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2570B -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2570B
CN113652570B CN202110963321.1A CN202110963321A CN113652570B CN 113652570 B CN113652570 B CN 113652570B CN 202110963321 A CN202110963321 A CN 202110963321A CN 113652570 B CN113652570 B CN 113652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reaction
nitridation
nitrogen content
nitrided ferrovana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33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2570A (zh
Inventor
张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x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33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2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2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2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2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00General methods of reducing to metals
    • C22B5/02Dry methods smelting of sulfides or formation of mattes
    • C22B5/10Dry methods smelting of sulfides or formation of mattes by solid carbonaceous reduc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4/00Obtaining refractory metals
    • C22B34/20Obtaining niobium, tantalum or vanadium
    • C22B34/22Obtaining 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4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1/05Mixtures of metal powder with non-metallic powder
    • C22C1/058Mixtures of metal powder with non-metallic powder by reaction sintering (i.e. gasless reaction starting from a mixture of solid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7/00Alloys based on rhenium or a refractory metal not mentioned in groups C22C14/00 or C22C16/00
    • C22C27/02Alloys based on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C22C27/025Alloys based on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alloys based on 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24Nitr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B22F2009/043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by ball mil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2)加热进行碳化反应,然后抽真空,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8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800‑10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背景技术
氮元素对微合金化钢中的碳氮化物析出具有优异的强化效果。钢中增氮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明显改善钢的韧性和塑性,(2) 还可以提高钢的抗热强度和蠕变能力,(3)可以改变钒的相间分布,(4)可以提高钢的持久强度。目前,钢中渗氮的方法主要有添加氮化钒铁、氮化钒、钒铁、富氮锰铁、氮化硅铁等。
氮化钒铁是一种新型钒氮合金添加剂,性能优于钒铁和氮化钒,被广泛用于高强度螺纹钢筋、高强度管线钢、高强度型钢等产品。氮化钒铁比氮化钒比重大,具有更高的吸收率,具有更高的细化晶粒和提升强度、韧性、延展性等功能。
现有的制备氮化钒铁的技术有很多,例如CN105483507A中公开了一种氮化钒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钒氧化物、铁氧化物或铁以及碳质还原剂,按比例混合并压制成块,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反应生成氮化钒铁。该方法高温反应包括高温碳热还原和中温氮化反应两个阶段。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但其缺点是氮化钒铁中氮含量偏低,而且需要高温反应。
CN104046824A中公开了一种氮化钒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钒氧化物、碳质粉末、铁粉、含水粘结剂和氮化促进剂相混合并压实成块状物料,物料干燥后,在高温条件下,经过预热阶段、过渡阶段和氮化烧结阶段制备氮化钒铁。该方法虽然提高了氮的含量,但工艺流程相对复杂。CN103436770A中公开了一种氮化钒铁的制备工艺,以氮气气氛保护,并且通过氮气清洗使得推板窑的封闭仓内外氧含量保持一致,推板窑内依次设有预热区、氮化区、降温区和冷却区四个区域,之后将粒度为5-20mm的50钒铁连续输送至封闭仓,发生氮化反应,得到氮化钒铁。该方法同样存在着工艺复杂以及氮含量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该方法流程简单,所得氮化钒铁合金含氮量较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
进一步,步骤(1)中,钒源为钒的氧化物,优选为V2O5、V2O3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步骤(1)中,碳质还原剂为石墨、活性炭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步骤(1)中,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100:20-30:30-40:1-2。
本发明加入二氧化锡,SnO2颗粒的纳米级分散有利于增加产品的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提高固氮效果。
进一步,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40—60r/min,球磨5-8小时。
球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如果球磨机转速过高,球的离心力会太大,到一定程度后,钢球会一直随着球磨机转动,达不到活化的效果。如果球磨机转速过低,也不利于后续的渗透。球磨的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活化,球磨的时间过长,对效果提升有限,降低生产效率。球磨是对原材料的活化,有利于碳化反应的完全及氮化固氮效果的提升;可以降低碳化反应及氮化反应的温度。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500-600℃进行碳化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8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5小时以上(优选6-8小时),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800-10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3小时以上(优选4-5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本发明碳化反应后先抽真空以排空系统内的其他气体,有利于氮化反应氮气的渗透和沉积,两次氮化反应(第一次并非预热),有利于提高固氮率,且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温度高于第一次氮化反应的温度,并且第二次氮化反应采用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比一次氮化反应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也比两次氮化采用相同气体(氮气、或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可能是两次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更能提高固氮的活性,更有利于氮气渗透和沉积,提高最终所得产品氮化钒铁的氮含量。
进一步,步骤(2)中,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比为97-98%。研究表明,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气,有利于提高最终氮化钒铁合金的氮含量。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原理是: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配合两次氮化,并且两次氮化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第二次氮化采用氮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中的氮元素进入到固体粉末的孔隙中,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氮化钒铁合金的结构,提高其性能。
本发明中,所得氮化钒铁合金中,钒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69.0-72.0%,氮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7.6-18.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配合两次氮化,并且第二次氮化的温度和气体都与第一次不相同,第二次氮化采用氮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中的氮元素进入到固体粉末的孔隙中,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氮化钒铁合金的结构,提高其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之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
步骤(1)中,钒源为V2O5
步骤(1)中,碳质还原剂为石墨烯。
