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2577A -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2577A
CN113502577A CN202110891170.3A CN202110891170A CN113502577A CN 113502577 A CN113502577 A CN 113502577A CN 202110891170 A CN202110891170 A CN 202110891170A CN 113502577 A CN113502577 A CN 113502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aramid fiber
roller
opening
aram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11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2577B (zh
Inventor
高强
高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aoqiang Special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aoqiang Speci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aoqiang Special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aoqiang Speci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11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2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2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2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10B2331/021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aromatic polyamides, e.g. aramid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包括纤维罩的抓棉机,实现抓棉过程中对芳纶纤维的同步开松效果,通过采用由弧形高棉仓围成圆形结构的多仓混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的大容量、低损伤均匀混合,通过开松箱内设置三个补气口的握持开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握持开松下的少落纤、多除杂,通过采用由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组成的喂入装置的梳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的均匀梳理,通过在第2道并条中采用两眼结构的并条机并配合使用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捻度带使得输出的纤维条获得捻度,从而省却传统的粗纱工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继而实现具有优质成纱质量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高效生产。

Description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新型功能性纱线的纺制方法,具体为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外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的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包括纤维罩的抓棉机,实现抓棉过程中对芳纶纤维的同步开松效果,继而实现精细抓取,通过采用由弧形高棉仓围成圆形结构的多仓混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的大容量、低损伤均匀混合,通过开松箱内设置三个补气口的握持开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握持开松下的少落纤、多除杂,通过采用由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组成的喂入装置的梳棉机,实现对芳纶纤维的均匀梳理,从而改善梳理效果,通过在第2道并条中采用两眼结构的并条机并配合使用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捻度带使得输出的纤维条获得捻度,继而使得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从而省却传统的粗纱工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继而实现具有优质成纱质量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高效生产。
技术方案: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将芳纶纤维依次经由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的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盖板梳棉制得芳纶纤维生条,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上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将芳纶纤维保持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作用下使得松散的纤维被吸附上来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高棉仓,高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圆形,在高棉仓的顶端设置有圆形的纤维输送管,在位于各高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在各高棉仓的底端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高棉仓的正下方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混合仓,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发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时的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握持开松,左后下方、右后下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盖板梳棉机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通过弹性连接的且等间距排列的上检测罗拉对喂入的芳纶纤维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中层匀整罗拉对的上匀整罗拉通过检测到的厚度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层进行不同压力的按压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纤维丛厚度的逐渐整理,下层喂入罗拉对对完成匀整的纤维丛进行稳定的握持喂入,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在一端握持的状态下被开松装置进行打击开松,在打击过程中实现对芳纶纤维的逐层转移抓取,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进行反复转移梳理,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小直径的道夫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而后经喇叭口聚拢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两眼输出的芳纶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从而各自加上相反的假捻,在假捻退除的过程中两根芳纶条内的纤维之间实现相互交缠继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细纱过程中将芳纶纤维捻度条经大牵伸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优选的,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纤维开清:将芳纶纤维依次经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制得芳纶纤维丛;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底端封闭的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一端与打手支架固定连接,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抓棉打手包括中间辊,中间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打手连接臂上,在中间辊上设置有锯齿打手,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的内侧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开纤打手包括中间辊,开纤打手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中间辊上设置有开纤针布,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中间辊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使用时首先将芳纶纤维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松散的芳纶纤维被吸附上来,被吸附的芳纶纤维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作用下实现撕扯开松并完成向上输送;
