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1769A -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1769A
CN113891769A CN202180003445.3A CN202180003445A CN113891769A CN 113891769 A CN113891769 A CN 113891769A CN 202180003445 A CN202180003445 A CN 202180003445A CN 113891769 A CN113891769 A CN 113891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ress
ram
punch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34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1769B (zh
Inventor
森富士夫
小林诚司
椎野明博
井上胜幸
日比野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91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1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1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1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21D22/28Deep-drawing of cylindrical articles using consecutive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21D22/30Deep-drawing to finish articles formed by 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4/00Special deep-drawing arrangements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es
    • B21D24/005Multi-stage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04Movable or exchangeable mountings f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4Particula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nd holding in place complete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03Pos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05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stage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02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objects
    • B21D51/10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objects conically or cylindrically shaped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driven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26Programme 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03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in punching machines or punching tools
    • B21D45/006Stripping-off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2Ejecting devices
    • B21D45/04Ejecting devices interrelated with motion of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与以往相比提高生产效率的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冲压机(10)具备:模具定位部,其在作为压头(20)的移动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将冲压模具定位;以及位置调整机构(68),其具有伺服马达(63)来作为驱动源,并任意地变更冲压模具被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并且,当赋予位置变更用数据时,冲压模具被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变更为与位置变更用数据相应的位置。

Description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以及使用冲压机的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冲压机,已知有对工件进行拉深加工、或进行减薄加工、或进行压扁加工的冲压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3212号公报(第0021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冲压机中,在连续运转中,在冲压模具的热膨胀等的作用下工件的被加工部的厚度、位置、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有时工件最终成为NG品。为了抑制产生那样的NG品,在以往的冲压机中,在工件的被加工部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量变大为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暂时停止冲压机,并强制进行松缓由模具保持部进行的冲压模具的保持,调整冲压模具的位置这样费工夫的作业,生产效率的降低成为问题。因此,在本发明中,提供能够相比以往提高生产效率的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冲压机的发明通过进行使压头反复进行升降动作的连续运转而利用分别在垫板以及所述压头的模具保持部保持的冲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其中,所述冲压机具备:模具定位部,其在作为所述压头的移动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冲压模具定位;位置调整机构,其具有伺服马达来作为驱动源,并任意地变更所述冲压模具被所述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以及驱动控制部,所述驱动控制部当在所述连续运转中被赋予位置变更用数据时,在使所述连续运转持续的状态下,在所述模具定位部不受到所述冲压加工的加工反作用力时,驱动所述伺服马达以使所述冲压模具被所述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变更为与所述位置变更用数据相应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的主视图。
