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302A -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302A
CN113815302A CN202111117143.7A CN202111117143A CN113815302A CN 113815302 A CN113815302 A CN 113815302A CN 202111117143 A CN202111117143 A CN 202111117143A CN 113815302 A CN113815302 A CN 113815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belt
cutting
conveyor bel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7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5302B (zh
Inventor
郭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yan Commerci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yan Commerci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yan Commerci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yan Commerci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71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5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12Machine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drying prin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31Machines for printing webs
    • B41F15/0845Machines for printing webs with flat screens
    • B41F15/085Machines for printing webs with flat screens with a stationary screen and a moving squeege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16Printing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41F23/0403Drying webs
    • B41F23/0436Drying web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conduction or conve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5/0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 B41P2215/1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5/0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 B41P2215/5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包括:放料装置,输料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以及定长裁切装置;通过输料装置将织带卷释放的各织带铺设在印刷装置的下方,如此,实现自动铺料,由印刷装置对各织带进行印刷,印刷后的各织带经过烘干通道进行烘干,烘干通道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进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定长拉料机构通过夹持各织带的首端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裁切机构再将拉长预设距离后的各织带切断而形成织带段。进而通过定长拉料并裁切的方式显著提高裁切效率、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是将印刷在承印物上的文字、图案制成印版,将印版安装在承印台上方,在承印台上通过人工的方式铺设承印物,再通过人工或机器自动的方式将油墨挤压涂覆于印版上有文字、图案的部位,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将文字、图案转印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
在丝网印刷的过程中,通过人工将承印物放置在承印台上,丝印结束后,再通过人工将印刷的印刷品收集起来,再进行下一道的烘干工序,如此,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烘干工序中所采用传统的烘干设备,通过风扇将加热机构所产生的热量吹向印刷品,这样的设备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而且,由于通过风扇吹向印刷品表面的热量大部分会吹向空气中,不仅烘干效率低,而且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在针对多织带产品进行印刷后,多织带需要定长裁切分割成织带段,以往的织带都是采用人工分割裁切,裁切效率低,并且精度低,导致良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定长拉料并裁切的方式提高裁切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良品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包括:
放料装置,用于将织带卷上的各织带释放至接料位;
输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捋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多织带由接料位移送至定料位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涂覆有用于粘合各织带的粘合胶;所述捋料机构具有多个分料通道,所述多个分料通道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用于将各织带引导至所述接料位;所述压料机构设置在接料位处,用于在接料位处将各织带压在在所述传送带上;
印刷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对各织带进行印刷;
烘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隧道炉,所述隧道炉具有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用于烘干印刷后的各织带;
定长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和定长拉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通道出口处,所述定长拉料机构用于夹紧织带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所述裁切机构用于对将移动预设距离的织带切断、以形成织带段。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装置还包括:传送带纠偏组件,所述传送带纠偏组件用于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引导,或者,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引导;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分别为所述传送带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定长裁切装置还包括:叠料台,所述叠料台设置在所述定长拉料机构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织带段,以使所述织带段依次层叠的叠放在所述叠料台上,所述叠料台可随所述织带段的层叠而向下或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
