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4766A -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4766A
CN113444766A CN202110627384.XA CN202110627384A CN113444766A CN 113444766 A CN113444766 A CN 113444766A CN 202110627384 A CN202110627384 A CN 202110627384A CN 113444766 A CN113444766 A CN 113444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ed wine
supernatant
wine
culture medium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73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4766B (zh
Inventor
宋开阔
邢国辉
白永平
刘源
赵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oshan Haitian Jiangsu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oshan Haitian Jiangsu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oshan Haitian Jiangsu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73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476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627384.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444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4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4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4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4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C12Q1/045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304/00Chemical means of detecting microorganisms
    • C12Q2304/60Chemiluminescent detection using ATP-luciferin-luciferase syst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所述培养基包含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浓缩液。采用该培养基能对待测发酵酒所含微生物进行培养,可明显促进微生物繁殖,缩短微生物富集耗时,便于快速制备微生物样品用于检测。例如相对于传统技术富集培养最短两天,本发明发酵酒所含微生物的富集培养耗时明显缩短。并且,通过ATP检测法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并以此结果评判是否有变质菌滋生,整个检测周期可在15h‑18h内完成,相比与传统的MRS平板检测,由72h缩短至15h‑18h,避免了检测期间内发酵酒变质的风险,可提前对发酵酒进行灭菌处理。

Description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酒微生物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酿造酒生产陈化过程中,均会面临发酵酒升酸、返浑的质量波动。但是当前发酵酒中变质菌的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发酵酒酸败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后才可能检测到总酸、pH值的变化,无法在微生物大量繁殖之前进行及时灭菌,导致发酵酒往往在检测周期内出现质量波动,同时如果仅仅对浊度进行监控,无法排除发酵酒中化学返浑的特性,所以为确保储存发酵酒陈酿过程的品质,开发一种可快速有效变质菌的监控方法尤为重要。而目前暂无关于发酵酒陈酿过程变质菌监控方法的相关专利报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常规微生物监控手段不能很好实现发酵酒陈酿过程变质菌监控:如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等无法有效检测到发酵酒中的有活性微生物,同时MRS平板培养检测周期为72h,存在滞后性;发酵酒总酸及pH值的变化具有滞后性,当发酵酒酸败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后才可能检测到总酸及pH值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发酵酒变质菌的生长情况。
在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相关报道例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1113012.X(发明名称为《一种料酒中产气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公开了如下内容:将待测料酒样品稀释,然后接种入含有培养基的发酵管中,在30℃±1℃条件下培养48±2h后,根据发酵管的产气与否来检测产气菌;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蔗糖10份-30份,酵母膏3份-6份,蛋白胨4份-10份,氯化钠3份-10份,黄酒2份-8份,吐温-80 1份-2份,巯基乙酸钠0.05份-1份,七水硫酸镁0.2份-0.6份,甲硫氨酸0.01份-0.1份,半胱氨酸0.01份-0.2份,蒸馏水1000份。该技术方案涉及采用含有黄酒等成分的培养基培养料酒中产气菌以此达到高效、简单、低成本、易推广的检测目的。但是该技术方案,对料酒中产气菌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适合发酵酒陈酿过程中产酸、返浑类微生物的检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610574728.4(发明名称为《一种检测黄酒腐败微生物的方法》)中,设计了5对用于荧光定量PCR的耐酸乳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并详细介绍了一种黄酒腐败微生物耐酸乳杆菌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且该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然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复杂,检测成本及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绝大多数中小发酵酒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611075676.2(发明名称为《一种评价污泥臭氧处理过程中活菌含量和组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ATP检测方法检测不同臭氧处理过程中污泥中活菌总量变化,对于有意义的臭氧处理污泥进行PMA辅助的PCR测序分析,完成臭氧处理后污泥中活菌组成分析。该技术方案没有对样品中微生物进行富集,直接的ATP检测不利于发酵酒中微生物低浓度,同时该方法未进行微生物膜外微生物的排除,需要进行二次检测,检测成本上升。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2010585358.0(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检测调味品中难培养菌的培养基及检测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调味品中难培养菌的培养基,包含MRS0.040g/mL-0.070g/mL、蔗糖0.005g/mL-0.030g/mL、复配生长因子0.0005g/mL-0.0020g/mL和待测调味品稀释液200g/mL-500mL/L;所述复配生长因子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L-半胱氨酸30份-70份、FeSO4·7H2O 30份-70份和吐温-80 0份-30份;所述待测调味品稀释液中待测调味品的质量浓度为40%-70%。其中,所述待测调味品可以为调味料酒。该技术方案涉及向含MRS的培养基中添加待测调味品稀释液和复配生长因子,为变质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缩短了变质菌的培养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然而,该技术方案所涉培养基在培养例如调味料酒的过程中,耗时依然较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用该富集培养基对待测发酵酒所含微生物(包括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进行培养,可明显促进微生物繁殖,缩短微生物富集耗时,便于快速制备微生物样品用于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浓缩液;每100mL所述培养基包含40mL-60mL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5g-6g所述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0.3倍-0.7倍体积的浓缩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酒包含黄酒、米酒、啤酒和葡萄酒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所述MRS培养基与水混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未变质发酵酒进行浓缩,收集浓缩液;对所述浓缩液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浓缩所采用的温度为4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心的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混合所得产物进行灭菌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对待测发酵酒进行富集培养,并收集微生物;
