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8834B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8834B
CN113858834B CN202110709757.8A CN202110709757A CN113858834B CN 113858834 B CN113858834 B CN 113858834B CN 202110709757 A CN202110709757 A CN 202110709757A CN 113858834 B CN113858834 B CN 113858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tate
holding
printing apparatu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97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8834A (zh
Inventor
石田徹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58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8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壳体,其具有能够开闭的罩;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未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而在所述罩打开的情况下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保持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和能够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正在实施关于在从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上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的研究和开发。
关于此,已知一种具备能够对外设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壳体的印刷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印刷装置的壳体具有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部件。用户能够通过在该壳体中被预先规定的位置处配置信息处理装置并使该部件移动至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而使信息处理装置保持在该壳体中。此外,用户能够通过使该部件移动至将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位置,而从该壳体拆下信息处理装置。在此,在该印刷装置中,这样的对该部件进行的操作任何人都能够实施。因此,在该印刷装置中,能够设为,利用以不使该部件从保持位置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的钥匙,从而仅使得持有该钥匙的人能够对该部件进行操作。但是,当每次从该印刷装置上拆下信息处理装置时,必须进行钥匙的开锁或闭锁,从而导致用户的便利性的降低,而不优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8444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印刷装置,其具备:壳体,其具有能够开闭的罩;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未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而在所述罩打开的情况下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保持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而接受到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和能够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附图说明
图1为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罩壳11C已打开的状态的印刷装置1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为表示使图2所示的印刷装置1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为表示控制部102对保持部的状态进行判断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的概要
首先,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壳体、操作部、保持部。壳体具有能够开闭的罩。操作部被设置于壳体内。此外,操作部在罩关闭的情况下不露出于壳体的外部。此外,操作部在罩打开的情况下露出于壳体的外部。保持部根据通过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和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由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相对于该印刷装置的拆装变容易,并且抑制信息处理装置从该印刷装置上无意的拆下。其结果为,该印刷装置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以下,对该印刷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印刷装置的结构
以下,作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列举印刷装置1为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
另外,以下,利用三维坐标系TC对图中的方向进行说明。三维坐标系TC为,表示描绘了三维坐标系TC的各个图中的方向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三维坐标系TC中的X轴仅称为X轴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三维坐标系TC中的Y轴仅称为Y轴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三维坐标系TC中的Z轴仅称为Z轴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作为一个示例,对Z轴的负方向和重力方向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Z轴的正方向称为上方向或者仅称为上,并将Z轴的负方向称为下方向或者仅称为下,而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前方向或者仅称为前,并将X轴的负方向称为后方向或者仅称为后,而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右方向或者仅称为右,而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Y轴的负方向称为左方向或者仅称为左,而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为,对从卷绕长条状的记录纸的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卷筒纸打印机。即,印刷装置1能够在内部收纳卷筒纸。而且,印刷装置1从被设置于印刷装置1的壳体即打印机外壳11上的排出口11A排出已进行印刷后的记录纸。
在印刷装置1中,排出口11A被设置于打印机外壳11的上表面上。此外,打印机外壳11具有主体外壳11B和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上的罩壳11C。另外,打印机外壳11也可以为,除了罩壳11C之外或者代替罩壳11C而设置有其他的罩壳的结构。
主体外壳11B由成为主体外壳11B的外装的树脂制的主体外壳罩、和安装主体外壳罩的主体框架11B1构成。主体外壳11B为,构成打印机外壳11的多个外壳中的可收纳卷筒纸的外壳。即,主体外壳11B具有卷筒纸收纳部(卷筒纸保持器)RH。换言之,被主体外壳罩覆盖的主体框架11B1具有卷筒纸收纳部RH。卷筒纸收纳部RH为可收纳卷筒纸的容器。在卷筒纸收纳部RH中,作为用于从卷筒纸收纳部RH取出卷筒纸、以及用于向卷筒纸收纳部RH放入卷筒纸的卷筒纸投入口,而设置有开口部。另外,开口部也可以仅记载为开口。卷筒纸收纳部通过紧固部件等而与主体外壳11B的主体外壳罩和主体框架11B1的至少一方固定以便不会从主体外壳11B脱离。该紧固部件例如为螺丝,但也可以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11B的主体外壳罩和主体框架11B1的至少一方而对卷筒纸收纳部进行紧固的其他的部件。