图2是压头的模具保持部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3是压头的模具保持部的主视图。
图4是垫板的模具保持部与下止点的冲头的侧剖视图。
图5是垫板的模具保持部与下止点的顶出销的侧剖视图。
图6是位置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冲压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机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冲压机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冲压机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冲压机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整体。以下,将图1中的横向称作冲压机10的横向H1,将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称作冲压机10的前后方向H2(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二方向”。参照图2),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作冲压机10的上下方向H3(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一方向”)。另外,将冲压机10中的图1所示的一侧称作冲压机10的前侧,将其相反侧称作后侧。并且,将图1中的右侧以及左侧简称作冲压机10等的右侧以及左侧。
如图1所示,冲压机10具有从支承盘200立起的支承框架201。支承框架201形成为利用垫板支承梁203以及未图示的压头支承壁将在横向H1上对置的一对对置壁202之间连接的结构。
垫板支承梁203例如呈截面四边形并沿横向H1延伸,且跨接于一对对置壁202的靠下端位置之间。另外,在垫板支承梁203的前后方向H2的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H3贯通的未图示的狭缝。并且,在垫板支承梁203的上表面重叠并固定有垫板13。
压头支承壁呈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H2的板状,且在比一对对置壁20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的位置跨接于一对对置壁202的对置面的后缘部之间。并且,在压头支承壁的前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有压头20。
凸轮轴71跨接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对对置壁202的靠上端位置之间。并且,压头20反复进行从该凸轮轴71接受动力而升降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冲压模具包括多个冲头30以及多个冲模40。另外,为了保持多个冲头30,在压头20的下端部沿横向H1以一定节距并排设置有多个模具保持部205。并且,为了保持多个冲模40,在垫板13的上表面沿横向H1以一定节距并排设置有多个模具保持部206。并且,多个冲头30与多个冲模40成为多对并对置,由各对冲头30与冲模40构成加工工作台ST,并利用各加工工作台ST对工件90进行冲压加工。
工件90通过在左端的加工工作台ST的更左侧配置的工件供给装置18由板料生成。在该工件供给装置18中未图示的冲裁用冲模被架台18D支承并配置为悬在比模具保持部206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另外,在工件供给装置18中具备将筒状的第二冲头与未图示的第一冲头的外侧嵌合而成的二重结构的冲头18P,冲头18P安装于压头20。并且,与压头20的动作同步地板料被从后方以节距进给的方式送给,利用第二冲头从板料冲裁出坯料,该坯料被第一冲头拉深而生成筒状的工件90。
如图4所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成形的工件90例如呈一端有底且另一端开放的圆筒状,并在底壁91的中央具有贯通孔91A。为了成形该工件90,多个冲头30呈圆柱状,且在冲模40具备截面圆形的冲头收容孔41H。并且,在各加工工作台ST中在冲头30的作用下工件90被压入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而被进行拉深加工、减薄加工、压扁加工等。另外,在一部分的加工工作台ST设置使工具(tool)相对于工件90沿前后方向H2进退的机构,例如,对工件90从前方加工贯通孔、刻印,或将工件90的上缘部去除。
如图4所示,在各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的同轴下方具备将垫板13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3H,在各贯通孔13H收容有顶出销16。另外,顶出销16的下端部从前述的垫板支承梁203的狭缝向下方突出。另外,顶出销16的靠下端位置将固定于垫板支承梁203的支承板203A(参照图6)贯通。并且,在顶出销16中的比支承板203A靠上侧的位置贯穿有压缩螺旋弹簧16C(参照图6)。并且,各顶出销16隔着工件90被冲头30按压而下降,另一方面,在压缩螺旋弹簧16C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及根据需要而在下端部受到的动力的作用下上升。另外,在对工件90的底壁91进行压扁加工的加工工作台ST中(参照图4),如在后详细说明的那样,在工件90与顶出销16之间具备动模42,顶出销16隔着工件90与动模42将工件90向冲头30侧按压。
如图2所示,在冲头30的上下方向H3的中途位置嵌合有脱模器33。并且,脱模器33使与冲头30一起从冲模40排出的工件90从冲头30脱离。因此,在各脱模器33连结有配备于垫板13的后方的杆19,与压头20的升降的动作同步地在杆19的作用下脱模器33相对于各冲头30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在冲压机10具备将工件90向各加工工作台ST搬运的工件搬运装置209。需要说明的是,将工件90向多个加工工作台ST依次搬运的冲压机一般来说被称作“多工位冲压机”,该情况下的工件搬运装置209一般来说被称作“多工位装置”。
工件搬运装置209具有在多个模具保持部206上沿横向H1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H2上对置的一对导轨209A(图1中,仅示出一方的导轨209A),如图2所示,在上述一对导轨209A以一定的节距沿横向H1并排支承有多对指部17。
