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4383A -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 Google Patents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4383A
CN113494383A CN202110279310.1A CN202110279310A CN113494383A CN 113494383 A CN113494383 A CN 113494383A CN 202110279310 A CN202110279310 A CN 202110279310A CN 113494383 A CN113494383 A CN 113494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oil
water jacket
jacket
cylind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93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4383B (zh
Inventor
竹形徳之
山﨑信
山村聪
长仓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4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64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exhaus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其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并且能够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油的过热。气缸盖(3)具有:排气通路(24),其从与每个气缸(1)对应的燃烧室(6)延伸;排气集合部(25),其与多个排气通路(24)共同连接;油套(40),其形成为与排气通路(24)相邻;以及水套(30),其与燃烧室(6)和排气集合部(25)相邻,且形成为包围油套(40)。在暖机时,油借助于与排气通路(24)相邻地形成的油套40而提早升温。在暖机后,排气出口(8b)周围等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被水套(30)有效地冷却,水套(30)包围油套(40),因此油的过热被抑制。

Description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形成有排气集合部的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气缸盖内一体地形成有排气歧管的排气歧管一体型气缸盖(例如,专利文献1)。在排气歧管一体型气缸盖中,需要分别适当地冷却燃烧室周围及排气歧管周围。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气缸盖中,成为如下构造:在气缸列方向上通过燃烧室周围而到达气缸列方向另一端侧的第一水套和在气缸列方向上通过排气歧管周围的第二水套相互独立,在中途并不连通。由此,容易确保各水套的冷却水流量及流速。
另外,为了有效地冷却排气歧管一体型气缸盖的排气口(排气通路部)的出口部,公知有在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接合面上设置有在排气口集合部的下方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凹部,使油或水在该凹部中流通的结构(专利文献2)。在该气缸盖中,以在排气口集合部的气缸列方向的两侧夹着排气口集合部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一油通路与凹部连接,从上盖板通过第一油通路返回油盘的油通过凹部而对排气口出口部进行冷却。或者,油作为冷却油被从油泵进行供给,通过凹部后被供给至上盖板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8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67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排气集合部一体型的气缸盖中,与燃烧室连通的排气口(排气通路的上游端)周围、供来自所有气缸的排气气体流动的排气集合部的出口周围的温度容易成为高温。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中,水套被分割为燃烧室周围用的第一水套和排气歧管周围用的第二水套,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排气口周围和排气集合部的出口周围。另一方面,在内燃机中,通常,在发动机起动时(暖机时),润滑油的温度难以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到油温度上升而使摩擦变小为止要花费时间。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缸盖中,油在由凹部形成的通路和与其连接的一对第一油通路中流通,由此在暖机时能够通过排气气体热而使油温度提早上升。然而,润滑油一般在暖机后成为比冷却水高的温度,因此在该气缸盖中无法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出口周围。另外,油可能会过热。在此,考虑不设置凹部而使油仅向一对第一油通路流通,但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油对排气集合部的出口周围的冷却效果以及暖机时的油升温效果变小。
