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1767A -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1767A
CN113921767A CN202111151680.3A CN202111151680A CN113921767A CN 113921767 A CN113921767 A CN 113921767A CN 202111151680 A CN202111151680 A CN 202111151680A CN 113921767 A CN113921767 A CN 113921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solid electrolyte
positive electrode
state battery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16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杰
陈少杰
王志文
张琪
王磊
黄海强
杨红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16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1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1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1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固态电解质溶液进行雾化,然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干燥后,得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2)将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通过剪切力作用进行二次混合,辊压,得到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极层与集流体复合,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本发明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溶液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然后采用干法制备正极极片,避免了固态电解质与不稳定的溶剂的接触,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固态电池是一种电池科技。固态电池采用不可燃的固态电池电解质替换了可燃性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大幅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更好地适配高能量正负极并减轻系统重量,实现能量密度同步提升。在各类新型电池体系中,固态电池是距离产业化最近的下一代技术,这已成为产业与科学界的共识。
目前固态电池中的正极极片通常采用匀浆、涂布的工艺制作而成。通常在匀浆步骤中,将正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质颗粒、导电碳与粘结剂溶液混合在一起,再经涂布、干燥后制成连续的正极极片。在这种工艺中,为了保证正极极片能够连续,需要在上述粉体混合物之中添加粘结剂。然而此类型的粘结剂一般不具有离子导电性,且当聚合物粘结剂溶解于溶剂中再干燥之后,粘结剂会包覆于粉体颗粒的表面,导致离子、电子在颗粒之间传输不顺畅,从而使得固态电解质正极极片之中的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的显著下降,最终造成电池的倍率性能与容量发挥的严重损失。且由于普通的湿法匀浆涂布中粘结剂会包覆于颗粒表面,从而加大了的粘结剂的使用量。且由于固态电解质(特别是硫化物电解质)与大部分溶剂不稳定,即使稳定的溶剂,在球磨过程中也会有所反应,溶剂与固态电解质的反应使得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有所下降,从而了增加极片以及电池的阻抗,使得电池倍率性能下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另外溶剂的添加增加了烘干、溶剂回收处理等工序,增加了成本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另外一种使用无溶剂法制备固态电池正极极片的方法是,将正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质颗粒、导电碳均匀地铺散在预制模具套筒中,通过外加压力挤压成型。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该工艺需要将粉体均匀地平铺在模具之中,这就使得所制备的正极尺寸依赖于模具的尺寸,且由于平铺粉末均匀性的问题,这种方法压制成的电解质层尺寸较小,通常在0.5cm2~1cm2之间,这就使得该方法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而使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对于正极极片的形状与尺寸均无要求,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而改变与定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CN110400905A公开了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极片,包括极片本体以及涂覆在该极片本体的一侧表面或两侧表面的固态电解质涂层,所述固态电解质涂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固态电解质涂层包括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分散剂0.5~2份,固态电解质10~40份,粘结剂1~5份,溶剂A50~100份,溶剂B50~100份;但是,该文献的固态电解质涂层在涂覆时涂覆层厚度的控制也较难把握,从而影响了涂覆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采用浆料涂覆的方式也会影响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因此,如何提升正极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且使其应用更为灵活,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溶液先以喷雾的形式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增大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锂离子在颗粒间的传输阻抗,然后采用干法制备正极极片,避免了固态电解质与不稳定的溶剂的接触,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正极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而改变与定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实用价值。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固态电解质溶液进行雾化,然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干燥后,得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
(2)将步骤(1)所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通过剪切力作用进行二次混合,辊压,得到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极层与集流体复合,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
本发明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溶液先以喷雾的形式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增大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锂离子在颗粒间的传输阻抗,然后采用干法制备正极极片,避免了固态电解质与不稳定的溶剂的接触,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正极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而改变与定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实用价值。
