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2792A - 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2792A
CN113492792A CN202110233499.0A CN202110233499A CN113492792A CN 113492792 A CN113492792 A CN 113492792A CN 202110233499 A CN202110233499 A CN 202110233499A CN 113492792 A CN113492792 A CN 113492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cupant
pair
seat
belts
seatbel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34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原一范
独古泰裕
疋田和树
大桥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2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2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2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 B60R22/14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incorporating enlarged restraint areas, e.g. vests, nets, crash pads, optionally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其能够在发生冲击时抑制乘员的内脏器官移动。安全带装置(1)将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P)保持在座椅(10)上,其具备:一对带,其沿着乘员(P)的上下方向通过该乘员(P)的肩部;以及面状部件(40),其设置于一对带,在一对带之间覆盖乘员(P)的前表面。

Description

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在车辆等乘坐装置中,通过带将乘员保持在设置于该乘坐装置中的座椅上,以保护乘员免受碰撞等引起的冲击。在这样的安全带装置中,存在具备按压乘员的左右肩部的一对带的所谓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四点式安全带装置中,在发生冲击时,通过约束乘员的左右肩部、肋骨,能够提高约束性,并且能够使施加于肋骨的载荷分散,从而减轻了在发生碰撞时等对乘员施加的负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80709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中,即使在发生冲击时通过肩部和肋骨约束了乘员的情况下,乘员的内脏器官也会移动而与肋骨接触,对该肋骨施加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冲击时能够抑制乘员的内脏器官移动的安全带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将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保持在所述座椅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装置具备:一对带,其沿着乘员的上下方向通过该乘员的肩部;以及面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一对带,在所述一对带之间覆盖乘员的上半身的前表面。
本发明在上述安全带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部件覆盖乘员的腹部。
本发明在上述安全带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带均从乘员的各肩部分别延伸到位于与各肩部相同的一侧的腹部的侧方,在所述一对带中的各个带上设有朝向乘员的胸骨弯曲的弯曲部。
本发明在上述安全带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带上设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将设置于所述一对带中的各个带上的所述弯曲部彼此连结起来。
本发明在上述安全带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部件设置在所述连结部的下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发生冲击时抑制乘员的内脏器官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安全带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面状部件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安全带装置;
10:座椅;
12:坐垫;
14:座椅靠背;
14A:前表面;
16:上方侧送出口;
18:下方侧送出口;
20:肩带(带);
22:保护垫(弯曲部);
24:织带;
26:卷收器;
28:卷收器;
30:连结带(连结部);
40:面状部件;
42:面状部;
42A:边;
42B:边;
P:乘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的主视图,图2是安全带装置1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是如下的装置:保持就座于设置在车辆中的座椅10的乘员P,在由于该车辆的碰撞等而产生冲击时,通过将乘员P约束在座椅10上来保护乘员P。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1设置于座椅10。座椅10具备支撑就座的乘员P的臀部的坐垫12和支撑乘员P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4。
在坐垫12上设有腰带15。
腰带15是保持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P的下腹部以及腰部的所谓的两点式安全带。
安全带装置1具备一对肩带20。本实施方式的肩带20是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的长条的部件。在座椅靠背14的前表面14A的主视图中,一对肩带20被配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进行配置。当乘员P佩戴了安全带装置1时,这些肩带20被配置成通过乘员P的左右肩部而沿着乘员P的上半身的上下方向延伸。
