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1754A - 贴片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贴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1754A
CN113731754A CN202110855718.9A CN202110855718A CN113731754A CN 113731754 A CN113731754 A CN 113731754A CN 202110855718 A CN202110855718 A CN 202110855718A CN 113731754 A CN113731754 A CN 113731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lamping
steel sheet
channel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57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1754B (zh
Inventor
高聪
曹明阳
陈文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57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1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1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1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1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1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封装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片设备。该贴片设备用于在工件上封装钢片,贴片设备包括料梭组件,工件位于料梭组件上,料梭组件设有纠偏结构,料梭组件能够运动至贴片工位;当料梭组件运动至贴片工位时,钢片放置于工件上,纠偏结构对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件安装于料梭组件上,通过将纠偏结构设于料梭组件上,当钢片放置于工件上时,纠偏结构能够对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如此,能够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避免现有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钢片纠偏效率,从而提高贴片设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贴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镜头技术的发展,手机镜头、车载镜头的需求增加,对摄像头封装钢片的工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摄像头封装钢片的工序通常包括点胶过程、钢片贴附及热固化过程。
现有贴片设备包括料梭及纠偏结构,且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摄像头位于料梭上,在钢片贴附过程中,需要将钢片贴于摄像头表面,并通过纠偏结构对钢片的位置进行调整。
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及维护成本高,且纠偏结构的效率低,从而降低贴片设备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且占用空间小的贴片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片设备,用于在工件上封装钢片,包括料梭组件,所述工件位于所述料梭组件上,所述料梭组件设有纠偏结构,所述料梭组件能够运动至贴片工位;
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钢片放置于所述工件上,所述纠偏结构对所述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
在本申请中,工件安装于料梭组件上,通过将纠偏结构设于料梭组件上,当钢片放置于工件上时,纠偏结构能够对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如此,能够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避免现有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钢片纠偏效率,从而提高贴片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支架及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纠偏结构包括触头;所述料梭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受到按压后,所述触发组件远离所述工件,所述钢片放置于所述工件上;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纠偏结构对所述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
如此设置,实现触发组件与纠偏结构之间的分离,简化料梭组件的结构,降低成本;触发组件作为动力源,在纠偏结构的外部对纠偏结构进行触发,并且通过简单的按压动作,便可使纠偏结构对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提高纠偏结构的精度,从而提高纠偏效率;避免现有设备中纠偏结构和动力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产生纠偏结构的造价过高,且尺寸偏大,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伸入所述触头的一侧;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夹紧件张开,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夹紧件收回。
如此设置,当触发组件按压触头,触头受到挤压接触夹紧件的一端,夹紧件张开,在张开状态下,将钢片放入至工件上,随后触发组件再次按压触头,使触头抬起,触头抬起后,夹紧件收回以纠正钢片的位置并夹紧钢片;通过夹紧件简单的张开、收回动作,便可实现对钢片位置的纠正,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感应件,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所述料梭组件,并触发所述纠偏结构,以使所述纠偏结构纠正所述工件上的所述钢片的位置。
