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9212A - 顶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顶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9212A
CN113579212A CN202010361248.6A CN202010361248A CN113579212A CN 113579212 A CN113579212 A CN 113579212A CN 202010361248 A CN202010361248 A CN 202010361248A CN 113579212 A CN113579212 A CN 113579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necting rod
ejection
ejection devic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12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9212B (zh
Inventor
李同
李学文
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12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9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9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9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9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22D29/06Strippers actuated by fluid pressure

Abstract

一种顶出装置,用于将产品顶出,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承载组件,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连杆组件及顶出组件,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内,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旋转件及顶杆,所述旋转件设有沿所述旋转件周向倾斜设置的支撑面,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承载组件并抵持于所述支撑面,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上述顶出装置能通过驱动组件自动将产品顶出。

Description

顶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模具对产品进行加工。将铸造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分离出来的步骤叫做脱模。在脱模过程中,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产品直接从模具上取出,由于加工后的产品与底模贴合紧凑,取料不便,操作者操作时间较长且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在人工方式脱模过程中,操作者微小的脱模方向偏差会造成巨大的应力集中,该应力集中在脱模阶段后期达到最大,这时的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自动将产品顶出的顶出装置。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顶出装置,用于将产品顶出,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承载组件,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连杆组件及顶出组件,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内,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旋转件及顶杆,所述旋转件设有沿所述旋转件周向倾斜设置的支撑面,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承载组件并抵持于所述支撑面,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底板及支撑板,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杆组件夹持于所述凹槽及所述支撑板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凹槽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及回转气缸,所述偏心轮包括偏心盘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偏心轮轴心周侧,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气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还连接于所述旋转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设有滑槽,所述偏心盘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通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转盘及芯轴,所述芯轴固定于所述转盘轴心位置,所述芯轴沿径向设有销孔,所述第二连杆端部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穿过所述销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设有止挡面,所述止挡面沿着所述转盘径向设置,所述止挡面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沿所述转盘周向向靠近所述承载板的方向延伸形成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设有容置所述顶杆的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孔壁中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顶杆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配合,以将所述顶杆卡持于所述顶出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周侧的凸起上。
上述顶出装置中,所述顶杆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承载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旋转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以使所述顶杆自动同步顶出覆盖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所述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顶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及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旋转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顶杆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31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4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出装置,用于将产品顶出,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承载组件,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连杆组件及顶出组件,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内,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旋转件及顶杆,所述旋转件设有沿所述旋转件周向倾斜设置的支撑面,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承载组件并抵持于所述支撑面,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
上述顶出装置中,所述顶杆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面,另一端穿过所述承载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旋转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以使所述顶杆自动同步顶出覆盖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所述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一种顶出装置100,用于在产品90加工完成后将所述产品90自动顶出。所述顶出装置100包括承载组件10、驱动组件20、连杆组件30及顶出组件40。所述连杆组件30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10内,所述顶出组件40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组件10上,所述连杆组件30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出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20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30,以通过所述连杆组件30带动所述顶出组件40往复转动,进而使所述顶出组件40穿过所述承载组件10的端部同步顶出和收回,进而顶出覆盖于所述承载组件10上的所述产品90。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组件10包括承载板11、底板12、支撑板13及固定板14。所述承载板11及所述底板12相互连接,所述承载板11两端设有定位销111,所述定位销111一端卡持于所述承载板11及底板12之间,另一端凸出于所述承载板11,用以卡持并定位所述产品90。
所述底板12背离所述承载板11的一面设有凹槽121,所述支撑板13安装于所述凹槽121内上,以将所述连杆组件30夹持于所述凹槽121及所述支撑板13之间。所述支撑板13设有安装孔131,用于穿过所述驱动组件20。所述凹槽121两端设有通孔123,所述通孔123正对所述定位销111。所述固定板14安装于所述通孔123内并与所述承载板11连接,以将所述顶出组件40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123内。具体的,所述固定板14背离所述承载板11的一侧设有转动腔141,所述固定板14还设有正对所述转动腔141的固定块142,所述顶出组件40端部转动连接于转动腔141及固定块142之间。
