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8440A -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8440A
CN113838440A CN202110675209.8A CN202110675209A CN113838440A CN 113838440 A CN113838440 A CN 113838440A CN 202110675209 A CN202110675209 A CN 202110675209A CN 113838440 A CN113838440 A CN 113838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sound
arpeggio
automatic arpeggio
pitch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52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博毅
川岛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3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8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18Selecting circuits
    • G10H1/26Selecting circuits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series of tones
    • G10H1/28Selecting circuits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series of tones to produce arpeggio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33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08Associated control or indicating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6Accompaniment arrangements
    • G10H1/38Chord
    • G10H1/386One-finger or one-key chord syste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031Musical analysis, i.e. isolation, extra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musical elements or musical parameters from a raw acoustic signal or from an encoded audio signal
    • G10H2210/066Musical analysis, i.e. isolation, extra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musical elements or musical parameters from a raw acoustic signal or from an encoded audio signal for pitch analysis as part of wider processing for musical purposes, e.g. transcription, mus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itch recognition, e.g. in polyphonic sounds; Estimation or use of missing fundamenta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155Musical effects
    • G10H2210/161Note sequence effects, i.e. sensing, altering, controlling, processing or synthesising a note trigger selection or sequence, e.g. by altering trigger timing, triggered note values, adding improvisation or ornaments, also rapid repetition of the same note onset, e.g. on a piano, guitar, e.g. rasgueado, drum roll
    • G10H2210/185Arpeggio, i.e. notes played or sung in rapid sequence, one after the other, rather than ringing out simultaneously, e.g. as a chord; Generators therefor, i.e. arpeggiators; Discrete glissando effects on instruments not permitting continuous glissando, e.g. xylophone or piano, with stepwise pitch variation and on which distinct onsets due to successive note triggerings can be hear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571Chords; Chord sequen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乐器和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和存储介质。电子乐器具备:多个演奏操作件,用于指定音高数据;音源,产生乐音;以及处理器,处理器在用户的演奏操作满足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音源,在不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演奏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音源,不将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Description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子乐器中,存在搭载有自动琶音功能的电子乐器,该自动琶音功能不使演奏者按键的所有乐音同时发音,而是根据规定的速度(tempo)和样式(pattern),作为分散的和弦而产生琶音演奏音(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5-77763号公报中的电子乐器)。
在以往的电子乐器中使用自动琶音功能时,遍及键盘整个区域检测按键,对全部按键发出琶音演奏音,因此旋律无法演奏。为了解决该问题,还存在如下的电子乐器,即,对键盘进行拆分,仅在一方的键域能够使用自动琶音,但这样的话,产生琶音的键域和旋律的键域变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子乐器具备:多个演奏操作件,用于指定音高数据;音源,产生乐音;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用户的演奏操作满足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在不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不将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例的图。
