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6256B - 一种穿梭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梭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6256B
CN113716256B CN202111082533.5A CN202111082533A CN113716256B CN 113716256 B CN113716256 B CN 113716256B CN 202111082533 A CN202111082533 A CN 202111082533A CN 113716256 B CN113716256 B CN 113716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pitch
variable
driv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25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6256A (zh
Inventor
张金虎
董国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25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6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6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6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6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6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92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cars adapted to travel in storage ais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梭车,属于仓储技术领域。所述穿梭车包括两个车体和在两个车体之间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货叉,还包括变距导向轴、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出叉驱动机构和动力机构;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外,可以实现移动货叉的滑动导向,其两端分别固定有出叉驱动同步轮;动力机构则用于驱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转动,进而驱动出叉驱动同步轮转动;出叉驱动机构在出叉驱动同步轮的带动下驱动移动货叉进行伸缩;上述设置简化了整个穿梭车结构,使车辆易于维修和保养。

Description

一种穿梭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梭车。
背景技术
穿梭车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取货、运送、放置等任务;而穿梭车式仓储系统则是在传统货架上加上高精度导轨,可以让穿梭车在上面平稳运行,穿梭车通过移动货叉将货物运送到货架上的指定位置或接驳货架上指定位置处的货物,无需使用叉车,从而极大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现有技术中,穿梭车往往采用变距穿梭车,以适应不同尺寸货物的取放。
但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1)变距穿梭车包括有变距机构、变距导向机构及出叉驱动机构等,多个机构相互独立设置,导致整个变距穿梭车的结构复杂,保养或维修时较难拆卸,整车可维修性差;
2)变距穿梭车更换或维修出叉驱动机构时,需要同时拆卸变距机构等其他机构,相当于拆卸了大半车体,费时费力,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效率。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穿梭车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梭车,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穿梭车结构复杂,整车可维修性差,进而导致维修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包括两个车体和在两个所述车体之间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货叉,所述穿梭车还包括:
变距导向轴,固定设于所述两个车体之间;
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外,其两端分别固定有出叉驱动同步轮;
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转动;
出叉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的带动下驱动所述移动货叉伸缩。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出叉驱动机构包括出叉驱动同步带、导向轮和涨紧轮,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绕设于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导向轮及涨紧轮上,并与所述移动货叉接合,以驱动所述移动货叉伸缩;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的长度被配置能够套过所述车体取下。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穿梭车还包括设于所述两个车体之间的变距机构,两个所述移动货叉中的其中一个在所述变距导向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另一个连接于所述变距机构及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上。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包括:
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均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导向套在所述变距导向轴上的轴向位置固定;
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所述第三分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的第二端,且转动连接于与所述变距机构连接的所述移动货叉上;所述第四分部与所述第一导向套的所述第二分部接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所述第二导向套能够相对于所述变距导向轴同步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导向套还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及所述变距导向轴滑动;
