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4828A -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4828A
CN113684828A CN202111101294.3A CN202111101294A CN113684828A CN 113684828 A CN113684828 A CN 113684828A CN 202111101294 A CN202111101294 A CN 202111101294A CN 113684828 A CN113684828 A CN 113684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c
sliding
gea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1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4828B (zh
Inventor
高波涛
周华
虞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te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12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4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4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4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4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18Placing by vibr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3/00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包括套板,所述套板内设置有安装板,第一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底部固定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设置有下夹板,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下夹板顶部顶部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二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板,两个第一弧形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下夹板顶部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顶部固定有推板,下夹板内侧开设有活动槽;本发明利用夹具自动跟随圆柱体和长方体的形状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稳定夹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背景技术
振动锤是一种通电后产生强大激振力将物体打入地下的一种设备,振动锤主要利用电动机带动成对偏心轮作相反的转动,使所有的偏心轮所产生的横向离心力相互抵消,而所有的偏心轮垂直离心力则相互叠加,通过偏心轮的高速转动使齿轮箱产生垂直的上下振动,从而达到沉桩的目的。振动锤的上端通常固定连接一个吊环,然后通过吊环挂接在吊装设备的挂钩上,振动锤的下端则会设置有夹具,用来夹持桩体。
现有的桩体常见的有圆柱形和长方体的,在通过振动锤上的夹具进行夹持时,由于现有振动锤上的夹具形状不能进行灵活改变,则导致只能夹持某一类型的桩体,实用性较差,故而提出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振动锤夹具不能灵活改变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包括套板,所述套板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振动机构,安装板底部设置有夹紧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设置有下夹板,下夹板截面设置成L形,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下夹板顶部顶部两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第二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板,两个第一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下夹板顶部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板,推板设置于第一开口内,下夹板内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置有助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助力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块,活动块滑动连接于活动槽内,活动块和推板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杆,第二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柱,活动块和支柱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
优选地,所述下夹板顶部开设有两个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第三滑块和第二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半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下夹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五滑槽,第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第一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五滑槽内,第一螺杆和第五滑块螺纹连接,第五滑块和上夹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螺杆,安装板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第二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一组反向螺纹,第二螺杆和第一滑块螺纹连接,第二螺杆上套设固定有主齿轮,主齿轮连接有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安装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开口内,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从齿轮,从齿轮和主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安装板前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一直轴和多个对角分布的第二直轴,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直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直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两侧的两个第三齿轮分别和对应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偏心轮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三齿轮前端。
优选地,所述套板前端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和限位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限位弹簧,限位块和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条,导向条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截面设置成弧形,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和导向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导向弹簧,导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和第一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弧形板和第二滑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杆。
(3)有益效果:
