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5706U -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 Google Patents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5706U
CN205035706U CN201520626554.2U CN201520626554U CN205035706U CN 205035706 U CN205035706 U CN 205035706U CN 201520626554 U CN201520626554 U CN 201520626554U CN 205035706 U CN205035706 U CN 205035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ayer
distance
arranges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65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文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265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5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5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57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包括长途车换乘层、公交车换乘层和社会车换乘层,社会车换乘层位于地下,公交车换乘层位于地上且在社会车换乘层上部,长途车换乘层位于公交车换乘层上部。本实用新型明显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最高可节省用地约35%-40%。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的实现旅客的“零”换乘行走距离。利用立体垂直开发,必然可以减少各交通功能之间的换乘距离。本实用新型充分响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以公众利益为中心的建设思想,符合交通建设领域的趋势。

Description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建筑按照功能往往单独设置,用地平铺展开,在日益紧缺的城市用地情况下极为浪费土地资源,和国家倡导的“新型城镇化”集约型开发模式相悖。同时部分交通枢纽虽然进行功能整合,但是对建筑可靠度还是人员疏散安全都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包括长途车换乘层、公交车换乘层和社会车换乘层,社会车换乘层位于地下,公交车换乘层位于地上且在社会车换乘层上部,长途车换乘层位于公交车换乘层上部。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的侧部设置上车高架车道,长途车换乘层的前部设置下车高架车道,长途车换乘层顶部后侧设置长途下车区和长途发车区,长途下车区接近上车高架车道的道口,长途车换乘层的中部设置长途蓄车区,长途车换乘层中部设置数个二层乘客上下通道,二层乘客上下通道与公交车换乘层相通,长途车换乘层中部设置数个敞开洞口。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上部设置安检清洗区。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的侧部设置公交进车口,公交车换乘层的另一侧设置公交出车口,公交车换乘层顶部后侧设置公交下车区,公交车换乘层接近公交出车口的上部设置数条公交车发车区,公交车发车区设置公交临时蓄车区,公交车换乘层中部设置数个一层乘客上下通道,一层乘客上下通道与社会车换乘层相通。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中部设置公交车安检区。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两侧分别设置连通地上的社会车进车通道和社会车测出车通道,社会车换乘层中部设置社会车停车区,社会车换乘层的中部设置地下乘客上下通道,地下乘客上下通道与地铁站相通,社会车换乘层周围设有与地面相通的疏散通道。
如上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外周设置数个人防口、风机和强电、弱电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明显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最高可节省用地约35%-40%。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的实现旅客的“零”换乘行走距离。利用立体垂直开发,必然可以减少各交通功能之间的换乘距离。本实用新型充分响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以公众利益为中心的建设思想,符合交通建设领域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线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1长途车换乘层,11上车高架车道,12安检清洗区,13长途下客区,14长途发车区,15下车高架车道,16长途蓄车区,17二层乘客上下通道;2公交车换乘层,21公交进车口,22公交临时蓄车区,23公交车安检区,24一层乘客上下通道,25公交车发车区,26公交出车口,27公交下车区;3社会车换乘层,31社会车进车通道,32社会车出车通道,33社会车停车区,34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5人防口,36风井,37强电、弱电井,38疏散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如图所示,包括长途车换乘层1、公交车换乘层2和社会车换乘层3,社会车换乘层3位于地下,公交车换乘层2位于地上且在社会车换乘层3上部,长途车换乘层1位于公交车换乘层2上部。本实用新型明显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最高可节省用地约35%-40%。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的实现旅客的“零”换乘行走距离。利用立体垂直开发,必然可以减少各交通功能之间的换乘距离。本实用新型充分响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以公众利益为中心的建设思想,符合交通建设领域的趋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1的侧部设置上车高架车道11,长途车换乘层1的前部设置下车高架车道15,长途车换乘层1顶部后侧设置长途下车区13和长途发车区14,长途下车区13接近上车高架车道11的道口,长途车换乘层1的中部设置长途蓄车区16,长途车换乘层1中部设置数个二层乘客上下通道17,二层乘客上下通道17与公交车换乘层2相通,长途车换乘层1中部设置数个敞开洞口18。长途车换乘层1是一个高架平台,相当于把整个长途车场完全抬起来,高度为8.4m,满足下方公交空间高度。长途车辆通过2个坡道(上车高架车道11和下车高架车道15)实现上下平台,上方满足1级长途车站的要求,设置20个发车区,高架平台尺寸为85mx250m,平台内部设置4个敞开洞口18(12mx12m),可满足下层自然排烟的建筑防火要求。长途的上下客均可通过任意建筑站房来满足,从而实现匹配其他建筑的进一步要求。
具体的,为了方便长途车安检和清洗,本实施例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1上部设置安检清洗区1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2的侧部设置公交进车口21,公交车换乘层2的另一侧设置公交出车口26,公交车换乘层2顶部后侧设置公交下车区27,公交车换乘层2接近公交出车口26的上部设置数条公交车发车区25,公交车发车区25设置公交临时蓄车区22,公交车换乘层2中部设置数个一层乘客上下通道24,一层乘客上下通道24与社会车换乘层3相通。公交车换乘层2为城市公交巴士区域。换乘楼梯从地下直接通向地面各股站台。公交车换乘层2设置为环岛式设计,单边停靠,公交卸客后空车进入公交临时蓄车区22。整个公交场地可以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和以往行人穿越车道慌乱而危险的情况完全不同。整体柱网设计为12mx12m,以支撑上部结构。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公交车安检,本实施例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2中部设置公交车安检区23。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3两侧分别设置连通地上的社会车进车通道31和社会车测出车通道32,社会车换乘层3中部设置社会车停车区33,社会车换乘层3的中部设置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4,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4与地铁站相通,社会车换乘层3周围设有与地面相通的疏散通道38。社会车换乘层3设置2个社会车停车区33,主要满足来到枢纽的社会接送人群,同时满足城市周边停车溢出需求。中央处为换乘大厅,即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4,可直接连接地铁的通道,实现P+R的停车方式。换乘大厅设置多部楼扶梯直通地面公交层。地下室所有疏散楼梯均设置于两侧,不会出现常规枢纽需要行政特批的室外疏散消防隐患。整体柱网基本设计为6mx6m,以支撑上部结构。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3外周设置数个人防口35、风机36和强电、弱电井37。上述结构可以达到人防要求、方便通风和达到电路走线等要求。
