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526A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526A
CN113725526A CN202110987234.XA CN202110987234A CN113725526A CN 113725526 A CN113725526 A CN 113725526A CN 202110987234 A CN202110987234 A CN 202110987234A CN 113725526 A CN113725526 A CN 113725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battery shell
coaxially
production line
energy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7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5526B (zh
Inventor
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gforg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gforg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gforg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gforg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72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5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B65G17/40Chains acting a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38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intermittent movement of belts or ch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包括,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和压印机,压印机包括有工作辊;还包括有,步进输送线,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存放槽;双工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对称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两侧,且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能够相向或背向水平移动;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工作端同轴且对称设置在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上,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与工作辊同竖直径向面,且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工作端与步进输送线的输送面上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同水平径向面,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成品电池外壳。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通常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包括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而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池单元的外部形状一般为圆柱体钢壳,以避免电池液的泄漏,而聚合物锂电池的电解质为固态,电池单元通常为铝箔包装,而电池都是由若干电池单元串联组成电池组,在实际使用中再将电池组放入进电池外壳中,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及稳定性。而电池外壳通常为铝合金材料,电池外壳在加工的过程中因为美观或功能性需要,如防爆,要在电池外壳上印制图案,而为了防爆目的的压印图案是让图案处的厚度小于周围处的厚度,使图案处的承载压力减小,来达到防爆的目的。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外壳的生产过程是:首先在拉深机上拉深出半成品,操作人员再将半成品传送至压印机处进行压印,最后由操作人员取下压印后的外壳,此种生产过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得电池外壳生产效率较低。
中国专利CN201720910123.8公开了一种电池外壳生产线。电池外壳生产线包括拉深机、进料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压印组件以及退料输送组件。拉深机用于拉深电池外壳的半成品;进料输送组件的一端与拉深机相连,进料输送组件承接并沿第一方向输送半成品;第二输送组件承接进料输送组件的输出口处的半成品,用于将半成品输送至压印组件;压印组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二输送组件的一侧,用于承接半成品,并将半成品压印制成成品;退料输送组件位于压印组件的压印位置的下方,用于承接被压印组件压印后的成品,并将成品输送至收纳盒;收纳盒位于退料输送组件的输出端的下方。
该电池外壳生产线仅适合生产长方形的电池外壳,无法适应生产圆筒形的汽车电池外壳,且在对圆筒形的电池外壳压印图案时,现有设备容易造成电池外壳的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包括,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和压印机,压印机包括有工作辊,工作辊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同轴且等间距的环形凸纹;还包括有,步进输送线,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存放槽,且存放槽的槽口背向步进输送线的输送面,半成品电池外壳同轴向且等间距放置在存放槽中;双工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对称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两侧,且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能够相向或背向水平移动;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工作端同轴且对称设置在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上,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与工作辊同竖直径向面,且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工作端与步进输送线的输送面上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同水平径向面。
优选地,还包括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有,升降托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底部,且升降托架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能够沿径向抵接半成品电池外壳的托举槽,升降托架位于压印机的底部;双轴双杆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底部两侧,且双轴双杆气缸的工作端与升降托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顶升机构还包括有推举辊,推举辊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两侧托举槽之间,升降托架沿竖直方向顶升半成品电池外壳时,推举辊同轴向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底部外圆周面上。