一对指部17被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向相互接近的一侧施力。另外,脱模器33的下端部从上方或者侧方进入一对指部17之间并将一对指部17打开。并且,每次压头20进行升降时,一对导轨209A反复进行沿横向H1往复移动的动作,各对指部17将工件90把持并以一定节距向图1的右侧搬运。由此,通过工件供给装置18生成的工件90被依次向各加工工作台ST搬运,对工件90进行多次的加工。并且,最终从右端的加工工作台ST向例如未图示的滑槽排出工件9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中,工件供给装置18与左端的加工工作台ST之间分开两节距的量的距离,并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不进行加工的虚设工作台。另外,工件搬运装置209、工件供给装置18、驱动脱模器33的杆19与凸轮轴71机械连结,并从与压头20共用的动力源即伺服马达70接受动力。
另外,工件90的形状根据模具保持部205、206对冲头30以及冲模40的保持位置的不同而稍微不同。为此,在压头20的模具保持部205具备对冲头30的保持位置进行调整的机构。以下,对压头20的模具保持部20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压头20的多个模具保持部205设置于在压头20的下端部固定的支承基座21。支承基座21具有垂直的后表面,且从后表面的下部向后方突出有背面突起部21B。并且,支承基座21的后表面与压头20的前表面下部重叠,并且背面突起部21B的上表面与压头20的下表面重叠并固定于压头20。需要说明的是,在压头20中使前表面的下端部凹陷而形成台阶面20C,支承基座21的上表面的后缘部与台阶面20C重叠。
支承基座21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的中途位置具有台阶部21D,比台阶部21D靠下侧的下台阶部21E(参照图3)比上侧的上台阶部21F凹陷。
如图2所示,在支承基座21的上台阶部21F沿横向H1以一定节距并排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多个螺钉孔23A。并且,在各螺钉孔23A螺合有调整螺栓24(相当于技术方案的“模具定位部”以及“冲头定位部”),调整螺栓24的下端部向下述的纵槽22侧突出。另外,在调整螺栓24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使螺合操作用的工具卡合的由六方孔或者六方轴部等构成的工具卡合部24H(参照图6)。并且,在支承基座21形成有从上台阶部21F的前表面与各螺钉孔23A连通的多个螺钉孔23B,在这些螺钉孔23B螺合未图示的组螺钉而使调整螺栓24止转。
如图3所示,在支承基座21的下台阶部21E中,在多个螺钉孔23A的正下方形成有多个纵槽22。这些纵槽22形成为截面四边形的方槽结构,且向前方与下方开放。另外,在下台阶部21E中的相邻的纵槽22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一对螺钉孔22N。并且,在右侧端的纵槽22的右邻侧仅设置有前述的一对螺钉孔22N中的下侧的螺钉孔22N,另一方面,在左侧端的纵槽22的左邻侧仅设置有前述的一对螺钉孔22N中的上侧的螺钉孔22N,对此未图示。
如图2所示,在各纵槽22收容有适配件31。适配件31通过在沿上下方向H3延伸的棱柱体的中心部形成圆形的贯通孔31A而成。另外,在适配件3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前表面贯通到贯通孔31A的贯通孔31B,与此处嵌合的卡止构件31C的一部分突出到贯通孔31A内。
各适配件31在横向H1上与各纵槽22正好嵌合,并从各纵槽22的前表面开口稍微向前方突出。并且,为了将各适配件31固定于纵槽22,从前方观察时向右下延伸的多个按压构件25配置为将各纵槽22的前表面开口斜向横截的状态,将这些各按压构件25的两端部贯通的未图示的螺栓螺合于前述的螺钉孔22N。
各冲头30嵌合保持在上述的各适配件31的贯通孔31A。冲头30从上端至少到靠下端位置为止呈截面圆形地延伸,冲头30的上部成为与适配件31的贯通孔31A嵌合的被保持部30A。另外,头部30H从被保持部30A的上端向侧方伸出,并与适配件31的上表面重叠。并且,在被保持部30A的周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H3延伸的方槽状的卡止槽30B。并且,前述的卡止构件31C的一部分与卡止槽30B卡合而使冲头30相对于适配件31止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冲头30的中心部从前端面到靠前端位置延伸有排气孔30G,该排气孔30G的上端部与冲头30的外表面之间被未图示的横孔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压头20的多个模具保持部205由上述的适配件31、纵槽22以及按压构件25等构成。并且,利用各模具保持部205的上方的调整螺栓24将冲头30相对于压头20在上下方向H3上定位。
在调整冲头30相对于压头20的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将固定按压构件25的螺栓松缓,冲头30在比作为目标的位置稍微靠上侧的位置以与调整螺栓24抵接的方式进行装配。然后,只要进行将调整螺栓24拧入的操作而使适配件31与冲头30一起下降并移动到作为目标的位置即可。
接下来,对垫板13的模具保持部206与冲模40进行说明。这里,在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垫板13的多个冲模40中包括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拉深加工用的冲模40以及减薄加工用的冲模40。并且,如图4所示,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包括定模41与动模42,拉深加工用与减薄加工用的冲模40仅由定模41构成。
如图6所示,定模41呈长方体状,且图4所示的冲头收容孔41H上下贯通该定模41的中央。另外,拉深加工、减薄加工用的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在其轴向的中途位置缩径而具备用于对工件90进行拉深加工或者减薄加工的未图示的缩径部。与此相对,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的内径例如均匀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图4以及图5所示的冲模40是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
如图4所示,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的动模42的上部与冲头收容孔41H正好嵌合且能够上下移动,并且压扁加工用的冲模40的动模42具有从下端部向侧方伸出的下端凸缘42B而不会从冲头收容孔41H向上方脱离。另外,如图5所示,动模42中的比下端凸缘42B靠上侧的部分与冲头收容孔41H的轴长大致相同。
如图1所示,为了设置将多个冲模40保持的多个模具保持部206,例如,在垫板13的上表面使除横向H1的两端部以外的整体呈台阶状凹陷而形成有凹部13B。并且,在凹部13B内横向排列地收容固定有多个支承块14。
如图4所示,在各支承块14的上表面形成有平面形状为四边形的冲模收容凹部51。另外,在冲模收容凹部51的底面的中央形成将支承块14上下贯通的引导孔52,并且在冲模收容凹部51的底面的四角形成有未图示的螺钉孔。并且,在冲模收容凹部51中正好收纳各冲模40所包含的定模41,并由螺栓固定。即,各支承块14的内部成为模具保持部206。