所述承载板11及所述底板12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板14也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1,以便于更换所述承载板11加工不同的产品,提高了所述顶出装置100的适用性,并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所述顶出装置100的完整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承载板11及所述固定板14也可以通过卡扣件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1。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偏心轮21及回转气缸22,所述偏心轮21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131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3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气缸22,以通过所述回转气缸22带动所述偏心轮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杆组件30移动。具体的,所述偏心轮21包括偏心盘211及转轴212,所述转轴212一端固定于所述偏心轮21轴心周侧,所述转轴21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气缸22的传动轴,以通过回转气缸22带动所述偏心盘211转动。所述偏心盘211周侧推动所述连杆组件30,以使所述连杆组件30作往复运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气缸22的回转角度为180°。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连杆组件30包括第一连杆31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31两端的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安装于所述凹槽121及所述支撑板1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连杆31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通孔123。所述第一连杆31设有滑槽311,所述偏心盘21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11内。具体的,所述偏心盘211相对的两端与所述滑槽311侧壁相切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11侧壁,所述回转气缸22带动所述偏心盘211沿着所述滑槽311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1两端沿延伸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31端部,另一端通过连接销321连接于所述顶出组件40,以带动所述顶出组件40往复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顶出组件40包括旋转件41及顶杆42,所述旋转件4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4内,所述旋转件41朝向所述承载板11的一面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撑面415,所述顶杆42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面415,另一端穿过所述承载板11,以通过所述旋转件41转动使所述顶杆42自所述承载板11内顶出,进而同步顶出所述产品90。具体的,所述旋转件41包括转盘411及芯轴412,所述芯轴412固定于所述转盘411轴心位置,以带动所述转盘411转动。所述转盘411容置于所述转动腔141内,所述芯轴41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142。所述芯轴412沿径向设有销孔413,所述连接销321穿过所述销孔413,以使所述第二连杆32通过所述芯轴412带动所述转盘411往复转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芯轴412与所述定位销111同轴设置。
所述转盘411朝向所述承载板11的一面设有相对设置的止挡面4111,所述止挡面4111沿着所述转盘411径向设置。每一所述止挡面4111远离所述承载板11的一端沿所述转盘411周向向靠近所述承载板11的方向延伸形成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面415。所述顶杆42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面415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14及所述承载板11,以通过所述旋转件41转动,使抵持于所述支撑面415上的所述顶杆42自所述承载板11内顶出,进而顶出所述产品90。
以所述顶杆42穿过所述承载板11的孔称为顶出孔112,所述顶出孔112对称设置于所述定位销111两侧。所述顶出孔112孔壁中设有第一卡持部(未示出)。所述顶杆42设有第二卡持部421,所述第二卡持部421凸设于所述顶杆42周侧,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421配合,以将部分所述顶杆42卡持于所述顶出孔112内,防止所述顶杆42掉落。
所述顶出组件40还包括弹簧43,所述弹簧43安装于所述顶出孔112内,所述弹簧43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持部421周侧的凸起上,以与所述支撑面415配合通过弹力使所述顶杆42复位。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杆42浮动的距离为2.27mm。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当气源压力为0.6MPa时,所述回转气缸22的扭矩T=2.2N·m,偏心轮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81
偏心距L’=11.25mm,气缸旋转输出力臂L=29.5mm,气缸旋转的输出力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
公式1: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82
当所述气缸22旋转180°时,所述顶杆42达到最高点,由于顶杆42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面415上,单个顶杆42的推力通过公式2计算得出:
公式2: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83
请一并参阅图6,由所述旋转件41的受力分析可知:
F2=F1cos 30°=32.29N
当所述顶杆42达到最高点时,所述转盘411的水平力满足公式3,通过计算得出F4=111.77N。
公式3:F2·L1=F4·L2
请一并参阅图7,由所述顶杆42的受力分析可知,当所述顶杆达到最高点时:
Figure BDA0002475079730000084
此时,所述弹簧43的压缩量为8.5mm:
F=0.98*8.5=8.33N
所以,所述顶杆的推力为:
F=F6-F=297.36N
以上计算均未考虑摩擦力,当所述回转气缸22气源为0.6MPa时,所述顶出装置100中的所述顶杆42对所处产品的推力约为297.36N,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上述顶出装置100中,所述回转气缸22带动所述偏心盘211沿着所述滑槽311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31两端沿延伸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31端部,另一端通过连接销321连接于所述旋转件41。所述旋转件41朝向所述承载板11的一面沿周向设有支撑面415,所述顶杆42一端抵持于所述支撑面415,另一端穿过所述承载板11,以通过所述旋转件41往复转动使所述顶杆42自所述承载板11内顶出或收回,进而自动同步顶出所述产品90。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顶出装置,用于将产品顶出,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产品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连杆组件及顶出组件,所述连杆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组件内,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旋转件及顶杆,所述旋转件设有沿所述旋转件周向倾斜设置的支撑面,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承载组件并抵持于所述支撑面,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并带动所述旋转件往复转动,控制所述顶杆顶出和收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底板及支撑板,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杆组件夹持于所述凹槽及所述支撑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凹槽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偏心轮及回转气缸,所述偏心轮包括偏心盘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偏心轮轴心周侧,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还连接于所述旋转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有滑槽,所述偏心盘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转盘及芯轴,所述芯轴固定于所述转盘轴心位置,所述芯轴沿径向设有销孔,所述第二连杆端部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穿过所述销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设有止挡面,所述止挡面沿着所述转盘径向设置,所述止挡面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沿所述转盘周向向靠近所述承载板的方向延伸形成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设有容置所述顶杆的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孔壁中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顶杆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配合,以将所述顶杆卡持于所述顶出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周侧的凸起上。
CN202010361248.6A 2020-04-30 2020-04-30 顶出装置 Active CN113579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1248.6A CN113579212B (zh) 2020-04-30 2020-04-30 顶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1248.6A CN113579212B (zh) 2020-04-30 2020-04-30 顶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9212A true CN113579212A (zh) 2021-11-02
CN113579212B CN113579212B (zh) 2023-05-16

