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291B - 轨道梁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轨道梁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291B
CN113561291B CN202010351306.7A CN202010351306A CN113561291B CN 113561291 B CN113561291 B CN 113561291B CN 202010351306 A CN202010351306 A CN 202010351306A CN 113561291 B CN113561291 B CN 113561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oundation
side form
connecting plat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1291A (zh
Inventor
王传方
邵淦
张佳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13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1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 B28B7/0035Mould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and the moulded article mov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during demoulding
    • B28B7/0041Mould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and the moulded article mov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during demoulding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being moved only parallelly away from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ed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28B7/0014Fastening means for mould parts, e.g. for attaching mould walls on mould tables; Mould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轨道梁模具,包括地基、底模和两个侧模组件,底模沿地基的长度延伸方向固定在地基上表面,两个侧模组件对称地设置在底模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侧模组件可分离地安装在地基的上表面,以使制梁结束后,侧模组件能够被移动到下一个制梁工位,侧模组件包括侧模板和驱动装置,其中,相对称的两个侧模板用于与底模围合成梁体浇筑空间,侧模板安装在驱动装置设置上,用于驱动侧模板沿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梁体震动开裂的风险,提高制梁的效率。

Description

轨道梁模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梁模具。
背景技术
轨道梁模具是制梁的重要设备,目前国内外的制梁模具,例如PC梁模具大多采用侧模板固定在门式框架内,仅作开合模的平移运动。这种模式的模具侧模板固定不动,而是依靠台车带动底模在长度方向上的滑动实现梁体从侧模处移出。
这种模式的模具需要将初步达到开模强度的混凝土梁体平移出去,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震动,并且,如果轨道不平整还会产生局部的下挠或上拱。这些因素对刚开模且强度还不太够的梁体有着负面的影响,严重时会产生明显裂纹。为减少此影响,不得不通过延长合模养护时间来提高开模强度,制梁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梁模具,能够减少梁体震动开裂的风险,提高制梁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梁模具,包括:
地基;
底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地基的上表面,并沿着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两个侧模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模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侧模组件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地基的上表面,以使制梁结束后,所述侧模组件能够被移动到下一个制梁工位,其中,所述侧模组件包括:
架体,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地基的上表面;
侧模板,相对称的两个所述侧模板用于与所述底模围合成梁体浇筑空间;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所述侧模板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侧模板沿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架体的下表面和所述地基的上表面中的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组件,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销组件相配合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销体和用于沿轴向和/或径向推动所述销体的调节结构。
可选地,所述销体的用于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端部构造为锥形。
可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销体上并垂直于销轴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销体间隔设置并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板、多个第一螺柱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柱螺纹配合的多个第一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螺柱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并沿平行于所述销轴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母用于通过在所述第一螺柱上旋转而推动所述销体沿轴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的用于供所述第一螺柱贯穿的第一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柱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