压扁加工用的模具保持部206的引导孔52的内径比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的内径大,在引导孔52的内侧嵌合有引导套筒43。引导套筒43呈与引导孔52正好嵌合的圆筒状,其内径比冲头收容孔41H的内径稍大,且呈供动模42的下端凸缘42B正好嵌合的大小。另外,在引导套筒43的上表面与定模41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并且,引导套筒43的下端部向下述的方孔53内稍微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保持部206的引导孔52的内侧嵌合引导套筒43,在该引导套筒43(相当于技术方案的“滑动支承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有动模42,但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不具有引导套筒43,而使模具保持部206的引导孔52的内径与引导套筒43的内径相同,且在引导孔5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直接嵌合动模42。
在引导孔52的下方的同轴上形成有方孔53。该方孔53的平面形状例如从上下方向H3观察时,呈引导孔52的平面形状即圆内接的正方形。
在方孔53嵌合有第二分隔件46。如图6所示,第二分隔件46呈与方孔53正好嵌合的正方形的板状,在其中心部如图4所示形成有比引导套筒43的内径小的贯通孔46H。另外,第二分隔件46的上表面成为与引导套筒43以及动模42的中心轴正交的抵接面46N并与引导套筒43以及动模42的下表面面抵接。另一方面,第二分隔件46的下表面成为相对于引导套筒43以及动模42的中心轴具有微小的倾斜角的抵接斜面46M,并例如以趋向前后方向H2的后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
在支承块14的下表面形成有带台阶的下表面凹部54,在该下表面凹部54内的上表面开口有方孔53。另外,在垫板13中的与下表面凹部54对置的位置固定有板状的滑动金属件38。并且,在下表面凹部54收容有第一分隔件45,由该第一分隔件45与前述的第二分隔件46构成分隔件组44(相当于技术方案的“模具定位部”、“冲模定位部”)。另外,通过该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第二分隔件46的抵接面46N)的位置而将动模42以及引导套筒43定位在它们的可动范围的下端。
详细而言,第一分隔件45的下表面形成为相对于引导套筒43以及动模42的中心轴正交的平坦面,且面抵接于滑动金属件38的上表面。一方的第一分隔件45的上表面成为相对于引导套筒43以及动模42的中心轴具有微小的倾斜角的抵接斜面45M并以趋向前后方向H2的后方而下降的方式倾斜,且面抵接于第二分隔件46的抵接斜面46M。另外,下表面凹部54具有与前后方向H2平行的未图示的一对对置面,第一分隔件45被该一对对置面引导而在下表面凹部54内滑动。
并且,通过第一分隔件45在下表面凹部54内向后方移动,第一分隔件45与第二分隔件46的抵接面45M、46M彼此滑动接触,从而第二分隔件46的上表面(也就是,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上升,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分隔件45在下表面凹部54内向前方移动,第一分隔件45与第二分隔件46的抵接面45M、46M彼此滑动接触,从而第二分隔件46的上表面(也就是,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下降,由分隔件组44将动模42以及引导套筒43定位的位置被变更。
如图4所示,在支承块14中的比引导孔52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与下表面凹部54连通的可动部件收容空间14K。并且,在该可动部件收容空间14K收容有从第一分隔件45的前端部立起的连结壁45B。
另外,如图6所示,在支承块14的前表面固定有支承壳体61,在支承壳体61内也具备可动部件收容空间14K。并且,跨越支承块14与支承壳体61而沿前后方向H2延伸的一对连结梁67的后端部固定于连结壁45B的两侧部,并且移动量确认用构件66以被夹着的状态固定于该一对连结梁67的前端部之间。在该移动量确认用构件66固定有未图示的螺母,在该螺母螺合有在沿前后方向H2延伸的未图示的旋转轴的外表面所具备的螺钉部。另外,在支承壳体61以在前后方向H2上将可动部件收容空间14K隔开的方式具备一对轴支承壁65。并且,移动量确认用构件66配置于该一对轴支承壁65之间,旋转轴的后端部与靠前端位置以能够旋转并且不能沿前后方向H2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一对轴支承壁65。
另外,在支承壳体61的前表面固定有锥齿轮单元62,该锥齿轮单元62的输出部与旋转轴的前端部由接头62J连结,在锥齿轮单元62的下表面所具备的未图示的输入轴经由减速机63G而连结有伺服马达63。由此,利用伺服马达63使第一分隔件45沿前后方向H2滑动,能够对动模42的上下方向H3的下止点的位置进行调整。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利用伺服马达63、第一分隔件45、第二分隔件46、螺母以及旋转轴等构成进行动模42的位置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68。
如图4所示,在滑动金属件38以及第一分隔件45中,在与第二分隔件46的贯通孔46H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比该贯通孔46H大的贯通孔38H、45H。并且,顶出销16的上端部经由贯通孔38H、45H、46H而与动模42的下表面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顶出销16的头部16B与动模42整体中,在中心部形成有排气孔16G、42G并相互连通。另外,在头部16B的下端部以将外表面与排气孔16G的下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形成有未图示的横孔。
拉深加工以及减薄加工用的模具保持部206与以往的冲压机的拉深加工以及减薄加工用的模具保持部相同,对此未图示。作为其一个例子,例如为以下那样。具体而言,拉深加工用以及减薄加工用的模具保持部206的引导孔52比冲模40的冲头收容孔41H稍大,且未收容引导套筒43。另外,引导孔52延伸到支承块14的下表面,且在引导孔52的下方不具备前述的方孔53、第一分隔件45、第二分隔件46、滑动金属件38。并且,顶出销16的头部16B经由引导孔52而突入冲头收容孔41H内。
上述的位置调整机构68能够通过冲压机10的控制器100来操作。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控制器100的存储器101存储有伺服马达63相对于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H3上的移动量的旋转量的数据。并且,当通过控制器100的控制台102(相当于技术方案的“设定操作部”),输入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H3上的移动量来作为位置变更用数据时,控制器100的CPU103作为驱动控制部104发挥功能,并决定与该位置变更用数据对应的伺服马达63的目标旋转量。并且,伺服马达63的输出部被以从当前的旋转位置移动到分离目标旋转量的目标位置的方式旋转驱动。由此,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与所输入的位置变更用数据相应地自当前位置向上方或者下方移动,由分隔件组44将动模42定位的位置被变更。