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棉仓,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各棉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在棉仓的顶端设置有纤维输送管,各棉仓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结构,在各棉仓的相应位置的高度处分别设置有光电控制对,光电控制对包括发光装置和接收装置,各棉仓的顶端完全开放,在位于各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各棉仓的底端开放,且在各棉仓的底端内侧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棉仓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各向下输送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向下输送管的顶端开放,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端设置有封口,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公共的纤维混合仓,纤维混合仓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由相应的控制装置控制后进行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此过程中各棉仓内光电控制对对各棉仓内输入的芳纶纤维的高度进行控制,当芳纶纤维没有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接收装置正常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当芳纶纤维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芳纶纤维将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遮挡,从而使得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放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不同时输入的芳纶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当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完全输出后向下输送管停止转动且底端的封口关闭,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再次同时开始工作;
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上聚拢罗拉对的直径大于下握持罗拉对的直径,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在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上设置有握持开松针布,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进行逆时针转动,开松箱的上侧面开放且与喂棉箱的下侧面之间保持密闭连接,在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进行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此时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使得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第一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的握持开松,左后下方的第二补气口、右后下方的第三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顺利的转过握持开松辊的下方,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在负压气流带动下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
第二步,梳理成条: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丛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沿着芳纶纤维在盖板梳棉机中的运动方向右后往前依次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包括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上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有上检测罗拉套,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在3-12之间,下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检测罗拉套,中层匀整罗拉对包括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上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伸缩连接装置连接有上匀整罗拉套,上匀整罗拉套与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以及在各自的中间轴上的排放位置均保持完全一致,下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匀整罗拉套,下层喂入罗拉对包括上喂入罗拉和下托持板,上喂入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上喂入罗拉套,下托持板为弧形板结构,在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按压处上托持板为先向上凸、再向下凸的弧形结构,从而使得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之间的按压作用力先增加、后减小,两者之间的按压作用力达到最大处的位置为鼻尖按压处,开松装置包括开松辊,开松辊位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前下方,在开松辊上设置有开松针布,开松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转动线速度,锡林盖板梳理装置包括下锡林和上盖板,下锡林为大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锡林针布,在位于下锡林正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为环状的弧形结构,上盖板由相应的带动辊带动进行循环的往复转动,在位于上盖板朝外的弧形面上设置有盖板针布,下锡林和上盖板保持紧密接触且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无触碰的状态,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包括道夫,道夫为小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凝聚针布,在道夫的空心筒的前侧的上方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道夫的前部依次的设置有纤维网按压辊、聚拢喇叭口、纤维条按压辊、卷绕条筒,芳纶纤维丛由喂入装置喂入到盖板梳棉机中,此时芳纶纤维丛首先由上层检测罗拉对的后部穿过后喂入,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之间按压喂入,从而通过相应的上层检测罗拉的上检测罗拉套内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性压缩量获得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由上检测罗拉对输出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中层匀整罗拉对的前部穿过,此时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之间按压喂入,各上匀整罗拉根据上检测罗拉获得的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丛施加相应的成正比例的按压力作用,在这种不同的按压作用力下实现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厚度的均匀整理,由中层匀整罗拉对输出的均匀整理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后部穿过,此时芳纶纤维丛由上喂入罗拉和下喂入罗拉之间按压穿过,在穿过过程中芳纶纤维丛首先受到逐渐增加的按压作用力,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丛进入到盖板梳理机之前的进一步的均匀定型整理,而后再受到逐渐减小的按压作用力,从而使得芳纶纤维丛内的沿着厚度方向芳纶纤维更加均匀一致的分布,当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的一端末尾处在鼻尖按压处时,芳纶纤维的另一端开始接受到开松辊上的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此过程中随着喂入装置被芳纶纤维的按压作用力的逐渐减小,以及所设置的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喂入装置的喂入速度,从而使得开松针布对芳纶纤维丛进行逐层的转移抓取,从而使得抓取过来的芳纶纤维丛变薄,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内,在分梳区内,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同时对芳纶纤维进行抓取作用,从而在两者的抓取作用下使得芳纶纤维在两者之间进行反复转移,在这种反复转移过程中使得芳纶纤维之间的分离度大幅提高,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道夫上的凝聚针布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芳纶纤维网随后被剥纤罗拉对完全的剥取下来,剥取下落的芳纶纤维网经纤维网按压辊进行按压整理后被直接送入到聚拢喇叭口内汇聚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纤维条按压辊按压整理后输出,输出后的芳纶纤维条不断的圈绕在卷绕条筒内;