A.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从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主齿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在反向螺纹配合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一滑块、第一固定杆、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和第二弧形板的半径相同,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会同时和桩体外壁进行接触,此时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互作用力之下,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保持不动,即可和该桩体形成稳定的面接触,进行稳定夹持,若桩体为长方体,两个第一弧形板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跟随第二滑块一起顺着第二滑槽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带动第一支杆移动,第一支杆将两个活动块,顺着活动槽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将推板推动,使得推板跟随第四滑块一起,顺着第四滑槽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和桩体的外壁形成面接触,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B.当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的半径时,第二弧形板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二弧形板跟随第三滑块一起,顺着第三滑槽进行移动,继而桩体和第一弧形板产生接触,使得第一弧形板受力,跟随第三支杆以及导向块一起,顺着导向槽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绕着联动杆发生收拢式转动,对桩体形成包夹,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C.当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板的半径时,两个第一弧形板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受力,跟随第三支杆以及导向块一起,顺着导向槽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绕着联动杆发生展开式转动,同时第一弧形板跟随第二滑块一起顺着第二滑槽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带动第一支杆移动,第一支杆将两个活动块,顺着活动槽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将推板推动,使得推板跟随第四滑块一起,顺着第四滑槽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和桩体的外壁形成点接触,同时两个第一弧形板形成包夹,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耳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导向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的套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套板;2、安装板;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第一固定杆;6、下夹板;7、限位弹簧;8、第二滑槽;9、第二滑块;10、第一弹簧;11、第一弧形板;12、第三滑槽;13、第三滑块;14、第二弹簧;15、第二弧形板;16、第四滑槽;17、第四滑块;18、推板;19、第一开口;20、限位块;21、活动槽;22、活动块;23、支柱;24、第一支杆;25、第二支杆;26、第五滑槽;27、第五滑块;28、第一螺杆;29、上夹板;30、第二螺杆;31、主齿轮;32、第一电机;33、从齿轮;34、凹槽;35、第一直轴;36、第一齿轮;37、第二电机;38、第二齿轮;39、第三齿轮;40、偏心轮;41、导向条;42、导向槽;43、导向块;44、导向弹簧;45、第三支杆;46、联动杆;4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1-8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5所示,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包括套板1,套板1内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振动机构,安装板2底部设置有夹紧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第一固定杆5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夹板29,上夹板29下方设置有下夹板6,下夹板6截面设置成L形,下夹板6和上夹板29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下夹板6顶部顶部两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和第二滑槽8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10,第二滑块9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板11,两个第一弧形板11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二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5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19,下夹板6顶部开设有第四滑槽16,第四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17,第四滑块1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板18,推板18设置于第一开口19内,下夹板6内侧开设有活动槽21,活动槽21内设置有助力机构。
进一步的,助力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块22,活动块22滑动连接于活动槽21内,活动块22和推板18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杆25,第二滑块9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柱23,活动块22和支柱23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24,即可将受力进行传递。
进一步的,下夹板6顶部开设有两个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三滑槽12,第三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3,第三滑块13和第三滑槽12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14,第三滑块13和第二弧形板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对第二弧形板15进行限位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相同,即可使得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整体形成完整的弧形段。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3和图8,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28,下夹板6的内侧开设有第五滑槽26,第五滑槽26内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27,第一螺杆2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五滑槽26内,第一螺杆28和第五滑块27螺纹连接,第五滑块27和上夹板2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即可转动第一螺杆28,在螺纹配合作用下,使得下夹板6进行上下移动,继而调整上夹板29和下夹板6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二螺杆30,安装板2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4,第二螺杆3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内,第二螺杆30上开设有一组反向螺纹,第二螺杆30和第一滑块4螺纹连接,第二螺杆30上套设固定有主齿轮31,主齿轮31连接有驱动机构,即可使得两侧的两个下夹板6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2,安装板2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电机3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开口内,第一电机32输出轴连接有从齿轮33,从齿轮33和主齿轮31啮合连接,即可通过从齿轮33和主齿轮31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40,安装板2前端开设有凹槽34,凹槽34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37、第一直轴35和多个对角分布的第二直轴,第二电机37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38,第一直轴35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6,第二直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9,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8啮合连接,两侧的两个第三齿轮39分别和对应的第一齿轮36与第二齿轮38啮合连接,偏心轮40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三齿轮39前端,即可启动第二电机37,带动多个偏心轮40转动,使得安装板2整体进行上下振动。
进一步的,套板1前端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47,限位槽4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和限位槽47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限位弹簧7,限位块20和安装板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对安装板2进行限位移动。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6-7,第二滑块9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条41,导向条41顶部开设有导向槽42,导向槽42截面设置成弧形,导向槽42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43,导向块43和导向槽42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导向弹簧44,导向块4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支杆45,第三支杆45和第一弧形板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滑块9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杆46,即可对不同半径的圆柱形桩体进行稳定夹持。
