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6592A -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6592A
CN110106592A CN201910227718.7A CN201910227718A CN110106592A CN 110106592 A CN110106592 A CN 110106592A CN 201910227718 A CN201910227718 A CN 201910227718A CN 110106592 A CN110106592 A CN 110106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iber
polyester
mixing
co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7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o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77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6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6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659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4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 D02G3/346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with coloured effects, i.e. by differential dyeing proces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3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high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将棉和涤纶分别经清梳联首次加工得到偏平条状结构的棉生条、涤纶生条,而后将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共同经预并条首次混合得到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条,而后再经条并卷工序重新回笼加工得到卷状结构的涤/棉混合卷,从而为两者的共同精梳做准备,而后将涤/棉混合卷经精梳工序的深层梳理重新加工得到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精梳条,而后经一道并条进行并合从而再次制得条干均匀的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熟条,而后经粗纱工序制得柱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粗纱,最后经细纱工序制得更细的柱状结构的涤/棉混纺色织纱,从而实现所纺色织纱的高强力、少棉结,满足色织纱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织物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好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根据色织布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在被织成布之前,纱线要进行漂白染色和倒筒,在经过这个过程的时候,会降低纱线的强力,增多毛羽。因此为了使色织布的质量和水品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它要求色织用纱做到高强力、少量棉结、较小的强力cv值、在整经、络筒时断头不多、异性纤维也保持在较少的状态。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采用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经一道预并工序进行混合而后再共同经精梳,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的深度梳理,从而大幅提高混合条内纤维长度的一致性和两种纤维的混合均匀性,继而实现所纺的色织纱的高强力、少棉结、且强力更加均匀,从而满足色织纱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采用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经一道预并工序进行混合而后再共同经精梳,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的深度梳理,从而大幅提高混合条内纤维长度的一致性和两种纤维的混合均匀性,继而实现所纺的色织纱的高强力、少棉结、且强力更加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其中棉纤维包括70%品级在30-31之间、平均主体长度29mm的细绒棉纤维和30%品级在36-37之间、平均主体长度在37mm的长绒棉纤维,70%的细绒棉纤维包括45%的品级31、平均主体长度29.1mm、含杂率1.4%、马克隆值4.40的农七师228细绒棉,25%的品级31、平均主体长度28.6mm、含杂率1%、马克隆值4.36的库车225细绒棉,30%的长绒棉纤维包括15%的品级37、平均主体长度37.45mm、含杂率 2.3%、马克隆值4.23的阿克苏234长绒棉,15%的品级36、平均主体长度36.93mm、含杂率2.4%、马克隆值4.18的阿克苏233长绒棉,涤纶纤维包括产地均为仪征的11.75%的断裂强度5.97cN/dtex、断裂伸长率26.9%、断强CV9.6%、回潮率0.46%涤纶纤维和88.25%的断裂强度5.62cN/dtex、断裂伸长率19.1%、断强CV10.6%、回潮率0.46%涤纶纤维;混配的棉纤维经清梳联首次加工得到偏平条状结构的棉生条,混配的涤纶纤维经清梳联首次加工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纶生条,而后将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共同经一道预并条首次混合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条,而后将涤/棉混合条再经条并卷工序重新回笼加工得到卷状结构的涤/棉混合卷,从而为两者的共同精梳做准备,而后将涤/棉混合卷经精梳工序的深层梳理重新加工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精梳条,而后将涤/棉混合精梳条经一道并条进行并合从而再次制得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条干均匀的涤/棉混合熟条,而后将涤/棉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制得横截面为柱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粗纱,而后将涤/棉混合粗纱经细纱工序制得横截面为更细的柱状结构的涤/棉混纺色织纱。
