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3718B -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03718B CN113403718B CN202110813414.6A CN202110813414A CN113403718B CN 113403718 B CN113403718 B CN 113403718B CN 202110813414 A CN202110813414 A CN 202110813414A CN 113403718 B CN113403718 B CN 1134037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cotton
- fibers
- carding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将选配好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刺辊清棉、异纤清除、强力除尘、盖板梳棉制的天然纤维条,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混开棉、握持开棉、振动给棉、盖板梳棉制的化学纤维条,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分别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纤维熟条,两种纤维熟条直接经细纱机的带有梳理针布的前下罗拉的梳理后成单纤状,并经螺旋的负压管路实现均匀混合后成纱,从而实现两种纤维直接在细纱工序的均匀混合,提高混纺生产效率,同时实现所需的纤维量的控制,继而实现从条子直接到纱线的加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好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的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通过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经各自的通过管路相连的前道处理系统加工成条,并分别经所需的并条改善条子短片段均匀度改善的熟条,将制得的熟条直接经细纱机的带有梳理针布的前下罗拉的梳理后成单纤状,而后使得纤维在单纤状态下经螺旋的负压管路实现均匀的混合,从而实现两种纤维直接在细纱工序的均匀混合,提高混纺生产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实现所需的纤维量的控制,继而实现从条子直接到纱线的加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将制得的化学纤维熟条和天然纤维熟条直接经细纱机的带有梳理针布的前下罗拉的梳理后成单纤状,而后使得纤维在单纤状态下经螺旋的负压管路实现均匀的混合,从而实现两种纤维直接在细纱工序的均匀混合,提高混纺生产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实现所需的纤维量的控制,继而实现从条子直接到纱线的加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的天然纤维条,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的化学纤维条,将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将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将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后牵伸罗拉对喂入,在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左侧、右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前下罗拉套,在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上分别设置有梳理针布,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分别通过左、右加速齿轮与罗拉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罗拉轴的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在前右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罗拉轴的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中间部位的向上一侧开有正对着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的出纤口,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分别经高速转动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上的梳理针布梳理成单纤维状,梳理得到的天然单纤维和化纤单纤维在负压作用下分别进入到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且沿着螺旋管内逐步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出纤口处产生的对吹气流作用下使得两种纤维产生均匀的混合作用,同时混合后的两种纤维进入到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内形成所需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经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纤维成条,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天然纤维条;往复吸气抓棉中,采用往复吸气抓棉机,包括吸气抓棉装置和向上传送装置,吸气抓棉装置包括储棉箱,储棉箱为空心结构的长方体形,在储棉箱内的顶部设置有沿着储棉箱长度等间距排列的抓棉装置,在抓棉装置的底部的储棉箱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档柱,档柱为圆柱形结构,档柱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档柱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针齿,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轴,抓棉轴为圆柱体型结构且抓棉轴的长度方向与储棉箱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抓棉轴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抓棉轴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针齿,在储棉箱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顶盖,顶盖的截面为半圆形,顶盖的下端开放,在顶盖内设置有可产生向上吸附纤维的负压气流的第一吸气组件和可产生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负压气流的第二吸气组件,向上传送装置包括向上输送管路,向上输送管路为圆柱形体空心结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与顶盖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互通连接,向上输送管路的顶端与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与前方机台互通连接,使用时将选配好的天然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天然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抓棉轴的长度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抓棉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左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左向右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左向右运动直至由左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内运动中的混合作用,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右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运动直至由右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内运动中的混合作用,同时由左右两端进入向上输送管路的纤维再次实现混合作用;
多功能分离中,将输送进入的天然纤维流在管路中逐级加速带动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电磁铁装置将其中的铁质杂质分离清除,通过设置急转的弯路将纤维流中的较大的块状杂质通过离心力作用分离清除;
多仓混棉中,将天然纤维流依次随机的输送到6-8个高棉仓内,随后各棉仓内的天然纤维经剥取开松后输出,输出后的纤维流经弯度相同长度但长度不同的弯管输送后进入到输送帘上铺层,从而实现纤维在不同路程差下运动后的随机混合,铺层后的纤维层被抓棉帘沿着厚度方向同时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的纤维层沿着纵向抓取下的混合作用;
刺辊清棉中,将天然纤维流输送进入到两个同向转动的梳理辊之间,从而在梳理辊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针布作用下实现细致的开松和除杂作用;异纤清除中,将前期经过充分开松和处杂的天然纤维流经不同转速的罗拉对之间打薄处理后得到稀疏甚至仅有单纤维平铺而成的纤维带,纤维带经由高速拍摄后经图像处理得到其中存在的异性纤维,而后沿着纤维带宽度方向排放的喷气孔组内的异性纤维存在位置处的喷气孔将检测到的异性纤维吹走;
