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2790A -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2790A
CN113502790A CN202110525608.6A CN202110525608A CN113502790A CN 113502790 A CN113502790 A CN 113502790A CN 202110525608 A CN202110525608 A CN 202110525608A CN 113502790 A CN113502790 A CN 113502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tail water
water surge
platform
surg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56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2790B (zh
Inventor
王兴恩
申显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56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2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2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2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9/00Water-power plants; Layout, construction or equipment, methods of,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6Elevating mechanism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4Valves, slid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s therefor; Submerged sluice gates
    • E02B8/045Valves, slid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s therefor; Submerged sluice gates automatically mov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该方法是将尾水调压室设计为2个及以上的独立尾水调压井,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之间设置岩埂隔开,岩埂顶部高程略高于尾水调压井最高涌浪水位;在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的排架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启闭设备采用抓梁与闸门相连,且抓梁下吊头中心至岩埂顶部高程高度大于闸门单节门叶最大高度;闸门采用在检修平台上设置的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或储门槽存放固定。本发明实现了采用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尾水调压井闸门无需通过岩埂即能满足电站的检修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属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设置多台机组的尾水调压井,为减少单台机组甩负荷引起的水锤作用对其它机组发电的影响,一般超过两台机组的尾水调压井通常会设置岩埂隔开,且岩埂设置高度要大于最高涌浪水位,否则涌水将漫溢出调压井,对尾水调压井周围设施造成破坏;对于闸门槽中心线在同一直线的尾水调压井,若采用每扇尾水调压井闸门分别采用一台固定卷扬机操作的“一门一机”布置方式,则存在金属结构投资过大的问题;若采用多个尾水调压井闸门槽共用尾水调压井闸门的布置方式,则尾水调压井闸门需采用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因尾水调压井闸门底部需高于岩埂顶部才能满足通过移动式启闭设备将闸门吊运至所有的闸门槽内,这会导致尾水调压井洞室高度较大,增加投资较多;另外,传统的尾水调压井闸门直接锁定于闸门槽顶部检修平台上,因平台高度较最高涌浪水位低较多,在涌水上下反复波动冲击下易倾覆造成破坏;此外,尾水调压井传统采用设置岩锚吊钩并通过临时起吊设备安装闸门及启闭设备的方式,对于自重较大的闸门及启闭设备,岩锚吊钩所承受的荷载有限,通常达不到要求,所以,现有的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将尾水调压室设计为2个及以上的独立尾水调压井,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之间设置岩埂隔开;在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的排架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满足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一台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和每个独立调压井均有闸门挡水使用且闸门垂直于水流向移动时不受连接梁干扰的要求。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台车操作时,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距岩埂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水平通过岩埂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闸门和台车通过交通洞运输至安装平台,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可采用与岩埂顶部高程相同或台车轨道排架平台高程相同。当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设置在靠交通洞端并与交通洞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门叶最大宽度Bm+台车缓冲距Bh+挡头长度Bd,满足台车吊装门叶长度要求;安装平台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临时吊车安装台车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从而满足安装闸门和台车的两用要求。当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台车轨道排架平台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设置在靠交通洞端并与交通洞底部高程相同,台车通过临时吊车安装完毕后,门叶先通过临时吊车放至靠安装平台的闸门槽顶部的锁定梁上,再通过台车转运至各闸门槽顶部完成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门机操作时,门机轨道平台高程和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门机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水平通过岩埂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门机轨道平台靠交通洞端设置安装平台用于安装门机,门机通过临时吊车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每节门叶顶部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便于台车、门机或临时吊车吊运。在电站正常运行时,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检修平台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从而可有效减小尾水调压井闸门受机组甩负荷产生的涌水的影响,降低尾水调压井闸门发生倾覆的风险。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由与门叶边柱底板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的钢柱组成,尾水调压井闸门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边柱底板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上,钢柱的连接装置由连接板及销轴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与钢柱的连接板通过销轴固定,尾水调压井闸门通过底部两侧和正面两侧4边固定,锁定牢靠。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台车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至检修平台高度H-(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台车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的要求;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门机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门机轨上扬程Hgs+门机轨道面至检修平台高度H2-(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门机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的要求;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设置2扇及以上的尾水调压井闸门时,储门槽由边槽及H型中槽组成,较传统设置独立边槽的储门槽,可减少储门槽的垂直于水流向的宽度,从而减少尾水调压井闸门槽之间检修平台垂直于水流向的宽度,继而节省投资。