如此设置,感应件能够感应触发纠偏结构,以纠正钢片的位置,简化贴片设备的结构,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触头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夹紧件包括第一夹抓及第二夹抓,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均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均伸入所述触头的一侧;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如此设置,结构简单,通过将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且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一端伸入触头的一侧,在触头的带动下,能够使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进行转动,从而张开或者收回,实现钢片位置的纠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触头的高度方向,所述触头的一侧至少开设有宽度呈减小趋势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所述第二导向槽远离所述触发组件设置,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抬起,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如此设置,通过在触头一侧开设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相对第二导向槽远离触发组件设置,且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导向槽的宽度;当触头被按压,下降或抬起时,能够使夹紧件伸入第一导向槽或第二导向槽内;因第二导向槽的宽度较小,故当触头下降时,带动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转动,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一端能够与第二导向槽的槽壁接触靠紧,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另一端相互远离,从而处于张开状态;当触头抬起时,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槽内位于第一导向槽内,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另一端相互靠近,从而处于收回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内,并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的侧面;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能够从张开状态下收回。
如此设置,当触头下降时,第一弹性件受到挤压,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张力大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张开;当触头抬起时,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槽内位于宽度较宽的第一导向槽内,第一弹性件回复,此时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伸入第一导向槽的一端不会受第一导向槽槽壁的挤压力,而是通过处于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侧面的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使第一夹抓与第二夹抓从张开状态下收回,从而对钢片位置进行纠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抓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纠正部,所述第二夹抓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设有第二纠正部,所述第一纠正部及所述第二纠正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时抵靠于所述钢片的周侧,以纠正所述钢片的位置。
如此设置,第一纠正部与第二纠正部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推动下夹紧,触碰钢片的周侧边缘,推动钢片到准确的位置,以完成位置的纠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触头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并能够沿所述容置槽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触头远离所述夹紧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限位勾手,所述限位勾手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能够随所述触头的运动,在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动,以限位所述触头的位置。
如此设置,限位勾手与限位通道的配合,能够限位触头的位置,使触头存在下降极限位置与上升极限位置,从而实现夹紧件张开或者收回,避免因触发组件的按压,使触头位置偏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过渡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呈“V”形,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依次首尾连通;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触头远离所述触发组件的一端;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勾手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通道移动至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夹紧件从所述第一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复,所述限位勾手从所述过渡通道中移动至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夹紧件从所述第二