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064A -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064A
CN113539064A CN202110256295.9A CN202110256295A CN113539064A CN 113539064 A CN113539064 A CN 113539064A CN 202110256295 A CN202110256295 A CN 202110256295A CN 113539064 A CN113539064 A CN 113539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clamp
jig
short sid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62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锺德
高铉承
孔栋焕
金荣洙
郑硕元
池善范
黄仁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39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66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onforming the layers or laminate to a convex or concave profi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包括:窗口夹具;以及保护盖,连接于所述窗口夹具,其中,所述窗口夹具包括:主夹具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第一短边夹具部,在主夹具部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从主夹具部的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在主夹具部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从主夹具部的另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其中,保护盖结合于第二短边夹具部。

Description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保护盖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并且涉及一种将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彼此贴合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向用户提供图像的智能电话、平板PC、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仪以及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生成图像而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和多种输入装置。
显示装置中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利用借由电子与空穴的再结合而生成光的有机发光元件来显示图像。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具有快的响应速度、高的亮度、大的视角,并且可以以低的消耗电力而被驱动。
最近,不仅在前面部显示画面,在侧面部(或者曲面部)也显示画面的曲面显示装置正在广泛应用。上述曲面化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曲面窗口以及附着于曲面窗口的曲面显示面板。曲面窗口以及曲面显示面板可以分别具有与所述曲面化的显示装置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驱动芯片和/或印刷电路膜等的外部装置可以贴装于曲面显示面板的侧面部中的一侧面部。相比于曲面显示面板的其他侧面部,所述一侧面部的长度可以更长。并且,随着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需要更多的通路,从而印刷电路膜的长度趋于变长。
据此,当对固定于窗口夹具的曲面窗口与曲面显示面板进行层压时,相比于其他侧面部而具有更长长度且安装有外部装置的所述一侧面部和印刷电路膜可能与窗口夹具发生干涉。这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与窗口夹具的干涉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能够防止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与窗口夹具的干涉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能够防止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与窗口夹具的干涉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内容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
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包括:窗口夹具;以及保护盖,连接于所述窗口夹具,其中,所述窗口夹具包括:主夹具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第一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其中,所述保护盖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
所述窗口夹具还可以包括:第一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长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第二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长边沿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
所述窗口夹具可以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所述保护盖可以覆盖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窗口夹具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所述保护盖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突出部对应的收容槽,所述突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所述窗口夹具还可以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内的磁体,所述保护盖可以包括导电物质。
所述窗口夹具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表面上安置窗口,所述窗口的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相邻的第一端部可以构成为比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下表面沿下部方向更突出,所述窗口可以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所述保护盖可以构成为覆盖所述窗口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窗口的下表面。
所述窗口夹具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表面上安置窗口,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下表面可以构成为比所述窗口的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相邻的第一端部沿下部方向更突出,所述窗口可以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所述保护盖可以构成为覆盖所述窗口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窗口夹具可以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所述保护盖可以覆盖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的下端部以及所述下表面,所述保护盖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上,所述窗口夹具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所述保护盖还可以包括对应于所述突出部的收容槽,所述突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用于解决所述另一技术问题的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包括:台面;形状垫,在所述台面上;以及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布置于所述形状垫上,并且包括窗口夹具以及连接于所述窗口夹具的保护盖,其中,所述窗口夹具包括:主夹具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第一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其中,所述保护盖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
所述窗口夹具还可以包括:第一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长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第二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长边沿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
还可以包括:引导膜,布置于所述形状垫与所述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之间;夹持件,固定所述引导膜的端部;以及引导辊部,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并且布置于所述引导膜上。
所述引导膜可以包括:主膜部;第一膜部,位于所述主膜部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二膜部,位于所述主膜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第三膜部,位于所述主膜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以及第四膜部,位于所述主膜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其中,所述主膜部可以与所述形状垫沿厚度方向重叠布置。
所述夹持件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夹持件可以构成为分别将所述第一膜部的端部、所述第二膜部的端部、所述第三膜部的端部以及所述第四膜部的端部拉伸而固定。