鉴于这样的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盖,其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并且能够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油的过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一种多气缸发动机E的气缸盖3,其紧固于气缸体2的上部,在气缸体2上,多个气缸1被形成为一列,在所述气缸盖3与在所述气缸内滑动的活塞的顶面之间形成燃烧室6,所述气缸盖3具有:排气通路24,其按每个所述气缸而设置,从对应的所述燃烧室向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排气集合部25,其与多个所述排气通路共同连接;油套40,其形成为与所述排气通路相邻;以及水套30,其与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且以包围所述油套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在暖机时,能够通过与排气通路相邻地形成的油套使机油提早升温。另外,水套以包围油套的方式形成,因此在暖机后能够通过水套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排气出口周围等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而且,由于油套被水套包围,因此能够抑制暖机后的油的过热。
优选的是,所述水套包括:主水套31,其与所述燃烧室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一排气侧水套32,其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在与所述油套相同的一侧与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主水套的所述气缸列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所述油套被所述主水套和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包围。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主水套对气缸盖的容易成为高温的、构成排气通路的上游端的排气口周围进行冷却,利用第一排气侧水套对气缸盖的容易成为高温的排气集合部的排气出口周围进行冷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中的流速比所述主水套中的流速高。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高流速的冷却水有效地冷却与燃烧室周围相比容易局部成为高温的排气口周围。
优选的是,所述水套包括第二排气侧水套33,该第二排气侧水套33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在与所述油套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排气侧水套被设置成覆盖该气缸盖的由彼此相邻的所述排气通路的相互接近的部分夹着的股部8c。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二排气侧水套对排气口周围或排气出口周围的其次容易成为高温的气缸盖股部周围进行冷却。
优选的是,所述油套被设置成覆盖所述股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在排气集合部中排气出口的其次容易成为高温的股部周围的热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在暖机后,油与冷却水相比容易成为高温,但由于股部周围被第二排气侧水套冷却,因此油的过热被抑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以及所述油套相对于所述排气集合部设置于上侧,所述第二排气侧水套相对于所述排气集合部设置于下侧。
根据该结构,与相对于排气集合部将油套设置于下侧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形成油套,能够在暖机时更早期地使油升温。另外,也能够使冷却水从气缸体的水套流入第二排气侧水套。
优选的是,所述油套具有设置于所述气缸列方向的一端的油入口42和设置于所述气缸列方向的另一端的油出口43。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油在气缸列方向上在油套中流通,能够加长油套的流路长度。由此,能够提高油与排气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是,从油泵向所述油入口供给油,从所述油出口向气门传动机构送出油。
根据该结构,与利用重力使返回油盘的油在油套中流通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高的流速使油在油套中流通。由此,能够提高油与排气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另外,在油套中流通的油被用于气门传动机构的润滑,因此不需要增加润滑所需的油的流量。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气缸盖,其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提早升温,并且能够在暖机后有效地冷却排气集合部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并且能够防止油的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主要部分的与气缸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气缸盖的立体图。
图3是气缸盖的俯视图。
图4是气缸盖的型芯的俯视图。
图5是气缸盖的型芯的主视图。
图6是气缸盖的型芯的侧视图。
图7是冷却液通路的型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4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4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油从排气气体承受的受热量的时间图。
标号说明
1:气缸;
2:气缸体;
3:气缸盖;
6:燃烧室;
8:排气集合通路;
8a:排气口;
8b:排气出口;
8c:股部;
12:气门传动机构;
24:排气通路;
25:排气集合部;
29:气缸盖内冷却液通路;
30:水套;
31:主水套;
32:上排气侧水套(第一排气侧水套);
33:下排气侧水套(第二排气侧水套);
40:油套;
42:冷却油流入通路(油入口);
43:冷却油排出通路(油出口);
