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2542B -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542B
CN113562542B CN202110874993.5A CN202110874993A CN113562542B CN 113562542 B CN113562542 B CN 113562542B CN 202110874993 A CN202110874993 A CN 202110874993A CN 113562542 B CN113562542 B CN 113562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pport
rod
support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49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542A (zh
Inventor
蔡俊明
谢丽华
吴文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Jihua Knit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Jihua Knit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Jihua Knit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Jihua Knit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49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65H54/553Both-ends suppor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40Holders, supports for rolls
    • B65H2405/46Grippers for bobbins, i.e. roll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纺纱组件和自动络筒机,自动络筒机包括底座和支架,两组支架相互贴近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壁一端设置有纱线导向座,纱线导向座的外壁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压板,转轴外壁设置有支座,支座靠近纱线导向座一侧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夹持座,弧形压板与夹持座之间安装有络筒,滑动杆件与固定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支座远离夹持座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支承组件,支承组件相互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还提供了相关工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简化了络筒安装和拆卸的步骤,增强了纱线络筒随转轴转动的稳定性,并通过相关工艺提高了针织面料的透气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装置及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生产格局的不断变化,如何提升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提升产品的价值,是当前国内纺织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且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意识的不断提升,具有舒适、环保、再生等功能性纤维收到市场的青睐。
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淀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成乳酸后再经聚合、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纤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其废弃物会分解生成水和碳酸气体,它们在阳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又会生成起始原料淀粉,而淀粉又是聚乳酸的原料,这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综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透气性、抗皱性,较好的亲水性、较低的密度,较高的回弹性、卷曲性和记忆能力,较好的抗菌防霉性和生物兼容性,以及可燃性低,不形成烟,耐紫外光等特点。
竹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以竹子为原料经人工催化将竹子中纤维含量在35%左右的竹纤维提纯到93%,采用水解-碱法及多段漂白,精制成可满足生产要求的竹浆粕,再经溶解放肆而纺制成纤维;竹纤维截面呈多孔状,因此其吸放湿性能极好、渗透性强,且具有抗菌、防紫外线等特性。
各类纺织纤维加工成纱线后,通过络筒将其卷绕成无结筒纱,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现有的络筒机组装的结构复杂,导致络筒拆卸步骤繁琐,不便于后期对络筒的拆卸操作和维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拆装简便,增强纱线络筒稳定性的纺纱装置,并且提高了针织面料的透气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包括纺纱组件和自动络筒机,所述自动络筒机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运动方向相反的丝杆组件;
两组所述支架相互贴近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一端设置有纱线导向座,所述纱线导向座的外壁通过滑动杆件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压板,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靠近所述纱线导向座一侧通过固定杆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夹持座,所述弧形压板与夹持座之间安装有络筒,且所述络筒套接于两组所述支座的外侧壁,所述滑动杆件与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
所述支座远离所述夹持座一端设置有若干组作用于所述络筒内壁的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相互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对角处的支承柱,所述支承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承杆,所述支承杆的外侧壁设置于连接架。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承杆远离所述支承柱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络筒的内壁的弹性压板。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下两端面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承杆转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座的上下两端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转动连接。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弧形压板与所述夹持座位于所述纱线导向座的内部,且弧形压板与所述夹持座分别与所述络筒的内外壁相抵接作用。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调节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清花工序:将经过抓棉机开松后的聚乳酸纤维喂入开棉机,经过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后,最终打出正卷,清花过程以充分开松为主,尽量减少对纤维的伤害,开棉机选用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500r/min以下,成卷综合打手速度降低至750r/min以下,对竹纤维,使用抓棉机、混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该过程以充分开松为主,减少纤维损伤,开棉机的速度控制在500r/min以下,成卷综合打手速度降低至750r/min以下;