图2是表示电子键盘乐器的主体内的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键盘事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经过时间监视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电子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100的外观例的图。电子键盘乐器100具备由作为多个(例如61)演奏操作件的键构成的键盘101、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TEMPO旋钮103、TYPE按钮组104、以及显示各种设定信息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104。此外,虽然未特别图示,电子键盘乐器100具备音量旋钮、用于进行弯音、各种调制的弯音轮(bender)/调制轮等。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但电子键盘乐器100在里面部、侧面部或背面部等具备对通过演奏而生成的乐音进行放音的扬声器。
演奏者可以通过配置于电子键盘乐器100的例如右上面板上的Arpeggio部分的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来选择自动琶音的有效或无效。
另外,演奏者同样能够通过配置于Arpeggio部分的下述的TYPE按钮组104来选择自动琶音的以下3个类型中的1个。
1.Up按钮:用于使被按键的音符上升的按钮。例如,如果相同八度音阶内的音符C、E、G成为琶音的对象,则如C、E、G、C、E、G、…这样,重复进行琶音演奏。
2.Down按钮:用于使被按键的音符下降的按钮。例如,如果相同八度音阶内的C、E、G成为琶音的对象,则如G、E、C、G、E、C、…这样,重复进行琶音演奏。
3.Up/Down按钮:用于重复进行被按键的音符的上升和下降的按钮。例如,如果相同八度音阶内的C、E、G成为琶音的对象,则如C、E、G、E、C、E、G、E、C、…这样,重复进行琶音演奏。
进而,演奏者能够根据同样配置于Arpeggio部分的TEMPO旋钮103的位置来调整琶音演奏的速度。TEMPO旋钮103越将其向右旋转,每1音的间隔越短,越向左旋转则越长。
当演奏者按下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时,设定自动琶音模式,并且点亮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在这种状态下,当演奏者再次按下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时,自动琶音模式被解除,并且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的LED熄灭。
图2是表示图1的电子键盘乐器100的主体内的控制系统20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在图2中,控制系统200的如下结构分别与系统总线209连接:作为处理器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201、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作为音源的音源LSI(大规模集成电路)204、网络接口205、连接图1的键盘101的键扫描器206、连接图1的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和TYPE按钮组104的I/O接口207、连接图1的TEMPO旋钮103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215、以及连接图1的LCD104的LCD控制器208。从音源LSI204输出的乐音输出数据214通过D/A转换器212转换为模拟乐音输出信号。模拟乐音输出信号在由放大器213放大后,从未特别图示的扬声器或输出端子输出。
CPU201通过使用RAM203作为工作存储器并执行ROM20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图1的电子键盘乐器100的控制动作。
键扫描器206稳定地扫描图1的键盘101的按键/离键状态,发生图4的键盘事件的中断,将键盘101上的键的按键状态的变化传递给CPU201。当发生该中断时,CPU201使用图4的流程图执行后述的键盘事件处理。在该键盘事件处理中,CPU201在发生了按键的键盘事件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转变为自动琶音演奏的控制处理。
I/O接口207检测图1的自动琶音开启/关闭按钮102和TYPE按钮组104的操作状态,并传递给CPU 201。
A/D转换器215将表示作为图1的音量的TEMPO旋钮103的操作位置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传递给CPU201。
CPU 201与定时器210连接。定时器210每隔一定时间(例如1毫秒)发生中断。当发生该中断时,CPU201使用图5的流程图执行后述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在该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CPU201判定演奏者是否在图1的键盘101上执行了规定的演奏操作。例如,在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CPU201判定由演奏者进行的使用了键盘101上的多个键的和弦的演奏操作,更具体而言,在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CPU201对在不是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的情况下由键扫描器206检测的针对图1的键盘101上的某一个键的最初的第一按键操作的按键检测定时起的经过时间进行测算,在预先设定的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内,判定是否检测到由键扫描器206针对图1的键盘101上的其他键的预先设定的数量以上的新的第二按键操作。然后,CPU201在该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将与上述经过时间内被按键的键的音高数据组对应的、与根据第一按键操作及第二按键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音源LSI204。与该动作一起,CPU201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CPU201在上述判定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不将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音源LSI204,将与根据第一按键操作或第二按键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音源LSI204。
在前述的键盘事件处理中,CPU201在发生了离键的键盘事件的情况下,在设定为前述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开启的情况下,直到检测到与构成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离键为止,不将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指示给音源LSI204,而是根据与构成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离键的检测,将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指示给音源LSI204。同时,CPU 201解除自动琶音有效状态。CPU201在自动琶音有效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执行判定前述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的、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内按键数是否达到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的处理。CPU201在发生了不是琶音演奏的发音对象的键的离键的键盘事件的情况下,将与该键对应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中止指示给音源LSI204。
