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503A -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503A
CN113474503A CN202080012687.4A CN202080012687A CN113474503A CN 113474503 A CN113474503 A CN 113474503A CN 202080012687 A CN202080012687 A CN 202080012687A CN 113474503 A CN113474503 A CN 11347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fabric
fibers
main body
stiffne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26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足立将司
山岸拓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Aluminium Ekco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Aluminium Ekco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Aluminium Ekco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Aluminium Ekco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7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1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 D04H1/5412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sheath-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B01D39/16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sintered or bon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1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 D04H1/5418Mixed fibres, e.g. at least two chemically different fibres or fibre blen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2Adhesive fibres
    • D04H1/55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2Types of fibres, filaments or particles, self-supporting or supported materials
    • B01D2239/0216Bicomponent or multicomponent fibres
    • B01D2239/0233Island-in-s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57Specific fire retardant or heat resistant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04Arrangement of the fibres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18Non-wo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8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binders
    • B01D2239/086Binders between particles o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75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91Other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构成无纺布(1)的无纺布主体(11)由复合聚酯纤维(2)和作为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一体化而构成。复合聚酯纤维(2)具有使鞘部(4)为低熔点聚酯、使芯部(5)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结构。在无纺布主体(11)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15~80重量%的复合聚酯纤维(2)。另外,无纺布主体(11)的表观密度((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主体的厚度))为0.005g/cm3~0.040g/cm3。而且,无纺布主体(11)的纤维的流动方向的硬挺度为50~220mN·cm,作为与该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方向的硬挺度为20~140mN·cm。

Description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以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抽油烟机、换气扇、透气口等的污染的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防止抽油烟机、换气扇的污染的过滤器,使用由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无纺布以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该无纺布可以通过将聚酯纤维等熔融性合成纤维与人造丝纤维等非熔融性纤维混合而形成纤维网(也称为网片(card))之后,利用喷雾器等对纤维网赋予由阻燃性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用于纤维间结合的粘合剂(粘接剂、结合剂)来进行制造。粘合剂中添加有磷系的水溶性阻燃化合物等阻燃剂,在将这样的过滤器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的防污染用过滤器的情况下,通过该阻燃剂存在于过滤器的无纺布的整体,即使万一火接触到过滤器也不容易燃烧。