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分料组件以及多个切料组件,所述多个切料组件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切料组件包括:沿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进料托板、切料单元、以及出料托板;所述进料托板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通道出口处,所述进料托板用于承托织带并移送至所述切料单元,所述出料托板用于承托从所述切料单元移出的织带;
所述定长拉料机构包括:定长驱动组件以及多个夹料组件,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并排设置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定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向朝向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所述出料托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分别夹紧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出料托板上的织带,或者,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定长拉料;所述切料单元用于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切断所述织带、以形成织带段。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路径设置在所述进料托板的前端,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多个压料单元,所述多个压料单元用于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向远离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压紧所述织带,并在所述切料单元切断所述织带后,释放所述织带段。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多个色标传感器,所述色标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与切料组件之间,所述色标传感器与所述压料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织带上的色标,以控制所述压料单元压紧织带。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离料方轴,所述离料方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离料方轴用于将织带从传送带上剥离。
进一步地,所述捋料机构包括:支撑板,多个分隔板,分料板,以及捋料架;所述多个分隔板依次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分料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隔板插接在插槽中,且所述分隔板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插槽;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为所述分料通道;所述捋料架安装在所述分料板的上方,所述捋料架上设置有多个捋料片,所述捋料片延伸至所述分料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炉包括:炉体,加热组件以及鼓风组件,所述烘干通道形成在所述炉体中,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所述鼓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并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用于产生热量,所述鼓风组件用于将所述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吹向所述烘干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刮刀模组,刮刀升降组件,刮刀移送组件,印版,以及印版升降组件;所述印版位于刮刀模组的下方,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刮刀模组包括:刮刀和回墨刀,所述刮刀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刮刀模组向朝向或远离印版的方向移动,所述移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模组沿所述接料位至定料位的方向移动,所述刮刀接触所述印版、且所述回墨刀远离所述印版,并通过所述刮刀将所述印版上的油墨通过印版上的网孔刮印至织带上,或者,所述移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模组沿所述定料位至接料位的方向移动,所述回墨刀接触所述印版、且所述刮刀远离所述印版,并通过所述回墨刀将所述印版上的油墨刮回至刮印前的位置。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通过输料装置将织带卷释放的各织带铺设在印刷装置的下方,如此,实现自动铺料,由印刷装置对各织带进行印刷,印刷后的各织带经过烘干通道进行烘干,烘干通道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进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定长拉料机构通过夹持各织带的首端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裁切机构再将拉长预设距离后的各织带切断而形成织带段。进而通过定长拉料并裁切的方式显著提高裁切效率、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放料装置的轴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输料装置与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输料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实施例中输料装置的轴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定长裁切装置的轴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定长裁切装置中去除一侧同步驱动单元后的轴测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剖面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隧道炉的轴测图;
图14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隧道炉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主要包括:放料装置10,输料装置20,印刷装置30,烘干装置40,以及定长裁切装置50。其中,放料装置10、输料装置20、烘干装置40、以及定长裁切装置50沿织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印刷装置30设置在输料装置20的上方。
放料装置10用于将织带卷100上的各织带101释放至接料位A处。
如图3所示,输料装置20位于印刷装置30的下方。结合图4所示,输料装置20包括:传送机构21,捋料机构22和压料机构23,其中,传送机构21包括:传送带211,该传送带211位于印刷装置30的下方,该传送带211用于将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以向印刷装置30的下方铺设织带。输料装置20用于对由传送带211传送到其下方的各织带进行印刷。