强力除尘中,将天然纤维流经圆周排布的管路传输,传输过程中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沿着管路方向逐渐加速运动,从而使得纤维流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变薄,继而使得纤维流中的杂质逐步的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贴服着管路内壁运动,从而使得逐渐暴露的微尘杂质被吸附到管路内壁的小孔内;
盖板梳棉中,将制得的纤维丛首先经棉箱的均匀整理后得到沿着纤维丛的长度方向上线密度更加均匀分布的整理纤维丛,而后整理纤维丛经握持后连续的喂入到梳棉机中,喂入的整理纤维丛首先在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作用,且在开松过程中将纤维完全转移至第一梳理辊上且实现纤维在第一梳理辊上的减薄处理,第一梳理辊上的纤维带随后被与第一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大于第一梳理辊的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完全剥取,且此时第一梳理辊与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采用交叉配置,剥取过程中第一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外的作用分力,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由第一梳理辊往第二梳理辊上的完全转移控制,且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纤维在大直径的第二梳理辊上的进一步的减薄处理,在第二梳理辊的上方设置有弧形的梳理盖,第二梳理辊上的纤维随后在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远小于第二梳理辊的梳理盖上的针布之间实现反复转移分梳,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分梳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梳理盖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由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之间的反复转移,继而在转移过程中实现对纤维的分梳作用,直至将纤维分解为单纤状,第二梳理辊上的经梳理盖分梳后的纤维絮随后被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小于第二梳理辊的凝聚辊上的针布部分转移,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凝聚辊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部分转移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凝聚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部分纤维由第二梳理辊往凝聚辊上的部分转移控制,且转移后的纤维凝聚在直径小的凝聚辊上成纤维网,凝聚成的纤维网被剥取辊完全剥取后经喇叭口汇聚成天然纤维条,天然纤维条随后经压辊对按压整理并经圈绕轴带动不断的圈绕在条筒内;
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化学纤维条;圆盘吸气抓棉中,采用圆盘吸气抓棉机,包括吸气抓棉装置和向上传送装置,吸气抓棉装置包括储棉箱,储棉箱为空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储棉箱内的顶部设置有沿着储棉箱的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列的抓棉装置,在抓棉装置的底部的储棉箱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等弧度间隔排列的档柱,档柱的长度方向与储棉箱的径向保持一致,档柱为圆柱形结构,档柱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档柱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针齿,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轴,抓棉轴为由一定数量的子轴连接而成的圆形结构,子轴为截面为圆柱体型结构的弧形结构,各子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组成的抓棉轴环绕储棉箱的一周,各子轴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各子轴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利排布的针齿,在储棉箱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顶盖,顶盖的截面为半圆形,顶盖的下端开放,顶盖环绕储棉箱的一周,在顶盖内设置有可产生向上吸附纤维的负压气流的第一吸气组件和可产生沿着顶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负压气流的第二吸气组件,向上传送装置包括向上输送管路,向上输送管路为圆柱形体空心结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处于储棉箱的圆心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分别通过输送子管与顶盖互通连接,输送子管的数量在3-8之间且沿着储棉箱的径向排布,向上输送管路的顶端与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与前方机台互通连接,使用时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化学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在开松过程中沿着档柱的长度方向由内到外相邻两个档柱之间的间距逐渐加大,从而使得较小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内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较大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外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所对应的子轴的圆弧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子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化学纤维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当转动至某一输送子管时,纤维或者立即通过输送子管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或者继续在顶盖内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内运动中的随机的混合作用;
混开棉中,将化学纤维流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摆动输出,摆动输出的纤维在输送帘上进行横向的均匀铺层,铺层的纤维层经由输送帘带动后被抓取帘沿着纤维层的厚度方向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后纵向抓取中的有效混合,同时在抓取过程中实现开松作用;
握持开棉中,将化纤纤维丛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输出,输出过程中首先将大直径的罗拉对实现纤维沿着棉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聚拢,而后再经小直径的罗拉对对聚拢的纤维实现握持输出,输出的纤维遭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握持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作用,在握持梳理辊的底部的一定弧度的圆周的外部设置有等弧度间隔排布的托持棒,随着纤维的不断输送被开松的纤维不断的转移至握持梳理辊上且随着握持梳理辊的转动而转动,转动的纤维在托持棒的托持作用下得以继续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而后在前道机台产生的吸引负压作用下转移输出,在纤维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的过程中,握持梳理辊的高度转动继而带动表面的空气流动,在前道机台的吸引负压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空气沿着托持棒之间的间隙不断流入,从而在托持棒之间产生向内流动的气流流动,在该气流流动作用下使得部分被离心力甩出的纤维重新被吸引到握持梳理辊上,从而有效实现纤维的回收;
振动给棉中,将纤维丛经震动的棉箱实现均匀连续的给棉作用,均匀输送的纤维丛被直接传送至盖板梳棉机中,经梳棉机的握持喂入、握持梳理、转移分梳、转移凝聚、聚拢成条后得到相应的化学纤维条;
第二步:条子匀整,将第一步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6根天然纤维条共同喂入,喂入的6根天然纤维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天然纤维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过程中各天然纤维条上粗、细、平部分随机的组合,从而使得合拢后的汇拢条的均匀度改善,牵伸过程中在不同线速度的转动罗拉的带动下使得汇拢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的伸直度有效改善,第二道并条中采用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天然纤维半熟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熟条;
