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0582A -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0582A
CN113870582A CN202111188167.1A CN202111188167A CN113870582A CN 113870582 A CN113870582 A CN 113870582A CN 202111188167 A CN202111188167 A CN 202111188167A CN 113870582 A CN113870582 A CN 113870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pedestrian
vehicle
traffic
stop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81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0582B (zh
Inventor
刘伟东
郁镕泽
于泽南
刘文书
王东旭
张广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1881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0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0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0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2Crossings, junctions or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the same leve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7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 G08G1/08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according to detected number or speed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5Traffic ligh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适用于有左转专用相位的机动车信号交叉路口,其中,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是通过确定直行停车线后退距离,优化停车线,根据行人在交叉路口参与交通行为中表现出的过街特性,对人行横道进行设计,对平面人行横道进行几何设计优化,划分行人通行等待区及行人通行区,行人可以进入通行等待区选择通过斜向人行横道或等待通行正向人行横道;同时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所述一种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合理分配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顺序,充分地利用好交叉路口的交通空间资源,大大提高了交叉路口单位时间可通过行人的数量,同时使车辆及行人通行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息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也在持续高速增长。行人在商业中心区等复杂交叉路口都是最弱势的群体,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性,路段及交叉路口会采用将机动车流和行人流分离的方法来避免它们之间发生交通冲突。通常用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来分离机动车和行人流;
其中,空间分离通过立体过街设施实现,人行道路和机动车道路分别处于不同的平面的行人过街设施。可通过设立桥梁和挖掘通道等措施将行人过街设施设立于车行道路的上方或下方,立体过街设施通过将行人与机动车从空间上分离,实现行人安全过街,这种过街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且行人和机动车可同时放行,但是这种过街设施的建设费用以及维护费用高,且建设会受到周边环境的限制;
其中,时间分离通过平面过街实现,在实际情况中,平行式的人行横道由于建设费用低而处于主导地位,机动车道路与人行道路处于同一平面内的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斑马线等标线建立人行横道区域,机动车道路停止线等标线建立机动车停止区域,交叉路口进口道为了提供足够的排队空间,大部分十字交叉路口都将直行停车线设置位置的过于提前,压缩了交叉路口内部行车区域,导致交叉路口内部行车空间减少,车辆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无法快速驶离交叉路口。车辆在绿灯开启后启动,车辆开始由静止到缓慢加速进入交叉路口行车区域,由于车辆进入交叉路口时行车速度较慢,导致车辆之间相互作用强烈,机动车流运行不流畅,且会以车流波的形式持续影响后续车流,造成堵车,从而损失大量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时间,且由于人行道路和机动车道路处于同一平面中,行人的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适用于有左转专用相位的机动车信号交叉路口,其中,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是根据行人在交叉路口参与交通行为中表现出的过街特性,对人行横道进行设计,代入参数确定直行停车线后移距离,优化停车线,设立行人通行等待区和行人通行区,对平面人行横道进行几何设计优化,提高人行横道通行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运用安全车头时距与速度的关系式计算交通量达到最大时的临界车速vc,并计算出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的距离Lt,以此为基准将直行停车线的空间位置向后移动,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1:计算临界车速vc
临界车速是车流通行接近饱和流率时的速度,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c,加速度是逐渐增大的过程,加速度a和时间t成正比:
a=λt (1)
其中,λ为加速度系数,两端积分后得出临界车速vc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21
步骤1.2:计算最小安全车头时距;
以最大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为前提,当车辆达到临界车速后应保持匀速通行根据安全车头时距与临界车速的关系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22
其中,t安为安全余量时长,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23
为纵向附着系数,l安为制动后车辆的安全间距,l车为平均车辆长度,车流中的安全车头时距随车流速度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可以计算出安全车头时距的一个最小值,即最小安全车头时距t0
步骤1.3:确定信号相位的相序;