另外,驱动控制部104在冲压机10的连续运转中被赋予位置变更用数据时,在使连续运转持续的状态下,在分隔件组44未从动模42受到冲压加工的加工反作用力时驱动伺服马达63。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104在凸轮轴71的旋转位置落在使压头20位于上止点的位置起的规定范围(例如一120至+60的范围)的期间,开始伺服马达63的驱动,在压头20到达下止点之前结束伺服马达63的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动模42通过本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机构68在上下方向H3上能够移动的范围为1mm以下,其移动的分辨率为0.1mm以下(例如0.01mm单位)。通过不将冲压模具的能够移动的范围增大至必要以上,从而实现位置调整机构的小型化。
以上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结构的说明。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所制造的工件90中,例如对底壁91的厚度尺寸相对于设计值是否落在允许误差内进行管理。在使冲压机10连续运转时,作为其准备例如将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配置于其可动范围的中间,作为试制而利用冲压机10制造多个工件90。并且,在对这些多个工件90的底壁91的厚度尺寸进行实测,且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量超过基准值而不同的情况下,利用具有位置调整机构68的加工工作台ST的调整螺栓24对冲头30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该差量落在基准值。并且,在该调整后冲压机10连续运转而将工件90作为冲压产品量产。另外,在该连续运转的期间,也是每当冲压产品的制造数达到预先确定的规定数,就抽样实测工件90的底壁91的厚度。
另外,在使冲压机10连续运转的期间,有时例如在摩擦热的作用下冲头30或者动模42热变形而沿上下方向H3逐渐延伸,工件90的底壁91与冲压机10的连续运转的最初相比逐渐变薄。另外,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工件90的底壁91与冲压机10的连续运转的最初相比变厚。
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了使工件90的底壁91的厚度接近设计值,利用控制台102向控制器100输入用于减小底壁91的厚度的实测值与测定值之间的差量的位置变更用数据即可。具体而言,在底壁91的实测值相对于设计值的差量例如为+0.3mm的情况下,将一0.3mm作为位置变更用数据输入控制器100即可。于是,驱动控制部104在压头20与下止点分开的期间驱动伺服马达63而使第一分隔件45向后侧滑动,使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上升0.3mm。另外,在底壁91的实测值相对于设计值的差量例如为一0.2mm的情况下,将+0.2mm作为位置变更用数据输入控制器100即可。于是,驱动控制部104在压头20与下止点分开的期间驱动伺服马达63而使第一分隔件45向前侧滑动,使分隔件组44的上表面下降0.2mm。由此,工件90的底壁91的厚度接近设计值。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以及使用该冲压机10的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能够不进行将由模具保持部进行的冲压模具的保持松缓来调整冲压模具的位置这样以往的费工夫的手工作业,而迅速并且容易地进行模具保持部206处的冲压模具(动模42)的位置校正的作业,与以往相比生产效率提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由于能够在使冲压机10的连续运转持续的状态下进行该校正,因此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外,在分隔件组44不从动模42受到冲压加工的加工反作用力时进行位置校正,因此由该位置校正对工件90的尺寸带来的结果稳定。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不同的位置调整机构68A。该位置调整机构68A仅在引导套筒43向支承块14的冲模收容凹部51侧稍微突出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机构68不同。并且,利用位置调整机构68A对由分隔件组44进行的定模41以及动模42这两方的定位位置进行变更。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B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A的基础上,在能够由位置调整机构68A调整位置的定模41的冲头收容孔41H的内表面具备台阶部41D,并且在冲头30的外表面具备台阶部30D。并且,利用冲头30与定模41的台阶部30D、41D将工件90的轴向的中途位置所具备的台阶壁93夹着并与工件90的底壁91一起进行压扁加工。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C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例如进行拉深加工或者减薄加工中的任一者的加工工作台ST具备位置调整机构68C。在该位置调整机构68C的第二分隔件46形成有内径比引导套筒43的内径大的贯通孔46H。并且,顶出销16的头部16B通过引导套筒43内而与工件90的底壁91抵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C,能够将仅由定模41构成的拉深加工用或者减薄加工用的冲模40相对于垫板13的位置变更,而调整冲头30向定模41的冲头收容孔41H的压入量。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D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的垫板13侧的位置调整机构68而在压头20侧具备位置调整机构68D。在具有该压头20侧的位置调整机构68D的模具保持部205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支承基座21的下台阶部21E(参照图3)的上部被切除而在下台阶部21E与上台阶部21F之间形成有凹部21G,在此处收容有位置调整机构68D的分隔件组44Z和滑动金属件38Z。分隔件组44Z相当于技术方案的“模具定位部”以及“冲头定位部”,并包括第一分隔件45Z、在该第一分隔件45Z之下重叠的第二分隔件46Z、以及在该第二分隔件46Z之下重叠的辅助分隔件47。
对于第二分隔件46Z而言,例如平面形状呈四边形,并具备向下方突出的截面圆形的下表面突起部46T。并且,该下表面突起部46T嵌合在通过将适配件31的贯通孔31A的上部扩张而成的分隔件嵌合部31Z内。辅助分隔件47呈圆板状并嵌合在分隔件嵌合部31Z内,且与下表面突起部46T的下表面重叠。并且,冲头30的上端部成为稍微突出到分隔件嵌合部31Z内的状态并与辅助分隔件47抵接。另外,第二分隔件46Z的下表面、辅助分隔件47的上下的两面、冲头30的上表面均形成为与压头20的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H3正交的水平面。