本发明有益效果:
启动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输出轴带动从齿轮33转动,继而带动主齿轮31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螺杆30转动,在反向螺纹配合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一滑块4、第一固定杆5、上夹板29和下夹板6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和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相同,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会同时和桩体外壁进行接触,此时在第一支杆24和第二支杆25的相互作用力之下,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保持不动,即可和该桩体形成稳定的面接触,进行稳定夹持,若桩体为长方体,两个第一弧形板11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11跟随第二滑块9一起顺着第二滑槽8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23带动第一支杆24移动,第一支杆24将两个活动块22,顺着活动槽21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25将推板18推动,使得推板18跟随第四滑块17一起,顺着第四滑槽16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18和桩体的外壁形成面接触,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进一步的,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第二弧形板15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二弧形板15跟随第三滑块13一起,顺着第三滑槽12进行移动,继而桩体和第一弧形板11产生接触,使得第一弧形板11受力,跟随第三支杆45以及导向块43一起,顺着导向槽42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11绕着联动杆46发生收拢式转动,对桩体形成包夹,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进一步的,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两个第一弧形板11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11受力,跟随第三支杆45以及导向块43一起,顺着导向槽42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11绕着联动杆46发生展开式转动,同时第一弧形板11跟随第二滑块9一起顺着第二滑槽8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23带动第一支杆24移动,第一支杆24将两个活动块22,顺着活动槽21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25将推板18推动,使得推板18跟随第四滑块17一起,顺着第四滑槽16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18和桩体的外壁形成点接触,同时两个第一弧形板11形成包夹,继而进行稳定夹持。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输出轴带动从齿轮33转动,继而带动主齿轮31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螺杆30转动,在反向螺纹配合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一滑块4、第一固定杆5、上夹板29和下夹板6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和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相同,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会同时和桩体外壁进行接触,此时在第一支杆24和第二支杆25的相互作用力之下,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保持不动,即可和该桩体形成稳定的面接触,进行稳定夹持,若桩体为长方体,两个第一弧形板11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11跟随第二滑块9一起顺着第二滑槽8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23带动第一支杆24移动,第一支杆24将两个活动块22,顺着活动槽21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25将推板18推动,使得推板18跟随第四滑块17一起,顺着第四滑槽16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18和桩体的外壁形成面接触,进行夹持,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第二弧形板15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二弧形板15跟随第三滑块13一起,顺着第三滑槽12进行移动,继而桩体和第一弧形板11产生接触,使得第一弧形板11受力,跟随第三支杆45以及导向块43一起,顺着导向槽42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11绕着联动杆46发生收拢式转动,对桩体形成包夹,若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的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两个第一弧形板11会先和桩体的外壁形成接触,继而第一弧形板11受力,跟随第三支杆45以及导向块43一起,顺着导向槽42滑动,使得第一弧形板11绕着联动杆46发生展开式转动,同时第一弧形板11跟随第二滑块9一起顺着第二滑槽8向两侧移动,继而通过支柱23带动第一支杆24移动,第一支杆24将两个活动块22,顺着活动槽21同时向中间推动,继而使得第二支杆25将推板18推动,使得推板18跟随第四滑块17一起,顺着第四滑槽16向内侧移动,直至推板18和桩体的外壁形成点接触,同时两个第一弧形板11形成包夹,进行夹持。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包括套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1)内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振动机构,安装板(2)底部设置有夹紧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第一固定杆(5)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夹板(29),上夹板(29)下方设置有下夹板(6),下夹板(6)截面设置成L形,下夹板(6)和上夹板(29)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下夹板(6)顶部顶部两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9),第二滑块(9)和第二滑槽(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10),第二滑块(9)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板(11),两个第一弧形板(11)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二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5)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19),下夹板(6)顶部开设有第四滑槽(16),第四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17),第四滑块(17)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8),推板(18)设置于第一开口(19)内,下夹板(6)内侧开设有活动槽(21),活动槽(21)内设置有助力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块(22),活动块(22)滑动连接于活动槽(21)内,活动块(22)和推板(18)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杆(25),第二滑块(9)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3),活动块(22)和支柱(23)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6)顶部开设有两个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三滑槽(12),第三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3),第三滑块(13)和第三滑槽(1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14),第三滑块(13)和第二弧形板(15)之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5)的半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28),下夹板(6)的内侧开