但是,对于如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那样使用了粘合剂的无纺布而言,有时粘合剂仅涂敷于无纺布的表层而未充分渗透到无纺布的内侧,阻燃性不均匀。另外,在使粘合剂充分渗透到内侧而提高内侧的阻燃性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粘合剂,不仅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可能会由于纤维间的间隙被粘合剂填埋或者变窄而透气性降低。在将无纺布用作过滤器的情况下,若透气性降低,则很可能会对作为过滤器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就这样的无纺布而言,其构成由纤维和粘合剂构成,因此,单位面积重量中的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绝对量变少,在想要使无纺布的体积增大,或者想要增强所谓的韧性(与弯曲刚性、弹力等相关的形状维持性)时,需要进一步增大单位面积重量。特别是在安装于抽油烟机这样的顶棚位置或其斜面且安装面积大的情况下,若没有韧性,则在安装时无纺布有时成为中途弯折的状态而导致安装费时费力。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28110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无纺布以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该无纺布对于纤维彼此的结合不使用如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中那样的粘合剂,而使用了利用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自身的热熔接性的、称为所谓热结合(thermalbond)法的结合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1108号公报
但是,在如日本特开2006-281108号公报那样的热结合法的情况下,若通过使热源体直接接触纤维的接触加热来进行利用热量的结合,则无纺布被热源体压缩,因此蓬松性降低。在蓬松性过低的情况下,无纺布构成中的纤维密度过度增加,无纺布的透气性可能会降低,韧性变得过强,无纺布可能会变硬。另外,无纺布根据纤维间的空隙的大小,而手指触摸的柔软度(本说明书中,也称为“弹性”,一般情况下有时也称为“松软感”)产生变化,该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用于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防污染用过滤器时的油烟的吸油性、灰尘污垢的捕集性有关,并可见如下趋势:若弹性高,则空气容易进入无纺布的内部,因此吸油性、捕集性变高;若弹性低,则空气不容易进入无纺布的内部,因此吸油性、捕集性变低。并且,如上所述,纤维密度过度增加,透气性可能会降低,韧性变得过强而硬的无纺布的弹性可能会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问题在用于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防污染用过滤器以外的用途的无纺布中也同样存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兼具韧性强度和适度的弹性的无纺布以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无纺布为由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构成的无纺布,该复合聚酯纤维具有使鞘部为低熔点聚酯、使芯部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结构,其中,该无纺布具备将复合聚酯纤维与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主体,无纺布主体在无纺布主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15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复合聚酯纤维,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主体的厚度)时的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为0.005g/cm3以上且0.040g/cm3以下,无纺布主体的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为50mN·cm以上且220mN·cm以下,作为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硬挺度为20mN·cm以上且140mN·cm以下。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韧性强并且具备适度的弹性的无纺布。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无纺布,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构成中,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g/m2以上且80g/m2以下,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与第二方向的硬挺度的硬挺度比(第一方向的硬挺度/第二方向的硬挺度)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
若这样构成,则容易将无纺布切割为假定的尺寸,并且在使用无纺布的过滤器上形成所希望的粘合图案的情况下,其形成变得容易。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无纺布,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构成中,剩余部分包含阻燃性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能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无纺布,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构成中,阻燃性纤维包含阻燃性丙烯酸纤维或阻燃性聚酯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发挥充分阻燃性的无纺布。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无纺布,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构成中,低熔点聚酯的熔点为100℃以上且140℃以下,复合聚酯纤维在复合聚酯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低熔点聚酯。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经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主体。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的过滤器为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防污染用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使用了第三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无纺布。