将第一步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并条中采用8根化学纤维半熟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化学纤维半熟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化学纤维半熟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化学纤维熟条;
第三步:混合成纱,将第二步制得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经混合成纱机的牵伸和加捻后得到所需的混纺纱;混合成纱机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后下罗拉包括后下罗拉轴,后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下罗拉轴上套有后下罗拉套,后下罗拉套与后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上胶辊包括后上胶辊轴,后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上胶辊轴上套有后上胶辊套,后上胶辊套与后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后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前下罗拉包括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下罗拉轴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套有前下罗拉套,前下罗拉套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左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左转动套,在前左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左梳理针布,前左转动套通过左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右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右转动套,在前右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右梳理针布,前右转动套通过右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内部、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套内部、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右转动套内部设置有互通连接的螺旋管,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左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内部的螺旋管封闭且开有出纤口,出纤口位于前下罗拉套的表面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右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前上胶辊位于前下罗拉套的上方,包括前上胶辊轴,前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上胶辊轴上套有前上胶辊套,前上胶辊套与前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前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
使用时,将天然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左侧喂入,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左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天然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度转动的前左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天然纤维熟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多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天然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左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天然纤维流随后在左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天然纤维流的密度,同时将化学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右侧喂入,喂入的化学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右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化学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度转动的前右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化学纤维熟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多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化学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右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化学纤维流随后在右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化学纤维流的密度,在出纤口处,位于左侧的螺旋管和右侧的螺旋管内的负压气流产生对冲,从而使得流动过来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对冲气流作用下产生相互的混合作用,同时对冲气流将混合后的两种纤维带出出纤口,由出纤口流出的两种纤维随即被前下罗拉套和前上胶辊套之间的前按压钳口握持,从而在按压作用下得到所需定量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在前按压钳口的带动下输出,输出后的混合须条在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立即被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混纺纱在加捻的同时被同步的缠绕在细纱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混合成纱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上胶辊,2、后下罗拉,3、前上胶辊,4、前下罗拉,5、前左梳理针布,6、前右梳理针布,7、螺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混合成纱机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2和后上胶辊1,后下罗拉2包括后下罗拉轴,后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下罗拉轴上套有后下罗拉套,后下罗拉套与后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上胶辊1包括后上胶辊轴,后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上胶辊轴上套有后上胶辊套,后上胶辊套与后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后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4和前上胶辊3,前下罗拉4包括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下罗拉轴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套有前下罗拉套,前下罗拉套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左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左转动套,在前左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左梳理针布5,前左转动套通过左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右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右转动套,在前右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右梳理针布6,前右转动套通过右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内部、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套内部、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右转动套内部设置有互通连接的螺旋管7,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左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内部的螺旋管封闭且开有出纤口,出纤口位于前下罗拉套的表面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右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前上胶辊位于前下罗拉套的上方,包括前上胶辊轴,前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上胶辊轴上套有前上胶辊套,前上胶辊套与前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前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