为实现上述涤棉混纺单染纱的生产,本发明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选配好的棉包和涤纶包分别按比例的排放在不同的全自动往复式抓棉机的两侧的传送平台上,往复式抓棉机上的抓棉打手通过自身转动对放置在传送平台上的棉包内的棉纤维或涤纶包内的涤纶纤维进行抓取,同时抓棉打手沿着复式抓棉机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式的循环滑动,从而实现棉包内的棉纤维或涤纶包内的涤纶纤维按照混配比例的抓取,根据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特性,设置棉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转速大于涤纶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转速,从而实现棉纤维的每次大量抓取,同时设置棉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沿着传送平台长度方向的水平运行速度大于涤纶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沿着传送平台长度方向的水平运行速度,从而实现棉纤维的高速抓取;按比例抓取的混合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首先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单轴流开棉机内,在单轴流开棉机内设置有打手,打手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开松作用,从而将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中的大块的束状纤维束打击成小块的束状纤维束,根据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特性,棉纤维采用角钉打手、涤纶纤维采用梳针打手,角钉打手和梳针打手的直径相同,同时设置对棉纤维打击时的角钉打手的转速大于对涤纶纤维打击时的梳针打手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快速打击,在单轴流开棉机内设置尘棒装置,从而使得在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打击过程中将杂质沿着尘棒落下从而将杂质分离清除;经单轴流开棉机打击开松、分离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送入到多仓混棉机内,在多仓混棉机内设置有多个高的棉箱,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喂入多仓混棉机后,在负压气流的吸引作用下,被均匀地吹入各个棉箱内,形成瞬间混和,同时各棉箱内的纤维经90度转弯输送,利用各个棉箱内的纤维输送过程中的路程差获得再次的混和,另外,过量纤维被抛入混棉室,达到细致混合;经多仓混棉机均匀混合、分离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送入到除杂机内,主除杂机采用以梳代打的方法,且遵循“薄喂入、轻开松、高转移、除杂高、少损伤”的工艺原则,在主除杂机内分别设置有开松辊、分梳辊,同时在分梳辊下部设置有除尘刀和分梳板,开松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开松作用,同时设置对棉纤维开松时的开松辊的转速略大于对涤纶纤维开松时的开松辊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较快开松,分梳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分梳作用,同时设置对棉纤维分梳时的分梳辊的转速大于对涤纶纤维分梳时的分梳辊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较强分梳,在分梳辊对纤维进行打击梳理的过程中,由于分梳辊的转动从而在分梳辊的表面圆周外形成负压气流层,位于分梳辊外圆周上部的除尘刀、分梳板通过对负压气流的分割作用从而将纤维中混入的杂质与纤维进行分离,从而将杂质清除,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的主要除杂作用;经主除杂机打击梳理、气流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喂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分别送入到除微尘机内,同时在出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被不断的输出,在喂棉出口压力的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以厚度和质量均匀的棉层或涤纶层输出,在除微尘机内的负压气流的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内的细小的块状杂质或柔性杂质与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之间进行分离,从而将杂质清除;经微尘机气流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出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分别送入到梳棉机内,在梳棉机的前部设置有棉箱,棉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棉罗拉,棉箱内设置有棉层高度控制系统,从而使得喂入棉箱内的棉层或涤纶层保持在棉箱内高度的恒定,从而使得棉箱内的棉层或涤纶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出棉罗拉剥取后按压输出,从而使得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以更加均匀的棉层或涤纶层进入到梳棉机内,在梳棉机内设置有喂入梳理装置、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成条圈条输出装置,经棉箱均匀输出的棉层或涤纶层首先进入到喂入梳理装置,在喂入梳理装置内给棉罗拉和给棉板之间的紧密按压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被均匀的按压输出,均匀按压输出