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成为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韧性强的无纺布,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过滤器的无纺布。另外,成为还具备适度弹性的无纺布,因此成为吸油性和捕集性高、对过滤器的加工性良好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容易将无纺布切割为假定的尺寸,并且在使用无纺布的过滤器上形成所希望的粘合图案的情况下,其形成变得容易,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过滤器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能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优选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成为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因此能制造具有充分阻燃性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成为经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主体,因此成为进一步适合于制造过滤器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的过滤器除第三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成为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因此适合作为在使用时能达到高温的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防污染用的过滤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一部分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是由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构成的无纺布,该复合聚酯纤维具有使鞘部为低熔点聚酯、使芯部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结构,其中,该无纺布具备将复合聚酯纤维与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主体,无纺布主体在无纺布主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15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复合聚酯纤维,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主体的厚度)时的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为0.005g/cm3以上且0.040g/cm3以下,无纺布主体的纤维的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为50mN·cm以上且220mN·cm以下,作为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硬挺度为20mN·cm以上且140mN·cm以下。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韧性强的无纺布,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过滤器的无纺布。另外,成为还具备适度弹性的无纺布,因此成为吸油性和捕集性高、对过滤器的加工性良好的无纺布。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一部分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构成无纺布1的无纺布主体11由复合聚酯纤维2a、2b和作为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一体化而构成。
复合聚酯纤维2a、2b为高熔点聚酯的表面被熔点比该聚酯低的聚酯包覆而成的。即,复合聚酯纤维2a、2b具有使鞘部4a、4b为低熔点聚酯(例如熔点为11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使芯部5a、5b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例如熔点为260℃的PET)的芯鞘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复合聚酯纤维2a、2b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60重量%的芯部5a、5b(高熔点聚酯)。
另外,在无纺布主体11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70重量%的复合聚酯纤维2a、2b,包含30重量%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
而且,无纺布主体11的表观密度[g/cm3]=(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主体的厚度)时的无纺布主体11的表观密度为0.038g/cm3。具有表观密度越低弹性越高、另外表观密度越高弹性越低的趋势。弹性如上所述为手指触摸的柔软度,弹性高是指容易相对于压力而变形,并且压力解除时形状容易恢复的状态。并且,如上所述,弹性与油烟的吸油性和灰尘污垢的捕集性有关,因此通过对无纺布的弹性进行试验,即使实际上不使用该无纺布,也能确认吸油性和捕集性。
需要说明的是,若表观密度过低,则无纺布主体的形状难以维持,对过滤器进行加工的情况下的加工性可能不适当。另外,若表观密度过高,则弹性变得过低,吸油性和捕集性可能不适当。若为上述的无纺布主体11的表观密度,则成为具备适度弹性的无纺布,因此成为吸油性和捕集性高、对过滤器的加工性良好的无纺布。
在此,无纺布主体11由在平行网之上层叠有不规则网构成。并且,如图1所示,位于上方的复合聚酯纤维2b的鞘部4b的表面的一部分在与复合聚酯纤维2a的结合点6a处熔合(在制造过程中熔融,冷却时结合的状态)。
另外,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均匀地含于无纺布主体11整体,在与复合聚酯纤维2b的结合点6b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与复合聚酯纤维2b的鞘部4b的表面的一部分熔合。
像这样,构成无纺布主体11的纤维彼此的结合为充分的结合。
而且,作为无纺布主体11的第一方向的纤维的流动方向的硬挺度为79.1mN·cm,作为与该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宽度方向的硬挺度为50.0mN·cm。