此外,在主体外壳11B的主体框架11B1内,设置有从被收纳于卷筒纸收纳部RH中的卷筒纸拉出记录纸而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在印刷机构中,例如,包括从卷筒纸拉出记录纸并进行输送的输送辊RR、对由输送机构输送的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部HD、将被印刷后的记录纸切断的未图示的切断部。另外,在输送辊RR上,作为一个示例,安装有为了输送记录纸所需的未图示的其他的部件。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印刷部HD包括在记录纸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头。更加具体而言,印刷部HD包括热敏头。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切断部包括通过作为可动刃的第一刃和作为固定刃的第二刃而将记录纸切断的剪切器。另外,印刷机构也可以为不包括切断部的结构。
此外,在主体外壳11B的主体外壳罩的上表面的中央附近处,设置有前述的排出口11A。
此外,在主体外壳11B的主体外壳罩的上表面上,作为卷筒纸投入口,设置有开口部H。开口部H在主体外壳罩的上表面上位于排出口11A的后方。并且,被设置于主体外壳罩的上表面上的开口部H例如能够通过作为覆盖开口部H的罩而发挥功能的罩壳11C来进行封闭。另一方面,由罩壳11C封闭的开口部H也能够从罩壳11C开放。即,在印刷装置1中,被设置于印刷装置1的上表面上的开口部H通过罩壳11C而实施开放或者封闭。为此,在主体外壳11B上,设置有开闭杆11D。当对开闭杆11D进行操作时,罩壳11C的锁止被解除。当该锁止被解除时,罩壳11C能够绕未图示的预定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另外,转动轴也可以记载为旋转轴。
罩壳11C由成为罩壳11C的外装的树脂制的外壳罩、和安装外壳罩的罩框架11C1构成。罩壳11C为,构成打印机外壳11的外壳中的、经由前述的预定的转动轴而与主体外壳11B连接并能够绕该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外壳。即,罩壳11C的罩框架11C1以可绕该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与主体框架11B1连接。此外,罩壳11C为,具有通过绕该转动轴进行转动而实施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的主体外壳罩的上表面上的开口部H的开放或者封闭的门的作用的外壳。换言之,罩壳11C为,在印刷装置1中打印机外壳11所具有的可开闭的罩。另外,罩壳11C既可以为经由与罩壳11C分体的夹具或者部件而相对于主体外壳11B以可围绕该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结构,也可以为经由罩壳11C的一部分而相对于主体外壳11B以可绕该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结构。
在此,在罩壳11C所具有的端部中的、与具有罩壳11C的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设置有对从前述的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输送的输送辊RR。换言之,在罩壳11C的外壳框架11C1所具有的端部中的、与具有罩壳11C的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设置有输送辊RR。但是,在图1中,由于输送辊RR位于打印机外壳11内,因此观察不到。而且,输送辊RR在罩壳11C已关闭的情况下与前述的印刷部HD对置。由此,印刷装置1能够在通过输送辊RR而对记录纸进行输送的同时通过印刷部HD而对记录纸进行印刷。
此外,在罩壳11C上,设置有使印刷装置1的电源接通或断开的电源开关11E。更加具体而言,在罩壳11C上,以在罩壳11C封闭了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的上表面上的开口部H的情况下电源开关11E位于打印机外壳11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有电源开关11E。另外,电源开关11E既可以为被设置于罩壳11C的其他的位置的结构,也可以为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上的结构。此外,电源开关11E也可以与罩壳11C分体地构成。此外,电源开关11E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罩壳11C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主体外壳11B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可对后述的外设的信息处理装置21进行保持的保持部12。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保持部(保持机构)12在主体外壳11B的上表面上位于排出口11A的前方。此外,保持部12具有对信息处理装置21进行保持的多个爪部。以下,作为一个示例,对该多个爪部如图1所示为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这两个爪部的情况进行说明。保持部12根据印刷装置1从用户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保持状态和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所述保持状态为,使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中的至少一方移动至保持位置的状态,所述释放状态为,使该至少一方移动至预定的释放位置的状态。另外,也可以将爪部记载为爪结构。
例如,在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这两方可移动的情况下,保持状态为,第一爪部12A移动至针对第一爪部12A的保持位置且第二爪部12B移动至针对第二爪部12B的保持位置的状态。此外,例如,在第一爪部12A可移动而第二爪部12B不可移动的情况下,保持状态为,第一爪部12A移动至针对第一爪部12A的保持位置的状态。此外,例如,在第二爪部12B可移动而第一爪部12A不可移动的情况下,保持状态为,第二爪部12B移动至针对第二爪部12B的保持位置的状态。
此外,例如,在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这两方可移动的情况下,释放状态为,第一爪部12A移动至针对第一爪部12A的释放位置且第二爪部12B移动至针对第二爪部12B的释放位置的状态。此外,例如,在第一爪部12A可移动而第二爪部12B不可移动的情况下,释放状态为,第一爪部12A移动至针对第一爪部12A的释放位置的状态。此外,例如,在第二爪部12B可移动而第一爪部12A不可移动的情况下,释放状态为,第二爪部12B移动至针对第二爪部12B的释放位置的状态。
以下,作为一个示例,对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中的第二爪部12B可移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爪部12A和第二爪部12B以隔着主体外壳11B所具有的面中的可配置信息处理装置21的预定的配置面而相互对置的方式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上。而且,在该示例中,第二爪部12B以能够朝向靠近第一爪部12A的方向和远离第一爪部12A的方向的各个方向进行滑动的方式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上。此外,在该示例中,第二爪部12B以能够朝向靠近配置面的方向和远离配置面的方向的各个方向进行滑动的方式被设置于主体外壳11B上。即,在该示例中,第二爪部12B可移动的位置中的最靠近配置面的位置为,前述的针对第二爪部12B的保持位置。此外,在该示例中,第二爪部12B可移动的位置中的最远离配置面的位置为,前述的针对第二爪部12B的释放位置。
因此,第二爪部12B通过向第一爪部12A和配置面靠近,从而通过第二爪部12B所具有的爪、第一爪部12A所具有的爪和配置面而将被配置于配置面上的信息处理装置21以夹持不动的方式进行固定。由此,保持部12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21进行保持。另一方面,第二爪部12B通过远离第一爪部12A和配置面,从而将信息处理装置21释放。由此,保持部12设为,能够将信息处理装置21释放并从预定的配置面拆下的状态。
在此,图2为,表示罩壳11C打开的状态的印刷装置1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图。但是,在图2中,为了能经由开口部H而观察到主体外壳11B内,主体外壳罩被从主体外壳框架11B1拆下,且外壳罩被从罩框架11C1拆下。换言之,在图2中,示出了使包括拆下了主体外壳罩的主体框架11B1和拆下了外壳罩的罩框架11C1在内的框架露出的状态的印刷装置1。而且,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由于印刷装置1处于罩壳11C打开的状态,因此,经由开口部H而露出了卷筒纸收纳部RH的开口部。在该示例中,由于卷筒纸未被收纳于卷筒纸收纳部RH中,因此,从卷筒纸收纳部RH的开口部观察不到卷筒纸。另外,在罩壳11C关闭的状态下,卷筒纸收纳部RH被罩壳11C封闭。
