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658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658A
CN113442658A CN202110224122.9A CN202110224122A CN113442658A CN 113442658 A CN113442658 A CN 113442658A CN 202110224122 A CN202110224122 A CN 202110224122A CN 113442658 A CN113442658 A CN 113442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lit
width direction
sip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41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2658B (zh
Inventor
藤冈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4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2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偏磨损的充气轮胎。轮胎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陆地部。多个陆地部中的至少1个陆地部具备:第1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它们由第1狭缝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第1狭缝具有:狭缝窄幅部;第1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侧;以及第2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侧。狭缝窄幅部和第1狭缝宽幅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确保了在摩擦系数较低的冰路上的行驶性能(冰上性能)的无钉防滑轮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由主沟及狭缝划分的作为胎面陆地部的多个花纹块;以及设置于各花纹块的刀槽花纹。能够通过刀槽花纹的边缘效果及除水效果来提高冰上性能,此外,能够通过狭缝的牵引效果来提高冰上性能。
但是,作为上述胎面陆地部的花纹块由于容易活动而容易导致偏磨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0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偏磨损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陆地部,所述多个陆地部中的至少1个陆地部具备:第1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它们由所述第1狭缝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所述第1狭缝具有:狭缝窄幅部;第1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所述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侧;以及第2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所述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侧,所述狭缝窄幅部和所述第1狭缝宽幅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一例的展开图。
图2是表示四分之一陆地部及中心陆地部的放大展开图。
图3是表示全开狭缝及半开狭缝的位置关系的展开图。
图4是表示全开狭缝的位置关系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胎肩陆地部(陆地部);2…中心陆地部(陆地部);3…四分之一陆地部(陆地部);17、27、37…花纹块;26、36…全开狭缝(第1狭缝);26a、36a…狭缝窄幅部,26b、26b…第1狭缝宽幅部;26c、36c…第2狭缝宽幅部;16、26、36…全开狭缝(第2狭缝、副沟);18、28、38…半开狭缝(副沟);52…周向刀槽花纹(第1刀槽花纹);53…闭合刀槽花纹(第2刀槽花纹);54…半开刀槽花纹(第3刀槽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PT(以下,也仅称为“轮胎PT”)所具备的胎面表面Tr的展开图。图1的上下方向相当于轮胎周向CD,图1的左右方向相当于轮胎宽度方向WD。如图1所示,形成于胎面表面Tr的胎面花纹为由狭缝划分的多个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排列而成的花纹块形状的图案。本实施方式的轮胎PT为装配于卡车或巴士的重载轮胎。
在轮胎PT的胎面表面Tr,设置有在轮胎周向CD上连续地延伸的4条主沟61、61、62、6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沟为4条,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主沟可以设为3条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处于轮胎宽度方向WD最外侧的胎肩主沟62;以及配置于胎肩主沟62的轮胎宽度方向WD内侧的中心主沟61。另外,主沟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具有接地端CE、CE之间的距离(轮胎宽度方向WD的尺寸)的3%以上的沟宽。另外,主沟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具有7.0mm以上的沟宽。另外,主沟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轮胎周向CD上连续,在胎面表面Tr内沟深最大,在沟内设置有表示基于磨损的使用极限的TWI(胎面磨损标识)。
在本说明书中,狭缝是指:宽度比主沟小、且宽度比刀槽花纹大的沟。刀槽花纹是指宽度不足1.5mm的沟。副沟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侧的陆地端及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侧的陆地端开口、且在轮胎周向CD上对陆地部进行划分的沟。副沟包括狭缝及刀槽花纹。
