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980A -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980A
CN113474980A CN202080016367.6A CN202080016367A CN113474980A CN 113474980 A CN113474980 A CN 113474980A CN 202080016367 A CN202080016367 A CN 202080016367A CN 113474980 A CN113474980 A CN 113474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conveyed
subject
wind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3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山康明
星辽佑
小林启之
玉腰武司
金子悟
渡边洋
神原克宏
鬼泽邦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74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5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two dimensions in a horizontal pla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77Magneti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8Machines moving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输送装置(1)具有设置在受检体架(111)一侧的永磁体(10)、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22)和卷绕在齿(22)的外周侧的绕组(21),在齿(22)中,与永磁体(10)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大于其他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或者,具有设置在受检体架(111)一侧的永磁体(10)、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22)和卷绕在齿(22)的外周侧的绕组(21),永磁体(10)与绕组(21)的间隔Lc、以及永磁体(10)与齿(22)的间隔Lt满足Lc>Lt的关系。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提供非常灵活且优秀的输送性能的研究室样品配送系统和对应的动作方法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若干容器载架,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磁活性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适合输送样品容器;适合输送容器载架的输送平面;和在输送平面的下方静止地配置的若干电磁致动器,其适合通过对容器载架施加磁力而使容器载架在输送平面上移动。
另外,作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样品分配系统关联地优化的动作参数的实验室样品分配系统的一例,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实验室样品分配系统具有多个电磁致动器,各电磁致动器具有强磁性芯体和励磁绕组,各励磁绕组超过对其分配的强磁性芯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7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02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用于临床检查的受检体分析系统中,对血液、血浆、血清、尿、其他体液等受检体(样本)执行指示的分析项目的检查。
该受检体分析系统中,能够将多种功能的装置连接,自动地对各工序进行处理。即,为了检查室的业务合理化,将生物化学和免疫等多个分析领域的分析部和进行分析所需的前处理的前处理部用输送流水线连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应用。
以往的受检体分析系统中使用的输送流水线,主要是传动带驱动方式的。这样的传动带驱动方式中,存在输送途中因某种异常而输送停止时、不再能够对其下游一侧的装置供给受检体的问题。所以,对于传动带的磨损需要充分地注意。
因医疗的先进化和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受检体处理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于是,为了提高受检体分析系统的分析处理的能力,要求受检体的高速输送和大量同时输送、以及向多个方向的输送。
作为实现这样的输送的技术的一例,有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中,设置了检测受检体输送载架中设置的磁活性装置的位置的容器载架检测装置。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2中,存在使容器载架移动用的推力较小的课题。对此,为了增大推力需要使励磁绕组的匝数增加或增大励磁电流,但这样的方法中,存在要增大推力时励磁绕组的损耗增大、系统的发热增大的课题。
另外,为了增大推力,需要使与永磁体相对的一侧的强磁性芯体的面积增大,但因为各励磁绕组超过对其分配的强磁性芯体,所以随着增大强磁性芯体的面积,励磁绕组的空间减少,存在励磁绕组的损耗增大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输送被输送体的推力与以往相比增大、同时减小绕组的损失的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多种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举其一例,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被输送体一侧的第一磁性体;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和卷绕在所述齿的外周侧的绕组,在所述齿中,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大于其他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