各肩带20均具备保护垫22和织带24,该织带24与该保护垫22的两端连结。
保护垫22是具有规定的厚度的长条的平板状部件,被配置成长度方向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该保护垫22随着从上下方向上的两端朝向中央而朝向前表面14A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央弯曲,整体上形成为大致L字状。即,保护垫22成为肩带20的弯曲部。
因此,一对保护垫22形成为在大致中央部彼此接近。
在乘员P佩戴了安全带装置1的情况下,一对保护垫22被配置成均朝向乘员P的胸骨弯曲。
本实施方式的各保护垫22由发泡塑料和低反弹片等具有挠性且能够压缩变形的弹性体形成。另外,各保护垫22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袋等中塞满发泡珠和微珠等粒状体或填充空气等流体而形成。
如上所述,各织带24是通过缝制等与保护垫22的两端连结的带状的部件。
一方的端部与各保护垫22的上端连结的各织带24分别经由设置于前表面14A的一对上方侧送出口16进入座椅靠背14的内部,并分别与设置于该座椅靠背14的内部的一对卷收器26连结。
一对卷收器26均是能够卷绕并收纳织带24的装置。
此外,一对上方侧送出口16在前表面14A分别设置在位于就座的乘员P的左右肩部的上方的部位。
同样,与各保护垫22的下端连结的织带24分别经由设置于前表面14A的一对下方侧送出口18进入座椅靠背14的内部,并分别与设置于该座椅靠背14的内部的一对卷收器28连结而被卷绕。
一对下方侧送出口18在前表面14A分别设置在位于就座的乘员P的腹部或腰部的左右侧方的部位。
通过各织带24从这些卷收器26、28出入,来调节各肩带20的长度,从而调整各保护垫22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对于各肩带20,能够根据乘员P的体型来调整各保护垫22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肩带20分别独立地伸缩。
在一对肩带20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有连结带30。连结带30是形成为具备规定的长度的带状的部件。
连结带30被配置成长度方向沿着前表面14A的水平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连结带30被安装成,两端分别在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能够沿着各保护垫22的上下方向移动。
即,一对肩带20通过该连结带30而在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处被连结,连结带30作为各保护垫22的连结部发挥功能。
连结带30在大致中央部设有扣32。该扣32是能够沿着长度方向分割连结带30的部件,连结带30被该扣32分割为一方的保护垫22侧和另一方的保护垫22侧这两侧。此外,该扣32具备能够调节连结带30的长度的机构。
图3是示出面状部件40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在一对肩带20上设有面状部件40。
面状部件40配置在一对肩带20之间,通过连结沿前表面14A的水平方向排列的一对面状部42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面状部42均由形成为矩形的具有挠性的布形成,并且形成为以前表面14A的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而轴对称的形状。
一对面状部42以使彼此沿着前表面14A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条边42A相邻的状态配置。各面状部42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另一条边42B分别安装在各保护垫22上。
另一方面,在各边42A设有紧固件44。紧固件44是将一对面状部42彼此拆装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紧固件44使用了线式紧固件。另外,不限于此,紧固件44也可以是面式紧固件和按扣等点式紧固件等。
本实施方式的各面状部42在座椅10的上下方向上均具有如下这样的程度的长度尺寸:上缘位于连结带30附近,下缘配置在覆盖到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P的至少肚脐的位置。
当乘员P就座于座椅10而佩戴安全带装置1时,在连结带30和面状部件40的连结被解除的状态下,拉出卷绕于各卷收器26、28的各织带24并就座。然后,乘员P使左右肩部在各肩带20与座椅靠背14的前表面14A之间通过。之后,乘员P使连结带30连结,使各面状部42彼此连结,进而佩戴腰带15。
由此,乘员P佩戴安全带装置1。
在乘员P佩戴了安全带装置1的状态下,各保护垫22被配置成从乘员P的左右各肩部到腰部的左右各侧方地与乘员P的前表面接触的状态。
这时,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通过弯曲的形状而均配置在乘员P的胸骨附近。
由此,例如在安全带装置1限制乘员P因碰撞等引起的冲击而从座椅10移动时,各保护垫22能够在乘员P的肋骨的各部分中的具有比较高的强度的胸骨附近约束乘员P。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在更适当的部位处约束乘员P的肋骨。
如上所述,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通过连结带30连结。
由此,即使在例如乘员P因碰撞等引起的冲击而从座椅10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附近移动的情况。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更可靠地在适当的部位处约束乘员P的肋骨。
在以往的安全带装置中,当发生了碰撞等引起的冲击时,通过从乘员P的肩部利用带部件等约束肋骨、腰部等来限制乘员P从座椅10移动的情况。然而,该情况下,收纳在腹部、肋骨内部的乘员P的内脏器官会移动而与肋骨接触,并对肋骨施加载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乘员P佩戴了安全带装置1的状态下,面状部件40从前表面侧呈面状地接触并覆盖从乘员P的胸骨附近到肚脐的乘员P的腹部。
由此,在安全带装置1限制乘员P因碰撞等引起的冲击而从座椅10移动时,收纳在腹部、各肋骨弓之间(所谓的心窝)的内脏器官的移动被面状部件40限制。进而,通过限制这些收纳在腹部、各肋骨弓之间的内脏器官的移动,限制了由于这些内脏器官而导致收纳在肋骨内部的内脏器官被牵拉着移动的情况。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抑制乘员P的内脏器官与肋骨接触而对肋骨施加载荷的情况。
