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1011A - 取力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取力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1011A
CN113551011A CN202010337029.4A CN202010337029A CN113551011A CN 113551011 A CN113551011 A CN 113551011A CN 202010337029 A CN202010337029 A CN 202010337029A CN 113551011 A CN113551011 A CN 113551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gear
shell
power takeoff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7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启生
石阳
宋萌萌
高金宏
王慧
李小建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70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1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1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101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力器和一种车辆,其中,取力器包括壳体;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齿毂的内圈转动连接,从动齿轮组件,从动齿轮组件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齿套,齿套与齿毂连接;或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通过将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为分体式,通过齿毂和滚针轴承实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将从动齿轮组件直接设置于输出轴上,无需轴承的连接件的连接,从而使得从动齿轮组件的尺寸可调节范围更大,进而使得取力器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的可调节范围更大,满足了更多的转速比的要求,提高了取力器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取力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取力器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取力器的输出轴为一体式结构,因此,从动齿轮组件需套设于输出轴的外部,为了实现取力器的空载模式,还需要在从动齿轮组件与输出轴之间设置轴承,以保证从动齿轮组件与输出轴能够相对转动,由于需要设置轴承,因此受轴承尺寸的影响,从动齿轮组件直径的可调节范围较小,从而导致了传导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可调节范围较小,进而导致取力器输入与输出转速的转速比可调节范围较小,无法满足更多转速比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取力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力器,包括:壳体;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齿毂的内圈转动连接,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滚针轴承,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位于第二输出轴与齿毂之间;从动齿轮组件,从动齿轮组件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位于第二输出轴靠近齿毂的一端;齿套,齿套与齿毂连接;或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包括壳体和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从而输出动力,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第二输出轴的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齿毂的内圈转动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从动齿轮组件和齿套,从动齿轮组件设置于第二输出轴上,齿套可以与齿毂连接,齿套还可以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同时连接。当齿套与齿毂连接时,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取力器的空载,也就是输出轴无动力输出;当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同时连接时,第二输出轴接收到动力进行转动,从动齿轮组件可以带动齿毂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二输出轴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也就实现了取力器动力的输出。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通过将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为分体式,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通过齿毂和滚针轴承实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转动连接,再通过齿套与齿毂连接或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的同时连接,切换取力器的空载模式或动力输出模式。实现了将从动齿轮组件直接设置于输出轴上,无需轴承的连接件的连接,从而使得从动齿轮组件的尺寸可调节范围更大,进而使得取力器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的可调节范围更大,满足了更多的转速比的要求,提高了取力器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通过滚针轴承的设置,可以为第二输出轴的转动提供支撑,减小第二输出轴与齿毂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第二输出轴与齿毂的使用寿命,并且,滚针轴承体积较小,方便设置于齿毂的内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取力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球轴承,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位于第一输出轴和第一通孔之间;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腔,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球轴承,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位于第二输出轴和第二通孔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取力器的壳体设置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实现了取力器壳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取力器的装配与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取力器的维护,也可以在运输时将取力器拆分,以免取力器重量过大不便于移动。