另外,举出另一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被输送体一侧的第一磁性体;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和卷绕在所述齿的外周的绕组,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绕组的间隔Lc、以及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齿的间隔Lt满足Lc>Lt的关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使输送被输送体的推力增大、同时绕组的损耗较小的输送装置。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3是表示齿的直径与推力和绕组空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输送装置中的、在绕组中流动直流电流的情况下的推力特性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中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输送装置的顶面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输送装置的顶面图。
图18是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线圈的顶面图。
图19是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线圈的另一例的顶面图。
图20是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线圈的另一例的顶面图。
图21是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线圈的另一例的顶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受检体分析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受检体前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使用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对于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实施例1使用图1至图10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使用图1和图2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输送装置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输送装置1的截面的图。
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是输送具有永磁体10的被输送体(图1等中为了便于图示而省略)的装置。输送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产生输送被输送体用的推力的将多个由磁性体构成的齿22和在齿22的周围设置的绕组21排列多个而成的电磁体部,通过使这些电磁体部中的与输送路径相应地位于输送路径上的电磁体部和永磁体10存在于的位置附近的电磁体部励磁而在得知永磁体10、即被输送体的位置的同时,实施被输送体的输送。
此处,本实施例中作为被输送体对于保持收容血液或尿等受检体的受检体容器的受检体架111(参考图22)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受检体架的底面等上设置永磁体10。
输送装置1中,通常,电磁体部被固定,设置了磁性体或永磁体10的被输送体在电磁体部顶面上设置的输送面(省略图示)的顶面上移动。
永磁体10优选钕和铁氧体等的永磁体,但也能够用其他磁体和软磁性体构成。另外,也可以将永磁体与软磁性体组合。
齿22由磁性体构成。本实施例中,将齿22的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定义为齿22的磁体相对面25,将被绕组21覆盖的部分定义为绕组21的截面26。
对于在多个齿22的外周侧卷绕的绕组21,连接了驱动电路50(参考图13),从该驱动电路50供给电流。因该供给的电流而产生的磁通经由齿22作用于永磁体10,使被输送体在图1中的X方向、Y方向、或XY方向上移动。
图2中,对于使永磁体10向X方向前进的情况进行说明。
为了使永磁体10从图2中的位置A移动至位置A',通过从驱动电路50对绕组21b在产生与永磁体10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磁通的方向上供给电流,而产生向图2中的X方向的推力。能够用该X方向的推力输送永磁体10、以及被输送体。通过沿着X方向在绕组中顺次流过电流,能够连续地使永磁体10产生推力。
此处,为了使永磁体10产生较大的推力,考虑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的磁体相对面25增大。
但是,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中的电磁体部的结构中,齿的绕组部的截面和与永磁体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的磁体相对面的截面面积相同,使与永磁体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的磁体相对面的截面增大时,齿的绕组部的截面也会增大。
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中,作为确保绕组21的空间、提高推力的结构,如图2所示地,使齿22成为与永磁体10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与其他部分的截面积相比更大的结构。特别是,齿22中,与永磁体10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积与卷绕了绕组21的部分的截面积相比更大。
即,将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磁体相对面25设为绕组21的内侧的齿22的绕组部的截面26、和绕组21的内径以上的尺寸。
此处,在图3中示出设图2中从位置A到位置A'的齿的节距为Pt的情况下的、齿的直径与推力和绕组空间的关系。如该图3所示,与齿的节距对应的齿的直径与推力,成越是使齿的直径逐渐增大则推力越是逐渐增加的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使齿的直径增大,绕组的空间减少。所以,使齿的直径增大而增大推力时,因绕组空间减少,绕组的电阻增加,或者需要流过较大的电流。因此,存在绕组的损耗增加、输送装置的温度上升的问题。
另外,使齿的直径逐渐增大时,从齿的节距超过Pt的一半(0.5Pt)起,推力的增加减缓。
所以,关于齿22的直径,优选在设齿22的节距为Pt时,使齿22的最大部分的宽度在Pt的一半(0.5Pt)以下。