在音源LSI204连接有波形ROM211。音源LSI204按照来自CPU201的发音指示,以与发音指示中包含的音高数据对应的速度开始从波形ROM211读出乐音波形数据214,并输出到D/A转换器212。音源LSI204例如可以具有通过分时处理同时使最大256音频(voice)发音的能力。音源LSI204按照来自CPU201的消音指示,中止与来自波形ROM211的消音指示对应的乐音波形数据214的读出,结束与消音指示对应的乐音的发音。
LCD控制器208是控制图1的LCD104的显示状态的集成电路。
网络接口205例如与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等通信网络连接,能够从外部装置接收CPU201使用的控制程序(参照后述的键盘事件处理以及经过时间监视处理的流程图)或者数据,并将它们加载到RAM203等来使用。
对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用于开始自动琶音演奏的发音的和弦演奏的判定条件是在大致同时(T秒以内)产生基于N音以上的按键的和弦(chord)演奏。当判定该条件成立时,直到与进行了该判定的按键对应的键全部离键为止都成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仅对使进行了该判定的时间点的和弦成立的键,对音源LSI204发行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从音源LSI204输出基于琶音演奏的乐音波形数据214。
在上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下,为了维持自然的琶音演奏的状态,即使进行了上述判定的键中的几个键被离键而小于N音,也能够维持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当进行了上述判定的全部键被离键时,自动琶音有效状态被解除。
另外,一旦成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开启状态,则在维持该状态的期间,无论演奏者进行怎样的演奏,与新的按键对应的音高的乐音以通常演奏音发音,不进行基于自动琶音演奏的发音。这是因为,例如在用左手进行按压3个音而产生了自动琶音演奏的状态下,用右手同时按压3个音进而转变为6音的琶音演奏,琶音演奏会变得不自然。
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例如可以按每个演奏场景,例如存储在未特别图示的寄存器内存(Registration Memory)等中来设定。
例如,对于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在对自动琶音演奏音不使用弱敲的使用场景的情况下,能够设为T=10毫秒左右。这例如是以短时间间隔来演奏想包含在琶音中的音符(琶音演奏音)和不想包含在琶音中的音符(通常演奏音)的情况。更具体而言,能够对应于如下情况:用左手演奏琶音的和弦,并且想要通过用右手稍微错开定时来识别为独奏(solo)音(不想包含在琶音中的音符)。或者,在对自动琶音演奏音使用弱敲的使用场景的情况下,能够设为T=50毫秒左右。这是因为,存在如下情况:例如虽然在独奏演奏音(通常演奏音)和琶音演奏音的分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但在弱音演奏时,由于键盘的速度慢,因此,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检测的定时的偏差变大,为了吸收该偏差而设定较长的时间间隔。
另外,例如,对于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在用单手演奏琶音、用另一只手进行独奏演奏的情况下,例如在用左手演奏琶音、用右手演奏旋律线、或者用右手演奏琶音、用左手演奏基线等的使用场景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N=3。这例如适用于如下的使用场景:由于能够以3音开始自动琶音,因此没有琶音的和弦只能够演奏至2音,仅用单手来控制琶音,用另一只手进行独奏演奏或基本演奏的这种使用场景。或者,在想要交织演奏不应用自动琶音的和弦演奏、和应用自动琶音的和弦演奏那样的使用场景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N=5。这例如适用于如下的使用场景:为了能够将无琶音的4音以下的和弦演奏交织进自动琶音演奏,存在进行4音演奏时不开始自动琶音,进行了5音以上(基本双手)的和弦演奏时想要开始自动琶音的情况,因此,琶音成为5音以上的构成音,但基本大量演奏不使用琶音的和弦的这种场景。
这样,N的值能够任意设定。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的说明图。纵轴用键盘101表示演奏的音高(音符编号),横轴表示时间经过(单位为毫秒)。黑圆的位置表示发生了按键的键的音符编号和时刻,白圆的位置表示发生了离键的键的音符编号和时刻。在图3中,按按键事件的顺序赋予编号t1~t14。与黑圆连续的深灰色带线表示是按键中。在图3的例子中,视为同时进行了按键的经过时间T例如被设定为10msec(毫秒),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被设定为例如3音以上。
首先,若在解除了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状态下发生按键事件t1,则开始该按键事件t1的音高C2的乐音的发音(t1的灰带线期间),并且开始经过时间的测算。接着,在从按键事件t1的发生起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以内发生按键事件t2,但在直到判定和弦演奏成立为止的期间,保留与该判定期间中的按键事件对应的乐音的发音的开始,因此,与按键事件t2的音高E2对应的发音的开始被保留(从t2的黑圆到灰带线的开始为止的间隙期间)。之后,从按键事件t1起经过了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和弦演奏的判定期间)的时间点的按键数为2,小于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3(=不满足指定条件)。在该情况下,判定为未进行和弦演奏,开始与所保留的按键事件t2对应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t2的灰带线期间)。之后,虽然发生按键事件t3,但在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的经过时间以后所发生的按键事件t3不被视为同时按键,而不发出琶音演奏音,开始与按键事件t3对应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t3的灰带线期间)。
之后,若在解除了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状态下发生按键事件t4,则开始该按键事件t1的音高C4的乐音的发音(t4的短的灰带线期间),并且再次开始经过时间的测算。接着,按键事件t5(音高E4)和t6(音高G4)在从按键事件t4的发生起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以内分别发生(t5、t6的各黑带线期间)。在这些按键事件t5、t6的发生时间点,直到经过上述经过时间T而判明和弦演奏的判定结果为止,保留发音指示(紧接图3的t5、t6的各黑圆之后的期间)。之后,从按键事件t4的发生起经过了T=10毫秒(和弦判定期间)的时间点的乐音数成为3,满足和弦演奏的成立数N=3以上(=满足指定条件)。在该情况下,从从按键事件t4的发生起经过了T=10毫秒(和弦判定期间)的时间点(图3的302的定时),开始与根据按键事件t4、t5、t6的每一个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C4、E4、G4对应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
此时,由于按键事件t4已经开始发音(t4的短的灰色带期间),因此,作为琶音演奏音,不再次发音,而是直接作为琶音演奏音的第一声音进行解释。
如图3的301所示,与按键事件t4、t5、t6的各音高数据C4、E4、G4对应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定时(图3的t4、t5、t6的各灰带线期间的开头的定时)间的发音间隔被设定为与使用图1的TEMPO旋钮103由演奏者指定的速度(tempo)值对应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与由速度值决定的节拍的定时对应,一般为数十至数百毫秒。