通过第一球轴承与第二球轴承的设置,可以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转动提供支撑,减小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与课题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以及壳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球轴承与第二球轴承的同时支撑作用,可以保证传动机构在转动时的同轴性,防止输出轴转动时出现较大的跳动,导致取力器故障,提高了取力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齿轮结合件,齿轮结合件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位于第二输出轴靠近齿毂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动齿轮组件包括从动齿轮和齿轮结合件,其中,从动齿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用于接收外部的动力,从而带动第二输出轴转动,齿轮结合件同样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并且位于靠近齿毂的一端,齿套可以与齿毂和齿轮结合件同时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同步转动,由于齿轮结合件与齿毂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齿套与齿毂和齿轮结合件的连接更加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第一键齿,设置于齿毂的外壁;第二键齿,设置于齿轮结合件的外壁;键槽,设置于齿套的内壁,被配置为用于与第一键齿嵌合连接,或与第一键齿和第二键齿嵌合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齿毂的外壁设置第一键齿,在齿轮结合件的外壁设置第二键齿,在齿套的内壁设置键槽,当键槽与第一键齿嵌合连接时,从而实现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相对转动,即取力器的空载模式;当键齿与第一键齿和第二键齿同时嵌合连接时,即实现了第二输出轴带动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即取力器的动力输出模式。并且,通过键齿与键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动力输出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取力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连接盘,连接盘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外部,连接盘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球轴承,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位于第一输出轴和第三通孔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连接盘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外部,实现了连接盘与取力器壳体的分离,从而可以通过更换连接盘的不同型号来实现取力器与不同外部设备的连接,无需再根据不同的外部设备而更换不同型号的取力器,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通过连接盘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第三球轴承的设置,不仅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第一输出轴转动时的同轴性,还可以对第一输出轴端部的连接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连接部件损坏,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端盖,端盖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外部,并覆盖于第二输出轴的端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端盖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输出轴的端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防止灰尘或者液体从第二输出轴端部周围的缝隙进入取力器内部,从而对轴承或齿轮造成影响,导致取力器的故障,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叉轴,叉轴可移动地插设于壳体内,部分叉轴伸出壳体,叉轴上开设有取力止动槽和切断止动槽,取力止动槽和切断止动槽均为沿叉轴的周向设置的槽型结构;拨叉,拨叉设置于叉轴上,拨叉与齿套连接;其中,拨叉被配置为用于拨动齿套,使齿套与齿毂连接;或使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取力器上插设叉轴,叉轴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部,叉轴上设置拨叉,同时,将拨叉与齿套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在取力器的外部抽动叉轴,叉轴带动拨叉拨动齿套,使得齿套与齿毂连接,或与从动齿轮组件相连接,即实现了取力器输出模式和空载模式之间的切换,制作工艺与操作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在叉轴上分别设置有取力止动槽和切断止动槽,从而实现对叉轴的限位,防止叉轴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导致取力器自动切换模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导向孔,导向孔开设于壳体上,导向孔与叉轴对应设置;止动体,止动体通过弹性件设置于导向孔内;其中,止动体被配置为用于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伸出导向孔,且与取力止动槽或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基于止动体与取力止动槽卡合连接,齿套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连接;基于止动体与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齿套与齿毂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上开设导向孔,将止动体通过弹性件设置于导向孔内,制动体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力缩至导向孔内,也可以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伸出导向孔,并且与取力止动槽或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在抽动拨叉时,拨叉的外壁对制动体施加外力,将制动体缩至导向孔内,当拨叉上的取力止动槽或切断止动槽移动至止动体所在位置时,止动体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卡合与取力止动槽或切断止动槽。