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0618A -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0618A
CN113480618A CN202110757388.XA CN202110757388A CN113480618A CN 113480618 A CN113480618 A CN 113480618A CN 202110757388 A CN202110757388 A CN 202110757388A CN 113480618 A CN113480618 A CN 113480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leu
val
measles virus
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73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耀伟
徐令东
陈相波
宗明瑞
王斌
杨永乐
梅小强
覃盼
彭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ublication of CN11348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0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00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6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negative-sense
    • C12N2760/00011Details
    • C12N2760/18011Paramyxoviridae
    • C12N2760/18411Morbillivirus, e.g. Measles virus, canine distemper
    • C12N2760/18421Viruses as such, e.g. new isolates, mutants or their genomic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0011Coronaviridae
    • C12N2770/20022New viral proteins or individual genes, new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spects of known viral proteins or 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0011Coronaviridae
    • C12N2770/200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达新型冠状病毒蛋白,例如S蛋白或其三聚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重组麻疹病毒,包含该重组麻疹病毒的疫苗,以及这类疫苗在用于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20年10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1112686.5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提述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苗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表达新型冠状病毒蛋 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包含该重组麻疹病毒的疫苗,以及这类疫苗在用 于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的应用等。
序列表
本申请包含序列表,其通过提述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的病原。目前亟需针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预防性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正在研发 的新型冠状病毒以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为主。灭活疫苗是选用 普遍流行的及免疫原性良好的毒株等进行人工培养,用化学或物理的方 法将其灭活,使其丧失传染性,但仍保其留免疫原性。其优点是安全、 不存在散毒的危险,便于贮存和运输,产生抗体水平高;其缺点是引起 细胞介导免疫的能力较弱,免疫力产生较慢,通常在接种2周后才能获 得良好的免疫力。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优点是宿主范围广,对人致病性低, 人体免疫后能在体内持续增殖,安全性好,不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缺 点则是存在体内预存抗体而影响免疫效果。在人体中针对Ad5型腺病毒 的预存抗体对以Ad5为载体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产生抑制,有研究显示,具有Ad5腺病毒预存抗体的志愿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 的滴度相较于没有预存抗体的志愿者偏低。
麻疹病毒(MeV)属于副粘病毒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 毒属,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多形态或球形, 外部由囊膜包裹。国内所用的麻疹疫苗株为沪191(S191)株,沪191 株生产的麻疹疫苗稳定性良好,其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良好,在我 国已应用近60年,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明确的肯定,是中国麻疹 疫苗的主要生产株。
已有研究表明麻疹病毒可作为良好的重组疫苗载体平台,开发“即 插即用”技术平台(Christiane Gerke等人,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019,Vol 18,No.4,393-403)。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可容纳高达6kb的外 源基因插入到病毒的基因组中,具有高度通用性和适用性,能诱导机体 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效果不受人体中预存麻疹 病毒抗体的影响。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严重性,目前迫切需要能够有效预防和/或治疗 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开发了表达新冠病毒抗原 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用于疫苗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了产生基于重组麻疹病毒的疫苗,该重组麻疹病毒表 达新冠病毒的一种或多种抗原蛋白,在施用后能有效预防和/或治疗新 冠病毒感染。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新冠病毒的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 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胞外区的氨基酸 序列(例如如SEQ ID No:1所示)相比,包含以下突变:
(a)消除或破坏位于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Furin蛋白酶 酶切位点的突变;和
(b)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还包含促进S蛋白释放的 突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消除或破坏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的突变为 在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位置处的添加、删 除、和/或取代,例如可以是R682G/R683S/R685S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 突变为K986P/V987P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 C末端还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的基序。
所述S蛋白突变体可以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 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 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地,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表达后能形成包含三个S1亚基和 三个S2亚基的融合前三聚体构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性片 段为免疫原性片段,例如S1亚基或受体结合域(RBD)序列。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的三聚体,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胞外区的 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突变:
(a)消除或破坏位于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Furin蛋白酶 酶切位点的突变;和(b)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
优选地,所述三聚体呈S蛋白的融合前三聚体构象,从而可以有 利地用作抗原来激发受试者中的免疫应答。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核苷酸序列,其编码如本文公 开的任一种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优选地,所述多 核苷酸是经过密码子优化的。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构建体,其包含如本文公开 的多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接至编码麻疹病毒反基因组正链RNA的 cDNA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可以插入cDNA序列中,例如插入 cDNA序列的P基因与M基因之间或H基因与L基因之间。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在麻疹 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包含与编码如本文公开的新冠病毒S蛋 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正链RNA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是来自 或衍生自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株的麻疹病毒的全长基因组负链RNA。例 如,所述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株选自:沪191株、Schwarz株、Moraten 株、AIK-C株和Edmonston-Zagreb株,优选为沪191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正 链RNA序列是经过密码子优化的,特别是针对哺乳动物密码子优化 的。并且优选地,在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包含与编码 如本文公开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正链RNA序 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的核苷酸数目符合麻疹病毒的6倍规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互补的负链RNA序列位于麻疹病毒基因组 负链RNA序列中的基因间区,例如N基因与P基因之间、P基因与M 基因之间、M基因与F基因之间、F基因与H基因之间或H基因与L 基因之间,优选地位于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的P基因与 M基因之间或H基因与L基因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麻疹病毒载体还包含与选自以下的 一种或多种调控元件的编码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转录启动子、 终止序列、增强子、和其他顺式作用元件。所述调控元件与使用的麻 疹病毒株可以是同源或异源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还包含外部 囊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麻疹病毒载体还包含在囊膜表面 呈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三聚 体。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一种转移质粒或抗原表达质粒,其 包含如上文公开的多核苷酸序列或核酸构建体。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拯救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 重组麻疹病毒载体的反向遗传系统,其包含:
a)如本文公开的抗原表达质粒;
b)包含麻疹病毒核衣壳蛋白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1;
c)包含麻疹病毒磷蛋白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2;和
d)包含麻疹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表达质粒是真核表达质粒,例如是 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表达质粒和辅 助质粒1-3都是包含T7启动子的质粒。例如,辅助质粒可以基于pT7 载体构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辅助质粒1为pT7-Hu191-N,辅 助质粒2为pT7-Hu191-P,和/或辅助质粒3为pT7-Hu191-L。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的方法,其 包括:
a)将本文公开的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至第一细胞系中;
b)转染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感染第二细胞系并培养;
c)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纯化,从而获得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 麻疹病毒颗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助质粒包括以下质粒:包含麻疹病毒 核衣壳蛋白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1、包含麻疹病毒磷蛋白编码序列的辅 助质粒2、和包含麻疹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a)中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1-3 加入的质量比为10:3:3: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细胞系是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 的细胞系例如BHK-T7细胞系,和/或第二细胞系是Vero细胞系。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的方法,其 包括:
a)将如本文公开的抗原表达质粒转染至辅助细胞系中;
b)转染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感染第二细胞系并培养;
