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4248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34248A CN113834248A CN202010919517.6A CN202010919517A CN113834248A CN 113834248 A CN113834248 A CN 113834248A CN 202010919517 A CN202010919517 A CN 202010919517A CN 113834248 A CN113834248 A CN 1138342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fan
- outdoor
- indoor
- defrosting op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25B47/025—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by reversing th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短的空调机。空调机(100)具备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膨胀阀(1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5)经由四通阀(17)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Q),并且具备设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附近的室内风扇(16)和设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附近的室外风扇(13),而且,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使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且在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的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使室内风扇(16)驱动,并且使室外风扇(13)驱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关于空调机的融化室外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运转,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即,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开始除霜运转后,直至在该除霜运转中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制冷剂温度的每预定时间的温度降低量达到预先设定的预定值为止,使室外风扇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516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通常,在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因此,空调室容易变冷。从而,期望缩短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室外风扇的驱动使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缩短,但具有进一步缩短该时间,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短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经由四通阀连接而成,并且具备:室内风扇,其设置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附近;以及室外风扇,其设置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附近,而且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使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且在进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上述室内风扇驱动,并且使上述室外风扇驱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短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功能块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卸下了箱体的侧板、顶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空气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除霜运转中的各设备的状态、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变化的时间图。
图8是关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一~第三比较例的除霜率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空调机的除霜运转中的各设备的状态、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变化的时间图。
图中:
100-空调机,11-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风扇,14-膨胀阀,15-室内热交换器,16-室内风扇,17-四通阀,40-控制部,25-室内温度传感器,26-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1-室外温度传感器,32-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3-箱体,34-电气部件箱,35-隔板,B-电路基板,fb-散热片,Q-制冷剂回路,W1-机械室,W2-风扇室。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空调机的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结构图。
此外,图1的实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另一方面,图1的虚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空调机100是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空气调节的设备。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具备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风扇13以及膨胀阀14。另外,空调机100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具备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风扇16、以及四通阀17。
压缩机11是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并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吐出的设备,具备作为驱动源的压缩机马达11a。作为这种压缩机11,使用涡旋压缩机、旋转压缩机等。此外,图1中省略图示,但在压缩机11的吸入侧连接有用于进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的壳状的储液器R(参照图4)。
室外热交换器12是在流通于其传热管go(参照图4)的制冷剂和由室外风扇13送入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室外风扇13是向室外热交换器12送入外部气体的风扇。室外风扇13具备作为驱动源的室外风扇马达13a,且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附近。
膨胀阀14是对在“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12及室内热交换器15的一方)进行了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阀。此外,在膨胀阀14进行了减压的制冷剂导入“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12及室内热交换器15的另一方)。
室内热交换器15是在流通于其传热管gi(参照图2)的制冷剂和由室内风扇16送入的室内空气(空调室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室内风扇16是向室内热交换器15送入室内空气的风扇。室内风扇16具备作为驱动源的室内风扇马达16c(参照图3),且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附近。