烘干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隧道炉41,如图13和13所示,各隧道炉41都具有烘干通道411,该烘干通道411的长度方向即为织带101的传送方向,印刷后的各织带101通过烘干通道411移送至定长裁切装置50,该烘干通道411用于烘干印刷后的各织带101。
本实施例中,烘干通道411具有通道入口4111和通道出口4112,织带101沿通道入口4111至通道出口4112的方向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烘干装置40设置有多个隧道炉41,各隧道炉41依次串联,也就是说,前一个隧道炉41的烘干通道411的通道出口4112与后一个隧道炉的烘干通道的通道入口4111连接,如此,依次串联连接,形成本烘干装置40。
如图8所示,定长裁切装置50包括:裁切机构51和定长拉料机构52,裁切机构51设置在烘干通道411的通道出口4112处,定长拉料机构52用于夹紧织带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裁切机构51用于对将移动预设距离的织带切断、以形成织带段。
本实施例中,通过输料装置20将织带卷100释放的各织带101铺设在印刷装置30的下方,如此,实现自动铺料,由印刷装置30对各织带101进行印刷,印刷后的各织带101经过烘干通道411进行烘干,烘干通道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进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定长拉料机构52通过夹持各织带的首端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裁切机构51再将拉长预设距离后的各织带切断而形成织带段。进而通过定长拉料并裁切的方式显著提高裁切效率、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良品率。
如图2所示,放卷装置10主要包括:放料台11以及放料轴12,放料轴12可转动的安装在放料台11上,即,放料轴12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织带卷100固定安装在放料轴12上,该放料轴12是直径小于织带卷100内孔直径的轴,可使织带卷100绕制在放料轴12上自由旋转,放料轴12保持静止不动,以减少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放料轴12可以通过放料驱动机构的驱动其绕自身轴心线转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放料台11上可设置两个放料轴12,其中一个放料轴12上固定安装备用织带卷,当正在放料的织带卷即将放料完成后,通过人工接带的的方式实现换卷,以保证后工序的连续性,可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接料位A的位置与定料位B的位置如图4中的虚线框所示,而接料位A至定料位B之间区域位于印刷装置30(如图3所示)的下方,接料位A与定料位B之间的距离即为传送带211所铺设的织带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在传送带211上涂覆有粘合胶,该粘合胶用于粘合多织带的各织带,也就是说,传送带211从接料位A处开始通过粘合胶将各织带粘合固定在传送带上。
如图6和图7所示,捋料机构22具有多个分料通道221,分料通道221的数量与织带的数量一致或大于织带的数量,各分料通道221都位于传送带211的输入端,传送带211的输入端即为织带进入到传送带211的一端,传送带211沿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进行传送,传送带211的输入端靠近于传送带211的接料位A,传送带211的输出端靠近于传送带211的定料位B。分料通道221用于将各织带引导至接料位A,即各织带均分散的处于各分料通道221中,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压料机构23设置在接料位A处,该压料机构23用于通过辊压的方式将通过分料通道221引导至接料位A的织带压在传送带211上。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压料机构23包括:压辊231和托辊232,压辊231与托辊232均可绕各自轴心线转动。压辊231位于传送带211的上方,托辊232位于传送带211的两个带体之间。传送带211的两个带体分别上下布设,两个带体分别沿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传送带211可以循环的进行传送。压辊231与托辊232用于将各织带压在传送带211上。
本实施例中,传送带211的两个带体分别为上带体和下带体,压辊231具体是处于接料位A处的上带体的上方,托辊232则位于接料位A处的上带体与下带体之间,也就是说,通过压辊231和托辊232将各织带压在上带体上,使得织带与上带体表面的粘合胶粘合固定,传送带211再将粘贴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在传送带211传送的过程中,压辊231与托辊232均处于压紧织带的状态,同时,压辊231与托辊232保持绕各自轴心线转动,从而使得移动过程中的织带能够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211上。
本实施例中,该粘合胶具有一定的可剥离性,也就是说,传送带211将各织带由接料位A传送到定料位B处的过程中,通过粘合胶将各织带固定,以对各织带进行定位,避免各织带脱离传送带211,印刷装置30再对已定位的各织带进行印刷。在印刷完成后,即可将织带从传送带211上剥离,以便于进行后序工序的生产。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传送带211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偏移,以保证织带在传送带211上铺料的准直度,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还包括:传送带纠偏组件,如图4所示,该传送带纠偏组件用于沿传送带211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引导,或者,沿传送带211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2112向第一侧边2111引导,其中,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与第二侧边2112分别为传送带21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当传送带211产生由第二侧边2112向第一侧边2111的偏移时,传送带纠偏组件沿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移动,以对该产生偏移的传送带211进行纠偏。当传送带211产生由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的偏移时,传送带纠偏组件沿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2111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第二侧边2112向第一侧边2111移动。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带纠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纠偏轮24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纠偏轮242,第一纠偏轮241与第二纠偏轮242分别可绕各自轴心线方向转动。各第一纠偏轮241沿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即,第一纠偏轮241与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的边沿之间形成夹角,使得由第二侧边2112向第一侧边2111偏移的传送带211可以在第一纠偏轮241的作用下向偏移的相反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纠偏轮241位于传送带211的两个带体之间。各第二纠偏轮242沿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2112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即,第二纠偏轮242与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2112的边沿之间形成夹角,使得由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偏移的传送带211可以在第二纠偏轮242的作用下向偏移的相反方向移动。第一纠偏轮241用于将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向第二侧边2112引导,第二纠偏轮242用于将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2112向第一侧边2111引导。