第三步,条子整理:将第二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采用8根芳纶纤维条喂入到牵伸系统内,喂入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输出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条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每根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少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大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牵伸系统输出的8根纤维条随后进行并合,在并合过程中纤维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条子的均匀性;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从而得到芳纶纤维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半熟条首先并合,在并合过程中半熟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并合后的条子的均匀性,并合后的条子再进入到牵伸系统内,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并合后的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多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较小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两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芳纶纤维熟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捻度带设置在牵伸系统的前部,捻度带为环形的且表面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材质组成的带子,捻度带通过滑轮张紧的安装在并条机的车台面上,捻度带由电机带动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其中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上方穿过、另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下方穿过,由于捻度带的张紧作用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均与捻度带之间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从而使得捻度带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接触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进行相应的转动,且此时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施加上相反的假捻捻度,在假捻捻度作用下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逐渐靠近,当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离开捻度带的接触作用后,所施加的假捻捻度退除,在捻度退除过程中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内的芳纶纤维之间在退捻作用下发生相互的交缠作用,从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
第四步,环锭成纱:将第三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环锭细纱机包括牵伸系统和卷捻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四皮圈牵伸结构,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中后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后下皮圈,在中后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后上皮圈,后下皮圈和后上皮圈组成后皮圈控制组,在中前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前下皮圈,在中前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前上皮圈,前下皮圈和前上皮圈组成前皮圈控制组,芳纶纤维捻度条经由后牵伸罗拉对的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喂入,而后经由中后牵伸罗拉对的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两者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后牵伸区的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被进一步的张紧且同时在张紧过程中发生小范围的滑移,而后经由中前牵伸罗拉对的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后牵伸罗拉对和中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中牵伸区的较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两端分别在被后皮圈控制组和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下进行抽取牵伸,最后经由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后端在被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前端在光滑罗拉的弱控制作用下下进行逐级的抽取牵伸,从而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纤维罩的抓棉机,使得优选的芳纶纤维经抓棉打手开松后被负压吸附,然后再由开纤向上输送组进行开松后向上输送,从而实现了抓棉过程中对芳纶纤维的同步开松效果,继而实现了精细抓取;通过采用由弧形高棉仓围成圆形结构的多仓混棉机,使得不同时输入的芳纶纤维在旋转下落中的优异混合,从而实现了对芳纶纤维的大容量、低损伤下的均匀混合;通过采用开松箱内设置三个补气口的握持开棉机实现了对芳纶纤维握持开松下的少落纤、多除杂;通过采用由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组成的喂入装置的梳棉机,实现了芳纶纤维丛梳棉过程中的均匀喂入控制,继而实现了对芳纶纤维的均匀梳理,从而改善梳理效果;通过在第2道并条中采用两眼结构的并条机并配合使用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捻度带使得输出的纤维条获得捻度,继而使得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从而省却传统的粗纱工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继而实现了具有优质成纱质量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高效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将芳纶纤维依次经由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的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盖板梳棉制得芳纶纤维生条,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上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将芳纶纤维保持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作用下使得松散的纤维被吸附上来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高棉仓,高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圆形,在高棉仓的顶端设置有圆形的纤维输送管,在位于各高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在各高棉仓的底端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高棉仓的正下方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混合仓,