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所述第二导向套上各设置一个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导向套通过第一轴承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外;所述第二导向套的所述第四分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套的所述第二分部外;所述第二导向套的所述第三分部的外圈与所述移动货叉之间设置第二轴承,所述第三分部的内圈与所述变距导向轴之间设置衬套。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导向套的所述第二分部的外圈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导向套的所述第四分部的内圈横截面均为相同的多边形,以使所述第四分部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分部的外圈相贴合。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同步带轮结构,所述同步带轮结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的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同轴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同轴设于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上。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货叉包括货叉支撑架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货叉支撑架伸缩的货叉本体,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与所述货叉本体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货叉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水平固定于所述货叉支撑架上,用于承载货物;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货叉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托板下方。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变距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车体上的两个变距驱动同步轮以及同时绕设于两个所述变距驱动同步轮上的变距驱动同步带,所述变距驱动同步带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货叉。
作为上述穿梭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变距导向轴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变距导向轴中的至少一个上套设有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及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上设置出叉驱动同步轮,使得在动力机构驱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转动的同时,驱动出叉驱动同步轮同步转动,进而相应的出叉驱动机构能够在出叉驱动同步轮的带动下运行,驱动移动货叉进行伸缩,完成货物转移;由于变距驱动滑动套杆是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外的,因此是在不影响变距导向的前提下实现了出叉驱动;即变距导向机构和出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出叉驱动同步轮进行结构上的结合,使得整个穿梭车结构得到了优化和简化,有助于降低拆卸难度和缩小拆卸范围,使车辆易于维修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叉驱动机构与移动货叉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距机构与车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变距驱动滑动套杆及动力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与变距驱动滑动套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中:
10、车体;11、固定座;
20、变距机构;21、变距驱动同步轮;22、变距驱动同步带;23、变距驱动件;
30、移动货叉;31、货叉支撑架;311、轴承座;312、第二轴承;32、货叉本体;321、拨杆;33、托板;34、支撑板;35、安装架;
40、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1、出叉驱动同步轮;42、第一导向套;421、第一分部;422、第二分部;43、第二导向套;431、第三分部;432、第四分部;44、第一轴承;45、第一挡圈;46、衬套;47、胀紧套;
50、出叉驱动机构;51、出叉驱动同步带;52、导向轮;53、涨紧轮;
60、变距导向轴;
70、动力机构;71、驱动电机;72、同步带轮结构;721、主动轮;722、从动轮;723、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梭车,该穿梭车主要用于穿梭车式仓储系统中,穿梭车在货架之间的来回穿梭,实现货物在货架与穿梭车之间的转移。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穿梭车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即附图中X向)相对设置的车体10,以及在两个车体10之间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货叉30。具体地,移动货叉30包括货叉支撑架31以及能够沿第二方向(即附图中Y向)相对于货叉支撑架31伸缩的货叉本体32;货叉本体32上设置拨杆321,在不转移货物时货叉本体32上的拨杆321保持竖直;在转移货物时,拨杆321保持水平,进而得以与货物接合;货叉本体32沿第二方向在货叉支撑架31上滑动,即相对于货叉支撑架31伸出或缩回,进而拨杆321得以拨动货物进行转移。移动货叉30还包括托板33,托板33水平固定于货叉支撑架31上,用于承载货物。移动货叉30的托板33位于两个货叉支撑架31相对设置的一侧,使得货物容纳于两个车体10之间,且同时支撑于不同移动货叉30的托板33上。可选地,参考图3和图4,托板33与货叉支撑架31之间设置楔形的支撑板34,以提高托板33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是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本实施例的穿梭车是一种变距穿梭车,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货物的转移,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继续参考图1和图2,穿梭车还包括设于两个车体10之间的变距机构20,两个移动货叉30的其中一个相对于任一车体10固定,另一个连接于变距机构20上,变距机构20能够驱动连接于其上的移动货叉30沿第一方向移动,靠近或远离另一移动货叉30,进而改变两个移动货叉3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也就实现了变距功能,适用不同尺寸货物的承载。参考图5,变距机构20包括变距驱动件23、分别设于两个车体10内的两个变距驱动同步轮21以及同时绕设于两个变距驱动同步轮21上的变距驱动同步带22,变距驱动同步带22用于固定连接移动货叉30;变距驱动件23用于驱动任意一个变距驱动同步轮21转动,带动变距驱动同步带22运行,最终实现移动货叉30的变距驱动。具体可选地,变距驱动同步带22与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固定连接。