c)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纯化,从而获得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 麻疹病毒颗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助细胞系在基因组中包含麻疹病毒核衣 壳蛋白、磷蛋白和RNA聚合酶编码序列,从而能稳定地表达麻疹病毒 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和RNA聚合酶。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其包含在麻疹 病毒包膜表面表达的新冠病毒S蛋白变体的多聚体,例如三聚体。所述 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可以通过用如本文公开的任一种制备重组麻疹病毒 颗粒的方法获得。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宿主细胞,其经过所述抗原表达质粒和 提供辅助功能和蛋白的其他多核苷酸转染获得。所述宿主细胞优选为 真核细胞。所述其他多核苷酸可以编码麻疹病毒N、P、L蛋白的一种 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多核苷酸包含在相应的辅助质 粒中,或者由已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N、P、L蛋白来自相同或不同的病毒株。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如本文公开的重组 麻疹病毒颗粒或宿主细胞。所述组合物可以是药物组合物或免疫原性组 合物,例如疫苗组合物。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或组合 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新冠病毒的疫苗中的用途。任选地,所述重组麻 疹病毒颗粒或组合物还可用于同时预防麻疹病毒感染。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或组合 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中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或病况的药 物中的用途。所述受试者可以是例如猴、猿、黑猩猩、猫、狗、牛、马、 小鼠、大鼠、兔和人(包括成人和儿童)等,优选是人,包括成人和儿 童。
本发明涉及的一些实施方案:
1.一种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 突变体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胞外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突变:
(a)消除或破坏位于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Furin蛋白酶酶 切位点的突变;和(b)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
2.实施方案1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还包含促进S蛋白释放的突变。
3.实施方案1或2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 消除或破坏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的突变为在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 位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位置处的添加、删除、和/或取代。
4.实施方案3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 突变为R682G/R683S/R685S取代。
5.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其中所述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为 K986P/V987P取代。
6.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C末端还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的基 序。
7.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 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8.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表达后能形成包含三个S1亚基和三个S2 亚基的融合前三聚体构象。
9.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 段,其中所述功能性片段为免疫原性片段,例如受体结合域(RBD)序 列。
10.一种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在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 列中包含与编码实施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 其功能性片段的正链RNA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
11.实施方案10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所述麻疹病毒基因组 负链RNA序列是来自或衍生自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株的麻疹病毒的全 长基因组负链RNA。
12.实施方案10或11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减毒麻疹 病毒疫苗株选自:沪191株、Schwarz株、Moraten株、AIK-C株和 Edmonston-Zagreb株。
13.实施方案11或12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减毒麻疹 病毒疫苗株为沪191株。
14.实施方案10-13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编码实 施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 正链RNA序列是经过密码子优化的,特别是针对哺乳动物密码子优 化的。
15.实施方案10-14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互补的 负链RNA序列的核苷酸数目符合麻疹病毒的6倍规则。
16.实施方案10-15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互补的 负链RNA序列位于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的基因间区,包 括N基因与P基因之间、P基因与M基因之间、M基因与F基因之 间、F基因与H基因之间或H基因与L基因之间。
17.实施方案16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互补的负链RNA序 列位于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的P基因与M基因之间或H 基因与L基因之间。
18.实施方案10-17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还包含与 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调控元件的编码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 转录启动子、终止序列、增强子、和其他顺式作用元件。
19.实施方案18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所述调控元件与麻疹 病毒是同源或异源的。
20.实施方案10-19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还包含外 部囊膜。
21.实施方案20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还包含在囊膜表面呈融 合前三聚体构象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的三聚体。
22.一种多核苷酸序列,其编码实施方案1-9中任一项的新冠病 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
23.一种核酸构建体,其包含实施方案22的多核苷酸序列可操作 地连接至编码麻疹病毒反基因组正链RNA的cDNA序列。
24.实施方案23的核酸构建体,所述多核苷酸序列插入cDNA序 列中,例如插入cDNA序列的P基因与M基因之间或H基因与L基 因之间。
25.一种转移质粒,其包含实施方案23或24的核酸构建体。
26.一种用于拯救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的 反向遗传系统,其包含:
a)抗原表达质粒,其包含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编码序列可操作地 连接于编码麻疹病毒反基因组正链RNA的cDNA序列中;
b)包含麻疹病毒核衣壳蛋白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1;
c)包含麻疹病毒磷蛋白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2;和
d)包含麻疹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序列的辅助质粒3。
27.实施方案26的反向遗传系统,其中所述抗原表达质粒是真核 表达质粒,例如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
28.实施方案26或27的反向遗传系统,其中所述抗原表达质粒 和辅助质粒1-3都是包含T7启动子的质粒。
29.一种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的方法,其包括:
a)将如实施方案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向遗传系统中的质粒共 转染至第一细胞系中;b)转染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感染第二细胞系并培 养;和c)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纯化,从而获得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 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
30.实施方案29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 1-3加入的质量比为10:3:3:1。
31.实施方案29或3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细胞系是 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细胞系例如BHK-T7细胞系,和/或第二细 胞系是Vero细胞系。
32.一种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的方法,其包括:
a)将如实施方案26-3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向遗传系统中的抗原表 达质粒转染至辅助细胞系中;
b)转染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感染第二细胞系并培养;和
c)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纯化,从而获得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重 组麻疹病毒颗粒。
33.实施方案32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细胞系在基因组中包含麻 疹病毒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和RNA聚合酶编码序列,从而稳定地表 达麻疹病毒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和RNA聚合酶。
34.一种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其通过用实施方案26-33中任一项 的方法获得。
35.一种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其包含在麻疹病毒囊膜表面表达的 新冠病毒S蛋白或其功能性片段或多聚体。
36.实施方案35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其包含在囊膜表面呈融合 前三聚体构象的新冠病毒S蛋白的三聚体。
37.实施方案35或36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其中所述S蛋白与 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胞外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突变:
(a)消除或破坏位于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Furin蛋白酶 酶切位点的突变;和(b)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
38.一种宿主细胞,其通过用实施方案23或24的核酸构建体或 者实施方案25的转移质粒转染获得。
39.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实施方案34-37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 毒颗粒,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接受的运载体。
40.实施方案39的组合物,其为疫苗组合物。
41.实施方案34-37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或实施方案 39-40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新冠病毒的疫苗中的用 途。
42.实施方案34-37中任一项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或实施方案 39-40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中新冠病毒感染 引起的疾病或病况的药物中的用途。
43.实施方案42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是人,包括成人和儿童。
44.实施方案1-9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 片段的三聚体。
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述,因此必要时包含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该概述仅是举例说明性的,并不意 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本文所述的方法、组合物和用途和/或其他主 题的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在本文所示的教导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感染性克 隆质粒pYES2-rMeV-SC2-ST的构建示意图。
图2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分段扩增 示意图。
图3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分段扩增 结果检测图。
图4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感染性克 隆质粒pYES2-rMeV-SC2-ST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结果图。
图5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拯救检测 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结果图,箭头处指示出现细胞合胞体病变。
图6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拯救检测 的RT-PCR检测结果图。
图7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拯救检测 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图。
图8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传至第20 代(p20)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图。
图9为用非变性胶检测重组麻疹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新冠病毒S 蛋白三聚体的表达。
图10为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在Vero 细胞中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图。
图11为通过荧光酶活性测定的多克隆抗体对假病毒感染的中和效 果结果图。
图12A-C为比较仓鼠中接种重组麻疹病毒后产生的SARS-CoV2-S 抗体滴度的差异的分析图。其中圆圈代表rMeV-GFP(n=5),方框代 表rMeV-SC2-RBD(n=5),上三角代表rMeV-SC2-S(n=5),下三角 代表rMeV-SC2-ST(n=5),每个柱高代表5个小鼠中的均值。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新冠病毒抗原蛋白变体、以麻疹病毒作为载体重组表达 新冠病毒抗原蛋白变体、产生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包含此类重组麻疹 病毒颗粒的组合物,特别是疫苗组合物,以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新冠病 毒感染中的用途。具体地,本发明人基于现有的减毒麻疹病毒株的基因 组序列,通过DNA重组克隆入编码新冠病毒一种或多种抗原蛋白(例 如S蛋白或其功能性片段或其多聚体)的多核苷酸序列,从而构建携带 源自新冠病毒的一种或多种异源多核苷酸的麻疹病毒表达载体(即重组 麻疹病毒载体),以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 具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 病毒。冠状病毒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 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组全长约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 基因组最大的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也称为2019-nCoV,引发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COVID-19)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其余 6种分别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 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和MERS-CoV(引发中东呼吸 综合征)。