多个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供顶推件贯穿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以使得所述销体能够在所述顶推件的推动下沿径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轨道梁模具还包括多个标高组件,多个所述标高组件在所述架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标高组件分别包括调平垫板和垫片组,其中,所述调平垫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所述垫片组上下层叠且可抽插地设置在所述地基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标高组件还包括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紧板、第二螺柱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其中,所述压紧板具有两个,用于分别压紧在所述调平垫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垫片组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螺柱分别贯穿上下两个所述压紧板,并使得在所述第二螺母锁紧时,所述调平垫板和垫片组被紧压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个吊装部,多个所述吊装部在所述架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架体为由多个结构桁架沿长度方向组成的多段式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结构桁架之间采用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架体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沿开合模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沿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侧模板的安装板。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的第二壳体,所述安装板具有两个且沿着上下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两个所述安装板中的一者连接有第二电机,并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沿开合模的方向直线移动,另一者通过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地基的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沿底模的延伸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滑轨,另一者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沿平行于所述地基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布置;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地基作水平转动,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地基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由台车带动底模将终凝后的梁体移出的方式,本公开模具底模固定在地基上表面,而使得侧模板能够相对于地基移动,这样,终凝后的梁体即留在原工位,能够避免因梁体移动而导致的震动开裂的风险,提高了梁体的品质,因而也无需通过延长合模养护时间来提高开模的强度,提升了制梁效率。此外,位于地基长度方向两侧的侧模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两个侧模组件之间不需要横梁连接成门式结构,即不需要横梁承受侧模板的重力,依靠驱动装置便可以实现侧模板自动开合模的功能,减少了手动开合模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开合模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未安装侧模组件的制梁工位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侧模组件的制梁工位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侧轨道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驱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地基 11 定位销组件 111 销体
112 第一连接板 1121 第一开孔 113 第二连接板
114 第一螺柱 115 调节板 1151 第二开孔
2 底模 3 架体 31 定位孔
32 第一拉杆件 33 吊装部 34 第二拉杆件
4 侧模板 5 驱动装置 51 第一壳体
52 第一滑轨 53 安装板 531 第一安装板
532 第二安装板 54 第二壳体 55 第一转轴
56 第二滑轨 57 第二滑块 58 第二转轴
59 第二电机 6 标高组件 61 调平垫板
62 垫片组 63 压紧板 64 第二螺柱
65 第二螺母 7 端模 8 梁体
9 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种轨道梁模具,包括地基1和底模2,底模2固定在地基1的上表面,并沿着地基1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公开的轨道梁模具还包括两个分体式的侧模组件,该两个侧模组件对称地设置在底模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侧模组件可分离地安装在地基的上表面,以使当预制梁达到要求的强度后,侧模组件能够通过吊装或者滑移的方式移动到下一个制梁工位,继续与下一个制梁工位的底模2相配合。如图3示出为其中一侧的侧模组件,包括架体3、侧模板4以及驱动装置5。其中,架体3可分离地安装在地基1的上表面,驱动装置5安装在架体3上,且侧模板4安装在驱动装置5上,以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侧模板沿开合模的方向作之间往复运动,并使得相对称的两个侧模板能够与底模2围合成梁体浇筑空间。
地基1通常情况下采用矩形设计,如图1所示,附图的左右方向视为地基1的长度方向,而附图的上下方向则视为地基1的宽度方向。底模2沿着地基1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梁体8沿着底模2的延伸方向浇筑而成。继续参考图2,在图1的基础上安装有侧模组件,通常情况下,底模2设置在地基1的宽度方向的对称中心线位置,两个侧模组件对称设置在底模2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图中上下方向的两侧)。
相较于传统的由台车带动底模将终凝后的梁体整体移出的方式,本公开采用底模2固定,而使得侧模板4能够相对于地基1移动,即侧模板4在梁体8终凝后可以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这样,就使得终凝后的梁体8留在了原来的工位,不需要移动,因而能够避免因梁体8移动而导致的震动开裂的风险,提高梁体8的品质。此外,也无需再通过延长合模养护时间提高开模的强度的方式避免对移动中的梁体8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提升了制梁的效率。