通常情况下,在第一纠偏轮241与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等于第二纠偏轮242与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11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的情况下,传送带211能够保持在不产生偏移的情况下进行传送。
如图6所示,传送带纠偏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可调节纠偏座243,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可调节纠偏座244,各第一纠偏轮241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可调节纠偏座243上,第一可调节纠偏座243用于调节第一纠偏轮2411与传送带211的第一侧边2111之间的夹角。第二纠偏轮242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可调节纠偏座244上,第二可调节纠偏座244用于调节第二纠偏轮242与传送带211的第二侧边2112之间的夹角。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机构21还包括:传送带驱动组件,该传送带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送带211沿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循环运动。
如图6所示,传送带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5,主动同步辊26,以及从动同步辊27。主动同步辊26和从动同步辊27均可绕其各自轴心线进行旋转,主动同步辊26和从动同步辊27沿织带的传送方向分别间隔设置,并且,主动同步辊26和从动同步辊27均垂直于织带的传送方向。传送带211套设在主动同步辊26与从动同步辊27上,驱动电机25用于驱动主动同步辊26绕其轴心线进行旋转,以通过从动同步辊27带动传送带211沿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循环运动。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传送机构21还包括:离料方轴28,离料方轴28设置在传送带211的输出端,该离料方轴28用于将织带从传送带211上剥离。也就是说,经印刷后继续向后工序传送的织带在离料方轴28的作用下,可脱离于传送带211。
优选的实施例中,离料方轴28设置在从动同步辊27的传送带211带面上。
本实施例中,为向传送带211上涂覆粘合胶,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还包括:涂覆机构,该涂覆机构设置在传送带211的输出端,用于向传送带211上涂覆粘合胶。
当然,在一实施例中,涂覆机构也可以设置在传送带211的输入端。该涂覆机构包括:涂覆管,涂覆管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粘合胶的容纳腔,涂覆管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涂覆口,并且,涂覆管的一面贴合在主动同步辊26或从动同步辊27的传送带211带面上。
如图5所示,压料机构23还包括:支撑板233,以及压辊升降驱动组件234,支撑板233设置在传送带211的接料位A处的上方,压辊升降驱动组件234安装在支撑板233上,压辊231设置在压辊升降驱动组件234的动力输出端,托辊232设置在传送带211的两个带体之间,压辊升降驱动组件234用于驱动压辊231压向托辊,以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211上。
如图7所示,捋料机构22包括:支撑板222,多个分隔板223,分料板224,以及捋料架225;各分隔板223依次间隔的设置在支撑板222上,在分料板22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插槽2241,分料板224安装在支撑板222上,各分隔板223分别插接在各插槽2241中,并且,各分隔板223向上延伸外露于各插槽2241。相邻两个分隔板223之间间隔的空间形成为分料通道221。捋料架225安装在分料板224的上方,该捋料架225上设置有多个捋料片2251,各捋料片2251分别延伸至各分料通道221内,捋料片2251用于将位于分料通道221内的织带捋直,使得织带保持展平状态。
当然,捋料片2251延伸至分料通道内的端部与分料通道的底部之间相互间隔,并且,间隔的空间足以保证织带通过。
本实施例采用传送带211将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处,在传送带211的输入端,捋料机构22上的各分料通道将各织带引导至传送带211的接料位A处,从而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在接料位A处通过压辊231压向托辊232的方式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211上,以使织带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211上,避免织带脱离传送带211,不仅实现自动铺料,还可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
本实施例中,印刷装置30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对织带进行印刷的,如图3所示,该印刷装置30包括:刮刀模组31,刮刀升降组件32,刮刀移送组件33,印版34,以及印版升降组件。印版34位于刮刀模组31的下方,印版34上形成有待印刷的文字、图案的图文部分的网孔。该印版34位于传送带211的上方,且该印版34的长度方向为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刮刀升降组件32用于驱动刮刀模组31向朝向或远离印版34的方向移动,刮刀模组31由刮刀311和回墨刀312组成,印版34位于刮刀模组31的下方,并位于传送带211的接料位A与定料位B的正上方,印版3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接料位A与定料位B,刮刀移送组件33用于驱动刮刀模组31沿印版3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印版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印版34向朝向传送带211的方向移动、以使印版34接触传送带211上的织带,或者,驱动印版34向远离传送带211的方向移动、以使印版34脱离传送带211上的织带。
本实施例中,刮刀移送组件33驱动刮刀模组31沿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移动,刮刀311接触印版34、且回墨刀312远离(不接触)印版34,并通过刮刀311将印版34上的油墨通过印版34上的网孔刮印至各织带101上,或者,刮刀移送组件33驱动刮刀模组31沿定料位B至接料位A的方向移动,回墨刀312接触印版34、且刮刀311远离(不接触)印版34,并通过回墨刀312将印版34上的油墨刮回至刮印前的位置。
具体的是,待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时,印版升降组件驱动印版34移动以接触织带,刮刀升降组件32驱动刮刀模组31向下移动,且刮刀311在刮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接触印版34,回墨刀312在回墨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远离印版34,刮刀移送组件33驱动刮刀模组31沿印版34的一端向其另一端的方向移动(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刮刀311将油墨从印版34上的网孔刮印至织带上。刮刀311在刮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脱离印版34,回墨刀312在回墨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接触印版34,刮刀移送组件33驱动刮刀模组31沿印版34的另一端向其一端的方向移动(定料位B至接料位A的方向),回墨刀312将油墨刮回至刮印前的位置,避免印版34的网孔出现堵网的现象。刮印完成后,刮刀升降组件32驱动刮刀模组104升起,印版升降组件驱动印版34升起,以此往复循环。