对于第一分隔件45Z而言,例如平面形状呈四边形。另外,第一分隔件45Z与第二分隔件46Z的两侧面配置为彼此共面,并与凹部21G的未图示的两内侧面相邻。并且,第一分隔件45Z的下表面与第二分隔件46Z的上表面成为均相对于上下方向H3以及前后方向H2倾斜的抵接斜面45M、46M且相互面抵接。另外,滑动金属件38Z重叠并固定于也作为凹部21G内的上表面的上台阶部21F的下表面。并且,第一分隔件45Z的上表面与滑动金属件38Z的下表面均成为与上下方向H3正交的水平面,且相互面抵接。
由此,第一分隔件45Z沿前后方向H2移动,从而第二分隔件46Z沿上下方向H3移动。
为了使第一分隔件45Z移动,在第一分隔件45Z形成有沿前后方向H2延伸的螺钉孔45J,在该螺钉孔45J螺合有旋转轴48的后端部所具备的螺钉部48N。该旋转轴48将靠前端位置以能够旋转并且不能沿前后方向H2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在上台阶部21F的前表面固定的托架49。另外,在托架49的前表面安装伺服马达63Z,该伺服马达63Z的旋转输出部与旋转轴48的前端部经由一对伞齿轮48G而连结。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利用伺服马达63Z变更冲头30相对于压头20的位置,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通过在分隔件组44Z具备第一分隔件45Z以及第二分隔件46Z以外的辅助分隔件47,能够针对多个种类的工件变更辅助分隔件47而容易进行应对。
[其他实施方式]
(1)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业者基于工件90的必要位置的实测结果而决定位置变更用数据并向控制器100手动输入,但也可以是,自动对工件90的必要位置进行实测,基于其实测结果来自动地决定位置变更用数据并赋予驱动控制部104。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代替对工件90的必要位置进行实测,对冲头30或者冲模40的温度、压头20的升降次数进行测定来作为其代用值,并自动地决定位置变更用数据。
(2)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筒状的工件90的平截面呈圆形,但也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例如四边形、六边形)。另外,工件90可以不是筒状,例如也可以是薄皿状、板状。
(3)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将伺服马达63、63Z的旋转输出转换为第一分隔件45、45Z与第二分隔件46、46Z的相对移动的“动作转换机构”,具备螺母以及旋转轴来作为主要部分,但“动作转换机构”也可以是滚珠丝杠机构、凸轮机构、曲柄机构。
(4)在各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机构68、68A、68C、68D中,通过上述的“动作转换机构”,将伺服马达63的旋转输出转换为与压头2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H2)的第一分隔件45的直线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分隔件45与第二分隔件46的滑动将该直线移动转换为沿压头20的移动方向的直线移动,而变更模具定位部(分隔件组44、44Z)将冲压模具(冲头30、冲模40)定位的位置,但也可以是,通过上述“动作转换机构”,将伺服马达63的旋转输出转换为压头20的移动方向的直线移动,而变更模具定位部(分隔件组44、44Z)将冲压模具(冲头30、冲模40)定位的位置。但是,如所述各实施方式那样,若设为利用第一分隔件45与第二分隔件46改变直线移动的朝向的结构,则能够在第一分隔件45与第二分隔件46之间抑制由冲压加工引起的加工反作用力的传递,并抑制伺服马达63的负荷。
(5)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中,在冲压机10的连续运转中进行利用位置调整机构68的冲压模具的位置校正,但也可以在冲压机10的停止中进行。
(6)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机10中,位置调整机构68仅设置于一个模具保持部206,但也可以设置于多个模具保持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D 冲压机
13 垫板
16 顶出销
20 压头
30 冲头
40 冲模
41 定模
42 动模
44、44Z 分隔件组
45、45Z 第一分隔件
45M、46M 抵接斜面
46、46Z 第二分隔件
47 辅助分隔件
63、63Z 伺服马达
68、68A、68C、68D 位置调整机构
90 工件
91 底壁
104 驱动控制部
205、206 模具保持部
209 工件搬运装置
209A 导轨
H2 前后方向(第二方向)
H3 上下方向(第一方向)
ST 加工工作台。

Claims (8)

1.一种冲压机,其通过进行使压头反复进行升降动作的连续运转而利用分别在垫板以及所述压头的模具保持部保持的冲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其中,
所述冲压机具备:
模具定位部,其在作为所述压头的移动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冲压模具定位;
位置调整机构,其具有伺服马达来作为驱动源,并任意地变更所述冲压模具被所述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以及
驱动控制部,所述驱动控制部当在所述连续运转中被赋予位置变更用数据时,在使所述连续运转持续的状态下,在所述模具定位部不受到所述冲压加工的加工反作用力时,驱动所述伺服马达以使所述冲压模具被所述模具定位部定位的位置变更为与所述位置变更用数据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所述冲压机具备设定操作部,所述设定操作部被操作以将所述位置变更用数据赋予所述驱动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所述冲压模具通过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而能够移动的范围为1mm以下,
所述冲压模具通过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而移动的分辨率为0.1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备:
滑动支承部,其将所述冲压模具支承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固定壁,其一体地设置于或者固定于所述垫板以及所述压头;
作为所述模具定位部的分隔件组,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的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夹在所述固定壁与所述冲压模具之间;
一对抵接斜面,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并相互面抵接,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倾斜;以及