优选地,步进输送线包括有,架体,其内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链式输送带,其水平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等间距设置在链式输送带的输送链上,且输送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相对侧的顶端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相对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优选地,双工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导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导轨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两侧,且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工作端分别同轴设置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固定设置在步进输送线的两侧,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抵接组件包括有,固定筒,固定筒轴线水平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的第一移动端上;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设置在固定筒中;抵接盘,抵接盘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柱朝向步进输送线输送面的一端。
优选地,充气组件包括有,固定柱,固定柱与抵接组件同轴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的第二移动端上,固定柱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通孔,且通孔朝向抵接组件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阶梯槽,且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气源输出端连通的注气管;第二转动柱,第二转动柱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注气孔,第二转动柱的一端设置与阶梯槽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套,且第二转动柱的圆周面的一端设置有锥面。
优选地,充气组件还包括有密封套,密封套同轴设置在固定管上,且密封套与阶梯槽同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充气组件还包括有密封圈,密封圈同轴设置在锥面上。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压印机、步进输送线、双工移动机构、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成品电池外壳,解决现有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外壳生产时由人工转运较为繁琐且压印时电池外壳容易形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通过顶升机构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脱离步进输送线的输送面后再加工,避免了步进输送线的输送面受压印力而无法正常工作;
3.本申请通过推举辊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在被举升时能够稳定其下部圆周面,防止半成品电池外壳无支撑力形变或脱离压印区;
4.本申请通过架体、链式输送带、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够使其带动多个半成品电池外壳有序的沿水平方向等间距间歇移动,从而便于连续加工压印;
5.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相对侧设置第一斜面和,使其能够适应卡接不同直径的半成品电池外壳;
6.本申请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能够分别推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使得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能够相向移动,进而便于定位和夹持半成品电池外壳;
7.本申请通过固定筒、第一转动柱和抵接盘,能够使其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封闭端,从而便于半成品电池外壳被抵接时均匀压印;
8.本申请通过固定柱和第二转动柱,能够对半成品电池外壳精准定位和充气,从而防止压印时半成品电池外壳形变;
9.本申请通过密封套能够防止第二转动柱相对固定柱旋转时,半成品电池外壳内气体从间隙处外溢;
10.本申请通过密封圈能够增强锥面与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开口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其内部气体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第一种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步进输送线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举升组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在第二种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顶升机构在顶升半成品电池外壳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的E-E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双工移动机构、抵接组件和充气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压印机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为:
1-移料工业机器人;
2-压印机;
3-步进输送线;3a-架体;3b-链式输送带;3c-第一卡块;3c1-第一斜面;3d-第二卡块;3d1-第二斜面;
4-双工移动机构;4a-第一架体;4b-第二架体;4c-导轨;4d-第一推杆;4e-第二推杆;
5-抵接组件;5a-固定筒;5b-第一转动柱;5c-抵接盘;
6-充气组件;6a-固定柱;6b-第二转动柱;6b1-锥面;6c-密封套;6d-密封圈;6e-压力传感器;
7a-升降托架;7a1-托举槽;7b-双轴双杆气缸;7c-推举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为了解决现有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外壳生产时由人工转运较为繁琐且压印时电池外壳容易形变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包括,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1和压印机2,压印机2包括有工作辊,工作辊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同轴且等间距的环形凸纹;还包括有,
步进输送线3,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存放槽,且存放槽的槽口背向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半成品电池外壳同轴向且等间距放置在存放槽中;
双工移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对称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能够相向或背向水平移动;
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同轴且对称设置在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上,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与工作辊同竖直径向面,且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与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上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同水平径向面。
具体的,拉伸机,用于拉伸电池外壳;移料工业机器人1,用于将拉伸机出料端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取下并放置在指定地点;压印机2,用于在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辊压图案,
首先在拉伸机上拉伸出半成品电池外壳,通过移料工业机器人1将拉伸机出料端上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取下,从而将其放置在步进输送线3进料端的存放槽上,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在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上同轴向且等间距间歇移动,当半成品电池外壳间歇移动至工作辊的底部时,启动双工移动机构4,即使得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相向移动,进而使得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同轴向相向移动,进而使得充气组件6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开口内,而抵接组件5同轴抵接在半成品外壳的另一端,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内部相对外界封闭,启动充气组件6,使其工作端从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开口向其内部充气,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启动压印机2,使其工作辊同轴转动并沿竖直方向下压,进而使得同轴转动的环形凸纹在下压过程中,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压印处环形凹槽,因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进而使得在压印的过程中,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内部气压缓解工作辊的外部压力,进而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不易受力形变;