继续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各隧道炉41都包括:炉体412,加热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鼓风组件413,炉体412固定在烘干安装架414上,烘干通道411形成在炉体412中,加热组件设置在烘干通道411的顶部,鼓风组件413设置在炉体412上,并与烘干通道411连通。加热组件用于产生热量,在烘干安装架414上还设置有烘干电控箱415,用于控制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加热组件主要采用加热管的方式进行加热。鼓风组件413用于将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吹向烘干通道411内,从而对烘干通道411内的各织带101进行加热。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14所示,烘干通道411内还设置有入口分料组件42和出口分料组件43。
如图13所示,入口分料组件42由多个入口分料挡板421和一个入口光杆422组成,各入口分料挡板421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入口分料挡板421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各入口分料挡板421相互平行,入口光杆422设置在各入口分料挡板421的顶部,相邻两个入口分料挡板421之间形成入口分料通道423。如图14所示,出口分料组件43由多个出口分料挡板431组成,各出口分料挡板431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出口分料挡板431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并且,相邻两个出口分料挡板431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于相邻两个入口分料挡板421之间间隔的距离,相邻两个出口分料挡板431之间形成出口分料通道432,也就是说,各织带101分别先通过入口分料通道423进入到烘干通道411中,之后通过出口分料通道432移出烘干通道411。
裁切机构51包括:分料组件511以及多个切料组件512,各切料组件512均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并排设置,参见图10所示,切料组件512包括:进料托板5121、切料单元5122、以及出料托板5123,进料托板5121、切料单元5122、以及出料托板5123沿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进料托板5121用于承托输入的织带至切料单元5122,出料托板5123用于承托从切料单元5122移出的织带。分料组件511具有多个过料槽5110,各过料槽5110分别正对于各切料组件11的进料托板5121。各过料槽5110用于供各织带通过,以将各织带分离,避免织带重叠。
定长拉料机构52包括:定长驱动组件521以及多个夹料组件522,各夹料组件522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并排设置在定长驱动组件521的动力输出端,定长驱动组件521用于驱动各夹料组件522向朝向各切料组件512的出料托板5123的方向移动、以使各夹料组件522分别夹紧各切料组件512的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或者,定长驱动组件521用于驱动通过各夹料组件522夹紧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后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定长拉料。
本实施例中,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夹料组件522移动的预设距离可通过程序进行设定,例如,丝网印刷机上设置有人机界面,通过在人机界面上设定定长驱动组件521的移动长度,即可针对不同的织带产品裁切不同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切料单元5122用于在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通过各夹料组件522夹紧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切断织带、以形成织带段。
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织带可以是直接由放卷轴进行放卷的,当织带通过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从出料托板5123上夹紧料带的出料托板5123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放卷轴会沿织带放卷的相反方向转动以预紧织带,并停止放卷,之后再通过切料单元5122进行裁切。
本实施例中,各织带通过分料组件511上的各过料槽5110移入至进料托板5121,并经切料单元5122移入至出料托板5123,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各夹料组件522向朝向各出料托板5123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料组件522移动至靠近且能够夹紧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夹料组件522夹紧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定长驱动组件521再驱动各夹料组件522沿织带的传送方向向远离出料托板5123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即为织带需定长裁切的距离,该预设距离的长度具体为从切料单元起始,直至夹料组件522移动预设距离后所在位置终止的距离。
如图8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定长裁切装置还包括:叠料台53,该叠料台53设置在定长拉料机构52的下方,用于承接织带段,以使织带段能够依次层叠的叠放在叠料台53上;该叠料台53可随织带段的层叠而向下或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叠料台53通过叠料台升降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使得叠料台53可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
具体而言,在随着叠放的织带段的厚度增加的同时,叠料台53在叠料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其他织带段能够继续叠放。在叠放完成并取走所叠放的织带段后,叠料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叠料台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以进行后续织带段的叠放。
参见图11所示,裁切机构51还包括:压料组件54,该压料组件54沿织带的传送路径设置在进料托板5121的前端,压料组件54包括:多个压料单元540,各压料单元540用于在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各夹料组件522向远离各切料组件512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压紧织带,并在切料单元5122切断织带后,释放织带段。
具体而言,当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夹紧有织带的夹料组件522向远离于切料组件512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设置在进料托板5121前端的压料组件54压紧织带,使得织带处于绷直的状态,进而可以在切料单元5122切断织带时,保证切料的精度。