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层在尾端被给棉罗拉和给棉板之间的紧密按压下头端被不断转动的刺辊进行握持分梳,从而将一部分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梳理成单纤维状,在刺辊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杂质的分离清除的除尘刀、小漏底,从而在刺辊对纤维分梳的过程中将杂质分离清除,同时在刺辊的转动下,经握持分梳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也不断的被刺辊剥取,被刺辊剥取的纤维随后被锡林剥取,从而进入到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内,在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内设置有锡林、盖板,进入到锡林内的纤维在锡林转动的带动下沿着锡林表面进行转动,在锡林表面针布与盖板的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分梳,从而实现对纤维的深入梳理过程,被锡林梳理的纤维随后被道夫剥取,从而进入到成条圈条输出装置内,在成条圈条输出装置内设置有道夫、剥棉罗拉、按压辊、圈条器,进入到道夫内的纤维在道夫转动下不断的被剥棉罗拉剥取,同时经按压辊的作用输出,继而得到棉生条或涤纶生条,随后棉条或涤纶条进入到圈条器内,不断的被圈绕在条筒上;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共同经预并条工序制得涤/棉混合条,其中预并条工序采用第一并条机,第一并条机采用6根条子共同喂入,包括2根棉生条和4根涤纶生条,且设置第一并条机的牵伸倍数为5.8-6.2之间,喂入的4根棉生条和2根涤纶生条在第一并条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在初始牵伸力的作用下,使得涤纶生条内的大量存在的前弯钩纤维伸直,从而将涤纶纤维的弯钩消除,使得棉生条内的大量存在的后弯钩纤维伸直,从而将棉纤维的弯钩消除,而后随着牵伸力的增加,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内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生条和涤纶生条拉伸变细,经牵伸系统拉伸变细的棉生条和涤纶生条进行并合混合,从而实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以束状结构实现平行状态下的混合,从而得到涤/棉混合条;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涤/棉混合条经条并卷工序制得涤/棉混合卷,其中条并卷工序采用条并卷机,条并卷机采用24根涤/棉混合条共同喂入,且设置条并卷机的牵伸倍数为1.2-1.5之间,喂入的24根涤/棉混合条在条并卷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各涤/棉混合条内的涤纶纤维和棉纤维被微弱拉伸从而更进一步的伸直,而后经小牵伸被微弱拉伸的各涤/棉混合条进行平行状态下的并合,从而将涤/棉混合条重新回笼成卷状的结构,从而得到涤/棉混合卷,从而完成精梳前的准备;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得的涤/棉混合卷经精梳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精梳条,其中精梳工序采用精梳机,精梳机采用6层涤/棉混合卷共同喂入,且设置条精梳机的牵伸倍数为110-150之间,在精梳机中,经过深入的梳理过程,将涤/棉混合卷中16mm以下的短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清除,在混合卷深度梳理的过程中,去除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从而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整齐度,使纤维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同时在,精梳机对涤/棉混合卷深度梳理的过程中,实现混合卷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以单纤维状态下的更加均匀的混合作用,经深度梳理的混合卷在精梳机的高倍牵伸作用下重新被拉伸成条状结构,从而得到相应的涤/棉混合精梳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精梳条经并条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熟条,其中并条工序采用第二并条机,第二并条机采用5根涤/棉混合精梳条共同喂入,且设置第一并条机的牵伸倍数为5-5.2之间,喂入的5根涤/棉混合精梳条在第二并条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在初始牵伸力的作用下,使得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存在的较少的弯钩纤维伸直,从而使纤维的更加平行伸直,而后随着牵伸力的增加,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棉纤维之间、涤纶纤维之间、棉纤维与涤纶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使得涤/棉混合精梳条拉伸变细,经牵伸系统拉伸变细的涤/棉混合精梳条进行并合,从而实现精梳条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以更细的束状结构实现平行状态下的混合,从而得到涤/棉混合熟条,在并合过程中各精梳条内的细度不匀的细节或粗节处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使得得到的涤/棉混合熟条的条干的更加均匀分布,同时实现混合熟条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更加均匀的混合;
第六步,将第五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粗纱,其中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粗纱机采用1根涤/棉混合熟条喂入,且设置粗纱机的牵伸倍数为6-8之间,粗纱机的牵伸系统包括三罗拉双区牵伸,喂入的1根涤/棉混合精梳条首先进入到粗纱机牵伸系统的后牵伸区,在后牵伸区的小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纤维被整理拉伸,为进入前牵伸区的主要牵伸做准备;而后进入到粗纱机牵伸系统的前牵伸区,在前牵伸区的大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纤维被拉伸变细,从而完成对混合熟条的主牵伸作用;经牵伸系统输出后在加捻系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内外转移过程中发生相互的交缠,从而最终得到横截面为柱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涤/棉混合粗纱;