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如此设置,触头被按压,限位勾手能够沿着第一通道往上移动,至过渡通道一处锁死,此时,夹紧件处于开槽宽度较小的第二导向槽,变窄的通道促使夹紧件张开;触头再次被按压,限位勾手沿着过渡通道移出,移动进入第二通道,触头能够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往上移动,此时,夹紧件处于开槽宽度较大的第一导向槽,变宽的通道促使夹紧件在侧面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夹紧钢片边缘,纠正钢片贴片过程的位置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气缸、第一导轨及触手,所述气缸及所述第一导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触手与所述气缸连接,且所述触手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气缸做伸缩运动,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触手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做升降运动。
如此设置,触手能够在气缸的带动下对触头进行按压,以使纠偏结构完成对钢片位置的纠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贴片设备,工件安装于料梭组件上,通过将纠偏结构设于料梭组件上,当钢片放置于工件上时,纠偏结构能够对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如此,能够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避免现有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钢片纠偏效率,从而提高贴片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贴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料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料梭组件去掉盖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钢片放置于工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纠偏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纠偏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料梭组件与气接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板与通气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贴片设备;10、工件;20、钢片;30、料梭组件;31、通气板;311、第一通气孔;32、固定板;33、气接头;40、纠偏结构;41、触头;411、第一导向槽;412、第二导向槽;413、限位通道;4131、第一通道;4132、过渡通道;4133、第二通道;42、夹紧件;421、第一夹抓;4211、第一纠正部;422、第二夹抓;4221、第二纠正部;43、安装座;431、容置槽;44、底座;45、第一弹性件;46、限位勾手;48、底托;49、盖片;50、驱动组件;60、传动组件;61、张紧板;62、同步带;63、主动轮;64、从动轮;70、导向组件;71、底管;72、第二导轨;73、防撞块;74、原点单元;80、触发组件;81、气缸;82、第一导轨;83、触手;84、第一驱动件;85、支架;90、气动组件;91、拖链;92、真空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贴片设备100,用于在工件10上封装钢片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件10为摄像头,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件10也可以为其他需要贴附钢片20的产品。
随着镜头技术的发展,手机镜头、车载镜头的需求增加,对摄像头封装钢片的工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摄像头封装钢片的工序通常包括点胶过程、钢片贴附及热固化过程。
现有贴片设备包括料梭及纠偏结构,且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摄像头位于料梭上,在钢片贴附过程中,需要将钢片贴于摄像头表面,并通过纠偏结构对钢片的位置进行调整。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及维护成本高,且纠偏结构的效率低,从而降低贴片设备的效率。
请参阅图1、图3-图5,本申请提供的贴片设备100包括料梭组件30,工件10位于料梭组件30上,料梭组件30设有纠偏结构40,料梭组件30能够依次运动至点胶工位、贴片工位、热压工位及取料工位进行作业;当料梭组件30运动至贴片工位时,钢片20放置于工件10上,纠偏结构40对钢片20的位置进行纠正。如此,能够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避免现有将纠偏结构与料梭分开设置,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钢片20纠偏效率,从而提高贴片设备100的工作效率。
且在本申请中,纠偏结构40进行纠偏作业是在贴片工位完成,能够确保纠偏作业时的稳定性及高精度。现有贴片设备的纠偏结构大多位于热固化工位的压头上,热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热量传递到纠偏结构,而在纠偏结构运行过程中,高热量会对纠偏结构的精度产生影响。
而本申请将纠偏结构40设置于料梭组件30上,且纠偏结构40的纠偏动作发生在贴片工位上,而不是热固化工位;从而能够将热固化工位产生热量的加热部和纠偏结构40分开,确保纠偏结构40的纠偏动作在稳定(常温)的情况下实施,以纠正钢片20的位置偏差,从而提高纠偏过程的稳定性与纠偏精度。
请继续参阅图2,贴片设备100还包括驱动组件50、传动组件60及导向组件70,料梭组件30部分安装于导向组件70,部分安装于传动组件60,驱动组件50驱动传动组件60运动,传动组件60能够带动料梭组件30沿导向组件70的导向方向运动,以在点胶工位、贴片工位、热压工位及取料工位进行作业。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50为电机,传动组件60包括张紧板61、同步带62、主动轮63及从动轮64,驱动组件50安装于张紧板61,且与主动轮63连接,同步带62一端套在主动轮63外侧,另一端套在从动轮64外侧,驱动组件50能够驱动主动轮63运动,主动轮63带动同步带62转动,料梭组件30的一端与同步带62连接,从而带动料梭组件30移动至点胶工位、贴片工位、热压工位及取料工位进行作业。