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富集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37℃,时长为11h-13h。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集所述微生物的方式采用离心。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微生物制备成悬液;
对所述悬液进行超声裂解;
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收集待测上清液;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与ATP检测试剂反应,测定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
检测梯度浓度的ATP标准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带入所述标准曲线,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包括: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存在变质菌;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不存在变质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液包含PBS缓冲液。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声裂解的过程包括:超声2.8s-3.2s,停顿5s-7s,超声和停顿互相交替20轮次-30轮次,超声所得产物置于95℃-105℃下2min-3min。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所采用的离心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TP检测试剂于20℃-30℃放置3min-4min后再与所述待测上清液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合适浓度的发酵酒(未变质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MRS培养基的配方简单的培养基,采用该培养基能对待测发酵酒所含微生物(包括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进行培养,可明显促进微生物繁殖,缩短微生物富集耗时(12h左右),便于快速制备微生物样品用于检测。例如相对于传统技术202010585358.0公开的富集培养最短两天,本发明发酵酒所含微生物的富集培养耗时明显缩短。
并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对待测发酵酒所含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后,通过ATP检测法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并以此结果评判是否有变质菌滋生,整个检测周期可在15h-18h内完成,相比与传统的MRS平板检测,由72h缩短至15h-18h,避免了检测期间内发酵酒变质的风险,可提前对发酵酒进行灭菌处理。并且,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经验证,该检测方法可有效定性出菌浓度小于10cfu/mL的染菌发酵酒样品。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为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启动灭菌的判断依据,可及时准确的监控到陈酿酒的卫生质量情况,实现酒体在感官、风味、体态及指标变化前完成灭菌处理,从而确保陈酿酒感官风味、体态及理化指标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培养基制备及微生物检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术语
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或/和”、“及/或”的可选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项目,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
本文中,“一种或几种”指所列项目的任一种、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其中,“几种”指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
本文中所使用的“其组合”、“其任意组合”、“其任意组合方式”等中包括所列项目中任两个或任两个以上项目的所有合适的组合方式。
本文中,“合适的组合方式”、“合适的方式”、“任意合适的方式”等中所述“合适”,以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预期的技术效果为准。
本文中,“优选”仅为描述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重要性或数量。
本发明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则包括数值区间的两个端点。
本发明中涉及的百分比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对于固液混合和固相-固相混合均指质量百分比,对于液相-液相混合指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中涉及的百分比浓度,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终浓度。所述终浓度,指添加成分在添加该成分后的体系中的占比。
本发明中的温度参数,如无特别限定,既允许为恒温处理,也允许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进行处理。所述的恒温处理允许温度在仪器控制的精度范围内进行波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浓缩液;每100mL所述培养基包含40mL-60mL(例如40mL、50mL、60mL)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5g-6g(例如5g、5.4g、6g)所述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0.3倍-0.7倍(例如0.3倍、0.5倍、0.7倍)体积的浓缩液。
本发明所述的“未变质发酵酒”也即没有滋生变质菌的正常发酵酒。
本发明对所述发酵酒的具体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黄酒、米酒、啤酒、葡萄酒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所述MRS培养基与水混合。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未变质发酵酒进行浓缩,收集浓缩液;对所述浓缩液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浓缩所采用的温度为40℃-5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保存及后续使用,可以将浓缩所得浓缩液密封保存于低温环境(例如4℃)中。本发明对浓缩所采用的仪器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离心的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例如:3.5℃、4500r/min、4.5min,4℃、5000r/min、5min,4.5℃、5500r/min、5.5min。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混合所得产物进行灭菌的步骤。灭菌的方式可以是高压蒸汽灭菌,例如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培养基,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分装于合适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进行灭菌,例如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每支试管分装8mL。
本发明对制备培养基所采用的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蒸馏水。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对待测发酵酒进行富集培养,并收集微生物;
