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4340A -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4340A
CN113844340A CN202111144205.3A CN202111144205A CN113844340A CN 113844340 A CN113844340 A CN 113844340A CN 202111144205 A CN202111144205 A CN 202111144205A CN 113844340 A CN113844340 A CN 113844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ats
pose information
adjusting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42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4340B (zh
Inventor
莫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42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4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4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4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4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memory of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以对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一并复位至初始设定位置,相较于逐一手动调节的方式更加便捷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用车需求,车辆配置越来越丰富,车辆在研发时会开发展车模式,限制或快速恢复某些功能,专用于车展或4S店展示。
例如在展出场景中,车辆通常面临多个用户上车体验的问题,并且每个用户会将座椅调节至自己觉得舒服的位置姿态,当车辆多个座椅调整到用户自定义坐姿位置时,工作人员若想复位座椅到默认位置,只能对单个座椅进行手动调节,费时费力,车机无法对全车座椅进行一键复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复位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可选地,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数据包括多个座椅的标准位姿信息;在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之后,还包括:
检测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
确定所述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
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大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失败;
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小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成功。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包括:
确定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从车机预先存储的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中,查找与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乘坐人员录入的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
若接收到调节全部或部分座椅指令,则基于所述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座椅。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座椅沿所述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包括:
若检测到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的电机输出电流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包括:
若接收到对所述全部或部分座椅中任一座椅的控制指令,则停止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复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以对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一并复位至初始设定位置,相较于逐一手动调节的方式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座椅复位方法进行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座椅复位方法的控制系统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包括座椅控制器1、车机2、座椅调节电机3以及座椅调节开关4。
其中,车辆中的每个座椅对应至少一个座椅调节电机。例如,以主驾座椅为例,主驾座椅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背靠调节电机、坐垫调节电机等,可根据车辆所包含的座椅,设定不同的调节电机。
其中,车辆中每个座椅调节电机对应一座椅调节开关,例如,主驾座椅水平调节电机对应包括一主驾座椅水平调节开关。
具体地,当座椅控制器1接收到车机2发送的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从车机2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其中,座椅标准位姿信息中包括霍尔数,座椅控制器1收到复位指令及座椅的霍尔数后,基于复位指令以及各个座椅对应的标准位姿霍尔数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以驱动座椅移动到标准位姿霍尔数对应的位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内可以通过设置复位按钮以供用户触发复位指令,或者将复位指令的触发内置于车辆内车机系统中,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复位指令是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至初始位置,当前车辆中针对于座椅的调节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主驾驶侧的座椅调节按钮只能够调节主驾驶侧的座椅,副驾驶侧座椅调节按钮只能够调节副驾驶侧的座椅,但是这样的设计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车辆的使用,针对于展出场景,则需要快速的将所有座位或者部分座位恢复至出厂设定的标定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复位指令触发,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功能使用。
另外,车机是装在的车辆上的智能系统,也可以是个数据库,不光用于存储常规车辆控制的使用内容(音频触发,视频触发,导航触发等等),还可以存储用于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即用于复位座椅的初始化参数,以便用户选择复位全部或者部分座椅时,利用该座椅标准位姿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车机中还可以存储多种车型对应的不同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因此需要从车机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具体地,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的过程可包括:
确定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从车机预先存储的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中,查找与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强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不同普适性,以准确调节不同车型的座椅设置,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例如针对不同车型,行政车型与家用车型对于前后排空间分配不相同,因此不同车辆型号需要独立设置不同的复位参数。不同场景中可以选择将全部或者部分座椅复位,例如只复位前排或者复位后排。
步骤S102,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可以包含座椅在各个方向轨道上的位置数据,例如车辆上的座椅支持6向调节,即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座椅前后滑动调节、座椅整体高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设置软停点(机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极限,例如座椅前推到极限时可能损伤机械结构,因此前推到接近极限的位置时,称之为软停点),以保证在软停点范围内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机械结构的安全性。
例如,软停点是座椅控制器软设定的座椅位置,一般是整个座椅行程的5%和95%。比如座椅前后滑动的移动行程是300mm,那么向前软停点设置为300*5%=15mm,向后软停点设置为300*95%=285mm,通过水平开关单次调节座椅时,只可在15~285mm之间移动,只有松开开关再次操作开关才可冲破软停点,达到座椅前后滑动的极限行程。
现有技术中主驾驶侧的座椅调节按钮只能够调节主驾驶侧的座椅,副驾驶侧座椅调节按钮只能够调节副驾驶侧的座椅,但是这样的设计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车辆的使用,针对于展出场景,则需要快速的将所有座位或者部分座位恢复至出厂设定的标定位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以对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一并复位至初始设定位置,相较于逐一手动调节的方式更加便捷高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功能使用。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步骤S202,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若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座椅沿所述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其中,可设置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设定的距离,以保证在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时,留出一定空间便于人员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座椅调节轨道上可以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滑道上是否存在异物,以用于防夹手检测,保证车辆中座椅调节过程中不伤及车辆中人员,当检测到座椅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即可控制所述座椅停止在所述调节轨道上滑动,并控制所述座椅沿所述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
其中,检测座椅调节轨道上是否存在障碍的方式,可通过检测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的电机输出电流是否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检测到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的电机输出电流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电机的堵转原理,即电机堵转时电机输出电流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未发生变化时,可能存在夹手或者其他异物卡住滑行轨道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前做出预判,控制所述座椅停止。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若接收到对所述全部或部分座椅中任一座椅的控制指令,则停止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全部座椅复位的过程中,乘坐人员可能会中途调整某个座椅的坐姿,所以在接收到对所述全部或部分座椅中任一座椅的控制指令时,则停止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
步骤S203,检测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后,为了检测座椅是否复位成功,需要对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进行检测,以确定座椅在各个调节方向上的位置。
步骤S204,确定所述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标准位姿态数据包括多个座椅的标准位姿信息,因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前排座椅跟后排座椅调节参数往往不同,特殊地,在个别车辆上还会出现四个座椅调节参数都不相同的情况,因此需要确定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包括但不仅限于座椅靠背前后角度调节方向上的误差,座椅前后滑动调节方向上的误差以及座椅整体高度调节方向上的误差。
步骤S205,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大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失败。
在该步骤中,例如,预设值可设为5%,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大于5%,则认为该座椅复位失败,可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提示用户该座椅复位失败。
步骤S206,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小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成功。
在该步骤中,例如,预设值可设为5%,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小于5%,则认为该座椅复位成功,可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提示用户该座椅复位成功。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复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乘坐人员录入的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机可以记录乘坐人员自定义的座椅位姿信息,即乘坐人员通过手动或者电动调节座椅的方式将座椅调节至需要的位置后,将此时状态下的座椅位姿信息上传至车机,以便后续可以一键调节至该状态。
