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087B -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087B
CN113725087B CN202010230886.4A CN202010230886A CN113725087B CN 113725087 B CN113725087 B CN 113725087B CN 202010230886 A CN202010230886 A CN 202010230886A CN 113725087 B CN113725087 B CN 113725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substrate
conductive
layer
forming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0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5087A (zh
Inventor
周辉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LP Microelectronics Chongq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PLP Microelectronics Chongq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LP Microelectronics Chongqing Ltd filed Critical SIPLP Microelectronics Chongq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08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5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01L21/561Batch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01L21/568Temporary substrate used as encapsulation process a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2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2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多个晶粒的活性面置于预布线基板上,活性面具有内焊盘,预布线基板中的每个单元区包括布线区与空白区,内焊盘对应于空白区;在各个晶粒上、各个晶粒之间的预布线基板的表面以及载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塑封层;去除载板;在空白区形成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内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层以电连接布线区中的导电线与内焊盘;在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切割形成多个芯片封装结构。将需要在晶粒活性面上形成的布线层转移到预布线基板,预布线基板包括复杂电路,这些复杂电路嵌入在封装结构中,可提高整个封装结构的性能。预布线基板可在封装之前进行良率测试以及其制作过程独立于封装过程,可节省整个封装时间。

Description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芯片封装方法中,通常包括:将晶粒排布在载板上,形成包覆和连结晶粒的塑封层;然后脱去载板,在晶粒的活性面上通过溅射、甩胶、光刻、电镀、剥膜、蚀刻等步骤形成金属再布线层;最后进行切割形成单颗封装好的芯片。
这种常用的封装方法,如果芯片内部电路结构复杂,再布线层中的布线密度高,由此会产生因为芯片表面积太小而导致布线困难;另外,由于布线过于密集容易导致微细布线图易产生短路,从而影响产品的良率,同时,芯片的使用寿命也较低。特别是在需要形成多层布线层的情况下,由于工艺的复杂使过程难以管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提升芯片封装结构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预布线基板,所述预布线基板包括多个单元区,每个所述单元区包括布线区与空白区;将所述预布线基板置于载板;
将多个晶粒的活性面置于所述预布线基板上,所述活性面具有内焊盘,所述内焊盘对应于至少部分个所述空白区;在所述各个晶粒上、各个晶粒之间的所述预布线基板的表面以及所述载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塑封层;去除所述载板;
在对应所述内焊盘的空白区形成第一开口,以暴露所述内焊盘;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层以电连接所述布线区中的导电线与所述内焊盘;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以形成多芯片封装结构;
沿所述预布线基板相邻单元区之间的切割道切割所述多芯片封装结构形成多个芯片封装结构。本方案中,将需要在晶粒活性面上形成的布线层转移到预布线基板,预布线基板包括复杂电路,这些复杂电路通过导电材料填充开口以与晶粒活性面上的内焊垫电连接而嵌入封装结构中,可提高整个封装结构的性能。进一步地,提供预成型的预布线基板,可在封装之前进行良率测试,避免使用不良的预布线基板进行封装。再进一步地,预布线基板为预制基板,其制作过程独立于封装过程进行,可节省整个封装工艺的封装时间。
可选地,所述导电线为再布线层。再布线层使得外引脚能够重新布局到芯片封装结构表面间距更宽松的区域,换言之能使得外引脚的设置更合理。将再布线层中的细微布线转移到预布线基板上进行,可以减小短路的概率,增加产品的良率,同时可减少再布线层的层数,降低工艺复杂程度。
可选地,所述再布线层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多层再布线层相对于一层再布线层,能进一步提高外引脚的设置灵活性,也能减小芯片面积。
可选地,所述再布线层为扇出线路。
可选地,所述预布线基板中,相邻所述导电线之间为有机绝缘层或无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等,无机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等。
可选地,在所述空白区形成第一开口通过激光照射、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实现。对于空白区的材料为可激光反应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等,可通过激光照射使其变性的方式去除。对于空白区的材料为可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的材料,例如二氧化硅、氮化硅等,可通过可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去除。