步骤(1)中,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100:20: 40:2。
本发明加入二氧化锡,SnO2颗粒的纳米级分散有利于增加产品的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提高固氮效果。
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40r/min,球磨8小时。
球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如果球磨机转速过高,球的离心力会太大,到一定程度后,钢球会一直随着球磨机转动,达不到活化的效果。如果球磨机转速过低,也不利于后续的渗透。球磨的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活化,球磨的时间过长,对效果提升有限,降低生产效率。球磨是对原材料的活化,有利于碳化反应的完全及氮化固氮效果的提升;可以降低碳化反应及氮化反应的温度。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600℃进行碳化反应2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8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5小时,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10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本发明碳化反应后先抽真空以排空系统内的其他气体,有利于氮化反应氮气的渗透和沉积,两次氮化反应(第一次并非预热),有利于提高固氮率,且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温度高于第一次氮化反应的温度,并且第二次氮化反应采用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比一次氮化反应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也比两次氮化采用相同气体(氮气、或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可能是两次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更能提高固氮的活性,更有利于氮气渗透和沉积,提高最终所得产品氮化钒铁的氮含量。
步骤(2)中,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比为98%。研究表明,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气,有利于提高最终氮化钒铁合金的氮含量。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原理是: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配合两次氮化,并且两次氮化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第二次氮化采用氮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中的氮元素进入到固体粉末的孔隙中,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氮化钒铁合金的结构,提高其性能。
本发明中,所得氮化钒铁合金中,钒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70.0%,氮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8.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之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
步骤(1)中,钒源为V2O3
步骤(1)中,碳质还原剂为活性炭。
步骤(1)中,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100:30:30:1。
本发明加入二氧化锡,SnO2颗粒的纳米级分散有利于增加产品的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提高固氮效果。
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50r/min,球磨6小时。
球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如果球磨机转速过高,球的离心力会太大,到一定程度后,钢球会一直随着球磨机转动,达不到活化的效果。如果球磨机转速过低,也不利于后续的渗透。球磨的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活化,球磨的时间过长,对效果提升有限,降低生产效率。球磨是对原材料的活化,有利于碳化反应的完全及氮化固氮效果的提升;可以降低碳化反应及氮化反应的温度。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500℃进行碳化反应4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6小时,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8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本发明碳化反应后先抽真空以排空系统内的其他气体,有利于氮化反应氮气的渗透和沉积,两次氮化反应(第一次并非预热),有利于提高固氮率,且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温度高于第一次氮化反应的温度,并且第二次氮化反应采用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比一次氮化反应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也比两次氮化采用相同气体(氮气、或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可能是两次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更能提高固氮的活性,更有利于氮气渗透和沉积,提高最终所得产品氮化钒铁的氮含量。
步骤(2)中,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比为97%。研究表明,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气,有利于提高最终氮化钒铁合金的氮含量。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原理是: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配合两次氮化,并且两次氮化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第二次氮化采用氮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中的氮元素进入到固体粉末的孔隙中,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氮化钒铁合金的结构,提高其性能。
本发明中,所得氮化钒铁合金中,钒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69.8%,氮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7.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之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
步骤(1)中,钒源为V2O3中。
步骤(1)中,碳质还原剂为石墨烯。
步骤(1)中,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100:25:36:1。
本发明加入二氧化锡,SnO2颗粒的纳米级分散有利于增加产品的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提高固氮效果。
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60r/min,球磨5小时。
球磨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如果球磨机转速过高,球的离心力会太大,到一定程度后,钢球会一直随着球磨机转动,达不到活化的效果。如果球磨机转速过低,也不利于后续的渗透。球磨的时间过短,无法充分活化,球磨的时间过长,对效果提升有限,降低生产效率。球磨是对原材料的活化,有利于碳化反应的完全及氮化固氮效果的提升;可以降低碳化反应及氮化反应的温度。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550℃进行碳化反应3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7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7小时,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9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本发明碳化反应后先抽真空以排空系统内的其他气体,有利于氮化反应氮气的渗透和沉积,两次氮化反应(第一次并非预热),有利于提高固氮率,且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温度高于第一次氮化反应的温度,并且第二次氮化反应采用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比一次氮化反应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也比两次氮化采用相同气体(氮气、或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所得氮化钒铁合金氮含量高。可能是两次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更能提高固氮的活性,更有利于氮气渗透和沉积,提高最终所得产品氮化钒铁的氮含量。
步骤(2)中,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比为98%。研究表明,第二次氮化反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气,有利于提高最终氮化钒铁合金的氮含量。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原理是:本发明加入少量二氧化锡,配合球磨步骤,有利于增加纳米孔隙结构,有利于增加固氮的活性位点,对原料进行活化,有利于后续反应中原料的渗透,有利于碳化和氮化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完全。配合两次氮化,并且两次氮化采用不同的气体和温度,第二次氮化采用氮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氮气中的氮元素进入到固体粉末的孔隙中,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含氮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稳定氮化钒铁合金的结构,提高其性能。
