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9356A -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9356A
CN113579356A CN202110934148.2A CN202110934148A CN113579356A CN 113579356 A CN113579356 A CN 113579356A CN 202110934148 A CN202110934148 A CN 202110934148A CN 113579356 A CN113579356 A CN 11357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ming
milling
cutter
milling cutter
cut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41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兵
林建勇
李成琨
吴雨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angpu Cutt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angpu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angpu Cutt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angpu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41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9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9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7/00Reaming tools
    • B23D77/02Reamers with inserted cutting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铰铣刀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该铰铣装置,包括刀杆和铰铣刀,所述铰铣刀包括铰铣刀本体和多个螺旋切削刃,所述铰铣刀本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铰铣刀本体与所述刀杆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沿所述铰铣刀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在使用该铰铣装置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和刀杆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更换不同的铰铣刀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铰铣刀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铰铣加工领域中,常规铰铣钻头或者可转位数控钻铣刀所加工孔的内壁粗糙较低、圆柱度较差,不能达到客户要求。
现有技术中会用高精度镗刀来代替常规铰铣钻头或者可转位数控钻铣刀进行加工,虽然高精度镗刀所加工孔的精度能达到客户要求,但是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高精度镗刀所加工孔的精度能达到客户要求,但是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
一种铰铣装置,包括:
刀杆;
铰铣刀,所述铰铣刀包括铰铣刀本体和多个螺旋切削刃,所述铰铣刀本体为圆盘状结构,所述铰铣刀本体与所述刀杆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沿所述铰铣刀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本发明的铰铣装置包括刀杆和铰铣刀,铰铣刀包括铰铣刀本体和多个螺旋切削刃,铰铣刀本体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与刀杆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沿铰铣刀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和刀杆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更换不同的铰铣刀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旋切削刃的形状不同,以降低所述铰铣刀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阻力。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切削刃之间限定出排削槽,所述排削槽用于进行排削,每个所述排削槽的大小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的顶端设有多个冷却水孔,多个所述冷却水孔沿所述刀杆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冷却水孔的位置与所述排削槽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铰铣刀本体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所述铰铣刀本体的边沿,所述刀杆顶部凸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相配合,以连接所述铰铣刀和所述刀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为V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铰铣刀本体的中部贯穿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刀杆顶部的中部凸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铰铣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连接所述铰铣刀和所述刀杆。
第二方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铰铣系统,包括上述铰铣装置。
在本方案中,该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铰铣装置,包括刀杆和铰铣刀,铰铣刀包括铰铣刀本体和多个螺旋切削刃,铰铣刀本体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与刀杆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沿铰铣刀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和刀杆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更换不同的铰铣刀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2、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铰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紧固件;2-铰铣刀;20-铰铣刀本体;21-螺旋铰铣刀;22-导向刃;23-圆弧刃;24-倒角;25-排削槽;26-后角;27-第一定位槽;210-第一定位孔;212-孔倒角;3-刀杆;31-第二定位孔;32-避让圆柱面;33-第一定位块;34-冷却水孔;100-铰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介绍和说明。
目前在铰铣加工领域中,常规铰铣钻头或者可转位数控钻铣刀所加工孔的内壁粗糙较低、圆柱度较差,不能达到客户要求。
现有技术中会用高精度镗刀来代替常规铰铣钻头或者可转位数控钻铣刀进行加工,虽然高精度镗刀所加工孔的精度能达到客户要求,但是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图未示),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能够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
该铰铣系统(图未示)包括铰铣装置100和安装座(图未示),铰铣装置100设置在安装座(图未示)上。