关于齿22的截面形状,绕组部的截面26和磁体相对面25都不限定于圆形。如果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则能够是椭圆形或矩形形状、星形等各种多边形。
另外,对于齿22中的、磁体相对面25的铅垂方向的截面形状并不特别限定。
例如,不限于是如图2所示的平板状的情况,也能够采用如图4所示的具有随着接近永磁体10一侧而连续变细的圆顶状的磁体相对面25A的齿22A。
另外,能够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具有随着接近永磁体10一侧而阶梯状地变细的磁体相对面25B、25C的齿22B、22C。
进而,能够如图7中示出的齿22D一般,使绕组21D部分的磁体相对面25D的前端与绕组21D的永磁体10一侧的端面相比突出。这样,齿22至少具有比绕组21的内侧的最小截面更小的部分、和比绕组21的内侧的最小截面更大的部分的截面(磁体相对面25D),这一点是重要的。
进而,能够如图8中示出的齿22E一般,以使齿22E嵌入绕组21E中的方式配置。该情况下,也成为齿22E中的、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25E的截面积与其他部分相比更大的结构。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各种齿中,也能够使齿的中央部凹陷并嵌入磁通传感器等。
通过采用这样的形状,而成为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25增大而在永磁体10一侧使磁通扩散由此提高推力、同时减少绕组21的损耗的结构。
在图9中示出图2中在绕组21b中流动直流电流的情况下的、使永磁体10从位置A移动至位置A'的情况下的推力的特性。图9中,附图标记70b示出了齿的绕组部的截面和与永磁体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的磁体相对面25的截面相同的情况下的推力,附图标记70a示出了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齿22a、22b的磁体相对面25比绕组21a和绕组21b的内径更大的情况下的推力。
如该图9所示,通过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25比绕组21a和绕组21b的内径更大,能够增大推力。由此,能够构成推力大且绕组的损耗小的输送装置。
另外,如图2所示,相对于绕组21a和绕组21b与永磁体10的间隔Lc,将齿22的磁体相对面25与永磁体10的间隔Lt设为Lc>Lt。由此,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25向永磁体10一侧突出,能够使永磁体10与齿22的磁体相对面25的间隔变窄,能够增大推力。
另外,如图10所示,能够使磁体相对面25F的截面积保持与齿22F的绕组21F的部分相同地满足Lc>Lt的关系。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效果。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1具有在受检体架111一侧设置的永磁体10、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22和在齿22的外周侧卷绕的绕组21,在齿22中,与永磁体10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与其他部分相比更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能够使输送被输送体的推力增大、同时减小绕组的损耗、与以往相比输送能力更高的输送装置。
特别是,通过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25的部分与绕组21的内侧的截面积相比更大,能够使对永磁体10作用的磁通在永磁体10的部分增大而使推力与以往相比提高,并且能够使脉动与以往相比减少。
另外,因为齿22与绕组21相比突出,所以在输送面损伤时或维护时卸下输送面时,绕组21的露出面积减少,因此能够与以往相比抑制绕组21的损伤。
或者,输送装置1具有在受检体架111一侧设置的永磁体10、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22和在齿22的外周卷绕的绕组21,永磁体10与绕组21的间隔Lc、与永磁体10与齿22的间隔Lt满足Lc>Lt的关系。
由此,也同样能够实现一种能够使输送被输送体的推力增大、同时减小绕组的损耗、与以往相比输送能力更高的输送装置。另外,在输送面损伤时或维护时卸下输送面时,绕组21的露出面积减少,所以能够获得能够与以往相比抑制绕组21的损伤的效果。
另外,齿22中的、与永磁体10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积与卷绕了绕组21的部分的截面积相比更大,所以能够更有效且可靠地获得上述本发明的各种效果。
进而,相对于齿22的节距Pt,齿22的最大部分的宽度在0.5Pt以下,由此能够兼顾提高推力和确保绕组用的空间。
另外,齿22中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随着接近受检体架111一侧而连续、或者阶梯状地变细,由此能够使推力的变化变得平滑。所以,能够实现减少输送被输送体时的振动和噪音。
<实施例2>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输送装置使用图11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示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是同样的。
图11中示出的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G中,将由多个齿22G构成的电磁体部,在与被输送体相对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用由磁性体构成的轭30连结。
另外,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22G的磁体相对面25G构成为四边形。特别是,使齿22G的磁体相对面25G的角部即四边形的顶点方向分别朝向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图11中的X方向)和与该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1中的Y方向)。