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富集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37℃,时长为11h-13h。例如:35℃、11h,36℃、12h,37℃、13h。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收集所述微生物的方式采用离心。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对富集培养所得产物进行离心,去掉上清液,所得沉淀采用PBS缓冲液清洗(清洗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离心)3次-4次;该处的离心的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例如:3.5℃、4500r/min、4.5min,4℃、5000r/min、5min,4.5℃、5500r/min、5.5min。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微生物制备成悬液;
对所述悬液进行超声裂解;
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收集待测上清液;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与ATP检测试剂反应,测定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
检测梯度浓度的ATP标准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带入所述标准曲线,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包括: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存在变质菌;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不存在变质菌。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悬液包含PBS缓冲液。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超声裂解的过程包括:超声2.8s-3.2s(例如2.8s、3s、3.2s),停顿5s-7s(例如5s、6s、7s),超声和停顿互相交替20轮次-30轮次,超声所得产物置于95℃-105℃下2min-3min(例如100℃下2.5min、100℃下2.5min、105℃下3min)。超声结束后,可以立即将超声所得产物至于95℃-105℃下2min-3min。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所采用的离心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例如:3.5℃、4500r/min、4.5min,4℃、5000r/min、5min,4.5℃、5500r/min、5.5min。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ATP检测试剂于20℃-30℃(例如常温下)放置3min-4min后再与所述待测上清液反应。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生物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一: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黄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250mL,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浓缩液50mL,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试黄酒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试黄酒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即PBS缓冲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4℃),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5s,重复超声25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2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100,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阳性。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流程见图1。
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5cfu/mL。
对比实例一:
步骤1、培养基制备:取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每支试管分装8mL,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2、接种培养:每支试管接种1mL待检测试黄酒样品,同步设置对照组,将待测试黄酒样品进行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分别将待测试黄酒样品和灭菌处理后的待测试黄酒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3、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4℃),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4、超声裂解:将2个微生物PBS溶液样品(即待测试黄酒样品对应的微生物PBS溶液样品、灭菌处理后的待测试黄酒样品对应的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5s,重复超声25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20s。
步骤5、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6、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试验组上清液(即待测试黄酒样品对应的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5,对照组为6(说明直接进行MRS培养,无法在12h达到富集微生物的作用),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
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5cfu/mL。
对比实例二:
本对比例实例是实施例一的对比实例,具体如下: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分别取含有变质菌的黄酒(记作对照组)黄酒500mL和正常未含有变质菌的黄酒(记作试验组)500mL,分别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250mL,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分别收集上清液,记作对照组浓缩液和试验组浓缩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对照组浓缩液50mL,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记作对照组培养基;同法,取试验组浓缩液制备试验组培养基。
步骤3、接种培养:分别向对照组培养基和试验组培养基中接种1mL待测试黄酒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试黄酒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分别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4℃),得到对照组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试验组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2个微生物PBS溶液样品分别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5s,重复超声25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2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分别取对照组上清液、试验组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1个检测孔内加入对照组上清液0.1mL,向另1个检测孔内加入试验组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对照组上清液(含有变质菌黄酒浓缩液)的荧光强度为10,试验组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90,依据对照组上清液的荧光强度需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而根据试验组上清液的荧光强度需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阳性,结果相反,这说明采用含有变质菌黄酒浓缩液制备的培养基,对黄酒所含微生物富集效果不明显。
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4cfu/mL。