与其他冠状病毒一样,SARS-Cov-2病毒颗粒是球形的且具有在其 表面呈刺突状的S蛋白(又称为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这些 刺突粘附到人细胞上,引起允许病毒膜与细胞膜融合的结构变化,然后 病毒基因可以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产生更多的病毒。
因此,S蛋白是新冠病毒的主要抗原,负责病毒与受体结合,具有 良好的免疫原性。天然S蛋白包含跨膜区和胞内区以及在囊膜表面的胞 外区,胞外区有两个亚基:S1和S2,其中S1亚基中包含受体结合位点 (RBD)以介导S1亚基与受体(例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 体)结合,S2亚基促进膜融合,从而有助于病毒进入细胞。除了S蛋 白以外,新冠病毒还有另外三种主要的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N蛋白)、 膜蛋白(M蛋白)、包膜蛋白(E蛋白)。
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所有冠状病毒的S蛋白在病毒表面均呈现三聚 体结构,即由三个S1亚基和三个S2亚基构成。天然的S蛋白三聚体有 两种不同的构象:融合前的结构存在于成熟的病毒体上,呈丁香状,三 个S1头位于三聚化S2茎的顶部;融合后结构为膜融合状态,呈哑铃状, 三个S2亚基重排,形成一个六个螺旋束的结构。来自不同冠状病毒属 的S2的结构在融合前和融合后状态均相似,但来自不同属的S1亚基在 结构上存在差异,并且识别多种宿主细胞受体。S蛋白三聚体形式是其 天然形态,如果阻断S蛋白与受体的结合,新冠病毒将无法入侵细胞。
不同属的冠状病毒的S蛋白存在明显差异,结合不同的糖受体和蛋 白受体。新冠病毒S蛋白与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CoV-1S蛋白的氨基 酸同一性为76.3%,与其他冠状病毒(如MERS-CoV等)差异性更大。 S蛋白是疫苗、治疗性抗体和诊断方法研究的关键目标。
S抗原蛋白和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原蛋白”与“抗原”可互换使用,指的 是源自新冠病毒的蛋白,通常为结构蛋白,其可与天然蛋白相同或可由 天然蛋白经突变衍生,包括取代(特别通过保守氨基酸残基)、删除或 添加氨基酸或翻译后二次修饰,或其功能性片段或多聚体。本发明涵盖 具有适于在宿主特别是人宿主中引发免疫应答的天然蛋白的表位的功 能性片段,所述免疫应答能够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或相关疾病。
因此,本文中的表述“S蛋白”或“S抗原蛋白”涵盖全长S蛋白 以及全长S蛋白中的胞外区,不仅涵盖天然S蛋白的胞外区,还涵盖经 突变衍生的S蛋白胞外区的变体、其功能性片段或其多聚体。例如,天 然S蛋白不限于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胞外区(例如如SEQ IDNo:1所 示),而可以是来自其他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胞外区;功能性片段包括 但不限于S1亚基、S2亚基或者S1亚基中包含的RBD位点;多聚体优 选是三聚体。
如本文所用,“功能性片段”是指多肽分子(例如S蛋白胞外区) 的一部分,其含有多肽全长的至少80%、90%、95%或更多,且保留了 全长多肽的免疫原性。即,在本发明中所述的S蛋白的功能性片段也能 够成功组装到麻疹病毒载体中,且也能够在受试者中产生针对新冠病毒 的免疫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片段是免疫原性片段。在一些实 施方案中,所述功能性片段是S蛋白的RBD片段,其序列如SEQ ID No: 3所示。
在新冠病毒S蛋白中,S1亚基和S2亚基的连接处存在Furin蛋白 酶酶切位点(如SEQ ID No:1所示的S蛋白第682-685位氨基酸,RRAS), 在通过RBD结合易感细胞表面后,细胞膜表面Furin蛋白酶剪切该酶 切位点,使得S蛋白的S1结构域解离脱落,剩下的S2结构域负责病毒 膜与细胞膜的膜融合作用,即为融合后构象。在本发明中,表述“融合 前三聚体构象”是指包含三个S1亚基和三个S2亚基的三聚体构象,其 中S1亚基未被切割。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冠病毒S蛋白变体,所述变体相比 于野生型新冠病毒S蛋白序列,消除或破坏了位于S1亚基与S2亚基连 接处的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相比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序列,所述新冠病 毒S蛋白变体包含对该酶切位点处或附近的氨基酸的突变以消除或破坏 该酶切位点,所述突变包括添加、删除、和取代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 为取代,例如保守性取代。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相比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序列,在变体中第682、683、和/或 685位氨基酸发生突变,优选为R682G/R683S/R685S取代,即RRAR 突变为GSAS。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新冠病毒S蛋白变体还包含使S 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所述突变可选自添加、删除、和 取代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突变为 K986P/V987P取代,取代后的两个脯氨酸之间将形成分子间共价键以稳 定S蛋白融合前的三聚体构象。如本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所述突 变也可以是取代为其他氨基酸,只要也能实现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 稳定化并且不干扰S蛋白的正常折叠。
进一步地,相比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序列,所述新冠病毒S蛋白 变体还包含位于C末端的基序序列。可以出于多种目的加入基序序列, 例如维持S蛋白三聚体构象和更好地促进S蛋白的释放等。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所述基序序列包含或组成为SEQ ID No:4。如本领域技术人员 理解的,所述基序序列不限于如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其可以是 另外的序列,只要能提供期望的功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新冠病毒S蛋白变体的氨基 酸序列包含或组成为SEQ ID No:2。
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新冠病毒S蛋白变体, 其包含与SEQID No:2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 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 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涵盖将这些新冠病毒 S蛋白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用于构建重组麻疹病毒载体。
在本发明中,序列比对、确定序列同一性百分比和对应序列位置可 以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一些软件进行,例如BLAST程序、CLUSTALW (http://www.ebi.ac.uk/clustalw/)、MULTALIN (http://prodes.toulouse.inra.fr/multalin/cgi-bin/multalin.pl)或MUSCLE(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以这些网站指示的缺省 参数来探查(例如比对)获得的序列。如本文使用的,当关于比对氨基 酸序列的特定对使用时,术语“同一性”或“百分比同一性”指氨基酸序 列同一性百分比,其通过计数在比对中的相同匹配数目,并且将这样 的相同匹配数目除以比对序列的长度来获得。
例如,可以通过Needleman-Wunsch总体比对和评分算法 (Needleman和Wunsch(1970)J.Mol.Biol.48(3):443-453)计算同一 性,如通过作为EMBOSS软件包的部分分配的“Needle”程序执行的 (Rice,P.等人(2000)EMBOSS: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Open Software Suite,Trends in Genetics 16(6):276-277,在其他资源 中,可在embnet.org/resource/emboss和emboss.sourceforge.net处从 EMBnet获得的版本6.3.1),使用默认缺口罚分和评分矩阵(用于蛋 白质的EBLOSUM62和用于DNA的EDNAFULL)。
另外的数学算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并且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序列。 可以用BLASTP程序(针对蛋白质序列搜索的蛋白质查询)执行 BLAST蛋白质搜索,以获得与S蛋白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为了获得用 于比较目的的缺口比对,Gapped BLAST(在BLAST 2.0中)可以如Altschul等人(1997)Nucleic Acids Res.25:3389中所述利用。可替代 地,PSI-Blast可以用于执行迭代搜索,其检测分子之间的遥远关系(参 见Altschul等人,同上)。当利用BLAST、Gapped BLAST和PSI-Blast 程序时,可以使用相应程序(例如BLASTX和BLASTN)的默认参 数。比对也可以通过检查手动执行。
关于与参考序列最佳比对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残基“对应于”在 比对中与残基配对的参考序列中的位置。“位置”由数目指示,该数目 基于其相对于N末端的位置依次鉴定参考序列中的每个氨基酸。由于 在确定最佳比对时必须考虑的缺失、插入、截短、融合等,一般而言, 如通过从N末端简单计数确定的测试序列中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不一定 与参考序列中其对应位置的数目相同。例如,在其中比对的测试序列 中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在缺失位点处没有氨基酸对应于参考序列中的 位置。当比对的参考序列中存在插入时,该插入将不对应于参考序列 中的任何氨基酸位置。在截短或融合的情况下,在参考序列或比对序 列中可以存在不对应于相应序列中的任何氨基酸的氨基酸段。
在本发明中,通过破坏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以防止S1亚基被剪 切,保留了S1亚基且因此保持S蛋白融合前构象,形成包含三个S1亚 基和三个S2亚基的S蛋白三聚体。如本发明验证的,保持S蛋白融合 前构象有利于免疫后中和抗体的产生,在重组麻疹病毒中表达S蛋白三 聚体可以诱导产生更强、更有针对性的免疫反应,进而起到更好的保护 效果。
重组麻疹病毒载体
麻疹病毒(MeV)属于副粘病毒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一种具有不 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基因组(长度约16kb)的包膜病毒。由于其基 因组是负链RNA基因组,在体内或体外均不翻译,不具有感染性。麻 疹病毒RNA基因组编码6种结构蛋白:核蛋白(N)、磷酸化蛋白(P)、 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蛋白(H)和依赖RNA的 RNA聚合酶大蛋白(L),以及2种非结构性蛋白V和C(调节病毒复 制以及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在本文中,麻疹病毒的核蛋白、磷蛋白、 基质蛋白、融合蛋白、血凝素蛋白和RNA聚合酶大蛋白也可称为“N 蛋白”、“P蛋白”、“M蛋白”、“F蛋白”、“H蛋白”和“L蛋白”。这些成 分在现有技术中已经鉴定,并特别公开于Fields,Virology(Knipe& Howley,2001)中。蛋白H、F和M构成病毒的包膜并且负责病毒附接、 膜融合和病毒进入。麻疹病毒基因组中可以插入外源遗传材料的大片段, 可以长达6kb甚至更长。
麻疹疫苗是迄今为止开发的最安全、最稳定且有效的人类疫苗之一, 目前国外使用的减毒的活MV疫苗毒株有例如Schwarz株、Moraten 株和Edmonston-Zagreb株,这几种减毒疫苗株几乎都通过在非人细胞 中多次传代而获得。在中国广泛使用的麻疹病毒株是沪191株(Hu191), 它是中国第一株麻疹减毒活株,反应适中,免疫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 免疫持久性。麻疹病毒的“减毒株”定义为在相同宿主中无毒或比母株 低毒的毒株,施用于宿主时保留免疫原性以及可能的佐剂性。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在麻疹病毒基 因组负链RNA序列中包含与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正链RNA序列互 补的负链RNA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麻疹病毒基因组RNA负 链是来自或衍生自减毒MV疫苗株的麻疹病毒的全长基因组负链RNA。
如本文所用,术语“重组麻疹病毒载体”、“重组麻疹病毒”或“重 组麻疹病毒颗粒”可以互换使用,其意指麻疹病毒囊膜包裹的基因组负 链RNA中含有异源多核苷酸,例如来自其他病毒的异源多核苷酸。在 本发明中,与初始麻疹病毒(例如沪191株中包含的麻疹病毒)相比, 重组麻疹病毒在其RNA基因组中包含来自新冠病毒的异源多核苷酸, 例如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编码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
如本文所用,术语“负链RNA”,例如麻疹病毒基因组的负链RNA, 是指不能作为mRNA起作用,必须先合成互补链(正链RNA)作为 mRNA,再进行蛋白质翻译的RNA。相应地,其互补序列称为正链RNA 序列。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对应的正链RNA又称为反基因组正链RN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编码至少一种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正链RNA 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和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可操作地连 接,特别时插入到该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优选地,编码至少一种 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负链RNA序列是经过密码子优化的,特别是针对 哺乳动物密码子优化的,以提供在哺乳动物中更高的蛋白表达。在一些 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互补的负链RNA序列的核苷酸数目符合麻疹病毒 的6倍规则。
如本领域已知的,麻疹病毒的“6倍规则”是指来自麻疹病毒负链 RNA基因组的负链RNA序列和/或插入的异源多核苷酸中存在的核苷 酸数目是6的倍数。“6倍规则”已被本领域认为是麻疹病毒基因组中 有关核苷酸总数的要求,其使得MV基因组RNA有效或优化复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是来自或 衍生自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株的麻疹病毒的全长基因组负链RNA。所述 减毒麻疹病毒疫苗株可以选自:沪191株、Schwarz株、Moraten株、 AIK-C株和Edmonston-Zagreb株。所有这些毒株均已在现有技术中记 载并可获得,特别是用作商业化疫苗。优选地,所述减毒麻疹病毒疫苗 株为沪191株,即其基因组与沪191株完全相同。