继续参见图11所示,为实现自动控制压料组件54压紧料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裁切机构51还包括:多个色标传感器55,同样的,所有的色标传感器55沿垂直于织带传送路径的方向依次设置,并且,色标传感器55与压料组件54中的压料单元540和切料组件512一一对应,在一实施例中,色标传感器55位于进料托板的上方。各色标传感器55分别设置在一一对应的压料单元540与切料组件512之间,该色标传感器55与压料单元540电连接,用于检测织带上的色标,以控制压料单元540压紧织带。当色标传感器55检测到织带上的色标,且压料单元540压紧织带后,切料组件512沿压紧织带的位置裁切织带,以形成织带段。
本实施例中,色标可以是在织带前期印刷过程中印刷在织带上的。
如图4所示,压料单元540包括:压料驱动缸541,压料板542以及托料板543,压料板542设置在压料驱动缸541的动力输出端,并且,压料板542位于托料板543的上方。压料驱动缸541驱动压料板542压向托料板543,从而通过压料板542压紧托料板543的方式压紧织带。当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夹紧有织带的夹料组件522向远离于切料组件5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且色标传感器55检测到织带上的色标时,通过色标传感器55控制压料驱动缸541工作,以使压料板542压紧托料板543上的织带,此时,定长驱动组件521停止工作,定长驱动组件521所停止的位置即为将织带定长拉料至预设长度的位置。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定长驱动组件521包括:两个同步驱动单元5211,以及移动架5212,移动架5212安装在两个同步驱动单元5211的动力输出端,两个同步驱动单元5211可同步输出同向的运动,以同步驱动移动架5212。
具体而言,各同步驱动单元5211包括:导向轨5213,滑块5214,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同步带,以及驱动模块5215。导向轨5213沿织带的传送路径设置,滑块5214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轨5213上,主动同步带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导向轨5213的一端,从动同步带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导向轨5213的另一端,同步带套接在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上,滑块5214固定在同步带的一侧的带体上。移动架52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同步驱动单元5211的滑块5214连接,前述的所有夹料组件522均设置在该移动架5212上。
主动同步带轮与驱动模块5215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模块5215带动主动同步带轮转动,转动的主动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转动,进而通过滑块5214带动移动架沿导向轨521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即沿织带的传送路径方向进行移动。
结合图9、图10、图12所示,夹料组件522包括:夹料板5221,夹料杆5222,以及夹料驱动缸5223,夹料板5221和夹料驱动缸5223均安装在移动架5212上,夹料杆5222安装在夹料驱动缸5223的动力输出端,夹料板5221位于夹料杆5222的下方,在夹料板5221上设置有正对于夹料杆5222的夹料槽52210。夹料驱动缸5223可驱动夹料杆5222向朝向夹料板5221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料杆5222移动至夹料槽52210中,或者,夹料驱动缸5223可驱动夹料杆5222向远离夹料板5221的方向移动,使得夹料杆5222脱离夹料槽52210。
具体而言,当定长驱动组件521驱动各夹料组件522向朝向各切料组件512的出料托板5123的方向移动后,使得织带处于夹料杆5222与夹料板5221之间,即,使得出料托板5123处于夹料杆5222与夹料板5221之间,夹料驱动缸5223再驱动夹料杆5222向朝向夹料槽52210的方向移动,并使夹料杆5222移动至夹料槽52210中,从而通过夹料杆5222与夹料槽52210夹紧织带。当切料单元5122切断织带后,夹料驱动缸5223再驱动夹料杆5222向远离夹料槽52210的方向移动,并使夹料杆5222脱离夹料槽52210,从而使得夹料杆5222释放织带段。
在一实施例中,在出料托板5123上还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供夹料杆5222穿过,从而使得夹料杆5222与夹料板5221夹紧织带。
继续参见图11所示,分料组件511包括:分料架5111,过料光杆5112,以及多个分料板5113。分料架5111位于进料托板5121的进料端,更为具体的是,分料架5111位于压料组件54的进料端。过料光杆5112安装在分料架5111上,并且,过料光杆511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各分料板5113沿过料光杆511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分料板5113之间间隔的间距大于织带的宽度。相邻两个分料板5113之间形成前述的过料槽5110。
如图9所示,本申请中裁切机构51还包括:裁切驱动组件56,各切料组件512均设置在该裁切驱动组件56的动力输出端上,该裁切驱动组件56用于驱动各切料组件512向朝向压料组件54的方向移动、以使织带外露于出料托板5123,从而通过夹料组件522夹紧织带,或者,该裁切驱动组件55用于驱动各切料组件15复位。
具体的,裁切驱动组件56包括:裁切移动架561以及裁切移动驱动缸562,各切料组件512均设置在裁切移动架561上,裁切移动架561设置在裁切移动驱动缸562的动力输出端。更为具体的是,裁切移动架561可滑动的设置在同步驱动单元5211的导向轨5213上。
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通过人机界面设定的定长驱动组件521移动的预设距离的长度,即通过定长驱动组件521移动预设距离的长度不满足(小于)裁切后所形成织带的长度的情况下,裁切驱动组件56还可通过裁切移动驱动缸562驱动裁切移动架561上的切料组件512向朝向压料组件513移动的方式,对织带的长度进行补偿之后,再通过切料组件512裁切,如此,可避免累积误差,并通过设定超过极限保护而没有检测到色标即可报异常,以保证产品长度及印刷合格。
具体而言,当裁切移动驱动缸562驱动裁切移动架561上的切料组件512向朝向压料组件513的方向移动、以使织带外露于出料托板5123,且在夹料组件522夹紧出料托板5123上的织带并在定长驱动组件521移动预设距离后,裁切移动驱动缸562继续驱动裁切移动架561上的切料组件向朝向压料组件513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该一定距离即为对织带长度的补偿,并可通过人机界面设定一定距离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切料单元5122由切料驱动缸以及安装在切料驱动缸的动力输出端的切刀组成,切料驱动缸安装在裁切移动架551上,切料驱动缸用于驱动切刀向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的方向移动、以切断织带。
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在放料装置10与输料装置20之间还设置有入料换冲机构60,该入料缓冲机构60用于缓冲输入的织带,以保持入料织带的张力。在烘干装置40与定长裁切装置50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出料缓冲机构70和出料变距缓冲机构80,出料缓冲机构70用于缓冲经烘干装置40烘干的织带,保证从烘干装置40移出的织带的张力。出料变距缓冲机构80用于将相邻织带之间的间距调整为与分料组件511的相邻两个分料板5113之间的间距相同,并对该织带进行缓冲以保证织带的张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中,通过输料装置将织带卷释放的各织带铺设在印刷装置的下方,如此,实现自动铺料,由印刷装置对各织带进行印刷,印刷后的各织带经过烘干通道进行烘干,烘干通道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进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定长拉料机构通过夹持各织带的首端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裁切机构再将拉长预设距离后的各织带切断而形成织带段。进而通过定长拉料并裁切的方式显著提高裁切效率、精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良品率。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料装置,用于将织带卷上的各织带释放至接料位;