步骤S302,若接收到调节全部或部分座椅指令,则基于所述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座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录入车机后,可以仅用于调节一个座椅位置,也可以用于调节车辆上全部的座椅位置,例如在展出车辆的时候,展出人员可以快速将一个形态的座椅复制到所有座椅上,实现快速调节的目的,无需一个一个单独调节,大大提升了调节座椅的效率,便于展示不同座椅状态下的车内空间。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调节模块32,用于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33和提示模块34。
检测模块33用于检测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确定所述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
提示模块34用于若检测模块33检测出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大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失败;若检测模块33检测出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小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确定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从车机预先存储的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中,查找与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35。
接收模块35用于接收乘坐人员录入的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
调节模块32还用于若接收模块35接收到调节全部或部分座椅指令,则基于所述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座椅。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调节模块32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座椅沿所述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36。
确定模块36用于若检测模块33检测到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的电机输出电流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调节模块22还用于若接收模块35接收到对所述全部或部分座椅中任一座椅的控制指令,则停止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
图5所述的座椅复位装置可以执行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座椅复位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5所示实施例的座椅复位装置可以实现为一计算设备,实际应用中,如图6中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401以及处理组件402;
存储组件401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处理组件402调用执行,以实现图2或图3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其中,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2或图3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存储组件4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的座椅复位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数据包括多个座椅的标准位姿信息;
在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之后,还包括:
检测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
确定所述各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
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大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失败;
若任一座椅当前的位姿信息与其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的误差小于预设值,则提示所述座椅复位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包括:
确定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从车机预先存储的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中,查找与当前车辆的型号或所处场景对应的标准位姿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乘坐人员录入的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
若接收到调节全部或部分座椅指令,则基于所述自定义座椅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座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包括:
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座椅沿所述调节轨道的背离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包括:
若检测到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的电机输出电流高于阈值、或者控制所述座椅在轨道上滑动而所述座椅对应的位姿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座椅的调节轨道上存在障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包括:
若接收到对所述全部或部分座椅中任一座椅的控制指令,则停止对所述座椅进行调节。
8.一种座椅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用于复位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的复位指令时,获取与所述复位指令对应的座椅标准位姿信息;
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座椅标准位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辆中全部或部分座椅进行调节。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复位方法。
CN202111144205.3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44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205.3A CN113844340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205.3A CN113844340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4340A true CN113844340A (zh) 2021-12-28
CN113844340B CN113844340B (zh) 2023-04-14

Family

ID=7898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4205.3A Active CN113844340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43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60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控制方法、触觉反馈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01974A (zh) * 2023-11-09 2023-12-29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下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65934A1 (en) * 2011-11-05 2015-06-18 Bruno Independent Living Aids, Inc. Articulated seating system
CN105599642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自动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23177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76134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障碍物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6661A (zh) * 2021-01-11 2021-04-2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座椅姿态相对定位的记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65934A1 (en) * 2011-11-05 2015-06-18 Bruno Independent Living Aids, Inc. Articulated seating system
CN105599642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座椅自动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23177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76134A (zh) * 2019-09-30 202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障碍物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6661A (zh) * 2021-01-11 2021-04-2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座椅姿态相对定位的记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60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控制方法、触觉反馈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01974A (zh) * 2023-11-09 2023-12-29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下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01974B (zh) * 2023-11-09 2024-05-24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下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4340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4340B (zh) 一种座椅复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249842B (zh) 用于在车辆中自动改变座椅位置的调整装置
CN105599642B (zh) 座椅自动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90077279A1 (en) Controlling an interior environment of a road vehicle
US10235416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at by a mobile device,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 system
CN111516618B (zh) 电气组件和操作电气组件的方法
US9994126B2 (e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seats for vehicle
CN11149769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JP641141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US1029371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seat
JP2018184024A (ja) ディスプレイ可動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可動装置
CN106364433A (zh) 一种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方法及车辆座椅
JP2016124352A (ja) 車両シート制御装置
CN112498463B (zh) 电动转向柱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50106590A (ko) 차량 시트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5352327B (zh) 零重力座椅安全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686958A (zh) 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68741A (zh) 一种紧急情况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4906020B (zh) 一种座椅的调整方法及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4475629A (zh) 座舱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KR20090096791A (ko) 차량에 설치된 오디오/비디오용 터치스크린 입력을 통하여차량의 미러 및 시트의 각도 또는 이동을 제어하기 위한통합 제어 장치
CN113641281A (zh) 基于车辆座舱的智能空间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US11542743B2 (en) Automatic vehicle window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7301974B (zh) 辅助下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19464A1 (en) Seat control device and seat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