其他结构、动作是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动作,省略详情。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输送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齿22G中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的角部朝向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和与该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由此能够特别增大X方向和Y方向的推力。所以,能够增大被输送体向X方向和Y方向移动时的推力,向X方向和Y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增加。另外,被输送体主要向X方向或Y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移动时的电流,能够获得能够抑制输送装置的发热的效果。
<实施例3>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输送装置使用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H中,将由多个齿22H构成的电磁体部,在与被输送体相对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用由磁性体构成的轭30连结。
另外,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22H的磁体相对面25H构成为四边形,并且使四边形的顶点方向分别朝向向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
其他结构、动作是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动作,省略详情。
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输送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地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的磁体相对面25成为圆形的情况、和如图11所示地使角部朝向输送方向的情况下,向输送方向倾斜的方向的齿22、22G的间隔比X方向和Y方向的间隔更宽。因此,X方向和Y方向的推力特性与斜方向的推力特性不同。这样的形状和配置是在输送方向固定的情况下特别优选的结构。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例所示,齿22H中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的角部朝向向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由此能够减小X方向、Y方向和斜方向的齿22H的磁体相对面25H的间隔的差,向斜方向的推力增大。因此,向X方向、Y方向以及斜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提高,也能够实现输送的自由度的提高。
<实施例4>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输送装置和有备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使用图13进行说明。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驱动系统。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I中,齿22上卷绕的绕组21与各自的驱动电路50连接,与永磁体10的位置相应地控制各绕组的电流。
永磁体10的位置被位置检测部60检测,用电流指令运算部55基于其位置信息决定要在各个绕组21中流动的电流。
电流指令运算部55能够通过使具有CPU和存储器、接口等的计算机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读取程序并执行计算而实现。这些程序被保存在各结构内的内部记录介质或外部记录介质(省略图示)中,由CPU读取并执行。
另外,动作的控制处理可以合并为一个程序,也可以分别分为多个程序,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另外,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用专用硬件实现,也可以模块化。进而,各种程序可以从程序发布服务器或内部记录介质或外部记录介质安装至各装置。
另外,各部分不需要是独立的,可以使2个以上一体化、共通化,仅分担处理。另外,至少一部分结构能够经由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
位置检测部60只要能够检测永磁体10的位置即可,其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置检测永磁体10的磁通的霍尔传感器,也能够采用测长器等、直接测定永磁体10的位置。
进而,通过检测绕组21中流动的电流及其流动方式,能够求出永磁体10的位置。其原理如以下所述。
齿22由磁性体构成,通过齿22的磁通具有磁通增大时难以通过的性质。此处,对绕组21施加电压而流动电流时,在齿22中产生因该电流而产生的磁通。从而,在齿22中,产生因永磁体10而产生的磁通和因绕组21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磁通。
一般而言,在绕组21中流动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磁场,产生的磁通与流过的电流值成正比。该比例常数被称为电感。但是,具有齿22等磁性体的电路中,电感因齿22的饱和特性而变化。
另外,发生齿22的饱和时,电感因齿22中产生的磁通的大小而改变。即,绕组21的电感因永磁体10的磁通的大小而变化。这表示绕组21的电感因永磁体10的位置而变化。
绕组21中产生的电压V用如下所示的关系表达:
V=-dφ/dt (1)
此处,φ是磁通,t是时间。电压V用单位时间的磁通的变化量表达。
另外,设电流为I,电感为L时,以下所示的关系成立:
dI/dt=(1/L)×(dφ/dt) (2)
根据该式(1)和式(2),以下关系成立:
dI/dt=-V/L (3)
即,对绕组21施加恒定的电压的情况下,供给的电流I的时间微分如式(3)所示地因电感L的大小而变化。这表示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供给的电流的上升方式不同。
从而,对绕组21施加电压的情况下,通过检测绕组21中流动的电流及其流动方式,能够用运算求出电感L。即,如果检测出因永磁体10的位置而变化的绕组21的电感L,则能够求出对该电感L造成影响的永磁体10的位置。能够利用这样的原理。
其他结构、动作是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动作,省略详情。
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输送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5>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使用图14至图21进行说明。图14和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5和图17分别是图14和图16的输送装置的顶面图。
