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372U - 散热盖贴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盖贴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372U
CN214477372U CN202120258217.8U CN202120258217U CN214477372U CN 214477372 U CN214477372 U CN 214477372U CN 202120258217 U CN202120258217 U CN 202120258217U CN 214477372 U CN214477372 U CN 214477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cover
jacking
modul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82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伟林
查进
阮开沧
焦状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sai Robot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Changzhou Mingseal Robo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sai Robot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Changzhou Mingseal Robo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sai Robot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Changzhou Mingseal Robo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sai Robot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82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散热盖贴装设备,包括输送轨道模块、贴装模块、散热盖上料装置和定位模块,其中:输送轨道模块被配置为将载板输送至装配工位,载板内承载有芯片;散热盖上料装置被配置为向吸取工位输送散热盖;定位模块安装于定位工位处;贴装模块被配置为在吸取工位、定位工位以及装配工位之间移动,贴装模块在吸取工位吸取散热盖后移动至定位工位,定位模块对贴装模块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识别,贴装模块在定位模块对吸取的散热盖定位识别后,将散热盖移动至装配工位,并将散热盖装配到装配工位处载板内的芯片上。本申请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可以对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然后再将散热盖装配至载板内的芯片上,提高了散热盖装配的精度。

Description

散热盖贴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工件封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散热盖贴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于芯片封装的高精度要求,实现全自动化芯片散热盖的装配,通常需要利用真空吸头吸附散热盖,再将吸附的散热盖放置于工件上。由于散热盖的尺寸规格不同,目前工艺的散热盖贴装精度不高且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容易被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盖贴装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盖贴装设备,包括输送轨道模块、贴装模块、散热盖上料装置和定位模块,其中:
所述输送轨道模块被配置为将载板输送至装配工位,所述载板内承载有芯片;
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被配置为向吸取工位输送散热盖;
所述定位模块安装于定位工位处;
所述贴装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取工位、所述定位工位以及所述装配工位之间移动,所述贴装模块在所述吸取工位吸取散热盖后移动至所述定位工位,所述定位模块对所述贴装模块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识别,所述贴装模块在所述定位模块对吸取的散热盖定位识别后,将所述散热盖移动至所述装配工位,并将所述散热盖装配到所述装配工位处载板内的芯片上。
可选的,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输送轨道模块、所述贴装模块、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和所述定位模块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显示屏和折叠键盘,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上方,所述折叠键盘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贴装模块驱动组件,所述贴装模块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两个间隔平行安装的输送导轨以及搭载于两个所述输送导轨上的安装架,所述输送导轨横跨于所述输送轨道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散热盖上料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输送导轨上,所述贴装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安装架驱动所述贴装模块沿着所述输送导轨移动。
可选的,所述输送轨道模块包括输送轨道、顶升定位模块,所述顶升定位模块位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和下料端之间,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接收载板,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顶升定位模块的上方,所述顶升定位模块向上顶升所述载板并在顶升到位后对所述载板进行定位固定;