导向组件70包括底管71及第二导轨72,第二导轨72安装于底管71上,料梭组件30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导轨72上,并能够沿第二导轨72的导向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组件70还包括防撞块73,第二导轨72的两端均设有防撞块73,用于限制料梭组件30在第二导轨72上移动的距离,从而保持安全位置。
导向组件70还包括原点单元74,原点单元74位于底管71的一端,料梭组件30在运动至点胶工位、贴片工位、热固化工位时,需要回原点对电机的步距精度进行校正。
请参阅图4及图6,贴片设备100还包括支架85及触发组件80,触发组件80安装于支架85上,纠偏结构40包括触头41;料梭组件30能够沿支架85运动至贴片工位,当料梭组件30运动至贴片工位时,触发组件80按压触头41,触头41受到按压后,触发组件80远离工件10,钢片20放置于工件10上;触发组件80再次按压触头41,纠偏结构40对钢片20的位置进行纠正。
本申请将触发组件80与纠偏结构40之间分离,能够简化料梭组件30的结构,降低成本;同时,触发组件80作为动力源,在纠偏结构40的外部对纠偏结构40进行触发,并且通过简单的按压动作,便可使纠偏结构40对钢片20的位置进行纠正,提高纠偏结构40的精度,从而提高纠偏效率;能够避免现有设备中纠偏结构和动力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产生纠偏结构的造价过高,且尺寸偏大,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并且,触头41受到触发组件80的按压后,触发组件80会远离工件10,避免触发组件80对钢片20的放置产生干扰,从而使钢片20顺畅地放置于工件10上。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中,贴片设备100还包括感应件(图未示),当料梭组件30运动至贴片工位时,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料梭组件30,并触发纠偏结构40,以使纠偏结构40纠正工件10上的钢片20的位置;从而简化贴片设备100的结构,降低成本。感应件可以通过激光感应并触发纠偏结构40,以纠正钢片20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感应触发,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请参阅图7,纠偏结构40还包括夹紧件42,夹紧件42伸入触头41的一侧;当触发组件80按压触头41,夹紧件42张开,当触发组件80再次按压触头41,夹紧件42收回。当触发组件80按压触头41,触头41受到挤压接触夹紧件42的一端,夹紧件42张开,在张开状态下,将钢片20放入至工件10上,随后触发组件80再次按压触头41,使触头41抬起,触头41抬起后,夹紧件42收回以纠正钢片20的位置并夹紧钢片20;通过夹紧件42简单的张开、收回动作,便可实现对钢片20位置的纠正,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如此,将纠偏结构40的触发、夹紧、保持三个动作分别由两个结构进行配合;即用于夹紧的夹紧件42、用于触发夹紧件42运动和保持夹紧件42处于张开、回收状态的触头41;从而避免现有纠偏结构位于热固化工位的压头上,即纠偏结构与加热部同时存在于一个结构中,导致该结构过于复杂,在组装过程中,会有累积的精度误差的问题;本申请的纠偏结构40在实现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稳定性,保证高精度纠偏。
进一步地,纠偏结构40还包括底座44,触头41活动地安装于底座44,夹紧件42包括第一夹抓421及第二夹抓422,第一夹抓421及第二夹抓422均转动地安装于底座44上,且第一夹抓421及第二夹抓422的一端均伸入触头41的一侧;当触发组件80按压触头41,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张开;当触发组件80再次按压触头41,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收回。如此,结构简单,通过将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转动地安装于底座44上,且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伸入触头41的一侧,在触头41的带动下,能够使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进行转动,从而张开或者收回,实现钢片20位置的纠正。
请继续参阅图7,沿触头41的高度方向,触头41的一侧至少开设有宽度呈减小趋势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导向槽411及第二导向槽412,第一导向槽411相对第二导向槽412远离触发组件80设置,第一夹抓421及第二夹抓422的一端能够伸入第一导向槽411或第二导向槽412内。
当触头41被按压,下降或抬起时,能够使夹紧件42一端伸入第一导向槽411或第二导向槽412内。因第二导向槽412的宽度较小,故当触头41下降时,带动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转动,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能够与第二导向槽412的槽壁接触靠紧,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另一端相互远离,从而处于张开状态;当触头41抬起时,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槽412内位于第一导向槽411内,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另一端相互靠近,从而处于收回状态。
进一步地,纠偏结构40还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45,多个第一弹性件45安装于底座44内,并分别抵靠于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侧面。
当触头41下降时,第一弹性件45受到挤压,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张力大于第一弹性件45的弹力而张开;当触头41抬起时,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从第二导向槽412内位于宽度较宽的第一导向槽411内,第一弹性件45回复,此时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伸入第一导向槽411的一端,不会受第一导向槽411槽壁的挤压力,而是通过处于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侧面的第一弹性件45的回复力,使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从张开状态下收回,从而对钢片20位置进行纠正。