一种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的天然纤维条,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的化学纤维条,将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将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将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后牵伸罗拉对喂入,在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左侧、右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前下罗拉套,在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上分别设置有梳理针布,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分别通过左、右加速齿轮与罗拉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罗拉轴的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在前右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罗拉轴的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中间部位的向上一侧开有正对着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的出纤口,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分别经高速转动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上的梳理针布梳理成单纤维状,梳理得到的天然单纤维和化纤单纤维在负压作用下分别进入到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且沿着螺旋管内逐步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出纤口处产生的对吹气流作用下使得两种纤维产生均匀的混合作用,同时混合后的两种纤维进入到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内形成所需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经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天然纤维成条: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天然纤维条;
往复吸气抓棉中,将选配好的天然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天然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抓棉轴的长度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抓棉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左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左向右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左向右运动直至由左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内运动中的混合作用,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右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运动直至由右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内运动中的混合作用,同时由左右两端进入向上输送管路的纤维再次实现混合作用;
多功能分离中,将输送进入的天然纤维流在管路中逐级加速带动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电磁铁装置将其中的铁质杂质分离清除,通过设置急转的弯路将纤维流中的较大的块状杂质通过离心力作用分离清除;
多仓混棉中,将天然纤维流依次随机的输送到6-8个高棉仓内,随后各棉仓内的天然纤维经剥取开松后输出,输出后的纤维流经弯度相同长度但长度不同的弯管输送后进入到输送帘上铺层,从而实现纤维在不同路程差下运动后的随机混合,铺层后的纤维层被抓棉帘沿着厚度方向同时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的纤维层沿着纵向抓取下的混合作用;
刺辊清棉中,将天然纤维流输送进入到两个同向转动的梳理辊之间,从而在梳理辊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针布作用下实现细致的开松和除杂作用;异纤清除中,将前期经过充分开松和处杂的天然纤维流经不同转速的罗拉对之间打薄处理后得到稀疏甚至仅有单纤维平铺而成的纤维带,纤维带经由高速拍摄后经图像处理得到其中存在的异性纤维,而后沿着纤维带宽度方向排放的喷气孔组内的异性纤维存在位置处的喷气孔将检测到的异性纤维吹走;
强力除尘中,将天然纤维流经圆周排布的管路传输,传输过程中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沿着管路方向逐渐加速运动,从而使得纤维流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变薄,继而使得纤维流中的杂质逐步的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贴服着管路内壁运动,从而使得逐渐暴露的微尘杂质被吸附到管路内壁的小孔内;
盖板梳棉中,将制得的纤维丛首先经棉箱的均匀整理后得到沿着纤维丛的长度方向上线密度更加均匀分布的整理纤维丛,而后整理纤维丛经握持后连续的喂入到梳棉机中,喂入的整理纤维丛首先在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作用,且在开松过程中将纤维完全转移至第一梳理辊上且实现纤维在第一梳理辊上的减薄处理,第一梳理辊上的纤维带随后被与第一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大于第一梳理辊的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完全剥取,且此时第一梳理辊与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采用交叉配置,剥取过程中第一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外的作用分力,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由第一梳理辊往第二梳理辊上的完全转移控制,且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纤维在大直径的第二梳理辊上的进一步的减薄处理,在第二梳理辊的上方设置有弧形的梳理盖,第二梳理辊上的纤维随后在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远小于第二梳理辊的梳理盖上的针布之间实现反复转移分梳,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分梳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梳理盖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由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之间的反复转移,继而在转移过程中实现对纤维的分梳作用,直至将纤维分解为单纤状,第二梳理辊上的经梳理盖分梳后的纤维絮随后被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小于第二梳理辊的凝聚辊上的针布部分转移,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凝聚辊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部分转移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凝聚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部分纤维由第二梳理辊往凝聚辊上的部分转移控制,且转移后的纤维凝聚在直径小的凝聚辊上成纤维网,凝聚成的纤维网被剥取辊完全剥取后经喇叭口汇聚成天然纤维条,天然纤维条随后经压辊对按压整理并经圈绕轴带动不断的圈绕在条筒内;
(2)化学纤维成条: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化学纤维条;