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载板内芯片的散热盖装配封装完成后,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输送轨道的下料端进行出料。
可选的,所述贴装模块包括负压供气组件、真空吸盘、角度调整组件、压力传感器、传动组件、传导杆、弹簧,其中:所述负压供气组件的气管接头与所述真空吸盘的进气口连通,以向所述真空吸盘提供负压;所述真空吸盘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抵设置,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导杆的第一端相抵设置,所述传导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抵设置;所述角度调整组件与所述真空吸盘传动连接,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真空吸盘进行角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负压供气组件包括所述气管接头、密封腔体、密封圈,其中:所述气管接头进入所述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密封腔体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花键,所述花键为中空结构,所述花键的预定段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预定段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密封腔体通过所述花键的通孔和中空结构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花键上端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抵,所述花键上下运动传递到所述弹簧上,所述弹簧形变产生的压力通过所述传导杆传递到所述压力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第一同步轮、皮带、第二同步轮、传动套、转轴,其中:
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杆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同步轮固定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传动套均固定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传动套随着所述转轴同步旋转;
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所述传动套套设固定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花键上。
可选的,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部、取料定位部、下料部,以及横跨于所述上料部、所述取料定位部和所述下料部的横移组件,所述上料部将散热盖承载件顶升到位后,所述横移组件将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从所述上料部移动至所述取料定位部,所述取料定位部对所述散热盖承载件进行定位固定,取料机构对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上的散热盖进行取料,所述横移组件将取料后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从所述取料定位部移动至所述下料部。
可选的,所述上料部包括:第一顶升板、顶升定位传感器和第一顶升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括夹紧气缸和夹块,其中:所述第一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上安装所述第一顶升板,所述第一顶升板上方用于承载所述散热盖承载件;所述夹紧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夹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块开合;所述第一顶升组件顶升所述散热盖承载件到所述顶升定位传感器处,所述夹紧气缸带动所述夹块夹紧所述散热盖承载件;
所述下料部包括:第二顶升板和第二顶升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上安装所述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上方用于承载取料后的散热盖承载件;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顶升板上升或下降。
可选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为Tray上料板,所述上料部的Tray上料板位于所述第一顶升板上方,所述Tray上料板上承载散热盖,所述第一顶升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顶升板顶升所述Tray上料板,以将所述Tray上料板顶升至所述顶升定位传感器位置处;
所述上料部还包括第一横向滑轨,所述Tray上料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所述第一横向滑轨上料至所述第一顶升板的正上方。
可选的,所述取料定位部包括多个顶升定位块,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移动件、移动件驱动模组,所述夹块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移动件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移动件转动,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夹紧气缸和所述夹块运动,以将所述夹块夹持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所述顶升定位块上方,所述顶升定位块上升插入至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的对应插孔,实现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的定位固定;
在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上的散热盖被取完后,所述移动件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移动件转动,以将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所述下料部,所述夹块打开将所述散热承载件释放至所述下料部。