采用上述方法,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的排架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实现了采用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尾水调压井闸门无需通过岩埂即能满足电站的检修要求,且通过临时吊车和台车或门机联合运行采取分部件、分节吊运及装配的方法实现在较小尾水调压井空间高度下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安装、检修及存放,因临时吊车和移动式启闭设备启闭容量较岩锚吊钩采用的临时起吊设备大,可满足尾水调压井自重较大的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吊装要求,并节省投资;此外,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检修平台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的方法,避开了传统将闸门锁定于门槽正上部受机组甩负荷产生的涌水上下反复波动冲击下易倾覆的风险,闸门锁定牢靠。
基于以上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包括尾水调压室,尾水调压室由2个及以上的独立尾水调压井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之间设置岩埂隔开。前述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的排架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台车或门机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台车操作时,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距岩埂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和台车通过交通洞运输至安装平台;前述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可采用与岩埂顶部高程相同或台车轨道排架平台高程相同;前述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设置在靠交通洞端并与交通洞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门叶最大宽度Bm+台车缓冲距Bh+挡头长度Bd,安装平台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临时吊车安装台车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前述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台车轨道排架平台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设置在靠交通洞端并与交通洞底部高程相同,台车通过临时吊车安装完毕后,门叶先通过临时吊车放至靠安装平台的闸门槽顶部的锁定梁上,再通过台车转运至各闸门槽顶部完成安装;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门机操作时,门机轨道平台高程和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门机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门机轨道平台靠交通洞端设置安装平台用于安装门机,门机通过临时吊车安装;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每节门叶顶部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便于台车、门机或临时吊车吊运。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检修平台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由与门叶边柱底板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的钢柱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边柱底板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上。前述钢柱的连接装置由连接板及销轴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与钢柱的连接板通过销轴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台车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至检修平台高度H-(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门机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门机轨上扬程Hgs+门机轨道面至检修平台高度H2-(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设置2扇及以上的尾水调压井闸门时,储门槽由边槽及H型中槽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的排架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实现了采用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尾水调压井闸门无需通过岩埂即能满足电站的检修要求,且通过临时吊车和台车或门机联合运行采取分部件、分节吊运及装配的方法实现在较小尾水调压井空间高度下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安装、检修及存放,并节省投资;
(2)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检修平台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的方法,避开了传统将闸门锁定于门槽上受机组甩负荷产生的涌水上下反复波动冲击下易倾覆的风险,闸门锁定牢靠;
(3)临时吊车和移动式启闭设备的启闭容量较岩锚吊钩采用临时起吊设备大,满足了尾水调压井自重较大的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吊装要求,节省投资;
(4)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台车操作时,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距岩埂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水平通过岩埂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
(5)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设置在靠交通洞端并与交通洞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门叶最大宽度Bm+台车缓冲距Bh+挡头长度Bd,满足台车吊装门叶长度要求,且安装平台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延伸至安装平台的长度L1+临时吊车安装台车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满足安装闸门和台车的两用要求;
(6)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门机操作时,门机轨道平台高程和交通洞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高程相同,门机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水平通过岩埂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
(7)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台车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至检修平台高度H-(台车吊头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台车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的要求;
(8)尾水调压井闸门采用在相邻闸门槽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存放固定并采用门机操作时,储门槽高度Hc≤门机轨上扬程Hgs+门机轨道面至检修平台高度H2-(液压抓梁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中心至底水封底缘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门机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的要求;