麻疹病毒的减毒株指在选取的细胞上经系列传代并且可能地,适应 于其他细胞以产生适于制备疫苗株的种子毒株的毒株,其具有不允许回 复到病原性也不整合入宿主染色体的稳定基因组。作为具体的“减毒株”, 经确证的用于疫苗的毒株是适于本发明的减毒株,其满足FDA(美国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限定的规则,即经过对实验室和临床数据严格的审阅后, 其满足安全性、效力、质量和重复性规则 (www.fda.gov/cber/vaccine/ vacappr.ht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正链RNA序列互 补的负链RNA序列可操作地连接于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例 如插入基因间隔区域中。例如,可以位于N和P基因之间、P和M基 因之间、M和F基因之间、F和H基因之间或者H和L基因之间。在 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几种不同的多核苷酸存在于重组麻疹病毒载体中时, 这些对应于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多核苷酸的每一个可以插入麻疹病毒 载体的不同位点中,例如一个多核苷酸位于P和M基因之间,另一个 多核苷酸位于H和L基因之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与编码至 少一种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正链RNA互补的负链RNA序列插入麻疹病 毒载体的P和M基因之间的基因间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包含对应于以下 基因转录单元的负链RNA序列,从3’到5’(对应于正链RNA的5’到3’) 依次包含:编码MV的N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P蛋白的多核 苷酸,编码至少一种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例如S蛋白或其功能性片段) 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M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F蛋白的多 核苷酸,编码MV的H蛋白的多核苷酸,和编码MV的L蛋白的多核 苷酸。
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包含对应 以下于基因转录单元的负链RNA序列,从3’到5’(对应于正链RNA 的5’到3’)依次包含:编码MV的N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P 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M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F蛋白 的多核苷酸,编码MV的H蛋白的多核苷酸,编码至少一种新冠病毒 抗原蛋白(例如S蛋白或其功能性片段)的多核苷酸,和编码MV的L 蛋白的多核苷酸。
优选地,所述多核苷酸可操作地连接到麻疹病毒cDNA中编码MV 的P蛋白与编码MV的M蛋白的多核苷酸之间,并且受病毒复制和转 录调控序列例如MV前导序列和尾随序列控制。
在某些情况下,该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可以另外包含用于控制表达的 多个元件对应的负链RNA序列,所述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子序列、 转录起始序列、增强子序列、内含子、kozak序列、polyA序列、选择 元件和报道基因。这些调控元件可以是与麻疹病毒编码序列同源或异源 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S蛋 白单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是如本文公开的新 冠病毒S蛋白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或其多聚体,特别是S蛋白变体的三 聚体。优选地,产生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包含如本文公开的新冠病毒S 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三聚体,其在囊膜表面表达,呈融合前三聚体构象。本发明还涵盖用于重组麻疹病毒的新冠病毒抗原蛋白还可以 是除S蛋白以外的其他蛋白,例如E蛋白、M蛋白、N蛋白。
编码S蛋白的多核苷酸和包含该多核苷酸的核酸构建体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编码如本文公开的S蛋白、其功能性片 段的多核苷酸。
优选地,编码S蛋白、其功能性片段或其多聚体的多核苷酸序列是 经过密码子优化的,例如针对哺乳动物中表达进行过密码子优化的。如 本文所用,术语“密码子优化的”是指为在特定细胞类型中表达而经密 码子优化,特别是可以为人密码子使用而修饰。该优化使得重组感染性 颗粒在细胞中的产生效率增加,而不影响表达的蛋白。如上文提到的,该多核苷酸的核苷酸数目优选也符合麻疹病毒的6倍规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涵盖包含以下的多核苷酸:
a)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S蛋白的核酸序列;
b)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酸序列;或
c)在高严格条件下与a)或b)的核酸序列的互补链杂交的核酸序列。
具体地,所述多核苷酸可以包含如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或由 其组成。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核酸构建体,其包含如上文所述的多核 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接至编码麻疹病毒反基因组正链RNA的cDNA序 列。所述麻疹病毒反基因组正链RNA是指与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 互补的正链RNA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可以插入cDNA序列中,例 如插入ATU(额外转录单元)中,麻疹病毒的ATU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已知的。所述多核苷酸序列优选地定位于cDNA分子的N末端序列中, 并且尤其定位于例如插入cDNA序列的P基因与M基因之间或H基因 与L基因之间。
如本文所用,术语“可操作地连接”在本发明中指核酸构建体或载 体中的不同多核苷酸之间存在的功能性连接,由此所述不同的多核苷酸 和核酸构建体有效转录,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翻译,特别是在细胞或细 胞系中,尤其是在用作拯救系统的一部分产生本发明的重组感染性麻疹 病毒颗粒的细胞或细胞系或宿主细胞中。
所述多核苷酸可以位于同源或异源表达控制序列的控制下。在一些 实施方案中,所述核酸构建体中除了S蛋白编码序列之外,还包含表达 控制序列,例如转录启动子和终止序列以及可能的增强子和其他顺式作 用元件,这些调控元件可以是与麻疹病毒编码序列同源或异源的。备选 地,所述多核苷酸中不包含另外的表达控制序列,而是使用麻疹病毒自 身的调控元件驱动S蛋白表达。
可以通过将编码一种或多种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多核苷酸克隆到 编码麻疹病毒全长反基因组正链RNA的cDNA分子中来制备所述核酸 构建体。例如,可以使用核酸片段合成或通过由模板聚合(包括通过 PCR)的步骤来制备该核酸构建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麻疹病毒基因组序列与新冠病毒融合前S蛋 白编码序列以及质粒分为几个片段转染到酵母菌中,通过同源重组得到 包含新冠病毒融合前S蛋白基因的麻疹病毒全长cDNA克隆质粒。由此, 如本文公开的核酸构建体包含在所得麻疹病毒全长cDNA克隆质粒中。 该质粒在本文中又称为抗原表达质粒,其可以是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质粒是基于pYES2质粒构建的。
包含抗原表达质粒的反向遗传系统
反向遗传是通过定点突变某基因,研究其表型来确定该基因的功能 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病毒时,反向遗传可通过DNA重组在细胞 培养中表达和操作含有特定突变的病毒,从而评估突变对于病毒复制和 转录、病原性、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抑制宿主细胞应答和宿主范围或传 播性等的影响(参见例如Ginés
Figure BDA0003147651500000221
-Pérez等人,Viruses.2018Nov;10(11):597)。已经有各种反向遗传方法用于恢复各种病毒家族的重组 病毒,包括正链RNA病毒例如管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黄病毒; 负链RNA病毒例如流感病毒和沙粒病毒等。反向遗传还已经用于开发 基于病毒减毒形式的疫苗和产生携带报告基因以追踪病毒感染的重组 病毒。由于反向遗传的众多优点,例如快速生产和突变病毒(包括重排 列),它是病毒学和疫苗制造的有效工具。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拯救表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蛋白的 重组麻疹病毒载体疫苗株的反向遗传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 原蛋白是融合前S蛋白突变体三聚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反向遗传系统包含如上文所述的抗原表达质 粒,其中包含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例如S蛋白突变体的多核苷酸; 和辅助质粒或辅助细胞系。具体地,所述辅助质粒可以为分别包含麻疹 病毒N、P和L基因的三种辅助质粒,所述辅助质粒可以使用载体pT7 构建,例如所述辅助质粒可以分别为pT7-Hu191-N、pT7-Hu191-P和pT7-Hu191-L,其中辅助质粒pT7-Hu191-N含有麻疹病毒的核衣壳蛋白 编码基因,辅助质粒pT7-Hu191-P含有麻疹病毒的磷蛋白编码基因,辅 助质粒pT7-Hu191-L含有麻疹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备选地,可 以不使用辅助质粒而采用辅助细胞系,所述辅助细胞系经过在细胞中导 入麻疹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磷蛋白P以及RNA聚合酶L的编码序列 而获得,能够稳定地表达这些蛋白,在用抗原表达质粒转染后即能组装 出重组麻疹病毒颗粒。优选地,所述辅助细胞也能表达RNA聚合酶, 例如T7噬菌体聚合酶。关于辅助细胞的例子,可参见Radecke F等人 (1995)Rescue of measles viruses from clonedDNA.EMBO J 14(23):5773–5784中提到的293-3-46细胞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如上文所述的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 共转染到细胞中来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
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案中,采用稳定表达麻疹病毒N蛋白、P蛋白 和L蛋白的辅助细胞系,通过用如上文所述的抗原表达质粒转染该辅助 细胞来制备重组麻疹病毒颗粒。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此类反向遗传系统来产生重组麻疹病 毒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至第一细胞系中;
b)转染后收集细胞上清混合物感染第二细胞系,收集培养后获得 的表达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原表达质粒和各辅助质粒加入的质量比为 FL:N:P:L=10:3:3:1,其中FL代表抗原表达质粒,N、P、L 分别代表表达N、P、L蛋白的辅助质粒。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辅助质 粒分别为pT7-Hu191-N、pT7-Hu191-P、pT7-Hu191-L。
优选地,抗原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都是基于真核表达质粒而构建的, 且所述反向遗传系统用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 细胞系是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BHK-T7细胞。优选地,第二细胞 系是Vero细胞。Vero细胞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药典》认可 的疫苗生产细胞系。
包含重组麻疹病毒颗粒的组合物、疫苗及其应用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其包含如上文公开的重组麻疹 病毒颗粒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运载体。这些组合物诱导针对新 冠病毒的免疫应答,特别是保护性免疫应答,并特别引发针对新冠病毒 抗原蛋白的抗体产生和/或引发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这些 组合物相应地可包含对宿主、尤其是人宿主施用的适合的运载体,例如 药学上可接受的运载体,并且可进一步包含但非必须的佐剂以增强宿主 中的免疫应答。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由监管机构批准或在各国药典或其他 普遍认可的药典中列出可用于动物,尤其是人类的。术语“运载体”是 指药物组合物或疫苗组合物(例如,免疫原性或疫苗制剂)与之一起施 用的稀释剂、佐剂、赋形剂或媒介物。盐水溶液以及葡萄糖水溶液和甘 油溶液也可以用作液体载体,特别是用于注射溶液。合适的赋形剂包括 淀粉、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胶、麦芽、大米、面粉、白垩、硅胶、 硬脂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滑石、氯化钠、脱脂乳粉、甘油、丙烯、 乙二醇、水、乙醇等。合适的药物运载体的例子在E.W.Martin的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有所描述。制剂应适合于施用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是免疫原性组合物,特别是疫苗组 合物。所述组合物或疫苗用于在预防疗法中防止新冠病毒感染,以及任 选地,同时防止麻疹病毒感染。该疫苗组合物有利地包含拯救自反向遗 传系统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通过标准施用途径来施用。 可以使用许多方法将制剂引入受试者,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鼻内、气 管内、口服、真皮内、肌肉内、腹膜内、静脉内、经结膜和皮下途径。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或组合 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新冠病毒的疫苗中的用途。疫苗的施用对象可以 是哺乳动物受试者,例如猴、猿、黑猩猩、猫、狗、牛、马、小鼠、大 鼠、兔和人(包括成人和儿童)等。
本发明还涵盖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或组合物在制备预 防和/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或病况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疾病 或病况包括但不限于,发热、肌肉酸痛、周身乏力、呼吸困难、以及新 冠病毒传染的并发症,例如急性呼吸拮据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 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单剂量施用所述组合物或疫苗。备选地,可以 在免疫-加强方案中多剂量施用。考虑到关于适于已知人MV疫苗的剂 量的可用知识,目前已知的人MV疫苗剂量为103至104pfu,可以以约 0.1-1000ng的有效剂量施用本文提供的重组麻疹病毒。在这些实施方案 的某些中,以约100ng或更少的剂量施用本文提供的重组麻疹病毒,并 且在这些实施方案的某些中,剂量是50ng或更少,10ng或更少,5ng 或更少,或0.1ng或更少。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施用剂量可以在预防或 治疗过程中改变。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初始施用剂量可以高于随 后的施用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取决于受试者的反应,施用剂量可以在预防或治疗过程中变化可以调整剂量方案以提供最佳的期望应答。 例如,可以施用单剂量,或者可以随时间施用数个分开的剂量。
联合治疗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将如本文公开的重组麻疹病毒颗粒或组合 物与其他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联合使用。所述其他药物包括 目前已知或常规使用的新冠治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感染的抗生素类 药物以及瑞德西韦、利巴韦林、阿比多尔、干扰素等。
有益效果
与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相比,麻疹病毒载 体新冠疫苗优势明显。
在本发明中,以麻疹病毒沪191疫苗株作为重组疫苗载体平台,插 入新冠病毒融合前的S三聚体蛋白基因,可以有效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 S三聚体蛋白,获得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 以作为新冠病毒有效的候选疫苗株。
1)效率高:本发明的重组麻疹病毒载体或重组麻疹病毒颗粒出毒率 高,稳定性也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获得高滴度高质量的重组麻疹病毒 颗粒。
2)预防性好:能够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滴度,而且同时能用于防止 麻疹病毒感染。
3)安全性好:本重组麻疹病毒载体疫苗以麻疹病毒疫苗株 rMV-S191为骨架,“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至今已有近60年, 在我国应用超过20亿剂,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疫苗株之一。