需要说明的是,硬挺度是指按照JIS L 1913:2010“41.5°悬臂法”测定计算出的硬挺度。硬挺度越高,无纺布越难以弯折,在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经过折入工序的情况下等产生折痕,使用便利性降低。另外,硬挺度越低,无纺布越容易弯折,在过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在使用时设置于顶棚面或其斜面等的情况下意外地弯折而造成不便。若为该无纺布主体11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硬挺度,则成为韧性适当强的无纺布。
并且,流动方向的硬挺度与宽度方向的硬挺度的硬挺度比(流动方向的硬挺度/宽度方向的硬挺度)为1.6。
接着,对用于得到这样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参照附图,工序31为准备工序,以在要配合的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方式准备复合聚酯纤维。
另外,准备2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的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阻燃性丙烯酸纤维。
准备这些要配合的纤维的原棉。
接着,工序32为混合工序,均匀混合要配合的纤维。
将要配合的纤维的原棉开解,如上所述将要配合的纤维分别在已计量的状态下进行混合。像这样,成为纤维分别均匀地分布在经混合的纤维整体中的状态。
接着,工序33为网形成工序,通过经混合的纤维形成纤维网。
使经混合的纤维通过多个辊等,形成片状的纤维网。此时,可以形成为平行网、不规则网、交叉网等中的任一纤维网。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如下工序:形成纤维的排列方向为大致平行且流动方向的强度高的平行网和纤维的排列方向为大致随机且能提高蓬松性的不规则网,层叠多个这些纤维网。
接着,工序34为热粘接工序,通过将纤维网供给到非接触型加热装置,将纤维网所含的纤维彼此热粘接而得到无纺布原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所谓的热风(air though)法。即,作为非接触型加热装置,在常规方法的条件下使用将加热后的空气作为热风吹到纤维网的暖风装置。
由此,纤维网中所含的复合聚酯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聚酯熔融,冷却时凝固,由此将纤维网中所含的纤维彼此热粘接而得到无纺布原体。
接着,工序35为压缩工序,对无纺布原体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压缩。
利用转台卷绕无纺布原体,压缩成卷状。
接着,工序36为再加热工序,将经压缩的无纺布原体供给到非接触型加热装置而得到无纺布。
将经压缩的无纺布原体开卷,使用暖风装置例如在加热温度100℃以上且200℃以下、加热时间5秒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加热。
这样,能得到蓬松性高、韧性强,并且特别是即使为层叠多个纤维网而成的构成、纤维间的结合力也提高的上述的本发明的无纺布。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无纺布蓬松性高、韧性强,并且特别是即使为层叠多个纤维网而成的构成,纤维间的结合力也提高的理由并不确定,可推测如下。
如上所述,在热粘接工序中通过热风法得到的无纺布原体的纤维彼此结合,但在该阶段存在许多纤维彼此的结合不充分的地方。
因此,当首先在压缩工序中将无纺布原体沿厚度方向压缩时,对纤维施力,因此纤维维持在弯折的状态。其结果是,产生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
当在再加热工序中再次加热该被压缩后的无纺布原体时,弯折的状态的纤维的热运动变得活跃,因此纤维将要回到弯折前的状态。另一方面,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被施加热量,由此复合聚酯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聚酯熔融而结合。即,压缩和再加热之后的无纺布中的结合点的数量比压缩前的无纺布原体中的结合点的数量多。因此,无纺布的纤维彼此的结合所带来的一体性整体上提高。
另一方面,在对经压缩的无纺布原体进行再加热时,未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正在接触但在热结合前纤维彼此被隔离的部分回到纤维弯折前的状态,因此蓬松性恢复。
根据这样的机制,推测本发明的无纺布具备优异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无纺布通过包含阻燃性纤维而具有阻燃性,因此能优选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的防污染用的过滤器。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防污染用的过滤器,无纺布的厚度优选在0.2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2.5mm以上且8.0mm以下的范围内。在抽油烟机、换气扇等中使用过滤器的情况下,包含油污的空气通过过滤器的无纺布而被过滤,因此这样的无纺布优选透气性和蓬松性高。若将无纺布的厚度构成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则能兼顾透气性和蓬松性,能更优选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防污染用的过滤器。
接着,工序37为折入工序、卷取工序,根据需要将无纺布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
首先,将无纺布通过切割装置切割为所希望的长度和宽度的形状。然后,将被切割的无纺布以所希望的个数集聚,用折入装置折叠或者用卷取装置卷绕成卷状等,形成为流通时、商品销售时方便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纺布仅由无纺布主体构成,但也可以在构成由配合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主体之后,在其表面上涂敷规定图案的粘合剂,或另行准备涂敷有规定图案的粘合剂的脱模膜,将脱模膜的涂敷有粘合剂的面与无纺布主体重合,由此在无纺布主体上转印粘合剂等而构成无纺布(或者无纺布构造体)。即,无纺布主体是指无纺布的实质上成为基底的部分,是由要配合的纤维(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构成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低熔点聚酯和高熔点聚酯均使用了规定的PET,但聚酯是指在分子内具有酯键的高分子物质,除PET以外,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需要说明的是,低熔点聚酯和高熔点聚酯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聚酯。另外,为了改善纤维的特性,也可以在其聚合物结构中包含共聚物成分。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低熔点聚酯的熔点为110℃,熔点优选为100℃以上且1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且120℃以下。另外,此时,复合聚酯纤维在复合聚酯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优选包含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更优选包含30重量%以上且45重量%以下的低熔点聚酯。