可选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为弹夹,所述取料定位部还包括顶升上料组件,所述顶升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电机、上料丝杠、顶升杆、竖向导轨和同步带,所述上料电机与所述上料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传动连接,所述顶升杆安装于所述丝杠螺母上,所述丝杠螺母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上料电机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着所述竖向导轨向上运动,所述顶升杆将弹夹内的散热盖顶升脱离所述弹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可以对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然后再将散热盖装配至载板内的芯片上,提高了散热盖装配的精度。
另外,在设置贴装模块时,由于设置了角度调整组件,可以比较精确地调整真空吸盘的角度,可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散热盖贴装,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真空吸盘对吸附的工件的压力,实现贴装时的压力反馈,满足了工艺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压坏的风险。
通过在输送轨道模块内设置横跨于上料部、取料定位部和下料部的横移组件,通过横移组件将在上料部上料的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取料定位部进行取料,在取料完成后再通过横移组件将空的散热盖承载件输送至下料部进行下料,实现了散热盖承载件的自动上下料,避免了停机上料或停机下料的方式,为生产线的连续作业提供了保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的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吸取散热盖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装配散热盖时的俯视图;
图5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剖视图;
图5C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正面示意图;
图5D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真空吸盘被调平时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6C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取料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D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顶升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E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上料至上料部时的示意图;
图6F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被移动至取料定位部时的示意图;
图6G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被移动至下料部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输送轨道模块;2、贴装模块;21、真空吸盘;22、压力传感器;23、传导杆;24、弹簧;251、气管接头;252、密封腔体;253、第一密封圈;254、第二密封圈;26、花键;27、预压力调节座;281、伺服电机;282、联轴器;283、第一同步轮;285、第二同步轮;286、传动套;287、转轴;288、皮带张紧螺丝;291、第一调平板;292、第二调平板;293、调节转轴;294、第一调平螺丝;295、第二调平螺丝;296、作用支架;297、调节支架;3、散热盖上料装置;31、上料部;311、第一顶升板;312、顶升定位传感器;313、第一顶升组件;3131、第一顶升电机;3132、第一顶升导轨;3133、第一顶升丝杠;3134、第一滑块;314、第一横向滑轨;32、取料定位部;321、顶升定位块;322、顶升上料组件;3221、上料电机;3222、上料丝杠;3223、顶升杆;3224、竖向导轨;33、下料部;331、第二顶升板;332、第二顶升组件;333、第二滑轨;34、横移组件;341、移动件;342、夹块;35、散热盖承载件;36、把手;37、Tray上料板;4、定位模块;5、设备框架;6、显示屏;7、折叠键盘;8、贴装模块驱动组件;81、第一驱动电机;82、输送导轨;83、安装架;8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的外部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可以包括输送轨道模块1、贴装模块2、散热盖上料装置3和定位模块4。
所述输送轨道模块1被配置为将载板输送至装配工位,所述载板内承载有芯片;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3被配置为向吸取工位输送散热盖;所述定位模块4安装于定位工位处。
所述贴装模块2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取工位、所述定位工位以及所述装配工位之间移动,所述贴装模块2在所述吸取工位吸取散热盖后移动至所述定位工位,所述定位模块4对所述贴装模块2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识别,所述贴装模块2在所述定位模块4对吸取的散热盖定位识别后,将所述散热盖移动至所述装配工位,并将所述散热盖装配到所述装配工位处载板内的芯片上。