另外,与按键事件t4、t5、t6的各音高数据C4、E4、G4对应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类型被设定为由图1的TYPE按钮组104指定的类型。在图3的例子中,通过按下图1中的TYPE按钮组104中的Up/Down按钮,在按键事件t4的音高数据C4的持续音(t4的第一个灰色带期间)的发音之后,像按键事件t5的音高数据E4的琶音演奏音(t5的第一个灰带线期间)、按键事件t6的音高数据G4的琶音演奏音(t6的灰带线期间)那样,琶音演奏音的音高上升,之后,像按键事件t5的音高数据E4的琶音演奏音(t5的第二个灰带线期间)、按键事件t4的音高数据C4的琶音演奏音(t4的第二个灰带线期间)那样,琶音演奏音的音高降低。
另外,在从按键事件t4的发生起经过了T=10毫秒(和弦判定期间)的时间点,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图3的302)。
如上述那样,在设定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之后到该设定被解除为止的期间,CPU201使用图1的TEMPO旋钮103,以与由演奏者指定的速度值对应的发音间隔(图3的301),对音源LSI204自动地发行由图1的TYPE按钮组104中的某一个指定的发音类型的、与图3的305所示的按键事件t4、t5、t6的各音高数据C4、E4、G4对应的3和弦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消音指示。由此,从音源LSI204发音所希望的琶音演奏音。
在维持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期间,发生按键事件t7,但设定为基于按键事件t4、t5、t6的发生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不满足指定条件)。在该情况下,对于按键事件t7,不进行琶音演奏音,而是进行所指定的音高
Figure BDA0003120715640000081
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t7的灰带线期间)。
而且,虽然按键事件t8、t9、t10在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以内发生,但在该期间也设定为基于按键事件t4、t5、t6的发生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不满足指定条件),因此,对于按键事件t8、t9、t10,不进行琶音演奏音,而是分别进行指定的音高C3、E3、G3的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t8、t9、t10的各灰带线期间)。
之后,在t4的白圆的定时发生与按键事件t4对应的离键事件,但由于还未发生与构成琶音演奏音的其他按键事件t5、t6对应的各离键事件,因此维持与按键事件t4、t5、t6对应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接着,在t5的白圆的定时发生与按键事件t5对应的离键事件,但由于还未发生与构成琶音演奏音的剩余的按键事件t6对应的离键事件,因此依然维持与按键事件t4、t5、t6对应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最后,当在t6的白圆的定时发生与按键事件t6对应的离键事件时,由于发生了与构成琶音演奏音的全部按键事件t4、t5、t6对应的离键事件,因此与按键事件t4、t5、t6对应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被解除(图3的303)。
在解除了自动琶音有效状态之后,若发生按键事件t11,则开始该按键事件t11的音高C2的乐音的发音(t11的短的灰带线期间),并且再次开始经过时间的测算。接着,按键事件t12、t13、t14在从按键事件t11的发生起在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10毫秒以内分别发生。在这些按键事件t12、t13、t14的发生时间点,直到经过上述经过时间T而判明和弦演奏的判定结果为止,保留发音指示(紧接图3的t12、t13、t14的各黑圆之后的期间)。之后,从按键事件t11的发生起经过了T=10毫秒(和弦判定期间)的时间点的乐音数成为4,满足和弦演奏的成立数N=3以上(=满足指定条件)。因此,从从按键事件t11的发生起经过了T=10毫秒(和弦判定期间)的时间点起,开始与根据图3的306所示的按键事件t11、t12、t13、t14的每一个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C2、E2、G2、C3对应的4和弦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然后,再次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图3的304)。
图4是表示图2的CPU201执行的键盘事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如上所述,该键盘事件处理基于在图2的键扫描器206检测到图1的键盘101的按键/离键状态的变化时发生的中断来执行。该键盘事件处理例如是CPU201将ROM202中存储的键盘事件处理程序加载到RAM203中并执行的处理。此外,该程序也可以在电子键盘乐器100被电源接通时,从ROM202加载到RAM203而常驻。
在图4的流程图所例示的键盘事件处理中,CPU201首先判定来自键扫描器206的中断通知表示按键事件或离键事件中的哪一个(步骤S401)。
在步骤S401中判定为中断通知表示按键事件的情况下,接着,CPU201判定当前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步骤S402)。该处理是根据例如图2的RAM203中存储的规定的变量(以下,将该变量称为“琶音有效状态变量”)的逻辑值是开启还是关闭,来判定是设定还是解除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处理。
在步骤S402中,在判定为设定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CPU201转变为后述的步骤S407,对音源LSI204进行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该状态对应于前述的图3的动作说明图中的按键事件t7~t10在各黑圆的定时发生的情况下的键盘事件处理。然后,CPU201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本次的键盘事件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
在步骤S402中,在判定为解除了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CPU201将在本次的按键事件中被指示了发音的音高数据作为琶音演奏音的发音对象,例如存储在RAM203中(步骤S403)。
接着,CPU201将用于对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当前的音数进行计数的例如RAM203上的变量(以下将该变量称为“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加上本次的按键增加量1,作为新的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步骤S404)。该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在后述的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为了与在经过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时转变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进行比较而被计数。
然后,CPU201判定在步骤S404中设定的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是否为1、即在解除了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状态下是否为最初的按键(步骤S405)。
在步骤S405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CPU201使定时器210的中断处理开始,开始经过时间的测算,另外,将表示用于转变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经过时间的例如图2的RAM203上的规定的变量(以下,将该变量称为“经过时间变量”)的值重置为0。(步骤S406)。该状态与前述的图3的动作说明图中的按键事件t1、t4、或t11在各黑圆的定时发生的定时对应。