实施例
通过参考以下实施例将更容易地理解本文一般地描述的本发明,这 些实施例是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提供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这些实 施例不旨在表示下面的实验是全部或仅进行的实验。
实施例1: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感染 性克隆质粒pYES2-rMeV-SC2-ST目的片段的扩增
实验中使用的沪191株由麻疹沪191反向遗传系统拯救而来(Yilong Wang等人,Virology.2018;518:210-20.)。表达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 体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pYES2-rMeV-SC2-ST目的片段 的扩增示意图如图1所示。简言之,以麻疹沪191株全长cDNA为模板, 使用9对相互有重叠的引物分段扩增出Hu191疫苗株全长基因组,9个 片段分别是N、P、M、F、H、L1、L2、Y1、Y2。以新冠病毒融合前 S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合成的新冠病毒融合前S蛋白密码子优化序列 (如SEQ ID No:3所示),在此新冠病毒融合前S三聚体蛋白密码子 优化序列为模板基础上设计引物在S蛋白基因两端分别加上5’和3’同源 序列,以插入到麻疹病毒P和M之间(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47651500000271
实施例2:pYES2-rMeV-SC2-ST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拼接
利用酵母转化的方法,将扩增的10个片段N、P、S、M、F、H、 L1、L2、Y1、Y2以及pYES2质粒(购自武汉淼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酵母中完成拼接。反应体系如下:
Figure BDA0003147651500000281
随后通过酵母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酵母质粒,随即电转到TOP 1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实施例3:pYES2-rMeV-SC2-ST全长感染性克隆的验证
随机挑取单个克隆,分别接种到5mL含有氨苄(100μg/mL)抗性 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中培养12h,按照AxyPrep质粒DNA 小量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所挑取的克隆,进而获得 pYES2-MeV-SARS-CoV-2-S全长感染性克隆质粒,对全长感染性克隆 进行PCR扩增,通过核酸电泳验证PCR产物分子量大小是否符合预期; 当PCR产物分子量大小正确后,通过基因测序验证序列的正确性。
PCR测序引物采用表1中相同的引物,取5μL PCR产物于1%琼 脂糖凝胶中电泳检测,pYES2-rMeV-SC2-ST全长感染性克隆全部基因 片段均可检测到(结果如图4所示)。阳性克隆质粒送往尚亚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测序。保存测序正确的全长感染性克隆甘油菌,得到pYES2-rMeV-SC2-ST全长感染性克隆质粒。
实施例4:病毒拯救及空斑纯化
辅助质粒的构建:辅助质粒的构建参见Virology 518(2018)210-220, 其通过提述全文并入本文。简言之,将pT7CFE1-CMyc载体质粒用NdeI、 XhoI于37℃酶切消化1h,得到线性片段。使用GeneArtTM Seamless Cloning and Assembly Kit将沪191株的N蛋白编码序列与pT7CFE1-CMyc线性化载体片段、P蛋白编码序列与pT7CFE1-CMyc 线性化载体片段、L蛋白的两个编码序列与pT7CFE1-CMyc线性化载 体片段分别进行连接并转化,表达获得N、P、L的3种辅助质粒,分 别为pT7-Hu191-N、pT7-Hu191-P和pT7-Hu191-L。
用pYES2-rMeV-SC2-ST全长感染性克隆质粒1.2μg,以及其辅助 质粒pT7-Hu191-N1.5μg、pT7-Hu191-P 1.5μg和pT7-Hu191-L 0.5μg 共转染BHK-T7细胞。转染4天后收集细胞上清混合物感染Vero细胞 (ATCC),逐日观察,直到出现细胞合胞体病变(如图5所示),细胞反复冻融后离心后收集拯救病毒上清液,拯救的病毒命名为 rMeV-SC2-ST。
拯救病毒感染6孔板中的单层Vero细胞,1h后换液,加入含2% FBS,2%低熔点琼脂糖的MEM,48h后加入0.33%中性红,2%FBS, 2%低熔点琼脂糖的MEM进行染色。37℃培养6天后挑取噬斑至铺有 Vero细胞的96孔板获得纯化的重组拯救病毒。
实施例5:rMeV-SC2-ST的RT-PCR鉴定结果及测序验证
对纯化后rMeV-SC2-ST感染的Vero细胞的上清液和细胞样品提取 总RNA,反转录成cDNA。设计引物扩增新冠病毒S基因片段,其中, 上游引物rMeV-SC2-ST-F:5’-ATGTTCGTGTTCCTGGTGCTC-3’; 下游引物rMeV-SC2-ST-R:5’-TTAGCCCAGGAATGTGCTCAG-3’,PCR产物于1%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测,可以检测到 rMeV-SC2-ST的新冠病毒S基因片段(结果如图6),将新冠病毒S 基因PCR产物送往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成功 拯救获得能够稳定传代的带有新冠S蛋白基因的重组麻疹病毒 rMeV-SC2-ST。
实施例6: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验证rMeV-SC2-ST中新冠病 毒S蛋白的表达
在12孔板铺Vero细胞,置于5%CO2,37℃培养箱中培养,待 细胞密度达到70%左右进行感染,感染48h后使用MeV-N蛋白鼠单克 隆抗体(abcam,ab106292)和SARS-CoV-2-S蛋白兔单克隆抗体(义 翘神州,40150-R007),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检测rMeV-SC2-ST中新冠病毒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感染重组麻疹病毒的Vero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明显的观察到红色荧光信号(针对MeV-N蛋白)以 及绿色荧光信号(针对SARS-CoV-2-S蛋白)(如图7所示),表明重 组病毒rMeV-SC2-ST能够表达SARS-CoV-2的S蛋白。
实施例7:rMeV-SC2-ST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稳定性检测
rMeV-SC2-ST在Vero细胞中连续传代至第20代,通过间接免疫 荧光(IFA)依然可以检测rMeV-SC2-ST中新冠病毒S蛋白的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明显的观察到红色荧光信号(针对MeV-N蛋白)以 及绿色荧光信号(针对SARS-CoV-2-S蛋白)(如图8所示),表明重组病毒rMeV-SC2-ST能够稳定表达SARS-CoV-2的S蛋白。
实施例8:rMeV-SC2-ST感染Vero细胞后检测新冠病毒S蛋白三 聚体的表达
在6孔板中铺Vero细胞,置于5%CO2,37℃培养箱中培养,待 细胞密度达到70%左右进行感染。rMeV-SC2-ST感染Vero细胞96h 后,通过添加300μl非变性细胞裂解液来裂解细胞,然后以12000rpm 离心5min以去除细胞碎片,取上清,该上清即为需要的蛋白质样品。将蛋白质样品分为两份(每份100μl),一份不进行蛋白变性处理,另 一份通过煮沸,将蛋白质样品变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新冠病毒S 蛋白三聚体的表达,两份蛋白样品首先跑非变性的PAGE胶,接着转膜, 孵育一抗(SARS-CoV-2-S蛋白兔单克隆抗体,义翘神州,40150-R007)。 通过显影检测到有特异性的条带。变性蛋白泳道(泳道1)在180kDa 左右出现一条单一条带(下方箭头),蛋白单体分子量大小一致,非变 性蛋白泳道(泳道2),最上方迁移很慢的为三聚体蛋白(上方箭头), 下方有一条与变性蛋白条带一致,表明S三聚体蛋白表达成功(如图9 所示)。
实施例9:rMeV-SC2-ST在Vero细胞中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在6孔板中铺Vero细胞,置于5%CO2,37℃培养箱中培养, 待细胞密度达到70%左右以MOI=0.01进行感染,孵育1h后,弃去 病毒并用DMEM洗两次,后加入含2%FBS的DMEM培养。在感染 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物并混合,在Vero细胞中通 过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显示rMeV-SC2-ST在Vero细胞中生 长良好,相对于亲本毒rMeV表现出延迟的生长特性,表明该重组毒 进一步致弱,但最高滴度接近于106TCID50/ml,可满足于疫苗生产需 要(如图10所示)。
实施例10:SARS-CoV-2S三聚体多克隆抗体对假病毒感染的抗 中和效果
10.1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单体及三聚体蛋白的质粒构 建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购自ThermoFisher)表达 SARS-CoV2的S蛋白单体及三聚体,并于C端加入His标签利于检 测蛋白表达。
10.2SARS-CoV2 S单体及三聚体的表达及纯化
将选取鉴定正确的阳性Bacmid转染Sf21细胞(购自ATCC), 4-5天后离心收取细胞上清,即为P0代毒;之后经Sf21细胞扩毒2 次后接种于状态良好的H5细胞(购自ATCC),以22℃,120rpm 培养48h,离心收集细胞上清,利用Ni柱纯化目的蛋白。
10.3SARS-CoV2 S单体及S三聚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采购18只雌性BALB/c小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 公司),饲养于SPF级鼠笼中。小鼠在8周龄时进行一免,取纯化的 S单体及三聚体蛋白各15μg,分别加入等量的博奥龙小鼠五周快速免 疫佐剂(Biodragon,KX0210041),混匀后对小鼠进行后腿小腿肌肉 注射,每种蛋白免疫6只小鼠,同时以6只未免疫小鼠作为阴性对照, 间隔三周后使用相同剂量对小鼠进行二免,二免两周后对小鼠采血, 分别以抗原SARS-CoV2 S单体及S三聚体为检测抗原,作间接 ELISA检测获得的鼠抗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所有抗体效价均可达到1:50000以上。
10.4利用新冠假病毒进行S单体和三聚体鼠多抗血清的中和抗 体滴度检测
将缺少Env基因而表达荧光素酶的HIV骨架质粒pNL4-3 R-E-.Luc与表达SARS-CoV-2-S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至293T细胞, 转染后48h收取假病毒。将假病毒分别与连续梯度稀释的SARS-CoV-2 S单体和三聚体多抗混合,放置细胞培养箱中共孵育30min后,将混合物加入到瞬时表达ACE2的BHK-21细胞培养基中,48h后收取细 胞。
如图11所示,与对照血清相比,鼠抗SARS-CoV-2S单体蛋白的 多克隆抗体和鼠抗SARS-CoV-2S三聚体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均能有效 中和SARS-CoV-2假病毒的感染(P<0.05),但两种类型的多抗的中 和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与鼠抗SARS-CoV-2S单体多克隆抗体相比,采集自鼠抗SARS-CoV-2S三聚体的多克隆抗体在连续稀释的情况下 对假病毒感染具有显著更强的中和效果(***,p<0.005),直到达到 高稀释下的无差异稳定。
实施例11:在仓鼠中施用rMeV-SC2-ST后产生的抗体的滴度测定
11.1动物实验
约6-7周龄的雌性叙利亚金色仓鼠(无特定病原体(SPF))购 自上海市松江区松联实验动物场。接种前,通过商业ELISA试剂盒 (Haitai Biological Pharmacy Co.,中国珠海)确认动物中MeV的抗 体呈阴性。所有动物实验均严格按照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规 定依照动物研究和体内实验报告(ARRIVE)指南进行。
20只仓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内接种rMeV-GFP (阴性对照,n=5),rMeV-SC2-RBD(n=5),rMeV-SC2-S(n= 5)或rMeV-SC2-ST(n=5)。接种的重组麻疹病毒体积为1mL,滴 度为1×105TCID50。仓鼠三周后,再次腹腔接种体积为1mL,滴度为 5×105TCID50的rMeV-GFP或3种不同的基于rMeV的候选疫苗。在 接种后0、3和7周收集血清样品并分别测试MeV的特异性抗体、 SARS-CoV-2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和SARS-CoV-2的中和抗体。接种 后7周将仓鼠安乐死。
11.2MeV抗体ELISA
通过使用麻疹病毒IgG抗体ELISA试剂盒(Haitai Biological Pharmacy Co.)以及抗Armenian仓鼠IgG H&L(HRP)(ab5745, Abcam)来测量MeV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于图12A。检测线低于cut off值,将检测结果判定为阴性。
11.3SARS-CoV-2抗体ELISA
通过BCA蛋白测定试剂盒(Beyotime Biotechnology,中国上海) 测定SARS-CoV-2S三聚体蛋白的浓度,以SARS-CoV-2S三聚体蛋 白包被Elisa板子。用含0.05%Tween的PBS(PBST)将板洗涤3次, 然后在37℃下于5%牛血清白蛋白中封闭1h。用PBST洗涤3次后, 将板与血清样品(2倍稀释)在37℃孵育1小时。以小鼠三聚体蛋白 的高免疫血清是阳性对照(实施例9中制备)。用PBST洗涤3次后, 在37℃下加入抗HRP标记的仓鼠IgG或HRP标记的小鼠IgG(1: 25000稀释)。用PBST洗涤3次后,添加1x TMB(四甲基联苯胺) 底物(Invitrogen)并在37℃下孵育15分钟,然后通过添加2M H2SO4终止反应。用酶标仪对450nm处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样品与阴性OD450的比率大于0.3被认为是显著阳性。结果显示于图12B。检测线低于cut off值,将检测结果判定为阴性。
11.4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测定
通过Elisa试剂盒(抗SARS-CoV-2中和抗体ELISA试剂盒, Vazyme)按照说明书测量SARS-CoV-2中和抗体。用酶标仪对450nm 处的吸光度进行定量。100%-(样品OD450/阴性样品OD450)>20%时, 判定中和抗体为阳性。
结果显示于图12C。检测线低于cut off值,将检测结果判定为阴 性。在免疫后第7周rMeV-SC2-ST组的仓鼠血清中的SARS-CoV-2中 和抗体效价显著高于rMeV-SC2-S、rMeV-SC2-RBD组和rMeV-GFP 组(***,p<0.005;**,p<0.01;*,p<0.05)。
微生物入侵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其中只有部分抗体能 能产生对微生物的识别,并在其入侵细胞前将其捕获,保护人体不受感 染。这个过程被称为中和作用,发挥作用的抗体就是中和抗体。因此疫 苗诱导中和抗体水平的高低是评判疫苗免疫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在仓 鼠免疫第7周,rMeV-SC2-ST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 rMeV-SC2-S、rMeV-SC2-RBD组和rMeV-GFP组,因此rMeV-SC2-ST 免疫后会为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认识到,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中心特征的 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由于本发明的前述描述 仅公开了其示例性实施方案,应该理解的是,其他变化被认为是在本 发明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在此详细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 相反,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来指示本发明的范围和内容。
序列表
<110> 浙江大学
<120>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130> IDC206045
<160> 25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208
<212> PRT
<213> SARS-Cov-2
<400> 1
Met Phe Val Phe Leu Val Leu Leu Pro Leu Val Ser Ser Gln Cys Val
1 5 10 15
Asn Leu Thr Thr Arg Thr Gln Leu Pro Pro Ala Tyr Thr Asn Ser Phe
20 25 30
Thr Arg Gly Val Tyr Tyr Pro Asp Lys Val Phe Arg Ser Ser Val Leu
35 40 45
His Ser Thr Gln Asp Leu Phe Leu Pro Phe Phe Ser Asn Val Thr Trp
50 55 60
Phe His Ala Ile His Val Ser Gly Thr Asn Gly Thr Lys Arg Phe Asp
65 70 75 80
Asn Pro Val Leu Pro Phe Asn Asp Gly Val Tyr Phe Ala Ser Thr Glu
85 90 95