E: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明被应于汽车用内燃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E)。以下,以发动机E搭载于汽车的状态为基准,按照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发动机E是SOHC型4阀式的直列4气缸汽油发动机。如图1所示,发动机E具备:气缸体2,在该气缸体2上,收纳活塞的4个气缸1被形成为一列;箱形的气缸盖3,其紧固于气缸体2的上部;以及盖罩4,其紧固于气缸盖3的上部。发动机E以将气缸盖3配置于铅直方向的上侧的姿态搭载于汽车。气缸体2和气缸盖3用铝合金铸造。
气缸1分别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相互平行地形成于气缸体2。以下,将排列设置的多个气缸1的排列方向称为气缸列方向。各气缸1的上端在气缸体2的上端面2a开口,下端在形成于气缸体2的下部的曲轴室(未图示)开口。在气缸体2上的气缸1的侧部,以一体地包围各气缸1的侧周部的方式形成有气缸体内水套5(气缸体内冷却水通路)。气缸体内水套5以沿着各气缸1的侧周部的方式弯曲,气缸体内水套5的上端在气缸体2的上端面2a开口。气缸体内水套5为了供冷却水(冷却剂)流通而在气缸体2成型时通过砂型等形成为空腔。
在气缸盖3的与气缸体2接合的接合面(以下,称为对气缸体接合面3a)上的与各气缸1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作为曲面状的凹陷的燃烧室凹部3b。各燃烧室凹部3b与各气缸1的比活塞靠上方的部分一起划定出燃烧室6。即,气缸盖3划定出了燃烧室6的上边缘。
在气缸盖3的内部形成有4个进气通路7。各进气通路7的上游端使进气入口7a在气缸盖3的沿着气缸列方向的一个侧面(图1的左侧的侧面)上开口。各进气通路7的下游端为了使2个进气口7b在燃烧室凹部3b的壁面上开口而分支为两股。8个进气口7b在气缸列方向上排列配置。另外,在气缸盖3的内部形成有1个排气集合通路8。排气集合通路8的上游端各使2个排气口8a在各燃烧室凹部3b的壁面上开口。排气集合通路8的下游端使单一的排气出口8b在气缸盖3的沿着气缸列方向的另一侧面(图1的右侧的侧面)上开口。8个排气口8a在气缸列方向上排列配置。以下,以燃烧室凹部3b作为基准,将设有进气通路7的一侧称为进气侧,将设有排气集合通路8的一侧称为排气侧。
在气缸盖3上,对进气口7b进行开闭的进气门9以及对排气口8a进行开闭的排气门10分别沿气缸列方向排列且设置为滑动自如。在气缸盖3与盖罩4之间,由两者划定出气门传动室11,在气门传动室11中收纳有对进气门9以及排气门10进行开阀驱动的气门传动机构12。气门传动机构12构成为包括: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气缸盖3的凸轮轴13;配置于凸轮轴13的上方的摇臂轴14;被摇臂轴14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进气摇臂15以及排气摇臂16等。在凸轮轴13上,形成有针对每个气缸1而对一对进气门9以及排气门10进行驱动的4个气门传动凸轮13a。
如图2所示,排气出口8b形成于气缸盖3的排气侧侧面3c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另外,在燃烧室凹部3b的壁面上的4个进气通路7及排气集合通路8的中央,以贯通气缸盖3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有用于插入火花塞(未图示)的火花塞插入孔17。
如图1及图2所示,排气集合通路8形成为比气缸盖3的对气缸体接合面3a进一步向排气侧延伸。更具体而言,排气出口8b由在气缸盖3的排气侧侧面3c上突出的管状的排气出口管状部18划定,气缸盖3的排气出口管状部18及其附近构成了相对于气缸体2向侧方鼓出的鼓出部19。
排气出口管状部18的末端面构成未图示的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废气净化装置等下游侧排气通路部件20的连接面18a。并且,在排气出口管状部18的末端,以包围排气出口8b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4个)用于用螺栓紧固下游侧排气通路部件20的紧固凸台21。另一方面,在鼓出部19的下表面,以从对气缸体接合面3a的周缘分别到达紧固凸台21的方式形成有2个肋22。这些肋22在相对于气缸列接近或远离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延伸,这些肋22呈从紧固凸台21朝向对气缸体接合面3a打开的锥形形状。
如前所述,在气缸体2及气缸盖3的前方配置有增压器或废气净化装置等下游侧排气通路部件20,在发动机E起动后,它们成为高温。因此,气缸盖3的相对于气缸体2向侧方鼓出的鼓出部19容易从增压器、废气净化装置通过热传导、辐射以及对流而被传递热,特别是其下表面容易成为高温。而且,当鼓出部19的下表面成为高温时,由于伴随热膨胀的变形,气缸盖3与下游侧排气通路部件20的密封性容易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鼓出部19的下表面形成有在接近和远离气缸列的方向上延伸的肋22,由此抑制了鼓出部19的变形。
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气集合通路8具有:按每个气缸1而设置的4个排气通路24;和与4个排气通路24共同连接并使流过它们的排气气体汇合的排气集合部25。各排气通路24具有:与对应的燃烧室6连通的2个排气通路上游部26;和与2个排气通路上游部26共同连接的排气通路中游部27。排气集合部25构成与4个排气通路中游部27共同连接的排气通路下游部,在气缸盖3的另一侧面(图1的连接面18a)形成有单一的排气出口8b。所有的排气通路上游部26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积。所有的排气通路中游部27具有排气通路上游部26的大约2倍的截面积。排气集合部25具有与排气通路中游部27同等的高度和比排气通路中游部27大的宽度及截面积,并使宽度及截面积朝向下游逐渐减小。
排气通路上游部26的上游端形成与燃烧室6连通的排气口8a。在排气集合通路8中,在靠近燃烧室6的排气口8a周围,来自各气缸1的排气气体汇集的排气集合部25的下游端即排气出口8b周围受到来自排气气体的热而容易过热。另外,仅次于这些部分,相邻邻接的2个排气通路24的汇合部近前的由相互接近的部分夹着的股部8c(排气集合部25的近前的连接部)容易受到来自排气气体的热而过热。
如图4~图7所示,在气缸盖3的内部,为了抑制由来自燃烧室6内或排气集合通路8内的燃烧气体的热传播引起的温度上升,形成有气缸盖内冷却液通路29。气缸盖内冷却液通路29也在气缸盖3的成型时通过砂型等形成为空腔。另一方面,气缸盖内冷却液通路29包括:水套30(31~36),其供与气缸体内水套5共用的冷却水(冷却剂)流通;以及油套40,其供冷却油流通。在图4~图7中,以透视气缸盖3的方式,实体地示出作为空腔部分的气缸盖内冷却液通路29。另外,以从气缸盖3抽出的形式示出紧固凸台21的必要的壁部。