四通阀17是根据空调机100的运转模式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的阀。而且,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构成为具备经由四通阀17连接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膨胀阀1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5而成的制冷剂回路Q。
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参照图1的虚线箭头),在制冷剂回路Q中,制冷剂依次经由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冷凝器)、膨胀阀1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5(蒸发器)循环。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参照图1的实线箭头),在制冷剂回路Q中,制冷剂依次经由压缩机11、室内热交换器15(冷凝器)、膨胀阀14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2(蒸发器)循环。
在图1的例中,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风扇13、膨胀阀14以及四通阀17设置于室外机Uo。另一方面,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风扇16设置于室内机Ui。
此外,当在外部气体为低温多湿的环境下长时间进行制热运转时,有可能室外热交换器12结霜,其热交换性能降低。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参照图3)执行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的预定的除霜运转。
图2是室内机Ui的纵剖视图。
图2所示的室内机Ui除了上述的室内热交换器15及室内风扇16,还具备接露盘18、箱体基座19以及过滤器20a、20b。另外,室内机Ui具备前表面面板21、左右风向板22以及上下风向板23。
室内热交换器15具备多个散热片fi和贯通这些散热片fi的多个传热管gi。若从其它观点说明,则室内热交换器15具备配置于室内风扇16的前侧的前侧室内热交换器15a和配置于室内风扇16的后侧的后侧室内热交换器15b。在图2的例中,前侧室内热交换器15a的上端部和后侧室内热交换器15b的上端部连接成倒V状。
室内风扇16例如为圆筒状的横流风扇,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附近。室内风扇16具备:多个风扇叶片16a;设置于这些风扇叶片16a的环状的隔板16b;以及作为驱动源的室内风扇马达16c(参照图3)。
接露盘18承接室内热交换器15的结露水,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下侧。
箱体基座19是除了室内热交换器15及室内风扇16外,还供过滤器20a、20b等设置的箱体。
过滤器20a、20b从随着室内风扇16的驱动而朝向室内热交换器15的空气中捕集尘埃。一方的过滤器20a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前侧,另一方的过滤器20b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上侧。
前表面面板21是以覆盖前侧的过滤器20a的方式设置的面板,能够以两侧为轴向前侧转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前表面面板21不转动。
左右风向板22是调整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的板状部件。左右风向板22配置于吹出风路h3,通过左右风向板用马达27(参照图3)在左右方向上转动。
上下风向板23是调整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上下方向的风向的板状部件。上下风向板23配置于空气吹出口h4的附近,通过上下风向板用马达28(参照图3)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经由空气吸入口h1、h2吸入的空气与流通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传热管gi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导入吹出风路h3。然后,流通于吹出风路h3的空气被左右风向板22及上下风向板23向预定方向引导,进一步地,经由空气吹出口h4向室内吹出。
图3是空调机100的功能块图。
图3所示的室内机Ui除了上述的各结构外,还具备遥控器收发部24、室内温度传感器25、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6、指示灯29、以及室内控制电路41。
遥控器收发部24通过红外线通信等在与遥控器50之间交换预定的信息。
室内温度传感器25是检测空调室的温度(室内温度)的传感器,例如,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更具体而言,图2的前侧室内热交换器15a)的空气吸入侧。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6是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5(参照图2)的温度的传感器。此外,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6可以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预定部位,另外,也可以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预定的连接配管。室内温度传感器25、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6的检测值输出到室内控制电路41。
指示灯29是进行与空气调节相关的预定的显示的灯。
就室内控制电路41而言,虽未图示,但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各种接口等电路。而且,CPU读出存储于ROM的程序并在RAM展开,执行各种处理。
如图3所示,室内控制电路41具备存储部41a和室内控制部41b。在存储部41a除了预定的程序外,还存储有经由遥控器收发部24接收到的数据、各传感器的检测值等。室内控制部41b基于存储部41a的数据控制室内风扇马达16c、左右风向板用马达27、上下风向板用马达28、指示灯29等。
室外机Uo除了上述的结构外,还具备室外温度传感器31、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2以及室外控制电路42。
室外温度传感器31是检测外部气体的温度(室外温度)的传感器,设置于室外机Uo的预定部位。
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2是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的传感器。此外,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2可以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预定部位,另外,也可以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预定的连接配管。
另外,虽然在图3中进行了省略,但室外机Uo还具备检测压缩机11(参照图1)的吐出温度等的多个传感器。这些各传感器的检测值输出到室外控制电路42。
就室外控制电路42而言,虽未图示,但构成为包括CPU、ROM、RAM、各种接口等的电路,且经由通信线与室内控制电路41连接。如图3所示,室外控制电路42具备存储部42a和室外控制部42b。
在存储部42a除了预定的程序外,还存储有从室内控制电路41接收到的数据等。室外控制部42b基于存储部42a的数据控制压缩机马达11a、室外风扇马达13a、膨胀阀14、四通阀17等。此外,将室内控制电路41及室外控制电路42统称为控制部40。
图4是室外机Uo的卸下箱体33的侧板、顶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外,图4中省略了膨胀阀14(参照图1)、四通阀17(参照图1)的图示。
在图4所示的箱体33中,除了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风扇13外,还设置有电气部件箱34。具体而言,俯视呈L字状的室外热交换器12设置于箱体33的底板33a。室外热交换器12具备:以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散热片fo;以及贯通这些散热片fo的多个传热管go。于是,经由上述传热管go,制冷剂一边按预定地弯曲行进,一边流通。
图4所示的隔板35是将箱体33内的空间分隔成设置压缩机11、储液器R设置的机械室W1和设置室外风扇13的风扇室W2的金属制的板。