常规的制备固态电池的正极极片时,正极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会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这样会使得二者只能实现点-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增大了锂离子在颗粒之间的传输阻抗;而本发明则是先将固态电解质溶液雾化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可以实现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均匀且薄的固态电解质包覆层,增大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固态电解质致密且均匀的包裹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从而二者的界面为面-面接触,进而显著降低了锂离子在颗粒之间的传输阻抗,从而保证了更好的倍率性能;
同时,制备正极电极层时采用干法混合的方式,通过剪切力的方式,可以使得粘结剂呈细丝状存在,进而粘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接触变为点-点接触,对离子、电子传输的阻碍作用小;
由于固态电解质与大部分能够溶解粘结剂的溶剂不稳定,即使相对稳定的溶剂,在球磨过程中也会有所反应,使得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下降,且使得固态电解质的结构遭到破坏,使得电池倍率性能下降、循环性能下降;因此本发明中采用干法混合的方式一方面避免了溶剂对固态电解质的反应,无溶剂对固态电解质的破坏作用,也可以更好的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另一方面减少了溶剂蒸发、回收所需的能量。
优选地,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固态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或卤化物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括但不限于Li10GeP2S12、Li6PS5Cl、Li7P3S11或Li3PS4等,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化学通式为Li3MX6(M为金属元素,X为卤化物),例如Li3YCl6或Li3InCl6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包括乙腈、乙醇、水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溶剂,能够溶解所述固态电解质的溶液,且在升温后能够从固态电解质中脱出,从而恢复固态电解质本身的电导率。
优选地,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的粘度小于15cp,例如5cp、6cp、7cp、8cp、9cp、10cp、11cp、12cp、13cp或14cp等。
本发明中,为了避免溶液粘度过大造成被包覆粉体颗粒的团聚,因此其粘度不能过大。
优选地,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层的厚度为5~200nm,例如5nm、10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150nm、160nm、170nm、180nm、190nm或200nm等。
本发明中,固态电解质层过薄,则容易出现包覆不完全,出现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接触不良的问题;过厚,则会影响正极表面电子的传输。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中,粘结剂应具备在外加机械力下能够延展的特性,以使得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拉丝纤维化。
优选地,步骤(2)所述通过剪切力作用进行二次混合的方式包括高速搅拌、螺杆挤出或气流粉碎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高速搅拌通过高速混合机进行。
本发明中,高速混合机中的桨叶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力,能够将原本呈团块状的粘结剂丝状化,即其微观形貌由球状转变为丝状,在丝状化的过程中粘结剂在长度方向拉伸延展,同时其直径减小、变细,由此使得粘结剂的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粘结剂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了激活粘结剂粘结力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500~3000rpm,例如500rpm、1000rpm、1500rpm、2000rpm、2500rpm或3000rpm等。
优选地,所述高速混合机的时间为10~60min,例如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或60min等。
本发明中,若转速过低、时间过短,则外加机械力不足以拉伸粘结剂使其丝状化,从而不能使粘结剂达到最佳的粘结状态;若转速过高、时间过长,则过大的外加机械力会使得粘结剂过度拉伸、延长而产生断裂,使得粘结剂形成片段化的短小细丝,这最终也会造成粘结力的下降。
优选地,步骤(1)所述辊压的方式为热辊压。
本发明中,通过热辊压可以进一步将固态电解质之中的结晶溶剂脱除,以达到恢复固态电解质电导率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溶剂对固态电解质的影响,提升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热辊压的温度为50~220℃,例如50℃、80℃、100℃、130℃、150℃、180℃、200℃或220℃等。
本发明中,热辊压的温度过低,则不能将电解质中残留的溶剂脱出,温度过高,则会造成正极活性物质的释氧并对其造成结构破坏。
优选地,步骤(2)所述正极电极层的厚度为30~150μm,例如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或150μm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度小于15cp的固态电解质溶液进行雾化,然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干燥后,得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层的厚度为5~200nm;
(2)将步骤(1)所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通过高速混合机以500~3000rpm的转速进行二次混合10~60min,在50~200℃下进行热辊压,得到厚度为30~150μm的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极层与集流体复合,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电极层中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
优选地,所述正极极片的电极层中,导电剂的质量占比为0.05~4%,例如0.05%、1%、2%、3%或4%等,粘结剂的质量占比为0.2~5%,例如0.2%、1%、2%、3%、4%或5%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态电池,所述固态电池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所述固态电池为全固态电池。
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极极片,其压实密度高、孔隙率低,更适用于全固态电池(因为液态电池极片需保留一定的空隙让电解液得以渗入,而固态电池极片需致密压实以获得良好的界面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溶液先以喷雾的形式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增大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锂离子在颗粒间的传输阻抗,然后采用干法制备正极极片,避免了固态电解质与不稳定的溶剂的接触,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电池在0.33C/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之比在89.9%以上,0.33C下循环5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在81.3%以上;且正极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而改变与定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压-比容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比容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压-比容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比容量图。
图5为对比例1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压-比容量图。
图6为对比例1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比容量图。