通过止动体与弹性件以及导向孔的配合,使得止动体可以自动的与取力止动槽或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从而实现了取力器在某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锁紧,防止叉轴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提高了取力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当止动体和取力止动槽卡和连接时,叉轴带动拨叉将齿套移动至与齿毂和从动齿轮组件同时连接的位置,即此时取力器处于动力输出模式,当止动体和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时,叉轴带动拨叉将齿套移动至与齿毂连接的位置,即此时取力器处于空载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取力器还包括传导机构,传导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传导机构包括:传导轴,传导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部,传导轴的另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传导齿轮,传导齿轮套设于传导轴上,传导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导机构可以将外部动力传导至取力器,具体地,传导轴的一端设置于取力器壳体内,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传导轴上设置有传导齿轮,外部动力可以通过传导齿轮传递给传导机构,进一步地,传导齿轮与从动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相啮合,从而实现了传导机构将外部动力传递给传动机构,进而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其它外部设备。通过传导轴和传导齿轮的设置,可以使得动力传输更加平稳,还可以通过调节齿轮的传动比来调节输入输出的转速比,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的通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取力器。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由于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取力器,因此具有该取力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取力器,102第一输出轴,104齿毂,106第二输出轴,108滚针轴承,110齿套,112第一壳体,114第一球轴承,116第二壳体,118第二球轴承,120从动齿轮,122齿轮结合件,124连接盘,126第三球轴承,128端盖,130叉轴,132取力止动槽,134切断止动槽,136拨叉,138止动体,140弹性件,142传导轴,144传导齿轮,146油封,148第一输出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取力器及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力器100,包括:壳体;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102,第一输出轴102的一端伸出壳体,第一输出轴102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104;第二输出轴106,第二输出轴106的一端与齿毂104的内圈转动连接,第二输出轴106的另一端伸出壳体;滚针轴承108,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位于第二输出轴106与齿毂104之间;从动齿轮组件,从动齿轮组件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位于第二输出轴106靠近齿毂104的一端;齿套110,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或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包括壳体和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第一输出轴102的一端伸出壳体,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从而输出动力,第一输出轴102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104,第二输出轴106的一端通过滚针轴承108与齿毂104的内圈转动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从动齿轮组件和齿套110,从动齿轮组件设置于第二输出轴106上,齿套110可以与齿毂104连接,齿套110还可以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组件同时连接。当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时,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取力器100的空载,也就是输出轴无动力输出;当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组件同时连接时,第二输出轴106接收到动力进行转动,从动齿轮组件可以带动齿毂10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轴102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二输出轴106带动第一输出轴102转动,也就实现了取力器100动力的输出。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通过将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为分体式,即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通过齿毂104和滚针轴承108实现第一输出轴102与第二输出轴106的转动连接,再通过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或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组件的同时连接,切换取力器100的空载模式或动力输出模式。实现了将从动齿轮组件直接设置于输出轴上,无需轴承的连接件的连接,从而使得从动齿轮组件的尺寸可调节范围更大,进而使得取力器100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的可调节范围更大,满足了更多的转速比的要求,提高了取力器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通过滚针轴承108的设置,可以为第二输出轴106的转动提供支撑,减小第二输出轴106与齿毂104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第二输出轴106与齿毂104的使用寿命,并且,滚针轴承108体积较小,方便设置于齿毂104的内部。
进一步地,取力器100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2,第一壳体112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球轴承114,套设于第一输出轴102上,位于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一通孔之间;第二壳体116,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6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腔,第二壳体116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球轴承118,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位于第二输出轴106和第二通孔之间。