第一夹抓421靠近工件10的一侧设有第一纠正部4211,第二夹抓422靠近工件10的一侧设有第二纠正部4221,第一纠正部4211及第二纠正部4221能够在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收回时抵靠于钢片20的周侧,以纠正钢片20的位置。第一纠正部4211与第二纠正部4221能够在第一弹性件45的推动下夹紧,触碰钢片20的周侧边缘,推动钢片20到准确的位置,以完成位置的纠偏。
请参阅图8,纠偏结构40还包括安装座43,安装座43安装于底座44,安装座43开设有容置槽431,触头41安装于容置槽431,并能够沿容置槽431的高度方向运动。触头41远离夹紧件4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通道413,纠偏结构40还包括限位勾手46,限位勾手46一端与安装座43连接,另一端能够随触头41的运动,在限位通道413内移动,以限位触头41的位置。限位勾手46与限位通道413的配合,能够限位触头41的位置,使触头41存在下降极限位置与上升极限位置,从而实现夹紧件42张开或者收回,避免因触发组件80的按压,使触头41位置偏离。
进一步地,限位通道413包括第一通道4131,过渡通道4132及第二通道4133,第一通道4131、过渡通道4132及第二通道4133依次首尾连通。
优选地,过渡通道4132呈“V”形,能够使限位勾手46在过渡通道4132的最低点处锁死,对触头41的位置进行限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通道413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即可,如过渡通道4132呈“U”形或者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等形状。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4131与第二通道4133之间大致呈“V”形,且第一通道4131与第二通道4133位于过渡通道4132远离触发组件80的一侧,即沿着竖直方向,第一通道4131与第二通道4133位于过渡通道4132的下方。
因第一通道4131、过渡通道4132及第二通道4133依次首尾连通,故在限位勾手46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两处锁死位置,沿竖直方向,即过渡通道4132内的最低位置和第一通道4131与第二通道4133之间的连通位置;从而能够对触头41抬起的位置与下降的位置进行限位。
优选地,第一通道4131为竖直通道,且第一通道4131的一端与过渡通道4132一端相连通,限位勾手46在第一通道4131内是从第一通道4131远离过渡通道4132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因沿着竖直方向,第一通道4131位于过渡通道4132的下方;即在本申请中,限位勾手46是沿竖直方向,从第一通道4131的下方移动至上方进入过渡通道4132内的。并且,竖直通道能够使限位勾手46更加顺畅的移动,减少移动过程中的阻力。当触头41下降时,限位勾手46从第一通道4131运动至过渡通道4132内锁死,使触头41下降到预定位置。
当然,第一通道4131也可以倾斜设置,或者弯曲设置,或者呈多段设置,只要限位勾手46在这些通道内的移动能够达到与竖直通道相同的效果即可。
因第一通道4131、过渡通道4132及第二通道4133依次首尾连通,且第二通道4133位于过渡通道4132的下方,故第二通道4133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通道4131与过渡通道4132来设定。第二通道4133只要能使限位勾手46从过渡通道4132远离第一通道4131的一端移出,并移动至第一通道4131与第二通道4133的连通位置处锁死,使触头41抬起至预定位置即可。
纠偏结构4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图未示),第二弹性件安装于触头41远离触发组件80的一端。
当触头41被按压,触头41挤压第二弹性件,限位勾手46能够沿着第一通道4131往上移动,至过渡通道4132一处锁死,此时,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处于开槽宽度较小的第二导向槽412,变窄的通道促使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张开;触头41再次被按压,第二弹性件回复,限位勾手46沿着过渡通道4132移出,移动进入第二通道4133,触头41能够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往上移动,此时,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的一端处于开槽宽度较大的第一导向槽411,变宽的通道促使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在侧面第一弹性件45的作用下,夹紧钢片20边缘,纠正钢片20贴片过程的位置偏差。
请参阅图6,贴片设备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84;触发组件80包括气缸81、第一导轨82及触手83,气缸81及第一导轨82均安装于支架85,触手83与气缸81连接,且触手83部分安装于第一导轨82,第一驱动件84能够驱动气缸81做伸缩运动,气缸81能够带动触手83在第一导轨82上做升降运动。
当料梭组件30运动至贴片工位时,第一驱动件84运作,触手83能够在气缸81的带动下对触头41进行按压,使第一夹紧件42张开放置钢片20。需要说明的是,触手83在第一次按压后,会在气缸81的带动下回复原位,以进行第二次按压。当钢片20放置后,在气缸81的带动下触手83再次按压触头41,使第一夹紧件42收回,夹紧钢片20边缘,纠正钢片20在贴片过程的位置偏差。
请参阅图2,贴片设备100还包括气动组件90,气动组件90能够吸住工件10的底部,使工件10稳定地位于料梭组件30上,防止工件10在贴片的过程中来回晃动。
进一步地,气动组件90包括拖链91及真空发生器92,拖链91能够随料梭组件30做往复运动,料梭组件30的气管经过拖链91内部延伸到真空发生器92,真空发生器92能够控制料梭组件30上气路的开断,形成真空的吸附和破坏,从而吸住工件10的底部,防止其在贴片的过程中来回晃动。
纠偏结构40还包括底托48及盖片49,底座44固定于底托48内,盖片49安装于底座44,用于限制触头41向上移动,触头41在底座44内部上下移动。
请参阅图9及图10,具体地,料梭组件30还包括通气板31及固定板32,固定板32开设有多个安装槽,纠偏结构40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安装槽内;固定板32安装于通气板31上,通气板31具有第一通气孔311,能够将拖链91内部的导气管传输过来的气连接到通气板31内部做转接。固定板32具有第二通气孔(图未示),能够将经过通气板31内部做转接的气路连接到纠偏结构40;料梭组件30还包括气接头33,气接头33固定于底托48,用于接通通气板31内部做转接的气路,纠偏结构40通过接入气路,从下部吸附住放置于其中的工件10,防止其在整个贴附过程中偏移所导致的贴附误差。
本申请中钢片20点胶、贴附和热固的流程如下:
