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2917B -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2917B
CN113802917B CN202111135653.7A CN202111135653A CN113802917B CN 113802917 B CN113802917 B CN 113802917B CN 202111135653 A CN202111135653 A CN 202111135653A CN 113802917 B CN113802917 B CN 113802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door body
layer
railway passenger
build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5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2917A (zh
Inventor
于晨
罗汉斌
郦仲华
高松
薄宏涛
盛晖
顾建峰
陈金友
殷建栋
郭磊
沈磊
钱涛
金智洋
王敏
李新
张敏
严彦舟
沈玉明
李立
宫达
戚东炳
吴奎
江畅
梁栋
汤陵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st Railway Station Hub Development Co ltd
Hangzhou Zhonglian Zhujing Building Design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st Railway Station Hub Development Co ltd
Hangzhou Zhonglian Zhujing Building Design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st Railway Station Hub Development Co ltd, Hangzhou Zhonglian Zhujing Building Design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hangha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st Railway Station Hub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56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2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2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2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2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2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4/00Buildings for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y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E04H1/00-E04H13/00 of this subclass, e.g. for double purpose; Buildings of the drive-in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46Loggia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885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flush mounted glazing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2001/0053Buil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layout gr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包括建筑门体(1),建筑门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商业综合体(2),建筑门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地面通廊(5),地面通廊(5)的两端分别连接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内设有第一进站流线,第一进站流线的外部分别连接商业综合体(2)和铁路客站(3)。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铁路客站站前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不同客流之间的交叉聚集,并缩短各周边建筑与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客站,特别是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客站的站前空间形态是以大广场模式为主,即通过在铁路站房前设置面积较大的站前广场与城市连通,同时在站前广场上以平铺展开的形式布置购物中心、商业圈和与铁路客站配套的行政建筑设施。上述建筑设施相互分离且通过站前广场进行连通,使得乘客和行政人员在进出铁路客站和驻留时,可通过站前广场流动至各周边建筑设施实现交互。
但这种建筑布局不仅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并且会造成铁路客站与周边建筑设施之间的相互割裂,即人员在流动过程中均需要穿过站前广场才能达到指定位置。从而一方面造成站前广场的人流密集,增加了对客流的管理难度并降低通行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延长客流从周边建筑到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长度,使得乘客会出现赶不上车,或在进站前因担忧时间不够无法在周边建筑内滞留游玩的问题,降低了乘客与周边建筑的交互效果。
此外,将站前广场作为铁路客站的进出站流线,还会造成客流在进出站房时均需要穿过统一的进站口和出站口;并在穿过进出站口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分流,去往商业、售票、候车和进站等不同功能区域和楼层。而这就导致了客流会在进站口和出站口位置的高度集中,从而形成长时间的滞停等待,进一步增加了乘客的通行时间并降低乘客在进行空间转换时的体验。
因此,现有的铁路客站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客流高度集中、各建筑之间通行时间长和交互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它能够有效提高铁路客站站前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不同客流之间的交叉聚集,并缩短各周边建筑与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包括建筑门体,建筑门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商业综合体,建筑门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铁路客站和站前广场,建筑门体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地面通廊,地面通廊的两端分别连接铁路客站和站前广场,建筑门体内设有第一进站流线,第一进站流线的外部分别连接商业综合体和铁路客站。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门体由多个楼层复合而成,建筑门体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分隔单元和位于顶部的连通单元,分隔单元包括导流层、进站层、中转层和行政层。