水套30具有主水套31、上排气侧水套32、下排气侧水套33等作为主要要素。主水套31在多个燃烧室凹部3b的上方与燃烧室凹部3b相邻地配置,在气缸盖3的气缸列方向(长度方向)上延伸。上排气侧水套32和下排气侧水套33以从上下夹着排气集合通路8的方式与排气集合通路8相邻地配置,上排气侧水套32和下排气侧水套33分别沿气缸盖3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4及图7所示,上排气侧水套32比下排气侧水套33细,且沿着鼓出部19弯曲,上排气侧水套32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主水套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连结。下排气侧水套33形成为与排气集合通路8的平面形状匹配的大致椭圆的一半的形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与主水套31连结。
在水套30中,通过各流路的截面积的设定来设定在各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即,流路截面积被设定成:在水套30中流动规定流量的冷却水时,各流路的冷却水的流速彼此不同。具体而言,以使冷却水的流速按照上排气侧水套32、下排气侧水套33、主水套31的顺序变高的方式设定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
如图5及图6所示,上排气侧水套32以沿着上侧的2个紧固凸台21的轮廓的方式形成在上侧的紧固凸台21与排气集合部25之间。下排气侧水套33以沿着下侧的2个紧固凸台21的轮廓的方式形成在下侧的紧固凸台21与排气集合部25之间。
图2中的虚线表示在气缸盖3紧固于气缸体2时气缸体内水套5的上端面向气缸盖3的对气缸体接合面3a的部分。在气缸体内水套5中,如空心箭头所示,供冷却水流通。在气缸列方向的一端,在气缸体内水套5的上端面向相对气缸体接合面3a的部分,形成有2个从相对气缸体接合面3a在气缸盖3内向上方延伸并与水套30连通的冷却水流入通路34。2个冷却水流入通路34分别与主水套31的气缸列方向的一端侧连通,供冷却水从气缸体内水套5流入。
另外,在气缸体内水套5的上端面对对气缸体接合面3a的虚线部分中的、比冷却水流入通路34靠气缸列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位置,在适当部位形成有从对气缸体接合面3a在气缸盖3内向上方延伸并与水套30连通的旁通通路35。旁通通路35与主水套31连通。各旁通通路35形成为流路截面积比冷却水流入通路34小。
在上排气侧水套32的气缸列方向的另一端(与设置有冷却水流入通路34的一侧不同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将冷却水从水套30排出的冷却水流出通路36。冷却水流出通路36的外端经由配管、软管等与散热器(未图示)连通。在主水套31、上排气侧水套32以及下排气侧水套33中,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通路34朝向冷却水流出通路36在气缸列方向上流通。
如图4及图7所示,油套40在主水套31与上排气侧水套32之间与它们相邻且分离地配置。在油套40上连接有构成油入口的冷却油流入通路42和构成油出口的冷却油排出通路43。油套40与下排气侧水套33协作而以从上下夹着排气集合通路8的方式与排气集合通路8相邻地配置,并在气缸盖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如参照图3所理解的那样,油套40以从上方覆盖4个排气通路24和排气集合部25的上游侧部分的方式配置。
冷却油流入通路42包括从气缸体2的鼓出部19侧的外表面向斜下方贯穿设置、且通过上排气侧水套32的上方到达油套4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通路孔42a。第一通路孔42a与沿气缸列方向延伸并到达气缸盖3的长度方向的端面的第二通路孔42b连接。
冷却油排出通路43从油套4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向上方延伸而到达凸轮支架。在油套40中,用于润滑气门传动机构12的润滑油作为冷却油而流通,对被排气气体加热后的气缸盖3进行冷却。冷却油流入通路42及冷却油排出通路43不是由型芯形成,在图4、图5及图7中用假想线表示。
图8~图10是沿着图4中的VIII-VIII线、IX-IX线、X-X线的剖视图。在图8和图10所示的截面中,油套40通过用于将气缸盖3紧固于气缸体2的螺栓用的贯插孔45而被分割在纸面的左右(与气缸列垂直的方向)。另一方面,在这些截面中,与通过气缸1的轴线的图9所示的截面相比,油套40越过螺栓用的贯插孔45而向气缸1侧突出。在通过夹在2个排气通路24之间的股部8c的图10的截面中,油套40不仅从上方覆盖股部8c,而且向下方延伸以便还从气缸1侧覆盖股部8c。另外,下排气侧水套33不仅从下方覆盖股部8c,而且向上方延伸以便还从气缸1侧覆盖股部8c。
气缸盖3如以上那样构成。以下,对这样构成的气缸盖3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该气缸盖3中,由于油套40形成为与排气通路24相邻,因此在暖机时油利用排气气体的热而提早升温。
图11是表示油从排气气体承受的受热量的时间图。在时间图中,将没有设置油套40的情况作为比较例1,另外,将油套40如螺栓用的贯插孔45那样以在排气通路24之间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单纯纵孔的形态设置的情况作为比较例2一并示出。如图11所示,可知,在本发明的气缸盖3中,在发动机E起动后,油与比较例1、比较例2相比提早升温。另外,由于油套40被水套30包围,因此能够抑制暖机后的油的过热。
而且,水套30以包围油套40的方式形成,由此在暖机后排气集合部25的排气出口8b周围等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被水套30有效地冷却。
如图4和图7所示,水套30包括与燃烧室6相邻地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主水套31,因此,气缸盖3的容易成为高温的排气口8a周围被主水套31冷却。另外,水套30包括与排气集合部25相邻地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上排气侧水套32,因此气缸盖3的容易成为高温的排气出口8b周围被上排气侧水套32冷却。