参考图1,穿梭车还包括变距导向轴60,变距导向轴60固定于两个车体10之间,用于实现变距时的导向。具体地,两个移动货叉30中的其中一个在变距导向轴60上的轴向位置固定,另一个滑动设于变距导向轴60上实现导向。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未连接至变距机构20上的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直接固定连接在相应侧的车体10上,由于变距导向轴60也是固定在车体10上的,因此就实现了该移动货叉30在变距导向轴60轴向位置的固定。
参考图1、2、3和6,穿梭车还包括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出叉驱动机构50和动力机构70;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60外,其两端分别固定有出叉驱动同步轮41;动力机构70用于驱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转动,进而也得以驱动其上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转动;出叉驱动机构50则用于在出叉驱动同步轮41的带动下驱动移动货叉30进行伸缩。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及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上设置出叉驱动同步轮41,使得在动力机构70驱动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转动的同时,驱动出叉驱动同步轮41同步转动,进而相应的出叉驱动机构50能够在出叉驱动同步轮41的带动下运行,驱动移动货叉30进行伸缩,完成货物转移;进一步地,由于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是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60外的,那么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上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也能跟着一起在变距导向轴60上滑动,且出叉驱动同步轮41与移动货叉30之间通过出叉驱动机构50始终保持着驱动配合;即移动货叉30可以在保证正常出叉的同时,通过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实现在变距导向轴60上的滑动导向;也即整个穿梭车是在不影响变距导向的前提下完成了出叉驱动。上述设置中变距导向机构和出叉驱动机构50通过出叉驱动同步轮41进行结构上的结合,使整个穿梭车结构得到了优化和简化,有助于降低拆卸难度和缩小拆卸范围,使车辆易于维修和保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出叉驱动机构50包括出叉驱动同步带51、导向轮52和涨紧轮53,出叉驱动同步带51绕设于出叉驱动同步轮41、导向轮52及涨紧轮53上,并与移动货叉30接合,以驱动移动货叉30伸缩;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长度被配置能够套过车体10取下。由于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长度设置为能够套出车体10,因此在更换或维修出叉驱动同步带51时,只需松弛出叉驱动同步带51,再由车体10套出取下即可,无需拆卸车体10及其他机构,提高了维修效率或更换效率。
可选地,出叉驱动同步带51与货叉本体32之间采用啮合连接的方式进行接合。具体可选地,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正面与反面分别设置第一齿和第二齿,货叉本体32的底面设置第三齿,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第一齿与货叉本体32的第三齿相啮合,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第二齿与出叉驱动同步轮41相啮合;上述设置既能实现出叉驱动同步带51对货叉本体32伸缩的驱动,还方便了出叉驱动同步带51与出叉驱动同步轮41之间的配合。进一步可选地,出叉驱动机构50中的导向轮52和涨紧轮53均设于移动货叉30上;具体地,导向轮52和涨紧轮53设于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上,而不是设置在车体10上,以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对于与变距机构20连接的移动货叉30来说,上述设置保证整个出叉驱动机构50能跟随移动货叉30及出叉驱动同步轮41一起进行平移,保证出叉功能的正常实现。
参考图1、2和6-8,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包括第一导向套42和第二导向套43,第一导向套42和第二导向套43上各同轴设置一个上述出叉驱动同步轮41,用于分别驱动两个移动货叉30上的货叉本体32出叉,因此需要第一导向套42和第二导向套43同步相对于变距导向轴60进行转动。具体地,第一导向套42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部421和第二分部422,第一分部421和第二分部422均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且第一导向套42在变距导向轴60上的轴向位置固定。本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连接于与移动货叉30相对固定的车体10上,也就是说,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为与固定有移动货叉30的车体10相连的一端,而变距导向轴60的另一端即为第二端。第二导向套43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分部431和第四分部432,第三分部431套设于变距导向轴60的第二端,且转动连接于与变距机构20连接的移动货叉30上,第四分部432与第一导向套42的第二分部422接合,以使第一导向套42和第二导向套43能够相对于变距导向轴60同步转动的同时,第二导向套43还能相对于第一导向套42及变距导向轴60沿第一方向滑动。也就是说,第二导向套43的第三分部431是连接于与变距机构20连接的移动货叉30上的,其能通过与第一导向套42及变距导向轴60进行配合实现沿第一方向滑动,进而实现移动货叉30的变距导向;与此同时,由于第二导向套43和第一导向套42可以同步转动,因此能够带动相应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转动,实现两个移动货叉30的同步出叉驱动;出叉驱动过程与变距动作不相干涉。可选地,第一导向套42及第二导向套43与相应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之间通过胀紧套47连接。