通常,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可以包括设备框架5,所述输送轨道模块1、所述贴装模块2、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3和所述定位模块4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5内,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显示屏6和折叠键盘7,所述显示屏6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5的上方,所述折叠键盘7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5的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为了实现贴装模块2在在所述吸取工位、所述定位工位以及所述装配工位之间的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可以包括贴装模块驱动组件8,所述贴装模块驱动组件8包括第一驱动电机81、两个间隔平行安装的输送导轨82以及搭载于两个所述输送导轨82上的安装架83,所述输送导轨82横跨于所述输送轨道模块1、所述定位模块4和散热盖上料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1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架83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架8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输送导轨82上,所述贴装模块2安装于所述安装架83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1通过所述安装架83驱动所述贴装模块2沿着所述输送导轨82移动。
另外,贴装模块驱动组件8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84,第二驱动电机84的驱动端与贴装模块2连接,以驱动贴装模块2在安装架83上沿着安装架83移动。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吸取散热盖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装配散热盖时的俯视图,结合图3和图4,本申请中,通过输送轨道模块1为将载板输送至装配工位;将散热盖承载件(承载有散热盖)上料至散热盖上料装置3上,散热盖上料装置3将散热盖承载件上料至吸取工位;贴装模块2移动至吸取工位吸取散热盖,如图3所示,然后贴装模块2将吸取的散热盖移动至定位工位,由定位模块4对贴装模块2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识别;再然后贴装模块2将吸取的散热盖移动至装配工位,并将所述散热盖装配到所述装配工位处载板内的芯片上,如图4所示,从而实现散热盖的自动上料、定位和装配,由于在对散热盖进行装配之前可以对散热盖进行定位,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对散热盖的定位信息进行装配,使得装配更为精准,符合装配的工艺要求。
下面对散热盖贴装设备中几个主要模块进行解释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输送轨道模块1可以包括输送轨道、顶升定位模块4,所述顶升定位模块4位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和下料端之间,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接收载板,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顶升定位模块4的上方,所述顶升定位模块4向上顶升所述载板并在顶升到位后对所述载板进行定位固定。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载板内芯片的散热盖装配封装完成后,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输送轨道的下料端进行出料。
结合图5A和图5B,对本申请提供的贴装模块2进行解释说明。
图5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剖视图,图5C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贴装模块的正面示意图,结合图5A至图5C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贴装模块2可以包括负压供气组件、真空吸盘21、角度调整组件、压力传感器22、传动组件、传导杆23、弹簧24。
负压供气组件的气管接头251与真空吸盘21的进气口连通,以向真空吸盘21提供负压。也就是说,负压供气组件通过气管接头251向真空吸盘21提供负压。
真空吸盘21安装于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传动组件的第二端与弹簧24的第一端相抵设置,弹簧24的第二端与传导杆23的第一端相抵设置,传导杆23的第二端与压力传感器22相抵设置。这样,当真空吸盘21吸附散热盖之后,传动组件会通过弹簧24向压力传感器22传递压力,使压力传感器22感知到真空吸盘21对吸附的散热盖的压力值。
角度调整组件与真空吸盘21传动连接,角度调整组件带动真空吸盘21进行角度调节。也就是说,角度调整组件可以带动真空吸盘21旋转,以调节真空吸盘21与水平方向上的角度。比如,角度调整组件可以带动真空吸盘21在360°的方位上进行角度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压供气组件可以包括气管接头251、密封腔体252、密封圈,其中:气管接头251进入密封腔体252,密封腔体252与真空吸盘21连通,密封腔体252通过密封圈密封。
密封圈的数量可以根据密封腔体252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图2中的第一密封圈253和第二密封圈25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可以包括花键26,花键26为中空结构,花键26的预定段上设置有通孔,该预定段设置于密封腔体252内,密封腔体252通过花键26的通孔和中空结构与真空吸盘21连通。
气管接头251进入密封腔体252,气管接头251另一端连通至负载提供装置上,这样负载提供装置会将负压通过气管接头251导入至密封腔体252内;又由于花键26为中空结构,且在密封腔体252内的部分设置有通孔,因此可以将密封腔体252内的负压连通至真空吸盘21,实现对真空吸盘21的吸附控制。
可选的,花键26上端与弹簧24的第一端相抵,花键26上下运动传递到弹簧24上,弹簧24形变产生的压力通过传导杆23传递到压力传感器22,也就是说,当真空吸盘21吸附散热盖之后,花键26会通过弹簧24将压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2感知压力的大小,从而可以对真空吸盘21所吸附散热盖时产生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
为了便于调节弹簧24的初始压缩量,本申请提供的贴装模块2还可以包括预压力调节座27,预压力调节座27安装于压力传感器22上方,以用于调节弹簧24的初始压缩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调整组件可以包括伺服电机281、联轴器282、第一同步轮283、皮带、第二同步轮285、传动套286、转轴287。
伺服电机281的驱动杆通过联轴器282与第一同步轮283传动连接;第一同步轮283固定于转轴287的第一端,第二同步轮285和传动套286均固定于转轴287的第二端,第二同步轮285和传动套286随着转轴287同步旋转。