Lys Ser Asn Ile Ile Arg Gly Trp Ile Phe Gly Thr Thr Leu Asp Ser
100 105 110
Lys Thr Gln Ser Leu Leu Ile Val Asn Asn Ala Thr Asn Val Val Ile
115 120 125
Lys Val Cys Glu Phe Gln Phe Cys Asn Asp Pro Phe Leu Gly Val Tyr
130 135 140
Tyr His Lys Asn Asn Lys Ser Trp Met Glu Ser Glu Phe Arg Val Tyr
145 150 155 160
Ser Ser Ala Asn Asn Cys Thr Phe Glu Tyr Val Ser Gln Pro Phe Leu
165 170 175
Met Asp Leu Glu Gly Lys Gln Gly Asn Phe Lys Asn Leu Arg Glu Phe
180 185 190
Val Phe Lys Asn Ile Asp Gly Tyr Phe Lys Ile Tyr Ser Lys His Thr
195 200 205
Pro Ile Asn Leu Val Arg Asp Leu Pro Gln Gly Phe Ser Ala Leu Glu
210 215 220
Pro Leu Val Asp Leu Pro Ile Gly Ile Asn Ile Thr Arg Phe Gln Thr
225 230 235 240
Leu Leu Ala Leu His Arg Ser Tyr Leu Thr Pro Gly Asp Ser Ser Ser
245 250 255
Gly Trp Thr Ala Gly Ala Ala Ala Tyr Tyr Val Gly Tyr Leu Gln Pro
260 265 270
Arg Thr Phe Leu Leu Lys Tyr Asn Glu Asn Gly Thr Ile Thr Asp Ala
275 280 285
Val Asp Cys Ala Leu Asp Pro Leu Ser Glu Thr Lys Cys Thr Leu Lys
290 295 300
Ser Phe Thr Val Glu Lys Gly Ile Tyr Gln Thr Ser Asn Phe Arg Val
305 310 315 320
Gln Pro Thr Glu Ser Ile Val Arg Phe Pro Asn Ile Thr Asn Leu Cys
325 330 335
Pro Phe Gly Glu Val Phe Asn Ala Thr Arg Phe Ala Ser Val Tyr Ala
340 345 350
Trp Asn Arg Lys Arg Ile Ser Asn Cys Val Ala Asp Tyr Ser Val Leu
355 360 365
Tyr Asn Ser Ala Ser Phe Ser Thr Phe Lys Cys Tyr Gly Val Ser Pro
370 375 380
Thr Lys Leu Asn Asp Leu Cys Phe Thr Asn Val Tyr Ala Asp Ser Phe
385 390 395 400
Val Ile Arg Gly Asp Glu Val Arg Gln Ile Ala Pro Gly Gln Thr Gly
405 410 415
Lys Ile Ala Asp Tyr Asn Tyr Lys Leu Pro Asp Asp Phe Thr Gly Cys
420 425 430
Val Ile Ala Trp Asn Ser Asn Asn Leu Asp Ser Lys Val Gly Gly Asn
435 440 445
Tyr Asn Tyr Leu Tyr Arg Leu Phe Arg Lys Ser Asn Leu Lys Pro Phe
450 455 460
Glu Arg Asp Ile Ser Thr Glu Ile Tyr Gln Ala Gly Ser Thr Pro Cys
465 470 475 480
Asn Gly Val Glu Gly Phe Asn Cys Tyr Phe Pro Leu Gln Ser Tyr Gly
485 490 495
Phe Gln Pro Thr Asn Gly Val Gly Tyr Gln Pro Tyr Arg Val Val Val
500 505 510
Leu Ser Phe Glu Leu Leu His Ala Pro Ala Thr Val Cys Gly Pro Lys
515 520 525
Lys Ser Thr Asn Leu Val Lys Asn Lys Cys Val Asn Phe Asn Phe Asn
530 535 540
Gly Leu Thr Gly Thr Gly Val Leu Thr Glu Ser Asn Lys Lys Phe Leu
545 550 555 560
Pro Phe Gln Gln Phe Gly Arg Asp Ile Ala Asp Thr Thr Asp Ala Val
565 570 575
Arg Asp Pro Gln Thr Leu Glu Ile Leu Asp Ile Thr Pro Cys Ser Phe
580 585 590
Gly Gly Val Ser Val Ile Thr Pro Gly Thr Asn Thr Ser Asn Gln Val
595 600 605
Ala Val Leu Tyr Gln Asp Val Asn Cys Thr Glu Val Pro Val Ala Ile
610 615 620
His Ala Asp Gln Leu Thr Pro Thr Trp Arg Val Tyr Ser Thr Gly Ser
625 630 635 640
Asn Val Phe Gln Thr Arg Ala Gly Cys Leu Ile Gly Ala Glu His Val
645 650 655
Asn Asn Ser Tyr Glu Cys Asp Ile Pro Ile Gly Ala Gly Ile Cys Ala
660 665 670
Ser Tyr Gln Thr Gln Thr Asn Ser Pro Arg Arg Ala Arg Ser Val Ala
675 680 685
Ser Gln Ser Ile Ile Ala Tyr Thr Met Ser Leu Gly Ala Glu Asn Ser
690 695 700
Val Ala Tyr Ser Asn Asn Ser Ile Ala Ile Pro Thr Asn Phe Thr Ile
705 710 715 720
Ser Val Thr Thr Glu Ile Leu Pro Val Ser Met Thr Lys Thr Ser Val
725 730 735
Asp Cys Thr Met Tyr Ile Cys Gly Asp Ser Thr Glu Cys Ser Asn Leu
740 745 750
Leu Leu Gln Tyr Gly Ser Phe Cys Thr Gln Leu Asn Arg Ala Leu Thr
755 760 765
Gly Ile Ala Val Glu Gln Asp Lys Asn Thr Gln Glu Val Phe Ala Gln
770 775 780
Val Lys Gln Ile Tyr Lys Thr Pro Pro Ile Lys Asp Phe Gly Gly Phe
785 790 795 800
Asn Phe Ser Gln Ile Leu Pro Asp Pro Ser Lys Pro Ser Lys Arg Ser
805 810 815
Phe Ile Glu Asp Leu Leu Phe Asn Lys Val Thr Leu Ala Asp Ala Gly
820 825 830
Phe Ile Lys Gln Tyr Gly Asp Cys Leu Gly Asp Ile Ala Ala Arg Asp
835 840 845
Leu Ile Cys Ala Gln Lys Phe Asn Gly Leu Thr Val Leu Pro Pro Leu
850 855 860
Leu Thr Asp Glu Met Ile Ala Gln Tyr Thr Ser Ala Leu Leu Ala Gly
865 870 875 880
Thr Ile Thr Ser Gly Trp Thr Phe Gly Ala Gly Ala Ala Leu Gln Ile
885 890 895
Pro Phe Ala Met Gln Met Ala Tyr Arg Phe Asn Gly Ile Gly Val Thr
900 905 910
Gln Asn Val Leu Tyr Glu Asn Gln Lys Leu Ile Ala Asn Gln Phe Asn
915 920 925
Ser Ala Ile Gly Lys Ile Gln Asp Ser Leu Ser Ser Thr Ala Ser Ala
930 935 940
Leu Gly Lys Leu Gln Asp Val Val Asn Gln Asn Ala Gln Ala Leu Asn
945 950 955 960
Thr Leu Val Lys Gln Leu Ser Ser Asn Phe Gly Ala Ile Ser Ser Val
965 970 975
Leu Asn Asp Ile Leu Ser Arg Leu Asp Lys Val Glu Ala Glu Val Gln
980 985 990
Ile Asp Arg Leu Ile Thr Gly Arg Leu Gln Ser Leu Gln Thr Tyr Val
995 1000 1005
Thr Gln Gln Leu Ile Arg Ala Ala Glu Ile Arg Ala Ser Ala Asn
1010 1015 1020
Leu Ala Ala Thr Lys Met Ser Glu Cys Val Leu Gly Gln Ser Lys
1025 1030 1035
Arg Val Asp Phe Cys Gly Lys Gly Tyr His Leu Met Ser Phe Pro
1040 1045 1050
Gln Ser Ala Pro His Gly Val Val Phe Leu His Val Thr Tyr Val
1055 1060 1065
Pro Ala Gln Glu Lys Asn Phe Thr Thr Ala Pro Ala Ile Cys His
1070 1075 1080
Asp Gly Lys Ala His Phe Pro Arg Glu Gly Val Phe Val Ser Asn
1085 1090 1095
Gly Thr His Trp Phe Val Thr Gln Arg Asn Phe Tyr Glu Pro Gln
1100 1105 1110
Ile Ile Thr Thr Asp Asn Thr Phe Val Ser Gly Asn Cys Asp Val
1115 1120 1125
Val Ile Gly Ile Val Asn Asn Thr Val Tyr Asp Pro Leu Gln Pro
1130 1135 1140
Glu Leu Asp Ser Phe Lys Glu Glu Leu Asp Lys Tyr Phe Lys Asn
1145 1150 1155
His Thr Ser Pro Asp Val Asp Leu Gly Asp Ile Ser Gly Ile Asn
1160 1165 1170
Ala Ser Val Val Asn Ile Gln Lys Glu Ile Asp Arg Leu Asn Glu
1175 1180 1185
Val Ala Lys Asn Leu Asn Glu Ser Leu Ile Asp Leu Gln Glu Leu
1190 1195 1200
Gly Lys Tyr Glu Gln
1205
<210> 2
<211> 123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S变体
<400> 2
Met Phe Val Phe Leu Val Leu Leu Pro Leu Val Ser Ser Gln Cys Val
1 5 10 15
Asn Leu Thr Thr Arg Thr Gln Leu Pro Pro Ala Tyr Thr Asn Ser Phe
20 25 30
Thr Arg Gly Val Tyr Tyr Pro Asp Lys Val Phe Arg Ser Ser Val Leu
35 40 45
His Ser Thr Gln Asp Leu Phe Leu Pro Phe Phe Ser Asn Val Thr Trp
50 55 60
Phe His Ala Ile His Val Ser Gly Thr Asn Gly Thr Lys Arg Phe Asp
65 70 75 80
Asn Pro Val Leu Pro Phe Asn Asp Gly Val Tyr Phe Ala Ser Thr Glu
85 90 95
Lys Ser Asn Ile Ile Arg Gly Trp Ile Phe Gly Thr Thr Leu Asp Ser
100 105 110
Lys Thr Gln Ser Leu Leu Ile Val Asn Asn Ala Thr Asn Val Val Ile
115 120 125
Lys Val Cys Glu Phe Gln Phe Cys Asn Asp Pro Phe Leu Gly Val Tyr
130 135 140
Tyr His Lys Asn Asn Lys Ser Trp Met Glu Ser Glu Phe Arg Val Tyr
145 150 155 160
Ser Ser Ala Asn Asn Cys Thr Phe Glu Tyr Val Ser Gln Pro Phe Leu
165 170 175
Met Asp Leu Glu Gly Lys Gln Gly Asn Phe Lys Asn Leu Arg Glu Phe
180 185 190
Val Phe Lys Asn Ile Asp Gly Tyr Phe Lys Ile Tyr Ser Lys His Thr
195 200 205
Pro Ile Asn Leu Val Arg Asp Leu Pro Gln Gly Phe Ser Ala Leu Glu
210 215 220
Pro Leu Val Asp Leu Pro Ile Gly Ile Asn Ile Thr Arg Phe Gln Thr
225 230 235 240
Leu Leu Ala Leu His Arg Ser Tyr Leu Thr Pro Gly Asp Ser Ser Ser
245 250 255
Gly Trp Thr Ala Gly Ala Ala Ala Tyr Tyr Val Gly Tyr Leu Gln Pro
260 265 270
Arg Thr Phe Leu Leu Lys Tyr Asn Glu Asn Gly Thr Ile Thr Asp Ala
275 280 285
Val Asp Cys Ala Leu Asp Pro Leu Ser Glu Thr Lys Cys Thr Leu Lys
290 295 300
Ser Phe Thr Val Glu Lys Gly Ile Tyr Gln Thr Ser Asn Phe Arg Val
305 310 315 320
Gln Pro Thr Glu Ser Ile Val Arg Phe Pro Asn Ile Thr Asn Leu Cys
325 330 335
Pro Phe Gly Glu Val Phe Asn Ala Thr Arg Phe Ala Ser Val Tyr Ala
340 345 350
Trp Asn Arg Lys Arg Ile Ser Asn Cys Val Ala Asp Tyr Ser Val Leu
355 360 365
Tyr Asn Ser Ala Ser Phe Ser Thr Phe Lys Cys Tyr Gly Val Ser Pro
370 375 380
Thr Lys Leu Asn Asp Leu Cys Phe Thr Asn Val Tyr Ala Asp Ser Phe
385 390 395 400
Val Ile Arg Gly Asp Glu Val Arg Gln Ile Ala Pro Gly Gln Thr Gly
405 410 415
Lys Ile Ala Asp Tyr Asn Tyr Lys Leu Pro Asp Asp Phe Thr Gly Cys
420 425 430
Val Ile Ala Trp Asn Ser Asn Asn Leu Asp Ser Lys Val Gly Gly Asn
435 440 445
Tyr Asn Tyr Leu Tyr Arg Leu Phe Arg Lys Ser Asn Leu Lys Pro Phe
450 455 460
Glu Arg Asp Ile Ser Thr Glu Ile Tyr Gln Ala Gly Ser Thr Pro Cys
465 470 475 480
Asn Gly Val Glu Gly Phe Asn Cys Tyr Phe Pro Leu Gln Ser Tyr Gly
485 490 495
Phe Gln Pro Thr Asn Gly Val Gly Tyr Gln Pro Tyr Arg Val Val Val
500 505 510
Leu Ser Phe Glu Leu Leu His Ala Pro Ala Thr Val Cys Gly Pro Lys
515 520 525
Lys Ser Thr Asn Leu Val Lys Asn Lys Cys Val Asn Phe Asn Phe Asn
530 535 540
Gly Leu Thr Gly Thr Gly Val Leu Thr Glu Ser Asn Lys Lys Phe Leu
545 550 555 560
Pro Phe Gln Gln Phe Gly Arg Asp Ile Ala Asp Thr Thr Asp Ala Val
565 570 575
Arg Asp Pro Gln Thr Leu Glu Ile Leu Asp Ile Thr Pro Cys Ser Phe
580 585 590
Gly Gly Val Ser Val Ile Thr Pro Gly Thr Asn Thr Ser Asn Gln Val
595 600 605
Ala Val Leu Tyr Gln Asp Val Asn Cys Thr Glu Val Pro Val Ala Ile
610 615 620
His Ala Asp Gln Leu Thr Pro Thr Trp Arg Val Tyr Ser Thr Gly Ser
625 630 635 640
Asn Val Phe Gln Thr Arg Ala Gly Cys Leu Ile Gly Ala Glu His Val
645 650 655
Asn Asn Ser Tyr Glu Cys Asp Ile Pro Ile Gly Ala Gly Ile Cys Ala
660 665 670
Ser Tyr Gln Thr Gln Thr Asn Ser Pro Gly Ser Ala Ser Ser Val Ala
675 680 685
Ser Gln Ser Ile Ile Ala Tyr Thr Met Ser Leu Gly Ala Glu Asn Ser
690 695 700
Val Ala Tyr Ser Asn Asn Ser Ile Ala Ile Pro Thr Asn Phe Thr Ile
705 710 715 720