在压印完成后,压印机2的工作辊和双工移动机构4的工作端依次复位,即使得成品电池外壳被步进输送线3间歇输送至指定地点。
进一步的,压印机2的工作辊直接沿竖直方向压印半成品电池外壳时,因半成品电池外壳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存放槽上,进而会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所受到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步进输送线3,这会使得步进输送线3输送面受到压力,长时间作用会影响步进输送线3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还包括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有,
升降托架7a,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底部,且升降托架7a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能够沿径向抵接半成品电池外壳的托举槽7a1,升降托架7a位于压印机2的底部;
双轴双杆气缸7b,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底部两侧,且双轴双杆气缸7b的工作端与升降托架7a的底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半成品电池外壳移动至压印机2的工作辊的底部时,启动双轴双杆气缸7b,即使其工作端沿竖直方向升降升降托架7a,即使得升降托架7a沿竖直方向举升半成品电池外壳,同时托举槽7a1沿径向卡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进而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能够脱离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以避免压印机2将刚性力作用与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上。
进一步的,托举槽7a1沿竖直方向抵接半成品电池外壳两端,这会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的中间位置无支撑力,进而会导致压印过程中半成品电池的形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顶升机构还包括有推举辊7c,推举辊7c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两侧托举槽7a1之间,升降托架7a沿竖直方向顶升半成品电池外壳时,推举辊7c同轴向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底部外圆周面上。
具体的,通过将推举辊7c转动设置在两侧托举槽7a1之间,即能使得托举槽7a1同轴向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下部分圆周面上,从而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的下部分能够有支撑,使得压印机2在压印过程中,半成品电池外壳不易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步进输送线3如何间歇输送半成品电池外壳的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步进输送线3包括有,
架体3a,其内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
链式输送带3b,其水平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
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等间距设置在链式输送带3b的输送链上,且输送时,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相对侧的顶端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
具体的,当启动链式输送带3b时,链式输送带3b的输送面能够带动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在架体3a上间歇移动,进而便于在链式输送带3b的进料端投放半成品电池外壳,使其能够水平卡接在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之间,进而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半成品电池外壳沿轴向脱离链式输送带3b。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能够沿径向卡接不同直径的半成品电池外壳的技术问题,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的相对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3c1和第二斜面3d1。
具体的,通过在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的相对侧的顶端分别设置第一斜面3c1和第二斜面3d1,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能够水平放置在第一斜面3c1和第二斜面3d1之间,且其能够适应放置不同直径的半成品电池外壳。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如何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双工移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架体4a、第二架体4b和导轨4c,所述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通过导轨4c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分别同轴设置在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上;
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分别固定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的外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需要使得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两端时,启动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使其输出轴相向水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通过导轨4c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相向移动,而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分别同轴设置在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上,从而便于对半成品电池外壳进行压印。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抵接组件5如何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封闭端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抵接组件5包括有,
固定筒5a,固定筒5a轴线水平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一移动端上;
第一转动柱5b,第一转动柱5b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设置在固定筒5a中;
抵接盘5c,抵接盘5c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柱5b朝向步进输送线3输送面的一端。