所述引导辊部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引导辊部可以分别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并且布置于各所述第一膜部至所述第四膜部的端部与主膜部之间,多个所述引导辊部可以构成为分别使所述第一膜部至所述第四膜部下降。
用于解决所述又一技术问题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形状垫上布置包括主显示区域和与所述主显示区域连接的多个边缘区域的显示面板,其中,主显示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各所述边缘区域曲面化;以及利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将曲面窗口附着于各所述边缘区域曲面化的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多个边缘区域可以包括所述主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一边缘区域、所述主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区域、所述主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第三边缘区域以及所述主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比所述第三边缘区域的长度长的第四边缘区域,所述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可以包括窗口夹具以及连接于所述窗口夹具的保护盖,所述窗口夹具可以包括:主夹具部,与所述主显示区域对应;第一长边夹具部,覆盖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第二长边夹具部,覆盖所述第二边缘区域;第一短边夹具部,覆盖所述第三边缘区域;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覆盖所述第四边缘区域,所述保护盖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
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布置于所述第四边缘区域的第一垫区域;以及印刷电路膜,布置于所述第四边缘区域的第二垫区域。
在布置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布置于所述形状垫上的引导膜上,其中,所述引导膜可以包括:主膜部,覆盖所述主显示区域;第一膜部,覆盖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第二膜部,覆盖所述第二边缘区域;第三膜部,覆盖所述第三边缘区域;第四膜部,覆盖所述第四边缘区域。
在布置于所述形状垫上的导向膜上的步骤中,除了所述主膜部以外的所述各膜部的端部可以分别被夹持件固定。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各所述边缘区域曲面化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与所述夹持件连接的引导辊部使所述主膜部以外的所述各膜部下降,从而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各边缘区域从所述主显示区域弯折。
利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将曲面窗口附着于各所述边缘区域曲面化的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使所述曲面窗口下降,或者使所述显示面板上升,其中,所述保护盖可以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四边缘区域。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于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
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防止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与窗口夹具的干涉。
并且,可以提升显示面板与窗口之间的附着特性。
根据实施例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以上例示出的内容,更加多样的效果包括在本说明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I-I'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曲面窗口固定于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的II-II'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图5的显示面板的第四非显示区域、驱动芯片以及印刷电路膜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在曲面窗口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层压工艺中,保护盖在外侧支撑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的情形的模拟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图14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7、图20、图22、图24以及图26是按照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的立体图。
图18、图19、图21、图23、图25以及图2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按照工艺步骤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当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之间的层压工艺时,在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相邻的主显示区域的压力上升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0: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
20:窗口夹具
30:保护盖
100: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PN:显示面板
W:曲面窗口
GF:引导膜
FPC:印刷电路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与附图一起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呈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并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仅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发明范围而提供,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而被定义。
提及元件(elements)或者层在其他元件或者层“上(on)”的情形包括在其他元件的紧邻的上方的情形或者在中间夹设有其他层或者其他元件的情形。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虽然第一、第二等用于叙述多种构成要素,但这些构成要素显然不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因此,以下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显然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可以包括窗口夹具20以及连接于窗口夹具20的保护盖30。窗口夹具20可以包括主夹具部21以及与主夹具部21连接的至少一个侧面夹具部。
主夹具部21可以在平面上具有矩形形状。例如,主夹具部21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边以及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短边。主夹具部21可以位于包含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的一平面。
以下,在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R1与第二方向DR2作为彼此不同的方向并且彼此交叉的方向,例如,表示在平面图上垂直交叉的方向。第三方向DR3作为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所在的平面交叉的方向,例如,表示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均垂直交叉的方向。在图1中,第一方向DR1可以与主夹具部2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方向DR2可以与主夹具部21的短边的延伸方向相同。然而,在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向应当理解为相对的反向,并且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所提及的方向。
侧面夹具部可以是多个。多个侧面夹具部可以从主夹具部21的各边沿厚度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弯折而延伸。例如,多个侧面夹具部可以包括第一长边夹具部22、第二长边夹具部23、第一短边夹具部24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
第一长边夹具部22可以从主夹具部21的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长边沿厚度方向弯折(或者弯曲)而延伸,第二长边夹具部23可以从主夹具部21的第二方向DR2的一侧长边沿厚度方向弯折(或者弯曲)而延伸,第一短边夹具部24可以从主夹具部21的第一方向DR1的一侧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或者弯曲)而延伸,第二短边夹具部25可以从主夹具部21的沿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或者弯曲)而延伸。
窗口夹具20可以起到固定后述的曲面窗口的作用。曲面窗口可以包括与窗口夹具20的主夹具部21对应的主窗口部以及与各夹具部22至25对应的侧面窗口部。侧面窗口部可以分别从主窗口部的各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各夹具部22至25从主夹具部21弯折的程度(或者角度)可以与曲面窗口的各侧面窗口部从主窗口部弯折的程度相同或者比其小。