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发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时的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握持开松,左后下方、右后下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盖板梳棉机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通过弹性连接的且等间距排列的上检测罗拉对喂入的芳纶纤维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中层匀整罗拉对的上匀整罗拉通过检测到的厚度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层进行不同压力的按压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纤维丛厚度的逐渐整理,下层喂入罗拉对对完成匀整的纤维丛进行稳定的握持喂入,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在一端握持的状态下被开松装置进行打击开松,在打击过程中实现对芳纶纤维的逐层转移抓取,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进行反复转移梳理,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小直径的道夫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而后经喇叭口聚拢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两眼输出的芳纶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从而各自加上相反的假捻,在假捻退除的过程中两根芳纶条内的纤维之间实现相互交缠继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细纱过程中将芳纶纤维捻度条经大牵伸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纤维开清:将芳纶纤维依次经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制得芳纶纤维丛;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底端封闭的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一端与打手支架固定连接,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抓棉打手包括中间辊,中间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打手连接臂上,在中间辊上设置有锯齿打手,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的内侧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开纤打手包括中间辊,开纤打手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中间辊上设置有开纤针布,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中间辊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使用时首先将芳纶纤维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松散的芳纶纤维被吸附上来,被吸附的芳纶纤维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作用下实现撕扯开松并完成向上输送;
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棉仓,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各棉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在棉仓的顶端设置有纤维输送管,各棉仓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结构,在各棉仓的相应位置的高度处分别设置有光电控制对,光电控制对包括发光装置和接收装置,各棉仓的顶端完全开放,在位于各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各棉仓的底端开放,且在各棉仓的底端内侧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棉仓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各向下输送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向下输送管的顶端开放,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端设置有封口,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公共的纤维混合仓,纤维混合仓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由相应的控制装置控制后进行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此过程中各棉仓内光电控制对对各棉仓内输入的芳纶纤维的高度进行控制,当芳纶纤维没有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接收装置正常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当芳纶纤维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芳纶纤维将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遮挡,从而使得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放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不同时输入的芳纶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当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完全输出后向下输送管停止转动且底端的封口关闭,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再次同时开始工作;
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上聚拢罗拉对的直径大于下握持罗拉对的直径,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在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上设置有握持开松针布,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进行逆时针转动,开松箱的上侧面开放且与喂棉箱的下侧面之间保持密闭连接,在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进行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此时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使得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第一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的握持开松,左后下方的第二补气口、右后下方的第三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顺利的转过握持开松辊的下方,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在负压气流带动下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
第二步,梳理成条: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丛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沿着芳纶纤维在盖板梳棉机中的运动方向右后往前依次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包括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上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有上检测罗拉套,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在3-12之间,下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检测罗拉套,中层匀整罗拉对包括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上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伸缩连接装置连接有上匀整罗拉套,上匀整罗拉套与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以及在各自的中间轴上的排放位置均保持完全一致,下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匀整罗拉套,下层喂入罗拉对包括上喂入罗拉和下托持板,上喂入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上喂入罗拉套,下托持板为弧形板结构,在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按压处上托持板为先向上凸、再向下凸的弧形结构,从而使得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之间的按压作用力先增加、后减小,两者之间的按压作用力达到最大处的位置为鼻尖按压处,开松