然后,CPU201对音源LSI204发行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步骤S407)。该状态与在图3的t1、t4或t11的各按键事件的发生定时(各黑圆的定时)进行了各个音高数据C2、C4、C2的基于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的定时(接着图3的t1、t4、t11的黑圆的各灰带线的开始定时)对应。然后,CPU201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本次的键盘事件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
在步骤S405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由于已经开始了用于转变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经过时间的测算,因此CPU201不执行步骤S406的经过时间的测算的开始处理,并且直到经过了被视为同时按键的经过时间T而判明和弦演奏的判定结果为止,保留与当前的按键事件对应的发音指示(步骤S408)。具体而言,CPU201在图2的RAM203上的规定的变量(以下将该变量称为“发音保留变量”)中存储与当前的按键事件对应的音高数据。然后,CPU201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本次的键盘事件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该状态与紧接图3的按键事件t2、t5和t6、t12、t13和t14的各发生定时之后的期间(紧接各黑圆之后的期间)对应。
通过上述的每个键盘事件处理的步骤S403至S408的一系列的处理的重复,例如在图3的动作例中,作为向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转变准备,分别进行与从按键事件t1、t4或t11的发生定时在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内发生的新的按键事件t1和t2、t4至t6或t11至t14的发生对应的音高数据的存储和当前的音数变量值的递增计数。
在前述的步骤S401中判定中断通知表示离键事件的情况下,CPU 201判定被离键的键是否为琶音发音对象的键(步骤S409)。具体而言,CPU201判断被离键的键的音高数据是否包含在RAM203中存储的琶音发音对象的音高数据组(参照步骤S403)中。
如果步骤S409的判定为“否”,则CPU201对音源LSI204发行在表示离键事件的中断通知中包含的音高数据(音符编号)中由音源LSI204发音中(参照步骤S407)的通常演奏音的消音指示(步骤S410)。通过该处理,在前述的图3的动作例中,在基于各按键事件t1~t3、t7至t10的发生并对应的各黑带线期间,由音源LSI204发音中的通常演奏音分别在各灰带线期间结束的各白圆的定时被消音。
如果步骤S409的判定为“是”,则CPU201从RAM203中存储的琶音发音对象的音高数据组(参照步骤S403)中删除被离键的键的音高数据的存储(步骤S411)。
然后,CPU 201判定是否成为琶音发音对象的全部键被离键(步骤S412)。具体而言,CPU201判定是否RAM203中存储的琶音发音对象的音高数据组全部被删除。
如果步骤S412的判定为“否”,则CPU201在维持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状态下,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当前的键盘事件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该状态与发生了与图3的按键事件t4或t5对应的离键事件的定时(图3的t4、t5的各白圆的定时)对应,在该时间点,琶音演奏(t4、t5的双重虚线期间)不结束。
如果步骤S412的判定为“是”,CPU 201停止针对音源LSI204的琶音演奏的发音指示(步骤S413)。
然后,CPU201通过将琶音有效状态变量的值设定为表示逻辑状态关闭的值,来解除自动琶音有效状态(步骤S414)。
上述的步骤S413和S414的处理与图3的303的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解除定时(图3的303)对应。
然后,CPU201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当前的键盘事件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
图5是表示图2的CPU201执行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该经过时间监视处理是基于在图2的定时器210中例如每隔1毫秒发生的定时器中断来执行的。该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例如是CPU201将ROM202中存储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程序加载到RAM203中并执行的处理。此外,该程序也可以在电子键盘乐器100被电源接通时,从ROM202加载到RAM203而常驻。
在图5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CPU201首先使RAM203中存储的经过时间变量的值递增(+1)(步骤S501)。该经过时间变量的值在前述的步骤S405或后述的步骤S506中被清除为值0。其结果,经过时间变量的值表示从该清除时间点起的毫秒单位的经过时间。如上所述,在图3的动作说明图中,在按键事件t1、t3、t4或t11的各按键事件的发生定时(各黑圆的定时),经过时间被清除为0,之后,开始用于转变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经过时间的测算。
接着,CPU201判定上述经过时间变量的值是否为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以上(步骤S502)。
在步骤S502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上述经过时间变量的值小于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的情况下,CPU201为了接受在图4的流程图中说明的进一步的按键事件的发生,结束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本次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
在步骤S502的判定为是、即经过时间变量的值成为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以上的情况下,CPU201判定RAM203中存储的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参照图4的步骤S404)是否为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音(例如3音)以上(步骤S503)。
如果步骤S503的判定为“是”,则CPU201开始对RAM203中存储的以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所表示的音数量的音高数据(参照图4的步骤S403)进行的针对音源LSI204的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的控制(步骤S504)。对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的控制,通过未特别图示的琶音演奏的控制程序来执行。
接着,CPU 201将RAM 203中存储的琶音有效状态变量的值设定为表示逻辑值开启的值,从而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步骤S505)。
通过上述步骤S504以及S505,在前述的图3的动作例中,在刚发生按键事件t6之后,在图3的t4、t5以及t6的各灰色带线期间的开始定时,从音源LSI204输出以与按键事件t4、t5以及t6对应的3个音的量的音高数据(图3的305)进行的琶音演奏音的乐音波形数据214。同样地,在刚发生按键事件t14之后,在图3的t11、t12、t13以及t14的各灰色带线期间的开始定时,从音源LSI204输出以与按键事件t11、t12、t13以及t14对应的4个音的量的音高数据(图3的306)进行的琶音演奏音的乐音波形数据214。