圆盘吸气抓棉中,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化学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在开松过程中沿着档柱的长度方向由内到外相邻两个档柱之间的间距逐渐加大,从而使得较小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内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较大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外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所对应的子轴的圆弧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子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化学纤维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当转动至某一输送子管时,纤维或者立即通过输送子管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或者继续在顶盖内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内运动中的随机的混合作用;
混开棉中,将化学纤维流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摆动输出,摆动输出的纤维在输送帘上进行横向的均匀铺层,铺层的纤维层经由输送帘带动后被抓取帘沿着纤维层的厚度方向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后纵向抓取中的有效混合,同时在抓取过程中实现开松作用;
握持开棉中,将化纤纤维丛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输出,输出过程中首先将大直径的罗拉对实现纤维沿着棉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聚拢,而后再经小直径的罗拉对对聚拢的纤维实现握持输出,输出的纤维遭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握持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作用,在握持梳理辊的底部的一定弧度的圆周的外部设置有等弧度间隔排布的托持棒,随着纤维的不断输送被开松的纤维不断的转移至握持梳理辊上且随着握持梳理辊的转动而转动,转动的纤维在托持棒的托持作用下得以继续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而后在前道机台产生的吸引负压作用下转移输出,在纤维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的过程中,握持梳理辊的高度转动继而带动表面的空气流动,在前道机台的吸引负压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空气沿着托持棒之间的间隙不断流入,从而在托持棒之间产生向内流动的气流流动,在该气流流动作用下使得部分被离心力甩出的纤维重新被吸引到握持梳理辊上,从而有效实现纤维的回收;
振动给棉中,将纤维丛经震动的棉箱实现均匀连续的给棉作用,均匀输送的纤维丛被直接传送至盖板梳棉机中,经梳棉机的握持喂入、握持梳理、转移分梳、转移凝聚、聚拢成条后得到相应的化学纤维条;
(3)天然纤维条条子匀整:将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6根天然纤维条共同喂入,喂入的6根天然纤维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天然纤维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过程中各天然纤维条上粗、细、平部分随机的组合,从而使得合拢后的汇拢条的均匀度改善,牵伸过程中在不同线速度的转动罗拉的带动下使得汇拢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的伸直度有效改善,第二道并条中采用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天然纤维半熟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熟条;
(4)化学纤维条条子匀整:将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并条中采用8根化学纤维半熟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化学纤维半熟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输出的化学纤维半熟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化学纤维熟条;
(5)混合成纱:将制得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经混合成纱机的牵伸和加捻后得到所需的混纺纱;将天然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左侧喂入,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左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天然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度转动的前左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天然纤维熟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多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天然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左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天然纤维流随后在左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天然纤维流的密度,同时将化学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右侧喂入,喂入的化学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右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化学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度转动的前右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化学纤维熟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多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化学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右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化学纤维流随后在右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化学纤维流的密度,在出纤口处,位于左侧的螺旋管和右侧的螺旋管内的负压气流产生对冲,从而使得流动过来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对冲气流作用下产生相互的混合作用,同时对冲气流将混合后的两种纤维带出出纤口,由出纤口流出的两种纤维随即被前下罗拉套和前上胶辊套之间的前按压钳口握持,从而在按压作用下得到所需定量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在前按压钳口的带动下输出,输出后的混合须条在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立即被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混纺纱在加捻的同时被同步的缠绕在细纱管上。
Claims (1)
1.一种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天然纤维条,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化学纤维条,将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将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将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由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的后牵伸罗拉对喂入,在前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左侧、右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前下罗拉套,在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上分别设置梳理针布,前左转动套和前右转动套分别通过左、右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在前右转动套和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中间部位的向上一侧开有正对着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的出纤口,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分别经高速转动的前左转动套、前右转动套上的梳理针布梳理成单纤维状,梳理得到的天然单纤维和化纤单纤维在负压作用下分别进入到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且沿着螺旋管内逐步