实施例二: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米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250mL,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浓缩液50mL,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试米酒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试米酒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同时检测待测试米酒样品浊度为8.3NTU,总酸指标为4.3g/L。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4℃),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7s,重复超声30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5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28,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阳性。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1cfu/mL。
步骤8、原酒样品(即步骤3中“待测试米酒样品”)16h后继续检测:样品浊度为8.6NTU,总酸指标为4.3g/L;原酒样品72h后继续检测:样品浊度为11NTU,总酸指标为4.5g/L,说明浊度上升为微生物返浑,传统MRS平板检测的及时性无法满足发酵酒质量稳定性的需求。
对比实例三:
本对比例实例是实施例二的对比实例,具体如下: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米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250mL,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发酵酒浓缩液50mL,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米酒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同时检测待测样品浊度为9.0NTU,总酸指标为4.5g/L。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4℃),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6、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8,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阳性。MRS平板检测用指标为10cfu/mL。这说明样品需要进行裂解处理,进行ATP的释放。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变化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变化之处包括每个步骤所采用的参数有所调整,具体地,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黄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0℃浓缩至150mL(0.3倍),3.5℃、4500r/min冷冻离心4.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浓缩液40mL,MRS培养基5.0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试黄酒样品,35℃恒温培养11h。
同步将待测试黄酒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4500r/min 4.5min、3.5℃),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4500r/min 4.5min、3.5℃),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2.8s,停顿5s,重复超声20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95℃中处理15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4500r/min 4.5min、3.5℃),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16,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
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5cfu/mL。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变化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变化之处包括每个步骤所采用的参数有所调整,具体地,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黄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50℃浓缩至350mL(0.7倍),4.5℃、5500r/min冷冻离心5.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发酵酒浓缩液60mL,MRS培养基6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试样品,37℃恒温培养13h。
同步将待测试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500r/min 5.5min、4.5℃),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500r/min 5.5min、4.5℃),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2s,停顿7s,重复超声30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5℃中处理18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500r/min 5.5min、4.5℃),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10,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
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5cfu/mL。
对比实例四
本对比例实例是实施例一的对比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差别之处包括: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黄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100mL(0.2倍),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浓缩液65mL,MRS培养基5.4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试黄酒样品(同实施例1),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试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5s,重复超声25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2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6,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
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3cfu/mL。
对比例实例五
本对比实例是实施例一的对比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差别之处包括:
步骤1、发酵酒浓缩液的制备:取正常发酵酒500mL,使用旋转蒸发仪控制48℃浓缩至250mL,4℃、5000r/min冷冻离心5min,取上清液。
步骤2、培养基制备:取上述发酵酒浓缩液50mL,MRS培养基7g,加蒸馏水溶解混合均匀定容至100mL,取8mL分装于18mm×180mm的试管中,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备用。
步骤3、接种培养:试管接种1mL待测黄酒试样品,36℃恒温培养12h。
同步将待测试样品进行MRS平板检测。
步骤4、微生物收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4℃),收集2mL上述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去掉上清液后使用2mL灭菌后的PBS溶液清洗3次(5000r/min、5min),得到微生物PBS溶液样品。
步骤5、超声裂解:将微生物PBS溶液样品进行水浴超声,超声3s,停顿5s,重复超声25轮次,超声过程中探头处于溶液中心,超声结束后,立即将样品放置与100℃中处理120s。
步骤6、样品处理:使用冷冻离心机(5000r/min 5min),取上清液,将ATP检测试剂0.1mL添加至检测孔内,室温放置3min,向检测孔内加入上清液0.1mL,迅速混匀。