例如,各侧面窗口部可以以与主窗口部的边界(或者边)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方式从与主窗口部的边界(或者边)弯曲而延伸,并且可以在弯曲结束的点沿厚度方向延伸。在此情况下,在与侧面窗口部的形合性观点上,各夹具部22至25可以以与主夹具部21的边界(主夹具部21的边)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方式从与主夹具部21的边界(主夹具部21的边)弯曲而延伸,并且可以在弯曲结束的点沿厚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侧面窗口部可以从与主窗口部的边界(或者边)以实质上没有曲率的方式弯折(约以90°弯折)并沿厚度方向延伸。在此情况下,各夹具部22至25可以从与主夹具部21的边界(主夹具部21的边)以实质上没有曲率的方式弯折(约以90°弯折)并沿厚度方向延伸。
沿各夹具部22至25的延伸方向(例如,在长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二方向DR2,在短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度可以彼此相同。
各夹具部22至25可以与主夹具部21连接,但是可以布置为相邻的各夹具部22至25之间隔开。例如,第一长边夹具部22可以布置为与相邻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以及第一短边夹具部24隔开,第二长边夹具部23可以布置为与相邻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以及第一短边夹具部24隔开。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各夹具部22至25可以彼此连接。
保护盖30可以与至少一个侧面夹具部连接。例如,保护盖30可以与第二短边夹具部25连接。
保护盖30可以包括导电物质。例如,保护盖30可以包括金属、金属合金或者金属氧化物。例如,保护盖30可以包括铝(Al)或者不锈钢(SUS)等,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图2是沿图1的I-I'线切割的剖视图。
参照图2,窗口夹具20可以包括内表面20a、外表面20b以及连接内表面20a与外表面20b的下表面20c。如后述的内容,曲面窗口可以直接位于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在此情况下,曲面窗口可以与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直接接触,并且可以与窗口夹具20的外表面20b相隔。
曲面窗口起到保护显示面板PN的作用。曲面窗口可以利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例如,曲面窗口可以构成为包含玻璃或者塑料。
在曲面窗口包含玻璃的情况下,上述玻璃可以是超薄膜玻璃(UTG:Ultra ThinGlass)至薄膜玻璃。在玻璃以超薄膜或者薄膜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柔性的特性而具有能够弯曲、折叠、卷曲的特性。例如,玻璃的厚度可以在10μm至300μm范围,具体地,可以适用30μm至80μm厚度或者约50μm厚度的玻璃。曲面窗口的玻璃可以包括钠钙玻璃、碱金属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者锂铝硅酸盐玻璃。曲面窗口的玻璃为了具有较强的强度而可以包括化学强化的玻璃或者热强化的玻璃。化学强化可以在碱性盐内通过离子交换处理工艺而实现。离子交换处理工艺也可以进行2次以上。
在曲面窗口包含塑料的情况下,可以在呈现如折叠的柔性特性上更加有利。作为可应用于曲面窗口的塑料的示例包括但不局限于,聚酰亚胺(polyimid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聚偏二氟乙烯(PVDF: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聚苯乙烯(polystyren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alcohol copolymer)、聚醚砜(PES:polyethersulphon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聚苯硫醚(PPS:polyphenylenesulfide)、聚烯丙基(polyallylate)、三乙酰纤维素(TAC:tri-acetyl cellulose)、醋酸丙酸纤维素(CAP: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等。塑料曲面窗口可以构成为包含以上所列举的塑料物质中的一个以上。
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以及外表面20b分别可以位于主夹具部21、第一短边夹具部24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窗口夹具20的下表面20c可以位于短边夹具部24、25。
窗口夹具20还可以包括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厚度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突出的突出部PT。突出部PT可以位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的中央部,然而突出部PT在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突出部PT可以起到窗口夹具20与保护盖30之间的结合功能。
保护盖30可以包括与窗口夹具20的突出部PT对应的收容槽H。窗口夹具20的突出部PT可以收纳于保护盖30的收容槽H,以使保护盖30与窗口夹具20可以彼此结合。突出部PT的形状和收容槽H的形状可以以突出部PT能够夹入于收容槽H内的方式设计为多种。
保护盖30与窗口夹具20可以通过广泛所知的多种结合关系而结合。作为一例,如上所述,保护盖30与窗口夹具20可以以突出部PT夹入于收容槽H内的方式而结合。作为另一例,收容槽H可以形成为螺母,突出部PT可以形成螺栓,使得保护盖30与窗口夹具20可以以螺栓/螺母方式结合。此外,收容槽H与突出部PT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
保护盖30的外侧面可以与窗口夹具20的外表面20b对齐,保护盖30的内侧面可以比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朝内侧突出。后述的曲面窗口可以位于保护盖30的内侧面比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朝内侧突出的部分。
图3是示出曲面窗口固定于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情形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的II-II'线切割的剖视图。
参照图3以及图4,曲面窗口W可以布置于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主窗口部可以布置为与主夹具部21对应,各侧面窗口可以布置为与各夹具部22至25对应。例如,第一侧面窗口部可以与第一长边夹具部22对应,第二侧面窗口部可以与第二长边夹具部23对应,第三侧面窗口部可以与第一短边夹具部24对应,第四侧面窗口部可以与第二短边夹具部25对应。
各侧面窗口部从初始主窗口部不弯折,而与初始主窗口部位于同一平面,若初始主窗口部以及从初始主窗口部未弯折的侧面窗口部固定于窗口夹具20而布置,则从初始主窗口部未弯折的侧面窗口部可以根据对应的夹具22至25的形态而从主窗口部沿厚度方向弯折。
曲面窗口W的各侧面窗口部从主窗口部弯折的程度可以与各夹具部22至25从主夹具部21弯折的程度(或者角度)相同或者比其大。
为了曲面窗口W与后述的显示面板PN(参照图5)之间的层压,窗口夹具20可以起到固定曲面窗口W的作用。例如,作为窗口夹具20固定曲面窗口W的方法可以包括借由真空孔的固定方式。具体说明,在窗口夹具20的布置曲面窗口W的主夹具部21以及各夹具部22至2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真空孔,并通过所述真空孔可以将曲面窗口W固定于窗口夹具20。然而,窗口夹具20固定曲面窗口W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广泛所知的多种技术。
曲面窗口W可以包括内表面、外表面以及连接曲面窗口W的内表面与曲面窗口W的外表面的下表面。若采用曲面窗口W借由所述真空孔而固定于窗口夹具20的方式,则曲面窗口W的外表面可以直接接触于窗口夹具20的内表面20a。
窗口夹具20的各夹具部21至25的下表面20c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于各夹具部21至25的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对齐。保护盖30可以沿厚度方向覆盖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以及突出部PT。保护盖30可以直接与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接触。
当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参照图5的显示面板PN)的层压工艺时,保护盖30可以起到防止发生附着于显示面板PN上的印刷电路膜FPC(参照图5的印刷电路膜FPC)的弯折、显示面板PN的附着有印刷电路膜FPC的边缘区域的弯折等的作用。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图5的显示面板的第四非显示区域、驱动芯片以及印刷电路膜的平面图。
参照图5以及图6,作为显示面板PN的示例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微型LED显示面板、纳米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等。以下,作为显示面板PN的示例,示出应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形。
显示面板PN的形状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形状实质上相同。
显示面板PN可以包括主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区域的周边的边缘区域。显示面板PN的主区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PN的中心部,显示面板PN的边缘区域可以位于主区域的边缘部。显示画面的主显示区域DA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PN的主区域。多个像素可以布置于主显示区域DA0。
边缘区域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0的边缘部。
第一边缘区域可以位于主显示区域DA0的第二方向DR2的一侧,第二边缘区域可以位于主显示区域DA0的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第三边缘区域可以位于主显示区域DA0的第一方向DR1的一侧,第四边缘区域可以位于主显示区域DA0的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各边缘区域可以与主显示区域DA0连接。
第一边缘区域的外侧轮廓可以包括:第一轮廓,具有朝第一方向DR1的一侧和第二方向DR2的一侧突出的曲面形状,并相邻于第四边缘区域;第二轮廓,沿第一方向DR1延伸;以及第三轮廓,以第二方向DR2为基准与第一轮廓对称并与第三边缘区域相邻。第一轮廓至第三轮廓可以依次连接。
第二边缘区域的外侧轮廓可以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一边缘区域的外侧轮廓对称。
第三边缘区域的外侧轮廓可以包括:第四轮廓,相邻于第一边缘区域,并且具有朝第一方向DR1的一侧和第二方向DR2的一侧突出的曲面形状;第五轮廓,沿第二方向DR2延伸;以及第六轮廓,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四轮廓对称,并且相邻于第二边缘区域。