第七步,将第六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粗纱经细纱工序制得涤/棉混纺色织纱,其中细纱工序采用细纱机,细纱机采用1根涤/棉混合粗纱喂入,且设置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为30-80之间,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包括三罗拉双区牵伸,喂入的1根涤/棉混合粗纱首先进入到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后牵伸区,在后牵伸区的小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粗纱内的纤维被整理拉伸,为进入前牵伸区的主要牵伸做准备;而后进入到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前牵伸区,在前牵伸区的大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粗纱内的纤维被拉伸变细,从而完成对混合粗纱的主牵伸作用;经牵伸系统输出后在加捻系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内外转移过程中发生相互的交缠,从而最终得到横截面为柱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涤/棉混纺色织纱。
本发明采用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经一道预并工序进行混合而后再共同经精梳,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的深度梳理,从而大幅提高混合条内纤维长度的一致性和两种纤维的混合均匀性,继而实现所纺的色织纱的高强力、少棉结、且强力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制备线密度为60S且混纺比为JC35/T65的涤/棉混纺色织纱为例,相应的工艺参数如下:
(1)原料选配
表1原棉选配
原料 品级 长度(mm) 含杂率(%) 马克隆值
农七师22845% 31 29.1 1.4 4.40
库车225 25% 31 28.6 1 4.36
阿克苏234 15% 37 37.45 2.3 4.23
阿克苏23315% 36 36.93 2.4 4.18
表2涤纶选配
(2)工艺流程设计如图1
(3)关键工艺参数设计
细纱工序
粗纱工序
并条工序
精梳工序
条并卷工序
预并条工序
梳棉工序
(4)成纱质量测试
纱线强力:
纱线毛羽
纱线条干

Claims (1)

1.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涤/棉混纺色织纱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其中棉纤维包括70%品级在30-31之间、平均主体长度29mm的细绒棉纤维和30%品级在36-37之间、平均主体长度在37mm的长绒棉纤维,70%的细绒棉纤维包括45%的品级31、平均主体长度29.1mm、含杂率1.4%、马克隆值4.40的农七师228细绒棉,25%的品级31、平均主体长度28.6mm、含杂率1%、马克隆值4.36的库车225细绒棉,30%的长绒棉纤维包括15%的品级37、平均主体长度37.45mm、含杂率2.3%、马克隆值4.23的阿克苏234长绒棉,15%的品级36、平均主体长度36.93mm、含杂率2.4%、马克隆值4.18的阿克苏233长绒棉,涤纶纤维包括产地均为仪征的11.75%的断裂强度5.97cN/dtex、断裂伸长率26.9%、断强CV9.6%、回潮率0.46%涤纶纤维和88.25%的断裂强度5.62cN/dtex、断裂伸长率19.1%、断强CV10.6%、回潮率0.46%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混配的棉纤维经清梳联首次加工得到偏平条状结构的棉生条,混配的涤纶纤维经清梳联首次加工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纶生条,而后将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共同经一道预并条首次混合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条,而后将涤/棉混合条再经条并卷工序重新回笼加工得到卷状结构的涤/棉混合卷,从而为两者的共同精梳做准备,而后将涤/棉混合卷经精梳工序的深层梳理重新加工得到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精梳条,而后将涤/棉混合精梳条经一道并条进行并合从而再次制得横截面为偏平条状结构的条干均匀的涤/棉混合熟条,而后将涤/棉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制得横截面为柱状结构的涤/棉混合粗纱,而后将涤/棉混合粗纱经细纱工序制得横截面为更细的柱状结构的涤/棉混纺色织纱,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第一步,将选配好的棉包和涤纶包分别按比例的排放在不同的全自动往复式抓棉机的两侧的传送平台上,往复式抓棉机上的抓棉打手通过自身转动对放置在传送平台上的棉包内的棉纤维或涤纶包内的涤纶纤维进行抓取,同时抓棉打手沿着复式抓棉机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式的循环滑动,从而实现棉包内的棉纤维或涤纶包内的涤纶纤维按照混配比例的抓取,根据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特性,设置棉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转速大于涤纶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转速,从而实现棉纤维的每次大量抓取,同时设置棉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沿着传送平台长度方向的水平运行速度大于涤纶纤维抓取时抓棉打手沿着传送平台长度方向的水平运行速度,从而实现棉纤维的高速抓取;按比例抓取的混合棉纤维和涤纶纤维首先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单轴流开棉机内,在单轴流开棉机内设置有打手,打手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开松作用,从而将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中的大块的束状纤维束打击成小块的束状纤维束,根据