输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捋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多织带由接料位移送至定料位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涂覆有用于粘合各织带的粘合胶;所述捋料机构具有多个分料通道,所述多个分料通道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用于将各织带引导至所述接料位;所述压料机构设置在接料位处,用于在接料位处将各织带压在在所述传送带上;
印刷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对各织带进行印刷;
烘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隧道炉,所述隧道炉具有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用于烘干印刷后的各织带;
定长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和定长拉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通道出口处,所述定长拉料机构用于夹紧织带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所述裁切机构用于对将移动预设距离的织带切断、以形成织带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还包括:传送带纠偏组件,所述传送带纠偏组件用于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引导,或者,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引导;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分别为所述传送带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长裁切装置还包括:叠料台,所述叠料台设置在所述定长拉料机构的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织带段,以使所述织带段依次层叠的叠放在所述叠料台上,所述叠料台可随所述织带段的层叠而向下或向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分料组件以及多个切料组件,所述多个切料组件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切料组件包括:沿织带的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进料托板、切料单元、以及出料托板;所述进料托板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通道出口处,所述进料托板用于承托织带并移送至所述切料单元,所述出料托板用于承托从所述切料单元移出的织带;
所述定长拉料机构包括:定长驱动组件以及多个夹料组件,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垂直于织带的传送路径并排设置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定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向朝向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所述出料托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分别夹紧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出料托板上的织带,或者,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以定长拉料;所述切料单元用于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切断所述织带、以形成织带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沿织带的传送路径设置在所述进料托板的前端,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多个压料单元,所述多个压料单元用于在所述定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多个夹料组件向远离所述多个切料组件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压紧所述织带,并在所述切料单元切断所述织带后,释放所述织带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多个色标传感器,所述色标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与切料组件之间,所述色标传感器与所述压料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织带上的色标,以控制所述压料单元压紧织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离料方轴,所述离料方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离料方轴用于将织带从传送带上剥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捋料机构包括:支撑板,多个分隔板,分料板,以及捋料架;所述多个分隔板依次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分料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隔板插接在插槽中,且所述分隔板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插槽;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为所述分料通道;所述捋料架安装在所述分料板的上方,所述捋料架上设置有多个捋料片,所述捋料片延伸至所述分料通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炉包括:炉体,加热组件以及鼓风组件,所述烘干通道形成在所述炉体中,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所述鼓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并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用于产生热量,所述鼓风组件用于将所述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吹向所述烘干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刮刀模组,刮刀升降组件,刮刀移送组件,印版,以及印版升降组件;所述印版位于刮刀模组的下方,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刮刀模组包括:刮刀和回墨刀,所述刮刀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刮刀模组向朝向或远离印版的方向移动,所述移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模组沿所述接料位至定料位的方向移动,所述刮刀接触所述印版、且所述回墨刀远离所述印版,并通过所述刮刀将所述印版上的油墨通过印版上的网孔刮印至织带上,或者,所述移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模组沿所述定料位至接料位的方向移动,所述回墨刀接触所述印版、且所述刮刀远离所述印版,并通过所述回墨刀将所述印版上的油墨刮回至刮印前的位置。