具体地,通过将取力器100的壳体设置为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6,实现了取力器100壳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取力器100的装配与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取力器100的维护,也可以在运输时将取力器100拆分,以免取力器100重量过大不便于移动。通过第一球轴承114与第二球轴承118的设置,可以为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的转动提供支撑,减小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与课题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了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以及壳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一球轴承114与第二球轴承118的同时支撑作用,可以保证传动机构在转动时的同轴性,防止输出轴转动时出现较大的跳动,导致取力器100故障,提高了取力器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从动齿轮120,从动齿轮120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齿轮结合件122,齿轮结合件122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位于第二输出轴106靠近齿毂104的一端。
具体地,从动齿轮120组件包括从动齿轮120和齿轮结合件122,其中,从动齿轮120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用于接收外部的动力,从而带动第二输出轴106转动,齿轮结合件122同样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06上,并且位于靠近齿毂104的一端,齿套110可以与齿毂104和齿轮结合件122同时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的同步转动,由于齿轮结合件122与齿毂104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齿套110与齿毂104和齿轮结合件122的连接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还包括:第一键齿,设置于齿毂104的外壁;第二键齿,设置于齿轮结合件122的外壁;键槽,设置于齿套110的内壁,被配置为用于与第一键齿嵌合连接,或与第一键齿和第二键齿嵌合连接。
具体地,在齿毂104的外壁设置第一键齿,在齿轮结合件122的外壁设置第二键齿,在齿套110的内壁设置键槽,当键槽与第一键齿嵌合连接时,从而实现了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的相对转动,即取力器100的空载模式;当键齿与第一键齿和第二键齿同时嵌合连接时,即实现了第二输出轴106带动第一输出轴102同步转动,即取力器100的动力输出模式。并且,通过键齿与键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动力输出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取力器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取力器100还包括:连接盘124,连接盘124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2外部,连接盘124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球轴承126,套设于第一输出轴102上,位于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三通孔之间。
具体地,将连接盘124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壳体112的外部,实现了连接盘124与取力器100壳体的分离,从而可以通过更换连接盘124的不同型号来实现取力器100与不同外部设备的连接,无需再根据不同的外部设备而更换不同型号的取力器,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通过连接盘124和第一输出轴102之间的第三球轴承126的设置,不仅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第一输出轴102转动时的同轴性,还可以对第一输出轴102端部的连接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连接部件损坏,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取力器100还包括端盖128,端盖128设置于第二壳体116的外部,并覆盖于第二输出轴106的端部。
具体地,通过端盖128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输出轴106的端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防止灰尘或者液体从第二输出轴106端部周围的缝隙进入取力器100内部,从而对轴承或齿轮造成影响,导致取力器100的故障,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100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还包括:叉轴130,叉轴130可移动地插设于壳体内,部分叉轴130伸出壳体,叉轴130上开设有取力止动槽132和切断止动槽134,取力止动槽132和切断止动槽134均为沿叉轴130的周向设置的槽型结构;拨叉136,拨叉136设置于叉轴130上,拨叉136与齿套110连接;其中,拨叉136被配置为用于拨动齿套110,使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或使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120组件连接。
具体地,通过在取力器100上插设叉轴130,叉轴130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部,叉轴130上设置拨叉136,同时,将拨叉136与齿套110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在取力器100的外部抽动叉轴130,叉轴130带动拨叉136拨动齿套110,使得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或与从动齿轮120组件相连接,即实现了取力器100输出模式和空载模式之间的切换,制作工艺与操作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在叉轴130上分别设置有取力止动槽132和切断止动槽134,从而实现对叉轴130的限位,防止叉轴130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导致取力器100自动切换模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进一步地,取力器100还包括导向孔,导向孔开设于壳体上,导向孔与叉轴130对应设置;止动体138,止动体138通过弹性件140设置于导向孔内;其中,止动体138被配置为用于在弹性件140的弹力作用伸出导向孔,且与取力止动槽132或切断止动槽134卡合连接;基于止动体138与取力止动槽132卡合连接,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120组件连接;基于止动体138与切断止动槽134卡合连接,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
具体地,在壳体上开设导向孔,将止动体138通过弹性件140设置于导向孔内,制动体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140的弹力缩至导向孔内,也可以在弹性件140的弹力作用下伸出导向孔,并且与取力止动槽132或切断止动槽134卡合连接,在抽动拨叉136时,拨叉136的外壁对制动体施加外力,将制动体缩至导向孔内,当拨叉136上的取力止动槽132或切断止动槽134移动至止动体138所在位置时,止动体138在弹性件140的弹力作用下卡合与取力止动槽132或切断止动槽134。通过止动体138与弹性件140以及导向孔的配合,使得止动体138可以自动的与取力止动槽132或切断止动槽134卡合连接,从而实现了取力器100在某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锁紧,防止叉轴130在不必要时发生移动,提高了取力器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当止动体138和取力止动槽132卡和连接时,叉轴130带动拨叉136将齿套110移动至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120组件同时连接的位置,即此时取力器100处于动力输出模式,当止动体138和切断止动槽134卡合连接时,叉轴130带动拨叉136将齿套110移动至与齿毂104连接的位置,即此时取力器100处于空载模式。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还包括:传导机构,传导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传导机构包括:传导轴142,传导轴142的一端伸出壳体外部,传导轴142的另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传导齿轮144,传导齿轮144套设于传导轴142上,传导齿轮144与从动齿轮120啮合。