第四边缘区域可以包括:第七轮廓,从第一边缘区域沿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和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延伸;第八轮廓,与第七轮廓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延伸;第九轮廓,与第八轮廓连接,并且沿第二方向DR2的一侧延伸;第十轮廓,与第九轮廓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延伸;第十一轮廓,与第十轮廓连接,并且沿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延伸,第十二轮廓,与第十一轮廓连接,并且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十轮廓对称;第十三轮廓,与第十二轮廓连接,并且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九轮廓对称;第十四轮廓,与第十三轮廓连接,并且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八轮廓对称;第十五轮廓,与第十四轮廓连接,并且以第一方向DR1为基准与第七轮廓对称,并且相邻于第二边缘区域。
各边缘区域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各边缘区域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画面并且包括多个像素,各边缘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可以不显示画面并且不包括像素。
第一边缘区域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第二边缘区域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区域DA2以及二非显示区域NDA2,第三边缘区域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区域DA3以及三非显示区域NDA3,第四边缘区域可以包括第四显示区域DA4以及四非显示区域NDA4。
第一显示区域DA1可以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域NDA1与主显示区域DA0之间,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域NDA2与主显示区域DA0之间,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位于第三非显示区域NDA3与主显示区域DA0之间,第四显示区域DA4可以位于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与主显示区域DA0之间。
第四非显示区域NDA4可以包括: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与第四显示区域DA4相接;第二子非显示区域NDA42,将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置于中间而与第四显示区域DA4相隔;以及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将第二子非显示区域NDA42置于中间而与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相隔。
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的外侧轮廓可以包括:从第七轮廓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与第四显示区域DA4相交的地点至第七轮廓的与第八轮廓相交的地点的区间:以及从第十五轮廓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与第四显示区域DA4相交的地点至第十五轮廓的与第十四轮廓相交的地点的区间。第二子非显示区域NDA42的外侧轮廓可以包括第八轮廓以及第十四轮廓。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的外侧轮廓可以包括第九轮廓、第十轮廓、第十一轮廓、第十二轮廓以及第十三轮廓。
各子非显示区域NDA41、NDA42、NDA43的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二子非显示区域NDA42的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宽度可以分别比第一子非显示区域NDA41的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宽度以及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的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宽度小。
与驱动芯片IC连接的多个第一垫以及与第一垫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可以布置于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驱动芯片IC可以结合于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的所述第一垫上。驱动芯片IC可以包括数据集成电路和/或感测集成电路。
与印刷电路膜FPC连接的多个第二垫以及与第二垫连接的第二信号线可以布置于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的端部。印刷电路膜FPC可以结合于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的所述第二垫上。印刷电路膜FPC还可以包括与外部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器。印刷电路膜FPC可以将通过所述连接器施加的各种驱动信号传递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
图5所示的示例性的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后述的显示面板PN的线变形工艺从主显示区域DA0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
图5所示的示例性的显示面板PN的通过线变形工艺从主显示区域DA0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的各边缘区域可以分别与曲面窗口W(参照图3)的侧面窗口部对应而附着。
图7是示出在曲面窗口与显示面板之间的层压工艺中,保护盖在外侧支撑显示面板以及印刷电路膜的情形的模拟图。
参照图5、图6以及图7,显示面板PN的第一边缘区域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对应而结合,第二边缘区域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第一侧面窗口部对应而结合,第三边缘区域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第三侧面窗口部对应而结合,第四边缘区域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对应而结合。
另外,由于在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还布置有驱动芯片IC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因此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可以相比于其他第一边缘区域至第三边缘区域沿延伸方向(例如,第一边缘区域以及第二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是第二方向DR2,第三边缘区域以及第四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是第一方向DR1)的延伸长度更大。
并且,布置于第四边缘区域的印刷电路膜FPC可以比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第三子非显示区域NDA43)朝外侧更突出。
如上所述,图5所示的示例性的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显示面板PN的线变形工艺从主显示区域DA0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与固定将要结合的曲面窗口W的窗口夹具20(参照图1以及图2)的各夹具部22至25(参照图1以及图2)形状吻合。
在沿各夹具部22至25的延伸方向(例如,在长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二方向DR2,在短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度彼此相同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PN的第一边缘区域至第三边缘区域的端部可以与各夹具部22至24的下表面(图2的20c)对齐,然而包括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以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换言之,在厚度方向,印刷电路膜FPC的端部与窗口夹具20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之间可能发生较大的阶梯差。
如后述的内容,若使固定于窗口夹具20的曲面窗口W接触于在显示面板PN的一表面上布置的第一结合部件AM1之后,并且在窗口夹具20的上部通过层压装置施加预定的压力,则曲面窗口W的主窗口部与显示面板PN的主显示区域DA0首先结合,而且形状垫SP因从上部施加的预定的压力而沿第一方向DR1外侧(以下,膨胀方向)膨胀。沿第一方向DR1膨胀的形状垫SP可以使显示面板PN的边缘区域沿膨胀方向移动,使得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第一结合部件AM1可以是光学透明结合部件。所述光学透明结合部件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贴剂OCA或者光学透明树脂OCR。
然而,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在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包括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能由于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而发生沿膨胀方向的弯折。
如图5所示,由于在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布置有与驱动芯片IC连接的多个第一垫、与第一垫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与印刷电路膜FPC连接的多个第二垫以及与第二垫连接的第二信号线,因此若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弯折,则可能发生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不仅如此,若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则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多个电路信号线也可能断线。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多个电路信号线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
