口组件1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组扩口组件13均固定在入壳座121的支撑部1211上,且两组扩口组件13分别位于入壳槽1211a的相对两侧,即两组扩口组件13分别靠近入壳槽1211a的相对两边沿设置。由于入壳槽1211a的设置,方便两组扩口组件13均连接在支撑部1211上。
扩口组件13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扩口吸附端,两个扩口吸附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两组扩口吸附端适于分别吸附外壳a厚度的相对两侧面,且两个扩口吸附端分别带动外壳a厚度方向的两侧壁相互远离,而拉大外壳a的壳口,将外壳a的壳口处拉成喇叭口状。本实施例中,扩口吸附端与外壳a接触处靠近外壳a的壳口设置,因此更方便拉大壳口。
这样设置,入壳外壳a时,扩口组件13随着入壳座121沿入壳方向运动,以维持对外壳a的拉扯状态,随着外壳a入壳至电芯b上。外壳a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被拉开,因此避免了外壳a壳口的长边处内凹变形而导致壳口变小的情况。另外,由于外壳a的壳口被拉大,电芯b更易于伸至外壳a的喇叭口内,外壳a壳口处的端面不易撞伤电芯b,而不易与电芯b发生剐蹭。
参照图2-图4,具体地,扩口组件13包括扩口座131、扩口吸附件132和扩口直线模组133,扩口座131通过螺栓固定在入壳座121上。扩口吸附件132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扩口座131,扩口吸附件132包括扩口吸附端,且扩口吸附件132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扩口直线模组133的固定端与扩口座131通过螺栓固定,扩口直线模组133的驱动端与扩口吸附件132固定,以通过扩口直线模组133带动所述扩口吸附件13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本实施例中,扩口吸附件132包括吸板,扩口吸附端包括多个,且扩口吸附端包括吸嘴,吸板上连接有多个吸嘴,通过吸嘴与外壳a的侧壁接触。其中,扩口直线模组133包括丝杆机构、直线电机或者气缸等,本实施例中,扩口直线模组133包括气缸。
这样设置,扩口直线模组133带动扩口吸附件132朝向外壳a运动并吸附在外壳a的侧壁,再由扩口直线模组133带动扩口吸附件132远离外壳a运动,而拉扯外壳a,以实现对外壳a的扩口。
根据移动座11、入壳组件12和扩口组件13的布置,可以理解的是,入壳组件12和扩口组件13均直接或间接的与移动座11连接。本实施例中,移动座11可相对于线体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此整个入壳机构1均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线体运动。
参照图1和图7,这样设置,扩口后的外壳a入壳时,外壳a喇叭口处的内壁与电芯b接触,外壳a的壳口处的端面不易戳伤电芯b。由于整个入壳机构1可相对于线体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由入壳件122拾取的外壳a可随着入壳机构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外壳a喇叭口处的内壁与电芯b接触后,随着外壳a进一步入壳,电芯b推挤外壳a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自适应调整外壳a的位置,使得外壳a的壳口与电芯b正对,自适应调整后的外壳a再入壳至电芯b上时,大幅减少了外壳a与电芯b之间产生剐蹭的情况,不易损伤电芯b,提高了入壳入壳质量。
参照图5和图6,可选地,该入壳机构1还包括抵接头14,抵接头14弹性连接于移动座11,且抵接头14的弹性运动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抵接头14的一端适于抵接在线体的侧面。
参照图5和图6,具体地,抵接头14包括抵接座141、抵接轮142、连接杆144和抵接弹性件143。连接杆144的一端面与移动座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杆144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连接杆144穿设于抵接座141,以使抵接座141可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抵接轮142转动连接在抵接座141上,且抵接轮142的周向侧面适于抵接于线体的侧面。抵接弹性件143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座11和抵接座141连接,以通过抵接弹性件143的弹力推挤抵接座141,而使得抵接轮142抵紧在线体的侧面。本实施例中,抵接弹性件143包括弹簧或缓冲器,当抵接弹性件143为弹簧时,弹簧套设于连接杆144以限制弹簧发生弯折。连接杆144的数量可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44设有两个。
这样设置,移动座11通过抵接头14与线体弹性抵接,随着移动座11在线体上流转,抵接头14的抵接轮142在线体的侧面上滚动,提高了移动座11在线体上流转的稳定性。另外,当移动座11相对于线体发生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时,抵接弹性件143发生形变,而支持移动座11靠近线体运动。因此,抵接头14既提高了移动座11流转稳定性,也可满足移动座11相对线体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参照图1-图3,其中,入壳件122包括入壳头1221和入壳动力件1222,入壳头1221滑动设于入壳座121,且入壳头1221用于拾取外壳a。入壳动力件1222的固定端与入壳座121通过螺栓固定,入壳动力件1222的驱动端与入壳头1221固定,以此入壳动力件1222带动入壳头1221相对于入壳座121在入壳方向上运动。其中,入壳动力件1222包括丝杆机构或者直线电机等,本实施例中,入壳动力件1222包括丝杆机构。
这样设置,入壳头1221可相对于入壳座121在入壳方向上运动,可仅仅带动入壳头1221下降而拾取外壳a,在拾取外壳a时,入壳座121可保持不动,而避免拾取外壳a时,入壳座121与外壳a的存放机构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入壳件122随着入壳座121下降而入壳至电芯b上时,当电芯b已经穿过外壳a呈喇叭口处后,此时扩口组件13松开外壳a,且有入壳动力件1222带动入壳头1221下降而继续入壳外壳a。因此入壳座121仅需下降较小距离,而外壳a的主要入壳行程有入壳动力件1222带动入壳头1221运动而完成,避免了入壳座121过渡下降而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的情况。
具体地,入壳头1221的底面设有多个吸附端,吸附端用于吸附外壳a,吸附端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通过吸附的方式,使得入壳头1221拾取外壳a,不易对外壳a造成损伤,外壳a也不易被划伤。
参照图1-图3,进一步地,该铝壳抓取入壳装置还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位于入壳座121的底部,且入壳座12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安装座2。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2与入壳座121也连接,也可随移动座11流转于线体。
入壳外壳a时,入壳机构1流转至入壳工位,而承载电芯b的载具也流转至入壳工位,入壳机构1位于载具的正上方。随着入壳座121下压,安装座2一并下降并与载具卡接,载具对安装座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随着入壳座121进一步下降而入壳外壳a,电芯b与外壳a的喇叭口内壁接触后,外壳a进一步下压而受到电芯b的反作用力,外壳a被推挤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由于入壳座121在安装座2上滑动,入壳机构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更稳定。
其中,入壳座121通过导轨组滑动设于安装座2,优选地,导轨组可选用气浮导轨,以减小入壳座121和安装座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入壳座121在第一方向上滑动的灵活性,方便外壳a自适应调节位置。