具体的,当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一工作端带动固定筒5a同轴朝向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封闭端移动时,抵接盘5c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封闭端,当压印机2的工作辊旋转压印半成品电池外壳时,第一转动柱5b能够在固定筒5a中同轴转动,以便于稳定压印。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充气组件6如何向半成品电池机壳内充气的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充气组件6包括有,
固定柱6a,固定柱6a与抵接组件5同轴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二移动端上,固定柱6a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通孔,且通孔朝向抵接组件5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阶梯槽,且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气源输出端连通的注气管;
第二转动柱6b,第二转动柱6b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注气孔,第二转动柱6b的一端设置与阶梯槽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套,且第二转动柱6b的圆周面的一端设置有锥面6b1。
具体的,当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二工作端带动固定柱6a同轴朝向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开口端移动至,锥面6b1同轴插接在开口中,以便对半成品电池外壳定位,同时第二转动柱6b通过固定管能够在阶梯槽中同轴转动,使得在压印过程中,半成品电池外壳能够稳定同轴转动,且启动气源,使得高压气体溢出通过注气管、通孔、固定管和注气管,从而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固定管和阶梯槽之间的间隙容易泄气的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充气组件6还包括有密封套6c,密封套6c同轴设置在固定管上,且密封套6c与阶梯槽同轴过盈配合。
具体的,通过密封套6c能够防止半成品电池外壳内的气体从固定管和阶梯槽之间的间隙处向外溢出。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锥面6b1能够与半成品电池外壳同轴密封抵接的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充气组件6还包括有密封圈6d,密封圈6d同轴设置在锥面6b1上。
具体的,通过在锥面6b1上设置密封圈6d,使得锥面6b1同轴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内时,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开口与锥面6b1之间无间隙,从而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内部相对外界密封,从而便于填充高压气体。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6e,所述压力传感器6e的工作端沿径向设置在注气管内,因通过注气管向半成品电池外壳内注入气体,使得半成品电池外壳内压强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低于或高于该范围时,气体无法对半成品电池外壳形成有效的保护,通过压力传感器6e能够实时监测半成品电池外壳内的压强状况,进而便于充气保护。
本申请通过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压印机、步进输送线、双工移动机构、抵接组件、充气组件和顶升机构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成品电池外壳的目的,解决现有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外壳生产时由人工转运较为繁琐且压印时电池外壳容易形变的技术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包括,拉伸机,移料工业机器人(1)和压印机(2),压印机(2)包括有工作辊,工作辊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同轴且等间距的环形凸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步进输送线(3),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存放槽,且存放槽的槽口背向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半成品电池外壳同轴向且等间距放置在存放槽中;
双工移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对称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能够相向或背向水平移动;
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同轴且对称设置在第一移料端和第二移料端上,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与工作辊同竖直径向面,且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与步进输送线(3)的输送面上的半成品电池外壳同水平径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有,
升降托架(7a),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底部,且升降托架(7a)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能够沿径向抵接半成品电池外壳的托举槽(7a1),升降托架(7a)位于压印机(2)的底部;
双轴双杆气缸(7b),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底部两侧,且双轴双杆气缸(7b)的工作端与升降托架(7a)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顶升机构还包括有推举辊(7c),推举辊(7c)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两侧托举槽(7a1)之间,升降托架(7a)沿竖直方向顶升半成品电池外壳时,推举辊(7c)同轴向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底部外圆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步进输送线(3)包括有,
架体(3a),其内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
链式输送带(3b),其水平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两侧;
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等间距设置在链式输送带(3b)的输送链上,且输送时,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相对侧的顶端抵接在半成品电池外壳的外圆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块(3c)和第二卡块(3d)的相对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3c1)和第二斜面(3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双工移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架体(4a)、第二架体(4b)和导轨(4c),所述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通过导轨(4c)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抵接组件(5)和充气组件(6)的工作端分别同轴设置在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上;
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分别固定设置在步进输送线(3)的两侧,且第一推杆(4d)和第二推杆(4e)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架体(4a)和第二架体(4b)的外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抵接组件(5)包括有,
固定筒(5a),固定筒(5a)轴线水平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一移动端上;
第一转动柱(5b),第一转动柱(5b)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设置在固定筒(5a)中;
抵接盘(5c),抵接盘(5c)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柱(5b)朝向步进输送线(3)输送面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6)包括有,