皮带套设于第一同步轮283和第二同步轮285上,传动套286套设固定于传动组件的花键26上。
当传动组件包括上述的花键26时,这里所讲的传动套286通常是指花键26套。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需要对皮带进行张紧,为了便于调节皮带的张紧度,角度调整组件还可以包括皮带张紧螺丝288,皮带张紧螺丝288用于调节皮带的张紧力。
通常,贴装模块2的吸附面在安装之后可能是倾斜的,为了保证工艺要求,本申请中提供的贴装模块2还可以包括调平组件,调平组件与真空吸盘21传动连接,以调节真空吸盘21的水平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贴装模块2还可以包括支架,支架包括作用支架296和调节支架297,真空吸盘21安装于作用支架296上。此外,负压供气组件、角度调整组件、压力传感器22、传动组件、传导杆23、弹簧24等也固定于作用支架296上。
调平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调平板291和第二调平板292,第一调平板291通过调节转轴293安装于调节支架297上,调节支架297通过第二调平板292固定于作用支架296上。
如图5A和图5C所示,调平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调平螺丝294和第二调平螺丝295,第二调平板292上下固定设置有第一螺丝穿孔座和第二螺丝穿孔座,第一调平螺丝294穿过第一螺丝穿孔座插入至第一调平板291的上端部,第二调平螺丝295穿过第二螺丝穿孔座插入至第二调平板292的下端部。
第一调平螺丝294朝向第一调平板291拧进时,带着第一调平板291沿着调节转轴293逆时针转动;第二调平螺丝295朝向第一调平板291拧进时,带着第二调平板292沿着调节转轴293顺时针转动。
请参见图5D所示,其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真空吸盘被调平时的示意图,对真空吸盘21调平前为图5D中的(a)所示,调平后为图5D中的(b)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贴装模块,通过设置角度调整组件可以比较精确地调整真空吸盘的角度,可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散热盖贴装,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真空吸盘对吸附的工件的压力,实现贴装时的压力反馈,满足了工艺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压坏的风险。另外,通过设置高精度的角度调整组件可以保证装配的准确性。
结合图6A和图6B,对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盖上料装置进行解释说明。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3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3的上下料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6A和图6B,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3的上下料装置可以包括上料部31、取料定位部32、下料部33,以及横跨于上料部31、取料定位部32和下料部33的横移组件34。
上料部31将散热盖承载件35顶升到位后,横移组件34将散热盖承载件35从上料部31移动至取料定位部32,取料定位部32对散热盖承载件35进行定位固定,取料机构对散热盖承载件35上的散热盖进行取料,横移组件34将取料后的散热盖承载件35从取料定位部32移动至下料部33。
一般来讲,取料定位部32位于上料部31和下料部33之间,以减少横移组件34的移动行程,且空间排布简单,空间利用率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料部31可以包括第一顶升板32、顶升定位传感器312和第一顶升组件313,横移组件34包括夹紧气缸和夹块342。其中,第一顶升组件313的顶升端上安装第一顶升板32,第一顶升板32上方用于承载散热盖承载件35;夹紧气缸的驱动端与夹块342连接,以驱动夹块342开合;第一顶升组件313顶升散热盖承载件35到传感器处,夹紧气缸带动夹块342夹紧散热盖承载件35。
这里所讲的顶升定位传感器312可以是光电传感器等,光电传感器通常包括相对安装的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当散热盖承载件35被顶升至光线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之间时,光线接收器会产生变化的电信号,从而判定散热盖承载件35被顶升至光电传感器位置。
可选的,第一顶升组件313可以包括第一顶升电机3131、第一顶升导轨3132和第一顶升丝杠3133,第一顶升板32通过第一滑块3134安装于第一顶升导轨3132上,第一顶升丝杠3133安装于第一顶升电机3131和第一顶升板32之间,第一顶升电机3131通过第一顶升丝杠3133带动第一顶升板32沿着第一顶升导轨3132上下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盖承载件35可以是承载散热盖的Tray上料板3,也可以承载散热盖的弹夹。
以散热盖承载件35为Tray上料板3为例,上料部31的Tray上料板3位于第一顶升板32上方,Tray上料板3上承载散热盖,第一顶升组件313通过第一顶升板32顶升Tray上料板3,以将Tray上料板3顶升至顶升定位传感器312位置处;上料部31还包括第一横向滑轨314,Tray上料板3在外力作用下沿着第一横向滑轨314上料至第一顶升板32的正上方。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Tray上料板3进行操作,可以在Tray上料板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36,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把手36作用于Tray上料板3,以实现在第一横向滑轨314上的抽拉,对应的,Tray上料板3在外力作用(通常可以指操作人员的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机械施力的形式)下沿着第一横向滑轨314上料至第一顶升板32的正上方。
取料定位部32可以包括多个顶升定位块321,横移组件34还包括移动件341、移动件341驱动模组,夹块342气缸固定安装于移动件341上,移动件341驱动模组驱动移动件341转动,移动件341带动夹紧气缸和夹块342运动,以将夹块342夹持的散热盖承载件35移动至顶升定位块321上方,顶升定位块321上升插入至散热盖承载件35的对应插孔,实现散热盖承载件35的定位固定。
可选的,多个顶升定位块321分别位于取料定位部32的两端,以保证对散热盖承载件35定位时的施力均衡,降低散热盖承载件35的角度偏移。