步骤7、标准曲线及判定:ATP标准液用检测裂解液稀释成0.001μmol/L、0.01μmol/L和0.1μmol/L 3个浓度梯度,以绘制荧光强度与ATP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同时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强度为13,判定微生物指标为阴性。
检测用时16h,MRS平板检测用时72h,检测指标为3cfu/mL。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浓缩液;
每100mL所述培养基包含40mL-60mL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和5g-6g所述MRS培养基,所述发酵酒浓缩液为未变质发酵酒的0.3倍-0.7倍体积的浓缩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酒包含黄酒、米酒、啤酒和葡萄酒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所述MRS培养基与水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酒浓缩液的上清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未变质发酵酒进行浓缩,收集浓缩液;对所述浓缩液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所采用的温度为40℃-50℃;或/和离心的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混合所得产物进行灭菌的步骤。
7.一种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培养基对待测发酵酒进行富集培养,并收集微生物;
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富集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37℃,时长为11h-13h;或/和,收集所述微生物的方式采用离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微生物制备成悬液;
对所述悬液进行超声裂解;
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收集待测上清液;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与ATP检测试剂反应,测定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
检测梯度浓度的ATP标准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将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带入所述标准曲线,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得结果判定所述待测发酵酒是否存在变质菌包括: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存在变质菌;
所述待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20,则所述待测发酵酒不存在变质菌;
或/和,所述悬液包含PBS缓冲液;
或/和,超声裂解的过程包括:超声2.8s-3.2s,停顿5s-7s,超声和停顿互相交替20轮次-30轮次,超声所得产物置于95℃-105℃下2min-3min;
或/和,对超声裂解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所采用的离心条件包括:离心温度为3.5℃-4.5℃,离心转速为4500r/min-5500r/min,离心时长为4.5min-5.5min;
或/和,所述ATP检测试剂于20℃-30℃放置3min-4min后再与所述待测上清液反应。
CN202110627384.XA 2021-06-04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444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384.XA CN113444766B (zh) 2021-06-04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384.XA CN113444766B (zh) 2021-06-04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4766A true CN113444766A (zh) 2021-09-28
CN113444766B CN113444766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4518B1 (en) * 1990-10-09 2001-09-04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ynthetic media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lolactic starter cultures
KR20030097235A (ko) * 2002-06-20 2003-12-31 (주) 피엘바이오 제품 고유의 맛, 색 및 향에 영향이 없는 기능성 유산균활성화 배지
US20050069885A1 (en) * 2001-11-06 2005-03-31 Van Vuuren Hendrik Jurgens Jansen Modulating urea degradation in wine yeast
CN1876829A (zh) * 2006-03-17 2006-12-13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发光微生物数量抗干扰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1012477A (zh) * 2007-01-26 2007-08-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内微生物的方法及培养基
CN101040054A (zh) * 2004-07-02 2007-09-19 普罗美加公司 微生物atp提取及检测系统
KR20140105976A (ko) * 2013-02-25 2014-09-03 우리들제약(주) 유산균 발효액을 함유하는 항산화, 미백 및 주름개선 효과를 갖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5296591A (zh) * 2015-11-26 2016-02-03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难培养型乳酸菌的培养基以及检测方法
CN105331672A (zh) * 2015-11-25 2016-02-17 江南大学 一种检测黄酒中耐乙醇污染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KR20170057790A (ko) * 2015-11-17 2017-05-2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막걸리 또는 이의 부산물을 이용한 배지 조성물 및 제조 방법
CN107406870A (zh) * 2015-01-28 2017-11-28 夏尔·塞尔温 乳酸和/或乙酸细菌或真菌的选择性检测
CN108120833A (zh) * 2018-02-24 2018-06-05 江南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酵母活力的方法
CN108359706A (zh) * 2018-04-17 2018-08-03 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耐乙酸乳杆菌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6715A (zh) * 2018-09-21 2019-01-25 佛山市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料酒中产气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CN109266506A (zh) * 2018-11-12 2019-01-25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米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423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杨国愉 一种桑葚啤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10603331A (zh) * 2017-05-01 2019-12-20 株式会社钟化 利用了atp的物质的制造方法
CN111534565A (zh) * 2020-06-23 2020-08-14 佛山市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调味品中难培养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KR20220077603A (ko) * 2020-12-02 2022-06-09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락토바실러스 사케이 cvl001 균주 배양액 유래 세포외소포체를 포함하는 골 질환 예방, 치료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4518B1 (en) * 1990-10-09 2001-09-04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ynthetic media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lolactic starter cultures