装置包括开松辊,开松辊位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前下方,在开松辊上设置有开松针布,开松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转动线速度,锡林盖板梳理装置包括下锡林和上盖板,下锡林为大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锡林针布,在位于下锡林正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为环状的弧形结构,上盖板由相应的带动辊带动进行循环的往复转动,在位于上盖板朝外的弧形面上设置有盖板针布,下锡林和上盖板保持紧密接触且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无触碰的状态,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包括道夫,道夫为小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凝聚针布,在道夫的空心筒的前侧的上方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道夫的前部依次的设置有纤维网按压辊、聚拢喇叭口、纤维条按压辊、卷绕条筒,芳纶纤维丛由喂入装置喂入到盖板梳棉机中,此时芳纶纤维丛首先由上层检测罗拉对的后部穿过后喂入,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之间按压喂入,从而通过相应的上层检测罗拉的上检测罗拉套内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性压缩量获得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由上检测罗拉对输出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中层匀整罗拉对的前部穿过,此时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之间按压喂入,各上匀整罗拉根据上检测罗拉获得的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丛施加相应的成正比例的按压力作用,在这种不同的按压作用力下实现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厚度的均匀整理,由中层匀整罗拉对输出的均匀整理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后部穿过,此时芳纶纤维丛由上喂入罗拉和下喂入罗拉之间按压穿过,在穿过过程中芳纶纤维丛首先受到逐渐增加的按压作用力,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丛进入到盖板梳理机之前的进一步的均匀定型整理,而后再受到逐渐减小的按压作用力,从而使得芳纶纤维丛内的沿着厚度方向芳纶纤维更加均匀一致的分布,当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的一端末尾处在鼻尖按压处时,芳纶纤维的另一端开始接受到开松辊上的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此过程中随着喂入装置被芳纶纤维的按压作用力的逐渐减小,以及所设置的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喂入装置的喂入速度,从而使得开松针布对芳纶纤维丛进行逐层的转移抓取,从而使得抓取过来的芳纶纤维丛变薄,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内,在分梳区内,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同时对芳纶纤维进行抓取作用,从而在两者的抓取作用下使得芳纶纤维在两者之间进行反复转移,在这种反复转移过程中使得芳纶纤维之间的分离度大幅提高,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道夫上的凝聚针布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芳纶纤维网随后被剥纤罗拉对完全的剥取下来,剥取下落的芳纶纤维网经纤维网按压辊进行按压整理后被直接送入到聚拢喇叭口内汇聚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纤维条按压辊按压整理后输出,输出后的芳纶纤维条不断的圈绕在卷绕条筒内;
第三步,条子整理:将第二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采用8根芳纶纤维条喂入到牵伸系统内,喂入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输出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条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每根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少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大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牵伸系统输出的8根纤维条随后进行并合,在并合过程中纤维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条子的均匀性;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从而得到芳纶纤维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半熟条首先并合,在并合过程中半熟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并合后的条子的均匀性,并合后的条子再进入到牵伸系统内,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并合后的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多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较小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两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芳纶纤维熟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捻度带设置在牵伸系统的前部,捻度带为环形的且表面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材质组成的带子,捻度带通过滑轮张紧的安装在并条机的车台面上,捻度带由电机带动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其中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上方穿过、另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下方穿过,由于捻度带的张紧作用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均与捻度带之间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从而使得捻度带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接触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进行相应的转动,且此时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施加上相反的假捻捻度,在假捻捻度作用下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逐渐靠近,当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离开捻度带的接触作用后,所施加的假捻捻度退除,在捻度退除过程中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内的芳纶纤维之间在退捻作用下发生相互的交缠作用,从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
第四步,环锭成纱:将第三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环锭细纱机包括牵伸系统和卷捻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四皮圈牵伸结构,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中后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后下皮圈,在中后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后上皮圈,后下皮圈和后上皮圈组成后皮圈控制组,在中前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前下皮圈,在中前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前上皮圈,前下皮圈和前上皮圈组成前皮圈控制组,芳纶纤维捻度条经由后牵伸罗拉对的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喂入,而后经由中后牵伸罗拉对的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两者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后牵伸区的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被进一步的张紧且同时在张紧过程中发生小范围的滑移,而后经由中前牵伸罗拉对的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后牵伸罗拉对和中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中牵伸区的较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两端分别在被后皮圈控制组和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下进行抽取牵伸,最后经由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后端在被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前端在光滑罗拉的弱控制作用下下进行逐级的抽取牵伸,从而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Claims (2)