电气部件箱34是容纳控制部40(室外控制电路42:参照图3)的电路基板B(参照图5)的箱。在图4的例中,电气部件箱34设于隔板35的上侧。电气部件箱34的一部分面向风扇室W2,剩余的部分面向机械室W1。
另外,在图4的例中,使用螺旋桨式风扇作为室外风扇13。而且,在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时(制冷运转时、制热运转时),控制部40(参照图3)使室外风扇13以正向旋转驱动。另外,在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控制部40(参照图3)使室外风扇13以反向旋转驱动。关于这样的室外风扇13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进,使用图5行说明。
图5是表示室外机Uo中的空气的流动的说明图。
此外,图5中示出了卸下了箱体33的顶板(未图示)的状态下的室外机Uo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如上所述,在电气部件箱34容纳有电路基板B。在该电路基板B设置有用于对由其电路部件(未图示)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片fb。散热片fb从电气部件箱34露出于风扇室W2。也就是,在电气部件箱34设置有预定的开口部(未图示),散热片fb经由该开口部露出于风扇室W2。由此,在室外风扇13的驱动中,电路基板B的热经由散热片fb散发到风扇室W2的空气。
另外,如图5的虚线箭头所示,在室外风扇13正向旋转时,空气从室外热交换器12朝向室外风扇13流通。另一方面,如图5的实线箭头所示,在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时,空气从室外风扇13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2流通。此外,室外风扇13的“反向旋转”是相对于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时的室外风扇13的正向旋转为相反朝向的旋转。
详情后面进行叙述,但在除霜运转中控制部40(参照图3)使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由于电路基板B、机械室W1的热而温度上升了的空气被送入室外热交换器12。由此,可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此外,机械室W1的空气主要由压缩机11的热加热,但该热经由金属制的隔板35向风扇室W2的空气散发。
图6是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1、图3)。
此外,在图6的步骤S101之前,除霜运转的预定的开始条件成立,而且进行四通阀17的切换(从制热循环向制冷循环的切换)。另外,作为除霜运转的开始条件,例如,可以使用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为预定值以下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以上这一条件。
步骤S101中,控制部40开始除霜运转。即,控制部40将室外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将室内热交换器15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由此,高温的制冷剂流通于室外热交换器12,因此,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逐渐融化。进一步地,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40在除霜运转开始时使室内风扇16驱动,并且使室外风扇13驱动。以下,在对室内风扇16的驱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后,对室外风扇13的驱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通过室内风扇16驱动,空调室的空气被吸入室内机Ui,在该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15(蒸发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在室内热交换器15中可促进制冷剂的蒸发,因此,可抑制制冷剂的温度、压力的降低。其结果,在引导在室内热交换器15蒸发的制冷剂的压缩机11中,可抑制其吸入压力的降低。从而,压缩机马达11a(参照图3)每转一圈的制冷剂的吐出量较多,可抑制制冷剂回路Q(参照图1)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每单位时间的流量)的降低。其结果,可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能够缩短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
此外,除霜运转中的室内风扇16的驱动可以为正向旋转,另外也可以为反向旋转。这是因为,在室内风扇16的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的任一种的情况下,均可促进空调室的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特别是在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室内机Ui(参照图2)中,空气以与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时相反的朝向流动。也就是,经由空气吹出口h4(参照图2)吸入到室内机Ui的空气经由空气吸入口h1、h2朝向空调室的顶棚吹出。因此,能够抑制低温的空气直接接触空调室的使用者,提高对于使用者的舒适性。
另外,在步骤S101使室外风扇13驱动,从而外部气体被室外机Uo(参照图4)吸入。在此,除霜运转中的室外风扇13的驱动可以为正向旋转,另外也可以为反向旋转。这是因为,在任意的情况下,外部气体均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接触。
特别是在除霜运转开始时,大多情况下大量的霜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2。在这样的状态下,当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驱动(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时,外部气体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外表面侧接触,霜的外表面侧通过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而融化。此外,在室外热交换器12被霜覆盖的状态下,在流通于室外热交换器12(冷凝器)的传热管go(参照图4)的制冷剂与外部气体之间几乎不进行直接的热交换。
也就是,流通于传热管go的高温的制冷剂几乎不会被外部气体冷却。其结果,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内表面侧通过与流通于传热管go的高温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融化,另一方面,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外表面侧如上所述地通过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而融化。由此,能够大幅缩短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所需的时间。这样,室内风扇16的驱动和室外风扇13的驱动即使为相同“驱动”,其作用、效果也不同。
特别是在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如图5的实线箭头所示,从室外风扇13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2送入空气。在此,设置有压缩机11的机械室W1的热经由金属制的隔板35向风扇室W2的空气散发。另外,安装于电路基板B的电子零件(未图示)的热经由露出于风扇室W2的散热片fb向风扇室W2的空气散发。这样,风扇室W2的空气的温度由于经由隔板35、散热片fb的热交换而上升。其结果,比较温暖的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接触,因此,与使室外风扇13正向旋转的情况相比,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更容易融化。
再返回图6继续说明。
在通过步骤S101开始除霜运转后,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例如,在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为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
在步骤S102中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S102:是(Yes)),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40结束除霜运转(结束(END))。此外,虽然在图6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40也可以在除霜运转的结束时使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停止。另外,也可以在比除霜运转的结束时更靠前(或后),控制部40适当地使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停止。