如图3所示,底模2的延伸方向的两端还设置有端模7,浇筑梁体8时,相对称的两个侧模板4相互靠近,并分别与底模2和端模7围合成用于浇筑梁体8的空间,此为合模的过程。在两个侧模组件上还可以设置锁模结构(图中未示出),例如锁模拉杆,锁模结构可以分别包括上锁模和下锁模,以分别控制模型的上宽和下宽,达到防止涨模的目的。浇筑完成后,两个侧模板4相互远离,此为开模的过程。当浇筑不同长度的梁体8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底模2实现。
侧模板4安装在驱动装置5上,并能够在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沿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在传统的制梁模具中,两侧的侧模板之间需要通过横梁连接成门式结构,并由横梁来承受侧模板4的重力,也就是说,这种传统轨道梁模具的侧模部分需要设计成一体式的。而本申请采用驱动装置5与侧模板4连接,在能够实现侧模板4自动开合模功能的同时,驱动装置5还用于承受侧模板4的重量,即驱动装置5还用于悬挂侧模板4(对侧模板4提供悬挑力)。这样,也就无需将两侧的侧模板4通过横梁连接,而是可以通过例如本申请采用的吊装的方式,将两侧的侧模组件分别吊装至下一个工位。相较于连接为一体的侧模组件,分体式的侧模组件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还可以直接利用制梁场地所架设的龙门吊等吊具9,无需额外架设。
即使本公开可以分别对单侧的侧模组件进行吊装,减轻了一次吊装所承受的重量,但是就单侧的侧模组件而言,其结构仍然较为庞大。因此,想要将侧模组件吊装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并能够正常使用,则需要定位准确,并且侧模板组件的定位和安装还需要尽快完成,以免导致制梁效率低下。为解决该快速和准确定位的问题,架体3的下表面和地基1的上表面中的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组件11,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销组件11相配合的定位孔31,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为在地基1的上表面设置定位销组件11,而在架体3的下表面设置定位孔31。
如果要将如此庞大的侧模组件准确的安装到地基1上,需要定位销组件11和定位孔31进行配合,对二者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由于定位孔31的位置开好之后一般不可随意调整,因此定位销组件11便需要具备调整的能力。如图4所示,定位销组件11可以包括销体111和用于沿轴向和/或径向推动销体111的调节结构,即通过调节结构能够调节销体111的轴向位置,或者径向位置,或者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均可调节。此外,销体111的用于与定位孔31配合的端部构造为锥形,锥形销具有导正的功能,能够快速使定位销组件11和定位孔31实现配合。在制梁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查定位销组件11和定位孔31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并随时调整。
作为实现销体111沿轴向运动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调节结构可以包括:固定连接在销体111上并垂直于销轴的第一连接板112、与销体111间隔设置并平行于第一连接板112的第二连接板113、多个第一螺柱114以及与第一螺柱114螺纹配合的多个第一螺母(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螺柱114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3上并沿平行于销轴的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板112,第一螺母用于通过在第一螺柱114上旋转而推动销体111沿轴向运动。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母位于第一连接板112的背离销体111的一侧,通过转动第一螺母向上(图示中方向),第一螺母能够推动第一连接板112,进而带动销体111沿销轴方向向上运动,反之,通过转动第一螺母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板112能够带动销体111沿销轴方向向下运动。
作为实现销体111沿径向运动的一种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4,第二连接板113上设置有围绕第一连接板112的多个调节板115,调节板115上开设有供顶推件(图中未示出)贯穿的第二开孔1151,第二开孔1151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板112对应,以使得销体111能够在顶推件的推动下沿径向运动。围绕第一连接板112设置多个调节板115从而能够对销体111在径向的多个方位进行调节。第二开孔1151可以构造为螺纹孔,顶推件为与之相配合的螺柱,通过顶推件的旋入推动第一连接板112,进而带动销体111径向移动。第一连接板112上开设的用于供第一螺柱114贯穿的第一开孔1121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柱114的直径,为第一连接板112的径向移动留出空间。
轨道梁的精确安装有赖于对制梁时模具位置,例如模具标高位置的精确调整,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轨道梁模具还包括多个标高组件6,多个标高组件6在架体3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的,如图5所示,每一个标高组件6分别包括调平垫板61和垫片组62,其中,调平垫板61固定设置于架体3的下表面,垫片组62上下层叠且可抽插地设置在地基1的上表面。在地基1上可以进一步开设专门用于容纳标高组件6的容纳槽。侧模组件安装到地基1上后,调平垫板61贴靠在垫片组62上,然后使用测量仪器,例如激光分度仪进行标高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的结构,插入垫片或者抽出垫片。
进一步地,标高组件6还包括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包括压紧板63、第二螺柱64以及与第二螺柱64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65。其中,压紧板63具有两个,用于分别压紧在调平垫板61的上表面和所述垫片组62的下表面;第二螺柱64分别贯穿上下两个压紧板63,并使得在第二螺母65锁紧时,调平垫板61和垫片组62被紧压在一起。在图5示出的标高组件6中,每一个标高组件6包括两组,第二螺柱64位于两组标高组件6之间,压紧板63骑跨在两组标高组件6上。
此外,架体3上设置有第一拉杆件32,第一拉杆件32一端固定在调平垫板61上表面,另一端形成为钩体并钩挂于架体3上,这种具有钩挂结构的拉杆件能够在调平垫板61和架体3之间提供一定的锁紧力。