然而,如上所述,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可以包括沿厚度方向覆盖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的保护盖30。保护盖30可以在外侧(例如,沿膨胀方向)支持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包括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更加具体地说明,保护盖30可以结合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从而可以起到补偿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印刷电路膜FPC与第二短边夹具部25之间的阶梯差的作用。
据此,在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以借由保护盖30而防止沿膨胀方向的弯折。
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而发生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由此,可以预先防止画面驱动不良。
以下,针对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针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1与根据图2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不同点在于,在第二短边夹具部25内布置有磁体MG。
更加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1可以在第二短边夹具部25内布置有磁体MG。由于窗口夹具20_1的磁体MG与包含导电物质的保护盖30_1之间产生磁力,因此窗口夹具20_1与保护盖30_1可以彼此结合。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上可以不形成在图2所述的突出部PT,在保护盖30_1可以不形成在图2所述的收容槽H。
图9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在图9为了说明曲面窗口W与窗口夹具20_2之间的突出关系,还图示了曲面窗口W。
参照图9,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2与根据图2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不同的点在于,保护盖30_2还覆盖窗口夹具20_2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
更加具体地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2中,保护盖30_2还可以覆盖窗口夹具20_2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
突出部PT可以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而形成,收容槽H可以为了收容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PT而形成于覆盖窗口夹具20_2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的位置。保护盖30_2可以结合于窗口夹具20_2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上。
图10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3与根据图2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不同的点在于,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比窗口夹具20_3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厚度方向更突出。
更加详细地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3中,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比窗口夹具20_3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厚度方向更突出。
保护盖30_3还可以覆盖比窗口夹具20_3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厚度方向更突出的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外表面以及下表面。
图11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4与根据图10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3的不同的点在于,保护盖30_4还覆盖窗口夹具20_4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
更加具体地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4中,保护盖30_4还可以覆盖窗口夹具20_4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并且,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4中,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沿厚度方向比窗口夹具20_4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更突出。
突出部PT可以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而形成,收容槽H可以为了收容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PT而形成于覆盖窗口夹具20_4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的位置。保护盖30_4可以结合于窗口夹具20_4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上。
图12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参照图12,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5与根据图2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不同的点在于,窗口夹具20_5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比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沿厚度方向更突出。
更加具体地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5中,窗口夹具20_5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比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沿厚度方向更突出。
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可以暴露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内表面20a的下端部,保护盖30_5还可以覆盖借由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而暴露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内表面20a的下端部。
图13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的剖视图。
参照图13,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6与根据图12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5不同的点在于,保护盖30_6还覆盖窗口夹具20_6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
更加具体地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6中,窗口夹具20_6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可以比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沿厚度方向更突出,并且保护盖30_6还可以覆盖窗口夹具20_6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
突出部PT可以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而形成,收容槽H可以为了收容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PT而形成于覆盖窗口夹具20_6的外表面20b的外表面的位置。保护盖30_6可以结合于窗口夹具20_6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外表面20b上。
以下,针对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针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
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根据图14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4以及图15,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可以包括在图1至图7说明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台面ST、形状垫SP、夹持件CL1至CL4、引导辊部GR1至GR4以及引导膜GF。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中,很显然可以应用在图8至图13分别说明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1至16而代替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以下,以应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为中心进行说明。
台面ST可以包括最下部的第一台面ST1以及第一台面ST1的上部的第二台面ST2。台面ST可以起到支撑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的形状垫SP的作用。