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导流层、进站层、中转层和行政层均包括位于分隔单元内的游览平台,导流层和中转层的游览平台外侧均连接有导流通道,进站层和中转层的游览平台外侧均连接有进站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进站通道和游览平台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进站流线。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游览平台位于靠近地面通廊一侧的分隔单元内,各分隔单元内的游览平台经升降机构相互连通。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门体的四周设有地下广场,所述地面通廊经地下广场连接铁路客站,地下广场在建筑门体和两侧商业综合体的连接处设有落客通道,建筑门体的底部设有连接落客通道的第二进站流线,第二进站流线的一侧连接地面通廊,第二进站流线的另一侧设有连通铁路客站的地铁通道。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门体的外墙体包括若干支撑件相互连接而成的金属支架,各支撑件之间形成透视口,金属支架的外部设有透明幕墙。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透明幕墙包括朝向地面通廊一侧的第一幕墙和位于其他区域的第二幕墙,所述第一幕墙由若干多边形的透明板体拼合而成,透明玻璃的各个侧边均分别连接不同的支撑件。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第二幕墙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遮阳层和展示层,所述遮阳层包括并排设置的遮阳板,相邻遮阳板之间留有间隔。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保温层为中空夹胶玻璃,所述遮阳板为釉面烤瓷遮阳板,所述展示层为夹胶超白玻璃。
前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中,所述遮阳板的两端经检修马道连接金属支架,所述相邻保温层之间经检修马道相互分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将建筑门体作为周边商业综合体和铁路客站之间的过渡区域,并通过第一进站流线使商业综合体和铁路客站相互连通,使得乘客在进出站时能够通过第一进站流线实现交互,有效缩短从商业综合体到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距离,降低商业综合体内乘客的通行时间;通过地面通廊和站前广场的配合,则使其他乘客能够通过地面通廊直接进入铁路客站内,进而实现不同乘客在进出站时的相互分流,减少客流之间的交叉聚集并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2)通过对建筑门体内各楼层的进一步限定,则使建筑门体能够形成多条不同的第一进站流线,各第一进站流线之间的连通方向各不相同,并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进行交互,从而一方面对客流起到进一步的分流效果,即乘客能够根据所要去往的不同楼层位置选择不同的进站流线,减少不同客流之间的相互交叉聚集,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缩短商业综合体和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距离,即乘客能够选择就近楼层的第一进站流线进出铁路客站,而不用在某区域集中进行空间转换,进一步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
(3)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建筑门体中行政区域和进站流线之间的布置结构,从而使得建筑门体能够兼具行政、进出站和商业功能,有效提高其空间利用率,且各区域之间能够相互分离,有效减少行政人员和乘客的相互接触,从而进一步降低人流的聚集;
(4)通过地下广场、落客通道和第二进站流线的配合,还能够实现对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的再次分流,从而配合地面通廊和第二进站流线形成三种不同高度、不同区域和不同进出方向的乘客流线,并分别对去往不同目的地的乘客进行分流,进而提高铁路客站和周边建筑设施的交互性,减少不同客流的通行时间和交叉聚集,并实现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集约使用,提高其空间率用率;
(5)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建筑门体的外墙体结构,通过在金属支架的基础上由透明玻璃拼合而成的第一幕墙,使得透明幕墙能够形成拱形结构的曲面效果;通过对第二幕墙的结构优化,则能够使建筑门体的外部墙体兼具保温、透视和遮阳效果,并方便其安装和维护;在上述结构配合下,一方面能够减少建筑门体内照明设备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另一方面还能过配合游览平台使乘客在中转交互时能够透过第一幕墙观察铁路客站、站前广场和地面通廊,提高乘客的交互体验;
所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铁路客站站前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不同客流之间的交叉聚集,并缩短各周边建筑与铁路客站之间的通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建筑门体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在负一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4是建筑门体在一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5是建筑门体在中转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6是建筑门体在导流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7是建筑门体在行政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8是建筑门体在进站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9是第一幕墙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建筑门体,2-商业综合体,3-铁路客站,4-站前广场,5-地面通廊,6-分隔单元,7-连通单元,8-导流通道,9-进站通道,10-地下广场,11-落客通道,12-第二进站流线,13-地铁通道,14-金属支架,15-第一幕墙,16-第二幕墙,17-透明板体,18-游览平台,19-升降机构,601-导流层,602-进站层,603-中转层,604-行政层,161-保温层,162-遮阳层,163-展示层,164-检修马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建筑门体1,建筑门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商业综合体2,建筑门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地面通廊5,地面通廊5的两端分别连接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内设有第一进站流线,第一进站流线的外部分别连接商业综合体2和铁路客站3。
所述建筑门体1由多个楼层复合而成,建筑门体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分隔单元6和位于顶部的连通单元7,两侧的分隔单元6之间经地面通廊5相互分隔,连通单元7和分隔单元6在顶部相互连通,连通单元7内可设置展厅和餐厅,分隔单元6包括导流层601、进站层602、中转层603和行政层604。