接地端CE是:在将轮胎PT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状态下将轮胎PT垂直放置于平坦的路面并施加有正规载荷时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该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及ETRTO则为“测量轮辋”。正规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此外,在轮胎用于乘用车的情况下,正规气压设为180kPa,此外,在描述为超载或增强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气压设为220kPa。正规载荷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上述表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负荷能力”,在轮胎用于乘用车的情况下,设为与内压对应的载荷的88%。
<胎肩陆地部1>
如图1及图2所示,轮胎PT在胎面表面Tr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具有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胎肩陆地部1。胎肩陆地部1配置为比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外侧的主沟62更靠外侧。胎肩陆地部1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由最外侧的主沟62和接地端CE划分。胎肩陆地部1具有多个全开狭缝16、以及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的多个胎肩花纹块17。胎肩陆地部1构成花纹块列。全开狭缝16在主沟62和接地端CE开口,并在轮胎周向CD上对胎肩花纹块17进行划分。胎肩花纹块17具有至少1个半开狭缝18。半开狭缝18具有第1端及第2端,第1端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任意花纹块端开口,第2端在胎肩花纹块17内封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开狭缝18包括:长半开狭缝18a,其在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的花纹块端1a开口;以及短半开狭缝18b(也称为凹口),其在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的花纹块端1a或接地端CE开口。长半开狭缝18a在胎肩花纹块17的轮胎周向中央部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
<中心陆地部2>
轮胎PT在胎面表面Tr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中心陆地部2。中心陆地部2是最接近轮胎赤道TE的陆地部。中心陆地部2由一对主沟61、61划分。中心陆地部2具有:多个全开狭缝26;以及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的多个中心花纹块27。中心陆地部2构成花纹块列。全开狭缝26在主沟61开口,并在轮胎周向CD上对中心花纹块27进行划分。中心花纹块27具有至少1个半开狭缝28。半开狭缝28具有第1端及第2端,第1端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任意花纹块端开口,第2端在中心花纹块27内封闭。
<四分之一陆地部3的狭缝>
轮胎PT在胎肩陆地部1与中心陆地部2之间具有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四分之一陆地部3。四分之一陆地部3由一对主沟61、62划分。四分之一陆地部3具有多个全开狭缝36、以及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的多个四分之一花纹块37。四分之一陆地部3构成花纹块列。全开狭缝36在主沟61、62开口,并在轮胎周向CD上对四分之一花纹块37进行划分。四分之一花纹块37具有至少1个半开狭缝38。半开狭缝38具有第1端及第2端,第1端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任意花纹块端开口,第2端在四分之一花纹块37内封闭。
<狭缝窄幅部>
如图2所示,中心陆地部2及四分之一陆地部3的全开狭缝26、36分别具有:狭缝窄幅部26a、36a;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第1侧WD1;以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第2侧WD2。狭缝窄幅部26a、36a与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相比,狭缝的宽度相对较小。利用这样的狭缝窄幅部26a、36a对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花纹块27、27(37、37)彼此进行支撑而能够抑制花纹块活动,所以,偏磨损得以抑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窄幅部26a、36a、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均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朝相同方向倾斜。狭缝窄幅部26a、36a和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通过这样将轮胎宽度方向WD上彼此相邻的狭缝的倾斜方向设为相反方向,使得狭缝窄幅部的花纹块部分难以活动的方向与狭缝宽幅部的花纹块部分难以活动的方向不同,在任意方向上都能够由狭缝窄幅部进行支撑,由此能够抑制偏磨损。
如图2所示,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L26、L36优选为各个陆地部2、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W21、W31的10%以上且60%以下。当以图2所示的符号进行说明时,W21×10%≤L26≤W21×60%,W31×10%≤L36≤W31×60%。这是为了既能够抑制偏磨损又能够确保基于雪柱剪切力的积雪道路上的行驶稳定性(雪地性能)。
此外,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L26、L36优选为各个陆地部2、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W21、W31的20%以上且40%以下。