动作转换机构,其将所述伺服马达的旋转输出转换为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在所述分隔件组具备辅助分隔件,所述辅助分隔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表背的两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并且表背中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分隔件或者所述第二分隔件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所述压头的所述模具保持部对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冲头进行保持来作为所述冲压模具,并且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冲头从与所述垫板相反的一侧定位的冲头定位部来作为所述模具定位部,
所述垫板侧的所述模具保持部对具有供所述冲头进退的冲头收容孔的定模、以及在所述冲头收容孔的内部进行直线移动的动模进行保持来作为所述冲压模具,并且具有将所述动模定位在所述动模的可动范围中的距所述压头最远的下止点的冲模定位部来作为所述模具定位部,
所述冲压机具备通过在所述冲模定位部形成的贯通孔将所述动模向所述压头侧按压的顶出销,
所述工件形成为一端有底的筒形结构,所述工件的底壁由所述冲头的前端面与所述下止点的所述动模的前端面夹住而被进行压扁加工,并且所述工件在压扁加工后利用被所述顶出销按压的所述动模而从所述冲头收容孔排出,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配置于所述垫板以及所述压头中的一方的所述模具保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机,其中,
在所述压头以及所述垫板以等间隔横向排列的方式各配置有多个所述冲压模具,且在所述压头以及所述垫板设置有由在所述压头以及所述垫板之间相互对应的所述冲压模具构成的多个加工工作台,
所述冲压机具备与所述压头的动作同步地将所述工件依次向相邻的加工工作台移动的工件搬运装置,
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仅针对所述多个加工工作台的一部分设置。
8.一种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机对工件进行压扁加工,并制造进行该压扁加工后的被加工部的实际的厚度相对于预先确定的目标值处于允许误差范围的冲压产品,其中,
求出所述被加工部的厚度的实测值,将与所述实测值和所述目标值之间的差量相应的所述位置变更用数据赋予所述驱动控制部。
CN202180003445.3A 2020-01-31 2021-01-19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891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4494 2020-01-31
JP2020014494A JP6840448B1 (ja) 2020-01-31 2020-01-31 プレス機及びプレ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PCT/JP2021/001660 WO2021153344A1 (ja) 2020-01-31 2021-01-19 プレス機及びプレ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1769A true CN113891769A (zh) 2022-01-04
CN113891769B CN113891769B (zh) 2023-09-05

Family

ID=7484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3445.3A Active CN113891769B (zh) 2020-01-31 2021-01-19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1835A1 (zh)
EP (1) EP3984665A4 (zh)
JP (1) JP6840448B1 (zh)
KR (1) KR102595481B1 (zh)
CN (1) CN113891769B (zh)
WO (1) WO20211533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9509A (zh) * 2023-12-11 2024-01-16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延筋和冲压模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4441B1 (ja) 2021-10-06 2022-01-21 旭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チ位置決め治具及び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機
JP7210124B1 (ja) 2022-03-30 2023-01-23 旭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
KR20240043942A (ko) 2022-09-28 2024-04-04 이용철 인라인 공정용 소형 프레스 장치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9417A (en) * 1940-01-27 1942-04-14 Carlton R Stevens Multiple punch press
GB789408A (en) * 1954-11-23 1958-01-22 Johan Willem Ocenase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unching apparatus
DE2743642A1 (de) * 1976-09-29 1978-03-30 K M Engineering Ag Werkzeugeinrichtung zur spanlosen umformung metallischer hohlkoerper
JPS61276722A (ja) * 1985-05-30 1986-12-06 Noritsu Kikai Seisakusho:Kk トランスフアプレス装置
US4736612A (en) * 1987-02-17 1988-04-12 Power Brake Dies, Inc. Compensating die holder
CN1129639A (zh) * 1994-10-04 1996-08-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冲压驱动控制装置
JP2002331318A (ja) * 2001-05-08 2002-11-19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皿ばね製造用金型
EP2486993A1 (de) * 2011-02-11 2012-08-15 HINTERKOPF GmbH Umform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Umformeinrichtung