US20050069885A1 (en) * 2001-11-06 2005-03-31 Van Vuuren Hendrik Jurgens Jansen Modulating urea degradation in wine yeast
KR20030097235A (ko) * 2002-06-20 2003-12-31 (주) 피엘바이오 제품 고유의 맛, 색 및 향에 영향이 없는 기능성 유산균활성화 배지
CN101040054A (zh) * 2004-07-02 2007-09-19 普罗美加公司 微生物atp提取及检测系统
CN1876829A (zh) * 2006-03-17 2006-12-13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发光微生物数量抗干扰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1012477A (zh) * 2007-01-26 2007-08-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内微生物的方法及培养基
KR20140105976A (ko) * 2013-02-25 2014-09-03 우리들제약(주) 유산균 발효액을 함유하는 항산화, 미백 및 주름개선 효과를 갖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7406870A (zh) * 2015-01-28 2017-11-28 夏尔·塞尔温 乳酸和/或乙酸细菌或真菌的选择性检测
KR20170057790A (ko) * 2015-11-17 2017-05-2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막걸리 또는 이의 부산물을 이용한 배지 조성물 및 제조 방법
CN105331672A (zh) * 2015-11-25 2016-02-17 江南大学 一种检测黄酒中耐乙醇污染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5296591A (zh) * 2015-11-26 2016-02-03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难培养型乳酸菌的培养基以及检测方法
CN110603331A (zh) * 2017-05-01 2019-12-20 株式会社钟化 利用了atp的物质的制造方法
CN109943423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杨国愉 一种桑葚啤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08120833A (zh) * 2018-02-24 2018-06-05 江南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酵母活力的方法
CN108359706A (zh) * 2018-04-17 2018-08-03 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耐乙酸乳杆菌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6715A (zh) * 2018-09-21 2019-01-25 佛山市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料酒中产气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CN109266506A (zh) * 2018-11-12 2019-01-25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米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4565A (zh) * 2020-06-23 2020-08-14 佛山市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调味品中难培养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KR20220077603A (ko) * 2020-12-02 2022-06-09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락토바실러스 사케이 cvl001 균주 배양액 유래 세포외소포체를 포함하는 골 질환 예방, 치료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ULINE FRAS等: "Production of volatile phenols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n wine conditions", 《BIOTECHNOLOGY LETTERS》, vol. 36, no. 2, pages 281 - 285 *
伍季等: "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啤酒中的菌落总数", 《河南科学》, vol. 24, no. 1, pages 63 - 64 *
杨媛等: "嗜酸乳杆菌促生长物质及增菌培养基优化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vol. 16, no. 6, pages 120 - 123 *
胡雪莲等: "ATP生物发光法测定啤酒酿造过程中污染微生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啤酒科技》, vol. 5, pages 24 - 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DERSON et al. A rapid and direct plate method for enumerating Escherichia coli biotype I in food
CN108587983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发酵制备四川香肠中的应用
CN109913523B (zh) 一种筛选适宜双歧杆菌增殖的氮源的培养基
CN109266715B (zh) 一种料酒中产气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JP2011224001A (ja) ペクチネータス(Pectinatus)属菌の培養及び識別のための培地並びに綿棒サンプルの採取方法
CN111534565B (zh) 一种用于检测调味品中难培养菌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CN113444766B (zh)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CN113444766A (zh) 用于发酵酒陈酿过程中变质菌的富集培养基及的检测方法
CN103173381B (zh) 杏皮渣醋醋酸菌及其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5895925A (zh) 酿酒酵母y28及其应用
CN101943660A (zh) 一种利用氨肽酶法检测原料奶中嗜冷菌的方法
CN113736694B (zh) 具有降解黄油能力的乳酸乳球菌及其应用
CN112680499B (zh) 一种厌氧微生物的体外检测试剂盒
CN109371100B (zh) 一种用于食醋产气菌检测的培养基及其方法
CN112683625A (zh)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游离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RU2701343C1 (ru) Питательная среда для выявления молочнокислых бактерий (варианты)
CN111830216A (zh) 一种快速预测食醋“涨(胀)气”的方法
CN109652326B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Evans A note on the use of conductimetry in brewery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Thomas et al. A selective medium for detecting yeasts capable of spoiling wine
CN101029334A (zh) 大肠菌群测试液及简易测试瓶
CN103487571A (zh) 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的检测方法及其诱导剂、显色剂
CN110274896B (zh) ATP生物荧光lgCB-lgIB标曲法评价液体消毒剂真菌杀灭效果的方法
Božo et al. Safety and fermentability of dairy products
CN117660585A (zh) 一种发酵酒产酸菌的鉴别培养基及产酸菌检测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3801 No. 889, Suzhou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itian vinegar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 FOOD Co.,Ltd.

Address before: 223801 No. 889, Suzhou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HAITIAN (JIANGSU) FLAVOURING FOOD Co.,Ltd.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 FOOD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