可选地,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
在所述导电凸柱上以及相邻导电凸柱之间形成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二介电层为无机材料;
抛光所述第二介电层直至暴露出所述导电凸柱。
可选地,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
在相邻导电凸柱之间形成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二介电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导电凸柱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二介电层为有机材料。
可选地,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包括:
在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形成第二介电层;
在所述第二介电层内形成若干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所述导电线;
在所述第二介电层上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内形成第二导电材料层;
抛光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直至第二介电层露出,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导电材料层形成导电凸柱。
可选地,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在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形成包埋所述导电凸柱的第二塑封层;
减薄所述第二塑封层直至暴露出所述导电凸柱。
上述四个方案中,导电凸柱为外引脚。
可选地,在所述导电凸柱上形成焊球,所述焊球为所述外引脚。
可选地,将多个晶粒的活性面置于所述预布线基板上之前,在所述晶粒的活性面和/或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布置粘胶层。
可选地,所述预布线基板包括多个拼接的预布线子基板。在封装之前分别进行预布线子基板的测试,相对于对整块预布线基板进行测试,可降低预布线基板的不合格率。
可选地,所述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区对应一个晶粒。一个晶粒可以对应于一个芯片。
可选地,所述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区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晶粒。两个或两个以上晶粒可以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芯片。本方案可将不同功能的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结构中,相对于各个功能的芯片先封装,后集成封装结构的方案,本方案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性能高、和多功能化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至图11是图1中的流程对应的中间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中的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以下列出本发明中出现的所有附图标记:
多晶粒封装结构10 晶粒101
第一塑封层100 活性面101a
内焊盘1010 载板2
第一介电层1011 支撑板3
预布线基板4 单元区40
布线区40a 空白区40b
预布线基板的第一表面4a 预布线基板的第二表面4b
导电线401 第一开口402a
第一导电材料层402 多芯片封装结构50
导电凸柱52 第二介电层51
抗氧化层53 芯片封装结构5
预布线子基板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至图11是图1中的流程对应的中间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照图1中的步骤S1、图2与图3所示,提供预布线基板4,预布线基板4包括多个单元区40,每个单元区40包括布线区40a与空白区40b;将预布线基板4置于载板2。其中,图2是预布线基板与载板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直线的剖视图。
预布线基板4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4a与第二表面4b。第一表面4a适于连接晶粒101(参照图4),第二表面4b适于制作外引脚。
图2所示实施例中,预布线基板4为一整块。
布线区40a具有导电线401。导电线401可以为再布线层(Re-Distribution Layer,RDL),再布线层可以为扇出线路(fan-out)。再布线层/扇出线路能使得后续制作的外引脚能够重新布局到芯片封装结构表面间距更宽松的区域,换言之,能使得外引脚的设置更合理。
相对于在晶粒101上继续制作再布线层的方案,本实施例将再布线层中的细微布线转移到预布线基板4上进行,可以减小短路的概率,增加产品的良率,同时可减少再布线层的层数,降低工艺复杂程度。
图3所示实施例中,再布线层包括两层。其它实施例中,再布线层还可以包括两层以上。
相邻导电线401之间可以为有机绝缘层,也可以为无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等,无机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等。
本步骤S1中,可以进行预布线基板4的良率测试,避免使用已知不良的预布线基板4进行封装。
预布线基板4可以先排布在一支撑板上,再通过支撑板将预布线基板4转移至载板2。
载板2为硬质板件,可以包括塑料板、玻璃板、陶瓷板或金属板等。
载板2与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之间可以设置粘结层,以此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具体地,可以在载板2表面涂布一整面粘结层,将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置于该粘结层上。粘结层可以采用易剥离的材料,以便将载板2和预布线基板4剥离开来,例如可以采用通过加热能够使其失去粘性的热分离材料。
接着,参照图1中的步骤S2与图4所示,将多个晶粒101的活性面101a置于预布线基板4上,活性面101a具有内焊盘1010,内焊盘1010对应于至少部分个空白区40b;在各个晶粒101上、各个晶粒101之间的预布线基板4的表面以及载板2的表面形成第一塑封层100;参照图5所示,去除载板2。
晶粒101中可以包含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上的多种器件,以及与各个器件电连接的电互连结构。晶粒正面101a的内焊盘1010与电互连结构连接,用于将各个器件的电信号输入/输出。