各个方向都设有专用左转相位,且各个方向的左转相位在该方向的直行相位之后,找到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的冲突点,信号相位的相序决定了交叉路口内各个冲突点的位置;
步骤1.4:确定冲突点位置;
在信号相位的相序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前后相邻两相位车流运行的轨迹,即可确定相邻相位间冲突点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目标优化基线位置以及最小安全距离;
步骤1.5:计算目标优化基点位置;
在确定冲突点位置和临界车速情况下,将临界车速的表达式两端再次积分得出沿着车辆运行轨迹由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点的的加速距离d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24
目标优化基点是待优化直行停车线所属相位首车沿着运动轨迹行驶达到临界车速vc时的位置;
步骤1.6:计算最小安全距离;
即使得冲突车流在空间上分离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需满足本相位首车在前一相位尾车未完全通过冲突点的情况下在到达冲突点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dm
dm=vc×t0 (5)
步骤1.7:计算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交叉口直行车辆的运行轨迹为直线,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dr=R×sinθr-dm (6)
其中,θr为左转弯车辆由左转停车线到冲突点的弧度;R将左转轨迹近视为圆弧的半径,为了避免直行停车线后移距离过大,导致进口道车辆排队空间不足,冲突点到目标优化基点的距离dm应小于冲突点到传统停车线的距离dr
步骤1.8:优化直行车道停车线
根据目标优化基点位置与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计算出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距离Lt为:
Lt=d-dr=d-R×sinθr-dm (7)
建立优化直行停车线;
步骤2:设立行人通行等待区和行人通行区;
在直行车道的优化停车线前设立一个行人通行等待区,并将呈对角分布的两个行人通行等待区连接起来,构成一条双向同时通行的斜向人行横道,斜向人行横道和正向人行横道中除行人通行等待区外的通行区域划分为行人通行区。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本方向直行车道绿灯亮起时,本方向人行横道正向信号灯同时亮起绿灯,左转车道及人行横道斜向信号灯都为红灯,相交方向的所有车道及人行横道信号灯都为红灯,行人可以通过本方向的行人通行区和通行等待区进行直行过街,禁止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区以及行人通行等待区;
本方向左转车道绿灯亮起时,相交方向的正向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变为黄色,斜向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亮起绿灯,相交方向所有车道、本方向直行车道及人行横道信号灯都为红灯,行人可以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等待区等待通行或利用两股左转车流之间的空间通过斜向人行横道到达斜向的人行道。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提高人行横道通行效率的新型人行横道设计采用时间分离的方式,造价低,经济性好;
2、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时间分离的方法,本发明使车辆及行人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3、采用斜向人行横道为双向同时通行,其启用时间是本交叉路口左转车辆通行时,行人利用两股左转车流之间的空间进入到对向区域,充分地利用好交叉路口的交通空间资源,大大提高交叉路口单位时间可通过行人的数量;
4、通过优化停车线,加大行人通行空间,提高行人通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停车线优化流程图行人通行区分区示意图;
图2停车线优化流程图;
图3为直行停车线位置优化设计参数示意图;
图4为信号灯显示图;
图5为改进后信号配时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及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双向八车道、采用四相位控制,且有左转待行区的十字交叉路口,如图2所示,其中,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运用安全车头时距与速度的关系式计算交通量达到最大时的临界车速vc,并计算出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的距离Lt,以此为基准将直行停车线的空间位置向后移动,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1:计算临界车速vc
临界车速是车流通行接近饱和流率时的速度,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c,加速度是逐渐增大的过程,加速度a和时间t成正比:
a=λt (1)
其中,λ为加速度系数,两端积分后得出临界车速vc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41
步骤1.2:计算最小安全车头时距;
以最大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为前提,当车辆达到临界车速后应保持匀速通行根据安全车头时距与临界车速的关系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42
其中,t安为安全余量时长,本实施例为2S,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43
为纵向附着系数,与vc成反比l安为制动后车辆的安全间距,l车为平均车辆长度,车流中的安全车头时距随车流速度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可以计算出安全车头时距的一个最小值,即最小安全车头时距t0
步骤1.3:确定信号相位的相序;
各个方向都设有专用左转相位,且各个方向的左转相位在该方向的直行相位之后,找到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的冲突点,信号相位的相序决定了交叉路口内各个冲突点的位置;
步骤1.4:确定冲突点位置;
在信号相位的相序确定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根据前后相邻两相位车流运行的轨迹,即可确定相邻相位间冲突点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目标优化基线位置以及最小安全距离;
步骤1.5:计算目标优化基点位置;
在确定冲突点位置和临界车速情况下,将临界车速的表达式两端再次积分得出沿着车辆运行轨迹由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点的的加速距离d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51