图7为对比例2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压-比容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未经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SEM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经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后的正极活性物质的SEM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SEM图。
图11为对比例1中将正极活性物质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直接进行混合而非包覆的SEM图。
图12为对比例2中所提供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6PS5Cl溶解于无水乙醇之中,得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溶液,溶剂的粘度控制在10cp;
(2)采用喷雾法将步骤(1)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溶液雾化,使其粘附在正极活性物质LiNi0.9Co0.05Mn0.05O2的表面,同时将溶剂干燥,得到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均匀且薄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层;对应的包覆层厚度为50nm;
(3)将上述制备的包覆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碳放入搅拌机中,导电碳与上述物质的质量比为2:98,以350rpm/min搅拌速度搅拌60min,得到混合物,再将聚四氟乙烯粉体与上述粉体混合在一起,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其中,聚四氟乙烯粉体与上述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97,将加入聚四氟乙烯后的粉体使用带桨叶的高速混合机混合,以1500rpm/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0min;然后使用辊压机在200℃的条件下进行辊压,使上述混合物延展、呈薄膜状,并压制得到60μm厚的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解层与铝箔集流进一步压合,压实得到正极极片。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中经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前后的正极活性物质的SEM图,经过图8和图9的比对,经过固态电解质包覆后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致密且均匀的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1)将卤化物固态电解质Li3InCl6溶解于纯水之中,得到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溶液,溶剂的粘度控制在12cp;
(2)采用喷雾法将步骤(1)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溶液雾化,使其粘附在正极活性物质LiNi0.8Co0.1Mn0.1O2的表面,同时将溶剂干燥,得到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均匀且薄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层;对应的包覆层厚度为100nm;
(3)将上述制备的包覆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碳放入搅拌机中,导电碳与上述物质的质量比为3:97,以400rpm/min搅拌速度搅拌50min,得到混合物,再将聚四氟乙烯粉体与上述粉体混合在一起,通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其中,聚四氟乙烯粉体与上述混合物的质量比为5:95,将加入聚四氟乙烯后的粉体使用带桨叶的高速混合机混合,以2000rpm/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然后使用辊压机在160℃的条件下进行辊压,使上述混合物延展、呈薄膜状,并压制得到70μm厚的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解层与铝箔集流进一步压合,压实得到正极极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本实施例步骤(3)中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本实施例步骤(2)中包覆层的厚度为250nm。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本实施例步骤(3)中将热辊压替换为常温辊压。
其余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不进行步骤(1)和(2),直接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6PS5Cl、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碳进行混合。
制备方法与参数与实施例1步骤(3)中保持一致。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各物质使用比例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所不同的是对比例2中使用传统的湿法涂布工艺制作全固态电池正极极片,其中粘结剂使用聚偏氟乙烯,制备方法如下:
将聚偏氟乙烯粉体溶解于甲苯之中,制成溶胶,将正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质颗粒、导电碳、上述溶胶共同放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形成质地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布于正极集流体铝箔之上,调整涂布厚度为60μm,再经90℃干燥后,得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
图11示出了对比例1中正极活性物质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直接进行混合而非包覆的SEM图,从图11可以看出,正极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均呈颗粒状存在,且二者之间的接触为点-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增大了锂离子在颗粒之间的传输阻抗,再进一步与图9进行对比,可以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的界面为面-面接触,接触面积大,进而显著降低了锂离子在颗粒之间的传输阻抗,从而保证了更好的倍率性能;
图10、和图12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和对比例2所提供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SEM图,从图10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粘结剂均呈细丝状存在,进而粘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接触均为点-点接触,对离子、电子传输的阻碍作用小;从图12可以看出,使用湿法涂布工艺,即将粘结剂溶解于溶剂再烘干后,粘结剂在颗粒表面呈现包覆形式的存在,即粘结剂与活性物质颗粒、电解质颗粒之间呈面-面接触,因粘结剂为离子、电子的绝缘体,进而这种接触形式对离子、电子传输的阻碍作用大,导致倍率性能较差。
以实施例1-5与对比例1-2所提供的正极极片为正极,硫化物电解质Li6PS5Cl作为电解质层,金属In作为负极,组装为全固态电池,将上述电池在0.1C、0.33C的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
图1、图3、图5和图7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压-比容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池,倍率性能更好。
图2、图4和图6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所提供的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比容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更为优异。
综合图1-图7可以看出,相比于常规的干法制备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以及湿法涂布制备得到正极极片,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极片组装得到的全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均得到了提升。