图4中,晶粒101的活性面101a具有第一介电层1011,第一介电层1011具有开口,该开口暴露内焊盘1010的部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晶粒101的结构及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晶粒101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三个、一个晶圆切割后所有晶粒、甚至可以是多个晶圆切割后所有晶粒,本发明并不限定晶粒101的数目。
晶圆在切割前可以自背面减薄厚度,以降低晶粒101的厚度。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预布线基板4的一个单元区40对应一个晶粒101。
将多个晶粒101的活性面101a置于预布线基板4上之前,可以在晶粒101的活性面101a和/或预布线基板4的第一表面4a上布置粘胶层。粘胶层可以提高预布线基板4与晶粒101之间的牢固度。其它可选方案中,晶粒101可以键合于预布线基板4。
第一塑封层100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苯并环丁烯树脂、聚苯并恶唑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烯烃、聚氨酯、聚烯烃、聚醚砜、聚酰胺、聚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醇等。对应地,封装可以采用在各晶粒101之间填充液态塑封料、后经塑封模具高温固化进行。
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热压成型、传递成型等塑性材料成型的方式成型。
第一塑封层100还可采用机械研磨减薄,以控制芯片封装结构的高度,例如采用砂轮研磨。
载板2的去除方式可以为激光剥离等现有去除方式。
载板2去除后,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暴露出来。
一个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第一塑封层100包括包埋多个晶粒101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步骤S2中,还在第一塑封层100的外表面设置一支撑板3。该支撑板3在后续工艺中,可对形成有第一塑封层100的多个晶粒101以及预布线基板4进行支撑。
支撑板3为硬质板件,可以包括玻璃板、陶瓷板、金属板等。
之后,参照图1中的步骤S3与图6所示,在对应内焊盘1010的空白区40b形成第一开口402a,以暴露内焊盘1010;参照图7所示,在第一开口402a内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层402以电连接布线区40a中的导电线401与内焊盘1010。
形成第一开口402a工序中,若空白区40b的材料为可激光反应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等,可通过激光照射使其变性的方式去除;若空白区40b的材料为可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的材料,例如二氧化硅、氮化硅等,可通过可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去除。
图6所示实施例中,位于第一表面4a的上层导电线401暴露在第一开口402a中。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位于第二表面4b的下层导电线401或任意一层导电线401暴露在第一开口402a中。
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层402可以采用电镀工艺实现。电镀铜或铝的工艺较为成熟。电镀铜或铝之前,还可以先电镀一层籽晶层(Seed Layer)。电镀完后,第一开口402a外的第一导电材料层402可以通过抛光工艺,例如化学机械研磨法实现去除。
其它可选方案中,也可以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整面第一导电材料层402,之后再去除第一开口402a外的第一导电材料层402。
再接着,参照图1中的步骤S4与图8所示,在导电线401上形成外引脚以形成多芯片封装结构50。
本实施例中,在位于第二表面4b的下层导电线401上形成外引脚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41~S42。
步骤S41:在位于第二表面4b的下层导电线401上形成导电凸柱52。
具体地,先在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形成光刻胶层。接着曝光显影光刻胶层,保留第一预定区域的光刻胶,第一预定区域与待形成导电凸柱52的区域互补。之后在第一预定区域的互补区域填充金属层以形成导电凸柱52。再接着灰化去除第一预定区域剩余的光刻胶层。
一个可选方案中,形成的光刻胶层可为感光膜。感光膜可以从胶带上撕下,贴敷在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其它可选方案中,光刻胶层也可以采用先涂布液体光刻胶,后加热固化形成。光刻胶层,其它可选方案中,也可以使用其它易图形化的牺牲材质代替光刻胶层。
填充金属层可以采用电镀工艺完成。电镀铜或铝的工艺较为成熟。电镀铜或铝之前,还可以先电镀一层籽晶层(Seed Layer)。其它可选方案中,也可以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整面金属层后再去除光刻胶层上的金属层。
导电凸柱52可以通过抛光工艺,例如化学机械研磨法实现上表面平整。
步骤S42:在导电凸柱52上以及相邻导电凸柱52之间形成第二介电层51,第二介电层51为无机材料;抛光第二介电层51直至暴露出导电凸柱52。
第二介电层51的材质可以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等,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采用化学机械研磨法平坦化。
第二介电层51对相邻导电凸柱52进行电绝缘。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介电层51还可以为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可以为流动性好的聚酰亚胺,加热后固化。步骤S42具体包括:在导电凸柱52,未设置导电凸柱52的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形成第二介电层51,第二介电层51的上表面与导电凸柱52的上表面齐平。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先在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形成第二介电层51。接着对第二介电层51进行图形化,暴露第二预定区域的导电线401,第二预定区域对应待形成导电凸柱52的区域。之后在第二预定区域填充金属层以形成导电凸柱52。
再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2具体包括:在导电凸柱52,未设置导电凸柱52的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形成包埋导电凸柱52的第二塑封层。之后,减薄第二塑封层直至导电凸柱52露出。