在发生了碰撞等引起的冲击时,乘员P的内脏器官被面状部件40呈面状地支承而受到限制。因此,施加于该内脏器官的载荷被分散,安全带装置1能够减轻在发生碰撞时等对乘员P施加的负荷。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安全带装置1构成为具备:一对肩带20,其沿着乘员P的上下方向通过该乘员P的肩部;以及面状部件40,其设置于一对肩带20,在一对肩带20之间覆盖乘员P的上半身的前表面。
由此,在安全带装置1限制乘员P因碰撞等引起的冲击而从座椅10移动时,收纳在腹部、各肋骨弓之间的内脏器官的移动被面状部件40限制。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抑制乘员P的内脏器官与肋骨接触而对该肋骨施加载荷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面状部件40构成为覆盖乘员P的腹部。
由此,收纳在腹部的内脏器官的移动被面状部件40限制。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减少乘员P的内脏器官与肋骨接触而产生的载荷。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一对肩带20均构成为从乘员P的各肩部延伸到位于与该肩部相同的一侧的腹部的侧方,在一对肩带20上分别设有朝向乘员P的胸骨弯曲的保护垫22。
由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在乘员P的肋骨的各部分中的具有比较高的强度的胸骨附近约束乘员P。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在更适当的部位处约束乘员P的肋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在一对肩带20上设有连结带30,该连结带30将设置于一对肩带20中的各个肩带20上的保护垫22彼此连结起来。
由此,即使在例如乘员P因碰撞等引起的冲击而从座椅10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各保护垫22的大致中央部附近移动的情况。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更可靠地在适当的部位处约束乘员P的肋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面状部件40构成为设置在连结部的下方。
由此,收纳在腹部的内脏器官的移动被面状部件40限制。因此,安全带装置1能够减少乘员P的内脏器官与肋骨的接触而产生的载荷。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举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变形和应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各卷收器26、28收纳在座椅10的座椅靠背14的内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座椅10的外侧面。此外,各卷收器26、28也可以设置在支柱、顶棚、地板等车体的各部分。
此外,安全带装置1也可以具备预张紧器和限力器等各种机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安全带装置1具备肩带20,该肩带20具备弯曲部。然而,不限于此,安全带装置1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具备形成为直线状的一对肩带,在这些肩带之间配置面状部件4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面状部件40具有如下这样的程度的宽度尺寸:上缘位于连结带30附近,下缘配置在覆盖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P的肚脐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覆盖位于一对肩带20之间的整个胸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垫22构成为两端与织带24连接。然而,不限于此,保护垫22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遍及整个长度方向地具备贯穿插入孔,使织带24在该插通孔内通过。该情况下,肩带20具备一根织带24,该织带2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卷收器26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卷收器28连结。
此外,安全带装置1不限于设置于车辆,也可以设置于飞机和过山车等其他乘坐装置。

Claims (5)

1.一种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将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保持在所述座椅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装置具备:
一对带,其沿着乘员的上下方向通过该乘员的肩部;以及
面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一对带,在所述一对带之间覆盖乘员的上半身的前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状部件覆盖乘员的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带均从乘员的各肩部分别延伸到位于与各肩部相同的一侧的腹部的侧方,
在所述一对带中的各个带上设有朝向乘员的胸骨弯曲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带上设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将设置于所述一对带中的各个带上的所述弯曲部彼此连结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状部件设置在所述连结部的下方。
CN202110233499.0A 2020-03-18 2021-03-03 安全带装置 Pending CN1134927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8370 2020-03-18