形状垫SP可以布置于第二台面ST2的上部。形状垫SP以及第二台面ST2的平面形状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形状垫SP在平面上的大小可以与第二台面ST2在平面上的大小实质上相同。形状垫SP以及第二台面ST2的平面形状可以与上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窗口夹具20的主夹具部21的平面形状相似。例如,形状垫SP以及第二台面ST2的平面形状分别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边以及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短边。形状垫SP可以包括柔性物质。例如,形状垫SP可以包括橡胶(Rubber)或者流体物质。
引导膜GF或者粘贴片可以布置于形状垫SP上。引导膜GF可以包括主膜部GF0以及多个膜部GF1至GF4。在后述的包括贴合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的工艺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引导膜GF可以覆盖显示面板并支撑显示面板,并且多个膜部GF1至GF4的端部可以分别借由夹持件CL1至CL4所固定。在多个膜部GF1至GF4的端部分别借由夹持件CL1至CL4而固定的引导膜GF中,当夹持件CL1至CL4下降时,多个膜部GF1至GF4可以弯折,从而使多个膜部GF1至GF4上的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区域至第四边缘区域可以同时弯折。
主膜部GF0可以位于引导膜GF的中心部。主膜部GF0可以与形状垫SP的平面形状实质上相同。主膜部GF0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形状。主膜部GF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边以及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短边。
第一膜部GF1可以位于主膜部GF0的第二方向DR2一侧,第二膜部GF2可以位于主膜部GF0的第二方向DR2另一侧,第三膜部GF3可以位于主膜部GF0的第一方向DR1一侧,第四膜部GF4可以位于主膜部GF0的第一方向DR1另一侧。多个膜部GF1至GF4可以分别与主膜部GF0连接。
第一膜部GF1可以沿主膜部GF0的一长边(位于第二方向DR2的一侧的长边)的第二方向DR2的一侧突出,第二膜部GF2可以朝主膜部GF0的另一长边(位于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的长边)的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突出,第三膜部GF3可以朝主膜部GF0的一短边(位于第一方向DR1的一侧的短边)的第一方向DR1的一侧突出,第四膜部GF4可以朝主膜部GF0的另一短边(位于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的短边)的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突出。
多个膜部GF1至GF4可以具有四边形的平面形状。例如,多个膜部GF1至GF4可以具有矩形或者正方形的平面形状。
主膜部GF0的平面形状的大小可以分别大于多个膜部GF1至GF4的平面形状的大小。
第一膜部GF1的平面形状的大小可以与第二膜部GF2的平面形状的大小相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不同。
第三膜部GF3的平面形状的大小可以比第四膜部GF4的平面形状的大小小。换言之,第四膜部GF4的平面形状可以比第三膜部GF3的平面形状大。
引导膜GF还可以包括离型膜SF以及第二结合部件AM2。当显示面板布置于引导膜GF上时,离型膜SF可以被去除,并且显示面板可以附着于第二结合部件AM2。离型膜SF可以布置于主膜部GF0以及各膜部GF1至GF4。第二结合部件AM2可以与离型膜SF重叠布置,并且可以具有与在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后述的显示面板相同的大小。
第二结合部件AM2分别可以包括粘合剂或者粘贴剂。第二结合部件AM2可以包括与紫外线反应而硬化的紫外线硬化粘合剂、紫外线硬化粘贴剂或者紫外线硬化树脂。
第二结合部件AM2在附着于显示面板之后,在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的贴合工艺结束之后,可以从显示面板去除。为了借由紫外线从显示面板容易地去除第二结合部件AM2,如上所述,第二结合部件AM2可以包括与紫外线反应而硬化的粘合剂、粘贴剂或者树脂。
引导膜GF的主膜部GF0可以布置为沿厚度方向与形状垫SP重叠。主膜部GF0可以与形状垫SP完全重叠布置,使得各膜部GF1至GF4可以布置为沿厚度方向与形状垫SP不重叠。
引导膜GF的各膜部GF1至GF4可以被夹持件CL1至CL4固定。各夹持件CL1至CL4可以分别布置于各膜部GF1至GF4的一表面(或者上表面)以及另一表面(或者下表面)上的端部而固定各膜部GF1至GF4。
第一夹持件CL1以及第二夹持件CL2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三夹持件CL3以及第四夹持件CL4可以沿第二方向DR2延伸。
第一夹持件CL1可以在第一膜部GF1的一表面以及另一表面固定第一膜部GF1的状态下朝第二方向DR2的一侧拉伸第一膜部GF1,第二夹持件CL2可以在第二膜部GF2的一表面以及另一表面固定第二膜部GF2的状态下朝第二方向DR2的另一侧拉伸第二膜部GF2,第三夹持件CL3可以在第三膜部GF3的一表面以及另一表面固定第三膜部GF3的状态下朝第一方向DR1的一侧拉伸第三膜部GF3,第四夹持件CL4可以在第四膜部GF4的一表面以及另一表面固定第四膜部GF4的状态下朝第一方向DR1的另一侧拉伸第四膜部GF4。
在各夹持件CL1至CL4可以连接有引导辊部GR1至GR4。第一引导辊部GR1可以与第一夹持件CL1连接并且布置于第一膜部GF1的一表面(或者上表面)上。第一引导辊部GR1可以布置于第一夹持件CL1与主膜部GF0之间。第一引导辊部GR1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二引导辊部GR2可以与第二夹持件CL2连接并且布置于第二膜部GF2的一表面(或者上表面)上。第二引导辊部GR2可以布置于第二夹持件CL2与主膜部GF0之间。第二引导辊部GR2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延伸。第三引导辊部GR3可以与第三夹持件CL3连接并且布置于第三膜部GF3的一表面(或者上表面)上。第三引导辊部GR3可以布置于第三夹持件CL3与主膜部GF0之间。第三引导辊部GR3可以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第四引导辊部GR4可以与第四夹持件CL4连接并且布置于第四膜部GF4的一表面(或者上表面)上。第四引导辊部GR4可以布置于第四夹持件CL4与主膜部GF0之间。第四引导辊部GR4可以沿第二方向DR2延伸。
一同参照图7,如上所述,在各夹具部22至25的沿延伸方向(例如,在长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二方向DR2,在短边夹具部的情况下为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度彼此相同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PN的第一边缘区域至第三边缘区域的端部可以与各夹具部22至24的下表面20c对齐,然而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以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换言之,在厚度方向,印刷电路膜FPC的端部与窗口夹具20的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之间可能发生较大的阶梯差。
使固定于窗口夹具20的曲面窗口W与布置于显示面板PN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结合部件AM1接触之后,若在窗口夹具20的上部通过层压装置施加预定的压力,则曲面窗口W的主窗口部与显示面板PN的主显示区域DA0可以首先结合,并且形状垫SP可以因从上部施加的预定的压力而沿第一方向DR1的外侧(以下,膨胀方向)膨胀。沿第一方向DR1膨胀的形状垫SP可以使显示面板PN的边缘区域沿膨胀方向移动,从而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
然而,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在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能由于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而沿膨胀方向发生弯折。据此,可能发生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不仅如此,若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则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各种电路信号线也可能断线。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各种电路信号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
然而,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可以包括沿厚度方向覆盖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的保护盖30。保护盖30可以在外侧(例如,膨胀方向)支撑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更加具体地说明,保护盖30可以结合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从而可以起到补偿包括第四边缘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印刷电路膜FPC与第二短边夹具部25之间的阶梯差的作用。
据此,在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在通过第一结合部件AM1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以借由保护盖30而防止沿膨胀方向的弯折。
因此,可以防止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而发生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由此,可以预先防止画面驱动不良。
以下,针对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针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
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涉及利用在图14以及图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而将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贴合的方法。对此的更加具体的说明将在以下内容中说明。
图1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7、图20、图22、图24以及图2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按照工艺步骤的立体图。图18、图19、图21、图23、图25以及图2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按照工艺步骤的剖视图。图28是示出当显示面板与曲面窗口之间的层压工艺时,在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相邻的主显示区域的压力上升的情况的图。