CN105382098A (zh) * 2014-08-27 2016-03-09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公差补偿的冲压成形模具
CN105680284A (zh) * 2014-10-27 2016-06-15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调整机构的压制设备
CN106064194A (zh) * 2015-04-23 2016-11-02 旭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多工位压力机
JP2018153823A (ja) * 2017-03-15 2018-10-04 旭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及びプレス機改造セット
US20190118242A1 (en) * 2016-04-28 2019-04-25 Fritz Werner Industrie-Ausrüstungen Gmbh Transfer press having a c-shaped ram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9417A (en) * 1940-01-27 1942-04-14 Carlton R Stevens Multiple punch press
GB789408A (en) * 1954-11-23 1958-01-22 Johan Willem Ocenase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unching apparatus
DE2743642A1 (de) * 1976-09-29 1978-03-30 K M Engineering Ag Werkzeugeinrichtung zur spanlosen umformung metallischer hohlkoerper
JPS61276722A (ja) * 1985-05-30 1986-12-06 Noritsu Kikai Seisakusho:Kk トランスフアプレス装置
US4736612A (en) * 1987-02-17 1988-04-12 Power Brake Dies, Inc. Compensating die holder
CN1129639A (zh) * 1994-10-04 1996-08-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冲压驱动控制装置
JP2002331318A (ja) * 2001-05-08 2002-11-19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皿ばね製造用金型
EP2486993A1 (de) * 2011-02-11 2012-08-15 HINTERKOPF GmbH Umform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Umformeinrichtung
CN105382098A (zh) * 2014-08-27 2016-03-09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公差补偿的冲压成形模具
CN105680284A (zh) * 2014-10-27 2016-06-15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调整机构的压制设备
CN106064194A (zh) * 2015-04-23 2016-11-02 旭精机工业株式会社 多工位压力机
US20190118242A1 (en) * 2016-04-28 2019-04-25 Fritz Werner Industrie-Ausrüstungen Gmbh Transfer press having a c-shaped ram
JP2018153823A (ja) * 2017-03-15 2018-10-04 旭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及びプレス機改造セ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9509A (zh) * 2023-12-11 2024-01-16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延筋和冲压模具
CN117399509B (zh) * 2023-12-11 2024-04-05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延筋和冲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0448B1 (ja) 2021-03-10
CN113891769B (zh) 2023-09-05
WO2021153344A1 (ja) 2021-08-05
EP3984665A4 (en) 2022-10-12
JP2021120161A (ja) 2021-08-19
KR20220002457A (ko) 2022-01-06
KR102595481B1 (ko) 2023-10-30
EP3984665A1 (en) 2022-04-20
US20220241835A1 (en)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1769B (zh) 冲压机以及冲压产品的制造方法
JP6544831B2 (ja) プレス機
US5330409A (en) Cassette changing apparatus for index-feeding machining systems
JP2000015496A (ja) プレス成形型装置と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13646104A (zh) 用于枢转弯折和冲压弯折工件的组合机
CN109396266B (zh) 一种预锻深折弯模具
JPH07314045A (ja) 折曲げ加工装置
CN116871403A (zh) 一种通管弯折对冲一体设备
KR20210019724A (ko) 프레임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042119B2 (ja) プレス装置
JP3285904B2 (ja) 順送り加工装置
JPH02247019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JP3930395B2 (ja) 圧造成形機
CN111940612B (zh) 一种精密冲压成型装置
CN217551060U (zh) 水平冲压铆接装置
CN211360345U (zh) 一种基于u型钣金件的二次折弯模
CN218903341U (zh) 半剪冲压模具
CN210907577U (zh) 一种矽钢片冲压模具
CN217412124U (zh) 一种冲头可微调的冲压模具
CN218015133U (zh) 一种冲压装配一体机
CN220782042U (zh) 一种锻件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8798410U (zh) 一种双折弯成型模具
CN214683701U (zh) 精确调节定位点的模具结构
CN115365419B (zh) 一种车身大型金属框架压扁弯折加工设备
CN217492488U (zh) 一种车架管梁成型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