如果步骤S503的判定为“否”,则CPU201对音源LSI204发行与图4的步骤S408中保留的按键对应的发音指示(步骤S506)。具体而言,CPU201对音源LSI204发行针对RAM203上的发音保留变量中存储的各音高数据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该状态与在图3的按键事件t2的发生时(t2的黑圆的定时)保留的音高数据E2的发音在由音源LSI204开始的状态(t2的灰带线期间)对应。
然后,CPU201删除在图4的步骤S403中RAM203中存储的琶音发音对象的音高数据(步骤S507)。
在步骤S505或S507的处理之后,CPU201将RAM203中存储的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清除为0(步骤S508)。
然后,CPU201结束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经过时间监视处理,返回未特别图示的主程序处理。
在前述的图3的动作说明图中,在接着按键事件t1、t2而发生了按键事件t3的情况下,在上述经过时间监视处理中,在判定为从按键事件t1的发生定时起的经过时间为被视为同时的经过时间T以上的时间点(步骤S502的判定为“是”的时间点),判定为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2(与按键事件t1、t2对应)未达到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3(步骤S503的判定为“否”)。其结果,不执行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处理(步骤S504)以及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设定处理(步骤S505),在步骤S508中将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清除为0。其结果,在前述的图4的流程图的处理中,步骤S402的判定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解除,步骤S404中当前的音数变量的值为1,步骤S405的判定为“是”并执行步骤S406,由此,从按键事件t3的发生时间点起再次开始用于转变为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经过时间的测算处理。即,如果在经过被视为同时被按键的经过时间T时不满足和弦演奏的成立音数N,则以紧接其后发生的按键事件(=t3)为起点,再次判定向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转变要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由演奏者演奏的键盘101的按键数、多个按键的时间间隔,判定是否进行了和弦演奏,仅对与被判定为是和弦演奏的按键对应的音符组,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并进行琶音演奏音的发音,对于除此以外的按键,进行基于通常演奏音的即时发音。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演奏者不进行使一个键盘101拆分等特别的操作,仅通过在任意的音域交织分散和弦(琶音演奏)和旋律演奏(通常演奏)地进行自然的演奏,就能够仅自动地对所需的乐音附加琶音演奏的效果。因此,能够不在演奏或乐音中妥协地集中在演奏中。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预先对键盘101设定固定的左右的分割点,对左右的每个键域进行独立的自动琶音演奏的判定,与双手的演奏对应地自动地进行琶音演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电子键盘乐器100中安装了自动琶音演奏功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例如,对于吉他合成器或者吉他控制器等电子弦乐器,也能够安装本功能。
以上,对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其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明确记载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追加、省略。
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执行的功能也可以尽可能地适当组合来实施。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能够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只要能够得到效果,就能够将删除了该构成要件的构成作为发明来提取。

Claims (12)

1.一种电子乐器,其中,具备:
多个演奏操作件,用于指定音高数据;
音源,产生乐音;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为,
在用户的演奏操作满足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在不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下,将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不将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包括在所设定的时间内检测到和弦的演奏操作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为,
判定从与不是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的情况下检测出的针对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最初的按键操作相应的按键检测定时起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检测到针对所设定的数量以上的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新的按键操作,由此判定所述和弦的演奏操作,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将与所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而将与所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为,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
在设定为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对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新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不将与所述新的按键操作相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而将与根据所述新的按键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所述通常演奏音的发音指示给所述音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为,
在检测到与构成设定为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所发音的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所述演奏操作件的离键之前,不将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指示给所述音源,而是根据与构成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所述演奏操作件的离键的检测,将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指示给所述音源,