此外,油套40被主水套31和上排气侧水套32包围,在暖机后,油套40被它们冷却,由此油的过热得到抑制。
如上所述,上排气侧水套32中的流速被设定为比主水套31中的流速高。由此,与燃烧室6周围相比,更容易局部成为高温的排气口8a周围被高流速的冷却水有效地冷却。
如图3及图4所示,水套30包括与排气集合部25相邻且以覆盖气缸盖3的股部8c的方式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下排气侧水套33。因此,排气口8a周围、以及排气出口8b周围的其次容易成为高温的气缸盖3的股部8c周围被下排气侧水套33冷却。
另外,由于油套40以覆盖股部8c的方式设置,因此在暖机时油借助于股部8c周围的热而提早升温。另一方面,在暖机后,油与冷却水相比容易成为高温,但由于股部8c周围被下排气侧水套33冷却,因此油的过热被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排气侧水套32以及油套40相对于排气集合部25设置于上侧,下排气侧水套33相对于排气集合部25设置于下侧。因此,与在更窄的排气集合部25的下侧设置油套40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形成油套40。由此,能够在暖机时使油更早地升温。另外,使冷却水从气缸体内水套5流入下排气侧水套33的结构简单,通过该结构,排气集合通路8周围被高效地冷却。
如图4及图7所示,油套40在气缸列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具有冷却油流入通路42及冷却油排出通路43,油在油套40中沿气缸列方向流通。由此,油套40的流路长度变长,油与排气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而且,油被从油泵供给向冷却油流入通路42,油以较高的流速在油套40中流通之后,从冷却油排出通路43朝向气门传动机构12送出。因此,与利用重力使返回油盘的油向油套40流通的情况相比,油在油套40中以较高的流速流通。由此,油与排气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另外,由于在油套40中流通的油被用于气门传动机构12的润滑,因此不需要增加润滑所需的油的流量,发动机E的负荷不会增大。
以上,结束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变形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本发明应用于4气缸汽油发动机,但发明的应用对象只要是多气缸发动机即可,也可以是2气缸、3气缸、或5气缸以上的发动机E、或柴油发动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油套40相对于排气通路24配置在上侧,但油套40也可以相对于排气通路24配置在下侧。在该情况下,以由与上排气侧水套32相同的结构的下排气侧水套33和主水套31包围油套40为宜。此外,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各部件、部位的具体结构、配置、数量、角度等。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构成要素并不一定全部是必需的,能够适当选择。

Claims (8)

1.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其紧固于气缸体的上部,在气缸体上,多个气缸被形成为一列,在所述气缸盖与在所述气缸内滑动的活塞的顶面之间形成燃烧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盖具有:
排气通路,其按每个所述气缸而设置,从对应的所述燃烧室向与气缸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排气集合部,其与多个所述排气通路共同连接;
油套,其形成为与所述排气通路相邻;以及
水套,其与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且以包围所述油套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套包括:主水套,其与所述燃烧室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一排气侧水套,其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在与所述油套相同的一侧与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主水套的所述气缸列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连接,
所述油套被所述主水套和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中的流速比所述主水套中的流速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套包括第二排气侧水套,该第二排气侧水套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在与所述油套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排气集合部相邻地在所述气缸列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二排气侧水套被设置成覆盖该气缸盖的由彼此相邻的所述排气通路的相互接近的部分夹着的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套被设置成覆盖所述股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侧水套以及所述油套相对于所述排气集合部设置于上侧,所述第二排气侧水套相对于所述排气集合部设置于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套具有设置于所述气缸列方向的一端的油入口和设置于所述气缸列方向的另一端的油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
从油泵向所述油入口供给油,从所述油出口向气门传动机构送出所述油。
CN202110279310.1A 2020-03-18 2021-03-16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Active CN113494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7485 2020-03-18