通过这样构成,纤维彼此的结合变得充分,成为经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主体,因此成为进一步适合于制造过滤器的无纺布。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高熔点聚酯的熔点为260℃,但只要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即可,即,只要进行用于一体化的热粘接工序时,低熔点聚酯熔融,高熔点聚酯实质上不熔融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低熔点聚酯直接包覆高熔点聚酯的芯鞘结构,但即使为其他复合纤维的结构,例如,芯部被分割成多个而被鞘部包覆、或者为并排型,作为芯鞘结构实质上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阻燃性丙烯酸纤维作为阻燃性纤维,但也可以是阻燃性聚酯纤维等其他具有阻燃性的纤维。即,剩余部分包含阻燃性纤维。通过这样构成,能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优选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的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阻燃性丙烯酸纤维是指具备阻燃性的丙烯酸纤维(以丙烯腈为主原材料的合成纤维)。例如,存在如下具备自灭火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改性丙烯酸纤维):为通过配合阻燃剂,混炼而得到的丙烯酸纤维,在组成中包含氯等卤素,在燃烧时通过释放卤素系气体而在气氛下灭火。通过将这样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用作阻燃性纤维,成为发挥充分阻燃性的无纺布,因此能制造具有充分阻燃性的过滤器。
另外,上述剩余部分不仅包含阻燃性纤维,也可以包含其他纤维。例如,可列举出:人造丝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等,在包含这些纤维作为其他纤维的情况下,能防止燃烧时熔融的树脂下垂(滴落)。另外,只要是不对本发明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也可以代替使用阻燃性纤维或者与阻燃性纤维并用,出于提高阻燃性能的目的,在本发明的无纺布上,通过喷雾器等使磷系的水溶性阻燃化合物等阻燃剂附着于纤维。在该情况下,构成无纺布的纤维彼此的结合也主要基于利用复合聚酯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聚酯实现的纤维彼此的热粘接。
而且,上述剩余部分也可以不含阻燃性纤维而由其他纤维构成。即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作为透气口用过滤器等不需要阻燃性的过滤器所使用的无纺布而优选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纤维可以是单一种类的纤维,也可以是多种类的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阻燃性的物质是指其本身难以着火、或在着火的情况下燃烧速度慢的物质,优选具有燃烧不扩散的性质,优选满足依据JACA No.11A-2003的燃烧性试验的分类3。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复合聚酯纤维在无纺布主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70重量%,但只要包含15重量%以上即可,优选包含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即可。通过这样构成,纤维彼此的结合变得充分。
而且,在无纺布表观密度=(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的厚度)时的无纺布的表观密度在0.005g/cm3以上且0.040g/cm3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在0.007g/cm3以上且0.020g/cm3以下的范围内即可。通过这样构成,成为具备适度弹性的无纺布,因此成为吸油性、捕集性高,对过滤器的加工性良好的无纺布。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流动方向作为无纺布主体的第一方向,但第一方向是指无纺布主体(包括成为无纺布、过滤器的状态)中硬挺度最高的方向,通常为作为无纺布的制造方向(机械方向)的纵向或流动方向。另外,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通常为横向或宽度方向。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纺布主体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硬挺度为特定的数值,但优选的是,无纺布主体的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为50mN·cm以上且220mNcm以下,作为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硬挺度为20mN·cm以上且140mN·cm以下。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动方向(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与宽度方向(第二方向)的硬挺度的硬挺度比(流动方向的硬挺度/宽度方向的硬挺度)为1.6,但优选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若硬挺度比大于1.0,则流动方向的硬挺度变得比宽度方向的硬挺度高,在制造工序中将无纺布断裁时,在一边沿流动方向施加某种程度的拉伸力一边进行切割的情况下,纤维难以沿无纺布的流动方向拉伸,因此,切割后的尺寸变化较小,容易将无纺布切割为假定的尺寸。另外,若硬挺度比为4.0以下,则流动方向的硬挺度不会比宽度方向的硬挺度过高,在一边沿流动方向施加某种程度的拉伸力一边对无纺布施加粘合加工的情况下,纤维难以沿无纺布的宽度方向收缩,因此容易形成假定的粘合图案。因此,成为实施这样的切割、粘合图案的过滤器的制造中优选的无纺布。当然,硬挺度比也可以为1.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这样的效果,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40g/m2以上且80g/m2以下。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纺布主体是将平行网的纤维网与不规则网的纤维网层叠而构成的,但纤维网也可以对选自平行网、不规则网、交叉网等中任意的多个进行层叠。通过这样构成,能层叠多个排列方向的纤维网。