Ser Val Thr Thr Glu Ile Leu Pro Val Ser Met Thr Lys Thr Ser Val
725 730 735
Asp Cys Thr Met Tyr Ile Cys Gly Asp Ser Thr Glu Cys Ser Asn Leu
740 745 750
Leu Leu Gln Tyr Gly Ser Phe Cys Thr Gln Leu Asn Arg Ala Leu Thr
755 760 765
Gly Ile Ala Val Glu Gln Asp Lys Asn Thr Gln Glu Val Phe Ala Gln
770 775 780
Val Lys Gln Ile Tyr Lys Thr Pro Pro Ile Lys Asp Phe Gly Gly Phe
785 790 795 800
Asn Phe Ser Gln Ile Leu Pro Asp Pro Ser Lys Pro Ser Lys Arg Ser
805 810 815
Phe Ile Glu Asp Leu Leu Phe Asn Lys Val Thr Leu Ala Asp Ala Gly
820 825 830
Phe Ile Lys Gln Tyr Gly Asp Cys Leu Gly Asp Ile Ala Ala Arg Asp
835 840 845
Leu Ile Cys Ala Gln Lys Phe Asn Gly Leu Thr Val Leu Pro Pro Leu
850 855 860
Leu Thr Asp Glu Met Ile Ala Gln Tyr Thr Ser Ala Leu Leu Ala Gly
865 870 875 880
Thr Ile Thr Ser Gly Trp Thr Phe Gly Ala Gly Ala Ala Leu Gln Ile
885 890 895
Pro Phe Ala Met Gln Met Ala Tyr Arg Phe Asn Gly Ile Gly Val Thr
900 905 910
Gln Asn Val Leu Tyr Glu Asn Gln Lys Leu Ile Ala Asn Gln Phe Asn
915 920 925
Ser Ala Ile Gly Lys Ile Gln Asp Ser Leu Ser Ser Thr Ala Ser Ala
930 935 940
Leu Gly Lys Leu Gln Asp Val Val Asn Gln Asn Ala Gln Ala Leu Asn
945 950 955 960
Thr Leu Val Lys Gln Leu Ser Ser Asn Phe Gly Ala Ile Ser Ser Val
965 970 975
Leu Asn Asp Ile Leu Ser Arg Leu Asp Pro Pro Glu Ala Glu Val Gln
980 985 990
Ile Asp Arg Leu Ile Thr Gly Arg Leu Gln Ser Leu Gln Thr Tyr Val
995 1000 1005
Thr Gln Gln Leu Ile Arg Ala Ala Glu Ile Arg Ala Ser Ala Asn
1010 1015 1020
Leu Ala Ala Thr Lys Met Ser Glu Cys Val Leu Gly Gln Ser Lys
1025 1030 1035
Arg Val Asp Phe Cys Gly Lys Gly Tyr His Leu Met Ser Phe Pro
1040 1045 1050
Gln Ser Ala Pro His Gly Val Val Phe Leu His Val Thr Tyr Val
1055 1060 1065
Pro Ala Gln Glu Lys Asn Phe Thr Thr Ala Pro Ala Ile Cys His
1070 1075 1080
Asp Gly Lys Ala His Phe Pro Arg Glu Gly Val Phe Val Ser Asn
1085 1090 1095
Gly Thr His Trp Phe Val Thr Gln Arg Asn Phe Tyr Glu Pro Gln
1100 1105 1110
Ile Ile Thr Thr Asp Asn Thr Phe Val Ser Gly Asn Cys Asp Val
1115 1120 1125
Val Ile Gly Ile Val Asn Asn Thr Val Tyr Asp Pro Leu Gln Pro
1130 1135 1140
Glu Leu Asp Ser Phe Lys Glu Glu Leu Asp Lys Tyr Phe Lys Asn
1145 1150 1155
His Thr Ser Pro Asp Val Asp Leu Gly Asp Ile Ser Gly Ile Asn
1160 1165 1170
Ala Ser Val Val Asn Ile Gln Lys Glu Ile Asp Arg Leu Asn Glu
1175 1180 1185
Val Ala Lys Asn Leu Asn Glu Ser Leu Ile Asp Leu Gln Glu Leu
1190 1195 1200
Gly Lys Tyr Glu Gln Gly Ser Gly Tyr Ile Pro Glu Ala Leu Arg
1205 1210 1215
Asp Gly Gln Ala Tyr Val Arg Lys Asp Gly Glu Trp Val Leu Leu
1220 1225 1230
Ser Thr Phe Leu Gly
1235
<210> 3
<211> 223
<212> PRT
<213> SARS-Cov-2
<400> 3
Arg Val Gln Pro Thr Glu Ser Ile Val Arg Phe Pro Asn Ile Thr Asn
1 5 10 15
Leu Cys Pro Phe Gly Glu Val Phe Asn Ala Thr Arg Phe Ala Ser Val
20 25 30
Tyr Ala Trp Asn Arg Lys Arg Ile Ser Asn Cys Val Ala Asp Tyr Ser
35 40 45
Val Leu Tyr Asn Ser Ala Ser Phe Ser Thr Phe Lys Cys Tyr Gly Val
50 55 60
Ser Pro Thr Lys Leu Asn Asp Leu Cys Phe Thr Asn Val Tyr Ala Asp
65 70 75 80
Ser Phe Val Ile Arg Gly Asp Glu Val Arg Gln Ile Ala Pro Gly Gln
85 90 95
Thr Gly Lys Ile Ala Asp Tyr Asn Tyr Lys Leu Pro Asp Asp Phe Thr
100 105 110
Gly Cys Val Ile Ala Trp Asn Ser Asn Asn Leu Asp Ser Lys Val Gly
115 120 125
Gly Asn Tyr Asn Tyr Leu Tyr Arg Leu Phe Arg Lys Ser Asn Leu Lys
130 135 140
Pro Phe Glu Arg Asp Ile Ser Thr Glu Ile Tyr Gln Ala Gly Ser Thr
145 150 155 160
Pro Cys Asn Gly Val Glu Gly Phe Asn Cys Tyr Phe Pro Leu Gln Ser
165 170 175
Tyr Gly Phe Gln Pro Thr Asn Gly Val Gly Tyr Gln Pro Tyr Arg Val
180 185 190
Val Val Leu Ser Phe Glu Leu Leu His Ala Pro Ala Thr Val Cys Gly
195 200 205
Pro Lys Lys Ser Thr Asn Leu Val Lys Asn Lys Cys Val Asn Phe
210 215 220
<210> 4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末端基序
<400> 4
Gly Ser Gly Tyr Ile Pro Glu Ala Leu Arg Asp Gly Gln Ala Tyr Val
1 5 10 15
Arg Lys Asp Gly Glu Trp Val Leu Leu Ser Thr Phe Leu Gly
20 25 30
<210> 5
<211> 371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S变体编码序列
<400> 5
atgttcgtgt tcctggtgct cctgcctctg gtgagcagcc agtgcgtgaa cctgaccacc 60
cgaacccagc tcccaccagc ctacaccaac agctttacac ggggcgtgta ctaccctgac 120
aaggtgttca gatctagcgt cctgcacagc actcaggacc tcttcctgcc gttcttcagc 180
aacgtgacat ggttccacgc catccacgtg agcggcacaa acggaaccaa gcggtttgat 240
aaccccgtcc tgccattcaa tgatggagtt tacttcgcca gtaccgagaa gagtaacatc 300
atccggggct ggatcttcgg caccaccctg gatagcaaaa cacagagcct cctgatcgtg 360
aacaatgcca cgaacgtcgt gatcaaggtg tgcgagttcc agttttgcaa tgatcctttc 420
ctgggtgtgt actaccacaa gaacaacaag agctggatgg aaagcgagtt cagagtctac 480
agcagcgcca acaactgcac attcgagtac gtctctcagc cttttctgat ggaccttgag 540
gggaaacaag gcaacttcaa gaacctgaga gaattcgtgt tcaagaacat cgacggctac 600
ttcaaaatct actccaagca cacacccatc aacctggtcc gggacctccc tcagggcttc 660
agcgccctgg aacccctggt cgacctgccc ataggcatca acataacgcg gttccaaacc 720
ctgctggccc tgcatagatc ctacctgact cctggcgaca gcagcagcgg atggaccgcc 780
ggagctgcag cctactatgt gggctacctg caacctagaa ccttcctgct gaagtacaac 840
gagaacggca caatcacaga cgccgtcgac tgcgccctgg accctctctc tgagacaaag 900
tgcaccctga agtccttcac cgtggaaaag ggcatctacc agaccagcaa cttccgggtg 960
cagcctacag agagcatcgt gcgatttcca aacattacca acctctgccc cttcggcgag 1020
gtgtttaacg ccacaagatt tgcctccgtt tacgcctgga atagaaagag aatcagcaat 1080
tgtgtggccg actactccgt gctgtataac agcgcctctt tcagcacctt caagtgctac 1140
ggcgtttccc caacaaagct gaatgacctg tgcttcacca acgtgtacgc cgactccttc 1200
gtaattagag gcgatgaggt gcggcagatc gcaccaggcc agaccggtaa gatcgctgac 1260
tacaactata agctgcctga tgattttaca ggctgcgtga tcgcctggaa ctctaacaac 1320
ctggatagca aggtgggcgg caactacaac tacctgtacc ggctgtttcg caagtctaac 1380
ctgaaacctt tcgagagaga catctccaca gagatctacc aggccggttc tacaccttgt 1440
aacggggtgg aaggcttcaa ctgttacttc cctctgcaaa gctacggctt ccagcctacc 1500
aatggagtcg gctaccagcc ataccgggtg gtcgtgctgt ccttcgagtt actccacgcc 1560
cccgccaccg tctgcggtcc taagaagtcc accaatctgg ttaagaacaa atgcgtgaac 1620
ttcaacttca acggcctgac cgggaccggc gtgctgaccg aaagcaacaa aaagttcctc 1680
cccttccagc agttcggccg tgatatcgct gacaccacag atgccgtcag agatccacag 1740
accctggaaa tcctggatat tacaccctgc tccttcggag gagtttctgt gatcaccccc 1800
gggaccaata ccagcaacca ggtggctgtg ctgtaccaag atgttaactg caccgaggtt 1860
cctgtggcca tccacgccga tcagctgaca cctacttgga gagtgtactc cactggctcc 1920
aatgtgttcc agaccagggc cggatgtctg atcggcgccg agcacgtgaa taacagttac 1980
gagtgcgaca tccctatcgg cgccggcatc tgtgccagct accagaccca gacaaacagc 2040
cctgggtctg cttcctctgt agctagccag agcatcatcg cctacaccat gagcctgggc 2100
gcagagaaca gcgtggccta ttccaacaac tctatcgcca ttcccaccaa ctttacaatt 2160
agcgtcacaa cagagatcct gcccgtgagc atgaccaaga ccagcgtgga ctgtacaatg 2220
tacatctgtg gcgacagcac tgaatgcagc aacctgctgc tgcaatacgg ctccttttgc 2280
acccaactga accgggcgct gaccggaatc gccgtggaac aggacaaaaa tacccaggag 2340
gtgttcgccc aagtgaagca gatctacaag accccaccta tcaaggactt cggcggcttt 2400
aactttagcc agattctccc tgatccttct aagcctagca agcggagctt tatcgaggat 2460
ctgctgttca acaaggtcac cctggccgat gccggcttta tcaaacagta tggcgattgc 2520
ctgggcgaca tagccgccag agatctgatc tgcgcccaga aattcaacgg cctgacagtt 2580
ctcccacctc tgctgaccga cgagatgatc gctcagtaca cctctgccct gctggctggc 2640
accatcacat ctgggtggac atttggcgcc ggcgccgccc tgcagatccc ctttgccatg 2700
cagatggcct atagattcaa cggaatcggc gtgacccaga acgtgctgta tgaaaaccag 2760
aagctgatcg ctaaccagtt caattctgcc atcggcaaga tccaggactc cctctcctct 2820
accgccagcg ccctgggcaa actgcaggac gtggtgaatc agaacgccca agccctgaac 2880
accctggtga agcagctcag cagcaatttt ggcgccatca gctctgtgct gaacgatatc 2940
ctgtctagac tggaccctcc agaagccgaa gtccagatcg atagactgat cacaggcaga 3000
ctgcagtccc tgcaaaccta cgtgacccaa cagctgatca gggccgctga aataagagcc 3060
agcgccaatc tcgccgctac caagatgtcc gagtgtgtgc tgggacagtc taaacgcgtt 3120
gacttctgcg gcaaaggcta tcacctgatg agcttccccc agagcgcgcc gcacggcgtg 3180
gtgttcctgc atgtgacata cgtgcctgcc caagagaaga atttcacaac cgcccctgcc 3240
atctgccacg acggcaaggc ccacttccca agagagggcg ttttcgtttc caatggcaca 3300
cactggttcg tgacacaaag aaacttctac gaaccccaga ttatcaccac cgacaacacc 3360
ttcgtgagtg gcaattgtga cgtggtcatc ggaatcgtga acaacacagt gtacgaccct 3420
ctgcaacctg agctggactc ttttaaggaa gagctggaca agtactttaa aaaccacacc 3480
agccccgatg tggacctggg cgacatcagt ggcattaacg ccagcgtggt gaacatccaa 3540
aaggaaatcg acagactgaa cgaggtggcc aagaacctga acgagtccct gatcgacctg 3600
caggagctcg gcaaatacga gcagggatcc ggatacatcc ccgaggccct cagagatggc 3660
caggcctacg tgcggaagga cggcgagtgg gtactgctga gcacattcct gggctaa 3717
<210> 6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6
accaaacaaa gttgggtaag gata 24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7
gatggccagt gagccgatgg 20
<210> 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8
cagaagagca ggcacgccat gtc 23
<210> 9
<211> 4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9
gaggcaggag caccaggaac acgaacatta tacgcgttga tgggctgg 48
<210> 10
<211> 4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0
ccagcccatc aacgcgtata atgttcgtgt tcctggtgct cctgcctc 48
<210> 11
<211> 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1