(9)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设置2扇及以上的尾水调压井闸门时,储门槽由边槽及H型中槽组成,较传统设置独立边槽的储门槽,可减少储门槽的垂直于水流向的宽度,从而减少尾水调压井闸门槽之间检修平台垂直于水流向的宽度,继而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尾水调压井闸门结构示意图(机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尾水调压井闸门结构示意图(尾水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2、3的尾水调压井闸门在电站正常运行时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D-D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的F-F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5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G-G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6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H-H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4、5、6的尾水调压井闸门在电站正常运行时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I-I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J-J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4、5的尾水调压井闸门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尾水调压井闸门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门机轨道面大样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尾水调压室、2-独立尾水调压井、3-岩埂、4-尾水调压井闸门、5-闸门槽、6-排架、7-连接梁、8-台车、9-台车轨道排架平台、10-台车吊头、11-液压抓梁、12-门叶、13-交通洞、14-安装平台、15-岩埂顶部平台、16-挡头、17-临时吊车、18-门叶顶部、19-吊耳板、20-检修平台、21-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2-门叶边柱底板、23-固定式锁定梁、24-连接装置、25-钢柱、26-连接板、27-销轴、28-锁定梁、29-门机、30-门机轨道平台、31-储门槽、32-闸门上吊耳、33-底水封底缘、34-门机轨道面、35-边槽、36-H型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图7~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操作;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距岩埂3的高度H1>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尾水调压井闸门4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
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延伸至安装平台14长度L1≥门叶12最大宽度Bm+台车8缓冲距Bh+挡头16长度Bd,安装平台14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8延伸至安装平台14的长度L1+临时吊车17安装台车8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
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固定;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由与门叶边柱底板22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23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19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24的钢柱25组成;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边柱底板22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23上;钢柱25的连接装置24由连接板26及销轴27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19与钢柱25的连接板26通过销轴27固定。
实施例2:
如附图3、图4、图7~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操作;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距岩埂3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尾水调压井闸门4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
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高程相同;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部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14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完毕后,门叶12先通过临时吊车17放至靠安装平台14的闸门槽5顶部的锁定梁28上,再通过台车8转运至各闸门槽5顶部完成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固定;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由与门叶边柱底板22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23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19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24的钢柱25组成;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边柱底板22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23上;钢柱25的连接装置24由连接板26及销轴27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19与钢柱25的连接板26通过销轴27固定。
实施例3:
如附图5~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2采用门机29操作,门机轨道平台30高程和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门机29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
门机轨道平台30靠交通洞13端设置安装平台14用于安装门机29,门机29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固定;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由与门叶边柱底板22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23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19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24的钢柱25组成;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边柱底板22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23上;钢柱25的连接装置24由连接板26及销轴27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19与钢柱25的连接板26通过销轴27固定。
实施例4:
如附图11-12、图17~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操作;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距岩埂3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
尾水调压井闸门4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延伸至安装平台14长度L1≥门叶12最大宽度Bm+台车8缓冲距Bh+挡头16长度Bd,安装平台14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8延伸至安装平台14的长度L1+临时吊车17安装台车8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
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储门槽31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至检修平台20高度H-(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
每个独立尾水调压2井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储门槽31由边槽35及H型中槽36组成。
实施例5:
如附图13-14、图17~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操作;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距岩埂3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
尾水调压井闸门4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高程相同;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部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14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完毕后,门叶12先通过临时吊车17放至靠安装平台14的闸门槽5顶部的锁定梁28上,再通过台车8转运至各闸门槽5顶部完成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储门槽31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至检修平台20高度H-(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每个独立尾水调压2井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储门槽31由边槽35及H型中槽36组成。