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特性,棉纤维采用角钉打手、涤纶纤维采用梳针打手,角钉打手和梳针打手的直径相同,同时设置对棉纤维打击时的角钉打手的转速大于对涤纶纤维打击时的梳针打手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快速打击,在单轴流开棉机内设置尘棒装置,从而使得在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打击过程中将杂质沿着尘棒落下从而将杂质分离清除;经单轴流开棉机打击开松、分离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送入到多仓混棉机内,在多仓混棉机内设置有多个高的棉箱,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喂入多仓混棉机后,在负压气流的吸引作用下,被均匀地吹入各个棉箱内,形成瞬间混和,同时各棉箱内的纤维经90度转弯输送,利用各个棉箱内的纤维输送过程中的路程差获得再次的混和,另外,过量纤维被抛入混棉室,达到细致混合;经多仓混棉机均匀混合、分离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送入到除杂机内,主除杂机采用以梳代打的方法,且遵循“薄喂入、轻开松、高转移、除杂高、少损伤”的工艺原则,在主除杂机内分别设置有开松辊、分梳辊,同时在分梳辊下部设置有除尘刀和分梳板,开松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开松作用,同时设置对棉纤维开松时的开松辊的转速略大于对涤纶纤维开松时的开松辊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较快开松,分梳辊转动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由打击分梳作用,同时设置对棉纤维分梳时的分梳辊的转速大于对涤纶纤维分梳时的分梳辊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棉纤维的较强分梳,在分梳辊对纤维进行打击梳理的过程中,由于分梳辊的转动从而在分梳辊的表面圆周外形成负压气流层,位于分梳辊外圆周上部的除尘刀、分梳板通过对负压气流的分割作用从而将纤维中混入的杂质与纤维进行分离,从而将杂质清除,从而实现对棉纤维或涤纶纤维的主要除杂作用;经主除杂机打击梳理、气流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喂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分别送入到除微尘机内,同时在出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被不断的输出,在喂棉出口压力的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以厚度和质量均匀的棉层或涤纶层输出,在除微尘机内的负压气流的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内的细小的块状杂质或柔性杂质与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之间进行分离,从而将杂质清除;经微尘机气流除杂后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出棉风机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分别送入到梳棉机内,在梳棉机的前部设置有棉箱,棉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棉罗拉,棉箱内设置有棉层高度控制系统,从而使得喂入棉箱内的棉层或涤纶层保持在棉箱内高度的恒定,从而使得棉箱内的棉层或涤纶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出棉罗拉剥取后按压输出,从而使得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以更加均匀的棉层或涤纶层进入到梳棉机内,在梳棉机内设置有喂入梳理装置、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成条圈条输出装置,经棉箱均匀输出的棉层或涤纶层首先进入到喂入梳理装置,在喂入梳理装置内给棉罗拉和给棉板之间的紧密按压作用下,棉纤维或涤纶纤维被均匀的按压输出,均匀按压输出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层在尾端被给棉罗拉和给棉板之间的紧密按压下头端被不断转动的刺辊进行握持分梳,从而将一部分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梳理成单纤维状,在刺辊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杂质的分离清除的除尘刀、小漏底,从而在刺辊对纤维分梳的过程中将杂质分离清除,同时在刺辊的转动下,经握持分梳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也不断的被刺辊剥取,被刺辊剥取的纤维随后被锡林剥取,从而进入到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内,在锡林盖板自由分梳装置内设置有锡林、盖板,进入到锡林内的纤维在锡林转动的带动下沿着锡林表面进行转动,在锡林表面针布与盖板的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分梳,从而实现对纤维的深入梳理过程,被锡林梳理的纤维随后被道夫剥取,从而进入到成条圈条输出装置内,在成条圈条输出装置内设置有道夫、剥棉罗拉、按压辊、圈条器,进入到道夫内的纤维在道夫转动下不断的被剥棉罗拉剥取,同时经按压辊的作用输出,继而得到棉生条或涤纶生条,随后棉条或涤纶条进入到圈条器内,不断的被圈绕在条筒上;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共同经预并条工序制得涤/棉混合条,其中预并条工序采用第一并条机,第一并条机采用6根条子共同喂入,包括2根棉生条和4根涤纶生条,且设置第一并条机的牵伸倍数为5.8-6.2之间,喂入的4根棉生条和2根涤纶生条在第一并条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在初始牵伸力的作用下,使得涤纶生条内的大量存在的前弯钩纤维伸直,从而将涤纶纤维的弯钩消除,使得棉生条内的大量存在的后弯钩纤维伸直,从而将棉纤维的弯钩消除,而后随着牵伸力的增加,棉生条和涤纶生条内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生条和涤纶生条拉伸变细,经牵伸系统拉伸变细的棉生条和涤纶生条进行并合混合,从而实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以束状结构实现平行状态下的混合,从而得到涤/棉混合条;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