目前按照常规布置枢纽建筑,一般交通枢纽用地至少在5万平方米左右。如果以2014年国内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价为5000元/平方米计算,可最高节约用地2万平方米,仅土地成本就可减少1亿元。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则节省效益更明显,可节省投资高达上亿元,还可将周边土地盘活进行TOD模式商业开发。在最近多个项目设计中已做过测定,完全可实现换乘距离200m以内。本实用新型仅需用地20000平方米,适合绝大数规划审批的枢纽建设用地,适用于所有大中型城市交通换乘中心部分,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伸展性。方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咨询公司、设计单位等相关机构快速完成项目前期筹划和后期建设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包括长途车换乘层(1)、公交车换乘层(2)和社会车换乘层(3),社会车换乘层(3)位于地下,公交车换乘层(2)位于地上且在社会车换乘层(3)上部,长途车换乘层(1)位于公交车换乘层(2)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1)的侧部设置上车高架车道(11),长途车换乘层(1)的前部设置下车高架车道(15),长途车换乘层(1)顶部后侧设置长途下车区(13)和长途发车区(14),长途下车区(13)接近上车高架车道(11)的道口,长途车换乘层(1)的中部设置长途蓄车区(16),长途车换乘层(1)中部设置数个二层乘客上下通道(17),二层乘客上下通道(17)与公交车换乘层(2)相通,长途车换乘层(1)中部设置数个敞开洞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途车换乘层(1)上部设置安检清洗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2)的侧部设置公交进车口(21),公交车换乘层(2)的另一侧设置公交出车口(26),公交车换乘层(2)顶部后侧设置公交下车区(27),公交车换乘层(2)接近公交出车口(26)的上部设置数条公交车发车区(25),公交车发车区(25)设置公交临时蓄车区(22),公交车换乘层(2)中部设置数个一层乘客上下通道(24),一层乘客上下通道(24)与社会车换乘层(3)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交车换乘层(2)中部设置公交车安检区(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3)两侧分别设置连通地上的社会车进车通道(31)和社会车测出车通道(32),社会车换乘层(3)中部设置社会车停车区(33),社会车换乘层(3)的中部设置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4),地下乘客上下通道(34)与地铁站相通,社会车换乘层(3)周围设有与地面相通的疏散通道(3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社会车换乘层(3)外周设置数个人防口(35)、风机(36)和强电、弱电井(37)。
CN201520626554.2U 2015-08-19 2015-08-19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5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6554.2U CN205035706U (zh) 2015-08-19 2015-08-19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6554.2U CN205035706U (zh) 2015-08-19 2015-08-19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5706U true CN205035706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655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5706U (zh) 2015-08-19 2015-08-19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57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521A (zh) * 2017-03-10 2017-08-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
CN110017054A (zh) * 2019-04-22 2019-07-16 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之间换乘的多功能停车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521A (zh) * 2017-03-10 2017-08-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
CN110017054A (zh) * 2019-04-22 2019-07-16 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之间换乘的多功能停车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464A (zh) 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CN111086532A (zh) 超级地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
CN106428028A (zh) 网格状悬挂式空中城市公交运输系统
CN205348849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公交候车亭
CN110700318A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11691249A (zh) 地下交通系统和对象的运输方法
CN211173275U (zh) 线侧下式中小型高铁站房平面布置结构
CN205035706U (zh) 节地型立体叠加交通枢纽
CN104290758A (zh) 城市轨道交通双层车辆段
CN112096131B (zh) 一种交通枢纽综合体人员疏散设施
CN101280543A (zh) 双面高架路及配套设施
CN109779295A (zh) 一种城市空间特色规划设计系统
CN108749821B (zh) 一种有轨电车地下车站
CN211395746U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07059521B (zh)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
CN210707371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CN202730575U (zh) 小型机动车专用双层高架路网
CN112681039B (zh) 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
CN110667603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CN112922437A (zh) 一种便捷式中型铁路客站布置结构
CN208842394U (zh) 一种有轨电车地下车站
CN105908995A (zh) 一种平面开放立体封闭式小区
CN208198397U (zh) 五段式功能分区的城际轨道地下车站
CN213705414U (zh)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
CN105539459A (zh) 龙门式立体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