实施例6:
如附图15-16、图21-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调压室1由2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闸门槽5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4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尾水调压井闸门2采用门机29操作,门机轨道平台30高程和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门机29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门机轨道平台30靠交通洞13端设置安装平台14用于安装门机29,门机29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顶部18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
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储门槽31高度Hc≤门机29轨上扬程Hgs+门机轨道面34至检修平台20高度H2-(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每个独立尾水调压2井设置2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储门槽31由边槽35及H型中槽36组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尾水调压室(1)设计为2个及以上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在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2)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满足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一台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和每个独立调压井均有闸门挡水使用且闸门垂直于水流向移动时不受连接梁(7)干扰的要求;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操作时,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距岩埂(3)顶部高度H1>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12)水平通过岩埂(3)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闸门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采用与岩埂(3)顶部高程相同或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高程相同;当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延伸至安装平台(14)的长度L1≥门叶(12)最大宽度Bm+台车(8)缓冲距Bh+挡头(16)长度Bd,满足台车(8)吊装门叶(12)长度要求;安装平台(14)长度L≥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延伸至安装平台(14)的长度L1+临时吊车(17)安装台车(8)运行要求的最小长度Lmin,从而满足安装闸门和台车(8)的两用要求;当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高程相同时,安装平台(14)设置在靠交通洞(13)端并与交通洞(13)底部高程相同,台车(8)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完毕后,门叶(12)先通过临时吊车(17)放至靠安装平台(14)的闸门槽(5)顶部的锁定梁(28)上,再通过台车(8)转运至各闸门槽(5)顶部完成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门机(29)操作时,门机轨道平台(30)高程和交通洞(13)底部设置高程与岩埂顶部平台(15)高程相同,门机(29)轨上扬程Hgs≥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安装时单节门叶(12)最大高度hmax,满足将每节门叶(12)水平通过岩埂(3)顶部并吊运至相应的门槽顶部锁定对位安装的使用要求;门机轨道平台(30)靠交通洞(13)端设置安装平台(14)用于安装门机(29),门机(29)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12)顶部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便于台车(8)、门机(29)或临时吊车(17)吊运;在电站正常运行时,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由与门叶(12)边柱底板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23)和与下节门叶(12)吊耳板(19)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24)的钢柱(25)组成,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锁定状态时,其下节门叶(12)边柱底板支承于固定式锁定梁(23)上,钢柱(25)的连接装置(24)由连接板(26)及销轴(27)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19)与钢柱(25)的连接板(26)通过销轴(27)固定,尾水调压井闸门(4)通过底部两侧和正面两侧4边固定,锁定牢靠;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并采用台车(8)操作时,储门槽(31)高度Hc≤台车轨道排架平台(9)至检修平台(20)高度H-(台车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台车(8)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31)的要求;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并采用门机(29)操作时,储门槽(31)高度Hc≤门机(29)轨上扬程Hgs+门机(29)轨道面至检修平台(20)高度H2-(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满足门机(29)将闸门整体吊出储门槽(31)的要求;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设置2扇及以上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时,储门槽(31)由边槽(35)及H型中槽(36)组成。
2.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水调压室(1),尾水调压室(1)由2个及以上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组成,相邻的独立尾水调压井(2)之间设置岩埂(3)隔开;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上均设置至少1扇尾水调压井闸门(4),且所有尾水调压井闸门(4)的门槽中心线均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独立尾水调压井(2)的排架(6)中部顺水流向取消连接梁(7);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台车(8)或门机(29)操作;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和台车(8)通过交通洞(13)运输至安装平台(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29)轨道平台靠交通洞(13)端设置安装平台(14)用于安装门机(29),门机(29)通过临时吊车(17)安装;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每节门叶(12)顶部对称设置两套吊耳板(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在电站正常运行时,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检修平台(20)设置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固定或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组合式锁定装置(21)由与门叶(12)边柱底板位置对应的固定式锁定梁(23)和与下节门叶吊耳板(19)位置对应且带连接装置(24)的钢柱(25)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25)的连接装置(24)由连接板(26)及销轴(27)组成,下节门叶吊耳板(19)与钢柱(25)的连接板(26)通过销轴(27)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并采用台车(8)操作时,储门槽(31)高度Hc≤台车(8)轨道排架(6)平台至检修平台(20)高度H-(台车(8)吊头(10)上限尺寸ht+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调压井闸门(4)采用在相邻闸门槽(5)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储门槽(31)存放固定并采用门机(29)操作时,储门槽(31)高度Hc≤门机(29)轨上扬程Hgs+门机轨道面(34)至检修平台(20)高度H2-(液压抓梁(11)上下吊头中心之间距离hy+闸门上吊耳(32)中心至底水封底缘(33)的最大高度h总max)。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独立尾水调压井(2)设置2扇及以上的尾水调压井闸门(4)时,储门槽(31)由边槽(35)及H型中槽(36)组成。