用输送装置输送被输送体的情况下,取决于装置主要是向1个方向(例如图14等中的X方向)输送,仅在发生输送目的地拥塞的情况等事态的情况下在横向(例如图14等中的Y方向)上向相邻行移动。
像这样,主要的移动方向是一个方向、取决于状况需要在横向上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输送装置1J所示地,使与永磁体10相对的一侧的面即齿22J的磁体相对面25J的形状在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和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改变长度,仅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在与其正交的方向上较短。由此,能够增大向主要的移动方向的推力,并且能够增加向该方向的移动稳定性。
另外,磁体相对面的形状不限于图14等的磁体相对面25J这样的菱形,也能够如图16和图17所示地,在输送装置1K中使齿22K的磁体相对面25K成为椭圆形状。
另外,也能够如实施例3中说明地,在齿22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中,相对于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或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使向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的长度改变,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永磁体相对的磁体相对面的形状和绕组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在图18至图21中示出与永磁体10相对的磁体相对面和绕组的形状例。
图18是使齿的绕组部的截面26L和磁体相对面25L成为矩形形状、并在其周围组合了具有矩形的内侧形状的绕组21L的例子。
图19是使磁体相对面25M和绕组21M的内侧的齿的绕组部的截面26M成为圆形、并在其周围组合了具有圆形的内侧形状的绕组21M的例子。
图20是使绕组21N的内侧的齿的绕组部的截面26N成为圆形、在其周围组合具有圆形的内侧形状的绕组21N、并使齿的磁体相对面25N的形状比绕组21N的外径更大且成为矩形的例子。
图21是能够与图16和图17相比在主要的移动方向上增大推力、并且与图14和图15相比增大输送方向倾斜方向的推力的形状,是绕组21P和截面26P是与图16等相同的形状、但使齿的磁体相对面25P与图16等相比直径更大的形状的例子。
另外,磁体相对面不需要如图18等所示地是矩形形状,也能够成为多边形状。另外,在包括矩形形状地设为多边形状的情况下,各个角能够进行45度倒角(C倒角)或者圆倒角(R倒角)。
其他结构、动作是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动作,省略详情。
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大致相同的效果。
此处,考虑同时输送多个被输送体、并且在该瞬间流动电流的绕组的Y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存在被输送体的情况。
该情况下,通过在相对于被输送体的位置在X方向的前方的绕组中流动电流而产生在X方向上拉近的推力,但存在对于在Y方向上相邻的被输送体也产生Y方向的拉近的推力,意料之外的被输送体对于主要的输送方向从相邻行侵入,在输送行中发生干涉的问题。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例所示,齿22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中,在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和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长度不同,或齿22的与受检体架111相对的面中,相对于受检体架111的输送方向、或者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向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的长度不同,由此能够在主要的输送方向(例如X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推力,使相邻方向(例如Y方向)上产生的推力与主要的输送方向相比较小。由此,能够减小向与主要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推力,所以能够实现行进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和输送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6>
对于适合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和受检体前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使用图22和图23进行说明。首先,对于受检体分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使用图22进行说明。图22是概略地表示受检体分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2中,受检体分析系统100是将受检体和试剂分别分注至反应容器中使其反应、并对该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测定的装置,具有搬入部101、紧急架投入口113、输送流水线102、缓冲部104、分析部105、收纳部103、显示部118、控制部120等。
搬入部101是设置收纳了收容血液或尿等活体样品的多个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架111的场所。紧急架投入口113是用于对装置内投入搭载了标准液的受检体架(校准架)和收纳收容了需要紧急分析的受检体的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架111的场所。
缓冲部104为了能够变更受检体架111中的受检体的分注顺序,而保持被输送流水线102输送的多个受检体架111。
分析部105对从缓冲部104经由传送带流水线106输送的受检体进行分析。其详情在后文中叙述。
收纳部103收纳收容了保持在分析部105中完成分析后的受检体的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架111。
输送流水线102是对在搬入部101设置的受检体架111进行输送的流水线,是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说明的任一输送装置等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磁性体、优选将永磁体设置在受检体架111的背面一侧。