1.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芳纶纤维依次经由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的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盖板梳棉制得芳纶纤维生条,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上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将芳纶纤维保持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作用下使得松散的纤维被吸附上来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高棉仓,高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圆形,在高棉仓的顶端设置有圆形的纤维输送管,在位于各高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在各高棉仓的底端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高棉仓的正下方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混合仓,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发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时的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握持开松,左后下方、右后下方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盖板梳棉机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通过弹性连接的且等间距排列的上检测罗拉对喂入的芳纶纤维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中层匀整罗拉对的上匀整罗拉通过检测到的厚度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层进行不同压力的按压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纤维丛厚度的逐渐整理,下层喂入罗拉对对完成匀整的纤维丛进行稳定的握持喂入,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在一端握持的状态下被开松装置进行打击开松,在打击过程中实现对芳纶纤维的逐层转移抓取,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进行反复转移梳理,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小直径的道夫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而后经喇叭口聚拢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两眼输出的芳纶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从而各自加上相反的假捻,在假捻退除的过程中两根芳纶条内的纤维之间实现相互交缠继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细纱过程中将芳纶纤维捻度条经大牵伸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纤维开清:将芳纶纤维依次经圆盘抓棉、多仓混棉、握持开棉制得芳纶纤维丛;圆盘抓棉中采用一体化式的圆盘抓棉机,圆盘抓棉机包括盛放纤维的圆盘,圆盘为顶端开放、底端封闭的的圆环结构,在圆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打手支架,打手支架上等弧度间隔的设置有3-8个打手连接臂,打手连接臂的一端与打手支架固定连接,打手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抓棉打手,抓棉打手包括中间辊,中间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打手连接臂上,在中间辊上设置有锯齿打手,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纤维罩,在纤维罩的内侧设置有相互之间紧靠的数量为偶数的开纤打手,开纤打手包括中间辊,开纤打手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在中间辊上设置有开纤针布,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组成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一个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中间辊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上运动,相邻两个开纤向上输送组之间的相邻的两个开纤打手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且保持相互紧靠部分向下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开纤转移输送组,纤维罩的顶端与向上输送管互通连接,使用时首先将芳纶纤维水平的铺放在圆盘内,而后将纤维罩放下从而将圆盘内的纤维罩住,打手支架下降使得抓棉打手与圆盘内的纤维之间保持接触,而后打手支架沿着圆盘转动从而使得抓棉打手对此时位于圆盘上部的芳纶纤维进行打击开松,继而使得开松后的纤维变得松散,在纤维罩内的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松散的芳纶纤维被吸附上来,被吸附的芳纶纤维或者进入到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撕扯开松且被向上输送,完成向上输送的芳纶纤维经向上输送管输送至多仓混棉机内,或者进入到开纤转移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两者之间受到打击开松且被剥取至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之间,从而在开纤向上输送组内的两个开纤打手的作用下实现撕扯开松并完成向上输送;
多仓混棉中采用多仓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包括3-10个结构相同的棉仓,棉仓为弧形的空心结构,各棉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在棉仓的顶端设置有纤维输送管,各棉仓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形成一个封闭的圆环结构,在各棉仓的相应位置的高度处分别设置有光电控制对,光电控制对包括发光装置和接收装置,各棉仓的顶端完全开放,在位于各棉仓的正上方的纤维输送管处开有进纤口,各棉仓的底端开放,且在各棉仓的底端内侧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各棉仓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弧形的向下输送管,各向下输送管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向下输送管的顶端开放,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端设置有封口,在各向下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公共的纤维混合仓,纤维混合仓为圆形的空心结构,向下输送管与纤维混合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经抓棉机抓取后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经纤维输送管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此时沿着纤维输送管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各进纤口由相应的控制装置控制后进行依次的开放,从而使得输送过来的芳纶纤维依次的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逐步的被输送到各棉仓内,从而完成初始化设置,此过程中各棉仓内光电控制对对各棉仓内输入的芳纶纤维的高度进行控制,当芳纶纤维没有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接收装置正常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当芳纶纤维达到光电控制对的高度时,芳纶纤维将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遮挡,从而使得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而后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开始工作从而将棉仓内的芳纶纤维进行撕扯开松后剥取落入到相应的向下输送管内,此过程中各进纤口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继续逐步的开放从而对各棉仓内的纤维进行补充,当其中一个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铺满时所有的剥纤罗拉对停止工作,此时向下输送管底端的封口开启且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在旋转状态下下落到纤维混合仓内,从而实现不同时输入的芳纶纤维的有效均匀混合,当向下输送管内的纤维完全输出后向下输送管停止转动且底端的封口关闭,各棉仓底部的剥纤罗拉对再次同时开始工作;