设备开始工作,在点胶工位完成点胶后,料梭组件30移动至贴片工位;触手83在气缸81的驱动下按压触头41,使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张开;将钢片20放置于工件10上;气缸81驱动的触手83再次按压触头41,触头41释放后抬起,第一夹抓421与第二夹抓422在第一弹性件45的推动下夹紧,触碰到钢片20的边缘,推动钢片20到准确的位置,完成位置的纠偏;随后料梭组件30移动至热固化工位,热固化工位的压头对工件10上的钢片20进行热压,使钢片20和工件10之间的胶水凝固。完成热固化后,料梭组件30移动至取料工位,在取料工位将粘附了工件10的钢片20取下。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贴片设备,用于在工件上封装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梭组件,所述工件位于所述料梭组件上,所述料梭组件设有纠偏结构,所述料梭组件能够运动至贴片工位;
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钢片放置于所述工件上,所述纠偏结构对所述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支架及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纠偏结构包括触头;所述料梭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受到按压后,所述触发组件远离所述工件,所述钢片放置于所述工件上;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纠偏结构对所述钢片的位置进行纠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触头的一侧;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夹紧件张开,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夹紧件收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感应件,当所述料梭组件运动至所述贴片工位时,所述感应件能够感应到所述料梭组件,并触发所述纠偏结构,以使所述纠偏结构纠正所述工件上的所述钢片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触头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夹紧件包括第一夹抓及第二夹抓,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均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均伸入所述触头的一侧;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触头的高度方向,所述触头的一侧至少开设有宽度呈减小趋势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所述第二导向槽远离所述触发组件设置,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抬起,所述第一夹抓及所述第二夹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内,并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的侧面;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能够从张开状态下收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抓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纠正部,所述第二夹抓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设有第二纠正部,所述第一纠正部及所述第二纠正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时抵靠于所述钢片的周侧,以纠正所述钢片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触头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并能够沿所述容置槽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触头远离所述夹紧件的一侧开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限位勾手,所述限位勾手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能够随所述触头的运动,在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动,以限位所述触头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过渡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呈“V”形,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依次首尾连通;所述纠偏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触头远离所述触发组件的一端;
当所述触发组件按压所述触头,所述触头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勾手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通道移动至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夹紧件从所述第一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张开;
当所述触发组件再次按压所述触头,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复,所述限位勾手从所述过渡通道中移动至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夹紧件从所述第二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抓与所述第二夹抓收回。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气缸、第一导轨及触手,所述气缸及所述第一导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触手与所述气缸连接,且所述触手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气缸做伸缩运动,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触手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做升降运动。