如果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不足各个陆地部2、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W21、W31的10%,则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花纹块彼此支撑的效果会减弱而无法确保充分的花纹块刚性,由此成为导致偏磨损的要因。
如果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超过各个陆地部2、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W21、W31的60%,则全开狭缝26、36的沟容积减小而成为基于雪柱剪切力的积雪道路上的行驶性能(雪地性能)恶化的要因。
<狭缝遍及轮胎整周而连续的花纹>
如图3所示,全开狭缝16、26、36分别为副沟。半开狭缝18及分割刀槽花纹51构成副沟。
如图3所示,轮胎PT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列)陆地部(1、3、2、3、1)。该图示出了将副沟(全开狭缝16、26、36、半开狭缝18、28、38、分割刀槽花纹51)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TE平行的投影面PS的情形。为了便于图示,示出了将一部分狭缝而并非所有狭缝投影到投影面PS的情形。作为省略的狭缝而列举出18b的一部分、28、36、38。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用斜线填充投影到投影面PS的狭缝的空间。如该图所示,投影到投影面PS上的全开狭缝16、26、36及半开狭缝18、28、38沿着轮胎周向CD遍及轮胎整周地相连。具体而言,如该图所示,在纸面上从下方朝向上方,按照全开狭缝26、长半开狭缝18a、短半开狭缝18b、全开狭缝36、全开狭缝16、全开狭缝26、全开狭缝16、全开狭缝36、短半开狭缝18b、长半开狭缝18a、全开狭缝26的顺序而在轮胎周向CD上相连。
根据该结构,在滚动时,全开狭缝16、26、36及半开狭缝18、28、38中的至少任一狭缝连续地出现在接地面的轮胎周向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陆地部的数量为5列,但是只要为4列以上即可。
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副沟(16、18、51、26、36)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观察时彼此局部重合。
<全开狭缝在轮胎周向上以列数为单位而连续的花纹>
如图4所示,轮胎PT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排列的N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列)陆地部(1、3、2、3、1)。N为2以上的自然数。该图示出了将全开狭缝16、26、36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TE平行的投影面PS的情形。为了便于图示,示出了将一部分狭缝而并非所有狭缝投影到投影面PS的情形。例如,省略了全开狭缝26、36的一部分。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用斜线填充投影到投影面PS的狭缝的空间。
如该图所示,各个陆地部的全开狭缝与其他至少1个陆地部的全开狭缝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具体而言,在从轮胎宽度方向第1侧WD1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第2侧WD2而称为第1陆地部(胎肩陆地部1)、第2陆地部(四分之一陆地部3)、第3陆地部(中心陆地部2)、第4陆地部(四分之一陆地部3)、第5陆地部(胎肩陆地部1)的情况下,胎肩陆地部1(第1陆地部)的全开狭缝16与相反侧的胎肩陆地部1(第5陆地部)的全开狭缝16及相邻的四分之一陆地部3(第2陆地部)的全开狭缝36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叠。中心陆地部2(第3陆地部)的全开狭缝26与相邻的四分之一陆地部3(第2陆地部、第4陆地部)的全开狭缝36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叠。由此,能够避免所有陆地部(1、2、3)的全开狭缝16、26、36同时开始接地。
此外,如该图所示,投影到投影面PS上的至少5个全开狭缝16、26、36在轮胎周向CD上相连。在该图中,明确示出的是5个全开狭缝16、26、36,但是,实际上,若包括未用斜线填充的2个全开狭缝36,则7个全开狭缝16、26、36在轮胎周向CD上相连。由此,N个全开狭缝16、26、36、即每1个陆地部的至少1个全开狭缝16、26、36连续地出现在轮胎周向的接地端上。与至少N个全开狭缝16、26、36相应地,能够抑制滚动时出现在接地端上的全开狭缝16、26、36的面积发生变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陆地部的数量为5个,但是也可以设为4个以上。
<刀槽花纹>
如图1及图2所示,胎肩陆地部1、中心陆地部2及四分之一陆地部3的各个陆地部形成有多个刀槽花纹。刀槽花纹由宽度不足1.5mm的切口形成。各个陆地部1、2、3具有周向刀槽花纹52、闭合刀槽花纹53及半开刀槽花纹54。图1所示的胎肩陆地部1具有在长半开狭缝18a与短半开狭缝18b开口的分割刀槽花纹51。
踏面是与路面接触的面。如图1及图2所示,周向刀槽花纹52是踏面形状呈波状的刀槽花纹,在各个陆地部1、2、3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轮胎周向CD延伸并在全开狭缝16、26、36开口,且将陆地部1、2、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左右分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抑制分割后的花纹块的活动而使得偏磨损减弱的观点出发,周向刀槽花纹52是踏面形状呈波状的刀槽花纹,并且是包括形状沿深度方向变化的部分在内的三维刀槽花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将周向刀槽花纹52设为形状不沿深度方向变化的二维刀槽花纹。此外,如图2所示,狭缝窄幅部26a、36a相对于轮胎周向CD及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在狭缝窄幅部26a、36a开口的周向刀槽花纹52相对于轮胎周向CD及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周向刀槽花纹52和狭缝窄幅部26a、36a相对于轮胎周向CD及轮胎宽度方向WD朝相反方向倾斜。这是为了使由狭缝窄幅部26a、36a和周向刀槽花纹52形成的花纹块的角部不形成为锐角而是形成为直角或近似直角,由此抑制偏磨损。在此所言的近似直角是指60度以上且不足90度。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狭缝窄幅部26a、36a从轮胎周向第1侧CD1及轮胎宽度方向第2侧WD2朝向轮胎周向第2侧CD2及轮胎宽度方向第1侧WD1。在中心陆地部2及四分之一陆地部3形成的周向刀槽花纹52从轮胎周向第1侧CD1及轮胎宽度方向第1侧WD1朝向轮胎周向第2侧CD2及第2侧WD2。