本发明中,所得氮化钒铁合金中,钒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71.2%,氮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7.9%;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步骤(1) 不添加二氧化锡以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经过检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对比例得到的氮化钒铁产品中氮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16.2wt%,钒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67.3wt%。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步骤(1) 中不采用球磨以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经过检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对比例得到的氮化钒铁产品中氮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16.6wt%,钒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68.2wt%。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步骤(2) 不抽真空至50-100Pa以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经过检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对比例得到的氮化钒铁产品中氮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16.0wt%,钒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67.5wt%。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600℃进行碳化反应2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800℃进行氮化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经过检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对比例得到的氮化钒铁产品中氮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16.9wt%,钒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68.3wt%。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600℃进行碳化反应2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1000℃进行氮化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经过检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对比例得到的氮化钒铁产品中氮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17.0wt%,钒元素占氮化钒铁质量的68.8wt%。

Claims (9)

1.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进行混料,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球磨,得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热至500-600℃进行碳化反应2-4小时,然后抽真空至50-100Pa,再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800℃进行第一次氮化反应5小时以上,保温结束后,通入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升温至800-1000℃进行第二次氮化反应3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得到氮化钒铁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钒源为钒的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钒源为V2O5、V2O3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质还原剂为石墨、活性炭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钒源、碳质还原剂以及铁粉、二氧化锡的质量比为100:20-30:30-40: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40—60r/min,球磨5-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氮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百分比为97-9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氮化反应时间为6-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二次氮化反应时间为4-5小时。
CN202110963321.1A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Active CN113652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321.1A CN11365257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321.1A CN11365257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2570A CN113652570A (zh) 2021-11-16
CN113652570B true CN113652570B (zh) 2022-08-05

Family

ID=7849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3321.1A Active CN11365257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25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0505B2 (ja) * 1980-04-07 1985-09-11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窒化焼結合金の製造方法
CN100378238C (zh) * 2005-06-08 2008-04-02 闵小兵 氮化钒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770B (zh) * 2013-07-25 2015-07-08 济南济钢铁合金厂 一种氮化钒铁的制备工艺
CN104018056A (zh) * 2014-05-15 2014-09-03 福建新航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低成本的氮化钒铁制备方法
CN104046824B (zh) * 2014-07-01 2016-04-1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氮化钒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3507B (zh) * 2016-01-05 2017-11-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氮化钒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9780B (zh) * 2017-09-21 2019-11-08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制备氮化钒铁合金的方法
CN107881403A (zh) * 2017-11-13 2018-04-06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制备氮化钒铁的方法
CN107937797B (zh) * 2017-11-22 2020-06-02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氮化钒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2570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2887B (zh) 一种氮化钒铁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2644015A (zh) 一种氮化钒铁合金的生产方法
CN103667873A (zh) 粉末冶金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0798B (zh) 一种低氧钒氮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0257688B (zh) 一种含硼化物粉末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CA2037413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ne grained powder consisting of nitrides and carbonitrides of titanium
CN101319282B (zh) 一种高密度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
CN109293376B (zh) 一种氮化硅氮化钛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4345B (zh) 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
CN113512687A (zh) 一种复合稀土增强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制备方法
CN114438361B (zh) 表面细晶功能梯度无钴钛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9778046B (zh)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结构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3652570B (zh) 一种提高氮化钒铁氮含量的工艺
CN102936678A (zh) 一种钒氮合金生产方法
CN103011098B (zh) 提高钒氮合金中氮含量的生产方法
CN111235468B (zh) 一种高氮低氧氮化硅钒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3545B (zh) 一种转底炉制备钒氮合金的方法
CN109706360B (zh) 一种高强韧性非均匀结构WC-Ti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2322953A (zh) 一种氮化钒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5239A (zh) 一种高品质低成本的氮化钒铁制备方法
CN112723327A (zh) 一种掺杂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3564307B (zh) 一种用低价钒制备钒氮合金的工艺
CN106810236B (zh) 一种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47724A (zh) 一种超细碳化钛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3739B (zh) 一种提高粉状钒氮合金中氮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