具体地,传导机构可以将外部动力传导至取力器100,具体地,传导轴142的一端设置于取力器100壳体内,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传导轴142上设置有传导齿轮144,外部动力可以通过传导齿轮144传递给传导机构,进一步地,传导齿轮144与从动齿轮120组件的从动齿轮120相啮合,从而实现了传导机构将外部动力传递给传动机构,进而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其它外部设备。通过传导轴142和传导齿轮144的设置,可以使得动力传输更加平稳,还可以通过调节齿轮的传动比来调节输入输出的转速比,进一步地提高了取力器100的通用性。
实施例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取力器100。由于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取力器100,因此具有该取力器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其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16、端盖128、连接盘124、传导轴142、传导齿轮144、齿毂104、第一输出轴102、齿套110、球轴承、滚针轴承108、齿轮结合件122、第二输出轴106、叉轴130、拨叉136、取力止动槽132、切断止动槽134、螺塞、弹性件140、止动体138、油封和输出端接口;取力器100外壳体采用铝材质的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16、端盖128和连接盘124组装而成,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6为设有内腔及开口的铝制壳体结构,连接盘124单独分离出来,便于与不同类型的输出装置搭载;取力器100外壳体的下端装有传导轴142,传导轴142上装配传导齿轮144,传导齿轮144连接外部动力源的传导结构,为取力器100的输入端;取力器100外壳体的中部左端安装带齿毂104的第一输出轴102,齿毂104上装配有齿套110,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两端采用球轴承支撑,保证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在转动时的同轴性和较小的跳动,第一输出轴102的齿毂104内圈装配有滚针轴承108;取力器100外壳体的中部右端安装带齿轮结合件122的第二输出轴106,齿轮结合件122为齿轮和齿轮环的焊合件;第二输出轴106的右端装配有起支撑作用的球轴承,第二输出轴106的左端通过齿毂104内圈的滚针轴承108与第一输出轴102相连接,实现第二输出轴106两端支撑;传导齿轮144与齿轮结合件122相啮合,将传导轴142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输出轴106;取力器100外壳体的上部装有可以控制取力器100动力输出或切断的叉轴130和拨叉136,拨叉136固定在叉轴130上,叉轴130上设有取力止动槽132和切断止动槽134,螺塞下设有弹性件140,弹性件140压紧止动体138,叉轴130推动止动体138缩至导向孔内,止动体138在取力止动槽132和切断止动槽134之间移动;第一输出轴102上设置有油封146,油封146设置在连接盘124与第一输出轴102之间并覆盖第一输出轴102与第一球轴承114之间的缝隙,防止润滑油渗漏,第一输出轴102伸出壳体外端部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接口148,第一输出轴接口148为一字槽或螺纹孔,以便接入外部动力输出装置。进一步地,第一球轴承采用轴承61904-2RS,用于密封和支撑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将动力输入装置与传导轴142相连,动力输出装置与第一输出轴接口148相连;取力时,向右拉动叉轴130,止动体138滑到取力止动槽132内,叉轴130带动拨叉136和齿套110向右移动,齿套110与齿轮结合件122和齿毂104共同啮合,使第二输出轴106上的动力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02上,第一输出轴102将动力传递到动力输出装置上;切断时,向左拉动叉轴130,止动体138滑到切断止动槽134内,叉轴130带动拨叉136和齿套110向左移动,齿套110与齿轮结合件122脱离,使第二输出轴106与第一输出轴102断开,切断第二输出轴106上的动力。
本发明提供的取力器100,通过将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为分体式,即第一输出轴102和第二输出轴106,通过齿毂104和滚针轴承108实现第一输出轴102与第二输出轴106的转动连接,再通过齿套110与齿毂104连接或齿套110与齿毂104和从动齿轮120组件的同时连接,切换取力器100的空载模式或动力输出模式。实现了将从动齿轮120组件直接设置于输出轴上,无需轴承的连接件的连接,从而使得从动齿轮120组件的尺寸可调节范围更大,进而使得取力器100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之比的可调节范围更大,满足了更多的转速比的要求,提高了取力器100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取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毂;
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齿毂的内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滚针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齿毂之间;
从动齿轮组件,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靠近所述齿毂的一端;
齿套,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连接;或
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和所述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通孔;
第一球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以形成安装腔,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通孔;
第二球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齿轮结合件,所述齿轮结合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靠近所述齿毂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键齿,设置于齿毂的外壁;
第二键齿,设置于所述齿轮结合件的外壁;
键槽,设置于所述齿套的内壁,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键齿嵌合连接,或与所述第一键齿和所述第二键齿嵌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外部,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第三球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叉轴,所述叉轴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分所述叉轴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叉轴上开设有取力止动槽和切断止动槽,所述取力止动槽和所述切断止动槽均为沿所述叉轴的周向设置的槽型结构;