cctaagtttt ttataatgga tttaggtttt attagcccag gaatgtgctc 50
<210> 12
<211> 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2
gagcacattc ctgggctaat aaaacctaaa tccattataa aaaacttagg 50
<210> 1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3
gtggggagtt gagtgtcgtc 20
<210> 14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4
tcctcctctt ctcgaaggga c 21
<210> 15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5
cctaagtttt aattaactac cgata 25
<210> 16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6
tccctctggc cgaacaat 18
<210> 17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7
acgtttttct taattctgat gtctat 26
<210> 18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8
acatcaggca tacccacta 19
<210> 19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9
cccacatatg gcttcttag 19
<210> 2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0
gacaaagagt catgttcagt g 21
<210> 21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1
cagacaaagc tgggaatag 19
<210> 2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2
caatatatta aagaaaactt tg 22
<210> 2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3
cagaatgggc agacattacg aatgc 25
<210> 2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4
gcttcaaacc gctaacaata cc 22
<210> 2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5
taagtgcact agaagatgat c 21

Claims (10)

1.一种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与天然新冠病毒S蛋白胞外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突变:
(a)消除或破坏位于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的突变;和
(b)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
2.权利要求1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还包含促进S蛋白释放的突变。
3.权利要求1或2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消除或破坏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的突变为在氨基酸序列第682至685位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位置处的添加、删除、和/或取代。
4.权利要求3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突变为R682G/R683S/R685S取代。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促进S蛋白融合前三聚体构象稳定化的突变为K986P/V987P取代。
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C末端还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的基序。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S蛋白突变体在表达后能形成包含三个S1亚基和三个S2亚基的融合前三聚体构象。
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其中所述功能性片段为免疫原性片段,例如受体结合域(RBD)序列。
10.一种重组麻疹病毒载体,其中在麻疹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序列中包含与编码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冠病毒S蛋白突变体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正链RNA序列互补的负链RNA序列。
CN202110757388.XA 2020-10-16 2021-07-05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3480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686 2020-10-16
CN2020111126865 2020-10-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0618A true CN113480618A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4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7388.XA Pending CN113480618A (zh) 2020-10-16 2021-07-05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061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3547A (zh) * 2021-12-16 2022-03-22 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新冠s蛋白的融合蛋白和重组病毒粒子及其应用
CN114316071A (zh) * 2021-12-29 2022-04-12 浙江大学 一种重组腮腺炎病毒颗粒、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410593A (zh) * 2022-03-01 2022-04-29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麻疹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
US11389528B2 (en) 2020-06-10 2022-07-19 Sichuan 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Inc Coronavirus vaccine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CN115894713A (zh) * 2022-09-22 2023-04-04 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源三聚体化融合蛋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785422A (zh) * 2023-06-25 2023-09-22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联合抗原的麻疹减毒疫苗及其拯救方法
WO2024055429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广东珩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多肽及其重组腺相关病毒和制备疫苗的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34480A1 (en) * 2015-09-17 2018-11-22 Ramot At Tel-Aviv University Ltd. Coronaviruses epitope-based vaccines
CN111100845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浙江大学 一种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B202004493D0 (en) * 2020-03-27 2020-05-13 Imp College Innovations Ltd Coronavirus vaccine
CN111217917A (zh) * 2020-02-26 2020-06-02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3557A (zh) * 2020-06-15 2020-09-01 苏州奥特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替换型病毒载体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34480A1 (en) * 2015-09-17 2018-11-22 Ramot At Tel-Aviv University Ltd. Coronaviruses epitope-based vaccines
CN111100845A (zh) * 2018-10-25 2020-05-05 浙江大学 一种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7917A (zh) * 2020-02-26 2020-06-02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GB202004493D0 (en) * 2020-03-27 2020-05-13 Imp College Innovations Ltd Coronavirus vaccine
CN111603557A (zh) * 2020-06-15 2020-09-01 苏州奥特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膜替换型病毒载体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IEL WRAPP等: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 《SCIENCE》, vol. 367, pages 1260 - 1263, XP055829062, DOI: 10.1126/science.abb2507 *
YUNLONG CAO等: "Chain A,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GENBANK》 *
YUNLONG CAO等: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dentified by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B Cells", 《CELL》, vol. 182, no. 1, pages 73 - 84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9528B2 (en) 2020-06-10 2022-07-19 Sichuan 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Inc Coronavirus vaccine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CN114213547A (zh) * 2021-12-16 2022-03-22 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新冠s蛋白的融合蛋白和重组病毒粒子及其应用
CN114316071A (zh) * 2021-12-29 2022-04-12 浙江大学 一种重组腮腺炎病毒颗粒、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316071B (zh) * 2021-12-29 2024-03-08 浙江大学 一种重组腮腺炎病毒颗粒、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410593A (zh) * 2022-03-01 2022-04-29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麻疹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
CN114410593B (zh) * 2022-03-01 2024-04-26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麻疹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
WO2024055429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广东珩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多肽及其重组腺相关病毒和制备疫苗的应用
CN115894713A (zh) * 2022-09-22 2023-04-04 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源三聚体化融合蛋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94713B (zh) * 2022-09-22 2023-08-01 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源三聚体化融合蛋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785422A (zh) * 2023-06-25 2023-09-22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联合抗原的麻疹减毒疫苗及其拯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0618A (zh) 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重组麻疹病毒及其应用
US20230021583A1 (en) Measles-vectored covid-19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and vaccines
US10227385B2 (en) Chimeric poly peptides and the therapeutic use thereof against a flaviviridae infection
CN111088283A (zh) mVSV病毒载体及其病毒载体疫苗、一种基于mVSV介导的新冠肺炎疫苗
US9655961B2 (en) Recombinant measles virus expressing chikungunya virus polypept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U2014239583B2 (en) Recombinant RSV with silent mutations, vaccin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JP7374893B2 (ja) ネコカリシウイルスワクチン
NO334756B1 (no) Virion fra humant Respiratorisk Syncytial Virus, sammensetninger omfattende nevnte virus, fremgangsmåte for fremstilling derav, og anvendelser derav.
CN114316071B (zh) 一种重组腮腺炎病毒颗粒、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6200403A (zh) 预防突变株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
US20230201327A1 (en) Rsv vaccine bearing one or more p gene mutations
US20230226171A1 (en) Recombinant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based on a paramyxovirus viral vector
TWI412588B (zh) 重組病毒蛋白及顆粒
RU2782350C2 (ru) Вакцина против вируса бешенства
US20240000920A1 (en) Recombinant vectors encoding chimeric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and use thereof
CN116685347A (zh) 编码嵌合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重组载体及其用途
Tu et al. 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vectors of capsid proteins from goose parvoviru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immunogenicity.
WO2023196759A2 (en) 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es and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immunizing again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