在散热盖承载件35上的散热盖被取完后,移动件341驱动模组驱动移动件341转动,以将散热盖承载件35移动至下料部33,夹块342打开将散热承载件释放至下料部33。
这里所讲的移动件341可以是皮带,对应的移动件341驱动模组可以包括驱动器(比如电机等)、主动轮、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间隔设置于上料部31的外侧和下料部33的外侧,驱动器的驱动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缠绕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驱动器驱动主动轮,以带动皮带在上料部31和下料部33之间转动。
这里所讲的移动件341也可以是丝杠,对应的移动件341驱动模组可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丝杠,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
当散热盖承载件35是Tray上料板3时,由于散热盖通常是直接放置于Tray上料板3上的,散热盖的上方或周边没有遮挡,取料头可以直接从Tray上料板3上拾取散热盖。而在散热盖承载件35为弹夹时,由于散热盖被装载于弹夹中,取料头在从弹夹中取料时,通常需要先将散热盖从弹夹中顶出或顶升至弹夹的上端部,以便取料头拾取散热盖。
为了兼容通过弹夹实现散热盖的上料方式,请参见图6C和图6D所示,本申请中提供的取料定位部32还可以包括顶升上料组件322,顶升上料组件322包括上料电机3221、上料丝杠3222、顶升杆3223、竖向导轨3224和同步带,上料电机3221与上料丝杠3222上的丝杠螺母传动连接,顶升杆3223安装于丝杠螺母上,丝杠螺母通过滑块安装于竖向导轨3224上,上料电机3221带动丝杠螺母沿着竖向导轨3224向上运动,顶升杆3223将弹夹内的散热盖顶升脱离弹夹。
仍旧参见图6A和图6B所示,下料部33可以包括:第二顶升板331和第二顶升组件332,其中:第二顶升组件332的顶升端上安装第二顶升板331,第二顶升板331上方用于承载取料后的散热盖承载件35;第二顶升组件332带动第二顶升板331上升或下降。
类似的,第二顶升组件332可以包括第二顶升电机、第二顶升导轨和第二顶升丝杠,第二顶升板331通过滑块安装于第二顶升导轨上,第二顶升丝杠安装于第二顶升电机和第二顶升板331之间,第二顶升电机通过第二顶升丝杠带动第二顶升板331沿着第二顶升导轨上下移动。
散热盖承载件35为Tray上料板3,下料部33还可以包括第二滑轨333,Tray上料板3位于第二顶升板331上方,第二顶升组件332通过第二顶升板331带动取料后的Tray上料板3下降,以将Tray上料板3放置于第二滑轨333上,Tray上料板3在外力作用下沿着第二滑轨333移动,以从下料部33抽出。
在实际应用中,以散热盖承载件35为Tray上料板3为例,首先,操作人员将Tray上料板3放置于上料部31,比如图6E中将Tray上料板37推送至上料部31的顶升板上,上料部31的第一顶升组件313将Tray上料板37顶升至顶升定位传感器312位置后,加紧气缸驱动夹块342以夹住Tray上料板37;然后横移模组通过移动件341带动加紧气缸和夹块342横移,进而实现将Tray上料板37移动至取料定位部32,如图6F所示,取料定位部32的顶升定位块321对Tray上料板37进行定位;取料头从Tray上料板37上拾取散热盖,在拾取完成后,横移模组继续将空的Tray上料板37移动至下料部33的第二顶升板331上,如图6G所示。
若散热盖承载件35为弹夹时,通常在弹夹移动至取料定位部32并定位后,顶升上料组件322会顶升弹夹内的散热盖,以便于取料头从弹夹内拾取散热盖。其余的工作流程均与Tray上料板37类似。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盖承载件3的上下料装置,通过设置横跨于上料部3、取料定位部3和下料部3的横移组件3,通过横移组件3将在上料部3上料的散热盖承载件3移动至取料定位部3进行取料,在取料完成后再通过横移组件3将空的散热盖承载件3输送至下料部3进行下料,实现了散热盖承载件3的自动上下料,避免了停机上料或停机下料的方式,为生产线的连续作业提供了保障。利用通过在取料定位部3设置顶升上料组件3,使得散热盖承载件3的上下料装置可以兼容弹夹式上料的应用,满足了更多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盖贴装设备,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可以对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然后再将散热盖装配至载板内的芯片上,提高了散热盖装配的精度。
另外,在设置贴装模块时,由于设置了角度调整组件,可以比较精确地调整真空吸盘的角度,可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散热盖贴装,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真空吸盘对吸附的工件的压力,实现贴装时的压力反馈,满足了工艺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压坏的风险。
通过在输送轨道模块内设置横跨于上料部、取料定位部和下料部的横移组件,通过横移组件将在上料部上料的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取料定位部进行取料,在取料完成后再通过横移组件将空的散热盖承载件输送至下料部进行下料,实现了散热盖承载件的自动上下料,避免了停机上料或停机下料的方式,为生产线的连续作业提供了保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包括输送轨道模块、贴装模块、散热盖上料装置和定位模块,其中:
所述输送轨道模块被配置为将载板输送至装配工位,所述载板内承载有芯片;
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被配置为向吸取工位输送散热盖;
所述定位模块安装于定位工位处;
所述贴装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取工位、所述定位工位以及所述装配工位之间移动,所述贴装模块在所述吸取工位吸取散热盖后移动至所述定位工位,所述定位模块对所述贴装模块吸取的散热盖进行定位识别,所述贴装模块在所述定位模块对吸取的散热盖定位识别后,将所述散热盖移动至所述装配工位,并将所述散热盖装配到所述装配工位处载板内的芯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输送轨道模块、所述贴装模块、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和所述定位模块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显示屏和折叠键盘,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上方,所述折叠键盘安装于所述设备框架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贴装设备还包括贴装模块驱动组件,所述贴装模块