其数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287362150000121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3的数据结果可知,选用聚偏氟乙烯作为粘结剂,制备正极极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聚四氟乙烯纤维化不充分,导致粘结剂的团聚从而造成各组分的分布不均,进而造成电流密度分布不均,最终影响了正极极片的容量发挥与其稳定性。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4的数据结果可知,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固态电解质层过厚,会阻碍电子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传输,进而造成极片倍率性能的下降。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5的数据结果可知,采用常温辊压的形式无法将电解质中的残余溶剂完全脱出,进而造成电解质电导率的降低与结构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容量发挥、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下降。
从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数据结果可知,相比于常规的干法制备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极极片,由于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从而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
从实施例1与对比例2的数据结果可知,由于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且在极片的制备过程中避免了电解质与有机溶剂的接触对固态电解质所造成的损伤,而且所使用的粘结剂与颗粒之间为点状接触,避免了对离子、电子传输造成的阻碍,因而本发明中所提供的极片具有更好的容量发挥与倍率性能;同时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无溶剂对固态电解质造成损伤,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极极片具有更高的循环保持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溶液先以喷雾的形式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增大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锂离子在颗粒间的传输阻抗,然后采用干法制备正极极片,避免了固态电解质与不稳定的溶剂的接触,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提升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电池在0.33C/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之比在89.9%以上,0.33C下循环5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在81.3%以上;且正极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而改变与定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实用价值。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固态电解质溶液进行雾化,然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干燥后,得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
(2)将步骤(1)所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通过剪切力作用进行二次混合,辊压,得到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极层与集流体复合,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固态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或卤化物固态电解质;
优选地,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包括乙腈、乙醇、水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质溶液的粘度小于15cp。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固态电解层的厚度为5~200nm;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通过剪切力作用进行二次混合的方式包括高速搅拌、螺杆挤出或气流粉碎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高速搅拌通过高速混合机进行;
优选地,所述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500~3000rpm;
优选地,所述高速混合机的时间为1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辊压的方式为热辊压;
优选地,所述热辊压的温度为50~2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正极电极层的厚度为30~1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度小于15cp的固态电解质溶液进行雾化,然后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干燥后,得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层的厚度为5~200nm;
(2)将步骤(1)所述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通过高速混合机以500~3000rpm的转速进行二次混合10~60min,在50~200℃下进行热辊压,得到厚度为30~150μm的正极电极层,然后将正极电极层与集流体复合,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
8.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由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的电极层中包括导电剂、粘结剂和包覆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电极层中,导电剂的质量占比为0.05~4%,粘结剂的质量占比为0.2~5%。
10.一种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所述固态电池为全固态电池。
CN202111151680.3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3921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680.3A CN113921767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680.3A CN113921767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1767A true CN113921767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1680.3A Pending CN113921767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17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781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包覆卤化物电解质的方法及活性材料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0390A1 (ko) * 2015-08-18 2017-02-23 울산과학기술원 고체 전해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전극 활물질 -고체 전해질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고체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그리고 상기 전극 활물질 -고체 전해질 복합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JP2018206486A (ja) * 2017-05-30 2018-12-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グリーンシート、全固体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206669A (ja) * 2017-06-07 2018-12-27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9449414A (zh) * 2018-11-01 2019-03-08 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以及含该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CN109768267A (zh) * 2019-03-15 2019-05-17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干法搅拌的电池浆料制备方法