固定柱(6a),固定柱(6a)与抵接组件(5)同轴固定设置在双工移动机构(4)的第二移动端上,固定柱(6a)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通孔,且通孔朝向抵接组件(5)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阶梯槽,且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气源输出端连通的注气管;
第二转动柱(6b),第二转动柱(6b)内设置有同轴贯穿的注气孔,第二转动柱(6b)的一端设置与阶梯槽同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套,且第二转动柱(6b)的圆周面的一端设置有锥面(6b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6)还包括有密封套(6c),密封套(6c)同轴设置在固定管上,且密封套(6c)与阶梯槽同轴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6)还包括有密封圈(6d),密封圈(6d)同轴设置在锥面(6b1)上。
CN202110987234.XA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Active CN113725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7234.XA CN113725526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7234.XA CN113725526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526A true CN113725526A (zh) 2021-11-30
CN113725526B CN113725526B (zh) 2023-05-09

Family

ID=78678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7234.XA Active CN113725526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52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1495A (en) * 1971-07-09 1973-06-27 Patent Dev Corp Press machine for hot stamping of or heat transferring an image upon rollable objects
US4000242A (en) * 1972-07-26 1976-12-28 Crown Zellerbach Corporation Web material treating system including an inflatable platen roller
EP0164001A2 (de) * 1984-06-06 1985-12-11 Walter Mathi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enen Bedrucken eines Werkstückes unter Verwendung einer Heissprägefolie
WO2006043244A1 (en) * 2004-10-22 2006-04-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oller micro-contact printer with pressure control
US20070145098A1 (en) * 2005-03-24 2007-06-28 Sang-Woo Lee Can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207013548U (zh) * 2017-07-25 2018-02-16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壳生产线
CN108001028A (zh) * 2017-11-28 2018-05-08 苏州安飞荣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外壳压印设备
CN108099363A (zh) * 2017-11-28 2018-06-01 苏州安飞荣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外壳自动压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1495A (en) * 1971-07-09 1973-06-27 Patent Dev Corp Press machine for hot stamping of or heat transferring an image upon rollable objects
US4000242A (en) * 1972-07-26 1976-12-28 Crown Zellerbach Corporation Web material treating system including an inflatable platen roller
EP0164001A2 (de) * 1984-06-06 1985-12-11 Walter Mathi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enen Bedrucken eines Werkstückes unter Verwendung einer Heissprägefolie
WO2006043244A1 (en) * 2004-10-22 2006-04-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oller micro-contact printer with pressure control
US20070145098A1 (en) * 2005-03-24 2007-06-28 Sang-Woo Lee Can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207013548U (zh) * 2017-07-25 2018-02-16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壳生产线
CN108001028A (zh) * 2017-11-28 2018-05-08 苏州安飞荣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外壳压印设备
CN108099363A (zh) * 2017-11-28 2018-06-01 苏州安飞荣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外壳自动压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526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4928A (zh) 一种动力型圆柱电池自动入壳机
CN105910645A (zh) 一种18650锂电池的自动检测线及其方法
CN113720543B (zh) 电池盖板氦检自动化设备
CN110085897B (zh) 电池压盖封口机
CN214957022U (zh) 一种纽扣电池卷绕设备
CN112372288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装入外壳设备
CN112108872B (zh) 一种机壳磁瓦组装设备及方法
CN114473347A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汇流排交替式焊接压紧工装及焊接方法
CN205719085U (zh) 一种18650锂电池的自动检测线
CN211789326U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加工的二封自动线
CN113725526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CN112909439A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过程用镍片点焊设备
CN105363847A (zh) 钢圈卷圆装置
CN113740695A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转盘式半导体晶振检测机
CN116216265B (zh)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CN116550639B (zh) 一种焊接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
CN116871760A (zh) 动力电池壳体的防爆阀自动化焊接设备
CN105122531A (zh) 密封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275666B (zh) 一种锂电池折边装置
CN115570255A (zh) 车载电池生产的极耳焊接定位装置
CN114300753A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端部集流柱的外卷平压机构
CN111477974B (zh) 一种制片卷绕机的错位卷针结构及其电芯卷绕方法
CN214392891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盖帽激光焊接送料装置
CN211013396U (zh) 一种电池测漏装置
CN211577369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内阻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