解除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设定的时间以及所述设定的数量分别被设定为根据使用的状况而不同。
7.一种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其中,
针对电子乐器,
在用户的演奏操作满足指示条件的情况下,使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发音,
在不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下,使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演奏音发音,不使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发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其中,
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包括在所设定的时间内检测到和弦的演奏操作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其中,
判定从与不是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的情况下检测出的针对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最初的按键操作相应的按键检测定时起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检测到针对所设定的数量以上的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新的按键操作,由此判定所述和弦的演奏操作,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使与所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发音,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不使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发音,而使与所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通常演奏音发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其中,
在所述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设定自动琶音有效状态,
在设定为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对所述演奏操作件的新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不使与所述新的按键操作相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发音,而是使与根据所述新的按键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所述通常演奏音发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其中,
在检测到与构成设定为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的情况下所发音的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所述演奏操作件的离键之前,不进行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而是根据与构成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全部音高数据对应的全部所述演奏操作件的离键的检测,进行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中止,
解除所述自动琶音有效状态。
12.一种存储介质,是存储了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在用户的演奏操作满足指示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各音高数据对应的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
在不满足所述指示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与根据所述演奏操作而指定的音高数据对应的演奏音的发音,不进行所述自动琶音演奏音的发音。
CN202110675209.8A 2020-06-24 2021-06-18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384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9144A JP7176548B2 (ja) 2020-06-24 2020-06-24 電子楽器、電子楽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09144 2020-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8440A true CN113838440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2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5209.8A Pending CN113838440A (zh) 2020-06-24 2021-06-18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407480A1 (zh)
JP (1) JP7176548B2 (zh)
CN (1) CN1138384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5175B2 (ja) * 2019-09-04 2023-06-0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楽音処理装置、及び楽音処理方法
JP7176548B2 (ja) * 2020-06-24 2022-11-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電子楽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60068B2 (ja) * 2020-06-24 2022-10-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電子楽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9398A (ja) * 1989-09-01 1991-04-15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
JPH03172896A (ja) * 1989-12-01 1991-07-26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
JPH06274170A (ja) * 1993-03-23 1994-09-30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自動演奏装置
JPH09244660A (ja) * 1996-03-06 1997-09-19 Yamaha Corp 自動伴奏装置
JP2001022356A (ja) * 1999-07-07 2001-01-26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楽器