梳棉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采用梳棉机对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进行梳棉处理。
并条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对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分别进行预并合,确保混纺比均匀稳定,出条速度分别控制在210m/min,将预并后的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进行三次混并,压辊速度控制在1200r/min以下;
粗砂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干定量控制在5.0g/10m,牵伸隔距11×26×3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7.0/1.27,钳口5.0mm,捻度/捻系数2.962/69,锭速控制在471r/min,前罗拉转速186r/min;
细砂工序:设置参数聚乳酸纤维/竹纤维60/40定量1.402g/100m,气压0.12MPa,钢领PG1 4254,钢丝圈EL1 5/0,牵伸隔距18×6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35.6/1.24,钳口用后压力棒+2.5mm普通钳口,锭速控制在11898r/min,前罗拉转速166r/min;
自络工序:设定络筒的速度为1000r/min。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清花工序中,抓棉机的型号为FA002、混开棉机的型号为FA016A、多仓混棉机的型号为FA022-6、开棉机型号为FA106B、振动棉箱给棉机型号为FA046A、单打手成卷机型号为A076F;在梳棉工序中,采用的梳棉机的型号为FA201B;在并条工序中,采用的并条机的型号为FA317A;在粗纱工序中,采用的粗纱机的型号为FA415A;在细纱工序中,采用的细纱机的型号为EJM128K,在自络工序中,采用的自动络筒机的型号为村田NO.21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夹持座和弧形压板配合弹簧的弹力对络筒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使转轴带动纱线导向座转动时,络筒能够随着纱线导向座的转动而转动,进行工作,络筒安装的同时,电动推杆带动第一伸缩杆和滑动件沿立柱外壁移动,使连接架带动支承杆绕着支承柱转动,使弹性压板紧压住络筒的内壁,对络筒起支撑稳定的作用,使络筒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平稳,安装和拆卸步骤简单,易操作,解决了络筒拆装难度高,无法满足市场使用需求的问题,对后期络筒的维护和拆卸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保证络筒拆装的高效率、高稳定和高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拆装简便,增强纱线络筒稳定性的纺纱装置,并且提高了针织面料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络筒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纺纱导向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调节组件和络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支架;21、转轴;22、丝杆组件;3、纱线导向座;31、滑动杆件;32、弧形压板;4、支座;41、固定杆;42、夹持座;43、支承组件;431、支承柱;432、支承杆;433、连接架;434、弹性压板;5、络筒;6、调节组件;61、立柱;62、滑动件;63、第一伸缩杆;7、电动推杆;8、第二伸缩杆;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包括纺纱组件和自动络筒机,所述自动络筒机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的支架2,两组支架2之间设置有两组运动方向相反的丝杆组件22,两组所述支架2相互贴近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外侧壁一端设置有纱线导向座3,所述纱线导向座3的外壁通过滑动杆件31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压板32,所述转轴21外壁设置有支座4,所述支座4靠近所述纱线导向座3一侧通过固定杆41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夹持座42,所述弧形压板32与夹持座42之间安装有络筒5,且所述络筒5套接于两组所述支座4的外侧壁,所述滑动杆件31与所述固定杆41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9,所述支座4远离所述夹持座42一端设置有若干组作用于所述络筒5内壁的支承组件43,所述支承组件43相互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6,将络筒5套接于一侧支架2的转轴21外,并使络筒5的一端安装于纱线导向座3中的弧形压板32和夹持座42中,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将络筒5的一端进行固定夹持,同时转轴21外侧壁支座4上的调节组件6配合支承组件43的转动,使支承组件43作用并抵接于络筒5一端的内壁上,通过丝杆组件22带动另一侧的支架2移动,使另一侧转轴21安装于络筒5中,另一侧的弧形压板32和夹持座42对络筒5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另一侧支架2的转轴21外侧壁支座4上的调节组件6配合支承组件43的转动,使支承组件43作用并抵接于络筒5另一端的内壁上,通过电机带动转轴21转动,由于络筒5的两端被夹持固定于纱线导向座3中,并通过支承组件43进行稳定支撑,转轴21转动的同时带动纱线导向座3和支座4转动,被纱线导向座3所夹持固定的络筒5且在支承组件43的稳定支撑下,随着纱线导向座3和支座4的转动而转动,由于两端的支承组件43的作用配合弧形压板32和夹持座42对络筒的夹持,增加了络筒5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让络筒5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的装置,且安装过程步骤简单,易于操作,解决了络筒5拆装难度高,无法满足市场使用需求的问题,对后期络筒5的维护和拆卸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保证络筒5拆装的高效率、高稳定和高安全性。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支承组件4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4对角处的支承柱431,所述支承柱43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承杆432,所述支承杆43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架433,调节组件6与连接架433的端部转动连接,由于支承组件43的尺寸固定,因此调节组件6在调节过程中通过连接架433带动支承杆432绕着支承柱431的端部进行转动,直至使支承杆432的端部支承于络筒5的内壁,对络筒5其稳定支撑的作用,使络筒5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工作。