CN202111117143.7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Active CN113815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143.7A CN113815302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143.7A CN113815302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302A true CN113815302A (zh) 2021-12-21
CN113815302B CN113815302B (zh) 2023-07-18

Family

ID=7892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7143.7A Active CN113815302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3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318A (zh) * 2021-12-28 2022-03-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织造与切断同步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0024A (en) * 1992-06-16 1994-12-06 Color Communication, Inc.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heets bearing display samples
TWM290100U (en) * 2005-11-17 2006-05-01 Kuen Yaw Machinery Co Ltd Improved woven band printing machine
CN100999149A (zh) * 2007-01-05 2007-07-18 陈杰民 半自动织带铺带机及其铺带工艺
CN205653562U (zh) * 2016-05-19 2016-10-19 嘉兴市鼎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索具生产设备
CN107385855A (zh) * 2017-07-24 2017-11-24 青岛万祥如光机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定长裁切机
DE102019006046A1 (de) * 2019-08-27 2021-03-04 Mühlbau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ntermittierenden Fördern einer Warenbahn längs einer Förderrichtung und zum Schneiden der Warenbahn
CN113306284A (zh) * 2021-06-10 2021-08-27 厦门良联织带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双面烫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0024A (en) * 1992-06-16 1994-12-06 Color Communication, Inc.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heets bearing display samples
TWM290100U (en) * 2005-11-17 2006-05-01 Kuen Yaw Machinery Co Ltd Improved woven band printing machine
CN100999149A (zh) * 2007-01-05 2007-07-18 陈杰民 半自动织带铺带机及其铺带工艺
CN205653562U (zh) * 2016-05-19 2016-10-19 嘉兴市鼎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索具生产设备
CN107385855A (zh) * 2017-07-24 2017-11-24 青岛万祥如光机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定长裁切机
DE102019006046A1 (de) * 2019-08-27 2021-03-04 Mühlbau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ntermittierenden Fördern einer Warenbahn längs einer Förderrichtung und zum Schneiden der Warenbahn
CN113306284A (zh) * 2021-06-10 2021-08-27 厦门良联织带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双面烫金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2318A (zh) * 2021-12-28 2022-03-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织造与切断同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302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948B (zh) 一种板材复合生产线
CA1243417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minating apparatus
JPS6283974A (ja) シ−ト又はフイルム剥離機とその剥離方法
CN109462940B (zh) 一种手动及自动一体式贴片机
CN210940448U (zh) 一种自动覆膜装置
CN217805496U (zh) 一种书籍自动覆膜装置
CN113815302A (zh)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
EP0270943A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Bilden von Stapeln aus blattförmigem Material (Blättern)
KR100711195B1 (ko) 급지 및 절취수단을 갖는 라미네이팅 장치
CN117602435A (zh) 一种标签剥离裁切用多工位装置
CN216266371U (zh) 一种用于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定长裁切装置
CN110228207B (zh) 一种卷材与板材热压复合系统
CN110167269B (zh) 自动送料飞达
CN210298214U (zh) 自动送料飞达
US5354409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aminate boards
DE19731538A1 (de) Anlage zum Herstellen von Laminaten, insbesondere von Industrielaminaten
CN103979355B (zh) 一种全自动橡胶布裁剪机
CN211682241U (zh) 一种离型膜用自动裁张机构
US20040011172A1 (en) Stack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10183473B2 (en) Sheet processing system
CN211074767U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固性连续压制生产线
CN215710309U (zh)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
US20040183247A1 (en) Cover sheet applicator
CN215625609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铜卷自动连接装置
CN220840396U (zh) 一种连续裁切单张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