另外,在步骤S102中未满足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S102:否(No)),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40使除霜运转继续。此外,在除霜运转的继续中,控制部40适当地使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的驱动继续。由此,如上述地,可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因此,能够缩短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
以下,作为一例,对控制部40从除霜运转开始时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除霜运转中的各设备的状态、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变化的时间图(适当参照图1)。
此外,图7的横轴为时刻,纵轴为各设备的状态、压缩机11的吸入压力。另外,上述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条件设为在图7的时刻t1之前满足。这样,在除霜运转的开始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如图7的时刻t1~t2所示,控制部40使压缩机11、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临时停止,将四通阀17从制热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并且使膨胀阀14全开。
然后,在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时刻t2),控制部40一边将四通阀17维持为制冷循环的状态,一边使压缩机11驱动,另外,将膨胀阀14缩小到预定的开度u2。此外,在图7的例中,除霜运转中的膨胀阀14的开度u2比制热运转中的开度u1大,但不限定于此。另外,除霜运转中的膨胀阀14的开度u2并不特别地需要恒定。
另外,在图7的例中,在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时刻t2),控制部40开始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的驱动(反向旋转)。在除霜运转中使室内风扇16驱动,从而可抑制压缩机11的吸入压力的降低。由此,如上所述地,可抑制制冷剂的循环量的降低,可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另外,通过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驱动,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通过外部气体的热而融化。
此外,在图7的例中,直至除霜运转的结束时(时刻t4)为止,室内风扇16持续驱动(反向旋转),另一方面,在比除霜运转的结束时早的预定的时机(时刻t3)使室外风扇13停止。在此,使室外风扇13结束的触发可以是从除霜运转开始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另外,也可以是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这样,控制部40在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使室内风扇16反向旋转,并且使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
在除霜运转的结束后,在时刻t4~t5,控制部40将压缩机11设为停止状态,使膨胀阀14全开。进一步地,从时刻t5起,重新开始制热运转。
图8是关于本实施方式和第一~第三比较例的除霜率的变化的说明图。
此外,图8的横轴为除霜时间。在此,除霜时间是从开始除霜运转的时候(例如,图7的时刻t2)到除霜率达到100%的时间。另外,图8的纵轴为除霜率。在此,除霜率是指将除霜运转开始之前的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量设为100%的情况下的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量的比率。
图8的双点划线的曲线表示在除霜运转中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双方维持为停止状态的第一比较例。在该第一比较例(双点划线)中,直至除霜率达到100%为止,需要预定的除霜时间t14。
图8的虚线的曲线是第二比较例,即,在除霜运转中,室内风扇16为停止状态,另一方面,使室外风扇13驱动(反向旋转)。在该第二比较例(虚线)中,除霜时间t13比第一比较例(双点划线)的除霜时间t14缩短了时间Δta。这是因为,通过室外风扇13的驱动,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外表面侧被外部气体的热融化。
图8的单点划线的曲线是第三比较例,即,在除霜运转中,使室内风扇16驱动(反向旋转),另一方面,室外风扇13维持为停止状态。在该第三比较例(单点划线)中,除霜时间t12比第一比较例(双点划线)的除霜时间t14缩短了时间Δtb。这是因为,通过室内风扇16的驱动,可抑制压缩机11的吸入压力的降低,作为其结果,制冷剂的循环量较多。
图8的实线的曲线表示在除霜运转中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双方驱动(反向旋转)的本实施方式的除霜率的变化。在本实施方式(实线)中,除霜时间t12比第一比较例(双点划线)的除霜时间t14缩短了时间Δtc(>Δta,Δtb)。这是因为,伴随着室内风扇16的驱动的制冷剂的循环量的增加和伴随着室外风扇13的驱动的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融解互相结合,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被大幅缩短。
此外,如图8所示,除了本实施方式外,即使在第一~第三比较例中任一个的情况下,随着从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时刻t0)起的经过时间变长,除霜率的曲线的梯度(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变小。这是因为,除霜运转越拖延,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越下降,随之,压缩机11的吸入压力降低,制冷剂的循环量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图8的实线)中,如上所述地,从除霜运转开始时起,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双方驱动,因此,能够在除霜的能力较高的期间将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几乎全部融化。由此,能够大幅缩短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图8中虽未图示,但即使在除霜运转中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双方正向旋转的情况下,与第一~第三比较例相比,也能够缩短除霜时间。
<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双方驱动。如上所述,通过室内风扇16的驱动,可抑制制冷剂的循环量的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室外风扇13的驱动,可通过外部气体的热融化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这种互相不同性质的作用互相结合,相比目前,能够大幅缩短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空调室的变凉,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特别是通过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反向旋转,能够抑制凉的空气直接接触使用者。另外,通过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机械室W1(参照图5)的热、电路基板B(参照图5)的电子零件(未图示)的热向风扇室W2(参照图5)的空气散发。于是,通过在风扇室W2温度上升了的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12接触,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被融化,可促进该除霜。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9)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室内热交换器15(参照图1)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参照图1),其它(空调机100的结构等:参照图1~图5)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于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1、图3)。