分析部105由传送带流水线106、反应盘108、受检体分注喷嘴107、试剂盘110、试剂分注喷嘴109、清洗机构112、试剂托盘114、试剂ID读取器115、试剂装载部116、分光光度计121等构成。
传送带流水线106是将缓冲部104中的受检体架111搬入分析部105的流水线,是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说明的输送装置等同的结构。
反应盘108具有多个反应容器。受检体分注喷嘴107通过旋转驱动和上下驱动从受检体容器122对反应盘108的反应容器分注受检体。试剂盘110架设多个试剂。试剂分注喷嘴109从试剂盘110内的试剂瓶对反应盘108的反应容器分注试剂。清洗机构112对反应盘108的反应容器进行清洗。分光光度计121通过测定从光源(省略图示)经由反应容器的反应液得到的透过光,而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
试剂托盘114是在进行对受检体分析系统100内的试剂登记的情况下设置试剂的部件。试剂ID读取器115是通过读取对试剂托盘114上设置的试剂附加的试剂ID而取得试剂信息用的设备。试剂装载器116是将试剂搬入试剂盘110的设备。
显示部118是显示血液或尿等液体样品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的分析结果用的显示设备。
控制部120由计算机等构成,控制受检体分析系统100内的各机构的动作,并且进行求出血液或尿等受检体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的运算处理。
以上是受检体分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
上述受检体分析系统100进行的受检体的分析处理,一般而言按照以下顺序执行。
首先,受检体架111被设置在搬入部101或紧急架投入口113,被输送流水线102搬入能够随机进出的缓冲部104。
受检体分析系统100在缓冲部104中保存的架中,按照优先顺位的规则,将优先顺位最高的受检体架111用传送带流水线106搬入分析部105。
到达分析部105后的受检体架111,进而被传送带流水线106移送至反应盘108附近的受检体分取位置,用受检体分注喷嘴107将受检体分取至反应盘108的反应容器。用受检体分注喷嘴107与对于该受检体委托的分析项目相应地进行必要次数的受检体的分取。
用受检体分注喷嘴107对受检体架111上搭载的全部受检体容器122进行受检体的分取。将对于全部受检体容器122的分取处理已结束的受检体架111再次移送至缓冲部104。进而,将包括自动再检测的全部受检体分取处理已结束的受检体架111用传送带流水线106和输送流水线102移送至收纳部103。
另外,从试剂盘110上的试剂瓶用试剂分注喷嘴109对之前分取了受检体的反应容器分取分析中使用的试剂。接着,用搅拌机构(省略图示)进行反应容器内的受检体与试剂的混合液的搅拌。
之后,使光源产生的光透过装有搅拌后的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用分光光度计121测定透过光的光度。将用分光光度计121测定的光度经由A/D变换器和接口发送至控制部120。然后用控制部120进行运算,求出血液或尿等液体样品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将结果在显示部118等上显示,或存储在存储部(省略图示)中。
另外,受检体分析系统100不需要如图22所示地具有上述全部结构,能够适当追加前处理用的单元,或删除一部分单元或一部分结构。另外,分析部105不限于用于生物化学分析,也可以用于免疫分析,进而也不需要是1个,能够具备2个以上。该情况下,也将分析部105与搬入部101之间用输送流水线102连接,从搬入部101输送受检体架111。
接着,对于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的整体结构使用图23进行说明。图23是概略地表示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3中,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是执行受检体的分析所需的各种前处理的装置。图23中从左侧向右侧地,由以闭栓单元152、受检体收纳单元153、空支架叠放部154、受检体投入单元155、离心分离单元156、液量测定单元157、开栓单元158、子受检体容器准备单元159、分注单元165、移载单元161为基本要素的多个单元、以及输送装置170、和控制该多个单元的动作的操作部PC163构成。
作为在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中进行处理后的受检体的移送目的地,连接了进行受检体的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用的受检体分析系统100。
受检体投入单元155是对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内投入收容有受检体的受检体容器122用的单元。离心分离单元156是对已投入的受检体容器122进行离心分离用的单元。液量测定单元157是进行受检体容器122中收容的受检体的液量测定的单元。开栓单元158是将已投入的受检体容器122的栓打开的单元。子受检体容器准备单元159是进行对已投入的受检体容器122中收容的受检体在后续的分注单元165中进行分注所需的准备的单元。分注单元165是为了对离心分离后的受检体用受检体分析系统等进行分析而对其进行细分、并且对细分后的受检体容器122、子受检体容器122粘贴条形码等的单元。移载单元161是进行分注后的子受检体容器122的分类、并进行向受检体分析系统的移送准备的单元。闭栓单元152是对受检体容器122和子受检体容器122将栓关闭的单元。受检体收纳单元153是收纳闭栓后的受检体容器122的单元。
输送装置170是在该各单元之间和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与受检体分析系统100之间输送保持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支架和受检体架的机构,使用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任一输送装置。
另外,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不需要具有上述全部结构,能够进一步追加单元,或删除一部分单元或一部分结构。
另外,本实施例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可以是由如图23所示的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和受检体分析系统100构成的受检体分析系统200。该情况下,能够不仅将各系统内、也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1等连接,输送受检体容器122。