如图2所示,当在印刷装置1中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从印刷装置1的外部观察到印刷装置1所具备的操作部13。即,操作部13为,在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进行操作的部件。换言之,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露出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在此,操作部13为,印刷装置1所具备的部件中的从用户处受理对前述的保持部12的操作的部件。操作部13被设置于作为印刷装置1的壳体的打印机外壳11内。此外,操作部13为,在罩壳11C关闭的情况下不能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进行操作的部件。换言之,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未露出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也可以记载为,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被罩壳11C封闭。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操作部13为杆。因此,在该示例中,在使作为杆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前述的第一爪部12A以及第二爪部12B分别向保持位置进行移动,保持部12的状态切换为保持状态。此外,在该示例中,在使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第二爪部12B向释放位置进行移动,从而使保持部12的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另外,在图2中,为了防止附图变得复杂,省略了对操作部13和第二爪部12B各自进行连接的机构。此外,该机构只要为能够在使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使第二爪部12B向保持位置进行移动、且在使操作部13相对于该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使第二爪部12B向释放位置进行移动的机构,则可以为任意的机构。
此外,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操作部13由细长的长直方体形状的主体部13A和被安装于主体部13A的顶端的把手部13B构成。因此,在该示例中,在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操作部13的主体部13A的长边方向与预定的方向平行。另外,预定的方向可以为任意的方向。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预定的方向为,与通过X轴和Z轴扩展的平面即XZ平面平行的方向。因此,操作部13能够通过绕与Y轴平行的预定的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或者立起。
此外,如图2所示,在使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操作部13整体移动至打印机外壳11内。因此,在罩壳11C关闭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无法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观察到操作部13。即,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不露出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由此,印刷装置1的用户以外的人在印刷装置1中无法掌握操作部13的位置。其结果为,印刷装置1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信息处理装置21从印刷装置1上无意的拆下。另一方面,在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观察到操作部13的全部。即,在该情况下,操作部露出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由此,印刷装置1的用户能够通过打开罩壳11C而容易地进行对操作部13的操作。其结果为,印刷装置1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另外,也可以为在该情况下能够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观察到操作部13的一部分的结构。即,也可以为操作部13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露出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使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操作部13中的一部分位于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换言之,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中的一部分从打印机外壳11的内部向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进行移动。图3为,表示使图2所示的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图。由于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3中的一部分移动至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因此,印刷装置1的用户能够根据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有无操作部13,而容易地掌握保持部12的状态。其结果为,印刷装置1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利便性。在此,在图3中,由于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因此,第二爪部12B移动至了释放位置。即,在图3中,保持部12成为释放状态。另外,在印刷装置1中,也可以为,在使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操作部13的全部位于打印机外壳11内的结构。换言之,在印刷装置1中,也可以为,在使操作部13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操作部13全部不移动至打印机外壳11的外部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主体外壳11B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对未图示的电源装置、电源电缆等进行收纳的空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在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印刷装置1还具备对罩壳11C的开闭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01和对印刷装置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2。
检测部101例如为接触传感器。另外,检测部101只要为能够对罩壳11C的开闭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则可以为任意的传感器。检测部101例如也可以为光学式传感器。
检测部101在检测到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将表示罩壳11C打开的信号输出至印刷装置1所具备的控制部102。另一方面,检测部101在检测到罩壳11C关闭的情况下,将表示罩壳11C关闭的信号输出至印刷装置1所具备的控制部102。由此,印刷装置1的控制部102能够对保持部12的状态进行判断。即,印刷装置1的控制部102在通过检测部101而检测到罩壳11C关闭的情况下,判断保持部12的状态为保持状态。另一方面,印刷装置1的控制部102在通过检测部101而检测到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判断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其结果为,印刷装置1的控制部例如通过图像、声音、振动、光等而将表示保持部12的状态的信息通知给印刷装置1的用户。
控制部102例如为对印刷装置1的整体进行控制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另外,印刷装置1的控制部102也可以代替该CPU而为其他的处理器。