涤/棉混合条经条并卷工序制得涤/棉混合卷,其中条并卷工序采用条并卷机,条并卷机采用24根涤/棉混合条共同喂入,且设置条并卷机的牵伸倍数为1.2-1.5之间,喂入的24根涤/棉混合条在条并卷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各涤/棉混合条内的涤纶纤维和棉纤维被微弱拉伸从而更进一步的伸直,而后经小牵伸被微弱拉伸的各涤/棉混合条进行平行状态下的并合,从而将涤/棉混合条重新回笼成卷状的结构,从而得到涤/棉混合卷,从而完成精梳前的准备;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得的涤/棉混合卷经精梳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精梳条,其中精梳工序采用精梳机,精梳机采用6层涤/棉混合卷共同喂入,且设置条精梳机的牵伸倍数为110-150之间,在精梳机中,经过深入的梳理过程,将涤/棉混合卷中16mm以下的短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清除,在混合卷深度梳理的过程中,去除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从而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整齐度,使纤维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同时在,精梳机对涤/棉混合卷深度梳理的过程中,实现混合卷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以单纤维状态下的更加均匀的混合作用,经深度梳理的混合卷在精梳机的高倍牵伸作用下重新被拉伸成条状结构,从而得到相应的涤/棉混合精梳条;
第五步,将第四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精梳条经并条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熟条,其中并条工序采用第二并条机,第二并条机采用5根涤/棉混合精梳条共同喂入,且设置第一并条机的牵伸倍数为5-5.2之间,喂入的5根涤/棉混合精梳条在第二并条机牵伸系统的牵伸力的作用下,在初始牵伸力的作用下,使得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存在的较少的弯钩纤维伸直,从而使纤维的更加平行伸直,而后随着牵伸力的增加,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棉纤维之间、涤纶纤维之间、棉纤维与涤纶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的滑移作用,从而使得涤/棉混合精梳条拉伸变细,经牵伸系统拉伸变细的涤/棉混合精梳条进行并合,从而实现精梳条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分别以更细的束状结构实现平行状态下的混合,从而得到涤/棉混合熟条,在并合过程中各精梳条内的细度不匀的细节或粗节处进行随机的并合,从而使得得到的涤/棉混合熟条的条干的更加均匀分布,同时实现混合熟条内的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更加均匀的混合;
第六步,将第五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制得涤/棉混合粗纱,其中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粗纱机采用1根涤/棉混合熟条喂入,且设置粗纱机的牵伸倍数为6-8之间,粗纱机的牵伸系统包括三罗拉双区牵伸,喂入的1根涤/棉混合精梳条首先进入到粗纱机牵伸系统的后牵伸区,在后牵伸区的小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纤维被整理拉伸,为进入前牵伸区的主要牵伸做准备;而后进入到粗纱机牵伸系统的前牵伸区,在前牵伸区的大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精梳条内的纤维被拉伸变细,从而完成对混合熟条的主牵伸作用;经牵伸系统输出后在加捻系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内外转移过程中发生相互的交缠,从而最终得到横截面为柱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涤/棉混合粗纱;
第七步,将第六步制得的涤/棉混合粗纱经细纱工序制得涤/棉混纺色织纱,其中细纱工序采用细纱机,细纱机采用1根涤/棉混合粗纱喂入,且设置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为30-80之间,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包括三罗拉双区牵伸,喂入的1根涤/棉混合粗纱首先进入到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后牵伸区,在后牵伸区的小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粗纱内的纤维被整理拉伸,为进入前牵伸区的主要牵伸做准备;而后进入到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前牵伸区,在前牵伸区的大的牵伸力作用下,涤/棉混合粗纱内的纤维被拉伸变细,从而完成对混合粗纱的主牵伸作用;经牵伸系统输出后在加捻系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作用,从而使得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内外转移过程中发生相互的交缠,从而最终得到横截面为柱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涤/棉混纺色织纱。
CN201910227718.7A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Withdrawn CN110106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7718.7A CN110106592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7718.7A CN110106592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6592A true CN110106592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8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7718.7A Withdrawn CN110106592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659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7586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江南大学 一种连续化智能纺纱系统