本公开的侧模组件可以采用例如吊装的方式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架体3上设置有多个吊装部33,多个吊装部33在架体3的两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置。吊装部33上形成有锁孔,吊具9的吊钩能够穿过该锁孔。进一步地,架体3上设置有第二拉杆件34,第二拉杆件34一端与吊装部33连接,另一端形成为钩体并钩挂于架体3上,这种具有钩挂结构的拉杆件能够在吊装部33和架体3之间提供一定的锁紧力。
架体3用于承受驱动装置5和侧模板4自身重量的同时,还应克服部分浇筑涨模力,保证吊装时整体挠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还应考虑架体3自身的重量不能过重,以利于吊装和节约成本。如图3和图6所示,架体3可以为由多个结构桁架沿长度方向组成的多段式结构。结构桁架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截面惯性矩都可以做的很大,从而满足吊装抗挠和涨模抗挠的需要,此外,结构桁架自重也可以压缩到比较小,经过刚度和强度的计算,将吊装挠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侧模组件的吊装和落位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待浇筑梁体8的长度选择性的连接多个结构桁架,相邻两个结构桁架之间采用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本公开的驱动装置5不仅需要具有能够实现自动开合模的功能,还需要承受侧模板4的重量以及承受一定侧侧向载荷。作为实现驱动侧模板4开合模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9所示,驱动装置5可以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壳体51可以采用一根具有良好抗弯性能的矩形方管,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壳体51沿着地基1的宽度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第一壳体51和架体3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轨52,另一者上设置有与第一滑轨52配合的第一滑块35,第一滑轨52沿开合模的方向延伸布置,例如,第一滑轨52设置在第一壳体51上,第一滑块35设置在架体3上。在图7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52设置在第一壳体51的底部,而在图8和图9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52设置在第一壳体51的侧面。
对于直线模具的实现,第一壳体51的前端可以直接与用于安装侧模板4的安装板53连接,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随着第一壳体51沿着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驱动装置5上可以设置有标尺(图中未示出),用于精确获得第一壳体51的往复运动的距离,进一步地,可以在标尺处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感应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与第一电机连接,这样,当感应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壳体51带动侧模板4运动了指定的距离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机。
对于曲线模具的实现,由于涉及到弯曲、超高和倾角,如图8和图9所示,驱动装置5还包括可活动地连接在第一壳体51的前端的第二壳体54,安装板53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板531和第二安装板532,两个安装板53沿着上下方向(图9中上下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壳体54的两端。其中,第一安装板531连接有第二电机59,并能够在第二电机59的驱动下沿开合模的方向直线移动(图9中左右方向),第二安装板532通过转动轴线平行于地基1的第一转轴55安装在第二壳体54上。
第二电机59例如可以采用直线驱动电机,第一安装板531能够随着第二电机59向前(地基1的宽度方向)推进,而第二安装板532相对于地基1宽度方向的位置并不发生变化,即第一安装板531和第二安装板532沿地基1的宽度方向具有不同的距离,从而导致侧模板4产生倾角,实现模具的曲线造型。
第一安装板531向前推进可以认为是致使侧模板4发生倾角的主动力,相对应的,由于侧模板4发生倾角,为适应侧模板4形状的改变,第二安装板532同时会绕第一转轴55的转动轴线发生适应性转动,以适应侧模板4形状的变化,第二安装板532的这一转动可以认为是从动过程。其中,第一转轴5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地基1所在的平面。此外,沿底模2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多个上述能够实现曲线模具的驱动装置5,通过控制第一安装板531向前推进的距离,即可以精确实现不同形状的曲线模具。
侧模板4在发生弯曲的过程中会造成顶点位置的偏移,为适应这一位置偏移,第二壳体54还可以被配置为能够沿底模2的延伸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和/或相对于地基1所在平面的水平转动,即第二壳体54能够作沿底模2延伸方向的直线运动,或者相对于地基1所在平面的水平转动,或者同时作上述两个方向的动作。
具体的,作为第二壳体能够沿底模2的延伸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4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滑轨56,另一者上设置有第二滑轨56配合的第二滑块57,第二滑轨56沿平行于地基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布置。在图8和图9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滑轨56设置在第一壳体51上,第二滑轨56设置在第二壳体54上。
作为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地基1所在平面的水平转动的一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5还包括第二转轴58,第二转轴58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基1所在的平面,第二壳体54与第二转轴58连接。继续参考图8和图9,第二转轴58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51上,第二壳体54通过第二滑轨56和第二滑块57与第二转轴58连接,并能够随着第二转轴58的转动而水平转动。
第二滑轨56的内侧壁向内形成有凸出部,第二滑块57的外侧壁向内形成有用于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二滑块57可以沿着第二滑轨56延伸方向插入到第二滑轨56中,并且凸出部和凹陷部能够限制第二滑块57相对于第二滑轨56径向的位移,使得第二滑块57在第二壳体54水平转动时不会从第二滑轨56中脱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基(1);