图4为表示控制部102对保持部的状态进行判断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控制部102例如在印刷装置1启动着的期间反复实施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控制部102基于从检测部101输出的信号,而对罩壳11C是否关闭进行判断(步骤S110)。
控制部102在判断出罩壳11C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110-是),判断保持部12的状态为保持状态(步骤S120)。并且,控制部102向步骤S110进行转移,并基于来自检测部101的输出,再次对罩壳11C是否关闭进行判断。
另一方面,控制部102在判断出罩壳11C打开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判断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步骤S130)。
接下来,控制部102将表示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的信息通知给印刷装置1的用户(步骤S140)。并且,控制部102向步骤S110进行转移,并基于来自检测部101的输出,再次对罩壳11C是否关闭进行判断。另外,控制部102也可以代替表示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的信息,或者与之一起将表示罩壳11C打开的信息通知给印刷装置1的用户。此外,控制部102也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并通知给与印刷装置1通信连接的外部装置。所通知的信息例如既可以为命令,也可以为其他的信息。
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印刷装置1基于从检测部101输出的信号,对保持部12的状态进行判断,并在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将保持部12的状态为释放状态的情况通知给印刷装置1的用户。由此,印刷装置1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被保持于如上的结构的印刷装置1上的信息处理装置21例如为平板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21也可以代替平板PC,而为多功能移动电话终端(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其他的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21例如为印刷装置1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装置。虽然印刷装置1的用户例如为商店的操作人员,但并不被限定于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壳体,其具有能够开闭的罩;操作部,其被设置于壳体内,且在罩关闭的情况下不露出于壳体的外部,而在罩打开的情况下露出于壳体的外部;保持部,其根据通过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和能够将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由此,印刷装置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在此,在上述内容中说明的示例中,印刷装置1为该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罩壳11C为该罩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打印机外壳11为该壳体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操作部13为该操作部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保持部12为该保持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操作部为杆,在使杆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保持部的状态切换为保持状态,在使杆相对于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保持部的状态切换为释放状态。
此外,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使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杆立起的情况下,杆的一部分从壳体的内部向壳体的外部进行移动。
此外,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保持部具有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多个爪部,并根据通过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而将状态切换为使多个爪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爪部分别移动至预定的保持位置的保持状态、和使该至少一部分爪部分别移动至预定的释放位置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此外,在印刷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壳体内设置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能够对卷筒纸进行收纳,在罩打开的情况下,收纳部露出于壳体的外部,在罩关闭的情况下,收纳部被封闭。在此,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卷筒纸收纳部RH为该收纳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印刷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具备:输送辊,其被设置于罩所具有的端部中的与具有罩的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并对从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输送;印刷部,其能够在记录纸上进行印刷,印刷部被设置于壳体内,且在罩关闭的情况下,与输送辊对置。在此,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输送辊RR为该输送辊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印刷部HD为该印刷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印刷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还具备:检测部,其对罩的开闭进行检测;控制部,控制部在通过检测部而检测到罩关闭的情况下,判断保持部的状态为保持状态。在此,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检测部101为该检测部的一个示例。此外,在上文所说明的示例中,控制部102为该控制部的一个示例。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则也可以被变更、置换、删除等。

Claims (6)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壳体,其具有能够开闭的罩;
操作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被所述罩封闭,而在所述罩打开的情况下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保持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能够对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和能够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释放的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检测部,其对所述罩的开闭进行检测;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检测部而检测到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判断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为所述保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为杆,