CN202110525608.6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Active CN113502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5608.6A CN113502790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5608.6A CN113502790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790A true CN113502790A (zh) 2021-10-15
CN113502790B CN113502790B (zh) 2022-05-13

Family

ID=78008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5608.6A Active CN113502790B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279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2293A (en) * 1992-08-11 1995-12-05 Roller; Lenton D. Multipurpose automatic gate control
JPH093860A (ja) * 1995-06-15 1997-01-07 Akira Oshima 放水流制御弁の弁体取付装置
JPH10183585A (ja) * 1996-12-27 1998-07-14 Sato Tekko Kk 水門の扉体駆動装置
KR20060086229A (ko) * 2005-01-26 2006-07-31 주식회사 우진산업개발 통로암거 비상게이트의 설치구조
CN101096846A (zh) * 2007-06-13 2008-01-0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
CN102383406A (zh) * 2011-08-24 2012-03-21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水电站尾水临时闸门水上运输方法
CN203594006U (zh) * 2013-11-06 2014-05-1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于导流洞洞室闸门井井筒内的密封结构
CN204370388U (zh) * 2014-11-14 2015-06-0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闸坝结构
CN207739235U (zh) * 2017-12-30 2018-08-17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检修闸门的锁定结构
CN110984087A (zh) * 2019-11-25 2020-04-1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检修门槽至出口隧洞段的检修方法及结构
CN111119141A (zh) * 2020-01-17 2020-05-0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
CN210529640U (zh) * 2019-05-30 2020-05-15 扶绥广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尾水检修门台车启闭装置
CN111350159A (zh) * 2020-03-05 2020-06-30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生态流量下泄的装置
CN212000953U (zh) * 2020-01-13 2020-11-2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
CN112012171A (zh) * 2020-09-30 2020-12-01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吊点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操作的潜孔工作闸门布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2293A (en) * 1992-08-11 1995-12-05 Roller; Lenton D. Multipurpose automatic gate control
JPH093860A (ja) * 1995-06-15 1997-01-07 Akira Oshima 放水流制御弁の弁体取付装置
JPH10183585A (ja) * 1996-12-27 1998-07-14 Sato Tekko Kk 水門の扉体駆動装置
KR20060086229A (ko) * 2005-01-26 2006-07-31 주식회사 우진산업개발 통로암거 비상게이트의 설치구조
CN101096846A (zh) * 2007-06-13 2008-01-0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混凝土流道渐变圆角段顶板施工的预制模板及其施工工艺
CN102383406A (zh) * 2011-08-24 2012-03-21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水电站尾水临时闸门水上运输方法
CN203594006U (zh) * 2013-11-06 2014-05-1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于导流洞洞室闸门井井筒内的密封结构
CN204370388U (zh) * 2014-11-14 2015-06-0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闸坝结构
CN207739235U (zh) * 2017-12-30 2018-08-17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检修闸门的锁定结构
CN210529640U (zh) * 2019-05-30 2020-05-15 扶绥广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尾水检修门台车启闭装置
CN110984087A (zh) * 2019-11-25 2020-04-1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检修门槽至出口隧洞段的检修方法及结构
CN212000953U (zh) * 2020-01-13 2020-11-24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变幅进水口启闭设备的布置结构
CN111119141A (zh) * 2020-01-17 2020-05-0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
CN111350159A (zh) * 2020-03-05 2020-06-30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生态流量下泄的装置
CN112012171A (zh) * 2020-09-30 2020-12-01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吊点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操作的潜孔工作闸门布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劳海军等: "洪都拉斯帕图卡Ⅲ水电站金属结构设计综述",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
杨立等: "移动式启闭机在多孔导流洞闸门封堵中的应用",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790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0200A (zh) 一种三梁双小车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CN105060093A (zh)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前后大梁组件整体吊装方法
CN113502790B (zh) 一种尾水调压井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与安装方法及结构
CN208292530U (zh) 一种双梁抓斗门式起重机
CN203947758U (zh) 新型液压自动爬升卸料平台
CN112012171A (zh) 双吊点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操作的潜孔工作闸门布置结构
CN214719105U (zh) 一种用于氧化铝生产的沉降槽机械清理系统
CN212052634U (zh) 一种新型检修闸门
CN209799408U (zh) 一种单元板块的轨道式垂直运输机构
CN207553617U (zh) 一种整体式防护框架平台
CN208701500U (zh) 一种防落梁桥梁伸缩装置
CN201990401U (zh) 具备纵横向行走功能的门式起重装置
CN206231563U (zh) 一种生活楼模块的安装系统
CN214498328U (zh) 一种防摇摆建筑吊篮
CN212612041U (zh) 一种架桥机防护指挥平台
CN220414144U (zh) 一种叠梁式潜孔门及引水闸系统
CN216638709U (zh) 一种安全防护性高的地铁用龙门吊
CN104326375A (zh) 一种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
CN212050441U (zh) 一种脱硫塔内检修的升降装置
CN204162317U (zh) 一种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
CN211198447U (zh) 一种建筑用的运输提升器
CN214462719U (zh) 一种悬挑式型钢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
CN216583859U (zh) 一种门式墩钢盖梁翻身装置
CN217201737U (zh) 一种楼梯吊装用龙门吊结构
CN219450683U (zh) 一种电梯式跨闸交通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