更为具体地,参考图8,第一导向套42通过第一轴承44转动套设于变距导向轴60外,以保证第一导向套42相对于变距导向轴60的转动套设;第二导向套43的第四分部432套设于第一导向套42的第二分部422外,以保证第二导向套43与第一导向套42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选地,第一轴承4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导向套4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进一步可选地,第一轴承44为配对角接触球轴承。本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通过固定座11安装于相应的车体10上,其中,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处的固定座11能够同时与此处的第一轴承44相抵,而第一导向套42另一端的第一轴承44通过安装于变距导向轴60上的第一挡圈45进行限位,进而确保第一导向套42在变距导向轴60上的轴向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8,第二导向套43的第三分部431连接于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上。具体地,在货叉支撑架31上设置有轴承座311,轴承座311上安装有第二轴承312,第二导向套43的第三分部431穿设于第二轴承312的内圈中,进而第二导向套43能够跟随货叉支撑架31移动进行变距导向的同时,也不耽误带动出叉驱动同步轮41进行转动。进一步可选地,第三分部431的内圈与变距导向轴60之间设置衬套46,以确保第二导向套43在变距导向轴60上顺畅转动。
参考图6和图8,第一导向套42的第二分部422的外圈横截面与第二导向套43的第四分部432的内圈横截面均为相同的多边形,进而在第二导向套43套设于第一导向套42上时,第四分部432的内圈与第二分部422的外圈相贴合,又由于是多边形,因此第一导向套42或第二导向套43任意一个转动时都能带动另一个同步转动,确保了两个移动货叉30的同步出叉。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套42的第一分部421与第二导向套43的第三分部431上各设置一个出叉驱动同步轮41,进而避免在第二分部422及第四分部432上设置出叉驱动同步轮41时,影响第二导向套43与第一导向套42的滑动配合。可选地,第一导向套42的第一分部421的外圈横截面与第二导向套43的外圈横截面均呈圆形,以方便与相应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进行安装。更进一步地,变距导向轴60一般为圆柱轴,因此,第二导向套43的第三分部431的内圈横截面与第一导向套42的内圈横截面呈圆形,以便于与变距导向轴60通过衬套46或第一轴承44进行转动配合。
参考图2和图6,动力机构70包括驱动电机71和同步带轮结构72,同步带轮结构72包括主动轮721、从动轮722和同时绕设于主动轮721和从动轮722上的同步带723,主动轮721同轴设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从动轮722同轴设于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上,进而实现了对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的转动驱动。进一步地,参考图1,动力机构70设于货叉支撑架31上,且位于托板33下方,以不干涉货物的放置。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70是设于与车体10固定连接的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上的,此时动力机构70直接驱动第一导向套42上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当然,于其它的实施例中,动力机构70也可以设置在另一个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上,此时动力机构70直接驱动第二导向套43上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可选地,参考图3和图4,在货叉支撑架31和托板33上设置有安装架35,用于安装固定驱动电机71。
于一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6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变距导向轴60上均可以套设有上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此时,动力机构70可以择一选择驱动任意一个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转动,在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带动下,另一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也能同步转动,实现移动货叉30的伸缩。参考图2,于另一实施例中,变距导向轴6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变距导向轴60外套设有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另一个变距导向轴60外并不套设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但其上仍转动设有两个出叉驱动同步轮41,以使相应的出叉驱动同步带51正常运行。具体地,对于没有套设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的变距导向轴60来说,与变距机构20相连的移动货叉30的货叉支撑架31上设置有直线轴承,变距导向轴60穿设于该直线轴承穿的内圈上,以使移动货叉30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设于变距导向轴60上实现变距导向,该侧的出叉驱动同步轮41转动设于直线轴承外圈,确保出叉驱动同步带51能够正常运行;而对于该变距导向轴60的另一个出叉驱动同步轮41来说,其所对应驱动的移动货叉30在变距导向轴60上的位置固定,所以其仅需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设于变距导向轴60上即可,无需相对于变距导向轴60进行滑动配合。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包括两个车体(10)和在两个所述车体(10)之间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移动货叉(3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还包括:
变距导向轴(60),固定设于所述两个车体(10)之间;
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可伸缩地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外,其两端分别固定有出叉驱动同步轮(41);
动力机构(70),用于驱动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转动;
出叉驱动机构(50),用于在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41)的带动下驱动所述移动货叉(30)伸缩;