所述导流层601、进站层602、中转层603和行政层604均包括位于分隔单元6内的游览平台18,导流层601和中转层603的游览平台18外侧均连接有导流通道8,进站层602和中转层603的游览平台18外侧均连接有进站通道9,所述导流通道8、进站通道9和游览平台18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进站流线;所述导流层601、进站层602和中转层603可设置在分隔单元6顶层和底层楼层,行政层604可设置在分隔单元6的中间楼层,各层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所述导流层601、进站层602和中转层603在导流通道8的两侧设置商业区域,行政层604内为行政办公区域且与游览平台18物理隔断,仅供行政人员进出。
所述游览平台18位于靠近地面通廊5一侧的分隔单元6内,各分隔单元6内的游览平台18经升降机构19相互连通,升降机构19为扶梯和/或电梯,建筑门体1内可设置其他升降电梯,该升降电梯的顶部连接连通单元7,供非铁路乘客使用。
所述建筑门体1的四周设有地下广场10,所述地面通廊5经地下广场10连接铁路客站3,地下广场10在建筑门体1和两侧商业综合体2的连接处设有落客通道11,建筑门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落客通道11的第二进站流线12,第二进站流线12将两侧分隔单元6的底部完全贯穿,第二进站流线12的一侧连接地面通廊5,第二进站流线12的另一侧设有连通铁路客站3的地铁通道13。
所述建筑门体1的外墙体包括若干支撑件相互连接而成的金属支架14,各支撑件之间形成透视口,金属支架14的外部设有透明幕墙。
所述透明幕墙包括朝向地面通廊5一侧的第一幕墙15和位于其他区域的第二幕墙16,所述第一幕墙15由若干多边形的透明板体17拼合而成,透明板体17可选中空透明玻璃,透明板体17的各个侧边分别连接不同的支撑件。
所述第二幕墙16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161、遮阳层162和展示层163,所述遮阳层162包括并排设置的遮阳板,遮阳板根据阳光朝向按指定角度倾斜设置,相邻遮阳板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保温层161为LOW-E中空夹胶玻璃,所述遮阳板为釉面烤瓷遮阳板,所述展示层163为夹胶超白玻璃。
所述遮阳板的两端经检修马道164连接金属支架14,检修马道的高度位置与各楼层的地面高度平齐,所述相邻保温层161之间经检修马道164相互分隔;所述检修马道上并排设有多个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延伸至外部并连接展示层16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位于站前广场4的步行乘客可通过地面通廊5直接穿过建筑门体1,并从铁路客站3的正门进入;也可以从第二进站流线12和地铁通道13处进入铁路客站3的地铁内。同时,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可从落客通道11处下车并沿第二进站流线12穿过建筑门体1后从地面通廊5直接穿过建筑门体1,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乘客在进出铁路客站3时的分流。另一方面,站前广场4和落客通道11的乘客也可直接进入建筑门体1内,并通过升降机构19和进站通道9抵达指定铁路客站3的指定楼层,从而实现对去往售票、候车和进站区域的铁路客站3的分流,并缩短其通行距离。
位于两侧商业综合体2的乘客,可根据当时所在的楼层高度就近选择对应的导流通道8进入建筑门体1内,并通过游览平台18、升降机构19和进站通道9抵达铁路客站3,从而实现对商业综合体2内乘客的空间转换,并达到分流效果。同时,位于分隔单元6中部的行政层604可作为铁路客站3的配套办公场地,一方面提高建筑门体1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还能缩短办公场地和铁路客站3之间的距离,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通行效率。在上述配合下,本发明的建筑门体1能够同时实现办公、商业、售票、候车和进站等多种功能,并有效降低各部分客流在通行时的交叉聚集,进而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并降低其通行体验。另一方面,利用建筑门体1实现对商业综合体2、铁路客站3、地下广场10等各区域的相互连接和过渡,还能够实现对乘客的无雨换乘,并大幅缩短挡雨所需的雨棚、连廊等设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乘客的换乘体验和土地利用率。
此外,本发明还根据建筑门体1的外形和使用效果进一步优化了建筑门体1外部的透明幕墙结构。通过金属支架14和透明板体17在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幕墙15能够形成任意曲面的拱形结构,从而保证第一幕墙15的成型效果。通过对第二幕墙16的结构限定,则能够有效提高幕墙的保温效果和显示效果,并具有优异的遮阳效果。作业人员在安装和检修时也能够利用检修马道164达到指定位置,从而降低其检修难度。

Claims (6)

1.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门体(1),建筑门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商业综合体(2),建筑门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地面通廊(5),地面通廊(5)的两端分别连接铁路客站(3)和站前广场(4),建筑门体(1)内设有第一进站流线,第一进站流线的外部分别连接商业综合体(2)和铁路客站(3);
所述建筑门体(1)由多个楼层复合而成,建筑门体(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分隔单元(6)和位于顶部的连通单元(7),分隔单元(6)包括导流层(601)、进站层(602)、中转层(603)和行政层(604);
所述导流层(601)、进站层(602)、中转层(603)和行政层(604)均包括位于分隔单元(6)内的游览平台(18),导流层(601)和中转层(603)的游览平台(18)外侧均连接有导流通道(8),进站层(602)和中转层(603)的游览平台(18)外侧均连接有进站通道(9),所述导流通道(8)、进站通道(9)和游览平台(18)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进站流线;
所述游览平台(18)位于靠近地面通廊(5)一侧的分隔单元(6)内,各分隔单元(6)内的游览平台(18)经升降机构(19)相互连通;
所述建筑门体(1)的四周设有地下广场(10),所述地面通廊(5)经地下广场(10)连接铁路客站(3),地下广场(10)在建筑门体(1)和两侧商业综合体(2)的连接处设有落客通道(11),建筑门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落客通道(11)的第二进站流线(12),第二进站流线(12)的一侧连接地面通廊(5),第二进站流线(12)的另一侧设有连通铁路客站(3)的地铁通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门体(1)的外墙体包括若干支撑件相互连接而成的金属支架(14),各支撑件之间形成透视口,金属支架(14)的外部设有透明幕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幕墙包括朝向地面通廊(5)一侧的第一幕墙(15)和位于其他区域的第二幕墙(16),所述第一幕墙(15)由若干多边形的透明板体(17)拼合而成,透明板体(17)的各个侧边分别连接不同的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幕墙(16)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161)、遮阳层(162)和展示层(163),所述遮阳层(162)包括并排设置的遮阳板,相邻遮阳板之间留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61)为中空夹胶玻璃,所述遮阳板为釉面烤瓷遮阳板,所述展示层(163)为夹胶超白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的两端经检修马道(164)连接金属支架(14),相邻保温层(161)之间经检修马道(164)相互分隔。
CN202111135653.7A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Active CN113802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5653.7A CN113802917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5653.7A CN113802917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2917A CN113802917A (zh) 2021-12-17