由此,即使在一个纤维网中存在纤维的脱落、透过的情况下,通过层叠多个而最终得到的无纺布也能抑制脱落、透过,或者容易将蓬松性、透气性调节到所希望的范围,也能在表里改变无纺布的手感、功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主体例如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层叠不同种类的纤维网(平行网和不规则网等),也可以层叠同一种类的纤维网(不规则网和不规则网等),还可以不进行层叠而由单一种类的纤维网构成。与平行网相比,层叠了多个包含不规则网而成的无纺布主体通过经过后续的热粘接工序、再加热工序,而每单位面积重量的结合点变多,因此能提高蓬松性。这样,能进行蓬松性等性能的调整。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准备工序中除了复合聚酯纤维以外还准备了阻燃性丙烯酸纤维,但只要至少准备复合聚酯纤维和上述的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混合工序中将要配合的纤维均匀地混合,但只要在整体上分散成被认为实质上均匀的程度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热粘接工序和再加热工序中分别使用了暖风装置作为非接触型加热装置,但只要是热源体与作为被加热对象的纤维网不接触的方法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规定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了再加热工序,但也可以在其他条件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再加热工序优选在上述的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像这样,蓬松性的提高变得稳定,因此能制造蓬松性更高、韧性强的无纺布。另外,再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更优选为比使用的低熔点聚酯的熔点高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无纺布中,若热粘接工序之后得到的无纺布的表观密度在本发明规定的规定范围内,则压缩工序、再加热工序不是必须的工序,另外,只要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也可以并用针刺(needle punch)法等其他的结合法。
另外,对于得到的无纺布,如上所述,也可以在所希望的图案上涂敷粘合剂等或者印刷花纹。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无纺布为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但也可以为通过其他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无纺布。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准备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体,对这些试验体进行了测定硬挺度的硬挺度试验、对弹性进行感官评价的弹性评价试验以及对燃烧时的性能等进行评价的燃烧性试验。
<试验体的构成>
作为试验体,准备了以下的表1所示的构成的实施例1~实施例10、比较例1~比较例5的无纺布(过滤器)。
[表1]
Figure BDA0003197190340000131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纤维直径的单位“d”为丹尼尔。
另外,除特别规定的单位以外,表中的数字的单位为g/m2
而且,表中的空白栏表示实质上不包含该纤维种类。另外,表中的再加热工序中的比较例1~比较例4的“-”表示由于它们为使用利用粘合剂使纤维彼此结合的方法而构成的,因此无法联想到再加热工序。
而且,表中的“树脂/阻燃剂(粘合剂)”是指,将卤素系的阻燃剂配合于热塑性树脂而赋予作为将纤维彼此结合的粘合剂的功能和燃烧时的阻燃性功能的材料。
而且,表中的“复合PET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PET”使用了熔点为110℃~140℃的PET纤维。
实施例1~实施例10使用上述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准备。实施例1~实施例7的无纺布为如下无纺布:在通过热风法得到无纺布原体之后,经过压缩工序和再加热工序提高了蓬松性、韧性的强度。实施例8~实施例10的无纺布为如下无纺布:将纤维种类构成设为相同而通过热风法得到无纺布原体之后,与实施例1~实施例7不同地,进一步分别改变基于针刺法的针(needle)的穿刺条件来进行无纺布纤维的结合,并且未经过压缩工序和再加热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就比较例5而言,将纤维种类构成设为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不进行再加热工序,以无纺布原体的状态准备。
另外,比较例1~比较例4均为使用了粘合剂的现有的无纺布(市售品)。
<硬挺度试验和抽油烟机安装试验>
对于如上那样准备的试验体,首先作为硬挺度试验,依据JIS-L-1096A法“45°悬臂法”测定弯曲长度(单位:mm),依据JIS L 1913:2010“41.5°悬臂法”计算出硬挺度(单位:mN·cm)。
另外,进行了对抽油烟机的安装性进行确认的抽油烟机安装试验。
首先,准备将各个试验体刚切割成试件尺寸60cm×36cm后的状态的过滤器作为“弯折前”的试验体,接着,准备将各个该试验体的过滤器在60cm的方向上以折成三折的状态进行包装,保存1个月之后的试验体作为“弯折后1个月”的试验体。
将这些各个试验体的过滤器安装于富士工业株式会社制“BDR-3HL-601BK”的抽油烟机,对安装性进行了确认。
<表观密度>
无纺布的表观密度通过测量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根据下式计算出。
无纺布的表观密度[g/cm3]=(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的厚度)……式1
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是指每单位面积的无纺布的重量,无纺布的厚度是指,表示在无纺布上重叠了10cm×10cm的80g的板(也可以为在板上施加配重而合计设为80g的状态)的状态下的无纺布的平均厚度(即,在0.8g/cm2的负重下测定出的无纺布的平均厚度)。
<弹性评价试验>
关于无纺布的弹性评价,由10位试验员评价双手抓住无纺布时的触感是否具备以比较例3为基准时同等或同等以上的弹性(柔软度),根据试验员的评价结果如下所述地评价为◎~×。
◎:10位试验员中有8位以上评价为与比较例3同等或同等以上。
○:10位试验员中有5到7位评价为与比较例3同等或同等以上。
△:10位试验员中有2到4位评价为与比较例3同等或同等以上。
×:10位试验员中有1人以下评价为与比较例3同等或同等以上。
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197190340000151
需要说明的是,硬挺度通过下式计算出。
G=m×C3×10-3
式中,G:硬挺度(mN·cm),m:试件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即单位面积重量,C:全部平均的弯曲长度(cm)。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式中,9.81m/s2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被近似成10m/s2