在本实施例中,铰铣系统(图未示)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铰铣刀2和紧固件1,刀杆3和铰铣刀2通过紧固件1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为螺钉。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螺钉,将铰铣刀2和刀杆3分离,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图2展示的是铰铣刀2的具体结构,以下对铰铣刀2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具体地,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每个螺旋切削刃21的形状不同,以降低铰铣刀2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螺旋切削刃21设置在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螺旋切削刃21沿顺时针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有螺旋切削刃21也可以沿逆时针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螺旋切削刃21在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切削废料,所述螺旋切削刃21的排屑方向设置为待加工表面,可有效的避免铁屑划伤已加工表面,具体的,当机床主轴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螺旋切削刃21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排削槽外观为靠近所述刀杆3的一端为小端,靠近所述紧固件1的一端为大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螺旋切削刃21的螺旋角度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有螺旋切削刃21的螺旋角度可以增大或减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相邻两个螺旋切削刃21之间的间距均不相等,从而避免了铰铣刀2在铰铣加工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切削刃21优选数量为六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切削刃21的数量可以增多或减少,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不等间距角度相差2°~5°。在其他实施例中,不等间距可以增大或减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为了铰铣刀2能够更好的进行铰铣,螺旋切削刃21前段设有导向刃22,以便于在铰铣加工过程中进行引导。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切削刃21设有前刀面和后刀面。
其中,前刀面和加工孔接触的位置设有前角,后刀面和加工孔接触的位置设有后角26。
更多地,螺旋切削刃21与导向刃22之间设有圆弧刃23,使得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高加工孔壁的精度;且采用圆弧结构,避免采用尖点结构,避免在尖点结构在加工过程失效,从而提高刀片本体的寿命。
螺旋切削刃21末端设有倒角24。
请继续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螺旋切削刃21之间限定出排削槽25,排削槽25用于进行排削,每个排削槽25的大小不同。
具体地,排削槽25贯穿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
在本实施例中,排削槽25为弧形槽。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铰铣刀本体20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27,第一定位槽27贯穿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
具体地,第一定位槽27为V型槽。
铰铣刀本体20的中部贯穿有第一定位孔210,第一定位孔210和第一定位槽27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10为螺纹孔。
第一定位孔210的底部边沿设有孔倒角212。
第一定位孔210的顶面设有导向面,导向面呈锥形结构,导向面用于与螺钉的头部配合,以使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时,螺钉的顶面与铰铣刀本体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以理解地,螺钉包括头部和杆部,头部和杆部的一端相连接,具体地,头部与杆部一体成型。
螺钉的杆部穿过第一定位孔210,螺钉的头部与导向面装配在一起。
图3展示的是刀杆3的具体结构,以下将对刀杆3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刀杆3顶部的中部凸设有第二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31与第一定位孔210相配合,以使刀杆3和铰铣刀本体20装配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10与第二定位孔31同轴设置。
螺钉的杆部穿过第一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孔31,以连接铰铣刀2和刀杆3。
第二定位孔31的底部外侧设有避让圆柱面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孔31为螺纹孔。
请参考图3并结合图2,刀杆3顶部凸设有第一定位块33,第一定位槽27与第一定位块33相配合,以连接铰铣刀2和刀杆3。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槽27的形状与第一定位块33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的,刀杆3的顶端设有多个冷却水孔34,多个冷却水孔34沿刀杆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冷却水孔34的位置与排削槽25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孔34的数量优选为六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水孔34的数量可以增加或减少,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紧固件1贯穿第一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孔31,以连接铰铣刀2和刀杆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的优点至少包括:
相邻两个螺旋切削刃21之间的间距均不相相等,从而避免了铰铣刀2在铰铣加工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
为了铰铣刀2能够更好的进行铰铣,螺旋切削刃21前段设有导向刃22,以便于在铰铣加工过程中进行引导。
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该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铰铣刀2和紧固件1,刀杆3和铰铣刀2通过紧固件1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为螺钉。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螺钉,将铰铣刀2和刀杆3分离,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未提及的具体结构、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每个螺旋切削刃21的形状不同,以降低铰铣刀2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阻力。
铰铣刀本体20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27,第一定位槽27贯穿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
具体地,第一定位槽27为V型槽。
铰铣刀本体20的中部贯穿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槽27连通,且第三定位孔凸出于铰铣刀本体2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孔为螺纹孔。
第三定位孔的顶面设有导向面,导向面呈锥形结构,导向面用于与螺钉的头部配合,以使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时,螺钉的顶面与铰铣刀本体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以理解地,螺钉包括头部和杆部,头部和杆部的一端相连接,具体地,头部与杆部一体成型。
螺钉的杆部穿过第三定位孔,螺钉的头部与导向面装配在一起。
刀杆3顶部的中部贯穿有第四定位孔,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相配合,以使刀杆3和铰铣刀本体20装配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同轴设置。
螺钉的杆部穿过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以连接铰铣刀2和刀杆3。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定位孔为螺纹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的优点至少包括:
相邻两个螺旋切削刃21之间的间距均不相相等,从而避免了铰铣刀2在铰铣加工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
为了铰铣刀2能够更好的进行铰铣,螺旋切削刃21前段设有导向刃22,以便于在铰铣加工过程中进行引导。