此外,在图9的“开始(START)”时,已经满足了除霜运转的预定的开始条件。在步骤S201中,控制部40开始除霜运转,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驱动。该步骤S201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参照图6)相同,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各自的“驱动”可以是正向旋转,另外,也可以是反向旋转。
在步骤S202中,控制部40判断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是否为预定值Ti1以下。此外,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由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6(参照图3)检测。另外,预定值Ti1是成为在除霜运转中是否使室内风扇16停止的判断基准的阈值,且被预先设定。在步骤S202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为预定值Ti1以下的情况下(S202:Yes),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由此,能够抑制向空调室吹出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而被冷却了的空气。因此,能够提高处于空调室的使用者的舒适性。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比预定值Ti1高的情况下(S202:No),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的驱动继续。
在进行步骤S203或S204的处理后,在步骤S205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此外,关于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图6的S10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205中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S205:Yes),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然后,在步骤S207中,控制部40结束除霜运转(END)。
<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除霜运转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成为预定值Ti1以下的情况下(图9的S202:Yes),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S203)。由此,可抑制向空调室吹出通过与室内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而被冷却了的空气,因此,能够提高对于使用者的舒适性。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室外热交换器12(参照图1)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参照图1),其它(空调机100的结构等:参照图1~图5)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关于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1、图3)。
此外,在图10的“START”时,已经满足了除霜运转的预定的开始条件。在步骤S301中,控制部40开始除霜运转,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驱动。该步骤S301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参照图6)相同,室内风扇16、室外风扇13各自的“驱动”可以为正向旋转,另外也可以为反向旋转。
在步骤S302中,控制部40判断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是否为预定值To1以上。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由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2(参照图3)检测。另外,预定值To1是成为在除霜运转中是否使室外风扇13停止的判断基准的阈值,且被预先设定。在步骤S302中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为预定值To1以上的情况下(S302:Yes),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303。
在步骤S303中,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例如,若在室外热交换器12的除霜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的状态下继续使室外风扇13驱动,则有可能在流通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传热管go的高温的制冷剂与比较低温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地,在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成为预定值To以上的情况下(S302:Yes),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S303)。由此,能够房子在几乎没有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的状态下继续室外风扇13的驱动。也就是,可抑制流通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传热管go的高温的制冷剂被外部气体冷却,进而能够缩短除霜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2中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低于预定值To1的情况下(S302:No),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的驱动继续。
在进行步骤S303或S304的处理后,在步骤S305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此外,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与第一实施方式(图6的S10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305中满足了除霜运转的结束条件的情况下(S305:Yes),控制部40的处理进入步骤S306。在步骤S306中,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然后,在步骤S307中,控制部40结束除霜运转(END)。
<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除霜运转中,在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成为预定值To1以上的情况下(图10的S302:Yes),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S303)。由此,能够抑制流通于室外热交换器12的高温的制冷剂被伴随着室外风扇13的驱动的外部气体冷却。因此,能够比第一实施方式更进一步缩短除霜运转所需的时间。
《变形例》
以上,通过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空调机10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在除霜运转开始时开始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的驱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例如,图6的S101),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进行以下的图11那样的处理。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空调机的除霜运转中的各设备的状态、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变化的时间图。