闭合刀槽花纹53是踏面形状呈波状的刀槽花纹,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且在各个陆地部1、2、3内封闭。
半开刀槽花纹54是踏面形状呈波状的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中央部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半开刀槽花纹54具有:在各个陆地部1、2、3内封闭的第1端54a;以及在各个陆地部1、2、3的陆地端开口的第2端54b。
此外,虽然闭合刀槽花纹53及半开刀槽花纹54是踏面形状呈波状的刀槽花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踏面形状可以呈直线。另外,虽然闭合刀槽花纹53及半开刀槽花纹54是形状不沿深度方向变化的二维刀槽花纹,但是,也可以是包括形状沿深度方向变化的部分的三维刀槽花纹。
如图1所示,利用胎肩陆地部1的分割刀槽花纹51将胎肩陆地部1在轮胎周向CD上分割为虚拟的小花纹块。
如图1及图2所示,利用周向刀槽花纹52将各个陆地部2、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左右分割为小花纹块,利用半开刀槽花纹54对小花纹块进一步在轮胎周向CD上虚拟地进行分割。由此,在1个花纹块27、37形成有在轮胎周向CD上划分的多个(中心陆地部2、四分之一陆地部3为4个)虚拟的小花纹块。由此,能够通过比陆地部小的虚拟的小花纹块来增大牵引要素或防横滑要素而提高冰上性能。然而,由于设置有闭合刀槽花纹53,并且半开刀槽花纹54设置于花纹块27、37的轮胎周向中央部,所以,能够在保持多个(中心陆地部2、四分之一陆地部3为4个)小花纹块内的刚性平衡的同时增大牵引要素,从而能够在抑制偏磨损的产生的同时提高冰上性能。
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但是,优选周向刀槽花纹52的踏面形状呈波形。周向刀槽花纹52的壁面彼此相互接触,从而能够抑制小花纹块过度活动。
此外,如图1所示,由周向刀槽花纹52分割的最接近接地端CE的小花纹块容易受到横向力的影响,所以,将所有刀槽花纹都仅设为闭合刀槽花纹53。
从冰上性能的提高和抑制偏磨损的产生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分割刀槽花纹51及周向刀槽花纹52的宽度Wo大于半开刀槽花纹54的宽度Ws,半开刀槽花纹54的宽度Ws大于闭合刀槽花纹53的宽度Wc。Wo>Ws>Wc。通过将开口刀槽花纹(分割刀槽花纹51、周向刀槽花纹52)的宽度Wo设为相对较大,与由沟构成的花纹块图案相比,能够在确保陆地部的刚性的同时提高冰上性能。通过将闭合刀槽花纹53的宽度Wc设为相对较小,能够抑制花纹块的活动而使得磨损或偏磨损的要因减少。通过将半开刀槽花纹54的宽度设为开口刀槽花纹(分割刀槽花纹51、周向刀槽花纹52)与闭合刀槽花纹53之间的中间宽度,能够实现花纹块刚性和冰上性能的平衡。当然,在这些观点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可以使所有刀槽花纹的宽度相同,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变更宽度的大小关系。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刀槽花纹的深度优选为主沟的深度的50%以上且80%以下。如果刀槽花纹的深度小于主沟的深度的50%,则作为冬季轮胎的冰上性能变得不充分。如果刀槽花纹的深度大于主沟的深度的80%,则陆地部的刚性会降低而成为产生偏磨损的要因。
如上,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PT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排列的多个陆地部1、2、3,多个陆地部1、2、3中的至少1个陆地部2(3)具备:全开狭缝26、36(第1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27(37),它们由全开狭缝26、36(第1狭缝)划分、且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全开狭缝26、36(第1狭缝)具有:狭缝窄幅部26a(36a);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第1侧WD1;以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其配置于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第2侧WD2,狭缝窄幅部26a(36a)和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朝相反方向倾斜。
利用在这样的狭缝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配置的狭缝窄幅部26a(36a)对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花纹块27、27(37,37)彼此进行支撑,从而花纹块的活动得以抑制,所以,偏磨损得以抑制。此外,狭缝窄幅部26a(36a)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至少1个狭缝宽幅部26b(36b)的倾斜方向为相反方向,所以,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花纹块部分难以活动的方向和狭缝宽幅部26b(36b)的花纹块部分难以活动的方向不同,能够由狭缝窄幅部26a(36a)部分进行支撑,由此能够抑制偏磨损。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和狭缝窄幅部26a(36a)优选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朝相反方向倾斜。由此,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的花纹块部分与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花纹块部分的难以活动的方向不同,所以,无论花纹块27(37)在哪个方向上活动,都能够由狭缝窄幅部26a(36a)部分进行支撑,由此能够抑制偏磨损。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狭缝窄幅部26a(36a)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L26(L36)优选为陆地部2(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W21(W31)的10%以上且60%以下。由此,既能够抑制偏磨损又能够确保基于雪柱剪切力的积雪道路上的行驶稳定性(雪地性能)。