设有第五滑槽(26),第五滑槽(26)内滑动连接有第五滑块(27),第一螺杆(28)转动连接于第五滑槽(26)内,第一螺杆(28)和第五滑块(27)螺纹连接,第五滑块(27)和上夹板(29)之间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螺杆(30),安装板(2)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4),第二螺杆(30)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内,第二螺杆(30)上开设有一组反向螺纹,第二螺杆(30)和第一滑块(4)螺纹连接,第二螺杆(30)上套设固定有主齿轮(31),主齿轮(31)连接有驱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2),安装板(2)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电机(32)固定连接于第二开口内,第一电机(32)输出轴连接有从齿轮(33),从齿轮(33)和主齿轮(31)啮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偏心轮(40),安装板(2)前端开设有凹槽(34),凹槽(3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7)、第一直轴(35)和多个对角分布的第二直轴,第二电机(37)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38),第一直轴(35)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6),第二直轴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9),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8)啮合连接,两侧的两个第三齿轮(39)分别和对应的第一齿轮(36)与第二齿轮(38)啮合连接,偏心轮(40)固定连接于第三齿轮(39)前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1)前端内壁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47),限位槽(4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和限位槽(4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弹簧(7),限位块(20)和安装板(2)之间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9)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41),导向条(41)顶部开设有导向槽(42),导向槽(42)截面设置成弧形,导向槽(42)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43),导向块(43)和导向槽(4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导向弹簧(44),导向块(4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45),第三支杆(45)和第一弧形板(1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滑块(9)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联动杆(46)。
CN202111101294.3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Active CN113684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294.3A CN11368482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294.3A CN11368482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4828A true CN113684828A (zh) 2021-11-23
CN113684828B CN113684828B (zh) 2022-03-01

Family

ID=7858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1294.3A Active CN11368482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48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01A (zh) * 2022-01-25 2022-05-17 瑞安市创佳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振动锤可快速夹持的夹头装置
CN115094889A (zh) * 2022-07-08 2022-09-23 镇江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桩锤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8538A (ja) * 2014-05-20 2015-12-07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杭の振れ止め装置
CN107816042A (zh) * 2017-12-21 2018-03-20 江苏安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侧夹持的振动锤
CN211285594U (zh) * 2019-11-21 2020-08-18 四川宝鑫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桩体的打桩锤
CN211816230U (zh) * 2020-01-16 2020-10-30 泉州市路明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8538A (ja) * 2014-05-20 2015-12-07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杭の振れ止め装置
CN107816042A (zh) * 2017-12-21 2018-03-20 江苏安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侧夹持的振动锤
CN211285594U (zh) * 2019-11-21 2020-08-18 四川宝鑫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桩体的打桩锤
CN211816230U (zh) * 2020-01-16 2020-10-30 泉州市路明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打桩机的打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01A (zh) * 2022-01-25 2022-05-17 瑞安市创佳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振动锤可快速夹持的夹头装置
CN115094889A (zh) * 2022-07-08 2022-09-23 镇江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桩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4828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4828B (zh) 一种可智能夹持的振动锤
CN111167989A (zh) 一种卧式径向锻造机
CN201305148Y (zh) 自动供膜装置
CN202006570U (zh) 一种锁模机构
CN202575726U (zh)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驱动具有自适应性的重载走行机构
CN208895991U (zh) 一种履带端联器拆卸工具
CN101468400A (zh) 应用于多轴式加工机的直结式主轴
CN202825306U (zh) 一种增力可锁紧装置
CN113753129B (zh) 一种用于汽车纵梁的新型加强结构
CN204182999U (zh) 标准节主弦杆端面铣车
CN215850621U (zh) 用于重型卡车的悬挂支架结构
CN217996005U (zh) 一种具有除铁分选功能的铝棒制造用输送设备
CN112320555A (zh) 一种重载吊臂滑移装置
CN210797357U (zh) 折叠式环保路障
CN219752905U (zh) 一种路桥工程施工用夯压装置
CN215887996U (zh) 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用警示栏
CN217078747U (zh) 一种山区高原用钢管桩支架卸落装置
CN215037093U (zh) 一种滚子链的快捷拆卸工具
CN218638346U (zh) 一种双工位不停机连续模
CN211071668U (zh) 一种法兰锻造操作机夹钳摆移机构
CN219142210U (zh) 一种轮子耐磨测试装置
CN210084753U (zh) 一种带有主梁夹持机构的大车行走轮
CN215513777U (zh) 一种汽车平台钢丝总成的专用转运摆渡车
CN203228414U (zh) 一种小型压力机
CN220298959U (zh) 一种钢丝绳解绑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000 No. 168, Qinghong Road, Ehu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 Furong Zhongyi Road, Xi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214000 No. 168, Qinghong Road, Ehu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ANTE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4000 No. 168, Qinghong Road, Ehu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tanium Machinery Technology (Wux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