在图11的变形例中,在时刻t2,即,在时刻t1将制热运转停止之后且在时刻t4开始压缩机11的驱动之前,开始室外风扇13的驱动(图11的例中,正向旋转)。另外,在时刻t3开始室内风扇16的驱动(图11的例中,正向旋转)。这样,控制部40也可以在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室内风扇16驱动,并且使室外风扇13驱动。此外,作为开始室外风扇13、室内风扇16的驱动的触发,也可以使用从制热运转的停止时(时刻t1)起的经过时间达到预定值这一条件。
另外,在图11中示出了控制部40从除霜运转的开始前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的驱动开始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即,控制部40也可以从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或除霜运转的开始前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开始。这种控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缩短除霜运转的时间。
另外,图11中,在除霜运转中的时刻t5使室外风扇13停止,另外,在除霜运转中的时刻t6使室内风扇16停止。关于这种控制,例如,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从除霜运转的开始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停止。
另外,关于室内风扇16,例如,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空调室的温度(室内温度传感器25的检测值:参照图3)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或从除霜运转的开始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
另外,优选的是,如图11所示,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至少从除霜运转的开始时到该除霜运转的期间的途中驱动,然后,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中的至少一方成为停止状态。也就是,优选的是,在除霜运转的期间的后半段,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中的至少一方成为停止状态。由此,在室内机Ui侧,在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较高的期间(即,除霜能力高的期间)向室内热交换器15送入空气,因此,可促进制冷剂的蒸发。另外,即使室内风扇16驱动,由于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较高,因此,基本不会存在空调室的空气过度冷却的问题。另外,在室外机Uo侧,能够在较大量的霜残留于室外热交换器12时,利用外部气体的热融化霜。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7所示,对除霜运转中室内风扇16驱动的期间和该除霜运转中室外风扇13驱动的期间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除霜运转中室内风扇16驱动的期间和室外风扇13驱动的期间也可以不重叠。例如,在除霜运转中,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驱动后,使室外风扇13停止,再在该除霜运转中使室内风扇16的驱动开始。另外,也可以使室外风扇13和室内风扇16的驱动的顺序与上述的顺序相反。这些各控制也包含于在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室内风扇16驱动,并且使室外风扇13驱动的事项。
另外,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组合。例如,也可以组合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如下地进行。即,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Ti成为预定值Ti1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停止(第二实施方式),在除霜运转中室外热交换器12的温度To成为预定值To1以上的情况下,使室外风扇13停止(第三实施方式)。由此,能够防止室内风扇16及室外风扇13不必要地长时间驱动。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反向旋转,另一方面,使室外风扇13正向旋转。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中,控制部40使室内风扇16正向旋转,另一方面,使室外风扇13反向旋转。
另外,也可以是,在除霜运转的开始时外部气体的温度比预定值(例如0°)高的情况下,在除霜运转中,控制部40使室外风扇13驱动。由此,容易通过外部气体的热融化室外热交换器12的霜。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室内机Ui(参照图1)及室外机Uo(参照图1)各设置一台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可以设置并联连接的多台室内机,另外也可以设置并联连接的多台室外机。
另外,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空调机100除了壁挂型的空调机外,也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空调机。
另外,各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记载的例子,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替换。
另外,上述的机构、结构示出了认为在说明上所需的部分,不限于在产品上必须示出全部的机构、结构。
Claims (9)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经由四通阀连接而成,
该空调机具备:
室内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附近;以及
室外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附近,
该空调机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使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且在进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使所述室内风扇驱动,并且使所述室外风扇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霜运转中所述室内风扇驱动的期间和该除霜运转中所述室外风扇驱动的期间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至少从所述除霜运转的开始时到该除霜运转的期间的途中使所述室内风扇及所述室外风扇驱动后,使所述室内风扇及所述室外风扇中的至少一方成为停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室内温度传感器,其检测空调室的温度;以及
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
在所述除霜运转中所述空调室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
在所述除霜运转中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或者
在从所述除霜运转的开始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室内风扇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该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在所述除霜运转中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
从所述除霜运转的开始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室外风扇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霜运转的开始时、或者从所述除霜运转的开始前使所述室内风扇及所述室外风扇中的至少一方的驱动开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霜运转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使所述室内风扇反向旋转,
所述室内风扇的反向旋转是相对于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中的所述室内风扇的正向旋转为相反朝向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霜运转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使所述室外风扇反向旋转,