目标优化基点是待优化直行停车线所属相位首车沿着运动轨迹行驶达到临界车速vc时的位置;
步骤1.6:计算最小安全距离;
即使得冲突车流在空间上分离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需满足本相位首车在前一相位尾车未完全通过冲突点的情况下在到达冲突点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dm
dm=vc×t0 (5)
步骤1.7:计算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交叉口直行车辆的运行轨迹为直线,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dr=R×sinθr-dm (6)
其中,θr为左转弯车辆由左转停车线到冲突点的弧度;R将左转轨迹近视为圆弧的半径,为了避免直行停车线后移距离过大,导致进口道车辆排队空间不足,冲突点到目标优化基点的距离dm应小于冲突点到传统停车线的距离dr
步骤1.8:优化直行车道停车线;
根据目标优化基点位置与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计算出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距离Lt
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距离Lt为:
Lt=d-dr=d-R×sinθr-dm (7)
传统停车线后退Lt后,建立优化停车线;
步骤2:设立行人通行等待区和行人通行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在的优化直行停车线前设立一个行人通行等待区,根据人行横道的具体几何参数,将呈对角分布的两个行人通行等待区连接起来,构成一条双向同时通行的斜向人行横道,斜向人行横道和正向人行横道中除行人通行等待区外的通行区域划分为行人通行区。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本方向直行车道绿灯亮起时,本方向左转车道和反方向车道都为红灯,本方向人行横道直行绿灯同时亮起,人行横道斜向信号灯及反方向直行车道信号灯都为红灯;
本方向左转车道绿灯亮起时,本方向直行车道和反方向车道都为红灯,如图4所示,方向人行横道直行信号灯变为黄色,斜向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同时亮起,本方向人行横道直行信号灯变为红色,行人可以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等待区等待通行或利用两股左转车流之间的空间通过斜向人行横道到达斜向的人行道;
十字交叉路口的具体信号配时方案如表1所示:
表1信号配时方案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61
改进后信号配时方案如图5所示,调整后的信号配时方案如表2所示:
表2调整后的信号配时方案
Figure BDA0003300140780000062

Claims (6)

1.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直行停车线的空间位置向后移动优化直行停车线,在优化直行停车线前设立一个行人通行等待区,并将呈对角分布的两个行人通行等待区连接起来,构成一条双向同时通行的斜向人行横道,斜向人行横道和正向人行横道中除行人通行等待区外的通行区域划分为行人通行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有左转专用相位的机动车信号交叉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直行停车线,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1:计算临界车速vc
临界车速是车流通行接近饱和流率时的速度,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c,加速度是逐渐增大的过程,加速度a和时间t成正比
a=λt (1)
其中,λ为加速度系数,两端积分后得出临界车速vc的表达式:
Figure FDA0003300140770000011
步骤1.2:计算最小安全车头时距;
以最大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为前提,当车辆达到临界车速后应保持匀速通行根据安全车头时距与临界车速的关系式:
Figure FDA0003300140770000012
其中,t安为安全余量时长,
Figure FDA0003300140770000013
为纵向附着系数,l安为制动后车辆的安全间距,l车为平均车辆长度,车流中的安全车头时距随车流速度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可以计算出安全车头时距的一个最小值,即最小安全车头时距t0
步骤1.3:确定信号相位的相序;
各个方向都设有专用左转相位,且各个方向的左转相位在该方向的直行相位之后,找到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的冲突点,信号相位的相序决定了交叉路口内各个冲突点的位置;
步骤1.4:确定冲突点位置;
在信号相位的相序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前后相邻两相位车流运行的轨迹,即可确定相邻相位间冲突点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目标优化基线位置以及最小安全距离;
步骤1.5:计算目标优化基点位置;
在确定冲突点位置和临界车速情况下,将临界车速的表达式两端再次积分得出沿着车辆运行轨迹由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点的的加速距离d的表达式:
Figure FDA0003300140770000021
目标优化基点是待优化直行停车线所属相位首车沿着运动轨迹行驶达到临界车速vc时的位置;
步骤1.6:计算最小安全距离;
即使得冲突车流在空间上分离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需满足本相位首车在前一相位尾车未完全通过冲突点的情况下在到达冲突点前安全停车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dm:
dm=vc×t0 (5)
步骤1.7:计算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交叉口直行车辆的运行轨迹为直线,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dr:
dr=R×sinθr-dm (6)
其中,θr为左转弯车辆由左转停车线到冲突点的弧度;R将左转轨迹近视为圆弧的半径;
步骤1.8:优化直行车道停车线;
根据目标优化基点位置与传统停车线到目标优化基线的距离计算出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距离Lt
直行车道停车线后退距离Lt为:
Lt=d-dr=d-R×sinθr-dm (7)
传统停车线后退Lt后,建立优化停车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突点到目标优化基点的距离dm应小于冲突点到传统停车线的距离dr,以避免直行停车线后移距离过大,导致进口道车辆排队空间不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行人可以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等待区等待通行或利用两股左转车流之间的空间通过斜向人行横道到达斜向的人行道。