CN111910313A (zh) * 2020-08-12 2020-11-10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单染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6145298A (zh) * 2023-03-01 2023-05-23 莆田市华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紧赛精梳棉涤纱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99392A2 (en) * 1989-05-24 1990-11-28 Teijin Limited Blended synthetic short fiber yarn having high grade cotton yarn-like touch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04674408A (zh) * 2015-03-03 2015-06-03 江南大学 一种涤/棉混纺阻燃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57618A (zh) * 2017-03-22 2017-05-31 江南大学 一种涤/棉精梳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8950781A (zh) * 2018-10-08 2018-12-07 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混纺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99392A2 (en) * 1989-05-24 1990-11-28 Teijin Limited Blended synthetic short fiber yarn having high grade cotton yarn-like touch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04674408A (zh) * 2015-03-03 2015-06-03 江南大学 一种涤/棉混纺阻燃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57618A (zh) * 2017-03-22 2017-05-31 江南大学 一种涤/棉精梳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8950781A (zh) * 2018-10-08 2018-12-07 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混纺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7586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江南大学 一种连续化智能纺纱系统
CN110607586B (zh) * 2019-10-17 2021-02-23 嘉兴芸诗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智能纺纱系统
CN111910313A (zh) * 2020-08-12 2020-11-10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单染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6145298A (zh) * 2023-03-01 2023-05-23 莆田市华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紧赛精梳棉涤纱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061B (zh) 一种涡流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2719961B (zh) 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8950781A (zh) 一种保健混纺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CN105755622B (zh) 一种粗纱法ab纱生产工艺
CN110055650B (zh) 高比例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9763229B (zh)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10004544A (zh) 一种精梳混纺纱生产方法
CN110106592A (zh) 一种涤/棉混纺色织纱的生产方法
CN109811443A (zh) 一种涤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6801279A (zh) 一种吸湿排汗涤纶/木棉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10331485A (zh) 一种机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004538A (zh) 一种纯棉精梳纱的高效生产方法
CN110004539A (zh) 环保纯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172765A (zh) 一种涤棉混纺单染纱的生产方法
CN110004548A (zh) 针织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9652883A (zh) 棉和不锈钢混纺电磁屏蔽用纱的生产方法
CN111501172A (zh) 一种棉壳聚糖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9144A (zh) 单染纱的生产方法
CN101255624A (zh) 莫代尔纤维与彩棉混纺纺纱工艺
CN110396742A (zh) 一种具有优异服用性能的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9322016A (zh) 一种涤与瑛赛尔混纺的21支纱线的气流纺生产工艺
CN110067059B (zh) 复合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042518B (zh) 保暖舒适性针织纱生产方法
CN110042520B (zh)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