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出纤口处产生的对吹气流作用下使得两种纤维产生均匀的混合作用,同时混合后的两种纤维进入到前下罗拉套与前上胶辊按压钳口内形成所需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经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纤维成条,将选配好的所需的天然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往复吸气抓棉机、多功能分离器、多仓混棉机、刺辊清棉机、异纤清除机、强力除尘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天然纤维条;往复吸气抓棉中,采用往复吸气抓棉机,包括吸气抓棉装置和向上传送装置,吸气抓棉装置包括储棉箱,储棉箱为空心结构的长方体形,在储棉箱内的顶部设置有沿着储棉箱长度等间距排列的抓棉装置,在抓棉装置的底部的储棉箱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档柱,档柱为圆柱形结构,档柱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档柱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针齿,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轴,抓棉轴为圆柱体型结构且抓棉轴的长度方向与储棉箱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抓棉轴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抓棉轴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针齿,在储棉箱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顶盖,顶盖的截面为半圆形,顶盖的下端开放,在顶盖内设置有产生向上吸附纤维的负压气流的第一吸气组件和产生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负压气流的第二吸气组件,向上传送装置包括向上输送管路,向上输送管路为圆柱体形空心结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与顶盖的长度的中间部位互通连接,向上输送管路的顶端与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与前方机台互通连接,使用时将选配好的天然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天然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抓棉轴的长度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抓棉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左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左向右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左向右运动直至由左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运动中的混合作用,位于向上输送管路右侧的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天然纤维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运动直至由右侧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长度方向运动中的混合作用,同时由左右两端进入向上输送管路的纤维再次实现混合作用;
多功能分离中,将输送进入的天然纤维流在管路中逐级加速带动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电磁铁装置将其中的铁质杂质分离清除,通过设置急转的弯路将纤维流中的较大的块状杂质通过离心力作用分离清除;
多仓混棉中,将天然纤维流依次随机的输送到6-8个高棉仓内,随后各棉仓内的天然纤维经剥取开松后输出,输出后的纤维流经弯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弯管输送后进入到输送帘上铺层,从而实现纤维在不同路程运动后的随机混合,铺层后的纤维层被抓棉帘沿着厚度方向同时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的纤维层沿着纵向抓取下的混合作用;
刺辊清棉中,将天然纤维流输送进入到两个同向转动的梳理辊之间,从而在梳理辊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针布作用下实现细致的开松和除杂作用;异纤清除中,将前期经过充分开松和除杂的天然纤维流经不同转速的罗拉对之间打薄处理后得到稀疏甚至仅有单纤维平铺而成的纤维带,纤维带经高速拍摄后由图像处理得到其中存在的异形纤维,而后沿着纤维带宽度方向排放的喷气孔组内的位于异形纤维存在位置处的喷气孔将检测到的异形纤维吹走;
强力除尘中,将异纤清除后得到的天然纤维流经圆周排布的管路传输,传输过程中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沿着管路方向逐渐加速运动,从而使得天然纤维流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变薄,继而使得天然纤维流中的杂质逐步的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由气流带动使得天然纤维流贴服着管路内壁运动,从而使得逐渐暴露的微尘杂质被吸附到管路内壁的小孔内;
盖板梳棉中,将制得的天然纤维流首先经棉箱的均匀整理后得到沿着纤维流的长度方向上线密度更加均匀分布的整理纤维丛,而后整理纤维丛经握持后连续的喂入到梳棉机中,喂入的整理纤维丛首先在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作用,且在开松过程中将纤维完全转移至第一梳理辊上且实现纤维在第一梳理辊上的减薄处理得到纤维带,第一梳理辊上的纤维带随后被与第一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大于第一梳理辊的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完全剥取,且此时第一梳理辊与第二梳理辊上的针布采用交叉配置,剥取过程中第一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外的作用分力,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由第一梳理辊往第二梳理辊上的完全转移控制,且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纤维在大直径的第二梳理辊上的进一步的减薄处理,在第二梳理辊的上方设置有弧形的梳理盖,第二梳理辊上的纤维随后在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远小于第二梳理辊的梳理盖上的针布之间实现反复转移分梳,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分梳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梳理盖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纤维在第二梳理辊与梳理盖之间的反复转移,继而在转移过程中实现对纤维的分梳作用,直至将纤维分解为单纤状,第二梳理辊上的经梳理盖分梳后的纤维随后被与第二梳理辊保持反向转动、且转动线速度小于第二梳理辊的凝聚辊上的针布部分转移,且此时第二梳理辊与凝聚辊上的针布采用平行配置,部分转移过程中第二梳理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凝聚辊的针布对纤维产生沿着针布向内的作用分力,从而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实现部分纤维由第二梳理辊往凝聚辊上的部分转移控制,且转移后的纤维凝聚在直径小的凝聚辊上成纤维网,凝聚成的纤维网被剥取辊完全剥取后经喇叭口汇聚成天然纤维条,天然纤维条随后经压辊对按压整理并经圈绕轴带动不断的圈绕在条筒内;
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依次经管路相互连接的圆盘吸气抓棉机、混开棉机、握持开棉机、振动给棉机、盖板梳棉机制得化学纤维条;圆盘吸气抓棉中,采用圆盘吸气抓棉机,包括吸气抓棉装置和向上传送装置,吸气抓棉装置包括储棉箱,储棉箱为空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储棉箱内的顶部设置有沿着储棉箱的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列的抓棉装置,在抓棉装置的底部的储棉箱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等弧度间隔排列的档柱,档柱的长度方向与储棉箱的径向保持一致,档柱为圆柱形结构,档柱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档柱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 排布的针齿,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轴,抓棉轴为由一定数量的子轴连接而成的圆形结构,各子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组成的抓棉轴环绕储棉箱的一周,各子轴由电机统一带动进行转动,在各子轴的圆周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 