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支承杆432远离所述支承柱43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络筒5的内壁的弹性压板434,通过弹性压板434的作用,增大对络筒5支承力的作用面积和支承力,进一步提高对络筒5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使络筒5始终保持平稳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4上下两端面的立柱61,所述立柱6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件62,所述滑动件62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承杆432转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63,且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固定端与所述滑动件62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64,当滑动件62沿立柱61的外壁向上滑动时,在连接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伸缩杆63的活动端带动两侧的连接架433移动,使支承杆432绕着支承柱431转动,直至弹性压板434与络筒5的内壁相抵接并进行支撑,在弹性压板434、连接弹簧64和第一伸缩杆63的共同作用下,对络筒5的内壁提供一个支撑作用,使其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工作,当滑动件62反向运动时,即可解除对络筒5的支承作用,继而轻松地将络筒5卸下,为后期拆卸和维护提高了便利,节省了时间。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支座4的上下两端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7,且所述电动推杆7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固定端转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7对第一伸缩杆63提供动力支撑,使第一伸缩杆63连同滑动件62沿立柱61的外侧壁上下滑动,控制支承杆432连同弹性压板434对络筒5的作用,提高络筒5拆装的便捷性,解决了络筒5拆装难度高,无法满足市场使用需求的问题。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433远离所述电动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63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与连接架433带动支承杆432转动的同时不产生干扰,保证第一伸缩杆63移动的同时能实现支承杆432的转动。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弧形压板32与所述夹持座42位于所述纱线导向座3的内部,且弧形压板32与所述夹持座42分别与所述络筒5的内外壁相抵接作用,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使弧形压板32能够紧压络筒5的外壁,夹持座42能够紧压络筒5的内壁,在内外壁通过对络筒5进行夹持固定,保证络筒5在纱线导向座3转动的同时能够稳定地随着纱线导向座3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连接架433远离所述调节组件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8,且第二伸缩杆8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433转动连接,当第一伸缩杆63通过连接架433带动支承杆432向靠近第一伸缩杆63方向转动时,与连接架43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伸缩杆8的活动端随着连接架433的转动沿远离第二伸缩端8固定端的方向移动,当第一伸缩杆63通过连接架433带动支承杆432向远离第一伸缩杆63方向转动时,与连接架43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伸缩杆8的活动端随着连接架433的转动沿靠近第二伸缩端8固定端的方向移动,提高支承组件43的稳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支承组件43对络筒5的稳定支撑作用,为络筒5的稳定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花工序:将经过抓棉机开松后的聚乳酸纤维喂入开棉机,经过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后,最终打出正卷,清花过程以充分开松为主,尽量减少对纤维的伤害,开棉机选用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500r/min以下,成卷综合打手速度降低至750r/min以下,对竹纤维,使用抓棉机、混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该过程以充分开松为主,减少纤维损伤,开棉机的速度控制在500r/min以下,成卷综合打手速度降低至750r/min以下;
(2)梳棉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采用梳棉机对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进行梳棉处理。
(3)并条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对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分别进行预并合,确保混纺比均匀稳定,出条速度分别控制在210m/min,将预并后的聚乳酸纤维和竹纤维进行三次混并,压辊速度控制在1200r/min以下;
(4)粗砂工序:设定温度20-25度、相对湿度60-65%,干定量控制在5.0g/10m,牵伸隔距11×26×3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7.0/1.27,钳口5.0mm,捻度/捻系数2.962/69,锭速控制在471r/min,前罗拉转速186r/min;
(5)细砂工序:设置参数聚乳酸纤维/竹纤维60/40定量1.402g/100m,气压0.12MPa,钢领PG1 4254,钢丝圈EL1 5/0,牵伸隔距18×64,总牵伸/后牵伸倍数35.6/1.24,钳口用后压力棒+2.5mm普通钳口,锭速控制在11898r/min,前罗拉转速166r/min;
(6)自络工序:设定络筒5的速度为1000r/min。
竹纤维具有舒适性好、吸湿悬垂性好且具有吸湿、透气和抗菌功能以及保健、防紫外线、防辐射、导电性好等特性,然而其抱合力差,而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因此通过聚乳酸纤维与竹纤维的混纺工艺,在其短处上互补的同时,优势上也能强强联合,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混纺纱。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在清花工序中,抓棉机的型号为FA002、混开棉机的型号为FA016A、多仓混棉机的型号为FA022-6、开棉机型号为FA106B、振动棉箱给棉机型号为FA046A、单打手成卷机型号为A076F;在梳棉工序中,采用的梳棉机的型号为FA201B;在并条工序中,采用的并条机的型号为FA317A;在粗纱工序中,采用的粗纱机的型号为FA415A;在细纱工序中,采用的细纱机的型号为EJM128K,在自络工序中,采用的自动络筒机的型号为村田NO.21C。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包括纺纱组件和自动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络筒机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的支架(2),两组所述支架(2)之间设置有两组运动方向相反的丝杆组件(22);
两组所述支架(2)相互贴近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外侧壁一端设置有纱线导向座(3),所述纱线导向座(3)的外壁通过滑动杆件(31)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压板(32),所述转轴(21)外壁设置有支座(4),所述支座(4)靠近所述纱线导向座(3)一侧通过固定杆(41)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夹持座(42),所述弧形压板(32)与夹持座(42)之间安装有络筒(5),且所述络筒(5)套接于两组所述支座(4)的外侧壁,所述滑动杆件(31)与所述固定杆(41)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簧(9);
所述支座(4)远离所述夹持座(42)一端设置有若干组作用于所述络筒(5)内壁的支承组件(43),所述支承组件(43)相互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6);
所述支承组件(4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4)对角处的支承柱(431),所述支承柱(43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承杆(432),所述支承杆(43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架(433),所述支承杆(432)远离所述支承柱(43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络筒(5)的内壁的弹性压板(434);