一个可选方案中,第二塑封层的形成方法可以包括:首先,在导电凸柱52,未设置导电凸柱52的预布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4b上贴装半固态塑封膜;之后,将贴装有半固态塑封膜的待塑封结构置于下模体上,对合高温上模体;上模体热压塑封膜时,该半固态塑封膜变为液态塑封料,流动后,继续加热该塑封料由液态变为固态第二塑封层;去除模具。其它可选方案中,第二塑封层还可以采用注塑、转塑工艺形成。
a)可选方案中,参照图8所示,导电凸柱52为外引脚。
b)可选方案中,参照图9所示,暴露出导电凸柱52后,还在导电凸柱52上形成抗氧化层53。
抗氧化层53可以包括:b1)锡层、或b2)自下而上堆叠的镍层与金层、或b3)自下而上堆叠的镍层、钯层与金层。抗氧化层53可以采用电镀工艺形成。导电凸柱52的材质可以为铜,上述抗氧化层53可以防止铜氧化,进而防止铜氧化导致的电连接性能变差。
c)可选方案中,暴露出导电凸柱52后,还在导电凸柱52上形成焊球,用于芯片封装结构5(参见图11所示)的倒装。
形成外引脚后,参照图10所示,去除支撑板3。
支撑板3的去除方式可以为激光剥离等现有去除方式。
之后,参照图1中的步骤S5、图10与图11所示,沿预布线基板相邻单元区40之间的切割道切割多芯片封装结构50形成多个芯片封装结构5。
参照图11所示,芯片封装结构5包括:
芯片,包括一个晶粒101、设置于晶粒101的活性面101a的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40以及电连接该单元40中的导电线401的外引脚;晶粒101中的内焊盘1010通过第一导电材料层402电连接预布线基板单元40中的导电线401;
以及包埋晶粒101与预布线基板单元40的第一塑封层100。
上述实施例中,将需要在晶粒活性面101a上形成的布线层转移到预布线基板4,预布线基板4包括复杂电路,这些复杂电路通过导电材料填充第一开口402a以与晶粒活性面101a上的内焊垫1010电连接而嵌入封装结构5中,可提高整个封装结构5的性能。进一步地,提供预成型的预布线基板4,可在封装之前进行预布线基板4的良率测试,避免使用已知不良的预布线基板。再进一步地,预布线基板4为预制基板,其制作过程独立于封装过程进行,可节省整个封装工艺的封装时间。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中的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图1至图11中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1中,提供的预布线基板4包括多个拼接的预布线子基板41。
各个预布线子基板41的面积之和略小于载板2(待形成的多芯片封装结构50)的面积。
在封装之前分别进行预布线子基板41的良率测试,相对于对整块预布线基板4进行测试,可提高预布线基板4的整体良率。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芯片封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图1至图12中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预布线基板4的一个单元区40对应两个晶粒101;步骤S5中,切割多芯片封装结构50形成的多个芯片封装结构5中,至少一个芯片封装结构5包含两个晶粒101。
该两个晶粒101可以共用外引脚,也可以通过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40中的导电线401电连接。该共用的外引脚可在步骤S4中制作完成。
其它实施例中,预布线基板4的一个单元区40可以对应两个以上数目的晶粒101。即,一个芯片封装结构5中,包含两个以上数目的晶粒101。一个晶粒101可以对应一个芯片。
本实施例可将不同功能的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结构5中。相对于各个功能的芯片先封装成封装结构5,后集成封装结构5的方案,本实施例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性能高、和多功能化的好处。
本实施例中,切割后,可以所有数目的芯片封装结构5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晶粒101;也可以部分数目的芯片封装结构5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晶粒101,部分数目的芯片封装结构5包含一个晶粒101。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预布线基板,所述预布线基板包括多个单元区,每个所述单元区包括布线区与空白区;将所述预布线基板置于载板;
将多个晶粒的活性面置于所述预布线基板上,所述活性面具有内焊盘,晶粒的活性面具有第一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暴露所述内焊盘的部分区域,所述内焊盘对应于至少部分个所述空白区;在所述各个晶粒上、各个晶粒之间的所述预布线基板的表面以及所述载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塑封层;去除所述载板;
在对应所述内焊盘的空白区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介电层上的开口相连通,以暴露所述内焊盘;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层以电连接所述布线区中的导电线与所述内焊盘;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以形成多芯片封装结构;
沿所述预布线基板相邻单元区之间的切割道切割所述多芯片封装结构形成多个芯片封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区对应一个晶粒;或所述预布线基板的一个单元区对应两个以上晶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再布线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布线层包括两层以上,和/或所述再布线层为扇出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布线基板中,相邻所述导电线之间为有机绝缘层或无机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白区形成第一开口通过激光照射、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外引脚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
在所述导电凸柱上以及相邻导电凸柱之间形成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二介电层为无机材料;
抛光所述第二介电层直至暴露出所述导电凸柱;
或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