JP2020048370A JP2021146864A (ja) 2020-03-18 2020-03-18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2792A true CN113492792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85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3499.0A Pending CN113492792A (zh) 2020-03-18 2021-03-03 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46864A (zh)
CN (1) CN11349279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0678A (ja) * 2001-02-20 2002-08-28 Taku Doi シートベルトの小児用補助具
JP2003034228A (ja) * 2001-07-23 2003-02-04 Fujikura Parachute Co Ltd 着用式年少者用ベルト
KR20070095735A (ko) * 2006-03-22 2007-10-01 안동식 다용도 안전조끼
JP2009269550A (ja) * 2008-05-09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03528420U (zh) * 2013-10-12 2014-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CN104044546A (zh) * 2014-06-27 2014-09-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服
CN106427876A (zh) * 2016-10-19 2017-02-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及座椅
CN206086632U (zh) * 2016-10-27 2017-04-12 欧阳琳 卡通抱枕式儿童乘车安全装置
CN106985784A (zh) * 2017-03-31 2017-07-28 吴建钢 盾式儿童车载安全装置
CN206826596U (zh) * 2017-06-20 2018-01-02 长春工程学院 车用跨交式乘员约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0678A (ja) * 2001-02-20 2002-08-28 Taku Doi シートベルトの小児用補助具
JP2003034228A (ja) * 2001-07-23 2003-02-04 Fujikura Parachute Co Ltd 着用式年少者用ベルト
KR20070095735A (ko) * 2006-03-22 2007-10-01 안동식 다용도 안전조끼
JP2009269550A (ja) * 2008-05-09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03528420U (zh) * 2013-10-12 2014-04-09 厦门理工学院 四点式儿童安全带
CN104044546A (zh) * 2014-06-27 2014-09-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服
CN106427876A (zh) * 2016-10-19 2017-02-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及座椅
CN206086632U (zh) * 2016-10-27 2017-04-12 欧阳琳 卡通抱枕式儿童乘车安全装置
CN106985784A (zh) * 2017-03-31 2017-07-28 吴建钢 盾式儿童车载安全装置
CN206826596U (zh) * 2017-06-20 2018-01-02 长春工程学院 车用跨交式乘员约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46864A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2706B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US20090094810A1 (en) Buckle-tongue arrangement for four point seat belt system
EP1064175A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harness
CN109664859B (zh) 用于车辆的乘员约束装置
JP4596067B2 (ja)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CN113492792A (zh) 安全带装置
CN109969121B (zh)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EP1690754A1 (en) Vehicle seat belt attachment
KR101438201B1 (ko) 시트 일체형 안전벨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안전벨트 체결방법
GB2408241A (en) A seatbelt arrangement with an air bag
JP6025361B2 (ja) 乗員拘束装置
US10099651B2 (en) Ergonomic restraint harness
CN215851125U (zh) 一种新型的带有减伤功能的安全带
JP682541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ガイド構造
CN220281333U (zh) 一种乘员约束装置及车辆
JP2009274642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1897415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219236973U (zh)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胸气囊保护系统
JP2022128890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4702007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7254757B2 (ja) 乗員拘束装置
KR200460844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벨트의 보조 체결장치
KR101741813B1 (ko) 임산부를 위한 시트벨트의 보조체결장치
JP2006273163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926955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