底模(2),固定设置在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并沿着所述地基(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两个侧模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模(2)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侧模组件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以使制梁结束后,所述侧模组件能够被移动到下一个制梁工位,其中,所述侧模组件包括:
架体(3),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
侧模板(4),相对称的两个所述侧模板(4)用于与所述底模(2)围合成梁体浇筑空间;
驱动装置(5),安装在所述架体(3)上,且所述侧模板(4)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5)上,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侧模板(4)沿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轨道梁模具还包括多个标高组件(6),多个所述标高组件(6)在所述架体(3)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标高组件(6)分别包括:调平垫板(61)、垫片组(62)和压紧结构,其中,所述调平垫板(61)固定设置于所述架体(3)的下表面;所述垫片组(62)上下层叠且可抽插地设置在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紧板(63)、第二螺柱(64)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柱(64)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65),其中,所述压紧板(63)具有两个,用于分别压紧在所述调平垫板(61)的上表面和所述垫片组(6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螺柱(64)分别贯穿上下两个所述压紧板(63),并使得在所述第二螺母(65)锁紧时,所述调平垫板(61)和垫片组(62)被紧压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的下表面和所述地基(1)的上表面中的一者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销组件(11),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销组件(11)相配合的定位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组件(11)包括销体(111)和用于沿轴向和/或径向推动所述销体(111)的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销体(111)的用于与所述定位孔(31)配合的端部构造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销体(111)上并垂直于销轴的第一连接板(112)、与所述销体(111)间隔设置并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2)的第二连接板(113)、多个第一螺柱(114)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柱(114)螺纹配合的多个第一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螺柱(11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13)上并沿平行于所述销轴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112);所述第一螺母用于通过在所述第一螺柱(114)上旋转而推动所述销体(111)沿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2)上开设的用于供所述第一螺柱(114)贯穿的第一开孔(11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柱(114)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板(113)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板(112)的多个调节板(115),所述调节板(115)上开设有供顶推件贯穿的第二开孔(1151),所述第二开孔(115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2)对应,以使得所述销体(111)能够在所述顶推件的推动下沿径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上设置有多个吊装部(33),多个所述吊装部(33)在所述架体(3)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为由多个结构桁架沿长度方向组成的多段式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结构桁架之间采用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51)和所述架体(3)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轨(52),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52)配合的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滑轨(52)沿开合模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51)沿着开合模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壳体(5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侧模板(4)的安装板(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51)的前端的第二壳体(54),所述安装板(53)具有两个且沿着上下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4)的两端,两个所述安装板(53)中的一者连接有第二电机(59),并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59)的驱动下沿开合模的方向直线移动,另一者通过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地基(1)所在的平面的第一转轴(55)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5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4)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底模(2)的延伸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4)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滑轨(56),另一者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56)配合的第二滑块(57),所述第二滑轨(56)沿平行于所述地基(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布置;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54)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地基(1)作水平转动,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第二转轴(58),所述第二转轴(58)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地基(1)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壳体(54)与所述第二转轴(58)连接。