另外,作为对抽油烟机的安装性的评价,表中的“弯折前”的“○”表示过滤器具有适度的韧性,适合安装于抽油烟机上;“×”表示过滤器没有韧性,不适合安装于抽油烟机上。另外,“弯折后1个月”的“○”表示在向抽油烟机安装时,过滤器与抽油烟机之间没有间隙,或即使有间隙也很微小,因此适合;“×”表示在过滤器上还留有折痕,因此在向抽油烟机安装时过滤器与抽油烟机之间产生了间隙,因此不适合。
参照表2,就实施例1~实施例10而言,流动方向的硬挺度分别为79.1mN·cm、51.5mN·cm、69.1mN·cm、54.7mN·cm、89.9mN·cm、73.5mN·cm、117.2mN·cm、213.4mN·cm、168.4mN·cm、124.0mN·cm,宽度方向的硬挺度分别为50.0mN·cm、20.3mN·cm、42.4mN·cm、51.8mN·cm、22.9mN·cm、20.6mN·cm、98.6mN·cm、133.5mN·cm、133.5mN·cm、121.0mN·cm。因此可确认到:本发明的无纺布与现有的无纺布(比较例1~比较例5)不同,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为50mN·cm以上且220mN·cm以下,作为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硬挺度为20mN·cm以上且140mN·cm以下。
另外,实施例1~实施例10中,其硬挺度比(流动方向的硬挺度/宽度方向的硬挺度)分别为1.6、2.5、1.6、1.1、3.9、3.6、1.2、1.6、1.3、1.0。而且,就实施例1~实施例10而言,均在对抽油烟机的安装性为“弯折前”和“弯折后1个月”中任一者的情况下均为○(适合)。因此确认到本发明的无纺布和过滤器的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与第二方向的硬挺度的硬挺度比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确认到利用处于这样的硬挺度比的无纺布的过滤器成为适当的韧性的强度,适合于向抽油烟机安装。
另外,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10在弹性评价中为◎或者○,具备适度的弹性。
而且,将实施例1与比较例5进行比较,可确认到:如比较例5那样在制造工序中不进行再加热工序的情况下,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硬挺度比实施例1低,并且弯折前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是不适合的,进而表观密度高,弹性不佳;但如实施例1那样在制造工序中进行了再加热工序的情况下,硬挺度比在优选的范围内,并且弯折前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也是优选的,进而具备适度的弹性。
<阻燃性试验>
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10、以及单位面积重量与实施例1相同且包含粘合剂、具有阻燃性的现有比较例2,进行了对燃烧时的性能等进行评价的阻燃性试验。
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197190340000171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阻燃性”是指,表示依据JACA No.11A-2003燃烧试验而评价的性能。
另外,表中的“火烧试验(flambétest)”是指,表示在使各试验体燃烧时熔融的树脂是否形成球而落下。
而且,表中的“打火机燃烧蔓延试验”是指,表示进行多次将各试验体切割成长条状而拿住一端部,从另一端部侧靠近打火机的火焰的试验并进行了评价的燃烧蔓延方式。另外,“燃烧蔓延无不均”表示在任一试验部位均未产生燃烧蔓延,阻燃性良好,“燃烧蔓延有不均”表示在至少某一试验部位产生了燃烧蔓延,阻燃性不均匀且不良好。
并且,由表3的“阻燃性”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10均与比较例2同样,阻燃性满足分类3,即具有阻燃性。
另外,由“火烧试验”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10均与比较例2同样,未产生在燃烧时熔融的树脂形成球而落下的滴落。
而且,由“打火机燃烧蔓延试验”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10均在燃烧时燃烧蔓延无不均,与比较例2相比,无纺布整体的阻燃性良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纺布以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适合于防止例如抽油烟机、换气扇、透气口等的污染。

Claims (6)

1.一种无纺布,其为由复合聚酯纤维(2)和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3)构成的无纺布(1),该复合聚酯纤维(2)具有使鞘部(4)为低熔点聚酯、使芯部(5)为熔点比所述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结构,其中,
所述无纺布具备将所述复合聚酯纤维和所述剩余部分的其他纤维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主体(11),
所述无纺布主体在所述无纺布主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15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所述复合聚酯纤维,
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无纺布主体的厚度时的无纺布主体的表观密度为0.005g/cm3以上且0.040g/cm3以下,
所述无纺布主体的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为50mN·cm以上且220mN·cm以下,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硬挺度为20mN·cm以上且140mN·c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g/m2以上且80g/m2以下,
所述第一方向的硬挺度与所述第二方向的硬挺度的硬挺度比、即所述第一方向的硬挺度/所述第二方向的硬挺度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剩余部分包含阻燃性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阻燃性纤维包含阻燃性丙烯酸纤维或阻燃性聚酯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低熔点聚酯的熔点为100℃以上且140℃以下,
所述复合聚酯纤维在所述复合聚酯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所述低熔点聚酯。
6.一种过滤器,其为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防污染用,其中,