而后芳纶纤维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至握持开棉机内,握持开棉机包括位于上部的喂棉箱以及位于下部的开松箱,喂棉箱为空心的且上侧面和下侧面均开放的长方体形,在喂棉箱的下侧面内设置有上聚拢罗拉对和下握持罗拉对,上聚拢罗拉对的直径大于下握持罗拉对的直径,在开松箱内设置有握持开松辊,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通过轴承连接在开松箱侧内侧面上,在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上设置有握持开松针布,握持开松辊的中间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进行逆时针转动,开松箱的上侧面开放且与喂棉箱的下侧面之间保持密闭连接,在开松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分别开有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开松箱的右前上方设置有出纤口,经多仓混棉机输出的芳纶纤维进入到喂棉箱内,经喂棉箱内的光电装置进行高度控制后进行输出,此时大直径的上聚拢罗拉对首先沿着喂棉箱的宽度方向对芳纶纤维进行聚拢,然后再由小直径的下握持罗拉对握持输出,此时芳纶纤维在一端被握持状态下另一端接受下方的握持开松辊上的握持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的握持打击开松,且随着芳纶纤维的不断输入使得纤维完全转移至握持开松辊上,此时外界的气流分别由喂棉箱的左前上方、左后下方、右后下方的第一补气口、第二补气口、第三补气口进入,左前上方第一补气口进入的气流使得芳纶纤维紧贴在握持开松辊上,从而实现芳纶纤维的稳定的握持开松,左后下方的第二补气口、右后下方的第三补气口进入的气流托持芳纶纤维顺利的转过握持开松辊的下方,且在托持作用下实现握持开松过程中脱离的有用的芳纶纤维的再回收,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经由出纤口输出并在负压气流带动下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
第二步,梳理成条:完成开松的芳纶纤维丛经由出纤口输出并经由相应的输送管路输送到盖板梳棉机中,沿着芳纶纤维在盖板梳棉机中的运动方向右后往前依次包括握持喂入开松装置、锡林盖板梳理装置、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喂入开松装置包括喂入装置和开松装置,喂入装置包括上层检测罗拉对、中层匀整罗拉对、下层喂入罗拉对,上层检测罗拉对包括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上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有上检测罗拉套,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在3-12之间,下检测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检测罗拉套,中层匀整罗拉对包括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上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通过伸缩连接装置连接有上匀整罗拉套,上匀整罗拉套与上检测罗拉套的数量以及在各自的中间轴上的排放位置均保持完全一致,下匀整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下匀整罗拉套,下层喂入罗拉对包括上喂入罗拉和下托持板,上喂入罗拉包括中间轴,在中间轴上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有1个上喂入罗拉套,下托持板为弧形板结构,在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按压处上托持板为先向上凸、再向下凸的弧形结构,从而使得上喂入罗拉与下托持板之间的按压作用力先增加、后减小,两者之间的按压作用力达到最大处的位置为鼻尖按压处,开松装置包括开松辊,开松辊位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前下方,在开松辊上设置有开松针布,开松辊由相应的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下层喂入罗拉对的转动线速度,锡林盖板梳理装置包括下锡林和上盖板,下锡林为大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锡林针布,在位于下锡林正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为环状的弧形结构,上盖板由相应的带动辊带动进行循环的往复转动,在位于上盖板朝外的弧形面上设置有盖板针布,下锡林和上盖板保持紧密接触且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无触碰的状态,道夫喇叭成条装置包括道夫,道夫为小直径的且封闭的空心筒,在空心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凝聚针布,在道夫的空心筒的前侧的上方设置有剥纤罗拉对,在道夫的前部依次的设置有纤维网按压辊、聚拢喇叭口、纤维条按压辊、卷绕条筒,芳纶纤维丛由喂入装置喂入到盖板梳棉机中,此时芳纶纤维丛首先由上层检测罗拉对的后部穿过后喂入,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检测罗拉和下检测罗拉之间按压喂入,从而通过相应的上层检测罗拉的上检测罗拉套内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性压缩量获得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由上检测罗拉对输出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中层匀整罗拉对的前部穿过,此时相应宽度部分的芳纶纤维丛由上匀整罗拉和下匀整罗拉之间按压喂入,各上匀整罗拉根据上检测罗拉获得的对应宽度的芳纶纤维的厚度表征对相应宽度的芳纶纤维丛施加相应的成正比例的按压力作用,在这种不同的按压作用力下实现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由厚往薄处的逐渐转移,从而实现对喂入的芳纶纤维丛厚度的均匀整理,由中层匀整罗拉对输出的均匀整理的芳纶纤维丛而后由下层喂入罗拉对的后部穿过,此时芳纶纤维丛由上喂入罗拉和下喂入罗拉之间按压穿过,在穿过过程中芳纶纤维丛首先受到逐渐增加的按压作用力,从而实现对芳纶纤维丛进入到盖板梳理机之前的进一步的均匀定型整理,而后再受到逐渐减小的按压作用力,从而使得芳纶纤维丛内的沿着厚度方向芳纶纤维更加均匀一致的分布,当芳纶纤维丛内的芳纶纤维的一端末尾处在鼻尖按压处时,芳纶纤维的另一端开始接受到开松辊上的开松针布的打击作用,此过程中随着喂入装置被芳纶纤维的按压作用力的逐渐减小,以及所设置的开松辊的转动线速度大于喂入装置的喂入速度,从而使得开松针布对芳纶纤维丛进行逐层的转移抓取,从而使得抓取过来的芳纶纤维丛变薄,开松装置转移抓取的芳纶纤维经锡林盖板梳理装置的大直径的下锡林转移抓取后进入到下锡林、上盖板之间的分梳区内,在分梳区内,锡林针布和盖板针布同时对芳纶纤维进行抓取作用,从而在两者的抓取作用下使得芳纶纤维在两者之间进行反复转移,在这种反复转移过程中使得芳纶纤维之间的分离度大幅提高,经分梳的芳纶纤维随后被道夫上的凝聚针布部分的抓取后凝聚成芳纶纤维网,芳纶纤维网随后被剥纤罗拉对完全的剥取下来,剥取下落的芳纶纤维网经纤维网按压辊进行按压整理后被直接送入到聚拢喇叭口内汇聚成芳纶纤维条,芳纶纤维条随后经纤维条按压辊按压整理后输出,输出后的芳纶纤维条不断的圈绕在卷绕条筒内;
第三步,条子整理:将第二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条随后经2道并条制得具有弱捻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单眼结构,采用8根芳纶纤维条喂入到牵伸系统内,喂入的8根芳纶纤维条分别经牵伸输出后再并合从而得到芳纶纤维半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条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每根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少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大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牵伸系统输出的8根纤维条随后进行并合,在并合过程中纤维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条子的均匀性;第二道并条中采用双眼结构,每一眼中采用6根芳纶纤维半熟条经并合后再牵伸从而得到芳纶纤维熟条,此过程中各芳纶纤维半熟条首先并合,在并合过程中半熟条长度方向上的粗节、细节、正常部分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有效改善并合后的条子的均匀性,并合后的条子再进入到牵伸系统内,在牵伸作用下使得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条的线密度减小,同时使得芳纶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由于头端和尾端变速的不同时性发生弯钩的伸直,且由于并合后的纤维条内包含的芳纶纤维量多继而实现牵伸过程中的较小程度的伸直整理作用,两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芳纶纤维熟条分别从上部、下部穿过表面具有一定摩擦力且转动的捻度带,捻度带设置在牵伸系统的前部,捻度带为环形的且表面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材质组成的带子,捻度带通过滑轮张紧的安装在并条机的车台面上,捻度带由电机带动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其中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上方穿过、另一眼的牵伸系统输出的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由捻度带的下方穿过,由于捻度带的张紧作用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均与捻度带之间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从而使得捻度带转动继而带动与之接触的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进行相应的转动,且此时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施加上相反的假捻捻度,在假捻捻度作用下使得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逐渐靠近,当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离开捻度带的接触作用后,所施加的假捻捻度退除,在捻度退除过程中第一芳纶纤维熟条和第二芳纶纤维熟条内的芳纶纤维之间在退捻作用下发生相互的交缠作用,从而实现捻度的部分保留,从而获得芳纶纤维捻度条;