所述出叉驱动机构(50)包括出叉驱动同步带(51)、导向轮(52)和涨紧轮(53),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51)绕设于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41)、导向轮(52)及涨紧轮(53)上,并与所述移动货叉(30)接合,以驱动所述移动货叉(30)伸缩;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41)、导向轮(52)及涨紧轮(53)的轴线平行设置,且均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51)的长度被配置能够套过所述车体(10)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还包括设于所述两个车体(10)之间的变距机构(20),两个所述移动货叉(30)中的其中一个在所述变距导向轴(60)上的轴向位置固定,另一个连接于所述变距机构(20)及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包括:
第一导向套(42),所述第一导向套(4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部(421)和第二分部(422),所述第一分部(421)和所述第二分部(422)均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导向套(42)在所述变距导向轴(60)上的轴向位置固定;
第二导向套(43),所述第二导向套(4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分部(431)和第四分部(432),所述第三分部(431)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的第二端,且转动连接于与所述变距机构(20)连接的所述移动货叉(30)上;所述第四分部(432)与所述第一导向套(42)的所述第二分部(422)接合,以使所述第一导向套(42)和所述第二导向套(43)能够相对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同步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导向套(43)还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套(42)及所述变距导向轴(60)滑动;
所述第一导向套(42)和所述第二导向套(43)上各设置一个所述出叉驱动同步轮(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42)通过第一轴承(44)转动套设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外;所述第二导向套(43)的所述第四分部(432)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套(42)的所述第二分部(422)外;所述第二导向套(43)的所述第三分部(431)的外圈与所述移动货叉(30)之间设置第二轴承(312),所述第三分部(431)的内圈与所述变距导向轴(60)之间设置衬套(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42)的所述第二分部(422)的外圈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导向套(43)的所述第四分部(432)的内圈横截面均为相同的多边形,以使所述第四分部(432)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分部(422)的外圈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70)包括驱动电机(71)和同步带轮结构(72),所述同步带轮结构(72)包括主动轮(721)、从动轮(722)和同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721)和所述从动轮(722)上的同步带(723),所述主动轮(721)同轴设于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722)同轴设于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货叉(30)包括货叉支撑架(31)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货叉支撑架(31)伸缩的货叉本体(32),所述出叉驱动同步带(51)与所述货叉本体(32)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货叉(30)还包括托板(33),所述托板(33)水平固定于所述货叉支撑架(31)上,用于承载货物;所述动力机构(70)设于所述货叉支撑架(31)上,且位于所述托板(33)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构(20)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车体(10)内的两个变距驱动同步轮(21)以及同时绕设于两个所述变距驱动同步轮(21)上的变距驱动同步带(22),所述变距驱动同步带(22)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货叉(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导向轴(60)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变距导向轴(60)中的至少一个上套设有所述变距驱动滑动套杆(40)。
CN202111082533.5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穿梭车 Active CN113716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533.5A CN113716256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穿梭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533.5A CN113716256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穿梭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6256A CN113716256A (zh) 2021-11-30
CN113716256B true CN113716256B (zh) 2023-12-05

Family

ID=7868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2533.5A Active CN113716256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穿梭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6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6468A (zh) * 2022-02-28 2022-05-1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穿梭车以及穿梭车存取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8340A (en) * 1969-08-28 1971-11-09 Walterscheid Kg Jean Telescoping universal joint shaft
JPH07142892A (ja) * 1993-11-18 1995-06-02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の基板搬送装置