首先,与图16、图17以及图18一同参照图5以及图6,准备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以及显示面板PN。显示面板PN可以布置于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的形状垫SP上(S10)。显示面板PN可以布置于形状垫SP上的引导膜GF上。显示面板PN的主显示区域DA0可以布置为与引导膜GF的主膜部GF0以及形状垫SP重叠,并且各边缘区域可以布置为与对应的膜部GF1至GF4重叠。主膜部GF0的平面上的大小与主显示区域DA0的平面上的大小可以彼此相同。各膜部GF1至GF4的平面上的大小可以大于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的平面上的大小。各膜部GF1至GF4可以与对应于主显示区域DA0的各边缘区域的边界对齐。第四膜部GF4可以覆盖第四边缘区域,并且可以覆盖布置于第四边缘区域的驱动芯片IC以及印刷电路膜FPC的一部分。
在准备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100的步骤与将显示面板PN布置于引导膜GF上的步骤之间,可以去除引导膜GF的离型膜SF。显示面板PN可以附着于去除离型膜SF而暴露的第二结合部件AM2上。
随后,参照图19,第三结合部件AM3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PN上。第三结合部件AM3可以表示与在图7所述的第一结合部件AM1相同的部件。对于第一结合部件AM1在图7已进行说明,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第三结合部件AM3可以形成于曲面窗口W(参照图22)将被附着的区域。
随后,与图16、图20以及图21一同参照图5以及图6,将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曲面化(S20)。
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的曲面化(S20)可以利用引导膜GF进行。更加具体地说明,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曲面显示面板PN:利用与夹持件CL1至CL4分别连接的引导辊部GR1至GR4使除了主膜部GF0以外的各膜部GF1至GF4下降,从而将显示面板PN的所述各边缘区域从主显示区域DA0弯折。各膜部GF1至GF4的从主膜部GF0至与其对应的引导辊部GR1至GR4的区域可以沿第三方向(厚度方向)DR3延伸,各膜部GF1至GF4的从引导辊部GR1至GR4至借由夹持件CL1至CL4而固定的端部的区域可以沿第二方向DR2或者第一方向DR1延伸。
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将显示面板PN层压于后述的曲面窗口(参照图22曲面窗口W)之前,进行将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曲面化的线变形,从而可以预先防止沿水平方向(第一方向DR1或者第二方向DR2)延伸的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接触于曲面窗口W而发生物理损伤。
并且,预先将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曲面化,从而当进行后述的贴合显示面板PN与曲面窗口W的工艺时,可以诱导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与曲面窗口(参照图22的曲面窗口W)的侧面窗口部之间的第三结合部件AM3内的气泡更好地排出至外部(位于各边缘区域的端部和/或侧面窗口部的端部周边的第三结合部件AM3的端部的外侧)。
随后,参照图16、图22至图27,利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在各边缘区域曲面化的显示面板PN上附着曲面窗口W(S30)。利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在各边缘区域曲面化的显示面板PN上附着曲面窗口W(S3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曲面窗口W布置于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使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PN彼此紧贴;以及利用层压装置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上部施加预定的压力。
首先,参照图16、图22以及图23,在将曲面窗口W布置于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步骤中,曲面窗口W可以借由窗口夹具20而固定。侧面窗口部可以分别从主窗口部的各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各夹具部22至25的从主夹具部21弯折的程度(或者角度)可以与曲面窗口W的各侧面窗口部从主窗口部弯折的程度相同,或者比其小。
随后,参照图16以及图24,根据一实施例的将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PN彼此紧贴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使固定于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曲面窗口W朝向显示面板PN沿下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的另一侧)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将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PN彼此紧贴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固定于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曲面窗口W被固定的状态下,使显示面板PN朝向曲面窗口W沿上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一侧)移动。
使显示面板PN朝向曲面窗口W沿上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的一侧)的移动可以以将流体提供给形状垫SP而使其膨胀的方式执行,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连接有动力装置的台面ST上升的方式执行。
一些实施例中,将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PN彼此紧贴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使固定于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曲面窗口W朝向显示面板PN沿下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的另一侧)移动的同时,使显示面板PN朝向曲面窗口W沿上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的一侧)移动。
如图25所示,通过根据一实施例的使曲面窗口W与显示面板PN彼此紧贴的步骤,曲面窗口W可以夹设第三结合部件AM3而与显示面板PN彼此附着。
随后,参照图16、图26以及图27,可以包括利用层压装置LD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上部施加预定的压力的步骤。
若利用层压装置LD在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上部施加预定的压力,则曲面窗口W的主窗口部与显示面板PN的主显示区域DA0可以首先结合,并且由于从上部施加的预定的压力而使形状垫SP可以沿第一方向DR的外侧(以下,膨胀方向)膨胀。沿第一方向DR1膨胀的形状垫SP使显示面板PN的边缘区域沿膨胀方向移动,从而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第三结合部件AM3而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
然而,在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通过第三结合部件AM3而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能由于曲面窗口W的第四侧面窗口部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而发生沿膨胀方向的弯折。
如图5所示,由于在显示面板PN的第四边缘区域布置有与驱动芯片IC连接的多个第一垫、与第一垫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与印刷电路膜FPC连接的多个第二垫以及与第二垫连接的第二信号线,因此若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弯折,则可能发生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不仅如此,若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则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多个电路信号线也可能断线。印刷电路膜FPC上的多个电路信号线的断线可能导致画面驱动不良。
然而,如上所述,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可以包括沿厚度方向覆盖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的保护盖30。保护盖30可以沿外侧(例如,膨胀方向)支撑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更加具体地说明,保护盖30可以结合于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从而可以起到补偿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印刷电路膜FPC与第二短边夹具部25之间的阶梯差的作用。
据此,在显示面板PN的各边缘区域通过第三结合部件AM3与曲面窗口W的对应的侧面窗口部结合的过程中,比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沿下部方向更突出的显示面板PN的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以及印刷电路膜FPC可以借由保护盖30而防止沿膨胀方向的弯折。
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包括第四边缘区域的端部的周边部和/或将各种驱动信号传送至驱动芯片IC和/或显示面板PN的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的印刷电路膜FPC弯折而发生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的断线,由此,可以预先防止画面驱动不良。