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地,多个陆地部1、2、3分别具备:副沟(16、26、36、18、51);以及多个花纹块17(27;37),它们由副沟(16、26、36、18、51)在轮胎周向CD上划分、且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在将副沟(16、26、36、18、51)沿着轮胎宽度方向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TE平行的投影面PS的情况下,投影到投影面PS上的副沟(16、26、36、18、51)沿轮胎周向CD遍及轮胎整周地相连。
根据该结构,在滚动时,副沟(16、26、36、18、51)的至少任一个连续地出现在接地面的轮胎周向端,花纹块同时接地的情况得以抑制,由此能够抑制偏磨损。另外,能够抑制遍及轮胎周向CD的整周地滚动时出现在接地端上的副沟的面积变动,使得滚动时的花纹刚性实现均匀化而能够抑制偏磨损。
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地,多个陆地部(1、3、2、3、1)具有N列,N为2以上的自然数,多个陆地部1(2;3)分别具备: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17(27;37),它们由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在轮胎周向上划分、且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各个陆地部1(2;3)的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与其他至少1个陆地部的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叠,在将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分别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TE平行的投影面PS的情况下,投影到投影面PS上的至少N个全开狭缝16(26;36)(第2狭缝)在轮胎周向上相连。
这样,各陆地部的第2狭缝(全开狭缝16、26、36)与其他至少1个陆地部的第2狭缝(全开狭缝16、26、36)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叠,所以,能够避免所有陆地部的第2狭缝(全开狭缝16、26、36)同时开始接地,花纹块同时接地的情况得以抑制,由此能够抑制偏磨损。
然而,N个第2狭缝(全开狭缝16、26、36)、即每1个陆地部的至少1个(全开狭缝16、26、36)连续地出现在接地面的轮胎周向端,与至少N个第2狭缝(全开狭缝16、26、36)相应地,能够抑制滚动时出现在接地端上的狭缝的面积变动,使得滚动时的花纹刚性实现均匀化而能够抑制偏磨损。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地,多个花纹块的至少1个花纹块27(37)具备周向刀槽花纹52(第1刀槽花纹)、闭合刀槽花纹53(第2刀槽花纹)及半开刀槽花纹54(第3刀槽花纹),周向刀槽花纹52(第1刀槽花纹)在花纹块27(37)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花纹块27(37)进行分割,闭合刀槽花纹53(第2刀槽花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在花纹块内封闭,半开刀槽花纹54(第3刀槽花纹)在花纹块27(37)的轮胎周向中央部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具有在花纹块27(37)内封闭的第1端及在花纹块27(37)端开口的第2端。
由此,利用周向刀槽花纹52将各个花纹块27(37)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左右分割为小花纹块,并且利用半开刀槽花纹54进一步在轮胎周向CD上对小花纹块虚拟地进行分割。由此,在1个花纹块27、37形成有在轮胎周向CD上划分的多个(中心陆地部2、四分之一陆地部3为4个)虚拟的小花纹块。由此,能够通过比花纹块27(37)小的虚拟的小花纹块来增大牵引要素或防横滑要素,由此使得冰上性能提高。然而,由于设置有闭合刀槽花纹53,并且半开刀槽花纹54设置于花纹块27、37的轮胎周向中央部,所以,能够在保持多个(中心陆地部2、四分之一陆地部3为4个)小花纹块内的刚性平衡的同时增大牵引要素,从而能够在抑制偏磨损的产生的同时提高冰上性能。
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周向刀槽花纹52优选为踏面形状呈波形。周向刀槽花纹52的壁面彼此相互接触,从而能够抑制小花纹块过度活动。
如上所述,将周向刀槽花纹52、闭合刀槽花纹53及半开刀槽花纹54组合应用于1个陆地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将各个刀槽花纹单独地或与其他任意的刀槽花纹组合而应用于陆地部。例如,在采用了周向刀槽花纹52的情况下,可以将陆地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左右分割而实现虚拟的小花纹块化。在采用半开刀槽花纹54的情况下,能够分割为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2个小花纹块G2、G3(G4、G5),并且,能够在保持这些小花纹块G2、G3(G4、G5)内的刚性平衡的同时增大牵引要素,从而能够在抑制偏磨损的产生的同时使得冰上性能提高。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地,分割刀槽花纹51及周向刀槽花纹52(第1刀槽花纹)的宽度Wo大于半开刀槽花纹54(第3刀槽花纹)的宽度Ws,半开刀槽花纹54(第3刀槽花纹)的宽度Ws大于闭合刀槽花纹53(第2刀槽花纹)的宽度Wc。由此,能够提高冰上性能并且抑制偏磨损的产生。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此外,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变形例>
(1)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心陆地部2设置于轮胎赤道TE上,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主沟为3条、且正中间的主沟配置于轮胎赤道TE上的情况下,彼此相邻的一对中心陆地部配置于隔着正中间的主沟的位置。