CN104036764A (zh) * 2013-03-06 2014-09-10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音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863017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1658A (en) * 1976-10-29 1979-10-23 Nippon Gak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S5389726A (en) * 1977-01-19 1978-08-07 Nippon Gakki Seizo Kk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DE2806978C2 (de) * 1977-02-24 1981-09-24 Nippon Gakki Seizo K.K., Hamamatsu, Shizuoka Elektronisches Musikinstrument
US4217804A (en) * 1977-10-18 1980-08-19 Nippon Gak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automatic arpeggio performance device
JPH10198374A (ja) * 1996-12-27 1998-07-31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自動アルペジオ演奏装置
JPH10312190A (ja) * 1997-05-09 1998-11-24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自動アルペジオ演奏装置
JP5995343B2 (ja) * 2011-03-11 2016-09-2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JP6011064B2 (ja) * 2012-06-26 2016-10-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自動演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027332A4 (en) * 2019-09-04 2023-05-31 Roland Corporation ARPEGGIATOR AND PROGRAM WITH ARPEGGIATOR FUNCTION
JP7190054B2 (ja) * 2019-09-04 2022-12-14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アルペジエータおよびその機能を備えたプログラム
EP4027331A4 (en) * 2019-09-04 2023-06-14 Roland Corporation ARPEGGIATOR AND PROGRAM HAVING A FUNCTION FOR IT
JP7160068B2 (ja) * 2020-06-24 2022-10-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電子楽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76548B2 (ja) * 2020-06-24 2022-11-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電子楽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05122B2 (ja) * 2021-08-03 2023-12-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発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9398A (ja) * 1989-09-01 1991-04-15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
JPH03172896A (ja) * 1989-12-01 1991-07-26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
JPH06274170A (ja) * 1993-03-23 1994-09-30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自動演奏装置
JPH09244660A (ja) * 1996-03-06 1997-09-19 Yamaha Corp 自動伴奏装置
JP2001022356A (ja) * 1999-07-07 2001-01-26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楽器
CN104036764A (zh) * 2013-03-06 2014-09-10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音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863017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07480A1 (en) 2021-12-30
JP2022006732A (ja) 2022-01-13
JP7176548B2 (ja)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38440A (zh) 电子乐器、电子乐器的发音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7432436B2 (en)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laying arpeggio
US7432437B2 (en)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laying arpeggio with regular pattern and accentuated pattern
US20210407474A1 (e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sou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909999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发音指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JPH10187157A (ja) 自動演奏装置
US11417303B2 (en) Musical sound data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musical sound data reproduction method
US11908440B2 (en) Arpeggiato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arpeggio
US20220343884A1 (en) Arpeggiato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arpeggio
JP2636640B2 (ja) 自動伴奏装置
JPH0968980A (ja) 電子鍵盤楽器の音色制御装置
US20220375443A1 (en) Arpeggiator,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arpeggio
JP3405020B2 (ja) 電子楽器
US5107745A (e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capable of repor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sound level and tempo
JP2010117419A (ja) 電子楽器
WO2022102527A1 (ja) 信号生成装置、電子楽器、電子鍵盤装置、電子機器、信号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175566B2 (ja) 電子楽器の発音制御装置
JPH07199931A (ja) 周波数データ生成装置
JP2956924B2 (ja) 電子楽器の自動伴奏装置
JP2002358081A (ja) 電子楽器
JP2504260B2 (ja) 楽音周波数情報発生装置
JP3129119B2 (ja) エンベロープ波形発生装置
JP2013174901A (ja) 電子楽器
JPH06314096A (ja) 電子楽器の前コード検出装置
JP2006201348A (ja) 電子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