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受检体分析系统100、200和受检体前处理装置150具有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输送装置1等,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将受检体容器122输送至输送目的地,能够缩短直到得到分析结果的时间。另外,输送故障也较少,能够减轻检查技师的负担。
另外,本实施例中,举例示出了将保持5个收容有受检体的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架111作为输送对象进行输送的情况,但除保持5个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架111以外,也能够将保持1个受检体容器122的受检体支架作为输送对象进行输送。
<其他>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
另外,也能够将某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也能够在某个实施例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也能够追加、删除、置换其他结构。
例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对于被输送体是受检体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被输送体不限于受检体架等,能够将要求大规模地输送的各种物体作为输送对象。
附图标记说明
1,1G,1H,1I,1J,1K……输送装置
10……永磁体(第一磁性体)
21,21a,21b,21D,21E,21F,21L,21M,21N,21P……绕组
22,22a,22b,22A,22B,22C,22D,22E,22F,22G,22H,22J,22K……齿(第二磁性体)
25,25A,25B,25C,25D,25E,25F,25G,25H,25J,25K,25L,25M,25N,25P……齿的磁体相对面
26,26L,26M,26N……齿的绕组部的截面
30……轭
50……驱动电路
55……电流指令运算部
60……位置检测部
70a,70b……推力特性
100……受检体分析系统
101……搬入部
102……输送流水线
103……收纳部
104……缓冲部
105……分析部
106……传送带流水线
107……受检体分注喷嘴
108……反应盘
109……试剂分注喷嘴
110……试剂盘
111……受检体架
112……清洗机构
113……紧急架投入口
114……试剂托盘
115……读取器
116……试剂装载部
118……显示部
120……控制部
121……分光光度计
122……受检体容器
122……子受检体容器
150……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152……闭栓单元
153……受检体收纳单元
154……支架叠放部
155……受检体投入单元
156……离心分离单元
157……液量测定单元
158……开栓单元
159……子受检体容器准备单元
161……移载单元
165……分注单元
170……输送装置
200……受检体分析系统。

Claims (16)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被输送体一侧的第一磁性体;
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和
卷绕在所述齿的外周侧的绕组,
在所述齿中,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大于其他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中,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卷绕有所述绕组的部分的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绕组的间隔Lc、以及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齿的间隔Lt满足Lc>Lt的关系。
4.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被输送体一侧的第一磁性体;
由第二磁性体构成的齿;和
卷绕在所述齿的外周的绕组,
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绕组的间隔Lc、以及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齿的间隔Lt满足Lc>Lt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中,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的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大于其他部分的截面的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的形状是多边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的形状是矩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的角部朝向所述被输送体的输送方向和与该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的角部朝向向所述被输送体的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随着靠近所述被输送体一侧而连续或阶梯状地变细。
12.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在所述被输送体的输送方向和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长度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的与所述被输送体相对的面,向所述输送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的长度,不同于所述被输送体的输送方向或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齿的节距Pt,所述齿的最大部分的宽度在0.5Pt以下。
15.一种受检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
16.一种受检体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输送装置。
CN202080016367.6A 2019-03-08 2020-01-14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34749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2224 2019-03-08