US20190198870A1 (en) * 2016-08-22 2019-06-27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Public Corporation Composit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1769273A (zh) * 2020-08-19 2020-10-13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包覆方法
CN112151745A (zh) * 2020-10-28 2020-12-2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半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层、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半固态电池
CN112420986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南京博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法制备锂电池正负极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0390A1 (ko) * 2015-08-18 2017-02-23 울산과학기술원 고체 전해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전극 활물질 -고체 전해질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고체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그리고 상기 전극 활물질 -고체 전해질 복합체를 포함하는 전고체 전지
US20190198870A1 (en) * 2016-08-22 2019-06-27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Public Corporation Composit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ll-solid-state secondary battery
JP2018206486A (ja) * 2017-05-30 2018-12-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グリーンシート、全固体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206669A (ja) * 2017-06-07 2018-12-27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9449414A (zh) * 2018-11-01 2019-03-08 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以及含该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CN109768267A (zh) * 2019-03-15 2019-05-17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干法搅拌的电池浆料制备方法
CN112420986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南京博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法制备锂电池正负极片方法
CN111769273A (zh) * 2020-08-19 2020-10-13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包覆方法
CN112151745A (zh) * 2020-10-28 2020-12-2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半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层、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半固态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781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包覆卤化物电解质的方法及活性材料
CN116344781B (zh) * 2023-05-26 2023-09-01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电极活性材料表面包覆卤化物电解质的方法及活性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1504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cathode for secondary battery
KR102472912B1 (ko) 리튬이온전지용 캐소드 슬러리
CN112151744B (zh) 全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层、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全固态电池
CN104332657A (zh) 锂离子电池富锂工艺及使用该工艺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JP201119262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電極用カーボンブラック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CN112133922B (zh) 适用于半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层、其制备方法、电极片和半固态电池
CN112133882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用电极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CN113839085A (zh) 一种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33923B (zh) 适用于半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层、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半固态电池
CN114725320A (zh) 干法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0165152A (zh) 固态正极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207338A (zh) 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及固态电池
CN114068915B (zh) 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21767A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0868A (zh) 极片及其制作方法和电池
TWI686002B (zh) 蓄電裝置用集電體、其製造方法及用於其製造之塗佈液
CN114122317B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039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预锂的方法
CN115036510B (zh) 一种无添加石墨烯/炭黑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82824B (zh) 一种硫化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47157A (zh) 一种干法制备全固态电池的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CN117276651A (zh) 一种碳基固态锂电池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及电芯
CN110165153A (zh) 固态负极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41980A (zh) 一种固态锂硫电池正极及全固态锂硫电池
CN110120547B (zh) 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电解质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