本实施例中,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参照图1-图3和图7,入壳机构1在线体上流转至外壳a存放位置,入壳件122下降而拾取外壳a,再抬升外壳a;随后外壳a和入壳机构1一并流转至入壳工位,同步地,承载有电芯b的载具也流转至入壳工位,且电芯b位于外壳a的下方。两组扩口组件13分别将外壳a厚度方向的两侧壁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拉动,以扩大外壳a的壳口,且外壳a的壳口处呈喇叭口状。外壳a、入壳座121和扩口组件13一并下降,维持扩口状态的外壳a套设电芯b上,且电芯b与外壳a喇叭口处的内壁接触后,随着外壳a的进一步下降,外壳a受到电芯b第一方向的反作用力,由于入壳机构1可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因此外壳a被电芯b推挤而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使得外壳a的壳口对准电芯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该入壳装置的入壳机构1整体均可在第一方向上运动,通过在入壳座121上设置扩口组件13,两个扩口吸附端分别吸附外壳a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再带动外壳a相对两侧壁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以此拉大外壳a的壳口,将外壳a的壳口处拉扯成喇叭口状。外壳a再随入壳座121朝入壳方向运动而套设至电芯b上时,由于外壳a的壳口更大,更易于套设电芯b上。电芯b与外壳a呈喇叭口状处的内侧壁接触时,随着外壳a的入壳,外壳a呈喇叭口状处的内侧壁会与电芯b产生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该分力即可推动外壳a以及整个入壳机构1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而自适应地使得外壳a的壳口与电芯b对准,方便将外壳a入壳至电芯b上。
其中,由于外壳a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壁被相互远离拉动,因此避免了外壳a壳口的长边处内凹变形而导致壳口变小的情况。外壳a的壳口被拉大后再入壳,外壳a喇叭口处的内壁与电芯b接触,外壳a的壳口处的端面不易戳伤电芯b,且电芯b可推挤外壳a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而自适应调整外壳a的位置,使得外壳a的壳口与电芯b正对,自适应调整后的外壳a再入壳至电芯b上时,大幅减少了外壳与电芯b产生剐蹭的情况,不易损伤电芯b,提高了入壳入壳质量。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壳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该入壳生产线由于包括上述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因此该入壳生产线的有益效果与上述铝壳抓取入壳装置的有益效果一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Y”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后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入壳机构,所述入壳机构流转于线体,且所述入壳机构相对于所述线体在第一方向上活动,所述入壳机构包括: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在所述线体上流转;
入壳组件,所述入壳组件包括入壳座、入壳件和入壳驱动件,所述入壳座滑动设于所述移动座,所述入壳驱动件带动所述入壳座沿入壳方向运动,所述入壳件设于所述入壳座,所述入壳件适于拾取外壳;
至少两组扩口组件,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均与所述入壳座连接,所述扩口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扩口吸附端,且两个所述扩口吸附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两组所述扩口吸附端适于分别吸附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件包括:
入壳头,所述入壳头滑动设于所述入壳座,且所述入壳头适于拾取所述外壳;
入壳动力件,所述入壳动力件带动所述入壳头在所述入壳方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头包括用于吸附所述外壳的吸附端,且所述吸附端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入壳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适于卡接在承载电芯的载具上,以限制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线体的流转方向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抵接头,所述抵接头弹性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且所述抵接头的弹性运动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抵接头的一端适于抵接在所述线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组件包括:
扩口座,所述扩口座连接于所述入壳座;
扩口吸附件,所述扩口吸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所述扩口座,所述扩口吸附件包括所述扩口吸附端,所述扩口吸附件与外部负入壳置连通;
扩口直线模组,所述扩口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扩口吸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座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开设有沿所述入壳方向贯穿的入壳槽,所述入壳槽供所述外壳通过,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均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且两组所述扩口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入壳槽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定子部,所述定子部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定子部适于与所述线体上的动子部配合。
10.一种入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壳抓取入壳装置。
CN202310196881.8A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Active CN116053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6881.8A CN116053602B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6881.8A CN116053602B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3602A true CN116053602A (zh) 2023-05-02
CN116053602B CN116053602B (zh) 2024-06-11

Family

ID=8612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6881.8A Active CN116053602B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360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0004A (ja) * 1994-09-05 1996-05-21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円筒形電池の減圧注液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9980022771U (ko) * 1996-10-29 1998-07-25 양재신 자동차의 전원 차단 장치