排布的针齿,在储棉箱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结构的顶盖,顶盖的截面为半圆形,顶盖的下端开放,顶盖环绕储棉箱的一周,在顶盖内设置有产生向上吸附纤维的负压气流的第一吸气组件和产生沿着顶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负压气流的第二吸气组件,向上传送装置包括向上输送管路,向上输送管路为圆柱形体空心结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处于储棉箱的圆心处,向上输送管路的底端分别通过输送子管与顶盖互通连接,输送子管的数量在3-8之间且沿着储棉箱的径向排布,向上输送管路的顶端与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互通连接,抓棉纤维输送管路与前方机台互通连接,使用时将选配好的化学纤维按照所需的混配比例随机的填充到储棉箱内,在顶盖内的第一吸气组件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填充在储棉箱内位于表面的化学纤维被松解后上升,当纤维上升至转动的档柱时,在档柱上的针齿的作用下实现开松作用,此时由于所有档柱进行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档柱之间的针齿产生反向转动,继而使得纤维在相邻的两个档柱的针齿作用下实现相互的撕扯开松,从而将纤维分解成较小的块状,且在分解过程中使得纤维内的大杂质下落,在开松过程中沿着档柱的长度方向由内到外相邻两个档柱之间的间距逐渐加大,从而使得较小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内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较大的纤维块在相邻两个档柱的靠外一侧之间实现开松除杂,开松后的纤维继续上升,当上升至转动的抓棉装置时,纤维在气流作用下沿着所对应的子轴的圆弧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被抓棉轴上的针齿打击从而实现自由开松作用,此过程中纤维沿着子轴转动不足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随机不同的开松效果,顶盖内的第二吸气组件产生沿着顶盖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的气流运动,从而使得开松后的化学纤维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逆时针转动,当转动至某一输送子管时,纤维或者立即通过输送子管输送至向上输送管路内,或者继续在顶盖内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纤维在沿着顶盖的圆周方向运动中的随机的混合作用;
混开棉中,将化学纤维流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摆动输出,摆动输出的纤维在输送帘上进行横向的均匀铺层,铺层的纤维层经由输送帘带动后被抓取帘沿着纤维层的厚度方向抓取,继而实现横向铺层后纵向抓取中的有效混合,同时在抓取过程中实现开松作用;
握持开棉中,将化纤纤维丛经棉箱高度控制后在恒定压力作用下输出,输出过程中首先经大直径的罗拉对实现纤维沿着棉箱的宽度方向上的聚拢,而后再经小直径的罗拉对对聚拢的纤维实现握持输出,输出的纤维在握持状态下经逆时针转动的握持梳理辊上的针布进行开松,在握持梳理辊的底部的一定弧度的圆周的外部设置有等弧度间隔排布的托持棒,随着纤维的不断输送,被开松的纤维不断的转移至握持梳理辊上且随着握持梳理辊的转动而转动,转动的纤维在托持棒的托持作用下得以继续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而后在前道机台产生的吸引负压作用下转移输出,在纤维沿着握持梳理辊转动的过程中,握持梳理辊的高速转动继而带动表面的空气流动,在前道机台的吸引负压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空气沿着托持棒之间的间隙不断流入,从而在托持棒之间产生向内流动的气流流动,在该气流流动作用下使得部分被离心力甩出的纤维重新被吸引到握持梳理辊上,从而有效实现纤维的回收;
振动给棉中,将纤维流经震动的棉箱实现均匀连续的给棉作用,均匀输送后得到的纤维丛被直接传送至盖板梳棉机中,经梳棉机的握持喂入、握持梳理、转移分梳、转移凝聚、聚拢成条后得到相应的化学纤维条;
第二步:条子匀整,将第一步制得的天然纤维条经2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天然纤维熟条,第一道并条中采用6根天然纤维条共同喂入,喂入的6根天然纤维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喂入的天然纤维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过程中各天然纤维条上粗、细、平部分随机的组合,从而使得合拢后的汇拢条的均匀度改善,牵伸过程中在不同线速度转动的罗拉的带动下使得汇拢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的伸直度有效改善,第二道并条中采用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天然纤维半熟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喂入的天然纤维半熟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天然纤维熟条;
将第一步制得的化学纤维条经1道并条制得重量不匀率和纤维伸直度改善的化学纤维熟条,并条中采用8根化学纤维条共同喂入,喂入的8根化学纤维条合拢后经牵伸系统的牵伸作用后得到与喂入的化学纤维条线密度保持一致的化学纤维熟条;
第三步:混合成纱,将第二步制得的天然纤维熟条和化学纤维熟条共同经混合成纱机的牵伸和加捻后得到所需的混纺纱;混合成纱机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后下罗拉包括后下罗拉轴,后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下罗拉轴上套有后下罗拉套,后下罗拉套与后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后上胶辊包括后上胶辊轴,后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后上胶辊轴上套有后上胶辊套,后上胶辊套与后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后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前下罗拉包括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下罗拉轴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套有前下罗拉套,前下罗拉套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左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左转动套,在前左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左梳理针布,前左转动套通过左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下罗拉轴的右侧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前右转动套,在前右转动套上设置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布的前右梳理针布,前右转动套通过右加速齿轮与前下罗拉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前左转动套内部、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下罗拉套内部、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前右转动套内部设置有互通连接的螺旋管,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左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前左转动套与前下罗拉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内部的螺旋管封闭且开有出纤口,出纤口位于前下罗拉套的表面圆周上,位于前下罗拉套与前右转动套之间的前下罗拉轴上的螺旋管封闭,且此时的螺旋管缠绕在前下罗拉轴的圆周上,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螺旋管朝外的一侧开放,继而使得前右梳理针布上的纤维可以直接进入到螺旋管内,位于出纤口左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左螺旋负压,位于出纤口右侧的螺旋管内贯通有顺时针逐渐加速旋转的右螺旋负压,前上胶辊位于前下罗拉套的上方,包括前上胶辊轴,前上胶辊轴为实心结构的圆柱体形,在前上胶辊轴上套有前上胶辊套,前上胶辊套与前上胶辊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前上胶辊套为橡胶材质;