Family

ID=7823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1248.6A Active CN113579212B (zh) 2020-04-30 2020-04-30 顶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921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16744D0 (en) * 1994-08-09 1998-09-30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transverse fan
DE10060128A1 (de) * 2000-11-27 2002-06-06 Mannesmann Plastics Machinery Vorrichtung zum Auswerfen von Spritzgussteilen
US20030182981A1 (en) * 2002-03-27 2003-10-02 Dietmar Sautter Die-side ejector device for workpieces in single-stage or multi-stage presses
CN10139147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张欢庆 型腔旋转塑料注射模
CN206106278U (zh) * 2016-10-31 2017-04-19 南京建勋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9275607U (zh) * 2018-12-06 2019-08-2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杯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16744D0 (en) * 1994-08-09 1998-09-30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transverse fan
DE10060128A1 (de) * 2000-11-27 2002-06-06 Mannesmann Plastics Machinery Vorrichtung zum Auswerfen von Spritzgussteilen
US20030182981A1 (en) * 2002-03-27 2003-10-02 Dietmar Sautter Die-side ejector device for workpieces in single-stage or multi-stage presses
CN10139147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张欢庆 型腔旋转塑料注射模
CN206106278U (zh) * 2016-10-31 2017-04-19 南京建勋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9275607U (zh) * 2018-12-06 2019-08-2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杯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9212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7176U (zh) 环形盘类零件的装夹工装
US10792741B2 (en) Circular saw mounting device
CN110666060A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池钢壳的冲压设备
CN113579212A (zh) 顶出装置
CN218017270U (zh) 电机外壳夹具
CN113386294B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压塑装置
CN114346690A (zh) 一种压铸锁壳组合自动加工机床
CN215845078U (zh) 筒身扣边机
CN212240310U (zh) 用于外圆磨床上夹持轴套类零件的专用夹具
CN115255997A (zh) 一种钻孔机自动化夹具
CN211916161U (zh) 异形部件的装夹夹具
CN114850995A (zh) 一种双端面磨床
CN210254192U (zh) 油缸内腔刮粘砂设备
CN209223059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111515774A (zh) 一种用于外圆磨床的专用夹具
CN208303987U (zh) 大型合页套铣床
CN107824701B (zh) 一种冲压模具冲压件快速定位装置
CN110854049A (zh) 一种旋转扩晶装置
CN113084530B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19766944U (zh) 一种门窗铝材端面铣装置
CN209867039U (zh)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CN110695700B (zh) 一种大型铝材锯切磨削系统
CN217290019U (zh) 一种汽车车门下加强板高效冲孔模具
CN210640190U (zh) 一种旋转扩晶装置
CN219211246U (zh) 一种螺栓胚料平端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