所述过滤器使用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
CN202080012687.4A 2019-03-29 2020-03-27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Pending CN1134745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5674A JP7373912B2 (ja) 2019-03-29 2019-03-29 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ー
JP2019-065674 2019-03-29
PCT/JP2020/013894 WO2020203719A1 (ja) 2019-03-29 2020-03-27 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503A true CN113474503A (zh) 2021-10-01

Family

ID=7266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687.4A Pending CN113474503A (zh) 2019-03-29 2020-03-27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5274B2 (zh)
JP (1) JP7373912B2 (zh)
CN (1) CN113474503A (zh)
WO (1) WO20202037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229A (zh) * 2020-11-30 2021-04-16 广东中科鑫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用品行业定量施加纤维材料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8000A (ja) * 1984-02-10 1985-08-31 帝人株式会社 ドレ−プ性湿式不織布
EP0151485A1 (en) 1984-02-08 1985-08-14 Teijin Limited Wet-formed non-woven fabric having good drape characteristics
JPH0531310A (ja) * 1991-08-02 1993-02-09 Toray Ind Inc プリーツ加工性と難燃性とを有する濾材
JP3269103B2 (ja) * 1992-01-31 2002-03-25 東レ株式会社 難燃性濾材
JP3916776B2 (ja) * 1998-07-28 2007-05-23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熱接着性複合繊維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不織布
JP3771504B2 (ja) 2002-02-15 2006-04-26 呉羽テック株式会社 耐ドリップ性に優れた難燃性フィルター
JP2006241642A (ja) * 2005-03-04 2006-09-14 Solotex Corp 嵩高ソフトエアレイド不織布
JP2006281108A (ja) 2005-04-01 2006-10-19 Kureha Ltd 換気扇用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85541A (ja) * 2011-10-21 2013-05-13 Towa Orimono Kk ペット用タイルマット
JP6784509B2 (ja) * 2016-05-16 2020-11-11 株式会社Snt 繊維製品、および、被膜付き物品
CN111133141B (zh) * 2017-09-29 2023-03-28 东洋铝爱科制造株式会社 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3912B2 (ja) 2023-11-06
US20220162785A1 (en) 2022-05-26
JP2020165023A (ja) 2020-10-08
US11965274B2 (en) 2024-04-23
WO2020203719A1 (ja)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9909B2 (ja) 畝および溝を有する補強されたファイヤーブロック不織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ファイヤーブロックされた物品
TWI286515B (en) High bulk composite sheet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N111133141B (zh) 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WO2006020633A2 (en) Flame blocking liner materials
KR20180022820A (ko) 차염성 부직포
US8839496B2 (en) Flame blocking liner materials
KR20090092842A (ko) 내마모성 방화 천
JP6199754B2 (ja) 保温材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9209456A (ja) フィルタ不織布
JP2020104519A (ja) 難燃性吸音材
CN113474503A (zh) 无纺布以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过滤器
JP5986837B2 (ja) 難燃性に優れた人工皮革基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シート
MXPA06012599A (es) Telas no tejidas enmaranadas diferencialmente auto-extinguibles.
EP2471986A1 (en) A multiple-use nonwoven fabric structure
KR102522833B1 (ko) 매트리스용 방염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2082539A (ja) 難燃性繊維構造体
JP3510011B2 (ja) 難燃性複合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66802B2 (ja) 成形用繊維シート
JP2006281108A (ja) 換気扇用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00126364A (ko) 부직포
JP2014214390A (ja) 成形用表皮材
JP7330083B2 (ja) 表面材
KR20090060539A (ko) 인공피혁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8061924A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用不織布濾材
JP6900649B2 (ja) 濾材、並びに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