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该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铰铣刀2和紧固件1,刀杆3和铰铣刀2通过紧固件1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为螺钉。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螺钉,将铰铣刀2和刀杆3分离,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未提及的具体结构、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每个螺旋切削刃21的形状不同,以降低铰铣刀2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阻力。
铰铣刀本体20底部凸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贯穿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
具体地,第二定位块为V型结构。
铰铣刀本体20的中部贯穿有第一定位孔210,第一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块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10为螺纹孔。
第一定位孔210的顶面设有导向面,导向面呈锥形结构,导向面用于与螺钉的头部配合,以使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时,螺钉的顶面与铰铣刀本体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以理解地,螺钉包括头部和杆部,头部和杆部的一端相连接,具体地,头部与杆部一体成型。
螺钉的杆部穿过第一定位孔210,螺钉的头部与导向面装配在一起。
刀杆3顶部凸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相配合,以连接铰铣刀2和刀杆3。
进一步的,第二定位槽的形状与第二定位块的形状适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的优点至少包括:
相邻两个螺旋切削刃21之间的间距均不相相等,从而避免了铰铣刀2在铰铣加工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
为了铰铣刀2能够更好的进行铰铣,螺旋切削刃21前段设有导向刃22,以便于在铰铣加工过程中进行引导。
一种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铣装置100及铰铣系统,该铰铣装置100包括刀杆3和铰铣刀2,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铰铣刀本体20与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在使用该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时,先将刀杆3定位且装配好,然后将铰铣刀2和刀杆3装配在一起进行铰铣加工;当需要加工不同的加工孔时,只需要拆下铰铣刀2,更换不同的铰铣刀2即可,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铰铣系统采用上述铰铣装置100进行铰铣加工,确保了加工孔的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杆(3);
铰铣刀(2),所述铰铣刀(2)包括铰铣刀本体(20)和多个螺旋切削刃(21),所述铰铣刀本体(20)为圆盘状结构,所述铰铣刀本体(20)与所述刀杆(3)可拆卸地连接,多个螺旋切削刃(21)沿所述铰铣刀本体(20)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同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旋切削刃(21)的形状不同,以降低所述铰铣刀(2)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切削刃(21)之间限定出排削槽(25),所述排削槽(25)用于进行排削,每个所述排削槽(25)的大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3)的顶端设有多个冷却水孔(34),多个所述冷却水孔(34)沿所述刀杆(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冷却水孔(34)的位置与所述排削槽(25)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铣刀本体(20)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槽(27),所述第一定位槽(27)贯穿所述铰铣刀本体(20)的边沿,所述刀杆(3)顶部凸设有第一定位块(33),所述第一定位槽(27)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3)相配合,以连接所述铰铣刀(2)和所述刀杆(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7)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3)的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7)为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铣刀本体(20)的中部贯穿有第一定位孔(210),所述刀杆(3)顶部的中部凸设有第二定位孔(31),所述第一定位孔(210)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1)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铰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铣装置还包括紧固件(1),所述紧固件(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210)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1),以连接所述铰铣刀(2)和所述刀杆(3)。
10.一种铰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铰铣装置(100)。
CN202110934148.2A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Pending CN113579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4148.2A CN113579356A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4148.2A CN113579356A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9356A true CN113579356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4148.2A Pending CN113579356A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93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2119B2 (en) Method of orbital milling with an orbital end mill, an orbital end mill, and a cutting bit for an orbital end mill
US5259707A (en) Spot drill with indexable replaceable insert
EP1476267B1 (en) Cutting tool and holder
US4470733A (en) Multiple function cutting tool
US8231314B2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of machining
JP2006281433A (ja) 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CN105750598A (zh)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可转位钻头
CN114559104A (zh) 组合式倒角刀具
CN215658205U (zh)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CN113579356A (zh) 一种铰铣装置及铰铣系统
CN218837036U (zh) 一种双主轴双刀塔式车铣复合机
CN205551564U (zh) 一种薄板端面切孔刀具
CN101700579B (zh) 高精度孔加工钻镗刀具
JP2001138119A (ja) 切削工具及びスローアウェイセンタドリル
CN112621128A (zh) 一种阶梯式高精度小直径深孔类壳体的加工方法及刀具
CN213496556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机加工专用刀具
WO2008121056A1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of machining
CN214349680U (zh) 支架专用半精镗刀
CN220462252U (zh) 一种精镗孔、反铣面及倒角复合刀具
CN219818075U (zh) 一种可转位倒角刀刀片
CN212329673U (zh) 一种刀头、刀杆及刀具连接器
CN216912129U (zh) 一种能装两把刀具的夹刀杆
CN216758311U (zh) 一种具有去毛刺功能的侧壁槽铣刀
CN220612411U (zh) 高效钻铣倒角刀具
CN215238039U (zh) 一种差速器半轴齿轮台阶扩孔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