所述室外风扇的反向旋转是相对于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中的所述室外风扇的正向旋转为相反朝向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箱体,其用于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所述室外风扇;以及
金属制的隔板,其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设置所述压缩机的机械室和设置所述室外风扇的风扇室,并且,
具备电气部件箱,该电气部件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容纳所述控制部的电路基板,
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散热片从所述电气部件箱露出于所述风扇室,
在所述室外风扇反向旋转时,空气从所述室外风扇朝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09009 | 2020-06-24 | ||
JP2020109009A JP2022006650A (ja) | 2020-06-24 | 2020-06-24 | 空気調和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34248A true CN113834248A (zh) | 2021-12-24 |
Family
ID=7896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19517.6A Withdrawn CN113834248A (zh) | 2020-06-24 | 2020-09-04 | 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2006650A (zh) |
CN (1) | CN11383424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8718A (zh) * | 2022-12-06 | 2023-04-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除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647008A (zh) * | 2023-12-06 | 2024-03-05 | 浙江佳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能热水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30341A (ja) * | 2011-12-22 | 2013-07-04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空調機 |
JP2015068610A (ja) * | 2013-09-30 | 2015-04-1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579794A (zh) * | 2013-09-30 | 2016-05-11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CN110500651A (zh) * | 2017-04-28 | 2019-11-26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JP2020051667A (ja) * | 2018-09-26 | 2020-04-02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00124A (ja) * | 1986-02-25 | 1987-09-03 | Matsushita Refrig Co | ヒ−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
JPH0921556A (ja) * | 1995-07-05 | 1997-01-21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
2020
- 2020-06-24 JP JP2020109009A patent/JP2022006650A/ja active Pending
- 2020-09-04 CN CN202010919517.6A patent/CN11383424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30341A (ja) * | 2011-12-22 | 2013-07-04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空調機 |
JP2015068610A (ja) * | 2013-09-30 | 2015-04-1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579794A (zh) * | 2013-09-30 | 2016-05-11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CN110500651A (zh) * | 2017-04-28 | 2019-11-26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JP2020051667A (ja) * | 2018-09-26 | 2020-04-02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8718A (zh) * | 2022-12-06 | 2023-04-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除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647008A (zh) * | 2023-12-06 | 2024-03-05 | 浙江佳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能热水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06650A (ja) | 2022-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99549B2 (ja) | 冷凍装置の圧縮機運転方法、および冷凍装置 | |
JP4569678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起動制御装置 | |
JP5677233B2 (ja) | 室外機及びその室外機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EP0840071B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 |
JP4173880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除湿制御方法 | |
JP5790736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4274326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除湿制御方法 | |
CN113834248A (zh) | 空调机 | |
US20210207894A1 (en) |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 |
CN112856728B (zh) | 空调装置 | |
CN111587348B (zh) | 空调装置 | |
EP4286763A1 (en) | Blower device | |
CN213480421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 |
CN111712674B (zh) | 空调机 | |
WO2021181486A1 (ja) |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1279133B (zh) | 空调机 | |
JP6562139B2 (ja) | 冷凍装置 | |
JP2000320876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6046838A (ja) | インバータ式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EP4407243A1 (en) | Air conditioning unit | |
JP2015121358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AU2021230666B2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11750502B (zh)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US20240328718A1 (en) | Heat exchange unit | |
CN113834124A (zh) | 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