JP2019042224A JP2020142912A (ja) 2019-03-08 2019-03-08 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前処理装置
PCT/JP2020/000905 WO2020183889A1 (ja) 2019-03-08 2020-01-14 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前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980A true CN113474980A (zh) 2021-10-01

Family

ID=7235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6367.6A Pending CN113474980A (zh) 2019-03-08 2020-01-14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2627A1 (zh)
EP (1) EP3937359A4 (zh)
JP (1) JP2020142912A (zh)
CN (1) CN113474980A (zh)
WO (1) WO20201838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8985Y2 (ja) * 1976-10-04 1984-08-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浮上搬送装置
JPH0616239A (ja) * 1992-06-29 1994-01-25 Hitachi Ltd 磁気浮上搬送装置
JP3074163B2 (ja) * 1998-11-17 2000-08-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連動扉装置
DE102007025822A1 (de) * 2007-06-02 2008-12-18 Lars Bergmann Kombinierbares Flächenelement mit einer Vielzahl von ansteuerbaren Wandlerelementen
JP2010142000A (ja) * 2008-12-10 2010-06-2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ステータコア,ステータおよびアキシャル型モータ
JP5452299B2 (ja) * 2010-03-17 2014-03-26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その電機子構造
JP2013009542A (ja) * 2011-06-27 2013-01-1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磁石モータを用いたドラム式洗濯機
EP2589967A1 (en) 2011-11-04 2013-05-08 Roche Diagnostics GmbH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operation
EP2995580A1 (en) * 2014-09-09 2016-03-16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EP3006943B1 (en) * 2014-10-07 2020-04-22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Module for a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CN107534379B (zh) * 2015-03-31 2020-04-2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直线电动机
EP3156352B1 (en) 2015-10-13 2019-02-27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CN108270337A (zh) * 2016-12-31 2018-07-10 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磁阻二维面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7359A4 (en) 2022-11-30
EP3937359A1 (en) 2022-01-12
JP2020142912A (ja) 2020-09-10
WO2020183889A1 (ja) 2020-09-17
US20220252627A1 (en)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19096B2 (ja) 搬送装置
WO2020183890A1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前処理装置、ならびに被搬送体の搬送方法
CN112840214B (zh) 运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检体分析系统、检体前处理装置
JP7107866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被搬送物の搬送方法
CN113474980A (zh) 输送装置和具有它的受检体分析系统、受检体前处理装置
WO2023026711A1 (ja) 搬送装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搬送装置を備えた検体前処理装置
WO2020255538A1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WO2023026777A1 (ja) 搬送装置、搬送装置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搬送装置を備えた検体前処理装置
WO2022034711A1 (ja) 検体搬送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前処理装置
JP7459145B2 (ja)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WO2022219975A1 (ja) 搬送装置、及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JP2022104723A (ja) 搬送装置、それを備えた検体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前処理装置
JP2022104725A (ja) 搬送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前処理装置
CN117242352A (zh) 检体输送装置和检体分析系统以及检体输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