在相邻导电凸柱之间形成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二介电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导电凸柱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二介电层为有机材料;
或包括:
在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形成第二介电层;
在所述第二介电层内形成若干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所述导电线;
在所述第二介电层上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内形成第二导电材料层;
抛光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直至第二介电层露出,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导电材料层形成导电凸柱;
或包括:
在所述导电线上形成导电凸柱,在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形成包埋所述导电凸柱的第二塑封层;
减薄所述第二塑封层直至暴露出所述导电凸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导电凸柱上形成焊球,所述焊球为所述外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晶粒的活性面置于所述预布线基板上之前,在所述晶粒的活性面和/或所述预布线基板上布置粘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布线基板包括多个拼接的预布线子基板。
CN202010230886.4A 2020-03-27 2020-03-27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725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886.4A CN113725087B (zh) 2020-03-27 2020-03-27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886.4A CN113725087B (zh) 2020-03-27 2020-03-27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087A CN113725087A (zh) 2021-11-30
CN113725087B true CN113725087B (zh) 2024-02-27

Family

ID=78671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0886.4A Active CN113725087B (zh) 2020-03-27 2020-03-27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08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839A (zh) * 2019-05-27 2019-08-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
CN110867385A (zh) * 2019-11-07 2020-03-06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839A (zh) * 2019-05-27 2019-08-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
CN110867385A (zh) * 2019-11-07 2020-03-06 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087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6592B2 (en) Stacked die package
CN1976014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200037051A (ko) 집적 회로 패키지 및 방법
CN111883521B (zh) 多芯片3d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90051625A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37929A1 (en) Stackable wafer level packag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20359326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and Method
US11508671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40030560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855067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and method
US20230014913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112349595A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2349608A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US11848233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25087B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3725086B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WO2022095695A1 (zh) 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71406A (zh) 扇出式堆叠芯片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12349601A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2133695B (zh) 系统级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33987B (zh) 芯片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US20230395431A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CN112397460B (zh) 多晶粒封装结构、芯片封装结构以及各自的制作方法
CN114446919A (zh) 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4446921A (zh) 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