CN113802917B true CN113802917B (zh) 2023-03-10

Family

ID=7893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5653.7A Active CN113802917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2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3848A (zh) * 2022-08-12 2022-11-11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场站综合体立体交通核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7087A (ja) * 2004-01-22 2005-08-04 Ohbayashi Corp 駅前交通広場
JP2013147838A (ja) * 2012-01-19 2013-08-01 Tetsuo Murayama 防災堤防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ー
CN103452022A (zh) * 2013-08-26 2013-12-18 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立交路口的修建、改造方法及其结构
CN204510553U (zh) * 2015-02-06 2015-07-29 张炳华 一种内置遮阳帘的玻璃幕墙合成片
CN110700318A (zh) * 2019-11-19 2020-01-17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12096131A (zh) * 2020-08-20 2020-12-1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CN212388804U (zh) * 2020-04-14 2021-01-22 亨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立面的遮阳板
CN11292243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中型铁路客站布置结构
CN214246782U (zh) * 2020-07-15 2021-09-2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交通谷的高架铁路客站
CN216007958U (zh) * 2021-09-27 2022-03-11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7087A (ja) * 2004-01-22 2005-08-04 Ohbayashi Corp 駅前交通広場
JP2013147838A (ja) * 2012-01-19 2013-08-01 Tetsuo Murayama 防災堤防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ー
CN103452022A (zh) * 2013-08-26 2013-12-18 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立交路口的修建、改造方法及其结构
CN204510553U (zh) * 2015-02-06 2015-07-29 张炳华 一种内置遮阳帘的玻璃幕墙合成片
CN110700318A (zh) * 2019-11-19 2020-01-17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212388804U (zh) * 2020-04-14 2021-01-22 亨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立面的遮阳板
CN214246782U (zh) * 2020-07-15 2021-09-2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交通谷的高架铁路客站
CN112096131A (zh) * 2020-08-20 2020-12-1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CN112922437A (zh) * 2021-01-28 2021-06-08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中型铁路客站布置结构
CN216007958U (zh) * 2021-09-27 2022-03-11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站城融合"策略在高铁站房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杭州西站方案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为例》;于晨等著;《"站城融合"策略在高铁站房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杭州西站方案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为例》;建筑技艺;20190731(第7期);第45-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2917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7835B1 (ko) 연결식 승강기
CN110700318A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13802917B (zh) 一种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CN216007958U (zh) 铁路客站站前立体复合建筑结构
CN211173275U (zh) 线侧下式中小型高铁站房平面布置结构
KR20090117159A (ko) 도시철도 벌집형 역사 구조
CN214246782U (zh) 具有交通谷的高架铁路客站
CN206987456U (zh) 地铁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CN112096131B (zh)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CN214992754U (zh) 一种一体化流水铁路客运站台
CN216007960U (zh) 高铁站台用雨棚上盖建筑结构
CN109532867B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WO2018214308A1 (zh) 一种轨道车辆停靠站
CN108749821B (zh) 一种有轨电车地下车站
CN107059521B (zh)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
CN205035706U (zh)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CN210707371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KR20140086513A (ko) 슬림형 고가 경전철 정거장을 위한 본선 및 기능실 일체형 고가 구조물
CN112922437A (zh) 一种便捷式中型铁路客站布置结构
CN206692967U (zh)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
CN213705414U (zh)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
CN209942309U (zh) 一种新型路线优化的商业停车综合体
CN110667603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CN113863771A (zh) 一种高铁站台用雨棚上盖建筑结构
CN2833002Y (zh) 火车客运站侯车大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