(2)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中的任一个可以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
(3)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1狭缝宽幅部26b、36b及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均与狭缝窄幅部26a、36a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2狭缝宽幅部26c、36c与狭缝窄幅部26a、36a可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同方向倾斜。
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构造用于其他任意实施方式。各部分的具体结构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构造用于其他任意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陆地部,
所述多个陆地部中的至少1个陆地部具备:第1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它们由所述第1狭缝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
所述第1狭缝具有:狭缝窄幅部;第1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所述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1侧;以及第2狭缝宽幅部,其配置于所述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2侧,
所述狭缝窄幅部和所述第1狭缝宽幅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2狭缝宽幅部和所述狭缝窄幅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多个陆地部分别具备:副沟;以及多个花纹块,它们由所述副沟在轮胎周向上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
在将所述副沟沿着轮胎宽度方向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平行的投影面的情况下,投影到所述投影面上的所述副沟沿轮胎周向遍及轮胎整周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多个陆地部有N列,
所述N为2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多个陆地部分别具备:第2狭缝;以及多个花纹块,它们由所述第2狭缝在轮胎周向上划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
各个所述陆地部的所述第2狭缝与其他至少1个所述陆地部的所述第2狭缝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叠,
在将所述第2狭缝分别沿着轮胎宽度方向投影到与轮胎赤道面平行的投影面的情况下,投影到所述投影面上的至少N个所述第2狭缝在轮胎周向上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多个花纹块中的至少1个花纹块具备第1刀槽花纹、第2刀槽花纹及第3刀槽花纹,
所述第1刀槽花纹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将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
所述第2刀槽花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
所述第3刀槽花纹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中央部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具有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的第1端及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端开口的第2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3刀槽花纹的宽度,所述第3刀槽花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狭缝窄幅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陆地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10%以上且60%以下。
CN202110224122.9A 2020-03-26 2021-03-01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3442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5521 2020-03-26
JP2020055521A JP7438809B2 (ja) 2020-03-26 2020-03-26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658A true CN113442658A (zh) 2021-09-28
CN113442658B CN113442658B (zh) 2022-11-08

Family

ID=7780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4122.9A Active CN113442658B (zh) 2020-03-26 2021-03-0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38809B2 (zh)
CN (1) CN11344265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5814A (ja) * 1999-02-05 2000-08-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325348A (zh) * 1998-10-30 2001-12-05 倍耐力轮胎公司 尤其用于卡车及类似车辆的汽车轮胎