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两个间隔平行安装的输送导轨以及搭载于两个所述输送导轨上的安装架,所述输送导轨横跨于所述输送轨道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散热盖上料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输送导轨上,所述贴装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安装架驱动所述贴装模块沿着所述输送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模块包括输送轨道、顶升定位模块,所述顶升定位模块位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和下料端之间,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端接收载板,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顶升定位模块的上方,所述顶升定位模块向上顶升所述载板并在顶升到位后对所述载板进行定位固定;
所述输送轨道在所述载板内芯片的散热盖装配封装完成后,将所述载板输送至所述输送轨道的下料端进行出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装模块包括负压供气组件、真空吸盘、角度调整组件、压力传感器、传动组件、传导杆、弹簧,其中:所述负压供气组件的气管接头与所述真空吸盘的进气口连通,以向所述真空吸盘提供负压;所述真空吸盘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抵设置,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导杆的第一端相抵设置,所述传导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抵设置;所述角度调整组件与所述真空吸盘传动连接,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真空吸盘进行角度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供气组件包括所述气管接头、密封腔体、密封圈,其中:所述气管接头进入所述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密封腔体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花键,所述花键为中空结构,所述花键的预定段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预定段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密封腔体通过所述花键的通孔和中空结构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花键上端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抵,所述花键上下运动传递到所述弹簧上,所述弹簧形变产生的压力通过所述传导杆传递到所述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第一同步轮、皮带、第二同步轮、传动套、转轴,其中:
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杆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同步轮固定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传动套均固定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传动套随着所述转轴同步旋转;
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所述传动套套设固定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花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部、取料定位部、下料部,以及横跨于所述上料部、所述取料定位部和所述下料部的横移组件,所述上料部将散热盖承载件顶升到位后,所述横移组件将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从所述上料部移动至所述取料定位部,所述取料定位部对所述散热盖承载件进行定位固定,取料机构对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上的散热盖进行取料,所述横移组件将取料后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从所述取料定位部移动至所述下料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包括:第一顶升板、顶升定位传感器和第一顶升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括夹紧气缸和夹块,其中:所述第一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上安装所述第一顶升板,所述第一顶升板上方用于承载所述散热盖承载件;所述夹紧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夹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块开合;所述第一顶升组件顶升所述散热盖承载件到所述顶升定位传感器处,所述夹紧气缸带动所述夹块夹紧所述散热盖承载件;
所述下料部包括:第二顶升板和第二顶升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顶升组件的顶升端上安装所述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上方用于承载取料后的散热盖承载件;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顶升板上升或下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为Tray上料板,所述上料部的Tray上料板位于所述第一顶升板上方,所述Tray上料板上承载散热盖,所述第一顶升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顶升板顶升所述Tray上料板,以将所述Tray上料板顶升至所述顶升定位传感器位置处;