CN202110855718.9A 2021-07-28 2021-07-28 贴片设备 Active CN113731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718.9A CN113731754B (zh) 2021-07-28 2021-07-28 贴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718.9A CN113731754B (zh) 2021-07-28 2021-07-28 贴片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1754A true CN113731754A (zh) 2021-12-03
CN113731754B CN113731754B (zh) 2022-11-29

Family

ID=7872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5718.9A Active CN113731754B (zh) 2021-07-28 2021-07-28 贴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17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7855A (ja) * 2000-12-15 2002-06-2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CN102194927A (zh) * 2010-03-04 2011-09-21 杭州中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日光灯贴片机
CN205406575U (zh) * 2016-03-17 2016-07-27 深圳市达特尔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双面贴保护膜设备
CN207369434U (zh) * 2017-08-31 2018-05-15 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贴片机及对位装置
CN207927152U (zh) * 2018-02-11 2018-09-28 深圳市圳鸿智能有限公司 视觉自动定位纠偏全自动直贴emi一体机
CN210092212U (zh) * 2019-09-10 2020-02-18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纠偏装置
CN212069382U (zh) * 2020-01-21 2020-12-04 威海山花华宝地毯有限公司 簇绒地毯涂胶纠偏感应装置
CN112310457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纠偏装置
CN113117987A (zh) * 2021-04-12 2021-07-16 淮南中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压软瓷、柔性贴片石二合一自动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7855A (ja) * 2000-12-15 2002-06-2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CN102194927A (zh) * 2010-03-04 2011-09-21 杭州中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日光灯贴片机
CN205406575U (zh) * 2016-03-17 2016-07-27 深圳市达特尔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双面贴保护膜设备
CN207369434U (zh) * 2017-08-31 2018-05-15 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贴片机及对位装置
CN207927152U (zh) * 2018-02-11 2018-09-28 深圳市圳鸿智能有限公司 视觉自动定位纠偏全自动直贴emi一体机
CN112310457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纠偏装置
CN210092212U (zh) * 2019-09-10 2020-02-18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纠偏装置
CN212069382U (zh) * 2020-01-21 2020-12-04 威海山花华宝地毯有限公司 簇绒地毯涂胶纠偏感应装置
CN113117987A (zh) * 2021-04-12 2021-07-16 淮南中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压软瓷、柔性贴片石二合一自动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1754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9018A (zh) 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CN219378717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
KR101773771B1 (ko) 그립형 부착장치
CN113731754B (zh) 贴片设备
CN113695881A (zh) 一种光伏板护角安装设备
CN214477372U (zh) 散热盖贴装设备
CN209685618U (zh) 一种自动夹胶合片机的合片装置
CN215418204U (zh) 电池制造设备
CN111509245B (zh) 成型设备
CN219873563U (zh) 一种硅片上料机用整片与伸缩取片一体化装置
CN217599067U (zh) 一种显示屏的打印贴标机构
CN216784882U (zh) 一种Face ID模组上料装置
CN211055462U (zh) 自动贴合机
CN210102256U (zh) 贴标机构和贴标签机
CN112896700A (zh) 一种用于基材腰际贴标的贴标机
CN116706205B (zh) 电池盖板组装生产线
KR200453760Y1 (ko) 이단식 이동적재유니트
CN214266816U (zh) 编织袋提手压扣机
CN117373955B (zh) 一种散热贴贴附机
CN218139904U (zh) 一种数码屏贴膜机定位结构
CN214800062U (zh) 上下模压覆膜装置
CN113619888B (zh) 接料模组及剥单装置
CN217496802U (zh) 一种转印标自动上料机构
CN214877674U (zh) 一种led板支架移动装置
CN112721319B (zh) 一种编织袋提手压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