拨叉,所述拨叉设置于所述叉轴上,所述拨叉与所述齿套连接;
其中,所述拨叉被配置为用于拨动所述齿套,使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连接;或使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和所述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叉轴对应设置;
止动体,所述止动体通过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
其中,所述止动体被配置为用于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伸出所述导向孔,且与所述取力止动槽或所述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
基于所述止动体与所述取力止动槽卡合连接,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和所述从动齿轮组件连接;
基于所述止动体与所述切断止动槽卡合连接,所述齿套与所述齿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导机构包括:
传导轴,所述传导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传导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传导齿轮,所述传导齿轮套设于所述传导轴上,所述传导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力器。
CN202010337029.4A 2020-04-26 2020-04-26 取力器和车辆 Withdrawn CN113551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7029.4A CN113551011A (zh) 2020-04-26 2020-04-26 取力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7029.4A CN113551011A (zh) 2020-04-26 2020-04-26 取力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1011A true CN113551011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0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7029.4A Withdrawn CN113551011A (zh) 2020-04-26 2020-04-26 取力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101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1745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Illinois Tool Works Power takeoff and gearbox
CN201646400U (zh) * 2009-12-08 2010-11-24 东风汽车公司 变速箱用后取力器
CN201696590U (zh) * 2010-05-07 2011-01-05 重庆林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取力机构的汽车变速器延伸箱
CN205118149U (zh) * 2015-11-09 2016-03-30 山东蒙沃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取力的微型载货汽车变速器
CN106763662A (zh) * 2017-03-28 2017-05-31 山东蒙沃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取力器
CN107906174A (zh) * 2017-12-29 2018-04-13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两挡行星排变速器
CN209067810U (zh) * 2018-09-17 2019-07-05 潍坊泰山拖拉机有限公司 直连拖拉机取力器
CN210218576U (zh) * 2019-05-23 2020-03-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取力器、变速箱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1745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Illinois Tool Works Power takeoff and gearbox
CN201646400U (zh) * 2009-12-08 2010-11-24 东风汽车公司 变速箱用后取力器
CN201696590U (zh) * 2010-05-07 2011-01-05 重庆林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取力机构的汽车变速器延伸箱
CN205118149U (zh) * 2015-11-09 2016-03-30 山东蒙沃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取力的微型载货汽车变速器
CN106763662A (zh) * 2017-03-28 2017-05-31 山东蒙沃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取力器
CN107906174A (zh) * 2017-12-29 2018-04-13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两挡行星排变速器
CN209067810U (zh) * 2018-09-17 2019-07-05 潍坊泰山拖拉机有限公司 直连拖拉机取力器
CN210218576U (zh) * 2019-05-23 2020-03-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取力器、变速箱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1161B2 (en) Electric motor drive device
US8864619B2 (en) Planetary power take off device
US20190047398A1 (en) Drive unit for vehicle
JP2010223298A (ja) 電動モータ駆動装置
US20110197692A1 (en) Interlocking gearbox
CN113551011A (zh) 取力器和车辆
CN210218576U (zh) 取力器、变速箱和车辆
CN214874233U (zh) 取力器、变速箱和车辆
KR101444425B1 (ko) 클러치 구조체
CN112682495B (zh) 一种齿轮箱
JP4233369B2 (ja) 動力取出装置
CN109411891B (zh) 外置式驱动装置及电调天线
EP3232090B1 (en) Miniature gear box and output shaft thereof
US20060042900A1 (en) Clutch/brake apparatus
CN111271432A (zh) 分动箱和工程机械
JPS63235748A (ja) デフアレンシヤル装置
CN215257648U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CN217977285U (zh) 一种新型减速机
CN217421934U (zh) 一种独立湿式动力输出离合装置以及拖拉机
CN220622544U (zh) 一种分体式档位离合器机构、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CN215720356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湿式离合器输出结构
CN212868239U (zh) 一种机械离合器
CN113883237B (zh) 一种机械突变速齿轮结构
CN218468173U (zh) 一种防尘防震的变速箱
CN219755285U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及人力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