所述上料部还包括第一横向滑轨,所述Tray上料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所述第一横向滑轨上料至所述第一顶升板的正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定位部包括多个顶升定位块,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移动件、移动件驱动模组,所述夹块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移动件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移动件转动,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夹紧气缸和所述夹块运动,以将所述夹块夹持的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所述顶升定位块上方,所述顶升定位块上升插入至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的对应插孔,实现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的定位固定;
在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上的散热盖被取完后,所述移动件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移动件转动,以将所述散热盖承载件移动至所述下料部,所述夹块打开将所述散热盖承载件释放至所述下料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盖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承载件为弹夹,所述取料定位部还包括顶升上料组件,所述顶升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电机、上料丝杠、顶升杆、竖向导轨和同步带,所述上料电机与所述上料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传动连接,所述顶升杆安装于所述丝杠螺母上,所述丝杠螺母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上料电机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着所述竖向导轨向上运动,所述顶升杆将弹夹内的散热盖顶升脱离所述弹夹。
CN202120258217.8U 2021-01-29 2021-01-29 散热盖贴装设备 Active CN214477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8217.8U CN214477372U (zh) 2021-01-29 2021-01-29 散热盖贴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8217.8U CN214477372U (zh) 2021-01-29 2021-01-29 散热盖贴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372U true CN21447737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8217.8U Active CN214477372U (zh) 2021-01-29 2021-01-29 散热盖贴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73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970A (zh) * 2022-08-02 2022-09-02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压力反馈的自重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CN115155955A (zh) * 2022-07-15 2022-10-11 宁波浩嘉电器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元件冷调点胶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955A (zh) * 2022-07-15 2022-10-11 宁波浩嘉电器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元件冷调点胶设备
CN114999970A (zh) * 2022-08-02 2022-09-02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压力反馈的自重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CN114999970B (zh) * 2022-08-02 2022-10-18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压力反馈的自重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7372U (zh) 散热盖贴装设备
KR101613296B1 (ko) 나사체결장치
CN114496871B (zh) 固晶机
CN103687470A (zh) 一种自动对位组装机
CN110491809B (zh) 高精度多功能装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38023A (zh) 一种自动对位安装机
CN212502807U (zh) 一种屏下摄像头贴合组装设备
CN207900608U (zh) 自动送螺丝及拧紧设备
CN111308748B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的装配流水线
CN112439644A (zh) 一种组装、点胶装置
CN109001926B (zh) 一种对位模组
KR20140086361A (ko) 다이 본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30460B (zh) 一种灯条贴附设备
CN111911503B (zh) Fpc点胶贴合机
CN212989810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的装配流水线
CN211387541U (zh) 一种用于叠层组装的自动化设备
CN216487980U (zh) 一种固晶机摆臂装置
CN112794063B (zh) 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
CN116169053A (zh) 固晶设备及固晶方法
CN113471107B (zh) 固晶机及固晶方法
CN114920009A (zh) 一种转运设备及太阳能电池生产系统
CN210456596U (zh)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KR0145150B1 (ko) 외부리드본딩방법 및 장치
CN216326244U (zh) 一种插件机构
CN219108127U (zh) 一种快速识别电路板坏点的smt贴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