US20130011707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Winding-type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657148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深圳吉阳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壳机及其电芯入壳浮动补偿机构
CN106684452A (zh) * 2016-10-31 2017-05-17 深圳吉阳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壳机以及该入壳机的盖板入壳定位检测机构
CN107482245A (zh) * 2017-08-22 2017-12-15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芯入壳装置
CN113823828A (zh) * 2021-11-22 2021-12-21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入壳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CN113921887A (zh) * 2021-10-26 2022-01-1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长电芯入壳装置
CN215988878U (zh) * 2021-07-15 2022-03-08 汕头市曜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入壳机
CN216899152U (zh) * 2022-01-11 2022-07-05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
WO2022199153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115472984A (zh) * 2022-07-04 2022-12-13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动态装配系统及动态装配方法
WO2023274208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0004A (ja) * 1994-09-05 1996-05-21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円筒形電池の減圧注液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9980022771U (ko) * 1996-10-29 1998-07-25 양재신 자동차의 전원 차단 장치
US20130011707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Winding-type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657148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深圳吉阳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壳机及其电芯入壳浮动补偿机构
CN106684452A (zh) * 2016-10-31 2017-05-17 深圳吉阳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壳机以及该入壳机的盖板入壳定位检测机构
CN107482245A (zh) * 2017-08-22 2017-12-15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芯入壳装置
WO2022199153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WO2023274208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5988878U (zh) * 2021-07-15 2022-03-08 汕头市曜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入壳机
CN113921887A (zh) * 2021-10-26 2022-01-11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长电芯入壳装置
CN113823828A (zh) * 2021-11-22 2021-12-21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入壳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CN216899152U (zh) * 2022-01-11 2022-07-05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
CN115472984A (zh) * 2022-07-04 2022-12-13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动态装配系统及动态装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YAN等: "Optimal Design of Shell of Mine-used Flameproof Battery Case Based on SolidWorks", 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 vol. 37, no. 2, 28 February 2011 (2011-02-28), pages 74 - 76 *
武慧等: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PACK装配线装配工艺研究", 工业控制计算机, vol. 32, no. 3, 25 March 2019 (2019-03-25), pages 32 *
王大治;石刚;李永庆;: "动力电芯上线搬运机器人的设计", 制造业自动化, no. 09, 25 September 2020 (2020-09-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3602B (zh)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2245B (zh) 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芯入壳装置
CN114084038B (zh) 换电设备解锁装置、换电设备及电池箱快速换电系统
CN105436870A (zh) 电机的转子与轴承的自动组装机
CN117642922A (zh) 电芯模组的堆叠装置及堆叠方法
CN218775989U (zh) 一种定子扁铜线锁紧工装自动安装设备
CN116053602B (zh) 一种铝壳抓取入壳装置及入壳生产线
CN111993045A (zh) 一种机械转子齿轮装配机
CN21822326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生产用涂胶装置
CN115842152A (zh) 软包电芯夹板全自动组装机
CN217807321U (zh) 一种取放板机
CN217397673U (zh) 一种后送料式高速段差机
CN210735476U (zh) 培养瓶批量旋转移动机构
CN21330426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蓄电池
CN114226349A (zh) 一种光学镜片批量高效清洗设备
CN211605337U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的卷绕设备
CN111332410B (zh) 安装有自动推进机构的模块式海洋观测用浮标设备
CN218778288U (zh) 卷芯输送装置
CN219729728U (zh) 电芯转移夹具和电芯转移装置
CN21982288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电芯预热炉的抓夹转运装置
CN115020097B (zh) 变压器组装设备
CN217198678U (zh) 一种按压式快速连接负载装置
CN221774307U (zh) 一种固定装置和电池单体生产系统
CN216940271U (zh) 一种跟踪夹持机构
CN219151252U (zh)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预压装设备
CN219900888U (zh) 用于电池顶盖焊接的定位工装及电池顶盖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