进而,如图28所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10的保护盖30如上所述地可以沿厚度方向覆盖并支撑曲面窗口W的第二侧面窗口部的端部(或者下表面)以及第二短边夹具部25的下表面20c,从而沿膨胀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R1或者第二方向DR2)膨胀的形状垫SP可以再次沿上部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膨胀。据此,在用于使显示面板PN的与各边缘区域相邻的主显示区域DA0以及曲面窗口W的与各侧面窗口部相邻的主窗口部等的结合的压力未充分施加的区域,可以增加显示面板PN的与各边缘区域相邻的主显示区域DA0和曲面窗口W的与各侧面窗口部相邻的主窗口部之间的结合力。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其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Claims (10)

1.一种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包括:
窗口夹具;以及
保护盖,连接于所述窗口夹具,
其中,所述窗口夹具包括:
主夹具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边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短边;
第一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
第二短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短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
其中,所述保护盖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还包括:
第一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一长边沿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以及
第二长边夹具部,在所述主夹具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主夹具部的另一长边沿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覆盖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保护盖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还包括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保护盖还包括与所述突出部对应的收容槽,所述突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还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内的磁体,
所述保护盖包括导电物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构成为在所述内表面上安置窗口,
所述窗口的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相邻的第一端部构成为比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下表面沿下部方向更突出,
所述窗口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构成为覆盖所述窗口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窗口的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构成为在所述内表面上安置窗口,
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下表面构成为比所述窗口的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相邻的第一端部沿下部方向更突出,
所述窗口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构成为覆盖所述窗口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其中,
所述窗口夹具包括内表面、作为所述内表面的相反面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的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覆盖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的下端部以及所述下表面,
所述保护盖结合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上,
所述窗口夹具还包括从所述第二短边夹具部的所述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保护盖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突出部的收容槽,所述突出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10.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包括:
台面;
形状垫,在所述台面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布置于所述形状垫上。
CN202110256295.9A 2020-04-22 2021-03-09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Pending CN1135390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48819 2020-04-22
KR1020200048819A KR20210130895A (ko) 2020-04-22 2020-04-22 윈도우 지그 복합체,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064A true CN113539064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2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6295.9A Pending CN113539064A (zh) 2020-04-22 2021-03-09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2170B2 (zh)
KR (1) KR20210130895A (zh)
CN (1) CN11353906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2626A (ko) 2011-09-23 2013-04-02 (주)네오센스 자외선 라미네이션용 지그 및 그 지그를 이용한 자외선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102494018B1 (ko) * 2015-10-13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102413353B1 (ko) 2015-10-31 2022-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183540B1 (ko) * 2016-08-30 2020-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트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11396174B2 (en) * 2018-04-20 2022-07-26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Bonding devices and bonding methods for curved cover plates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flexible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30895A (ko) 2021-11-02
US20210331456A1 (en) 2021-10-28
US11472170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6590B (zh) 显示装置
CN105825773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289686B2 (en)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onding 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045530B (zh) 显示装置
CN111105709B (zh) 包括显示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11445792A (zh) 显示装置
CN110010002A (zh) 可卷曲显示设备
KR20200082363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2307693B1 (ko) 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788489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전자 디스플레이 제품
CN110911451A (zh) 电子设备及制造其的方法
KR20220099490A (ko) 어레이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7718922U (zh) 显示装置
CN113168210A (zh) 具有粘接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831907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EP3923341A1 (en) Guide film,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guide film, an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device
JP2005044247A (ja) 表示装置
JP2007206125A (ja) Lcdバックライトフレーム、lcdモジュールの保持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13539064A (zh) 窗口夹具复合结构体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
KR20200138529A (ko) 표시 장치
JP2005038231A (ja) 画面入力型表示装置
US20130128445A1 (en) Electronic product with video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20962679U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折叠屏电子设备
JP2019049687A (ja) 表示装置
JP2005277160A (ja) 実装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実装構造体、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