CN202010351306.7A 2020-04-28 2020-04-28 轨道梁模具 Active CN113561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306.7A CN113561291B (zh) 2020-04-28 2020-04-28 轨道梁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306.7A CN113561291B (zh) 2020-04-28 2020-04-28 轨道梁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291A CN113561291A (zh) 2021-10-29
CN113561291B true CN113561291B (zh) 2022-12-09

Family

ID=7815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306.7A Active CN113561291B (zh) 2020-04-28 2020-04-28 轨道梁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29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9847A (zh) * 2018-10-18 2019-01-04 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T梁整体模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4708C2 (de) * 1980-04-17 1985-02-21 Holzapfel & Walka GmbH, 7505 Ettlingen Schalung zur Fertigung von Stabelementen aus Beton
JPH11114935A (ja) * 1997-10-21 1999-04-27 Hitachi Ltd モノレール軌道桁製作装置
CN205364148U (zh) * 2016-01-27 2016-07-06 河北榆构建材有限公司 Pc轨道梁模具
CN106493854B (zh) * 2016-09-21 2017-10-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轨道梁的台车的导向限位结构、预制模具
IT201700017631A1 (it) * 2017-02-16 2018-08-16 Emmerre S R L Cassaforma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manufatti in calcestruzzo
CN108453871B (zh) * 2018-03-19 2023-12-19 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组合式梁柱模具
CN108638296A (zh) * 2018-05-09 2018-10-12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936476A (zh) * 2018-09-21 2020-03-31 周兆弟 一种连接定位结构及其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CN110039637B (zh) * 2019-03-25 2022-04-29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液压t梁模板组装辅助工具
CN110625785B (zh) * 2019-10-28 2020-12-08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混凝土浇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9847A (zh) * 2018-10-18 2019-01-04 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T梁整体模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291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0923A (zh) 一种整体吊升式吊装平台
CN210712594U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113561291B (zh) 轨道梁模具
CN103114572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移动模架
CN218754822U (zh) 一种用于重型隔震支座安装组合装置
CN109693304B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侧模固定方法
CN210082072U (zh) 一种pc轨道梁铸钢拉力支座定位调节工装
CN212802515U (zh) 整体吊升式吊装平台
CN213061728U (zh) 装配式墩柱与盖梁装配装置
CN109822728B (zh) 飘窗生产装置和飘窗生产方法
CN211850846U (zh) 预埋装置
CN111608035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轨排组装平台
CN203113314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移动模架
CN217967585U (zh) 一种预制梁用液压脱模装置的调位机构
CN116587404B (zh) 楼梯浇注一体成型模具
CN111745789A (zh) 一种墩柱模具系统
CN206035502U (zh) 隧道用电缆模架装置和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CN220599245U (zh) 一种叠合楼板吊装定位装置
CN218019246U (zh) 一种预制梁用移动台座液压脱模系统
CN212859846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预制楼梯模具
CN217777263U (zh) 一种预制梁用液压脱模装置的减振机构
CN219298014U (zh) 一种t梁模板结构
CN221031444U (zh) 一种铝钢复合型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16198143U (zh)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可变截面的外模台车
CN220768069U (zh) 一种超高挡浪墙模板移动式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