JP2020047485A JP7065901B2 (ja) 2020-03-18 2020-03-18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383A true CN113494383A (zh) 2021-10-12
CN113494383B CN113494383B (zh) 2023-07-04

Family

ID=7784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9310.1A Active CN113494383B (zh) 2020-03-18 2021-03-16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65901B2 (zh)
CN (1) CN11349438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129A (ja) * 1998-12-01 2000-06-1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CN101666272A (zh) * 2008-06-09 2010-03-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中的油路结构和气缸盖
US20110079187A1 (en) * 2009-10-05 2011-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ting engine oi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20033954A (ja) * 2018-08-30 2020-03-0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4628B2 (en) 2010-07-14 2013-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gine with cylinder head cooling
JP5754981B2 (ja) 2011-02-25 2015-07-2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129A (ja) * 1998-12-01 2000-06-1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CN101666272A (zh) * 2008-06-09 2010-03-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中的油路结构和气缸盖
US20110079187A1 (en) * 2009-10-05 2011-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ting engine oi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20033954A (ja) * 2018-08-30 2020-03-0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5901B2 (ja) 2022-05-12
JP2021148042A (ja) 2021-09-27
CN113494383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25629U1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головка блока цилиндров двигателя и система двигателя
US7992535B2 (en) Heating engine oi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361128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JP2014145284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JPH0949411A (ja) 船外機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3924446B2 (ja) 縦型多気筒エンジン
JP5551547B2 (ja) 内燃機関
JP7079698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JP2000161129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CN113494383B (zh)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JP5989048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JP6264024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JP6027518B2 (ja) 内燃機関
JP2014145280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CN113494384B (zh) 水套
CN113404605B (zh)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CN113404604B (zh)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CN113464307B (zh) 内燃机的气缸盖
JP7255961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CN112855378B (zh) 多气缸内燃机
JP3924447B2 (ja) 縦型多気筒エンジン
JP4039152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システム
JPH1122542A (ja) 水冷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水路構造
JP2000265903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
JP2587540Y2 (ja) 吸気先行冷却型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