使用时,将天然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左侧喂入,喂入的天然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左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天然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速转动的前左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天然纤维熟条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天然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左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天然纤维流随后在左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左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天然纤维流的密度,同时将化学纤维熟条经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之间的后按压钳口的右侧喂入,喂入的化学纤维熟条随后与前右梳理针布接触,此时化学纤维熟条的后端被后按压钳口握持,前端接受高速转动的前右梳理针布的梳理,从而将化学纤维熟梳理至单纤状态,通过梳理中的纤维抓取量的选择实现所需的纤维定量的选择,同时在梳理过程中实现化学纤维的顺直整理,被前右梳理针布梳理得到的化学纤维流随后在右螺旋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到位于前右转动套内部的螺旋管内,并在螺旋管内加速运动至出纤口,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对纤维的顺直整理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化学纤维流的密度,在出纤口处,位于左侧的螺旋管和右侧的螺旋管内的负压气流产生对冲,从而使得流动过来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对冲气流作用下产生相互的混合作用,同时对冲气流将混合后的两种纤维带出出纤口,由出纤口流出的两种纤维随即被前下罗拉套和前上胶辊套之间的前按压钳口握持,从而在按压作用下得到所需定量的混合须条,混合须条在前按压钳口的带动下输出,输出后的混合须条在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立即被加捻成所需的混纺纱,混纺纱在加捻的同时被同步的缠绕在细纱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13414.6A CN113403718B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13414.6A CN113403718B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3718A CN113403718A (zh) | 2021-09-17 |
CN113403718B true CN113403718B (zh) | 2023-02-03 |
Family
ID=7768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13414.6A Active CN113403718B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037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22290B (zh) * | 2022-10-14 | 2023-08-25 | 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别化功能纤维色纺条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6665A (zh) * | 1987-09-26 | 1988-03-09 | 云南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 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和装置 |
JP2001064830A (ja) * | 1999-08-24 | 2001-03-13 | Kazuo Fujisawa | 家庭用混繊色トップ機 |
CN207079318U (zh) * | 2017-05-25 | 2018-03-09 | 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混棉效果好的多仓混棉机 |
CN109576833A (zh) * | 2019-02-11 | 2019-04-05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CN109811443A (zh) * | 2019-03-25 | 2019-05-28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CN110004544A (zh) * | 2019-04-03 | 2019-07-12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梳混纺纱生产方法 |
-
2021
- 2021-07-19 CN CN202110813414.6A patent/CN1134037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6665A (zh) * | 1987-09-26 | 1988-03-09 | 云南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 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和装置 |
JP2001064830A (ja) * | 1999-08-24 | 2001-03-13 | Kazuo Fujisawa | 家庭用混繊色トップ機 |
CN207079318U (zh) * | 2017-05-25 | 2018-03-09 | 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混棉效果好的多仓混棉机 |
CN109576833A (zh) * | 2019-02-11 | 2019-04-05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CN109811443A (zh) * | 2019-03-25 | 2019-05-28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CN110004544A (zh) * | 2019-04-03 | 2019-07-12 |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梳混纺纱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3718A (zh) | 2021-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29061B (zh) | 一种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3550035B (zh) | 一种混合梳理机及抗菌混纺纱生产方法 | |
CN104762704B (zh) | 一种新型纳米级静电摩擦纺纱装置 | |
CN113388925B (zh) | 一种多纤维开混一体装置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207047416U (zh) | 可从分梳板除杂的梳棉机 | |
CN106801279A (zh) | 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木棉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
CN110331485A (zh) | 一种机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9763229A (zh) |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 |
Elhawary | Fibre to yarn: staple-yarn spinning | |
CN110714248B (zh) | 一种连续化纺纱生产系统 | |
CN113403718B (zh) | 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3502582B (zh) | 消防用阻燃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0106592A (zh) |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8930079B (zh) | 一种生态混纺纱生产方法 | |
CN110396742A (zh) | 一种具有优异服用性能的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207047429U (zh) | 增强了锡林吸杂效果的梳棉机 | |
CN114808222B (zh) | 石墨烯锦纶与涤纶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0067056A (zh) | 保暖性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10042520B (zh) |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0117852A (zh) | 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线方法 | |
CN114836860B (zh) | 一种粘胶高支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 |
Smith | Yarn Production and Properties | |
CN113502577B (zh) | 环保滤料基布用纱的生产方法 | |
CN116427075A (zh) | 一种纯棉精梳纱的高制成率生产方法 | |
CN114836861B (zh) | 一种高强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Hybrid Yarn Forming Mach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Blended Yar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03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ngyang Branch Pledgor: YICHENG TIANSHU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8687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