第四步,环锭成纱:将第三步制得的芳纶纤维捻度条直接经环锭细纱机制得所需的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环锭细纱机包括牵伸系统和卷捻系统,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四皮圈牵伸结构,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在中后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后下皮圈,在中后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后上皮圈,后下皮圈和后上皮圈组成后皮圈控制组,在中前下罗拉上通过非弹性下销和张紧装置套有前下皮圈,在中前上胶辊上通过弹性上销套有前上皮圈,前下皮圈和前上皮圈组成前皮圈控制组,芳纶纤维捻度条经由后牵伸罗拉对的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按压喂入,而后经由中后牵伸罗拉对的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两者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后牵伸区的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被进一步的张紧且同时在张紧过程中发生小范围的滑移,而后经由中前牵伸罗拉对的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后牵伸罗拉对和中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中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中牵伸区的较小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两端分别在被后皮圈控制组和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下进行抽取牵伸,最后经由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之间按压输出,期间受到中前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在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芳纶纤维捻度条内的纤维的后端在被前皮圈控制组的强控制作用、前端在光滑罗拉的弱控制作用下下进行逐级的抽取牵伸,从而制得芳纶须条,芳纶须条经加捻得到环保滤料基布用纱,且同时卷绕在细纱管上。
CN202110891170.3A 2021-08-04 2021-08-04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13502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170.3A CN113502577B (zh) 2021-08-04 2021-08-04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170.3A CN113502577B (zh) 2021-08-04 2021-08-04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577A true CN113502577A (zh) 2021-10-15
CN113502577B CN113502577B (zh) 2022-09-30

Family

ID=7801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1170.3A Active CN113502577B (zh) 2021-08-04 2021-08-04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25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3026U (zh) * 2011-04-02 2011-11-02 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纺纱设备
CN104562343A (zh) * 2015-01-16 2015-04-2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涡流纺技术的阻燃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CN109468714A (zh) * 2018-12-04 2019-03-15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罗拉牵伸系统
CN110004544A (zh) * 2019-04-03 2019-07-12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混纺纱生产方法
CN110331485A (zh) * 2019-06-28 2019-10-15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3026U (zh) * 2011-04-02 2011-11-02 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纺纱设备
CN104562343A (zh) * 2015-01-16 2015-04-2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涡流纺技术的阻燃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CN109468714A (zh) * 2018-12-04 2019-03-15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罗拉牵伸系统
CN110004544A (zh) * 2019-04-03 2019-07-12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混纺纱生产方法
CN110331485A (zh) * 2019-06-28 2019-10-15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577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50035B (zh) 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
CN113388925B (zh) 一种多纤维开混一体装置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4762700B (zh) 一种纳米级静电赛络纺纱方法
WO2017016049A1 (zh) 短流程无牵伸聚绒纺纱装置
CN109097882A (zh) 一种高弹复合纱的生产方法
CN103981612B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9763229A (zh)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9913983A (zh) 一种纯棉精梳机织纱高效生产方法
CN110129945A (zh) 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207047416U (zh) 可从分梳板除杂的梳棉机
CN216404608U (zh) 一种羊绒原料的开松装置
CN110079909A (zh) 双丝包芯包缠纱的生产方法
CN110106592A (zh)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CN105780235B (zh) 一种紧密赛罗包芯纱的加工装置
CN113502577B (zh)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CN113403718B (zh)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6948060A (zh) 一种麻纱线除毛羽装置
CN113502582B (zh) 消防用阻燃纱的生产方法
CN207047429U (zh) 增强了锡林吸杂效果的梳棉机
CN110079906A (zh) 混纺竹节纱的生产方法
CN108547033A (zh) 一种保健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09322016A (zh) 一种涤与瑛赛尔混纺的21支纱线的气流纺生产工艺
CN109652883A (zh) 棉和不锈钢混纺电磁屏蔽用纱的生产方法
CN114808222B (zh) 石墨烯锦纶与涤纶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207047417U (zh) 改进了盖板的梳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