WO2003040019A1 (de) * 2001-11-08 2003-05-15 Krusche Lagertechnik Ag Einrichtung zum arretieren eines lastaufnahmemittels eines systems zum bedienen von lagereinheiten
CN104340636A (zh) * 2014-10-25 2015-02-11 湖州鑫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电动输送辊结构
CN108178026A (zh) * 2017-12-28 2018-06-19 苏州朦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打结的纺织设备
CN207759985U (zh) * 2018-01-19 2018-08-24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灵动型指式货叉
CN208802417U (zh) * 2018-08-10 2019-04-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叉传动结构和穿梭车
CN110307296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北京主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轨距钢轮驱动装置
CN211549303U (zh) * 2020-01-13 2020-09-2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与翻转装置
CN112298880A (zh) * 2020-06-30 2021-02-02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仓库穿梭车
CN112607670A (zh) * 2020-12-22 2021-04-06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叉式移载机
CN112964986A (zh) * 2021-03-08 2021-06-1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用测试装置
CN214113942U (zh) * 2020-09-30 2021-09-0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变距穿梭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16326B4 (de) * 2015-08-26 2016-09-08 Thyssenkrupp Ag Motorisch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8340A (en) * 1969-08-28 1971-11-09 Walterscheid Kg Jean Telescoping universal joint shaft
JPH07142892A (ja) * 1993-11-18 1995-06-02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の基板搬送装置
WO2003040019A1 (de) * 2001-11-08 2003-05-15 Krusche Lagertechnik Ag Einrichtung zum arretieren eines lastaufnahmemittels eines systems zum bedienen von lagereinheiten
CN104340636A (zh) * 2014-10-25 2015-02-11 湖州鑫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电动输送辊结构
CN108178026A (zh) * 2017-12-28 2018-06-19 苏州朦井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打结的纺织设备
CN207759985U (zh) * 2018-01-19 2018-08-24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灵动型指式货叉
CN110307296A (zh) * 2018-03-27 2019-10-08 北京主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轨距钢轮驱动装置
CN208802417U (zh) * 2018-08-10 2019-04-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叉传动结构和穿梭车
CN211549303U (zh) * 2020-01-13 2020-09-22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与翻转装置
CN112298880A (zh) * 2020-06-30 2021-02-02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仓库穿梭车
CN214113942U (zh) * 2020-09-30 2021-09-0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变距穿梭车
CN112607670A (zh) * 2020-12-22 2021-04-06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叉式移载机
CN112964986A (zh) * 2021-03-08 2021-06-1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用测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第1卷(第1版),第37-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6256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6256B (zh) 一种穿梭车
CN114013975B (zh) 一种多自由度货物翻转转运装置
CN113443385B (zh) 一种汽车部件生产双层输送装置
CN111792345A (zh) 一种链条式升降移载机
CN109896468A (zh) 一种全方位移动集装箱搬运物流车
CN212739488U (zh) 一种用于直线输送的齿轮式移动组
CN117284979A (zh) 一种利用滑轨实现双向伸缩的货叉
CN210527972U (zh) 一种用于生产布料的可连续运行的牵拉卷取机构
CN111923035A (zh) 一种码垛机械臂及其使用方法
CN218595400U (zh) 一种三轴提钩转运模组机构
CN112298880A (zh) 仓库穿梭车
CN214191206U (zh) 一种自动化取料伸缩框架
CN210102067U (zh) 一种缠绕机顶部上断膜升降装置
CN111591654B (zh) 电力设备仓储系统
CN212355394U (zh) 一种精益生产的数字化全自动物流线
CN211168793U (zh) 一种衣架形吊具专用输送机
CN114212731A (zh) 一种货叉转向式背负型叉车
CN108974813B (zh) 一种家电搬运装置
CN111806969A (zh) 一种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CN221093593U (zh) 一种皮带驱动式剪叉升降平台
CN213504404U (zh) 一种可伸缩皮带输送线
CN220866396U (zh) 一种伸缩式滚筒输送机
CN220097518U (zh) 料盘移载装置
CN214085947U (zh) 一种架料装置
CN220376236U (zh) 一种用于镜片立库的升降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