6.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方向直行车道绿灯亮起时,本方向人行横道正向信号灯同时亮起绿灯,左转车道及人行横道斜向信号灯都为红灯,相交方向的所有车道及人行横道信号灯都为红灯,行人可以通过本方向的行人通行区和通行等待区进行直行过街,禁止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区以及行人通行等待区;
本方向左转车道绿灯亮起时,相交方向的正向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变为黄色,斜向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亮起绿灯,相交方向所有车道、本方向直行车道及人行横道信号灯都为红灯,行人可以进入相交方向的行人通行等待区等待通行或利用两股左转车流之间的空间通过斜向人行横道到达斜向的人行道。
CN202111188167.1A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Active CN113870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8167.1A CN11387058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8167.1A CN11387058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582A true CN113870582A (zh) 2021-12-31
CN113870582B CN113870582B (zh) 2022-07-15

Family

ID=7899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8167.1A Active CN11387058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05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2959A (zh) * 2023-09-13 2023-1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叉口左转车辆连续通行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1421A1 (fr) * 2007-08-15 2009-02-19 Meng Chi Système de circulation pour une intersection en ville
CN102646331A (zh) * 2012-04-27 2012-08-22 武汉理工大学 十字形交叉口对角行人过街与机动车左转协同设计方法
CN10270867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非对称交通需求的t形交叉口改善交通设计方法
CN107123262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77017A (zh) * 2019-12-26 2020-07-31 李成利 一种在城市干道交叉口促成人车安全通行的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1421A1 (fr) * 2007-08-15 2009-02-19 Meng Chi Système de circulation pour une intersection en ville
CN102646331A (zh) * 2012-04-27 2012-08-22 武汉理工大学 十字形交叉口对角行人过街与机动车左转协同设计方法
CN10270867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非对称交通需求的t形交叉口改善交通设计方法
CN107123262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的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77017A (zh) * 2019-12-26 2020-07-31 李成利 一种在城市干道交叉口促成人车安全通行的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2959A (zh) * 2023-09-13 2023-1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叉口左转车辆连续通行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582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5308B (zh) 一种基于车道动态使用的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法及系统
CN102024329B (zh) 十字交叉口左转预信号和直行继信号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9300306B (zh) 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信号灯及车辆轨迹协同优化方法
WO2010008242A2 (en) 2-phase signal intersection system
CN107798874B (zh) 一种借用对向出口车道消除交叉口左转相位的方法
WO2011054187A1 (zh) 一种左转进口道设置体系及行驶方法
CN113362623B (zh) 一种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控制方法
WO2009074009A1 (fr) Procédé permettant d'augmenter le débit de circulation des routes comportant un carrefour
CN1676756A (zh) 一种平面路口交通控制系统
CN113870582B (zh) 一种城市道路通行系统的调配方法
CN103247170B (zh) 一种高流量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914171B (zh) 道路交叉口用双停止线交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40117B (zh) 基于无信号控制路口的车辆自动通行能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KR100195608B1 (ko) 2현시 3지 교차로 및 신호제어방법
CN105654738B (zh) 一种交叉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左控制方法
CN107393316A (zh) 智能道路辅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534138A (zh) 设置第二停止线的路面行车管理方法
WO2015055006A1 (zh) 平交路口五行互补纵横互动模式交通
KR20070081158A (ko) 3지교차로 및 3지교차로의 신호제어방법
CN109778624B (zh) 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通行方法
CN112287499A (zh) 一种预信号交通条件下的慢行交通交叉口通行方法
CN111477017A (zh) 一种在城市干道交叉口促成人车安全通行的技术
CN113136753B (zh) 一种面向慢行交通的城区非机动车车道设计方法
KR20110116478A (ko) 신호등 없는 입체교차로의 구조
CN112258857A (zh) 一种十字路口高效通行的交通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