在使所述杆相对于预定的方向而平放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保持状态,在使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释放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使相对于所述方向而平放的所述杆立起的情况下,所述杆的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进行移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具有对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保持的多个爪部,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而受理的操作,将状态切换为使所述多个爪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爪部分别移动至预定的保持位置的所述保持状态和使所述至少一部分爪部分别移动至预定的释放位置的所述释放状态中的任意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能够对卷筒纸进行收纳,
在所述罩打开的情况下,所述收纳部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在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所述收纳部被封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具备:
输送辊,其被设置于所述罩所具有的端部中的与具有所述罩的转动轴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并对从所述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输送;
印刷部,其能够在所述记录纸上进行印刷,
所述印刷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罩关闭的情况下,与所述输送辊对置。
CN202110709757.8A 2020-06-30 2021-06-25 印刷装置 Active CN113858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2528A JP7468195B2 (ja) 2020-06-30 2020-06-30 印刷装置
JP2020-112528 2020-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834A CN113858834A (zh) 2021-12-31
CN113858834B true CN113858834B (zh) 2023-07-25

Family

ID=7670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9757.8A Active CN113858834B (zh) 2020-06-30 2021-06-25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5542B2 (zh)
EP (1) EP3932683B1 (zh)
JP (1) JP7468195B2 (zh)
CN (1) CN1138588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0232A (en) * 1988-07-08 1993-01-19 Norand Corporation Modular printer system
ITTO20030042U1 (it) * 2003-03-12 2004-09-13 Tecnost Sistemi S P A Terminale elettronico provvisto di coperchio superiore con uno schermo di visualizzazione.
JP2007182010A (ja) 2006-01-10 2007-07-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4975B2 (ja) 2011-09-13 2016-0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固定構造
CN203221751U (zh) * 2013-02-03 2013-10-02 厦门昇捷丰电子有限公司 喷码机屏幕翻转连动固定装置
JP2015202566A (ja) 2014-04-10 2015-11-1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16124226A (ja) 2015-01-06 2016-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57978B2 (ja) * 2015-01-21 2019-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49598B2 (ja) 2015-03-06 2020-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9731528B2 (en) * 2015-03-06 2017-08-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7098444A (ja) 2015-11-26 2017-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保持スタンド
US10473257B2 (en) 2015-11-26 2019-11-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 stand
JP2017121716A (ja) * 2016-01-05 2017-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901342B2 (ja) 2017-07-21 2021-07-1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981829B2 (ja) 2017-09-26 2021-12-17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974149B2 (ja) 2017-12-08 2021-12-0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7166161B2 (ja) 2018-12-11 2022-11-0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用表示装置
JP7180398B2 (ja) 2019-01-17 2022-1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光測距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834A (zh) 2021-12-31
US11565542B2 (en) 2023-01-31
JP7468195B2 (ja) 2024-04-16
EP3932683A1 (en) 2022-01-05
US20210402816A1 (en) 2021-12-30
EP3932683B1 (en) 2024-05-01
JP2022011403A (ja) 202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1301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block inputs from an operation panel when the operation panel is swiveled
JP5631119B2 (ja) 携帯型プリンタ
JP3666770B2 (ja) 携帯用プリンタ・ファクシミリ複合装置
EP3075557B1 (en) Print device
JP2001002296A (ja) ロール紙残量検出手段
JP2009028977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US8149424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13858834B (zh) 印刷装置
JP2010000616A (ja) 印刷装置
JP4723998B2 (ja) プリンタ
EP1314568B1 (en) Printer
JP6719685B2 (ja) プリンター
JP200234469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86236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ステータス出力方法
KR20200002005A (ko) 테이프 인쇄 장치, 테이프 카트리지 및 테이프 카트리지 세트
JP2007015246A (ja) 記録装置
JP4415182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835653B2 (ja) 印刷装置
JP2002160419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01301270A (ja) プリンタ
JP2002019229A (ja) ポータブルプリンタ
JP2004175073A (ja) ポータブルプリンタ
JP2003320724A (ja) ロール紙装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6358177B2 (ja) 印刷装置
JP2001058444A (ja) 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