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4)上下两端面的立柱(61),所述立柱(6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件(62),所述滑动件(62)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承杆(432)转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63),且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固定端与所述滑动件(62)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64);
所述支座(4)的上下两端部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7),且所述电动推杆(7)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固定端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架(433)远离所述调节组件(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8),且第二伸缩杆(8)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43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伸缩杆(63)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架(433)远离所述电动推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压板(32)与所述夹持座(42)位于所述纱线导向座(3)的内部,且弧形压板(32)与所述夹持座(42)分别与所述络筒(5)的内外壁相抵接作用。
CN202110874993.5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Active CN113562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993.5A CN11356254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4993.5A CN11356254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542A CN113562542A (zh) 2021-10-29
CN113562542B true CN113562542B (zh) 2023-02-03

Family

ID=7816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4993.5A Active CN113562542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231B (zh) * 2022-04-26 2023-03-24 绍兴天普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出料的整经机
CN114808234B (zh) * 2022-05-25 2023-06-30 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碱电子布生产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15439A (en) * 1945-11-07 1949-01-06 Arcy Melville Clark D Improvements in automatic yarn and analogous winding machines
FR2829754B1 (fr) * 2001-09-17 2003-11-28 Superba Sa Bobinoir transformable sur site
CN206886387U (zh) * 2017-06-08 2018-01-16 赵翠云 一种纺织纱筒固定装置
CN210048279U (zh) * 2019-06-25 2020-02-11 义乌市新苗五金厂 一种包覆纱卷绕用纱筒安装座
CN110342325A (zh) * 2019-07-23 2019-10-18 赣州安益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收线均匀的络筒机
CN211728356U (zh) * 2019-12-27 2020-10-23 巴博斯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CN111349999A (zh) * 2020-04-28 2020-06-30 山东宏儒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及纺纱工艺
CN213622663U (zh) * 2020-07-31 2021-07-06 江苏泗水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络筒机用纱管夹持机构
CN213407800U (zh) * 2020-10-03 2021-06-11 上海珂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压高效层析分离柱
CN112193931B (zh) * 2020-10-10 2023-06-27 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伴热带生产的收线设备
CN113148767A (zh) * 2021-05-11 2021-07-23 大贯纤维(宣城)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络筒的高效络筒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542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2542B (zh) 一种用于针织布生产的混合纺纱机构及加工工艺
CN106048801B (zh) 一种汉麻与长绒棉混纺80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11225B (zh) 一种发热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7964706A (zh) 四组分混纺纱品及其纺织方法
CN103938316B (zh) 一种用于匀整环锭纺细纱毛羽的装置及方法
CN107630271A (zh) 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10846771A (zh) 一种便于清理棉絮的纱线生产加工用梳线机
CN108792785A (zh) 一种毛条往复连续收卷机构
CN103556315A (zh) 一种40s高强力涡流粘胶纱纺纱工艺及粘胶纱
CN105525407B (zh) 一种瑛赛尔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10747549B (zh) 一种聚乳酸与天丝混纺纱线及纺纱方法
CN111039085B (zh) 一种基于天然棉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2181976A (zh) 同步加湿的湿法纺织装置
CN101949074A (zh) 阳离子涤纶、粘胶短纤维紧密纺高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05501516U (zh) 醋青纤维纱线
CN200996078Y (zh) 细纱机上的牵伸机构
CN110373774B (zh) 一种扭绥纺竹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CN105887273A (zh) 一种含有竹炭纤维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10685048B (zh) 一种化纤长丝的整经设备
CN209338740U (zh) 一种梳棉机的收料装置
CN108866709A (zh) 一种Clima纤维与棉混纺紧密纺纱及制造工艺
CN104213276A (zh) 一种基于双棍搓动的环锭纺细纱毛羽缠贴装置及用途
CN208561211U (zh) 一种毛条往复连续收卷机构
CN107604499A (zh) 一种精梳长绒棉、调温纤维中支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594154B (zh) 粘胶仿真丝纱生产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