JP2009161112A (ja) * 2008-01-09 2009-07-2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574902A (zh) * 2008-05-08 2009-11-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983137A (zh) * 2008-01-31 2011-03-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US20110220258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2013018450A (ja) * 2011-07-13 2013-01-3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32584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383225A (zh) * 2014-08-26 2016-03-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充气轮胎
CN108349325A (zh) * 2015-11-12 2018-07-3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8790611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421263A1 (en) * 2017-06-27 2019-01-0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6398A1 (fr) 1998-07-29 2000-02-1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que
JP5232414B2 (ja) 2007-07-06 2013-07-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42294B2 (ja) 2013-06-10 2017-12-06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04556B2 (ja) 2017-12-04 2022-01-2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348A (zh) * 1998-10-30 2001-12-05 倍耐力轮胎公司 尤其用于卡车及类似车辆的汽车轮胎
JP2000225814A (ja) * 1999-02-05 2000-08-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61112A (ja) * 2008-01-09 2009-07-2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983137A (zh) * 2008-01-31 2011-03-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1574902A (zh) * 2008-05-08 2009-11-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10220258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2013018450A (ja) * 2011-07-13 2013-01-3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325844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383225A (zh) * 2014-08-26 2016-03-0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充气轮胎
CN108349325A (zh) * 2015-11-12 2018-07-3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08790611A (zh) * 2017-04-27 2018-11-1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421263A1 (en) * 2017-06-27 2019-01-0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4806A (ja) 2021-10-07
JP7438809B2 (ja) 2024-02-27
CN113442658B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4496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utaway portions formed in center rib
JP4107393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382134B (zh) 轮胎
US10836215B2 (en) Tire
US8991449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entral land portion, middle land portions and shoulder land portions
US9061552B2 (en) Pneumatic tire
JP458215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8968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20130076776A (ko) 공기 타이어
US11654721B2 (en) Tire
JP475052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13499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738792B1 (en) Tyre
CN113442660B (zh) 充气轮胎
CN113442658B (zh) 充气轮胎
JP550646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111135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442659B (zh) 充气轮胎
JP723067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1820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0646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2072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110475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